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羚羊木雕》导学案(学生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羚羊木雕》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羚羊木雕》精品导学案

《羚羊木雕》导学方案学法点津《羚羊木雕》是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小说。

文章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将羚羊木雕“送友”后又被迫“讨回”的过程,反映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少年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情,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感情,尊重他们纯真的友谊。

课文的情节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故事的发生是妈妈查问木雕,其后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插叙了“我”把木雕赠送好友的情景,奶奶劝阻父母未成,含蓄地批评了父母的重财轻义,不尊重孩子友情的行为;高潮和结局是“我”违心地取回木雕,好友体谅“我”给了“我友谊的温暖”。

阅读课文关键在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体会课文寓深刻的主题于一件平凡的家庭琐事中,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立意深刻。

小说的主题一方面是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文中还插入一大段有关万芳“仗义”的事,都是揭示了小说主题的另一面——为赞扬孩子间的友谊服务。

加强诵读,学习课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非常细腻、真切,能准确地展示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更能有效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整篇文章将家长的价值观与孩子的价值观对照着写,发人深思地提出了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大问题。

鉴赏品析句子赏析:1.“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用“突然”一词,一开头气氛就紧张起来,写出妈妈的惊慌,“我”受到的惊吓。

2.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爸爸的态度与妈妈实质相同,不同的语言描写显示出不同的个性。

3.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

“怕回家挨说”,也可见父母平日为人。

4.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

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把羚羊递到她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

七年级语文上册 9《羚羊木雕》导学案 (新版)鄂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9《羚羊木雕》导学案 (新版)鄂教版
⑶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⑷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
(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2)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4)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A.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C.神态描写行动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
环节要求:我置我疑疑义相析解疑互进献疑待诂
1.本文的插叙部分对表现本文主旨有何作用?试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____1、本文的插叙是为了更好的突出文章中心,在文中插叙的内容是回忆我和万芳换裤子的事情,更表明了我们友谊的深厚,而如此深厚的友谊却因为父母的偏见而破坏,是我万万不想看到的结果。
2.细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环节要求:细读默想用心十注提要勾玄卒章反刍chú
教师教学过程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或学生学习过程笔记
1.注音非常“4+3 PK活动”。
在下面的6个词语中选出4个为其加点的字注音,再另选出3个课文中没有的字词注音,指定另外的小组开展注音非常“4+3”PK活动。
逮着玩(dǎi)手挽手(wǎn)攥着(zuàn)
寒颤(zhàn)塞住(sài)脸颊(jiá)
4.“插叙段”位置的确认的一般方法
(1)通过找关键字词句来把握。比如作者在为了表现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往往会通过比如“我的思绪回到了……”;“那是发生在……”等关键的句子来表现;

(七年级语文教案)羚羊木雕的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羚羊木雕的导学案

羚羊木雕的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目标呈现
1.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2.运用文中的语句,多角度、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

3. 体会文中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珍视这种友情。

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理解亲情,正确处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

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整体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把握要点,体会人物各自的特点,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

难点: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一、预习热身
1.资料整合:
作者信息
2.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抹眼泪( ) 攥( ) 犄角( ) 怦怦( ) 树杈( )
脸颊( ) 逮捕( ) 逮着玩( ) 不禁( ) 撒谎( ) 3.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

读课文,完成下表。

内容时间事情叙述顺序线索
1 开头今天发现羚羊不在倒叙以羚羊木雕的所属变化关系为线索今天
2 上星期
3 昨天
4 今天要回羚羊顺叙
结尾今天小结反问句
4.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空格处完成下列情节概括:
情节:妈妈追查、逼迫→爸爸→插叙回忆→我
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n。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羚羊木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羚羊木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理清文章线索、结构,了解插叙手法的运用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怎样)
2、文中属于插叙段落的是第 段到段,依据是

插叙的内容是:① ;
②。
3、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空格处完成下列情节概括:
__________羚羊木雕→__________羚羊木雕→__________羚羊木雕→____ _____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课题
羚羊木雕
班级
审核人
课题学
习目标
1、知识: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能默写及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能力:(1)理清文章线索、结构,了解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品味文中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思想感情;
3、情感:懂得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并学会恰当地表达友情。
记住记叙文六要素,知道什么是插叙,并记住其作用
查阅资料,将要点归纳在预习本上,对子间相互纠正、补充
5分钟
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议论、 抒情和说明为辅,以写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六要素:
第二
学段
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感知课文
对生字词能准确释义,注音
在课文中勾画;
查阅工具,对子间督促识记
学法概述
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并识记;
分角色朗读课文,对子间讨论,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文内容;
找出文中的心理描写并理解其作用;
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友情的认识,说说自己对父母的做法和“我”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学段
学习内容
达成目标
建议使用的
学习方法
学习
时间
巩固练习

《羚羊木雕》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羚羊木雕》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羚羊木雕》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宁远中学何风玉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3、指导学生学习文章常用的记叙方法和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4、启发学生品味文章含蓄的语句及文中所隐含的作者情感倾向,让学生同作品展开心灵的对话。

二、教学重难点:作者的情感观和作品的价值观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教者简述,快速导入。

同学们!我相信大家对家庭和学校生活并不陌生,对发生在家里的一些事也一定熟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一篇反映家庭生活的小说,文章究竟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羚羊木雕》……2、初步感知,概括大意。

①边读边勾画文中的生字词,查字词典。

解决生字:怦、杈、攥;词:自作主张、形影不离、合二而一、满不在乎、仗义、怦怦等。

②提问: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文章讲述了的故事。

”的句式说话。

3、深入情节,总理思路。

①学生逐段速读,编写文段序号并标出文中回忆开始和结束的句子。

②提问:回忆部分从叙述方式的角度看属哪种顺序?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全文按情节可分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四、说读一些对话1、提问:小说人物鲜明生动,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寻读课文,用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描写句。

2、提问:从这些对话的语句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并用“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妈妈、万芳、“我”是的人”的句式说话。

五、品读一批词句1、提问:文中有哪些叠词?有何表达作用?同学们用圈点标示,找一找,联系语境说一说。

用“表现了。

”的句式说话。

怦怦:紧紧:静静:偷偷:嘿嘿:慢慢:呆呆:2、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探究”第三题(题目见教科书66面)。

六、探读一组问题1、展示问题,学生默读。

问:①、用一盒糖去换回羚羊木雕,不也算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好办法吗?为什么“我”却不愿意呢?问②:文章结尾说:“这能全怪我吗?”应该怪谁?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处理?问③: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问④:你想对文中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呢?2、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导学案

22《羚羊木雕》导学案(学生用)【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怦怦树杈攥逮着玩仗义:怦怦:形影不离:3、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1.听写词语。

见预习1。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文章的语言、语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整体把握:讨论: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明确:四、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从文中找出人物个性化语言,并品味揣摩之。

1. “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2. “是的,这是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3.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4.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5.①“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②“不!”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④“没有卖……我送人了。

”。

五、课外作业: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一、导入:二、组织讨论:1.确定辩论议题:(1)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2)友谊和钱财孰重孰轻,应怎样正确对待?(3)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会怎么处理?(4)父母有了错误缺点时,孩子应该怎样对待父母?2.按学生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3,就辩论中双方的观点、理由、态度、方法进行点评三、教师小结:四、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礼物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

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的确瘦了许多。

《羚羊木雕》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羚羊木雕》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学习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学习难点】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自主预习案】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并且把“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的词语抄写一遍;2、速读课文,根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填空:“我”把__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__,__发觉了,逼“我”去,“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__把__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我”__(感情)。

3、资料助读----了解“羚羊木雕”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用一种黑色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状的工艺品。

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

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送木雕。

(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羚羊木雕是十分珍贵的。

)4.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一般有__三个要素;其中___又包含_和___。

本文以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

5.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15):第二部分(16---23):第三部分(24---25):第四部分(26---38):【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白郁金香是一朵代表友谊的花。

友谊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由友谊引发的故事---《羚羊木雕》二、自主探究。

释疑解惑(一)读一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提示:分角色朗读追问木雕、要(收回)木雕两部分。

思考文中的人物在这件事中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据此揣摩人物的语气。

(1)先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注意分配好角色。

(旁白、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万芳妈)(2)小组展示分角色朗读。

《羚羊木雕》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羚羊木雕》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2012-11-5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明确是非。

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2.品读语言,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

3.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难点点拨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

预习指导一、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羚羊()脸颊()寒颤()犄角()抹布()抹眼泪()2.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像身子与影子一样不可分离,形容关系密切。

()(2)对以前答应的事后悔或不承认。

()(3)不跟别人商量,按自己的见解决定。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2)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3)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4)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4.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

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呢?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导入: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对许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对学习、对友情、你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可能与父母发生冲突,由于他们是大人,所以你只能委曲求全,你免不了伤心、落泪。

那么如何与父母交流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或许对你有一定的启发。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效果(二)分角色朗读课文(妈妈故事叙述者我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故事围绕什么展开?它在文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四)品读文章揣摩人物1、通过语言体会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读一读:“我”和妈妈的对话“我”和爸爸的对话“我”和万芳的对话“我”和万芳妈的对话2、请你结合人物言行评价一下文中主要人物。

《羚羊木雕》-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羚羊木雕》-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诗句、名言2.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故事情节3.通过小品表演,多角度思考课文内容4.通过辩证,学会重友谊、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习重点学会重友谊、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习难点多角度思考课文导学过程主体活动主导活动一、各小组上黑板展示预习的生字词(2分钟);二、请7位同学用小品的形式表演(8分钟);三、1.2组展示、概括故事情节(5分钟),其他同学补充;四、2.3组展示:女儿既然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猜妥当(5分钟)?一、教师以“代沟”一词引入(1分钟);二、教师点评;三、教师引导点评;四、教师引导点评。

主体活动主导活动五、5.6组展示: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发生?(5分钟)其他同学补充、质疑?六、各小组展开辩论,主题:父母对与错(10分钟);七、各小组朗诵与“友谊”有关的诗句或名言(5分钟);八、学生谈学习收获(2分钟)。

五、教师提示、指导;六、教师引导学生把辩论的结果引入要重“友谊”(1分钟);七、教师点评;八、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预习目标妈妈的神态:紧紧盯着语气:十分严厉咄咄逼人坚定孩子的神态:低着头语气:声音有些发抖哭着喊了起来成功经验:结构安排覆盖了教学内容,过程设计很有新意,学生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

不足之处:字词教学应加强,讨论时应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

改进措施:要在导学过程中提升应变能力,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23、散步预习目标:1.合作完成生字词。

2.选择复述故事或表演。

3.思考:①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②散步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③一家人为什么散步?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④“我”为什么会“感到责任的重大”?⑤怎样理解“好像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⑥联系实际谈本文对本文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案、教学设计
6.预习任务: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要按时完成,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作文要有新意,尽量避免套话、空话,注重真情实感。
3.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查阅资料,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协助教师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共同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3.课后思考: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下节课分享自己的观点:
a.课文中的羚羊木雕象征着什么?
b.作者是如何通过羚羊木雕来表达对亲情的珍视的?
4.词汇积累:请学生整理本节课学到的重点词汇和成语,做好词汇积累。
5.课堂反馈:请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设计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羚羊木雕》,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使他们认识到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一组羚羊木雕的精美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木雕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会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它们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羚羊木雕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编者:尚彩峰、李昊霞【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性格,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体会运用插叙、倒叙的好处。

3.感悟友情可贵,情义无价,学会与父母及他人沟通。

【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1.查字典,读准字音。

怦怦()犄()角羚()羊伤疤()树杈()反悔()兜()里脸颊()寒颤()攥()着逮()着玩儿2.借助工具书,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成语意思:形()不离:不可抗():无可救():()人听闻:随声()和:自()主张:满不()乎:3.本文的体裁是小说的三要素分别为、、,其中又包括、、、,本文以为线索,贯穿全文。

【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一)整体感知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故事?出现了哪些人物?2.课文写了三个时间三件事情来赞扬我与万芳之间真挚的友情,请你从“上星期”“昨天”“今天”三个角度来概括三件事情。

(二)问题探究1.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请试着拟出小标题.2.找出文章中运用插叙的部分,并分析体会文章运用插叙的好处。

(三)小组讨论1.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并分析塑造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举例说明。

2.文章结尾“这能怪我吗?”你觉得应该怪谁?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该怎样处理这件事。

【目标检测】语段阅读,重点突破羚羊木雕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好吗?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

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了?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的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他。

“昨天不是说的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

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3《羚羊木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3《羚羊木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3《羚羊木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导学目标1.积累生字生词,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体会文中情感,树立正确的父母观和儿女观,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情感,树立正确的父母观和儿女观,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课型现代文精读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备习备习内容:1.朗读课文。

2.辨明字音并抄写3遍:课后练中“读一读,写一写”4.词义理解。

5.辨析词语音字。

6. 作者简介。

备习检测内容:1.给加点的字注音。

犄角()、兜()、挽回()、逮着玩()、不禁()寒颤()、反悔()、怦怦()、树杈()2.解释下列生词:(l)犄角: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

(2)仗义:讲义气。

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

(3)形影不离:成语。

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

挽:拉,引申为扭转。

(5)寒颤:寒噤(jI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

注意:也作寒战。

(6)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侮而不承认。

(7)光彩:形容词。

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

本课指后者。

3.选词填空1.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_(严肃、严格、严厉)2.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鹏妈一(坚强、坚定、坚决)地说。

3.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_(名贵、珍贵、贵重)的木雕!4.作者常识。

问题:平翘舌、声调易错字:习惯性误读的字:对策:辨析,强调。

问题:张之路的常识常有误差认识不足。

对策:教师精讲、强调。

问题:学生对现代诗不熟。

对策:教师适当介绍。

复习备习检测。

情境导入:刚刚升人中学的你,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

对学习,对友情,你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羚羊木雕》导学案(学生版)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3 学会记叙文的思路,理解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难点: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三)学法指导
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把握人物性格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张之路,男,著名作家,1945年生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集团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

主要作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长篇小说《第三军团》
2、资料助读----了解“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用一种黑色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状的工艺品。

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

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送木雕。

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抹()眼泪(2)怦怦()(3)脸jiá( ) (4)手里zuàn()着小藏()刀(5)树chà( ) (6)逮着玩()
4、词语填空:
影不离自主张二而一无可回
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什么事?
2、故事叙述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3、课文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4、涉及到哪些人物?
二、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形象。

要求:
1、请用不同的符号将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的语言、神态圈画出来。

2、朗读的要求:重音语气语速神态
3、品析人物:可以看出“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各是怎样的人?
《羚羊木雕》导学案(学生版)
班级姓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抹()眼泪怦怦()脸颊 ( ) 手里攥()着小藏()刀树杈 ( ) 逮着玩()裁缝()羚羊()挨揍()
二、合作探究
(1)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我要回了羚羊木雕。

我认为自己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

那么,这件事究竟怪谁呢?(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可以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


(2)你觉得怎样处理会更好?
(3)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或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三、辩一辩:
正方:羚羊木雕该送。

反方:羚羊木雕不该送。

四、拓展提升
想像“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