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文)小结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文)小结

21、桃花源记一、重点字的解释1.缘:沿着。

2.缤纷:繁多的样子。

3.异:奇怪,文中是“以之为异”的意思。

4.俨然:整齐的样子。

5.属:类。

6.阡陌:田间小路。

7.悉:都,副词。

8.诣:到,文中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9.遂:终于。

10.欣然:高兴的样子。

11.寻:随即,不久。

二、古今异义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多指味道鲜美。

2.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3.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关联词语,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1.志: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寻向所志(名词,标记)2.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3.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听到的事)闻之,欣然规往(听到)4.之:具答之(代词,指代桃花源里的人)闻之(指桃花源里的事)四、默写语句1.描写桃花源美景的语句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林里自然环境的句子有哪些:“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写村中人好客,待人热情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余人离开桃花源的句子是什么:“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五、翻译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想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5.闻之,欣然规往:(他)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六、文章主旨作者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画卷,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是当时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文言文字词归纳总结(非常适合课外辅导)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文言文字词归纳总结(非常适合课外辅导)

第五单元文言文字词归纳总结一、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书写者本来要写的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通假字的数量不多,中考篇目中考察的通假字有40个左右,大部分在课文的注释上都有解释,学习时注意积累。

初中阶段只要能够辨析通假字即可。

通假字在具体的文言文语句中,读音按本字来读,字义按本字解释。

本单元通假字有:1.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核舟记》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着。

《核舟记》5.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

《核舟记》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

《核舟记》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

《大道之行也》8.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大道之行也》9.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

《望岳》二、古今异义字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词义或者扩大、缩小、转移,或者感情色彩等发生了变化,学习时应该特别注意。

如“江”在古代专指长江,现在则泛指一切大河;“涕”在古代专指眼泪,今义则常指鼻涕。

古今异义字是文言文词义辨析中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学习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词义的古今对照。

本单元古今异义字有:(古义:鲜艳美丽;今义:1.芳草鲜美..指食物的味道好)《桃花源记》(古义:整齐的样子;今2.屋舍俨然..义:好象)《桃花源记》3.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桃花源记》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4.率妻子..今义:专指男子法定的配偶)《桃花源记》5.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走投无路的境地)《桃花源记》6...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桃花源记》7.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不充足)《桃花源记》8.未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桃花源记》(古义:宽阔明亮;今义:9.豁然开朗..性格外向活泼)《桃花源记》9.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馨香、香气)《陋室铭》10.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外形、样子)《陋室铭》10.罔不因.势象形(古义:顺着、就着;今义:因为)《核舟记》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古义:长;今义:修理、修建)《核舟记》12.高可.二黍许(古义:大约;今义:可以、可是)《核舟记》13..曾.不盈尺(古义:竟然;今义:曾经)《核舟记》14.神情与苏、黄不属.(古义:类似;今义:属于)《核舟记》15.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古义:零数;今义:单的,不成双)《核舟记》16.其两膝相比.者(古义:靠近;今义:比较)《核舟记》17.男有分.(古义:职业、职守;今义:过分)《大道之行也》18.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大道之行也》19.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小偷)《大道之行也》20.造化钟.神秀(古义:聚集;今义:计时的器具)《望岳》21..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糊涂)《春望》22.老翁逾墙走.(古义:跑;今义:行走)《石壕吏》23.出入无完裙.(古义:衣服;今义:裙子)《石壕吏》(古义:前面的路;今24.天明登前途..义:以后的发展状况)《石壕吏》三、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并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这种文学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大竹园最美丽的,还在于大竹园人的勤劳勇敢,淳朴善良以及脱贫致富的坚定意志。这几年,大竹园人艰苦奋斗,“四支队伍”合力攻坚,随着扶贫政策的逐项落实,大竹园的扶贫工作还是取得了 实实在在的效果,道路畅通了,村容整洁了,路灯明亮了,饮水纯净了,古老的山村散发出新时代的气息,就连白龙洞和木河那么险要的地方,也修建了通组水泥路,全村151户492名贫困人口已经脱贫 了142户474人,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形式婚姻 http:/www.xinghun.love/
是啊,大竹园也是一个有传说的地方。传说李闯王在将石沟的点将台上点过将,那些将领一路奔杀不回头,惹得几个痴情的女子日思夜想,以至于化成了几棵大树,如此算来,这点将台上的树,应 该差不多有三百八十年。传说木河月光岩上的先人洞,便是我祖上躲避明末战乱的洞穴,即便躲在这悬崖峭壁之间的山洞里,还是被一把大火烧个精光,所幸起恭起成两兄弟不在洞中,这才有了这一支 成千上万人的后裔,那先人洞口垒起的石头,以及被浓烟熏黑的岩壁,想来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同样是在木河,离先人洞不远的地方,有一条黑龙从河南云游陕西住在了这里,呼风唤雨兴风作浪无 所不能,一有干早,大竹园人,还有那些外省外县的人便来这里求雨,每年六月十二的黑龙会很是热闹。黑龙洞里有威风凛凛的黑龙神像,有字迹模糊的明清石刻,有看来看去也不解其意的洞穴壁画, 还有一潭清澈的水,在黑龙洞的幽深处,须打了火把带了手电筒方可进去。人们说,这深洞里的高台上的这潭清水便是龙床。这龙床上,黑龙是不是招待过白龙洞的那条白龙和马家坪的那条黄龙?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主要介绍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文言文的特点、常见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一、文言文的特点1. 古老而庄重:文言文源于古代汉语,使用的是古老的词汇和句法结构,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2. 偏正结构:文言文中的句子多采用偏正结构,即通过修饰成分来加强表达的含义。

3. 兼并结构:文言文中的句子常采用兼并结构,即将句子中的多个成分合并在一起表达,使句子紧凑而丰富。

4. 对仗句式:文言文中常用对仗句式,即通过对称的词语或句子安排来达到平衡的效果,增强表现力。

二、常见的句式技巧1. 倒装句:主谓语序颠倒,一般用于表示强调、排比或修辞等方面。

例句:不闻不问,以一身之任重而无私念焉。

2. 并列句:将两个或多个平行的句子连接起来,表达并列的关系。

例句:孔子教学有三绝:致知、诚意、笃行。

3. 现象状语从句:通过现象状语从句来揭示一个人或事物的特点或状态。

例句:夫美者,其视之不倦,其听之不厌。

4. 状语从句:用于修饰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等。

例句:闻波声如有如无,若存若亡。

三、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用形象而生动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一个事物或概念。

例句:晨曦欲破,万物蓦然而动,仿佛意欲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2. 排比:通过列举同类型的词语和句子,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句:地窖里有的是金银财物,有的是瓮中藏儿女,有的则是藏北的希望和未来。

3. 借代:用一个词或短语来代替一个概念或事物。

例句:冬去春来,寒冷的岁月终将远去。

4. 对仗:通过对称的词语或句子来达到平衡的效果。

例句:山高谷深,水清河暖。

四、注意事项1.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熟悉古汉字的读音和意义,以及古文法规。

2. 动态感官词汇在文言文中十分重要,要注意掌握常见的词语和用法。

3. 注意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尽量用古代的修辞方式进行理解和翻译。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对方扼腕叹息,我方虚惊一场。全场结束,最终0:0握手言和,两队都是只打雷不下雨,均无建树。
青春,在学习、娱乐有几颗眨着眼睛的星星,月亮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劳累了一天,晚上我来到操场的跑道上散步,它是标准的300米煤渣铺成的环形跑道,三面被浅浅的水沟包 围着,一到春天,水草丰茂,借着一点儿星光,看上去亮盈盈的。一路上,青蛙呱呱地唱着动听的歌儿,到处弥漫着芳草与泥土的气息,这不禁让想起了去年的暑假生活。
92年暑假,中考结束以后,全家焦急地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有一天,学校的耿老师终于送来了我的录取通知书,我激动得狠狠地掐了自己大腿一下,生怕是在做梦。 父亲只兴奋了一个下午,第二天新的烦恼又来了——学费成了个大问题。虽然就近上个师范学校只要几百元,但这笔钱也是不容易凑齐的。于是我与父亲一起努力挣钱,父亲在外面给人家打短工, 非常辛苦,一天还挣不到20元。我在家用竹笼子抓黄鳝,平均一天也挣不到10元钱。
“唉哟,不行了!被你小子给缠死了。”他提出要下场,大家都不同意,只好喘口气再来。电子游戏排行开户
呐喊声响彻整个校园,这里不讲究技术,我这个后卫一会儿跑到前方成了前锋,一会儿跑中间又成了中场,双方都乱了一锅粥,突然对方一个长传,打到我们的身后,由于我擅离职守,守门员被迫 出击,形成了空门,一个绝好的机会竟让对方勇猛的后卫一脚射偏了,球滑门而过!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章解释(默写)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章解释(默写)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章解释(默写)第一篇:弦歌不辍这篇文章讲述了琴师师傅教导学生弹奏琴时,需要掌握的技巧和心态。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弦歌不辍:指琴声连绵不断,不间断。

- 燃烧:指弹琴时用力、投入地演奏。

- 逍遥自在:指不受琴弦,也不受自己意念的束缚,灵活自如地演奏。

第二篇:观沧海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通过观察大海,感悟到生命短暂的道理。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沧海:指辽阔的大海。

- 依旧:指尽管现在距离小时已经很长,但事物状态并没有改变。

- 叹息:指因感慨而叹息。

第三篇:游山西村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游历山水自然风光,欣赏乡村人民生活的情景。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悠然:指悠闲自得、自在。

- 远岫千山皆白雪:指遥远的山岭都被洁白的雪覆盖着。

- 喜闻:指听到好的消息而感到高兴。

第四篇:浪淘沙·北戴河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描写居庸关到北戴河的旅程,展示了作者通过游历认识世界的过程。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寻幽径:指寻找幽静的小路。

- 几度梅花扑鼻香:指几多次看到美丽的梅花,如同散发出香气一般。

- 世外桃源:指没有经历过现代化改革的美好乡村。

第五篇:出塞这篇文章描写了汉武帝出兵北方的情景,展现了古代军事与外交策略的强大。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狭路:指狭窄的道路。

- 烽火:指战争中点燃的火光。

- 大漠孤烟直:指在广阔的沙漠上升起的孤独烟柱。

第六篇:夜泊牛渚怀古这篇文章通过描写饱经风霜的历史古迹,使作者产生了对古人的怀念之情。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牛渚:指长江南岸的一个渚。

- 星桥寂灭,石马骈阗:指历史遗存的宏伟景象。

- 扁舟:指小船。

第七篇:咏鹅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对家养鹅的喜爱之情,使人产生了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独立:指独自生活、自立自强。

- 眉毛鬓角:指鹅的特点之一是眉毛和鬓角很长。

- 三两下:指鹅的走路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附答案)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山峰之间,常有悬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3.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5.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6.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鲜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1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1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一、文言文的尾声1. 结构文言文的尾声分为三个部分:后记、跋、纪(偏)。

2. 翻译方法在翻译尾声时,应将其与全文一起翻译,理解其全文的意义。

3. 创新表达文言文的尾声需要具备创新表达的能力,可以通过修改文言文的故事情节、结尾意义、或改变文言文的写作手法来实现。

二、古诗文选读1. 现代古诗文的层次现代古诗文的层次分为两个方面:文化和句式。

文化层次功能针对读者,需要读者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才能理解诗歌的意义;句式层次则是将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通过诗歌的语言形式来传达作者的意义。

2. 古典文学与现代生活古典文学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离不开古典文学的影响,古诗文的价值在于它的丰富内涵,对于现代生活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 古诗文在修养上的作用古诗文在修养上的作用在于它可以促进人的思考和感悟,帮助人们了解人生的真谛和人性的复杂性。

三、纪实文学1. 纪实文学的定义纪实文学是以客观、真实的情况为出发点,认真而深刻地描绘当下社会生活和民众情感的文学体裁。

2. 纪实文学的创作方法纪实文学的创作方法有三种,包括纪事、报告文和记录,通过记录发现、分析和反映生活中的问题,当时和未来的读者可以由此获得对生活真实的了解。

3. 纪实文学的价值与意义纪实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可以巧妙地将文学和现实联系起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生活和人性。

此外,纪实文学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促进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

四、小说故事阅读1. 小说的基本元素小说的基本元素包括情节、人物、环境和心理。

情节是小说的总体构成,人物是小说情节的载体,环境是小说情节的支撑,心理是小说人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刻画。

2. 阅读小说的方法阅读小说时,应从情节、人物、环境和心理四个方面入手,理解故事的主旨和目的,特别是理解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 小说的社会功能小说的社会功能在于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和人性,小说通过切实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反映人的生活和意志,富有人文精神。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考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考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考点1. 重点字词。

- “自三峡七百里中”的“自”,是“在”的意思。

这个字很简单,但考试的时候可别写错哦,要是写成“自从”,那可就闹笑话啦。

- “略无阙处”的“阙”,通“缺”,缺口的意思。

这是个通假字考点,就像给字变个魔法,在文言文里很常见呢。

- “重岩叠嶂”的“嶂”,是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这个字笔画有点多,可不要偷懒少写几笔哦。

2. 句子翻译。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为: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这里的“奔”是动词作名词,指飞奔的马,这可是个语法考点呢。

就像马本来是在“奔”这个动作,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可以骑的东西,是不是很有趣的变化?3. 内容理解。

- 描写三峡夏季水势浩大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夏季的三峡水就像一个调皮的大力士,把山陵都给淹没了,上下游的船都不能通行啦。

- 描写春冬之时三峡景色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这里的景色可美啦,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还有怪柏、瀑布,就像一幅山水画卷。

作者从水、树、山等不同方面描写,体现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幽秀丽。

- 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秋季的三峡充满了凄凉的感觉,树林和山涧都冷冷清清的,猿猴的叫声在空谷里回荡,让人听了心里直发毛呢。

这一段描写也从侧面烘托出三峡渔民生活的艰苦。

1. 重点字词。

- “五色交辉”的“交辉”,是交相辉映的意思。

就像各种颜色的小精灵在那里互相炫耀自己的美丽。

- “晓雾将歇”的“歇”,是消散的意思。

早晨的雾要散去了,就像舞台上的幕布要拉开,美景就要登场啦。

- “夕日欲颓”的“颓”,是坠落的意思。

夕阳快要落山了,就像一个玩累了的大火球慢慢往下掉。

2. 句子翻译。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为: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话题。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清单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清单

21.《桃花源记》1、文学常识:2、通假字:3、古今异义:4、一词多义:5、词类活用:6、词语解释:7、翻译句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8、课文理解:本文线索: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1、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答:表现了陶渊明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2、作者描写桃花林的景色有何作用?答:桃林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访问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丽做铺垫。

3、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安定,快乐。

4、文中描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的用意是什么?答:寄托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反映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联系全文,渔人说了什么?为何文中没有详细说出来?村里人为什么叹惋?答:说是的自秦末到东晋朝代更迭,战乱频繁的社会现实,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没有详说是因为这段历史虽然桃源人不知道,但当时世人却非常了解。

与主旨无关写出显得累赘。

叹惋的原因:为桃源外的世界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原因是什么?答: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作用)7、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对待渔人的呢?由此能看出桃源中生活着怎样的一群人呢?答:(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总复习资料

1、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的?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 类似

寻向所志。 寻找 寻病终。 不久,随即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做标记 标记

此中人语云。 告诉 如有所语。 说话
长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长度
幼有所长。 长大


代词
助词,舒缓 语气
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水陆草木之花 花之隐逸者也 径寸之木 渔人甚异之、具答之、处处志 之、闻之 箬篷覆之、闭之、石青糁之、 左臂挂念珠倚之、
7、本文描写“莲”的语句形象、生动,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二句描写“莲 花”的诗句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魏学洢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2、能以径寸之木 径寸 3、为宫室、器皿、人物 4、罔不因势象形 5、尝贻余核舟一 6、盖大苏泛赤壁云 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8、高可二黍许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4、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不陋,意在 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 有古代名人的志趣和抱负.,进一步突 出“德馨”
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愿望呢?表现了 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情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实词提炼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实词提炼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实词提

本文档旨在提炼《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的文言文实词。

以下是针对每个单元的提炼内容:
第一单元序言
- 宗庙:祭祀祖先的庙宇
- 庄严:庄重庄敬
- 臣:国君的属下
- 天子:古代帝王的自称
第二单元《离骚》
- 累:疲惫
- 心悦诚服:心里感到愉悦且由衷服从
- 慨然:激动而叹息的样子
- 纵:放任
第三单元《游子吟》
- 骖:指北方的一种马匹
- 亲朋无寸实:亲朋好友没有什么实质帮助
- 飘飖:飘动、飞扬的样子
- 感时花溅泪:感动得眼泪都溅在花上了
第四单元《相思》
- 饮冰:冰镇饮料
- 思妇:思念自己的妻子
- 好梦留人不住:美好的梦境使人留恋不愿清醒
第五单元《书湖阴先生壁》
- 奇峰:奇特的山峰
- 与...遥想:与某物相距遥远而想念
- 滩:水旁的平地
- 秦淮:指江苏南京的秦淮河
第六单元《岳阳楼记》
- 楼烦书生:登楼人多且吵闹的书生
- 使者:派遣的人
- 质疑:对某事提出疑问或怀疑
- 卧龙、凤雏:比喻有才能但未被发现的人
第七单元《登鹳雀楼》
- 亭午:指中午时分
- 临水而居:住在水边
- 锁:限制、束缚
- 龙蟠:比喻河山蜿蜒曲折
第八单元《将进酒》
- 恬然:安宁平静的样子
- 吟哦:低声吟唱
- 春风冈上:指高春风吹拂的山头
- 牢骚:指怨恨和不满
以上为《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本中文言文实词的提炼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期末文言文五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期末文言文五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复习——文言文知识点及练习汇总【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一、词语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沿着。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3、甚异之。

异:对……感到诧异。

4、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的样子。

5、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交错相通。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怡然:喜悦的样子。

8、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详尽。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妻子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0、处处志之。

志:作标记。

11、寻向所志。

寻:寻找。

向:先前(的)。

志:标记。

12、闻之,欣然规往。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13、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寻:随即,不久。

津:渡口。

二、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翻译: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 翻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12、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几个句子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十五岁,小小的年纪,正是读书求学的大好时光,却离家外出,“蹭饭”去了。 我“蹭饭”的第一站,是在故乡的人民公社。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后期,人民公社,以及直属机构的工作人员,无论男女,都是清一色的“单身汉”,一人一间屋子,既是宿舍,也是办公室。吃饭,都在一个大食堂里,每个人的房间里 都不生火烧炉子。到了吃饭时间,一律提着碗、碟,排队、打饭,没有已不再是一两个巨头、魔鬼,藏在角落里,靠无中生有,强词夺理,指手画脚等伎俩,就可以控制了九万里山河,就能主宰了全世界。老百汇真人玩法 如今的中国,是从万千次的涅槃中飞出来的凤凰,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阅尽了铅华,满载着沧桑,正在开创着前人不曾有过的辉煌。早已不是曾经的“东亚病夫”了,还会再一次的任人宰割吗! 曾经的庚子年,已然过去,永远不会重演。 将来,庚子年还会继续。也无论庚子年会发生多少故事,有怎样的凶险,又怎样的残酷,还有多少跳梁小丑在玩弄着不为人知的阴谋诡计。我们擦亮钢枪,严阵以待,胆敢来袭,坚决消灭。 庚子年,一定是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岁月。 ? 2020年5月22日写合肥翡翠湖畔(原创首发)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

《桃花源记》复习要点一、填空题1《桃花源记》选自《》,作者,又名,字,号,浔阳柴桑人,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现在用来比喻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

二、解释下列词语1、缘溪行()2、芳草鲜美()3、落英缤纷()4、欲穷其林()5、林尽水源()6、才通人()7、平旷()8、屋舍俨然()9、桑竹之属()10、悉如()11、黄发垂髫()12、阡陌交通()()13、乃大惊()14、便要还家()15、咸来()16、率妻子()17、绝境()18、遂与外人()19、乃不知()20、无论()21、延至其家()22、不足()23、便扶向路()()24、处处志之()25、及郡下()26、诣太守()27、遣人()28、寻向所志()()29、规往()30、未果()31、寻病终()32、遂迷()33、问津()34、豁然开朗()35、怡然自乐()三、原文填空1、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2、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

4、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

5、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

6、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

7、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8、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9、最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乐的句子是:,10、“”这一成语出自本文的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四、问答题1、《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为线索。

以为顺序,从到,再到,到一线贯之,串连全文。

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答: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答:5、渔人离开桃源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PPT)5-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PPT)5-5
一、作家作品
作品
作者
《陶花源记》 陶渊明
《陋室铭》
字(号)
朝代
元亮(五柳先 东晋 生)
《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 也》
《杜甫诗三 首》
籍贯 浔阳柴桑
评价 著名诗人
著作 《陶渊明集》
职务:兼~|出~。③旧时指被派遣的人;差役:听~|解()~。 【差旅】ǚ动出差旅行:~补助。 【差旅费】ǚ名因公外出时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差遣】动分派人到外面去工作;派遣:听候~。 【差使】动差遣;派遣:~人去送信。 【差使】?名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 职。也作差事。 【差事】?①名被派遣去做的事情。②同“差使”(?)。 【差役】名①封建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动。②旧时称在衙门中当差的人。 【侪】(儕)〈书〉同辈;同类的人:吾~|~辈|同~。 【侪辈】〈书〉名同辈。 【柴】(②?)①名柴火:木~|~草|上山打~。②〈方〉形干瘦; 不松软;纤维多,不易嚼烂:这芹菜显得~|酱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③〈方〉形质量低或品质、能力差:这支笔刚用就坏,太~了|他棋下得特~。 ④()名姓。 【柴草】名做柴用的草、木;柴火:小山土薄,只长些~。 【柴扉】〈书〉名柴门。 【柴胡】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条形,花小,黄色, 果实椭圆形。根可入。 【柴火】?名做;广东服务器托管:https:/// ;燃料用的树枝、秫秸、稻秆、杂草等。 【柴鸡】ī〈方〉名农户散 养的鸡,不喂人工饲料,一般身体较小,产的蛋也小,腿下部一般没有毛的鸡。 【柴门】名用散碎木材、树枝等做成的简陋的门。旧时用来比喻贫苦人家。 【柴米】名做饭用的柴和米,泛指必需的生活资料。 【柴米油盐】泛指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柴油】名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由石油分馏或裂化等得到。 挥发型比润滑油高,比煤油低,用作燃料。 【柴油机】ī名用柴油做燃料的内燃机,比汽油机功率大而燃料费用低,广泛应用在载重汽车、机车、拖拉机、轮 船、舰艇和其他机器设备上。 【豺】名哺乳动物,外形像狼而小,耳朵比狼的短而圆,毛大部棕红色。型凶猛,常成群围攻鹿、牛、羊等猎物。也叫豺狗。 【豺狗】名豺。 【豺狼】名豺和狼,比喻凶恶残忍的人:~当道|~成型。 【豺狼当道】比喻坏人当权。 【茝】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儿)碾 碎了的豆子或玉米:豆~儿|把玉米磨成~儿。 【虿】(蠆)〈书〉蝎子一类的有度的虫:蜂~。 【差】〈书〉同“瘥”。 【瘥】〈书〉病愈:久病初~。 【辿】(??)地名用字:龙王~(在山西)。 【觇】(覘)窥视;观测:~视|~望|~标。 【觇标】名一种测量标志,标架有几米到几十米高,用木料或 金属制成,通常架设在被观测点上作为观测、瞄准的目标,也可在这里对其他地点进行观测。 【梃】〈书〉形容木长。 【掺】(摻)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第五单元重点课文复习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第五单元重点课文复习要点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第五单元重点课文复习要点《桃花源记》复习要点一、按要求默写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二、内容理解1.文章线索:以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将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贯穿起来。

2.写作顺序:按时间顺序。

3.整体内容感知: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4.文章中对桃源世界的描述是虚构的,虚构的目的何在?虚构的目的在于通过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尽管这种理想世界在当时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或: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

)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源人什么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表现了桃花源人不愿让外界知道桃花源的存在,不希望外人进来打扰桃花源的祥和安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课文
内容理 解
《桃花源记》
《陋室铭》
《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主题感 悟
语言赏 析
写作方 法

;特斯拉电池 特斯拉电池
一、作家作品
作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者
《陶花源记》 陶渊明
《陋室铭》
字(号)
朝代
元亮(五柳先 东晋 生)
《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 也》
《杜甫诗三 首》
籍贯 浔阳柴桑
评价 著名诗人
著作 《陶渊明集》
三、重要句子
1、《桃花源记》:①渔人甚异之。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短文两篇》: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④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大道之行也》: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②男有分,女有归。 4、《杜甫诗三首》: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复习要点一、填空题1《桃花源记》选自《》,作者,又名,字,号,浔阳柴桑人,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现在用来比喻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

二、解释下列词语1、缘溪行()2、芳草鲜美()3、落英缤纷()4、欲穷其林()5、林尽水源()6、才通人()7、平旷()8、屋舍俨然()9、桑竹之属()10、悉如()11、黄发垂髫()12、阡陌交通()()13、乃大惊()14、便要还家()15、咸来()16、率妻子()17、绝境()18、遂与外人()19、乃不知()20、无论()21、延至其家()22、不足()23、便扶向路()()24、处处志之()25、及郡下()26、诣太守()27、遣人()28、寻向所志()()29、规往()30、未果()31、寻病终()32、遂迷()33、问津()34、豁然开朗()35、怡然自乐()三、原文填空1、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2、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

4、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

5、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

6、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

7、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8、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9、最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乐的句子是:,10、“”这一成语出自本文的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四、问答题1、《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为线索。

以为顺序,从到,再到,到一线贯之,串连全文。

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答: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答:5、渔人离开桃源后。

“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6、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7、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去找桃花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8、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会?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9、文中第三段写“桃源人”初见渔人,“乃大惊”有何用意?答:10、你学过本文之后,如何评价渔人?答:1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答:12、作者在对桃源的描写中,从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民生活的恬适来写,请分别指出其内容。

答:备注:《陋室铭》复习要点一、填空题1 《陋室铭》中的“铭”是指古代用来或者的文字,其特点是用的。

2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字,代洛阳人,著名,。

二解释下列词语1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惟吾德馨()我()5鸿儒(鸿,儒,)6白丁()7调素琴() 8阅金经()9无丝竹之乱耳() 10无案牍之劳形()()三原文填空1、用类比起兴,引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2、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3、写主人清闲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4、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5、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的中心句是:,。

6、本文的点睛之笔是::?7、读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让我们想起了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两句话:,。

8、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四、问答题1、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答: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答: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答: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5、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答:6、文章结尾有何特点?答:7、请根据本文内容拟一幅对联志雅趣雅陋室雅8、历史上有许多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情怀的人,请举出一例。

答:9、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意境隽永而脍炙人口,那么它的主题该如何概括?答:《爱莲说》一、填空题1 《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性文体。

本文作者,是代人,字,家二、解释下列字词1、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中通外直()4、不蔓不枝()()5、香远益清()6、亭亭净植()()7、亵玩焉()8、花之君子()9、鲜有闻()10、宜乎众矣()三、原文填空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2、讽刺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

3、表明莲花庄重而高雅的语句是:,。

4、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5、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6、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语句是:,。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名句:,。

8、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四、问答题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答:2、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答:3、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又怎样的关系?答:4、“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5、作者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答:6、“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两个“独”的作用是什么?答:7、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感和态度?答:8、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9、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莲花的任意连续的两句诗,和莲花的别名答:10、古今中外,有许多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人,你知道有谁吗?答:11、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

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答:12、“孟母三迁”以求不受环境的影响。

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答:备注:《核舟记》一、填空题1.本文选自代编辑的《》,作者,末嘉善人。

2.本文的“苏”指,字,号,他是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与、合称为“三苏”均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二、解释下列词语1、径寸之木()2、为宫室、器皿()3、罔不因势象形()()()4、尝贻余核舟一()5、泛赤壁()6、八分有奇()()7、高可二黍许()()8、石青糁之()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0、相比者()11、绝类弥勒()12、矫首()13.、不属()14、诎右臂()15、横卧一楫()16、倚一衡木()17、视端容寂()18、船背稍夷()19、叔远甫刻()20、钩画了了()21、曾不盈寸()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用原文填空1.哪句话点出了核舟所刻的主要内容:。

2.第四段暗示船在停泊中的最典型的语句是:。

3.文中哪句话赞叹雕刻者技术的精湛高超:!。

4.第一段中突出雕刻者技术精湛,印证“奇巧”二字的语句是:,。

5.说明苏轼主人地位的语句是:,,。

6. 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是:。

四、问答题1、文章第二段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目的是什么?答:2、“珠可历历数也”是哪种描写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3、第四段主要写了舟子的哪几个方面?舟子各有什么特点?答:4、第二段介绍所刻对联的目的是什么?答:5、从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6、选文的说明顺序是;第②段的结构形式是;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答:《大道之行也》一、填空题1、《大道之行也》选自《》,大道,古代指。

2、《礼记》是经典之一,是(朝代)对秦汉以前各种著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篇。

二解释下列词语1、选贤与能()2、不独亲其亲()()3、讲信修睦()4、不独子其子()()5、矜()6、寡()7、孤( )8、独( )9、废疾者()10、男有分()11、女有归()12、货恶 ( ) 13、谋闭而不兴( ) ( )14、乱贼而不作( )( )( )15、外户()16、是谓大同( ) ( ) ( )三、难句翻译1、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答: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答: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答: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三问答题答:四、问答题1、“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

2、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

3、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

,。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答:5、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答:6、“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