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地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地理62东北三省知识梳理(1)

地理62东北三省知识梳理(1)

八下6.2 东北三省知识梳理
1、位置与范围: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特征: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河流: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乌苏里江、鸭绿江(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平原:东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组成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冷湿。

4、农业产业结构:结构齐全,平原地区:种植业畜牧业占主导。

商品粮基地(生长期长,养分积累多,品质优),商品率高,一年一熟(发达的农业可为农耕区畜牧业提供丰富的饲料);山地丘陵地区:林业,东北林区(我国最大的林区):采育结合。

5、农作物:春小麦、水稻、大豆、甜菜、玉米
6、工业: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7、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1)交通便利2)丰富的煤铁资源
8、矿产城市:
油田:大庆(第一大油田)、吉林、辽河;
煤矿:抚顺、鸡西、鹤岗;
铁矿:鞍山、本溪
9、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

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扶持新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发展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

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节第2课时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向学案3

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节第2课时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向学案3

第二课时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向『自主学习』一、商品粮基地建设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错误!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两大特点(1)错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自我探究]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平原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机械的运作和推广。

东北地区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二、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问题(1)产生原因:错误!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

(2)问题表现:农业错误!生态环境退化.例如错误!水土流失和黑土地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错误!盐碱化和错误!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2.发展方向与重点[自我探究]分析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发展模式的优势.提示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了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自我反馈』1.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三江平原农业生产最大的特点是()A.以水稻种植为主B.机械化程度高C.水利设施完善D.科技水平高答案B解析三江平原农业生产最大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2.松嫩平原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A.冬季严寒,病虫害少B.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土壤墒情好C.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D.地形平坦、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答案D解析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的普及;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3题。

3.甲地区的主要农业部门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养殖业答案A解析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可知,甲地区位于东北平原,其主要农业部门是种植业.『活动点拨』[教材P66活动]1.东北地区耕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2.有道理.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中国东北部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东北部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东北部地理知识点总结首先,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方,东临日本海,北依黑龙江,西邻内蒙古,南接辽宁省。

它由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组成。

这里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重镇,素有“铁骨铮铮、魔鬼城市”的美誉。

中国东北地区的面积约115.8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1.7%,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广大的一个地区。

其次,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多样,有长白山脉、张广才山脉、乌苏里江、松花江、辽河等著名的山川水系。

长白山脉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山脉之一,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长白山主峰长白山峰海拔2749米,是东北地区的最高峰,也是中国第二高峰。

东北地区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高原地形,而东部是平原地形,沿海地区呈现出丘陵和平原交替的地貌特征。

再次,中国东北地区地处寒温带,属于大陆性气候,温度明显变化大,冬季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

年平均温度在-2摄氏度到4摄氏度之间。

就降水分布情况来看,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量较大,但冬季降水少,加之冬季干燥,属于典型的“雨热同期”。

此外,在东北地区的天然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金、银、钼、锰、铜、铝、镍等金属和稀有金属资源,以及水力资源、地热资源、森林资源等。

在地理环境方面,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盛产大豆、玉米、小麦、红薯等农产品。

工业方面,黑色金属、煤炭、石油等资源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重工业和轻工业体系,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交通方面,东北地区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发达,成为全国物流交通的重要枢纽。

在生态环境方面,东北地区有许多重要的生态资源和名胜风景区。

其中,长白山、张广才山、兴凯湖等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生态环境保护区。

总的来说,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这些地理知识点对于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东北地区。

高二地理选修必考知识点解析

高二地理选修必考知识点解析

高二地理选修必考知识点解析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把许多地理规律总结简化成一些简单的口诀,会使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简化。

更有助于我们快速掌握知识点,得到进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地理选修必考知识点解析,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高二地理选修必考知识点解析11东北地区的位置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地域单元完整的地区,对其位置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①经纬度位置。

该区的最北部是我国纬度的地方,最东部也是我国位置的最东部(135°E多)。

②海陆位置。

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最偏东地区,位置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它的南面临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

③政治地理位置。

它的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与俄罗斯有漫长的边境线。

④地缘经济区位。

东北地区已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地缘中心,与周边国家贸易活跃。

图4.2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图揭示了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长季节等。

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得协调,基本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就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温凉品种,如甜菜等。

(2)地形、土壤条件:①形一型一营: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关系到农业多种经营。

②壤一养一量: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肥沃的土壤上作物生长比较旺盛,单位面积产量高。

2、东北地区的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

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所环绕,山地有着丰富的森林,成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3)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木材基地,其区域内工业、商业、交通和人口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图解如下:3、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

地理各省知识点总结

地理各省知识点总结

地理各省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的国家,拥有广阔的疆域和多样的地理地形。

中国地理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南高北低、东低西高等。

下面将对中国各省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是全国耕地面积最多的地区之一。

东北地区的气候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东北地区的地势为东高西低,由于受到西伯利亚冷气团的影响,东北地区气温较低,冬季漫长。

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主要特点为:黑龙江省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大豆、玉米、水稻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工业大省,汽车、化工、冶金等行业发展迅速;辽宁省是中国东北的经济中心,其西北地区盛产煤炭、铁矿石,已形成以煤、铁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二、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了中国的首都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山西两个省份。

华北地区是中国的经济重镇,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华北地区的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华北地区的地势为东高西低,地形平坦,盆地广泛。

华北地区的主要特点为: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天津市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渤海湾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河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主要产地,其工业和旅游业也发展迅速;山西省是中国煤炭大省,盛产煤炭和铁矿石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三、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包括了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个省份以及上海市。

华东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

华东地区的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雨充沛。

华东地区的地势为东高西低,地形为平原和丘陵相间。

华东地区的主要特点为:上海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江苏省是中国的工业大省,其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二,工业部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汽车、化工等行业发达;浙江省是中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之一,私营企业经济发达,电子、纺织等行业发展迅速;安徽省、福建省和江西省则是中国的农业大省,盛产稻谷、小麦等粮食作物,福建省还是中国南部重要的渔业省份。

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知识点剖析

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知识点剖析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点剖析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对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

(一)气候条件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季漫长而严寒,地表积雪深厚,河流封冻,冻土广布;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配合得较为协调。

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的协调,仅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就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间,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冷凉品种,如甜菜等。

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状况如表4-1所示。

表4-1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状况(二)地形和土壤条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

东北地区在地形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北部为松花江与嫩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南部为辽河水系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是松辽分水岭。

其地形和土壤特征如表4-2表示。

表4-2东北地区的地形和土壤特征1.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地形通过坡度、平坦程度、地块大小等差异性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坡度因素。

如东北区的森林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如从大兴安岭的西侧开始,自东向西进入内蒙古高原,植被由森林逐渐过渡到了草原,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二是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主要表现为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造成农作物分布随海拔高度而有所不同。

总之,东北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实现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势耕地面积广大,分布集中。

东北区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北地区大面积的耕地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 考点28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农业和东北三省(原卷版)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 考点28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农业和东北三省(原卷版)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考点28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和东北三省【考点梳理】考点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1. 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 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 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 黑土地和黄土地(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5.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农业类型: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3)灾害:春旱严重。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

(4)主要治理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以及发展节水农业。

考点2 东北三省位置及自然环境1. 位置、气候、地形(1)称誉: “白山黑水”“ 林海雪原”“ 北大仓”。

(2)范围: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地形、地势: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K东北平原,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3.图门江4.鸭绿江5辽河,6.松花江(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农民种植大豆。

东北平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其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是①黑土肥沃②春季多雨水源充足③气象灾害少④夏季高温,雨热同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等土壤,利于大豆的种植。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多,播种时土壤水分充足,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能够满足大豆生长的水、热需求。

生长季节白昼长,光照充足,有利于大豆鼓粒,保证产量。

故选D。

小提示: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

2、我国季风区河流的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C.洪涝灾害频发D.水污染严重答案:B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东部季风区河流上游地区主要流经山区、高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故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选B。

3、我国南方、北方河流相比较,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A.水量更丰富B.含沙量更小C.汛期更长D.结冰期更长答案:D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其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水量不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且冬季河流有结冰期现象;“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是汛期长,水量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我国南方、北方河流相比较,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结冰期更长,故D符合题意。

选D。

小提示: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旱涝灾害B.地震C.寒潮D.台风答案:A黄土高原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他时候降水少,最容易遭受旱涝灾害,地震、寒潮和台风对该地区影响小,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下图为台湾示意图。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讲义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讲义

课时2 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思考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能够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简述其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 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能够满足水稻生长的基本需求。

另外,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使水稻分布地区进一步向高纬度扩展。

二、农业发展方向 1.出现的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具体表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3.发展原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4.发展方向(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探究点一商品粮基地建设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读“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探究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

2.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水稻、玉米、小麦。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以春小麦为主;玉米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进展第一节区域农业进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其次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进展方向教材第66页活动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缘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大型国有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东北地区耕地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2.有道理。

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连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

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应仍是一个比较紧急的格局。

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这一部分可以参考“农业进展方向”中的“平原区农业进展方向”中相关内容。

教材第68~69页活动1.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丰沛,在低洼易涝地适宜挖地成塘、堆泥成基进展立体经营。

甘蔗生长期长,需水量大,喜高温,由于北回归线从珠江三角洲北部穿过,该地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分,加之降水丰沛,格外适宜甘蔗生长。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丝织业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

该地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2.基塘生产将农业、林业、渔业和工业联系起来。

副产品中蚕沙、蔗叶、糖厂滤泥、蚕蛹缫丝废水、塘泥等被充分利用起来。

对农村经济进展的作用是形成了一个农、林、副、渔业全面进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各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农夫收入,又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进展。

3.利用桑叶养蚕,利用蔗叶、蚕沙及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塘的塘泥是农田、果园的好肥料,构成基塘互养的养分循环体系。

该系统的生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该系统的生产过程中糖厂滤泥、蚕蛹缫丝废水及蚕沙、蔗叶等送至鱼塘,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而塘泥还田还转变了农田施肥结构(削减化肥,增加有机肥),有效地爱护了土地资源。

高三地理总复习 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三地理总复习 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三地理总复习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升上高中,你知道高考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必背吗?有什么地理答题技巧呢?为了让您对于高三地理总复习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7篇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高三地理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篇一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⑴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较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⑴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工业基础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⑴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⑴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⑴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3.东北商品粮基地⑴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⑴其他知识:①三江平原商品率;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

4.农业发展方向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⑴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⑴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东北地区(初中地理)

东北地区(初中地理)
7.东北三省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人为条件(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 少;农业科技水平高) (P 自然保护区)(P18)
9.工业性质(重工业),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10.工业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措 施(引进人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5.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 (大豆、甜菜);耕作方式(旱田);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东北地区不能种棉花的原因(纬度高,气温低)。(P17)
6.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地形以东北平原为主,地形 平坦、土壤肥沃、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雨热同期);不 利条件。(春秋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P17)
1.东北地区气候特征(冷湿)形成原因(纬度较高;冬季风加剧 寒冷)(P15)
2.延吉积雪厚度大的原因(1.距海近2.位于长白山的迎风坡,降 水多) (P16)
3.民居屋顶坡度大的原因(降水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墙体厚、窗户小的原因(气温低,墙体厚、窗户小,有利于保温)
4.农业地位—最大商品粮基地(P18)

粮食分布知识点总结归纳

粮食分布知识点总结归纳

粮食分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粮食生产地域分布1. 亚洲地区亚洲是世界上粮食生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大量的农民劳动力,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

亚洲的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华北、东北、长江流域等地区,印度的恒河流域、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等地区。

此外,东南亚的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谷生产国。

2. 非洲地区非洲大部分地区属于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整体较低。

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尼日利亚的尼日河流域、肯尼亚的内罗毕盆地等地区。

非洲地区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限制,粮食生产相对较困难。

3. 欧洲地区欧洲是粮食生产发达的地区之一,主要粮食生产国有法国、德国、乌克兰等国家。

欧洲的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平原、多瑙河流域等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合粮食生产。

4. 美洲地区美洲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地区之一,主要粮食生产国有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

美洲的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中西部、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适合粮食生产。

二、粮食生产方式1. 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指依靠人力、畜力和简单工具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

传统农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一部分发达国家的农村地区,主要以小农户为主体。

这些地区因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粮食产量较低。

2.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指利用高新技术、机械化、化肥和农药等手段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

现代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周边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粮食产量较高。

三、粮食贸易1. 出口国出口国指粮食产量较高,可以出口粮食的国家。

这些国家通常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高产的农产品,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国。

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国。

2. 进口国进口国指粮食产量较低,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的国家。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四集 黑龙江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四集 黑龙江

航拍中国第四集黑龙江黑龙江考点太多了好不好,有些和前面重复比较多的简单问题干脆就忽略了,比如冲积平原成因、森林的价值、大庆城市区位因素、人口迁移、三江口河流颜色什么的。

黑龙江这样的东北地区,最喜欢考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传统工业区域的发展(结合鲁尔区经典案例)、湿地资源的成因价值和保护、作为商品粮基地考农业区位条件(可渗透灾害)、农牧界限区域结合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考人地关系。

无论考什么,具体分析的时候一定把握住核心:纬度高。

由于纬度高,因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导致气温低,从而引起一系列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状况的相关特点;还是因为纬度高,人口密度比季风区其他区域小得多,人类的影响也相比北方、南方地区要小,人类活动也主要是为获取资源(土地、木材、矿产、湿地、农作物),再结合相关自然要素特征,可进一步分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人口聚落等。

1.北极村问:北极村是中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曾创下-52.3℃的中国最低气温记录,简析冬季严寒的原因。

答: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纬度高,是我国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地区,日照时间极短;离冬季风风原地近,冬季盛行西北风,位于大兴安岭西北侧,冷空气积聚;严冬多晴日,夜晚漫长且保温作用差,降温幅度大;雪地反射率高,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弱,气温较低。

2.漠河随着季节的更迭,漠河昼夜长短的变化尤其明显。

冬季,漫长的黑夜助长了严寒的威力。

到了夏季,最长的白昼达17个小时,阳光变得格外慷慨,大地展现出勃勃生机。

问:说出漠河天亮得最早的日期,并分析当地该日天亮的时刻很早的原因。

答:夏至日(6月22日)。

原因:漠河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昼极长,日出时刻极早;位于我国东北部,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天亮的时间比日出时间早。

3.雾凇冬季,库尔滨水电站排出热水,周围的河流常年不冻,大量聚集在周围的水蒸气正等待一场华丽的蜕变,夜晚气温骤降,湿润的空气拂过大地,它们遇冷形成冰凌,聚集在树枝表面,形成雾凇奇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①只能种植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 ②只能做到一年一熟; ③作物易遭受低温冷害; ④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 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进行农田基本 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知识树
地理条件
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我 国 东 北 区 域 农 业 发 展
耕作农业区
农业布局
三大农业生 产区域: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大规模专业化 生产粮基地建 设
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大规模专业化 生产粮基地建 设
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面向国内大宗家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 家粮食需求(平原地区)
农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 (西部草原区)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合作探究】(5分钟) 探究内容 探究1-1 展示 本 探究1-2 展示 节 探究2 讲解 课 探究3 合作探究 探究4-1 展示 下 探究4-2 展示 节 探究5-1 展示 课 探究5-2 展示 探究5-3 讲解
分工 G4 G3 G2
师生
讲评 G8 G7 G6
师生
G1 G5 G6 G7 G8
G5 G4 G3 G2 G1
要求:1、展示小组字迹工整 2、讲评小组 包括修改展示内容,并理解讲述(脱稿) 3、非展示同学 :认真倾听,做好笔记;随时补充质疑

高三地理复习北方区域人文地理知识点梳理

高三地理复习北方区域人文地理知识点梳理

高三地理复习北方区域人文地理知识点梳理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外表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三地理复习北方区域人文地理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农业1.主要农产品及分布(1)粮食作物:冬小麦(华北,why?)春小麦(东北,why?)水稻(长白山地灌溉地区和黑龙江沿岸,why?)。

(2)油料作物:花生(华北);(3)糖料作物:甜菜(东北,why?)。

(4)经济作物:棉花(华北)谷子(黄土高原)大豆(东北、华北)高粱(东北、黄土高原)等。

(5)纤维作物:亚麻(东北)。

(6)水果:苹果、葡萄和梨(华北和辽宁)桃、杏和柿(东北)等;(7)畜牧业:山地放牧业和家禽圈养 (8)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

2.耕作方式和熟制:旱地农业为主;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一年一熟)。

3.在全国农业的地位: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是全国最大水果带。

4.农业消费条件(提示: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和北方地区概况,理解分析)。

A.有利条件:①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热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

②平原广阔,土层深沉。

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消费历史悠久。

B.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热量缺乏,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影响大。

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

考虑:试评价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农业消费条件有哪些?(二)工业1.工业带(区):环渤海工业带,其包括: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区;陇海-兰新线工业带。

2.工业特点:工业根底好,重工业突出。

3.工业开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1)存在问题:①高科技产业开展缺乏;②消费技术落后;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产品类型单一;⑤淡水资源缺乏。

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初中地理知识

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初中地理知识

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知识点的认识】
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1、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2、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命题的方向】
例: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要量很大,因此在许多地区建立了商品粮基地.下列平原中,不属于商品粮基地的是()
A.三江平原B.鄱阳湖平原C.华北平原D.成都平原
分析: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是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
解答: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是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选项 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商品粮基地的名称,牢记即可.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分布及适合发展农业的优势.
1/ 1。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3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地理背景(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2.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①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②热量条件:夏季温暖,雨热同期;冬季寒冷,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③农作物品种:喜凉作物。

④农作物生长时间:4-10月。

(2)地形条件: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1)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2)交通发达,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

(3)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发展现状1.农业布局的特点(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等作物。

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特产主要有人参、鹿茸、苹果梨、柞蚕茧、苹果等。

③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主要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

2.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①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②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三、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的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系统退化。

2.农业发展遵循的原则(1)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2)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的发展方向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微点1东北地区热量条件的优劣(1)劣势:热量不足致使作物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防寒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地理知识点总结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地理知识点总结
1、建立商品粮基地的好处
①建立商品粮基地可以充分考虑合理利用多种地域性条件,为粮食生产选择最适宜的自然环境。

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区内的自然条件
和劳动力资源,便于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发展粮食生
产进行必要的基本建设。

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生产的专
门技术水平,积累经验。

②商品粮基地的建立可以为一般地区生产粮食树立榜样,对推动全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发挥促进作用。

③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储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平衡粮食余缺有很大的作用。

④合理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可以缩短过远距离的不合理粮食运输,密切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节约社会劳动。

2、建立商品粮基地须具备的条件
①余粮多,粮食商品率高。

②生产条件好,旱涝保收,农业生产基础好。

③条件好的'宜农荒地多,水源足,投资少,见效快,增产潜力大。

④运输方便。

3、东北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区是全国传统和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所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

东北区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高,仅黑龙江垦区就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7000多台,播种和大部分田间收割基本上实现了大型机械化生产。

东北区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甜菜、亚麻等。

东北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分布
4、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
继续发展种植业,在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