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解决问题说课稿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说课稿》两篇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说课稿一一、简析教材《除法估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用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估算,与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估算的编排思想相同,修订后的教材不再强调固定的除法估算方法的训练,也不再用除法估算来检验商的最高位是否正确,而是将估算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在实际进行估算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以及个体的计算思维习惯,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结合学生生活背景,在亲身体验中进一步了解估算的意义。
⑵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的习惯和能力。
⑵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并体会在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⑶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尝试,能主动地发现创造,以及自主、自信、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1、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二、说教法这节课我总的设计思路是为了加强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伙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生活中的估算,培养他们调查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然后让小组合作讨论如何估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精选13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精选13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
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
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一位数除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3至15页例1及“做一做”第1、2题,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说课稿

《笔算除法》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笔算除法》。
下面,我将重点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呈现图书室的情景,并借此场景引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别通过估算、摆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及意义。
之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
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节课试商的难度加大,计算的过程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
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及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2、通过动手操作,思考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握两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及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中,商的位置确定。
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加上谈话引导、讲练结合等多种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优化组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法为学法导航,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掌握尝试计算、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下面我重点说一说教学流程以及这样设计的意图。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一)首先我来说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复习旧知60÷20 360÷40 80÷40 240÷60【复习刚学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可以为后面学习试商打下基础。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说课稿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说课稿《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说课稿1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也是整数除法意义上的进一步扩展,也将为今后学习小数除以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因此,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整数除法、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小数乘法等知识,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和迁移类推法。
另外,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
教学中,我力求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经历笔算过程,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设计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设计了这样六个教学环节,力求为学生提供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
环节一:复习旧知。
首先,请学生笔算下面这道题,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竖式计算的。
让学生明确,每次除的被除数和商是多少个百、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为后面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做好准备。
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教学思考】把握教材,定位目标本节课是在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及本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
其实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
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
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是学生对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试商的原理的理解、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2、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选择教法、学法,突出主体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十分注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出发,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归纳方法,从而让学生经历了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第一环节:触摸旧知,生成主题上课开始,由师生谈话引入:为了配合书香校园活动四年级决定举办“阅读日”活动,我们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准备发书给同学们看。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说课稿第【1】篇〗一、设计思想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说教学内容。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从以往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往往忽视在列竖式计算前进行估算,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更要加强对学生估算技巧的指导,提倡"算法多样化"。
二、说教材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说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三、学情分析在前面学生已基本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和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在三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能熟练掌握,小部分学生口算速度比较慢,个别学生口诀还不太熟练,需个别辅导。
问题最大的是估算,在做计算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很少进行估算,部分学生觉得列竖式计算还进行估算很烦,没有样成估算的习惯,我想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让学生在进行计算前先进行估算,让他们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
很多题目学生口算就算出来了,学生根本不需要估算,后面一些例题中,很多题目也无需估算,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人为地要求让学生估算,然后笔算,久而久之,学生似乎对估算有一种腻烦心理。
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
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些需要估计的生活情景让他们有所感受,这是非常必要的。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汇总五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汇总五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篇1第五课时笔算除法教学内容:19页例1教学目标:1.经受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控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次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索,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援助同学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打开课本第3页,在里填上正确地数。
60÷3=9÷3=———————69÷3=80÷2=6÷2=———————86÷2=二、新授1. 出例如1,三班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假如用竖式计算你会吗?〔老师巡察指导〕4.让板书的同学说说理由。
依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
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索对吗?5.有疑问吗?〔假如同学提不出问题,老师可以提问。
〕6.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第21页第2题。
前两题四、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留意什么?第六课时20页例2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需要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控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育同学思索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同学经受“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过程:一、预备1.口算2.出示人民币3张100元、4张10元、2张1元券。
观测:一共有多少元?依据同学的操作回答,老师板书:300÷3=10030÷3=1012÷3=4重点问一下12是从哪里来的?342÷3=114二、新授1.出例如2:四班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2.假如同学猜对了: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假如同学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26。
人教数学3下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要求

人教数学3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要
求
人教数学3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要求如下:
1. 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运算。
2.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包括整除和不整除两种情况。
3. 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除法运算。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和思维创造力。
6.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7.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8.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9.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具,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10.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反馈。
1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1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实现家校共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通用5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通用5篇)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32400÷6250÷5420÷62700÷9140÷7120÷65400÷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0(箱)或者124=120+4 120÷3=404÷3=1 (1)124÷3≈41(箱)(三)小结: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稿[1]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376471cb89eb172ded63b75e.png)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稿一、教学任务分析: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第一,以生活情境(运输蔬菜图)提供条件,从而引出口算除法的算式。
第二,根据除法算式,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说出不同的算理。
第三,做一做(1、2两题)。
在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与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性,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1、由于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所以采用学校最近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作为信息让学生解决问题。
2、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并运用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
二、设计理念: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使学生由间接接受转化为直接参与,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得到发展呢?我设计此课时,将重点放在引题、算理的推导与练习的设计上。
引用学校开展的活动与学生进行聊天,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导课,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算理,最后设计了几道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口算除法的含义,理解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算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正确口算。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昌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算理。
教学难点:商末尾比被除数末尾少一个0的除法口算。
四、教学过程:这节课,我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会新知识,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更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注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
《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说课稿

《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说课稿《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说课稿1(3571字)【说教学思考】把握教材,定位目标本节课是在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及本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
其实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
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
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是学生对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试商的原理的理解、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2、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选择教法、学法,突出主体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十分注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出发,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归纳方法,从而让学生经历了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第一环节:触摸旧知,生成主题上课开始,由师生谈话引入:为了配合书香校园活动四年级决定举办“阅读日”活动,我们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准备发书给同学们看。
课件显示情境图及对话:“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连环画每班都发30本,故事书每班发30本。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问:连环画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可能提问:故事书可以分给几个班?……,我有意选择以上两个问题板书。
五上数学人教版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思路提纲:一、引言1. 对估算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介绍2. 概括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二、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估算内容概述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估算的具体内容和要点2. 针对不同实际问题的估算方法和策略三、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举例说明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2. 介绍估算在各行各业中的具体应用四、个人观点和理解1. 对估算方法的意义和灵活性进行分析2. 总结估算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作用五、结束语1. 总结估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应用估算方法开始:估算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不仅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估算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通过对实际问题的估算,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重点介绍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说课稿,希望通过全面的评估和深度的分析,为您呈现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估算内容主要包括近似数的估算、加减法的估算、乘除法的估算等。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估算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快速并准确地估计答案,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估算在孩子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购物、旅行、游戏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估算。
在工作中,各行各业都需要用到估算,比如商业领域的销售预测、生产规划等,科学研究领域的数据分析、实验设计等,都需要用到估算方法。
估算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技能。
在我看来,估算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技能,更是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
通过估算方法,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我非常赞同在教学中重视估算的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应用估算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说课稿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优秀说课稿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在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及本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也是后面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
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算理,并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起点: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和估算。
2.学生的能力结构:通过三年级笔算除法的学习,已熟练掌握了估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了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已学习了三年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容易接受新知,所以教学时要注重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机会和时间。
4.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位数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但本单元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对学生而言,则是一次认知上较大的飞跃。
因为,一个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学生可以借助直观的想象,运用平均分的思路分析商的定位问题,而除以整十数的除法,则往往难以借助直观的学具进行分析,这时,商的定位则完全需要对算式各位数字意义理解的基础,才能进行确定。
如“92÷30”的计算,如果不用竖式计算,他们知道90里面有3个30,所以商是3余2。
但在竖式计算时,他们可能会把这个“3”定位在十位上,出现十分明显的错误。
为此,教学这一内容时,重点应突出商的定位问题。
它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明确商的位置,为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2、正确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整十整百整千除以一位数(首位整除)说课稿

《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2、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中注重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对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
既体现了数学知识应用意义,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3、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中已经有了除法的初步认识本单元进一步深入学习除法知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既是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在整套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时,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白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首位能被整除)、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理解算理,初步学会口算除法的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推理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5、教学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推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推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说教法:本单元内容注重抓住新旧知识连接点为学习新知识架设认知桥梁。
进行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因此教法为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说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新旧知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分析间题加强多种练习。
因此学法为观察发现,探究分析练习法。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1、使学生回顾了旧知为今天的新知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也激发了学生新知学习的兴趣。
2、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引出口算问题。
(板书:口算除法)(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情境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回归到新知的探究中来。
)(二)、探索新知:教师:六一儿童节三(2) 班学生布置教室,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交流数学信息,讨论问题,然后指名学生汇报。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说课稿(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解决问题》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材选择了某旅游团到宾馆住宿的事情,提出了小组合作帮助导游设计几个住宿方案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与同学合作。
巩固除法的知识,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听取同伴得以斯,在各种方案的制定与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一)教学目标:1.结合旅游团的住宿问题,经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3.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1.结合旅游团的住宿问题,经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难点:1.能灵活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2.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旅游话题来展开讨论。
3.在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他们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的手段。
教学力求体现自觉性原则、运用培养自学及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采用自学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
自主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主动自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
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才能,保证课堂训练的密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公开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后续学习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往往会受到乘法的影响,对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此外,学生在口算方面,尤其是长除法的口算,还需要加强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口算除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知: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掌握。
3.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运用口算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及应用。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精品教案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精品教案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约等号,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情推理、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具体的求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用“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 9÷2=4 (个)……1(升),余下的1升也要装入小桶中,所以需要5个这样的小桶。
预设2:4×2=8(升),5×2=10(升),所以4个小桶不够,需要5个这样的小桶。
【设计意图】这里增加一个生活例子,请学生按照步骤解决问题,既增加了学生对类似情况的了解,也为这节课学习采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做铺垫,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探究新知1.情境引入,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30例9情境图。
2.阅读与理解。
师:观察情境图,大家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从图中能读出: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问18个纸箱够不够装。
3.分析与解答。
师:要求18个纸箱够不够装,怎样列式呢?请独立解答。
(1)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2)全班集中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182÷8=22(个)……6(个),用22个纸箱装还会余下6个菠萝,所以18个纸箱肯定不够装。
预设2:18×8=144(个),144<182,装不下。
预设3:18×8≈160(个),160<182,把18看成20,积约等于160。
也就是用20个纸箱才只能装下160个菠萝,所以18个纸箱肯定不够装。
预设4:18×8≈180(个),180<182,把8看成10,积约等于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