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交替
明清帝国的兴替(新教材)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 和东汉→蜀魏吴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和南宋→元明清
朱重八家族的名字: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朱重八父亲名字:朱五四。 朱重八(17岁)悲惨家事儿: 四月初六父亲饿死, 初九大哥饿死, 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历 史 小 知 识
明朝的兴盛
阅读第3页第1段概括明朝兴盛的表现。
1.皇权的加强。 2.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对外交往的密切。
4.市镇经济的繁荣。
明朝的衰亡
阅读第3页第2段分析明朝衰亡的原因。
赋税负担的增加
土地兼并的恶化
常年用兵等 连年天灾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 在明末的农民,面对当 时的情况,你会做出怎 样的选择?
朱 元 璋
朱重八转运了:17岁当和尚,25岁时,寺庙遭焚毁;他走投无路, 参加抗元的起义军;依靠自己的勇敢、智慧、运气, 在义军中脱颖而出,后来领导起义军推翻了元朝, 建立了明朝。
历 史 小 知 识 古代大多数皇帝都是一人一幅画像,而明太祖朱元璋 却有13幅画像,让人困惑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却是 截然不同的两种相貌!一种如左图:朱元璋方面大脸,慈 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 貌堂堂;另一种如右图:朱元璋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 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黑子,五官不正,相貌丑 陋。右图是根据明孝陵陈列室里的画像绘制的,一般认为 这幅像比较符合朱元璋的真实面貌。
八 旗 旗 帜 八 旗 铠 甲
清朝统一全国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1.背景: 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起义军。 起义军在山海关战败后撤出北京。 2.清军长驱直人,迅速占领北京并分兵西进南下,将 辽东地方民族政权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清王朝。
明清交替帝国的兴衰
明清交替帝国的兴衰一、背景介绍明清交替是中国封建历史中的重要时期,明代是最后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而清代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这一时期的帝国兴衰充分展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和演变。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地方自治、农业经济、商业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明清交替帝国的兴衰原因和影响。
二、政治制度的变迁明代中央集权体制的瓦解是明清交替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朝晚期,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明政府官员腐败,财政困难,民变频发。
而明神宗皇帝任用的号称“万历新法”的张居正变法措施,虽然在当时有一定效果,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政府的无力应对,引发了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这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而清朝建立后,清帝采取的政策是继承明朝制度,融合汉族文化,并在政治上实行“满汉分治”,这一制度对帝国的兴衰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地方自治的演变明末时期,农民起义的影响深远地影响了地方政权的形成。
随着社会动荡的加剧,一些地方官员和豪绅势力开始脱离明朝中央的控制,形成了一批地方性的政权。
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
同样,张献忠也在西南地区建立了大西政权。
这些地方割据与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而在清朝时期,清朝政府通过推行管辖制、设立驻防机构、设立大小王府等办法,加强对各地地方势力的控制,有效地维护了帝国的统一和稳定。
四、农业经济的发展明朝和清朝在农业经济方面都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和变化。
明朝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最重要支柱,农田开垦、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民起义的冲击等因素,都推动了明朝农业经济的繁荣。
而到了清朝时期,由于形势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农民的负担加重,农田减少,农业生产遇到了困难。
尽管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农民权益和提高农业生产力,但茶叶、棉花、烟草等农作物的种植却逐渐被商业经济取代,使农业经济在帝国的整体经济格局中不断边缘化。
五、商业发展与对外贸易明清交替时期,中国的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明清帝国的更替
后金的崛起
建立时间:17世纪初
建立的民族:女真族
建立者: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
清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1636年
建立者:皇太极
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极
清初政策的转变
清初的政策:圈占土地、强制沿海居民内迁、剃发
明朝的建立
元朝的灭亡
原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农民起义:朱元璋为代表
朱元璋
明朝的建立(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都城:应天(南京) 明朝疆域辽阔---参看课本地图
朱元璋
明朝迁都北京
迁都北京
派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
明朝的衰亡
赋税繁重 长年用兵 农民起义
闯王---李自成
明清帝国的更替
预习提示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农民起义、朱元璋、
明朝、应天、统一中国、朱棣、迁都北京、 强化皇权、郑和下西洋、增加赋税、农民起 义、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女真、大金、 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盛京、吴三桂、 大规模圈占土地、弊政、反清复明、调整野 蛮落后政策、康熙、雍正、乾隆、新的高峰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锦衣卫印
印面边宽11.5厘米、印 面厚1厘米、通高4厘 米
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 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 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 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 卫侦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 五年(公元1382年),专门 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 皇帝的侍卫与耳目与明王朝 相伴始终。明初朱元璋为加 强中央集权。以刑部、都察 院、大理寺分典刑狱。称三 法司,让其互相制约,如遇 重大要案由三法司会审结案。 这枚木印是三法司会同刻置 的。
明月有情还顾我, 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
北大南宁附属实验学校
杨秋锦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分别 是什么? 1368年,朱元璋、北京 2、明朝初年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来恢复 经济? 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工匠身份 3、清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分别 是什么? 1636年、皇太极、北京
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有利于 国家的统一,但是大臣失去了参政 的民主和议政的自由,对皇帝独断 专行只能惟命是从,失去了责任感 和创新精神,压抑了人才,不利于 国家的正确决策。
看谁最厉害!
二、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明 殿 阁 大 学 士
厂卫特务制度 特点:都由皇帝直
接指挥。 职能:「锦衣卫」 是由皇帝的侍卫亲 军组成,归皇帝直 接指挥。它兼管侦 察、逮捕和审讯等 事。东厂是明成祖 时设立的由皇帝的 亲信宦官组成,也 归皇帝直接控制。,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 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 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 郊外的坑儒还厉害! ——顾炎武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科举考试的三级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 科举制始创于何时? 秀才 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
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政治上:废除丞相、创立内阁、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和 迁都北京等措施 (强化了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经济上:明初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 份等政策;明中后期改革赋役制度。 (促进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国 家富强,推动了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对外关系上:派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 (表明了明朝对国外强大的影响和世界范围的先 进地位)
明朝衰亡
清朝的建立与清军入关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一、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
1、元朝灭亡的原因:: 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 2、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 元亡 )
建立者:朱元璋(1328-1398 )
定都:应天(南京)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应天
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 攻; 朝南京偏于江南一隅, 不利于控制北方局势; 朱棣在发动政变之前就 是燕王,驻地在北京, 势力范围也在北京; 当时北方边患比较严重, 受鞑靼和瓦剌的威胁, 所以朱棣实行所谓“天 子戍边”的政策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北京
阅读课文P3-1,思考:
明朝兴衰
恢复经济社会政策
明朝经济社会兴盛的表现?
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 “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 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 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 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 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 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清 朝
设立军机处
设立廷杖制度
三、思想文化专制
课文 设 问: 科举制到了明清在很大 “秦焚书”是指什么? 程度上演变为朝廷钳制人 “明太祖制义取士”是指什么? 们思想的工具。规定只能 两者的目的相不相同? 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 命题,文章成为“八股 文”。为了在科举考试中 获得好成绩,学生从小就 死背经书,练习八股,完 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 养实际能力。
三、思想文化专制
课文 设 问: 明清统治者还对违 大兴文字狱的目的 背统治思想与触犯皇 是什么? 帝威严的言行残酷打 这样的文化专制造 击,制造“文字狱”, 成什么后果? 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以史为鉴
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你认为政 府应创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国家 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呢?
设 问: 朱元璋不念旧情,大 肆屠杀有功之臣,用意 何在?
二、皇权高度膨胀
课 文 朱元璋杀掉丞相胡 惟庸后,废除实行了 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 制度,使六部直接收 皇帝指挥。 设 问: 朱元璋作为当朝皇 帝,为什么这么繁忙, 每日辛劳? 既然如此辛劳,为 何坚决反对立相?
二、皇权高度膨胀
设 问: 课 文 朱元璋为什么能做 朱元璋对百官和京 到“安然朝中坐,却 城百姓不放心,特别设 知天下事”? 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 民言行。明成祖时,又 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 宦官负责,对官吏百姓 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 二者合称“厂卫”,成 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B
2.春秋末年大夫范蠡曾指责越王勾践说:“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明朝哪一事件也是这 一说法的典型体现
A.胡蓝之狱 B.八股取士 C.文字狱
A
D.廷杖制度
3.通过右边海报,判断该电影剧情展开的 历史背景应当是在 A.秦末 C.唐朝 B.西汉 D.明朝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明成祖
2、清朝的建立
1636年,皇太极(清 太宗)在盛京(沈阳) 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迁都北京, 开始了清朝在中国的 统治。
康熙帝
雍正帝
清朝前期,康熙、雍正、 乾隆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 前巩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乾隆帝
二、皇权高度膨胀
朱元璋像及其”圣旨”
1、废除宰相制度
胡 胡惟庸案: 蓝 官职:丞相 之 罪名:谋反 狱 牵连3万余人
蓝案:
官职:大将军 罪名:谋反 牵连1.5万余人
思考:朱元璋 为什么要杀这 么多的功臣?
2.设立“厂卫”制度
一天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 发怒,宋讷先是一惊。只见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 昨夜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毛骨悚然,解释道:因有下
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废除宰相制度
目的
设立厂卫制度 设立廷杖制度
政治
设立军机处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思想
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历 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1.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对全国的 控制,利于国家统一。
2.起到巩固明清专制统治的作用。
3.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
4.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 它的渐趋衰落。
使皇帝的权力扩展到顶峰 是专制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四书》书影
《五经》书影
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生从小就死记硬背经书, 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文字狱
文字狱就是统治者挑剔文字过错而 兴起的大狱。
结果: 使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 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
②设立厂卫制度(特务机构):锦衣卫(朱 元璋时)、东厂(明成祖时)、西厂 ③设立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成为主仆关系
(2)清朝:设立军机处(雍正时),皇权高度膨胀 2、思想方面: 加强思想上的控制,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 (1)实行八股取士: 内命题,行文严格按“八股文”的格 式 (2)大兴文字狱 从朱元璋开始,清朝达到极盛 影响:禁锢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典型事件
朝代
秦朝
西汉
事件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清朝
明清朝
八股取士
文字狱
八股文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 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 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 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入手”为起 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 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 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 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
清朝文字狱
雍正八年(1730年),徐骏在奏章里,把 “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 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 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 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 风无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 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如何评价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锦衣卫木印 锦衣卫
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君主集权的强化
军机处的设立
而军 不机清 能大代 稍臣史 有“学 赞只家 画供赵 于传翼 其述说 间缮: ”撰 ,
标志着我国 封建君主集 权的进一步 强化
明清的明清交替与政治变革
明清的明清交替与政治变革明清交替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涉及到了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变革。
明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以世袭制为主,而清朝则采取了满洲人的政治体系。
这一交替背后的政治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明朝政治体制的特点明朝政治体制以皇帝为核心,实行世袭制。
朝廷设置六部、都察院等机构,负责管理国家办事。
尽管明朝开启了科举制度,但由于乡试、会试、殿试内容较为狭窄,结果导致了文人官员政治地位的局限。
二、清朝建立与政治制度变革1.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建立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清朝政权最早由满洲人所建立,皇帝以康熙为首先以清朝王朝实质上站稳了脚位。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尤其是乾隆时期,政权稳定、政治中枢掌握小功能特权阶层,确立了清朝政权的统治地位。
2. 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清朝统治者坚持满汉分治的政策,将满洲人与汉族人划分开来。
统治手段及治理方式亦不同。
清朝实行的是康熙及乾隆时期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三、明清交替对政治变革的影响1. 中央集权程度的改变明朝时期以皇权为中心,官僚阶层的过硬挤压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度,在政治上导致了明朝政权的疲软。
而清朝的统治者通过实行满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清朝政治体制从根本上提升了统治者的权力。
2. 官僚体制的变化明朝时期,士人官僚的地位很高,但由于科举考试局限以及儒家思想的束缚,士人官僚们很难成为改革推动者。
而清朝则采用了满洲的官僚制度,并且开始适应汉族士人的参与。
清朝的官僚体制更为高效,也为文官权力的重新确立奠定了基础。
3. 社会阶层的变迁明朝末年,民生困顿,社会阶层矛盾激化。
而清朝的建立带来了社会上层驱逐和社会底层明显分化。
分化出富裕农民阶层与无地农民,极东主义的士人新阶层共同构成了清朝末年的社会结构。
总结起来,明清交替及其政治变革不仅从制度与统治方式上产生了显著特点,更是引发社会、经济等领域的深远变革。
尽管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也存在着其独特的问题,但明清交替仍然为后来中国的政治演变奠定了基础。
明清帝国的兴替
历 史 小 知 识 古代大多数皇帝都是一人一幅画像,而明太祖朱元璋却 有13幅画像,让人困惑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却是 截然不同的两种相貌!一种如左图:朱元璋方面大脸,慈 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 貌堂堂;另一种如右图:朱元璋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 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黑子,五官不正,相貌丑 陋。右图是根据明孝陵陈列室里的画像绘制的,一般认为 这幅像比较符合朱元璋的真实面貌。
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太祖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 农民之家,少年时曾为地主牧童。公元1344年, 朱元璋的家乡遭旱蝗灾害,瘟疫流行,他的父母 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相继死去。为了糊口,朱 元璋投皇觉寺出家当和尚。但不久后的饥荒使得 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游食于皖西、豫东 三年,历经磨难。 此后,朱元璋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扩充队伍, 领兵南下。公元1355年被小明王韩林儿的宋政权授为左副元帅。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将集庆改名为应天府(今江苏省南 京市),并被宋政权授为江南行省平章,又自称吴国公。公元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年号为“洪 武”,以应天为都城。同年8月,明军攻克元大都,将元顺帝赶回 大漠,元灭亡。此后,朱元璋又用10几年的时间平定了全国。
明朝政权的巩固措施和影响
措施 政治上 影响
废丞相、创内阁、设厂 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 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 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明初)奖励垦荒、轻徭 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 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 复和发展 (明中后期)改革赋 役制度 郑和下西洋 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 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 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
皇太极,即清太宗。他是努尔哈赤 的长子。努尔哈赤死后,诸王拥立皇太 极继承汗位。即位后,皇太极在经济上 重视农业生产和改进手工业技术;政治 上,注意选拔人才,改革机构;军事上, 笼络联合蒙古各部。同时,他继续发动 对明朝的战争,占领关外大片土地,并 几次派兵攻入长城以内地区。1635年, 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他 在沈阳称皇帝,改国号为清。
明清帝国的兴替
清朝
建立: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族,1636 年, 改国号为清,在盛京(沈阳)称帝,后迁都 京师(北京)。
①1644 年,明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朝 逐渐统治全中国;②清朝与大金的关系类似 于元朝与蒙古。
皇太极
清朝疆域图
清朝
(3)繁盛: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 是清 朝前期的重要繁荣时期。
①繁荣原因:统治者调整了野蛮落后的政策, 如大规模圈占土地、强制东南沿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内迁 和剃发梳辫。
②《四库全书》:中国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丛 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四库全 书》在乾隆时期编纂完成,伟大的文学作品 《红楼梦》也成书于这一时期。
康乾盛世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在乾隆 皇帝的 主持下,由 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 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 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 乾隆皇帝命 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 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 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 圆明园 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 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 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朱元璋
朱棣
1450年明朝疆域图
明朝
盛世: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永乐盛世), 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又 一强盛时期。
• ①典型事例:郑和下西洋表明明朝对国外 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
• ②明中后期经济繁荣:原因是赋役制度的 改革,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 济高度繁荣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三、明末农民起义 1、原因:
①赋税和各种杂税繁重
②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
③长期对后金用兵
④连年天灾
2、明末农民起义概况 人物:高迎祥、张献忠、 李自成
时间:1627年
“均田、免粮” 口号: 建立的政权: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 顺政权 灭明时间:1644速发展,并得到农
民的支持? 明末农民生活困苦,赋税繁重,民不聊生。
而起义军“平买平卖”的宣传,“均田”“免粮”的口号, 把豪绅富户的财物粮食分给农民的做法,满足了农民的诉 求。
四、女真的崛起
1、后金的建立
时间 17世纪初
人物 努尔哈赤
2、清的建立
建立时间:1636年 皇太极 建立者:
(改女真族为满洲)
都城: 盛京(沈阳)-北京 3、清军入关和对全中国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1368年
2、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今南京) 3、都城:
明太祖
说说明朝疆域的四址
二、明朝兴盛的表现:
①废丞相 ②创内阁
(1)政治上: 皇权的加强 措施: (2)经济上:
③设厂卫特务机构
④迁都北京 ①奖励垦荒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成为中国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措施: ②轻徭薄赋 古代历史上又一强盛时期 (3)对外交往密切: ③提高手工匠 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 身份 (4)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 康熙、雍正、乾隆 (“康乾盛世”)
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也是最后的盛世
启示:
康乾盛世
• 清初几代皇帝认真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 勤于政事,执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 政策。百余年间,人口增长,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号称“康乾盛世”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加强对官吏的监视 和对人民的镇压
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成祖时设东厂,都由 皇帝直接指挥,目的是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这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锦衣卫印
康熙朝的《明史案》 。《明史辑略》 补入明天启、崇祯两朝事,并有指 斥清人的言语,称努尔哈赤为建州 都督,用南明年号而不用清朝年号, 于是作者庄廷龙被戮尸示众,参与 刻字、印刷、校对、装订者、售书、 购书、藏书、以及阅读此书的无一 幸免,伏法牵连遭祸者达三千余人。
徐骏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的诗句, 被认定“清”是满清,“不识 字”、“乱翻书”是指影射满 人没文化,被灭族。
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 “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上的,
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 字是“雍正”去了头,雍正 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 罪名,株连的范围也极为广 泛。
到乾隆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 130余案。胡中藻“一把心肠论浊清”, 处斩弃市。沈得潜“夺朱非正色,异种 也称王”,剖棺戮尸。李一“天糊涂, 地糊涂,帝王师相,无非糊涂”,凌迟 处死。祝庭诤自编《续三字经》,判开 棺戮尸,十六岁以上子孙辈斩立决。
明、清两朝为什么 要掀起“文字狱”? 其影响有哪些?
原因
明朱元璋猜疑读书人对其讥讽攻击;清严
厉镇压反清复明思想巩固清专制王朝统治。毕竟满族
是游牧民族,在面对先进的汉文化时候,虽有心学习,但学习的目 的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而当他们清楚文字狱的统治效果时,他们 发挥到了极点。同时满族文化落后性导致他们对汉族文化继承时发 生偏差,咬文嚼字更甚。
明清交替中国历史上的大转折
明清交替中国历史上的大转折明清交替:中国历史上的大转折明清交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明朝灭亡、清朝建立以及两朝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这段时期的大转折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明清交替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方面的变迁在政治方面,明清交替带来了朝代更替和统治者的变化。
明朝自14世纪建立以来,经历了几百年的繁荣和衰败,到17世纪末已经走向崩溃。
面对日益加剧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外族入侵,清朝以溥仪为首的满族统治者成功地推翻了明朝,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明清交替对中国政治思想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明朝时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儒学被奉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
而清朝则以满洲族为主导,封建专制的思想在这个朝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
这种政治思想的转变对于后来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方面的变革明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但在明朝晚期,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的影响,中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
而清朝的统治则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稳定和繁荣。
清朝在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促进了贸易和商业的发展。
他们推行了海禁政策,发展了海上贸易,使得中国的商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了广泛的联系和影响。
此外,清朝还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三、社会方面的变迁明清交替期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朝时期,社会阶层一分为二,明君与贪官污吏的矛盾不断加深,农民起义和民间组织层出不穷。
而清朝统治者在建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后,通过整肃明朝旧贵族、拉拢地方势力等手段,成功地巩固了社会秩序。
清朝采取的「科举制度」对于社会变迁也有一定影响。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精英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
这种选拔制度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通道,有利于社会阶层的变动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明清交替王朝更迭的历史转折点
明清交替王朝更迭的历史转折点一、引言明清交替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转变。
在这个转折点上,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兴起交织在一起,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明清交替期间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以揭示这一时期的历史转折点。
二、历史背景明朝在四百多年的统治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其中,明代末年的封建礼制僵化、官僚腐败、社会动荡和民生困苦等问题导致了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与此同时,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进一步削弱了明朝的统治基础。
三、明末的危机与动乱明朝末年,国内出现了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如连年旱涝、风调雨顺、蝗灾瘟疫等,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同时,明朝的军费压力加大,使得赋税负担过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民怨四起。
加之,明朝朝廷内外的宦官权臣和政治斗争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四、明清交替的原因1.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在明朝末年迅速发展,他们揭竿而起、反抗明朝的统治。
农民起义的背后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和政治体制的腐败。
2. 清朝的入侵: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逐渐壮大,数次入侵明朝的边境,并最终发展成为明末的重要威胁。
3. 明朝内部问题的积累:明朝内部由于制度问题,腐败严重,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明确的王位继承制度。
这为清朝的入侵创造了机会。
五、明清交替的历史转折点1. 明朝灭亡与清朝的兴起:明朝被推翻,清朝建立,这一过程符合了历史规律,也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改变。
清朝以满族为统治阶级,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2. 文化的转变:明清交替期间,传统文化遭到了冲击和破坏。
清朝统治者在文化上推行"入关后的政策"并强迫汉族文人改换发型、改名改姓,限制传统文化的发展。
这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后的发展中逐渐衰落。
3. 对外关系的变化:明清交替对东亚地区的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明朝由于内外交困,没有能力有效对抗殖民势力;而清朝则复兴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积极抵御和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犯。
明清的更替
1644年 崇祯帝在煤山(景 山)自缢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 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 高邮(今江苏扬州高邮市),明末清初著名 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 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 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
吴三桂
山海关
陈圆圆 崇祯末年被田畹锁掳, 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 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 后,手下刘宗敏掳走 陈圆圆,吴三桂遂引 清军入关。
官职,丞相 罪名,谋反 牵连三万余人
胡蓝玉案: 蓝 官职,大将军 之 罪名,谋反 狱 牵连1.5万人
请你说一说右边这幅图 中的电视剧剧名符合历 史情节吗? 不符合. 因为明朝时朱元璋已经 废除了宰相. 那你知道宰相制是哪个 朝代哪个皇帝设立的?
秦朝秦始皇
明朝经历了洪武,建文和永乐三代皇帝 奖励垦荒、轻傜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
1、统一女真各 部。 2、1616年建立 后金 3、1618年起兵 反明
清 太 宗 皇 太 极
沈阳(盛京)故宫 1636年改国号为清, 定都盛京(沈阳) 女真族改名为满族
孝庄皇太后
(1613年-1688年),博尔 济吉特· 布木布泰
皇太极的侧福晋,顺 治帝的妈妈,康熙帝 的奶奶
清世祖爱新觉罗· 福临(顺治帝) (1643年-1661年在位) 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 生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1644年将首都从盛京迁到北京, 开始了清朝在中国的统治
顺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 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 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 时间最长的皇帝 功绩:铲除鳌拜、平定三藩、 统一台湾、驱逐沙俄
明与清的政权交替
明与清的政权交替----郧阳@刘嘉明(崇祯亡命)明末农民军趁明廷东北抵御外族军备吃紧,一路北上有破竹之势,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攻入皇权核心----紫荆城。
兵荒马乱之中,崇祯皇帝要求后宫的嫔妃、公主等女眷殉国,然后随太监王承恩逃亡紫荆城所倚的煤山,为国破家亡深作最后的叹息后,亡命于歪脖子树。
(闯贼离京)李自成入京之后做了三件事,一是将崇祯皇帝尸首简殓后置于广场曝晒任人观赏;二是群贼烧杀抢掠,对旧朝官吏、富贾、乡绅拷打勒索钱财;三是侮辱儒生“群贼争戏辱学士”;四是火烧、炮击紫禁城。
以上行径即不尊重,也是破坏中国社会固有之礼义廉耻道德体系;史书称之为“贼”绝无错也。
由于贼祸京师,明廷戍边大将吴三桂决定引金兵入关,迫于军事压力,李自成入京后第42天(四月三十日),下令放火烧毁明故宫与京师九门,然后落荒而逃。
据《爝火录》记载:大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四月云二十九日丙戍:李自成僭帝号于武英殿,追尊七代皆为帝后……下午,贼(李自成)命运草入宫墙,塞诸殿门。
是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
三十日丁亥,李自成先走……出宫时,用大炮打入诸殿。
又令诸贼各寓皆放火。
日晡火发,狂焰交奋……门楼既崩,城门之下皆火……日夕,各草场火起,光耀如同白昼,喊声、炮声彻夜不绝。
(顺治入京)顺治元年(崇祯十七年)五月二日,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军队进驻北京城,即刻拜会明廷老臣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三位大学士,用近五个月的时间对紫禁城加以修缮,迎接孝端、孝庄两宫皇太后及小皇帝顺治从沈阳到紫禁城入住。
修缮紫禁城的同时,范、洪二人拟了两道告示。
一道是“除暴救民”以羁縻百姓;另一道是为崇祯皇帝发丧,礼葬崇祯帝,安抚汉族人心。
清顺治元年九月十九日,两宫皇太后带着六岁的帝顺帝治入住北京城。
顺治帝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因年幼,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在位十八年。
(行政区划)清顺治帝入主紫禁城后,军事继续向南扩张,一方面军事上致力一统中原;另一方面入乡随俗,学习汉文化全面融入汉文化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明清帝国交替导学稿
【提示预习要点】
1、通过预习了解明朝和清朝建立的过程。
2.知道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结合书本上的资料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课前预习
1、1368年率领起义军推翻了,建立。
2、1627年连续发生旱灾,官逼民反,、、、等人先后起义,最后推翻明朝。
3、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
4、经历过、、三朝,清初时期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很快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课堂展示
(1)阅读课文第3页的内容,思考明朝在当时是如何成为新的强盛时期?(2)结合以下资料,想一想,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
并得到农民的支持。
资料1李自成率领的起义队伍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社
会上流传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
纳粮”的民谣。
资料2起义军占领一地,就杀掉顽抗的豪绅富户,把他们的财
物、粮食分给农民。
资料3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向北京进军,沿途宣传
“平买平卖”
(3)简述清朝入关的时候为何会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
课堂小结:
王朝明朝清朝
建立时
间
建立者
定都地
点
【课堂检测】
全程助学
【课后作业】
作业本
预习方法:1.读、思导学案中每课提示预习要点(1分钟)。
2.通读书本相关页(5分钟),用红笔圈划出重要字、词、句。
3.仔细研读导学案,结合书本,记录下自己的预习足迹(12分钟)。
4.小结自己的收获和预习时产生的问题(3分钟)。
新授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