北京市城市发展史的新华章
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与规划构建
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与规划构建北京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首都,其城市建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古代城市的构建到现代城市的规划,北京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变迁。
古代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主要是针对战争和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
在元朝时期,作为蒙古的都城,北京的城墙被修建得异常坚固厚实,北京城的地势也因此被改变,城池处于高处,四周环绕着护城河,构建出了气势磅礴的皇城。
在明朝时期,明朝皇帝朱棣将北京定为都城,进行了一系列的城市建设。
皇城院内有金水河、太和殿、乾清宫、神武门等建筑群,成为了明代北京“九重之都”的代表。
到了近代,北京市的规划和建设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
20世纪初,北京市成为了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中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作为首都,成为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1953年,北京市成为中国第一座建成的综合规划城市。
这个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完备周密的城市规划成为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典范和范本,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建设树立了标杆。
在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市建立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度化、科技化管理体系,准确地预测和布局未来城市发展方向,逐渐建立起生态、文明、现代化、开放的新首都。
新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城市综合管理办法》、《北京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
同时,为了果断处理与城市建设中的矛盾与纠纷,在着力发展城市的同时,北京市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城市保护规划,以保护红墙黄瓦、绿树成荫的独特历史文化底蕴,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的城市建设和规划。
如今,北京市的城市建设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漫长历程,从城墙战争的保卫到现代化的科学规划规划,北京已成为全国的城市建设标杆和社会进步的代表。
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的融入,不但为民众创造了一个安全优美舒适的居住空间,而且也为全球城市建设奠定了先河。
未来,北京将会继续不断发展和变迁,成为更加现代化的都市,让人们在其中尽情生活、工作和成长。
北京历史的四大时期及15个阶段
北京历史的四大时期及15个阶段北京的历史文化北京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早在70万年前,「北京人」即生活于周口店地区。
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建于蓟,辽的南京、金的中都均在此地区,元、明、清叁代,北京更成爲全国的政治及文化中心。
因此,皇家宫廷、园林、朝坛及宗教建筑遍佈,且大多保存完好。
长城、古运河均以此爲北端。
北京现存名胜古迹极爲丰富,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故宫、祭天神庙天坛、皇家花园北海、皇家园林颐和园、八达岭长城、慕田峪、明十叁陵、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及展览馆、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
全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2个。
北京旧城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的完整古城。
其南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高大城楼、典型街区、四合院群仍保存较完好,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史学界通常是把北京历史分成四个大时期,十五个阶段1,第一个时期(50多万年前——公元前222年),是北京地区出现古代人类活动,到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又可分成四个阶段:一、北京地区的古代人类活动阶段,时间自50多万年前至四千多年前,即通常所说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
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算是属于原始社会时期。
这一阶段,北京地区活跃着著名的“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东胡林人”等北京先民,并留下了一系列的文化遗存。
二、夏商时期北京地区的方国阶段,时间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余年。
时属青铜时代,人类社会也已进入奴隶社会时期。
这时北京地区已出现臣属于殷商的小国及其都邑——蓟和燕。
三、西周、春秋时期的燕、蓟古城阶段,时间自公元前1000余年至公元前475年。
这一阶段,北京地区出现了两个西周的分封国——蓟和燕。
于是,北京成为西周王朝北方封国的统治中心,诸侯领地的中心。
四、战国时期的燕都蓟城阶段,时间自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2年。
北京的历史和文化名城
等。
生态文明建设
北京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城市总 体规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 作,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
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06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著名景点介绍及旅游线路规划建议
著名景点
故宫、天坛、长城、颐 和园等
文化遗产线路 故宫-天坛-颐和园
自然风光线路 长城-十三陵-京郊山水
现代都市线路
CBD-三里屯-798艺术 区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分析
深挖文化内涵,打造 特色旅游品牌
加强旅游纪念品开发 ,提高品质和创意
创新旅游产品形式, 如虚拟现实、增强现 实等技术应用
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养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提高公 众保护意识
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加大执法力度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形成共治共享的局面
北京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对老旧小区、传统商圈、 工业遗址等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科技创新产业及高端制造业发展
科技创新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拥 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工 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领域
取得了重要突破。
高端制造业
北京的高端制造业发展迅速,特别 是在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 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产业集群。
明朝时期,北京继续作为都城,称为京师。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对北京进行了 进一步的扩建和改造,形成了现今北京城市的基本面貌。
清朝时期,北京继续作为都城,称为京师。清朝在北京的统治长达268年之久,期 间对北京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以来北京历史变迁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北 洋政府的都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 成立后,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
北京城市的变迁ppt课件
明 清 北 京 平 面 图
8
明北京城
从今天的北京地图来看,二环路以内的整个区域,为一 典型的“凸”字形轮廓。这种平面格局始于明代。明北 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初为便于防守, 将北城墙向南收缩五里,在现在的北二环路建起新的城 墙,并将积水潭西部隔于城外,因地势形成日后的北京 城西北的斜角。在今天的地图上可以发现,西直门桥到 积水潭桥之间的二环路走向与东直门桥到雍和宫桥间的 二环路走向并不对称,其因正在于此。此后,因皇城和 中央各衙署规划建设的需要,将南面城墙向外拓展二里, 移至现今的前三门大街一线。明迁都北京后,增筑城南 一面外墙,自此北京城有了内城、外城之分,形成一特 有的“凸”字形平面轮廓。全城共分为36坊,面积约62 平方公里,设内城9门外城7门,明形成的这种北京城市 平面格局历经清、民国未变,一直到新中国建国初期, 为了发展需要,城区才逐步向外扩延。
明朝北京城市建筑和宫殿格局,清朝几乎完整地继承了下 来。将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与明代北京城图相比可以发现, 北京城只是在街巷和宫阙名称上有所调整,并且街巷的数 量比明代增加了不少,主要体现在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区 域。清最显明的特征是实行八旗制度,内外城分治,实行 旗人驻守内城、居民迁移外城的措施,把京师划分为两个 世界。从京城全图可以看出,内城由正黄、正白、正红、 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的满人居住,汉官、 汉民、商人、回民等居住的外城,则自西往东依次划分为 西、北、中、南、东五城。清代建造的王府散布内城各处, 外城基本不建王府。有几座王府比较完整地保留至今,如 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孚郡王府、礼亲王府等。乾隆年间 有王府30座,其中包括19座亲王府,11座郡王府,这些在 京城全图上都详细标出,并注有名称。清代对北京城市建 设的最大贡献就是建于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现今,在畅 春园的遗址上建有北京大学新校区和宿舍区;圆明园曾遭 英法联军的劫掠焚烧,现已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清漪 园后经扩建改称颐和园,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引 人入胜的美景之一;静明园和静宜园现分别是玉泉山和香 山公园。在咸丰十年的地图上,清晰地绘有这三山五园。 其周边驻扎有镶黄旗、镶白旗、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 等多个旗营,今天的地图上中关村和香山附近仍留有这些 地名。
9 北京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与传统文化风貌
《威尼斯宪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许多被战争摧毁的缄市的重建,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例如波兰华沙当时就有两种模 式的争论,一是完全建一座新城;一是按历史面貌恢复古城。绝大多数的居民赞成恢复老华沙城。消息传开后,流 浪在外的华沙人一下子归来了30万人,整个国家掀起了爱国建设热潮。华沙人为自己的古城能重现而引为自豪。华 沙城后来作为特例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名录》一般拒绝重建的东西列入)。 这种恢复历史城市风貌的做法,在欧洲影响很大,如德国的波恩、慕尼黑、匈牙利布达佩斯等等被战争破坏的 古城都得到很好的维修和恢复。这些国家把恢复历史建筑和保护古城,视为重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藉此增强人 民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凝聚力,以致在发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文物保护的对象从个体的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新潮流。这是先从文物 建筑周围的环境开始的。如日本1966年颁布的《古都保存法》,主要目的是保护古都文物古迹周围的环境以及文物 连片地区的整体环境。之后,历史地段的保护由“文物建筑所在地段”的保护向历史街区逐步拓展。这两者是不同的 概念,“历史街区”强调的不是个体建筑,地段内单体建筑并不个个都具有文物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 序却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因而使价值得到了升华。从地段的构成上看,也不仅限于宫殿、庙宇等重要 的纪念性建筑物,而是包括了民居、商店、村落等更广泛的内容。逐渐发展到保护历史街区。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又称《威尼斯宪章》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成立的“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 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前身)于1964年5月31日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的文 件,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及城市布局空间形态分析 (建城以来)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及城市布局空间分析姓名:俞小龙专业:城市规划(景观)学号:2008101294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及城市布局空间形态分析【摘要】北京从元朝自今作为中国的首都已有近千年,但元大都定于北京之前,北京在形成城市上经历了漫长的道路,这条路也就是区域城市体系形成的时期。
秦国灭掉燕国后,秦朝建立郡县制时期,北京地区城市体系处于无中心发展阶段。
东汉末期,才确定北京地区的中心城市。
自秦汉至北朝这一时期,北京地区城市体系处于发展初期的整合阶段。
隋唐辽金时期,是北京地区城市体系的继续发展期。
元明清时期是北京地区城市体系的完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北京作为中心城市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规模庞大,人口众多。
区域城市体系形成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更新,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由于主要交通方式不同而呈现的空间形态差异是因为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存在着重要的作用关系。
【关键词】北京区域城市体系空间形式城市交通等时间线北京自周初燕蓟分封至燕国统一这是区域城市体系的形成期。
这一时期,区域内城市发育极不完善,表现为城市数量少,城市发展极不稳定,城市之间也缺乏紧密的联系。
尽管燕国实行了郡县制,但是还不完善,况且战国时代燕国是一个诸侯国,北京地区城市体系处于独立和封闭的状态。
自秦汉至北朝时期,是区域城市体系发展的整合期。
传统社会形态的城市,其等级规模与行政建置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尽管北京地区城市体系是从燕国统一开始,但是其真正的起点还是秦代,因为秦代已经完全确立起郡县制,城市建制得以从制度上完善。
秦国统一后,北京地区才成为封建大一统国家的一部分,区域城市体系也从封闭走向开放。
秦汉时代,是北京地区城市大发展的时代,但是区域城市体系也开始完善。
首先区域中心城市逐渐确立。
秦灭燕后,蓟城由燕国都城降为普通的郡国治所,因此秦至西汉的大部分时间里,北京地区城市体系处于无中心发展阶段。
西汉末期,幽州刺史部治所开始设在蓟城,蓟城迈向了区域中心城市第一步。
北京城市规划史
北京城的规划历史姓名:刘建军学号11202020210据文献考证,北京地区曾是炎黄祖先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汉族和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都曾在此地区生息繁衍,形成多民族、多地域文化兼收并蓄的文化景观。
建城简介:据考证,西周建国后由周武王始封的燕、蓟两个诸侯国营建的都城是北京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市,建城时间始于公元前1045年。
公元937年建立辽陪都,改称南京,辽南京城址位于北京旧城西南角上。
公元1153年,燕京被正式定为金国都,改称中都。
金中都在辽南京的基础上向东、西、南拓展,模仿北宋都城汴梁(开封)的规制建造,形成了北京作为都城的最初面貌。
公元1271年,元定都北京,城址从广安门一带向东北方向转移。
元大都按中国古代都城的范式进行设计,严格按《周礼》“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王城制度规划,同时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了漕运水系和宫苑水系。
大都城内有皇城和宫城,还规划了贯穿全城的中轴线。
公元1420年,在继承历代都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成明北京城。
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废弃了北部比较荒芜的地区。
嘉靖年间,为加强京城防卫,开始兴建外城,形成了“凸”字形轮廓。
明北京城的建设重点是改建宫城和皇城,突出宫城位置,把五府六部摆到宫城前面。
修筑外城以后,中轴线从永定门经正阳门、故宫、景山到钟鼓楼,纵深加大,中轴线两侧大建筑物明显对称,全城拱卫宫城。
把为皇家服务的内官系统全集中到皇城内,开挖南海,扩大西苑,皇城变成北京城的中心,使东西城之间交通阻隔,造成北京城内居民在心理上总感到有皇帝存在的效果,从城市规划上体现了“皇权至尊”的理想,利用城市规划为政治服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清代的北京城在完全沿袭明北京城的基础上,只做了小范围修缮、扩建和改建,此外,对皇家园林进行了重点改造和建设。
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50年代的总体规划1953年《改建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将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
五十七年光辉历程——建国以来北京城市规划的发展
一天起首先抓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工作,认为城市要摆脱贫困必须 从实现工业化开始,“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第二.城市规模多大合适7有人主张规模不宜过大,以400 万人为宜。但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认为具有4亿多人口的大国, 首都规模不可能太小,规划应该留有余地.定为500万人。 第三.城市建设标准怎么确定7有人主张要结合国情,不 宜定得过高,以免造成浪费。但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认为城 市规划是百年大计.从长远看标准不宣过低,要吸取资本主义
1 99 1~1
992年底.责成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北京城市
总体规划进行修订。1993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修订后的《北 京城市总体规划》.使首都在新时期的建设方向得到确认。 这个总体规划和以往历次总体规划的区别与发展.概括起来 有两点:一是.这是一项跨世纪工程,是首都建设第二个50年 规划,要考虑21世纪首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 “八五“、”九五”和2010年的发展规划:二是,北京第一次按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研究城市建设的方向。其规划思路 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建设开放型国际城市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 标,不仅要加强与国际、国内广大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联 系与合作,而且要逐步改造”大院式”单位办社会的城市结构, 加快各项城市设施社会化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需要。 第二,明确了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就是要建立以第三产业 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这既是首都功能的需要.也是首都人才、信 息、历史、自然资源的优势所在。同时要以第三产业发展来推 动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实现高科技的改造.建立优质、高效的 经济。 第三,首都的人口规模要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论 定.适当留有余地.并应把流动人口纳入城市规模,在适度控制 的前提下加强管理与疏导。 第四.城市布局必须实施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把城市建设
北京城市的变迁
• 北京的历史背景 • 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 北京的人口和社会变迁 • 北京的环境和生态变迁 • 北京的未来展望
01
北京的历史背景
北京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起源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是古代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交通要道。 北京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1046年,西周武王封召公于北燕,北京开始成为一 方政治中心。
城市治理结构
北京的城市治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以政府为 主导到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治理模式。
北京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经济总量增长
北京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 中心城市之一。
产业结构调整
北京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以现代服务 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转变。
公共设施建设
现代北京的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包括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 等领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历程
城市建设历程
北京的城市建设经历了从 古代到现代的演变,不断 进行城市改造和更新,形 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经济发展
北京的经济发展迅速,成 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 济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 人口和资源聚集。
生态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北京建设了多个生态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丰富了城市的生态多样性。
05
北京的未来展望
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将致力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 境,增强城市的产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 级。
城市规模
随着历史的发展,北京的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总 体上仍保持了相对紧凑的 布局。
北京城变迁
北京城变迁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与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并列为中国六大古都,以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来说,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沧桑历史,当时它的名称叫做蓟,是周朝所分封的一座都城。
隋朝以蓟城为涿郡治所,唐朝统称幽州。
辽朝以蓟都为陪都,改称南京,又叫燕京,金朝继辽之后正式迁都到这里,名为中都,到了元朝,又在中都郊外创建新城,叫做大都。
明朝改建大都,始称北京。
清朝继续建都北京,直到封建王朝的最后崩溃。
若以考古证据来谈,约于50万年前,这里便已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北京最远古的居民50万年前的北京地形基本上与今日差不多,但周围山区森林相当浓密,其间湖泊、河流密布,动植物很多。
生活在这段时间、这个环境里的“人”,就是民国18年(1929年)考古学家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一带发现的“北京人”化石,据考证结果,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石器和火,系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原始人类,也是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一环。
后来,周口店又发现了“山顶洞人”化石,他们生活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从游牧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发展出农牧为主的原始聚落。
古燕蓟城根据史书记载,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北京一带原有两个诸侯国—燕国、蓟国,燕侯打败蓟侯,迁都于蓟。
蓟城就是今日北京的前身,其位置约在今广安门以北及白云观一带。
北京城的城址,自蓟城迄今,虽历数千年,但位置一直都在永定河穿越西山,流入北京平原的古渡口处。
这种沟通华北平原和蒙古、东北交通的枢纽位置,便是蓟城崛起的主因。
随着燕国的强大,蓟城被建设成富冠天下的名城,称为燕京,与赵国邯郸、齐国临淄、楚国宛城等齐名。
据记载,当时蓟城内有元英宫、历室宫等大型宫殿,以及诸侯家族、官吏的大宅,十分繁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蓟城改为广阳郡的治所。
秦始皇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大修驿道,向北直通蓟城,使蓟城成为中国北方的贸易中心及北疆军事重镇。
秦朝之后,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蓟城之名一直被沿用,而且一直是中国北方的政经中心,以及中原汉族与东北游牧民族间的兵马相争之地。
北京城市建设史
简述北京城市建设史北京城的起源北京从元朝自今作为中国的首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元大都定于北京之前,北京在形成城市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上古时的蓟城——北京城的前身古代的蓟城,处于非常优越而且重要的地理位置。
所以在当时无论从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南下或是从华北平原北上都要经过蓟城然后分道前往。
因此蓟城从远古的一个居民点逐渐形成城市成为我国北方的交通枢纽并发展为军事重镇。
同时,由于南来北往的人群都在这里汇聚,蓟城也成为各民族各地区人民交往的中心。
周武王灭商后,即在今北京地区及河北等地区封蓟、燕两国。
蓟国的都城就是蓟城,燕国的都城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
东周时,燕灭蓟把国都迁到蓟城。
秦汉时期,在燕地有时置郡,时封国,治所一直在蓟城。
秦国灭掉燕国后,秦朝建立了郡县制,北京地区城市体系处于无中心发展阶段。
东汉末期,才确定北京地区的中心城市。
自秦汉至北朝这一时期,北京地区城市体系处于发展初期的整合阶段。
隋唐五代时的北京城——北方军事重镇隋朝涿郡和唐朝幽州的治所仍在蓟城。
此时蓟城又被称作涿郡或幽州。
蓟城在隋唐时是北方军事重镇。
蓟城的城址从西周初年、经春秋战国、秦汉至隋唐,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蓟城的性质则从我国北方的交通枢纽逐渐演变成我国北方的军事重镇。
从辽代以后,历史上的北京城址随着其城市性质的改变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辽陪都南京到金中都,再到元大都,古老的蓟城从我国北方军事重镇转变为北方政治中心,以致全国政治中心。
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整体规划的扩建中城址的变动城区的格局更趋合理,为北京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
隋唐辽金时期,是北京地区城市体系的继续发展期。
元明清时期是北京地区城市体系的完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北京作为中心城市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庞大,人口众多。
元代元大都13世纪后,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逐渐强大,先后控制了欧亚两洲的广大地区。
公元1206建立了蒙古国家,并向中原地区扩展。
1215年蒙古骑兵突破南口,攻下了在此建都的金朝都城金中都,将大部分宫城建筑烧毁。
北京的演变历史论述题
北京的演变历史论述题
北京的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万年前,从北京人揭开北京历史的第一页
开始。
然而,北京作为城市的兴起和演变,始于三千余年前的琉璃河西周古城。
自西周以来,北京先为方国的都邑。
秦和两汉时期,北京发展成为统一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镇。
从北朝至五代,北京“三为燕都”,这是它将正式成为都城的历史信号。
辽代的陪都南京(燕京),则拉开了北京作为都城历史的序幕。
至金代的中都,北京才第一次成为皇都—北中国的政治中心。
尔后,在元、明、清三代,北京发展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
在元朝时期,元大都以大明宫为中心来修建,建设新的都城,奠定了现代北京城的基础。
明朝时期,北京城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和完善,同时紫禁城也得以修建。
清朝时期,北京城继续沿用明朝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只是进行了一些改建和修缮。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北京成为了中国的首都,并更名为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首都。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总的来说,北京的演变历史悠久且复杂,从早期的都邑到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等历史名城,再到现代的首都城市,北京经历了多次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
这些历史演变不仅塑造了北京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人文精神,也使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城市之一。
新华社发展史
新华社发展史中国新华社发展史一、创建(1)前身『百花缭乱』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爆发,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历史机遇。
同年,由袁世凯政权发起,在北京创办了一份名为『百花缭乱(Baihua Si Lian)』的报纸,标志着中国新闻战线的形成。
(2)创办新华社1917年7月22日,由毛泽东、陈独秀和章学诚等著名革命家发起创办了中国最著名的主流媒体之一—中国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
当时的新华社主任是叶剑英,初步核定的总部地点为上海的复兴大厦。
二、发展(1)北平新华社1927年,反动军阀宣布新中国政权建立,即日起它在北平设立机构,成立了北平新华社,新华社从此在中国主要城市展开新闻报道活动,从而形成以北平为主,其它城市为辅的工作格局。
(2)抗战期间的发展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新华社的新闻报道活动也随着抗战的展开而辗转变更,北平新华社搬往南京,同时在陕北、武汉、江西等地也成立设立机构,持续开展诸多调查报道。
(3)新中国成立后1948年4月21日,中国新华社成立时颁布了紧急服从政府特派命令。
1949年5月17日,新华社首次以『新华社今日发表新华社总社要闻』的形式,公布中国人民新政府正式实行的消息。
它活跃在新中国发展的序交中,走在时代的前列,先后发表过众多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新闻文稿和报道,为中国新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4)改革开放以来新华社在改革开放时期犹如百花齐放,不断向现代信息业深入革新,推广使用当时全新的通讯和记录技术,加强它复印送记工作和政策宣传活动。
以全力建设全球最高水平的一流新闻机构,以及传播技术与业务的不断发展使这家国家门户网站越来越火热。
另外,新华社在这一时期也迅速成为国内新闻界中的领头羊,其从业人员数量在国内也相当稳居前列,该机构在报道艰难问题时的毅力更是令人称赞,一口气成为了中国新闻业尤其是外宣工作的国家工作重点。
三、继续发展(1)走向当今进入21世纪,新华社与时俱进,发展新时刻,引领着中国新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城市发展史的新华章特邀嘉宾朱铁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教授张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金汕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剑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研究员主持人:黄月平●百年梦圆:奥运成功举办提升了北京城市国际品质主持人:在历史上,几乎所有奥运举办城市都以奥运筹办为新起点,力争在奥运会的申办筹办过程中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在更深的层次、更广阔的领域融入国际社会。
能否从总体上概括一下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与北京跻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之间的关系?朱铁臻:百年奥运之梦,圆满地成功实现了。
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年建都史的著名古都、文化历史名城北京,展现出灿烂的历史光辉与现代文化,她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与创新活力,获得世人广泛的称赞。
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无论在硬实力或软实力上都受到世人的热烈赞许,大大提升了城市国际品质。
除了增强首都的经济实力,提高基础设施(包括水、电、气、热、通信、交通、环保等硬件)的现代化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软实力”。
城市的文明程度,包括市民与官员的文化素质;对外开放程度、对外交往的礼仪态度与能力;政府及相关单位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城市形象、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等。
这是国际化城市不可或缺的软环境和软实力,也是国际化城市的基本条件。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成为推进北京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促进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城市物质、人文环境的改善,社会更加和谐,北京的国际影响必将更加提高。
●“龙形水系”:古老中轴线再添新华章主持人:奥林匹克公园的建立使北京古都的文脉即中轴线大大向北延伸,如何看待这一城市规划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金汕:奥运会主会场给北京城留下新的卓越遗产。
作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的“鸟巢”聚焦起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充满魔幻色彩的水蓝色建筑“水立方”在西边与其毗邻,国家体育馆则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与“鸟巢”和“水立方”比邻而居。
然而这里展现给人们的仅仅是一个局部。
国家体育场的设计还有更深的文化意蕴,国家体育场是与奥林匹克公园的总平面图尤其是北京市城市布局相互配合的。
弯曲蜿蜒的地形与穿越北京城南北的中轴线形成强烈对比,而彼此又紧密相连、互相融合。
为举办奥运会建设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保护好北京的古都风貌。
谈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和保护,为此投入毕生精力为北京城市规划做出杰出贡献的侯仁之教授指出,北京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紫禁城,它是封建社会宫殿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组建筑群,是历史上封建皇权统治的中心,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古迹上都举世闻名;二是天安门,新中国把一个旧时代的宫廷广场,改造成一个人民的广场,给北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景象,这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个里程碑就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亚运村的建设,这是对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的延伸,代表着北京开始走向世界。
这三个里程碑归结起来,都在北京城传统的中轴线上,都与北京城的中轴线相关。
研究历史我们发现,无论明代和清代,都对元代的中轴线有继承和创新。
当代人更应该在尊重历史、延续历史的前提下发展。
申奥成功后设计的奥林匹克公园是在1990年亚运会期间中轴线延伸后的又一次扩展。
此次延长的中轴线,从北五环至南五环,全长25公里,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和南端的南五环首次纳入其中。
永定门的重建,使得一度被破坏的中轴线得到恢复甚至延伸。
城市规划将引领城市建设进一步向南城倾斜,使北京城南部和北部的差距不会进一步扩大,保证了北京在面积扩大后仍保持均衡发展。
在奥林匹克公园蓝本中,北端的湖泊与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从而和北京古城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性布局。
这种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再加上蓝天、碧水和青山,以及体现现代高科技水准的体育运动比赛场馆,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联系,穿梭于过去与未来的历史空间中。
申奥成功后北京重点规划设计旧城内的钟鼓楼、地安门、前门、永定门,突出中轴线的对称严谨、壮观开阔的文化特色。
奥林匹克公园的蓝本,同样反映了这一思想。
在中轴线北顶端,它规划了一条2.3公里长的“千年步道”,步道上是中华文明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宋元明清的各历史时期的标志物。
蓝本中,这条古今罕见的城市轮廓线向北“化入山水之中”,则使传统山水文化步入现代。
从古都文脉通向奥运水龙的道路,这条新时代、新北京的中轴线,使北京成为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结合体。
●奥运经济:北京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主持人:经济发展是北京跻身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请问您怎样认识奥运经济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有人对北京后奥运经济有所担忧,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陈剑: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后,在2002年到2007年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12.1%,比奥运会筹办前增长速度高出1.8个百分点,按照我们的分析,这其中有一个百分点的因素是由于奥运因素所推动的。
奥运因素同时也推动北京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缩短了北京与世界城市的距离。
北京2001年人均GDP只有3262美元,到2007年已经达到了7654美元,到今年年底,将超过人均8000美元,比2001年增长一倍多。
在奥运期间由于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城市的整体面貌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像机场三号航站楼的建设,14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的建成,信息化的投入,跟居民有关的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改造以及环保设施的投入,极大地缩短了北京与世界级城市的距离。
北京奥运会的筹办,最具有特色的莫过于借助奥运经济对不同产业结构影响,推动了首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可以说,在大的发展背景下,北京一直在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
上世纪50年代,北京从消费型城市快速转变为重化工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这个局面保持了40多年,一直到90年代才开始调整。
这个调整是付出巨大代价的,而且调整长期不到位、不清晰,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那么经济该怎么定位?北京长期都摆脱不了这个问题。
发展首都经济,就涉及到对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有怎样的功能定位,就需要相应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要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相适应。
北京筹办奥运会,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就是借助奥运会的筹办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制造业,对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做巨大的调整。
以首钢的搬迁为标志,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将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京在整个奥运筹办七年间,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像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今年上半年的发展速度都相当快的。
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从2001年的61.3%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73.7%。
北京的服务业又不仅仅立足于北京,是面向全国的服务业。
中国经济整体服务业还不是特别发达,去年中国经济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9.1%,这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中期的产业结构。
迫切需要服务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整体推进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所以我们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一个很重要的三次产业结构协同发展,北京的服务业由于有巨大的广阔市场,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在奥运会之后,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有很多新的增长点。
北京奥运后,由于有新的投资热点,北京经济不会出现剧烈震荡现象,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绿色奥运”:生态改善推动了宜居城市的建立主持人:北京这几年生态环境的改善应该是有目共睹的,怎样看待这一变化?张耘:“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其主要内涵是大幅度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建设生态良好城市。
申奥时,北京曾向世界作出七项绿化承诺。
到2007年,这些目标已经全部实现,全市范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呈现了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
全市的林木绿化率达到51.6%,山区林木绿化率达到了70.49%,城市中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全市土地面积的8.18%。
截至2008年6月底,全市空气二级以上天数多达123天,比上年同期增多13天。
用“改天换地”来描述北京的生态环境,实不为过。
而在机制与政策上的“换地”,又是环境方面“改天”的基础。
奥运期间,人们对北京的印象和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许多国外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对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表示非常满意。
举办奥运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使北京更加环保、更加生态,更加能够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科学发展,最终使北京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宜居城市。
城市环境的改善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因为从长远看,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自然环境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企业入驻北京,为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交优先:北京交通改革的新契机主持人:长久以来,交通对北京来说是一块巨大的心病,也是地方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奥运会期间的交通是北京交通状况改善的绝佳范本,怎样看待这一“脱胎换骨”的变革对北京交通的影响?张耘:长期以来,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北京交通拥堵情况的日益严重,解决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申奥成功,交通拥堵严重性更加突出出来,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加大;另一方面,申奥成功,首都城市国际化进程加快,环境治理、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在国际化进程中被赋予了更高的参照标准和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关注,大大增加了解决交通问题的压力。
北京政府抓住奥运筹办时机,变压力为动力,坚持把公交优先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交通战略。
在地面公交系统不断改善的同时加大了轨道交通的投入,为根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跨出历史性的一步。
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到200公里。
大大超过前35年的建设速度。
可以说,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实现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前提、是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的保障,也成为未来根本解决北京城市交通问题最重要的关键性基础。
●“数字奥运”: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平台主持人:借助奥运筹办,北京实现了移动通信、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信息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何认识“数字奥运”在北京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张耘:信息化是一个城市实现其国际功能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北京的信息化推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数字奥运”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新北京、新奥运”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
“数字奥运”战略构想对北京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若干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规模、投资、先进性和水平上,更重要的是推进了总体发展、平衡配套和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