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工作策划方案

合集下载

设备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计划

设备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确保公司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设备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设备安全运行率不低于98%;2. 设备故障率降低20%;3.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落实到位;4. 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高。

三、工作重点1. 设备安全检查(1)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加强关键设备、特殊设备的监控,确保其安全运行;(3)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2. 设备维护保养(1)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2)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提高设备维护保养质量,降低故障率。

3.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1)建立健全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备品备件充足;(2)优化备品备件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3)提高备品备件采购效率,确保及时供应。

4. 员工安全培训(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员工安全知识掌握情况;(3)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安全隐患排查(1)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2)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落实;(3)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6. 安全管理制度完善(1)修订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可操作性;(2)加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3)定期开展安全管理制度评估,不断优化管理制度。

四、实施步骤1. 组织策划:成立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具体实施计划;2. 落实责任:明确设备安全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3. 宣传培训:开展设备安全管理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4. 检查督导:定期对设备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工作成效;5. 总结改进:对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设备安全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设备安全管理所需资金;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设备安全管理合力;4.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设备安全管理。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最新)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最新)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15篇一、各车间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好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设备日常检修、中修和大修工作力度。

二、生产技术部和各车间要设立重要设备台帐,利用台帐统计分析重要设备的运行特点、配件的库存情况,提前进行配件计划或自制加工工作,并有预见性地提出检修计划;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设备管理员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各车间机修工进行设备技术培训,各车间要利用班组班前班后会对机修工进行日常的设备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机修及机器操作员队伍的技术水平。

三、设备副经理和设备管理员要经常深入车间生产一线检查和了解各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跟踪主要备品配件的库存和采购情况,督促供应部对主要紧缺配件的采购,检查车间自制配件的加工制作情况,确保主要配件随用随有;检查和督促车间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作技术上的指导,做好安装检修、使用、维护、检查统计一条龙的工作;合理协调生产和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增强计划性的检修工作。

遇到异常情况及时作出调整,遇到抢修任务时,做好三个车间机修人员的调配工作,确保生产的连续稳定。

四、做好生产设备检修的统计调查工作,为20xx年设备工作计划提供统计依据。

五、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发现适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时,及时计划应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六、计划在8—9月份左右,对4T锅炉进行全面检查检修工作,视情况清理炉内结垢。

七、视生产情况不定期检查补焊冰晶石干燥炉筒体及相关部件3次约6米。

八、重点关注C线一段炉的抽风收尘环保处理系统,确保仓库保持有1—2个叶轮备用。

考虑对2#尾气风机进行重新选择,解决因引风不足引起风机叶轮冷凝结料经常振动的问题。

九、加强公司生产线消防环保设置运行的检查,加强对现有生产线环保治理和整改落实,视情况进行较理想的技术改良工作。

一十、继续推行设备维护保养模范岗位示范点,扩大车间设备维护保养模范的推广面。

加强对各车间(特别是制盐车间)的润滑维护保养检查力度。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一、设备清单与分类设备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对企业所拥有的设备进行详尽的清单编制和合理的分类。

设备清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购置日期、使用状态等关键信息。

设备的分类则根据使用部门、功能属性、重要性等因素进行,以便于后续的维护、管理和调配。

分类后,可以为每类设备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设备采购与验收在设备采购阶段,需要明确采购需求,进行市场调研,选择性价比高、性能稳定的设备。

同时,采购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设备到货后,应及时组织验收,检查设备的数量、质量、技术资料等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三、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安装前,应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明确安装步骤、安全措施和验收标准。

安装过程中,要确保设备放置平稳、固定牢靠,各部件连接紧密,电气线路安全可靠。

调试阶段则是对设备的性能、精度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设备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清洁、紧固、润滑等操作,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五、设备故障处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故障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对于常见的故障,可以制定应急预案,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此外,还应建立故障处理档案,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六、设备使用培训为了提高员工对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应定期组织设备使用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的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处理等方面。

通过培训,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正确应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七、设备安全与监管设备安全与监管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方案范文

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方案范文

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方案范文英文回答:Equipment Maintenance Work Plan Template.1. Introduction.This work plan outlines the procedure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maintaining equipment in a safe and efficient manner. It is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equipment is regularly inspected, serviced, and repaired to minimize downtime and maximize productivity.2. Scope.This work plan applies to all equipment used in the facility, including machinery, vehicles, and tools. It excludes equipment covered by specific maintenance contracts or agreements.3. Responsibilities.Maintenance Manager: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xecution of the work plan.Maintenance Technicians: Perform inspections, maintenance, and repairs according to the work schedule.Equipment Operators: Responsible for reporting equipment problems and assisting in maintenance activities.4. Procedures.4.1 Inspection Schedule.Daily: Visual inspections by equipment operators.Weekly: Detailed inspections by maintenance technicians.Monthly: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s by maintenance manager.4.2 Maintenance Schedule.Preventive Maintenance: Regular servicing and lubrication according to manufacturer's recommendations.Corrective Maintenance: Repairs as needed to address equipment failures or malfunctions.4.3 Work Orders.All maintenance activities must be documented on work orders.Work orders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Equipment description.Date and time of service.Type of maintenance performed.Materials and parts used.Labor hours.4.4 Parts Inventory.A comprehensive inventory of spare parts must be maintained.Parts should be ordered and stocked according to usage history and criticality.4.5 Safety.All maintenance activities must be per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established safety procedures.Equipment must be de-energized and locked out before any work is commenced.4.6 Documentation.All maintenance records, including work orders, inspection reports, and parts inventory, must be kept up to date.Records must be maintained for a minimum of 5 years.4.7 Training.Maintenance technicians must be trained on the prop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Training must be provided by qualified instructors or equipment manufacturers.4.8 Continuous Improvement.The work plan will be reviewed and updated annually to ensure its effectiveness.Feedback from maintenance technicians and equipment operators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vision process.中文回答: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方案范本。

设备管理方案策划

设备管理方案策划

设备管理方案策划一、设备管理的目标。

咱们管理设备啊,就像照顾一群调皮又重要的小宠物一样。

目标就是让这些设备能健健康康、稳稳当当、高效快速地干活儿。

具体来说呢,就是减少设备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性能始终在线,这样咱们的生产或者工作啥的才不会掉链子。

二、设备的前期管理。

1. 设备选型与采购。

选设备就跟找对象似的,得挑合适的。

不能光看外表(外观),还得看看内在(功能、性能、质量)。

要根据咱们实际的需求来,比如说咱是个小餐馆,就别买那种大型工厂用的巨型炉灶,那不合适。

采购的时候呢,要货比三家,找那些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

这就好比找对象要找个靠谱、能过日子的一样。

2.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设备买回来,就像搬了新家具回家,得好好安置它。

安装的时候得按照说明书一步一步来,就像搭积木,一块都不能错。

调试呢,就是让设备先适应适应新环境,看看有没有啥小毛病,这时候就像给新宠物检查身体一样,得仔仔细细的。

三、设备的日常管理。

1. 设备的使用。

设备这玩意儿,不同的设备就像不同性格的人,使用的时候得遵循它的脾气。

得给操作人员好好培训,让他们知道每个按钮是干啥的,就像教司机认识汽车的各种仪表盘一样。

而且得制定使用规则,不能瞎搞,比如不能让打印机去干复印机的活儿。

2. 设备的维护保养。

日常的维护保养那可是设备的“养生之道”。

小保养就像每天洗脸刷牙一样,定期清洁设备、检查一下零件有没有松动啥的。

大保养呢,就像是做全身检查,可能得拆开设备,换换零件,上点润滑油之类的。

这保养得有个计划,按照设备的使用时长或者运行的公里数(如果是那种有类似计量的设备)来安排。

四、设备的故障管理。

1. 故障预防。

咱们得像个预言家一样,预测设备可能会出啥毛病。

这就得靠平时的检查数据、设备的运行声音、温度这些小细节。

就像看天气预报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咱们根据这些信息提前准备好可能用到的零件,做好应急预案,万一设备真病了,咱能马上治疗。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是指对企业内各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计划和安排的文件,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个完善的设备管理工作计划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还可以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清单:列出企业内所有设备的详细清单,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日期、保养周期、维修记录等信息。

2. 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制造厂家的建议,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保养、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 设备维修预算:根据设备的维修情况和使用频率,合理安排设备维修预算,确保设备维修资金的充足和合理使用。

4. 设备更新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更新需求,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及时更新老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故障率。

5. 设备管理责任分工:明确设备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确定设备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力,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执行设备管理工作计划时,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和完善计划,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通过精心制定和认真执行设备管理工作计划,才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促进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2024年设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设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设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设备管理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设备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2024年,为了更好地推进设备管理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方案,以指导设备管理工作的实施。

二、总体目标1. 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调度和维护,全面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闲置率。

2. 降低设备故障率:加强设备维保工作,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生产中断。

3.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实现设备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三、具体措施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特性和使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并按时执行。

包括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计划等。

2. 建立设备档案:对企业的所有设备建立档案,记录设备基本信息、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

通过建立设备档案,方便对设备进行追踪管理,及时掌握设备使用情况。

3. 引入设备管理软件:选用适合企业需求的设备管理软件,实现设备信息的集中管理、维护计划的自动生成和维修记录的统计分析等功能。

通过软件的应用,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建立设备保养标准: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制定设备的保养标准。

明确各项保养工作的内容、周期和要求,并对保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5. 开展设备维修培训:组织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维修规范。

同时,建立设备维修团队,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学习,促进经验的共享和互惠。

6. 强化设备巡检工作:通过设备巡检,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设备,避免故障的扩大和生产的中断。

7. 建立设备维修追踪机制:每次设备维修完毕后,及时进行维修追踪,了解维修结果和效果,对维修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升维修水平。

8. 加强设备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库,统一管理设备备件的采购、入库、出库和库存等工作。

2024年设备管理实施方案

2024年设备管理实施方案

2024年设备管理实施方案
设备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运营和提升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举措。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设备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实施方案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制定设备管理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设备类型、用途、使用频率等。

下面将针对2024年的设备管理实施方案做出详细阐述。

首先,对于设备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首要考虑的是设备的分类管理。

根据设备的不同用途和特点,将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设备分类管理有利于提高设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设备的现状和状况。

其次,对于设备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设备的寿命和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在维护保养计划中,需要明确各种设备的保养周期、保养方式等内容,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

另外,对于设备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还需考虑设备的更新改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设备的更新改造是必然的选择。

制定设备更新改造计划,有助于提升设备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2024年设备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设备分类管理、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设备的更新改造等多个方面,以提高设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有效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企业
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设备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设施设备管理方案(通用15篇)

设施设备管理方案(通用15篇)

设施设备管理方案设施设备管理方案(通用1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施设备管理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施设备管理方案11、目的为完善生产设施管理,充分利用设施设备残值,为公司、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保障公司报废设施不会造成社会危害和环境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公司所有生产设施的拆除和报废。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拆除和报废生产设施的责任部门。

3.2各部门负责拆除和报废生产设施的具体实施工作。

4、控制程序4.1严禁私自拆除和报废生产设施,生产设施符合下述一项或多项,方可进行拆除和报废:4.1.1能源消耗高,按国家规定应淘汰的设备;4.1.2由于技术进步,先进设备替换落实设备;4.1.3定期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压力管道;4.1.4由于生产工艺改进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设备、管道;4.1.5严重腐蚀,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管道;4.1.6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不能满足生产能力的设备、管道;4.2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程序4.2.1生产设施所在部门根据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条件,编制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计划,报生产部汇总,并提交安全生产副经理助理,安全生产副经理助理报公司总经理认可后,公司总经理报集团公司技术总工审批。

4.2.2生产设施所在部门应编制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方案,方案包括风险分析、风险控制措施等。

4.2.3拆除生产设施应确保拆除安全,拆除前应进行必要的'隔离、置换、中和、断电等措施后,按照生产设施拆除方案进行作业,请承包商进行拆除时,应签定生产设施拆除合同,对承包商的管理应符合公司要求。

4.2.4报废生产设施应当消除不安全因素,不得留下隐患。

生产设施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洗、置换,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

4.2.5生产设施的拆除和报废必须有账可查,并且相关材料要存档。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通用7篇)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通用7篇)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设备维护管理方案(通用7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备维护管理方案(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备维护管理方案11、目的加强公司生产设备及设施的管理,确保生产加工中,半成品流转、储藏、运输等过程中机械设备与设施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转,保证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

2、范围生产加工设备与设施:如xx机、xx机、xx机等。

支持、服务设备与设施:如检验、检测器具和设备等。

3、部门与职责3.1生产部负责公共生产设备的归口管理以及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改造。

3.2生产部负责编写《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组织实施具体的维修、保养和修理工作,设备使用部门应制定《设备操作标准》,正确使用、操作设备。

3.3生产部门确定各岗位负责人,协助检查所使用器具、设备和设施的运转状况;操作人员严格按使用器具设备和设施的操作标准进行操作。

3.4品质部确定有关人员检查所用的检测仪器设备的运转状况,配合设备部对计量器具、检测器具等进行检定或送检。

4、程序4.1生产部负责建立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基础资料,如设备台帐和机电设备卡片,进厂的设备仪器必须有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4.2日常维护4.2.1每天生产前,须由各岗位负责人对所用设备、计量器具等进行保养、校准,发现异常情况时不得开工和使用,并及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纠正和修理。

4.2.2每天生产结束后,由生产岗位负责人员组织对各种器具、设备和设施进行详细清洁和保养。

4.2.3每天在生产前和生产中,由设备维修人员不定时巡查车间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维修、纠正。

4.2.4对检测监控设备应在每天使用前校准一次。

4.3定期保养4.3.1每年,由各使用部门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至少一次大保养和检修,并做好保养记录。

4.3.2每年请国家法定计量机关对有计量器具、测温仪、安全装置等进行强制性检定,并做好计量器具检定记录和标志。

设备管理部门工作方案

设备管理部门工作方案

设备管理部门工作方案一、背景设备管理是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维护企业设备,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从而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本文将探讨设备管理部门应采取的最佳工作方案。

二、总体目标设备管理部门的总体目标是确保设备可用性、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并提高维护效率。

三、工作方案为实现设备管理部门的总体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工作方案:1. 设备分类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管理的方式可以根据设备类型进行分类,比如将电脑、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划归为IT设备,将机床、机器人等制造设备划归为生产设备。

这样可以更好地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采取专业化的管理方法。

2. 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实施。

维护计划应该包括对设备进行例行维护、定期维护和不定期维护等多种方式,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故障维修处理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响应故障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在维修过程中,应该有规范的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维修效率和质量。

同时,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建立故障维修的记录和数据库,对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以便日后更好地预防和处理故障。

4. 设备更新换代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关注设备更新换代的时机,并制定相应的更新换代计划。

随着科技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的设备也需要不断进行升级和替换。

将老旧设备更新换代,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维修成本。

5. 培训和文化建设设备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文化建设。

员工是工作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质会直接影响企业设备管理的效果。

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建立团队文化和价值观,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总结设备管理部门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采取最佳的工作方案能够帮助设备管理部门更好地管理和维护企业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设备管理重点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

设备管理重点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

设备管理重点工作计划设备管理重点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备管理重点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备管理重点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1根据公司生产作业的需要和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在xx年设备管理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xx年设备管理工作需重点完善地方,并制定工作计划如下:一、xx年工作重点xx年工作重点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提升设备维修人员素质,全面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因机械设备疏于保养出现故障,影响公司生产作业。

二、xx年工作目标1、设备的检查与保养工作落到实处。

2、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

3、设备维修费用符合xx年维修计划费用标准,防止设备失修。

4、加强设备维修、保养等资料的管理,确保其真实性与实用性。

5、加大维修人员培训力度,确保维修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三、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1、以往设备维修中,我们多处是设备出故障之后的被动维修,出现突发故障后,会影响生产作业,而且有些突发故障出现时,库内没有维修所需备件,或需花大量时间去购买配件,这样会增加机械设备修复时间,这样就促使我们,要及时改变设备管理思路,由被动事后维修转变为主动的预防性维修,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力度,根据机械设备近几年来的使用情况和完好状况,制定机械设备的年度维修计划,或季度维修计划等,由专人负责检查,按时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情况监测,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2、主要生产机械设备的维修更换配件库存不够健全,不能保证随用随有,下阶段我们要加强对主要备品配件的库存与采购情况进行跟踪,敦促采购部门对主要紧缺配件去及时采购,或进行集中采购。

确保主要配件随用随有,3、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局限,由于我们所管理的机械设备种类较多,要求维修人员要熟练掌握多种机械设备的维修技巧,维修人员应积极的去探索学习,我们也会加强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合适的情况下,寻求设备厂家的帮助,对生产作业中操作、维修和机械设备故障较多的部位,进行专向培训。

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方案(三篇)

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方案(三篇)

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方案____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方案范文一、背景描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的设施设备在创新和更新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

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障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设施设备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同时,设备维护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降低维修费用和停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原则:(1)科学管理:建立科学、规范、定期的设备维护计划,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和质量。

(2)预防为主:重视设备的预防性维护,避免设备出现故障和停工的情况。

(3)综合考虑: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需求,综合考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配置。

(4)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改进设备维护管理的工作。

三、管理措施:1. 建立设备档案:建立详细的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安装、验收、维修记录等,方便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2. 设备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管理,合理划分维护责任和任务。

3.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

包括日常巡检、定期保养和大修等,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4. 优化维护方式: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维护需求,选择适合的维护方式。

可以采用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故障修复等方法,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5. 加强人员培训: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确保维护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设备。

6. 强化设备保养: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润滑,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问题。

并建立设备保养记录,追踪设备的维护情况。

7. 配备必要设备和工具: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需求,配备必要的维护设备和工具,提高维护的效率和质量。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通用13篇)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通用13篇)

设备管理工作计划(通用13篇)设备管理篇120xx年是公司“标准化年”,将各方面的工作推上更高一个台阶,严格制定各项作业标准并认真执行。

本着做对事,事做对的原则,步步稳健、事事入扣,加强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生产团队的整体素养。

一、班组建设1.团队资源整合,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落到实处,逐步实行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2.管理团队根据其20xx年的工作绩效实行微调和变动,加强管理团队的梯队建设。

实行内部岗位竞聘,二、计划执行今年在旺季到来之前,我们对生产部20xx年旺季生产产能与20xx 年实际生产情况做出了对比分析,对旺季每一个月的生产量、人力负荷、存在风险都做出了详实的预估,并对其决定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确保计划达成。

三、体系建设1.新制定设备点检管理表格,使其更符合设备管理现状要求;2.推进6S现场管理,强力推行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体系。

3.与各工段签订了《设备管理目标责任状》,并严格实施。

打破做好做坏一个样吃大锅饭的格局,持续推进TPM自主维护建设与完善工作。

三、设备改造1.××整套自动化流水线设备的设计与定制;2.××输送带、精选机的设计与定制;3.××烘房新建项目;4.自动包装设备引进,色选机设备的引进。

四、设备能源改善项目1.锅炉水磨除尘水的循环利用;2.各车间清洗水的重复利用;3.卤水浓缩项目;4.多功能蒸汽回水的回收利用。

五、能力和意识培训为增强设备管理组织能力,强化点检技能,以及满足6S管理目视化要求,拟安排以下培训目录。

PLC及自动化应用技术培训班现代设备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应用技术培训班液压系统维修及故障诊断实用技术培训班设备点检管理与技能培训班现代设备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现代设备维修技术与备件管理培训班特种设备管理与事故培训班设备管理工作计划篇220xx年,将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将紧紧围绕“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四大战略,紧密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部署和服务潍坊行动计划要求,以校园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完善机制、突出特色,使我校信息化建设和实验室发展尽快步入高水平发展轨道。

新一年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新一年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新一年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1. 进行设备清点和更新:对所有设备进行清点,确保记录的设备信息准确无误,更新设备清单。

2.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备维修处理流程优化:优化设备维修处理流程,确保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快速响应和处理。

4. 设备使用说明书更新:更新设备使用说明书,明确设备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提高员工对设备的操作规范性。

5. 设备更新计划: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新技术需求,制定设备更新计划,确保设备与时俱进。

6. 员工设备培训计划:制定员工设备培训计划,提高员工对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7. 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加强设备安全管理措施,确保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可能的安全事故发生。

8. 定期设备使用评估: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调查设备使用效率和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项目物资设备管理策划书

项目物资设备管理策划书

项目物资设备管理策划书物资设备管理策划书根据局物资设备管理办法和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指挥部物资设备管理规定和标项目部的具体情况,制定如下策划:一、工程概况二、策划目标1.建立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固化业务流程和表格。

2.质量目标:确保进场物资满足设计要求,进厂物资设备合格率达到100%。

3.成本目标:以项目成本计划中的材料单价和数量为目标,做到可控。

4.进度目标:根据物资需用计划,保障供应率达到100%。

5.环境目标:对固体废弃物如废弃的机具、配件、包装物分类收集、处理,并达到符合敦化市环保标准要求的达标率100%。

6.安全目标:杜绝物资运输、储存及设备使用过程中责任事故发生。

7.节约目标:合理使用、保管材料,控制材料损耗率在以下范围内:碎石2%、砂子4%、水泥2%、螺纹钢2.5%、型钢5%。

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避免闲置浪费。

三、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1.项目部成立物资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为项目经理,副组长为分管领导和物资设备部负责人。

2.项目部设置物资设备部,在物资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部物资设备管理工作。

3.项目部下设2个工区,每个工区配备设备管理人员。

同时有2个混凝土拌合站,1个沥青拌合站和1个水稳拌合站。

人员配备(建议):1.物资设备部部长1人,全面负责部门各项管理工作。

2.物设部物资管理员1人,负责物资采购、供应和现场管理、统计核算等工作。

3.物设部设备管理员1人,负责自有、租赁和分包队伍的设备管理等工作。

4.物设部内业员1人,负责现场收发料、报检,并建立台帐。

5.物资管理人员负责盘点、每日掌握现场材料库存情况、现场监督管理材料的调拨、调剂、保管、存放、使用情况和设备验收及监控使用效率。

6.1#、2#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水稳拌合站各2人,负责砂子、碎石、水泥、沥青等材料的入库、保管、出库管理,并登记相关台帐。

四、主要材料供应策划1.市场调查After the XXX of the project department。

设备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设备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设备管理创新工作方案1. 背景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各类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其管理和维护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需要进行创新,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

2. 现状目前,企业对设备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人工管理、手工记录、定期巡检等,这种方式存在着以下问题:•人力资源紧缺,人工管理效率低下;•手工记录易造成数据丢失或错误;•定期巡检无法实时发现设备故障,容易导致生产中断。

3. 设备管理创新工作方案为了解决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进行创新:3.1. 物联网技术应用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将设备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提高管理效率和减少生产故障时间。

3.2. 数据分析与预测利用物联网采集到的设备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设备进行预测维护,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护,以减少故障率和提高生产效率。

3.3. 告警管理通过联网的方式将设备异常和故障信息发送到指定人员或系统中,及时处理异常和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4. 实施在实施设备管理创新工作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4.1. 技术选型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管理系统。

4.2. 设备接入将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接入到设备中,实现对设备数据的监测和采集。

4.3. 数据分析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分析数据,并对设备进行预测维护和故障诊断。

4.4. 系统集成将设备管理系统与企业现有的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

4.5. 告警管理建立告警管理系统,及时将异常和故障信息发送给相关人员处理。

5. 结论通过对设备管理创新工作方案的介绍和实施方案的提出,可以有效解决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以及减少企业损失。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保障设备安全和数据安全。

设备管理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设备管理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设备管理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为了确保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企业都需要制定一份设备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以便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下面是一份设备管理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供参考:设备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一、设备清单更新每年初,对企业内所有设备进行清点和核对,更新设备清单。

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购买日期、使用部门、存放位置等详细信息。

同时,对设备的数量进行盘点,确保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制定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要求,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

明确每台设备的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

例如,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润滑、清洁和调试,对办公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

三、设备故障处理流程规范化制定设备故障处理流程,明确故障报修的途径和流程。

例如,设立设备报修专门联系人,收集故障信息并派遣维修人员及时处理;制定故障处理优先级,按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处理,确保设备故障及时解决。

四、设备更新升级计划制定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技术需求,制定设备的更新升级计划。

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确定是否需要更新升级。

例如,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设备管理培训计划制定针对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制定设备管理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方法、故障处理流程等。

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员工的设备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设备得到有效管理和维护。

六、设备管理成本控制计划制定根据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设备管理成本控制计划。

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费用、设备更新升级费用、设备故障处理费用等。

制定合理的预算和控制措施,确保设备管理成本在合理范围内,并且达到最优化的管理效果。

七、设备管理年度评估计划制定每年末,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设备清单的准确性、维护保养的完成情况、故障处理的效率、更新升级的实施情况、设备管理培训的效果等。

设备部工作计划(最新)

设备部工作计划(最新)

设备部工作计划三篇篇一:20xx设备部工作目标与计划一、主体思想20xx年度设备部工作将紧紧围绕以“预防为主,维修与计划检修并重”来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以及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为生产提供最可靠的保障,严格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制,认真落实好车间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履行好各岗位的职责为原则,以最小的设备维修成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

做好设备的安全生产工作,完善设备的保护装置,并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意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目标1、制定好年度日常维护保养计划表,由维修人员配合生产部做好其维护保养的工作,制定应急维修计划,防备突发情况的发生。

完善设备零部件的储备与其信息采集。

2、每季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尽量做到无事故安全生产,若发生意外事故及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排查,做出相应防护措施并对事故人员进行单独全面的安全操作理念培训。

3、妥善保管处理与设备相关的文件,健全设备的相关信息库。

4、每天对车间进行巡查,善于发现问题,并对其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5、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的相关规程,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

三、最后20xx年度设备部在公司领导下将紧紧围绕以生产建设为核心,做好生产设备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做好设备部管辖范围内的职能职责,积极完成公司完成的各项工作目标。

篇二:20xx年设备科管理工作计划根据公司生产任务的需要和上级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总结2013年度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制定出20xx年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20xx年的工作思路“保证设备良好运转,提升设备维修人员素质,强化制度落实和履行岗位职责,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发挥设备的最大管理经济效益。

”二、具体工作目标(1)设备的完好率达到97%以上。

(3)杜绝特大、重大设备责任事故。

(4)设备修理费用率符合工厂规定要求,防止设备失修。

(5)加强资料的管理,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三、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1、转变设备管理思路,由被动事后维修转变为主动的预防性维修。

设备管理思路及方案

设备管理思路及方案

设备管理思路及方案设备管理是指对企业或组织内部的各种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设备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设备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支出,并保证设备安全可靠。

本文将从设备管理的思路和方案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设备管理的思路良好的设备管理思路是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了解设备:设备管理者需要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设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设备的种类、功能、技术参数、维护周期等。

只有对设备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方案。

2.建立设备档案:建立设备档案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买时间、维修记录等。

通过建立设备档案,可以对设备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管理,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制定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维护计划是设备管理的关键,它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

设备维护计划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维护周期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延长。

4.开展设备培训和技能提升: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在企业内部应注重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具备丰富的设备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设备,并能有效解决设备故障。

5.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是设备管理的保障。

制度应包括设备的使用规定、维护流程、故障处理流程等,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设备管理的方案设备管理方案是设备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设备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例如,将设备按照功能划分为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和维护设备,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2.定期巡检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巡检和维护可以按照设备维护计划进行,也可以根据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灵活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工作策划方案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工作。

通过设备管理实现设备投资合理化、设计安装规范化、使用保养标准化、维护检修专业化、更新改造经济化。

为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搭建以凯迪公司为基础的设备管理平台,按照建运一体化和维检一体化的两项主体思路,以基建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建立全公司的设备管理体系,明确安生中心、建管中心、电厂、运营公司各方关系及责任,优化监理单位、安装单位、设备厂家、调试单位的管控模式,使全公司的设备管理做到统筹、全面、精细、专业、实效。

➢基建期设备管理以运营电厂管理机构配置由上至下(专业工程师)的设备管理人员,使设备管理的起点前移至电厂规划期,建立起以建管中心(招采中心)、电厂、监理单位、设备厂家、安装单位、调试单位为实体的基建期设备管理体系。

根据机制的改变,建管中心(招采中心)要针对设备厂家,安装单位、监理单位、调试单位等制定配套的制度约束措施,保证基建期安、健、环、质量体系的有效持续运行。

建管中心负责制定和完善基建期设备管理的各项制度及标准,以各电厂专业工程师为枢纽,以设备档案和资料管理、设备出入库质量验收及管理、安装、调试标准和验收管理为核心结合灵活多样的培训机制开展电厂运营前期的设备管理工作。

➢运营期设备管理电厂的管理机构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建立起以安生中心(招采中心)、电厂、运营公司、设备厂家为实体的运营期设备管理体系。

安生中心要根据机制的改变制定运营期的设备管理的各项制度及标准,保证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的持续性的前提下,遵循以各电厂专业工程师为枢纽,以设备档案和资料管理、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技术监督管理、设备能效管理、技术攻关及改造管理为核心,结合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和运营公司多样化技术服务模式开展电厂运营前期的设备管理工作。

➢“四库十账”的建立一、“四库”的建立:●资料库:资料库需要将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和改造所需的产品样本、图纸、规程、技术手册,以及设备管理办法和要求等收集、整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参考性文件。

●问题库:问题库是指设备加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修理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发生的缺陷)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分析,制定处置和预防措施。

●数据库:数据库是指设备加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修理工程中通过对数据收集、处理加工和解释,使其成为对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它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计算、结论等过程。

●标准库:标准库是指针对所管辖设备所对应的各类标准、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识别,以此作为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和改造等设备管理行为的参考依据。

二、“十账”的建立●设备合同台账: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检修、技术改造、设备采购等合同、技术协议等。

●设备台账:设备型号、设备结构特点说明、生产厂家、备品备件、消耗性材料等●定期工作台账:对应设备的定期巡检与点检、定期给油脂、定期滤网更(切)换或清扫、定期预防性试验、定期电缆红外测温、定期开关红外测温、定期设备(电气)清扫等。

●技术指导性文件台账:作业指导书、检修文件包、工艺卡、检修维护规程、技术改造方案、施工方案、调试大纲、试验方案(大纲)、操作手册等。

●报告、总结、验收文件台账:安装移交资料或报告,调试报告,试验报告,检修总结,技术总结,安装、调试、试验、检修、维护、技改项目等验收文件等。

●技术监督台账: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对应技术监督报表、及周期性技术监督工作安排及标准、不合格处置方案及措施等。

●技改及设备异动台账:技术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技术改造施工方案、技术改造效果评定、异动报告等。

●工器具及计量器具台账:一般性工具台账、电动工具台账、起重工具台账、计量器具台账、计量器具检定报告台账、电动工具检查台账、起重工具检查台账等。

●培训及交流台账:各层级设备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需求及计划(技术和管理)、计划所对应的培训方案、培训课件等支持性文件(课件、视频、资料等)、培训效果评定(考试、总结)等。

●物资、费用台账:备品备件台账、消耗性材料台账、设备管理工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统计台账等(设备、人工、备件、耗材、管理费用等)。

➢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几项实施方案一、设备管理的信息化1、现状分析目前,公司设备管理还处于点、散状管理,各单位的设备管理信息不对等,不全面,实效性不强,无法对设备的状况有及时、准确、全面的了解,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未能处于完全有序状态。

2、方案策划根据各大集团公司的管理经验和目前比较成熟的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建议在集团公司内部推行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准确及时获得设备信息,优化检修和技改计划,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可利用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空间及市场竞争力。

设备信息化管理建设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设备的缺陷管理;一部分为设备的综合管理。

设备的缺陷管理模块中,运行人员和点检人员将巡回检查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进行登记和分类,设备维护人员根据缺陷信息及时安排消缺并将检修信息反馈至综合信息库中。

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缺陷发生的类型、频率、消缺的及时性、有效性,制订合理的定修或技术改造方案,在运行中结合能效模型合理调度设备运行,保证运行的安全和经济性。

设备的综合管理模块相当于设备的一个健康卡片,包括设备的各项基本信息、基建阶段的设计、监造、安装、试运信息、调试阶段的运行信息、运行阶段的运行状况信息。

该模块的维护从基建阶段开始,由电厂专业工程师进行维护,及时将与设备相关的信息输入该系统,并将该系统与缺陷系统链接,及时将与设备相关的缺陷信息提取至信息库中。

二、推行维护、检修一体化1、现状分析按照控股公司十二五规划陆续将有大批电厂投入商业运营,随着凯迪生物质电厂大量的投产,维护、检修工作继续按照目前的模式运作诸多问题将会暴露出来:1)根据目前检修人员配置情况(目前运营公司设备部总人数80人)及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检修人员数量将随电厂数量的增加而同比增加,不但检修技术人员招聘难度巨大,而且检修移动成本(交通费、车辆使用费、人员住宿费、差旅补助费、工具运输费等)也会电厂所覆盖地域扩大而会急剧增加。

2)目前各电厂维护人员按目前8人配置,目前各电厂维护人员数量偏少、技能素质偏低是一个共性问题。

维护人员由于日常接触的技术含量高的检修项目较少,也没有系统培训的机会和平台,技能水平提高缓慢,日常维护及设备管理工作捉襟见。

随着公司的壮大和发展想要保证维护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难度可想而知。

3)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地域跨度增大,人员调配和工作任务的匹配将受到制约,容易造成工作集中时人员紧张,工作减少时人员闲置的情况,人力资源无法保证充分利用。

介于以上预想,不转变思路,超前策划,将会使今后整个维护、检修工作的经营风险和管控风险急剧加大。

2、方案策划经过思考实行检修、维护一体化管理可以有效地规避以上风险。

具体操作模式如下图所示:方案一:1)凯迪公司下属各电厂日常维护工作有成本中心测算,以内部模拟市场形式承包给运营公司,其维护内容包括日常维护及日常点检。

运营公司以控股公司区域化管理及备品备件联储为基础划定管理区域,特殊工种人员、工器具、仪器设备、备品备件等根据区域合理配置(可按中型检修等级配置)。

2)根据电厂日常维护工作情况在现有人员基础上适当增加维护人员,定员(12人)、定岗(维护工、维护技工、维护技师、维护负责人)、定工作标准,运营公司现有作业层员工转岗至电厂维护岗位,运营公司留有必须的技术及项目管理人员。

3)中、小型检修工作由运营公司管理人员在区域内各电厂维护人员中调配解决人员、组织工作、过程控制、闭环管理。

4)大型检修及重大技改运营公司抽调区域内及区域周边电厂的维护人员,按照检修工作标准策划开展相应工作,做到检修管理标准化。

方案二:1)控股公司区域化管理及备品备件联储为基础划定管理区域,运营公司现有作业层员工转岗至电厂维护岗位,运营公司留有必须的技术及项目管理人员。

特殊工种人员、工器具、仪器设备根据区域合理配置(可按中型检修等级配置)。

人员调整后维护人员日常归属电厂统一管理,负责日常维护及点检工作。

2)根据电厂日常维护工作情况在现有人员基础上适当增加维护人员,定员(12人)、定岗(维护工、维护技工、维护技师、维护负责人)、定工作标准。

3)中、小型检修工作由运营公司管理人员在区域内各电厂维护人员中调配解决人员、组织工作、过程控制、闭环管理。

4)大型检修及重大技改运营公司抽调区域内及区域周边电厂的维护人员,按照检修工作标准策划开展相应工作,做到检修管理标准化。

3、可行性分析两个方案的共通优点:1)通过以上运作模式的改变,维护、检修人员得到最大化的综合利用,保证了维护、检修人员的工作饱满度,同时可以通过这种工作模式快速提高维护人员技能水平,是一种极为实效的培训方式。

2)大大减少了长距离的检修移动成本(交通费、车辆使用费、人员住宿费、差旅补助费、工具运输费等),相应的安全风险和经营风险都得到了有效规避。

3)日常的维护工作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减少定期检修的频次及费用,促使管理、效益齐头并进,为规范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实现维护管理标准化创造条件,为推行点检定修及设备全周期寿命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4)进一步推动检修标准化工作进程,将使检修计划制定的规范性、检修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检修进度、质量的可控性进一步提高。

两个方案的差异:两个方案的差异焦点在于人员调整后维护人员的管控实体(电厂或运营公司)分析如下:1)方案一:所有维护检修人员编制在运营公司,由运营公司全面管控,运营公司与电厂之间针对于维护、检修工作将成为真正意义的“甲乙方关系”,在保证各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运营公司会统筹考虑电厂的维护、检修工作的合理性与经济性,会以服务第一为宗旨推动检修、维护一体化管理的进程。

2)方案二:日常维护期间的人员管理有电厂负责,检修工作调配后的人员管理由运营公司负责,维护期间电厂可以机动而合理的调配使用相应人员,但在检修调配人员过程中,可能出现因与运营公司工作出发点的差异而出现“扯皮”现象,制约检修工作的有效推动。

两个方案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1)运营公司现有人员在体制发生大的变化后,容易出现部分人员流失情况的发生。

措施:做好员工的沟通引导工作,保证运营公司员工的现有薪酬水平,根据员工家庭所在地以属地化的主导思路进行合理分配。

2)由于运营公司人员的薪酬与电厂维护人员薪酬存在差异,容易造成现有维护人员的不平衡心理。

措施:根据体制变化和现有公司薪酬标准,跟进改制后的岗位薪酬标准,对现有维护人员全面进行能力测评,定岗定薪定责。

结论通过以上策划和分析方案一可行性优势更大,方案二还需进一步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