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硝化细菌等。

5.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和营寄生生活的生物。

6.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一些营腐生的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一、生态系统的X围1.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X围生态系统的空间X围有大有小。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组成成分[连线]2.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③实例:(2)食物网①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①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②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河流中所有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2)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4)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5)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6)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2.某自然保护区里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看不见的微生物以及水和光等无机条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A.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解析:选C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通过学生对通济河变迁的课外调查,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图文结合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小组合作讨论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技能目标:1)对台山市通济河变迁的课外调查,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调查的步骤和技巧。

2)通过野外取样、实验室制作生态瓶,丰富了学生的野外实践经验和实验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市通济河变迁的课外调查,深刻感受到本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面貌,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努力学习回报家乡的决心;2)通过学习小组进行课外调查、实验室制作、课堂问题的讨论与回答,充分调动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教学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三、教学流程图1、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突破难点。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复杂性的关系。

3、师生互动:通过讨论、交流提出实有成效的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小结:构建知识树归纳本节知识点。

5、巩固练习,对应考点进行训练。

【导学案】一、精读教材,自我领悟( 15分钟)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阅读课本P109~P110的第1~2段)(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或________自身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基础是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知识点回顾:❶负反馈调节机制在哪章节学过?你能写出那个知识点负反馈调节的模型吗?❷正反馈在生态系统中存在吗?你能举出1个例子吗?如:2、生态系统稳定性内容(阅读课本P110第3段~P111前3段)(1)表现:①_______________稳定性,即_______干扰,___________原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重要性;3.掌握评估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方法;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过程:1.概念解释(1)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以及它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特点。

(2)同学们讨论生态系统的类型,如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等。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意义(1)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稳定性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

通过探讨生态系统的功能,如提供食物、水资源和气候调节等,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展示一些生态系统破坏的例子,引导学生讨论生态系统破坏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3.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1)讲解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人类活动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总结,列举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具体例子。

4.评估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方法(1)讲解评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如生物指标和环境指标的测量和监测。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这些方法来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讨论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方法,如保护物种多样性、减少污染和开展可持续发展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

5.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取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出改善生态系统稳定的措施。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和评价(1)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检验对生态系统稳定的理解。

(2)让学生评价本课堂的学习效果和自己的收获,并提出建议。

三、教学资源:1.图片和视频展示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案例分析展示生态系统破坏的影响;3.实例展示评估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方法;4.组织小组活动的指导手册。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02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0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目标】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4、关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导课】自制生态瓶里的生物能不能长时间存活?【复习】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和,使其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命物质和能量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预习】课本82-86页1、请同学们看书P82——83页,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1906年以前的凯巴森林是什么状态?(2)1925年以后森林中鹿的数量为什么不断减少?(3)整个凯巴森林生态系统在30多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变化的?2、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之间、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凯巴森林中植被、黑尾鹿和肉食动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是通过这三种生物数量的维持的。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当生态系统发生一定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的状态。

一般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稳定性就越。

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能力,导致稳定状态被破坏。

6、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自然因素:、、、、等;人为因素: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大自然,如修建大型工程、大量排放有毒物质、引进或毁灭某些生物物种、大量地施用农药或化肥等。

【展示】1、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4、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5、外来物种的入侵。

【反馈】1.具有下列哪种特点的生态系统较稳定 ( )A.生物种类较少 B.食物链较长C.食物网中营养结构复杂 D.食物链中的消费者较多2.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河流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3.农业生态系统较之其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容易被破坏,主要原因是 ( )A.营养结构单一B.人为干扰太多C.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D.长期种植同一种植物4.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着茂密的森林植被,但是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破坏这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 )A.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频繁,使植物数量减少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使植物死亡C.长年干旱,植物无法生存 D.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放牧5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封山育林,禁止随意打猎 B.减少使用农药,控制环境污染C.大量植树,增加绿地面积 D.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6.玉米螟在田里大量繁殖,造成玉米严重减产,可能的原因是( )A.破坏了食物链 B.农民大量清除了田间的杂草C.大量捕杀了田鼠 D.大量捕杀了黄鼬7.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和两类。

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o认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o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o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认同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稳定性。

•难点: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示意图。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案例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引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o强调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对生物生存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o介绍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包括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消费者的摄食和能量传递。

o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如逐级递减和能量利用率。

o讨论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o讲解物质循环的概念和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等。

o分析物质循环的特点,如循环性、全球性和可持续性。

o讨论物质循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o介绍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作用,如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o分析信息传递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如生物种群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o定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o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如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o讨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6.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威胁的案例,并提出保护措施。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八章“生态系统”的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体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稳定性维持的机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后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机制。

2. 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态环境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稳定性维持的机制、影响因素。

难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后果及其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2)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机制(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4)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后果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讲解生态系统能稳定性判断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进行解答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维持机制影响因素破坏后果2. 生态系统能稳定性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维持机制。

(2)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3)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试分析其原因及解决方法。

2. 答案:(1)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后,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

(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物种多样性、生态位宽度、食物网结构等。

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等。

(3)原因:过度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

解决方法: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等。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国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国一等奖)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活动,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分析凯巴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
(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处理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因素的关注,使学生养成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习惯,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形成生命科学价值观,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观点(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2)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3)培养环保意识,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观点
2、难点:
(1)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
(2)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教法:提问式、启发引导式
(二)学法: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课前准备:制作生态瓶、观察记录其中生物的生活时间,收集身边的人为破坏环境的资料。

(学生分组)
板书设计:
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含义: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动态平衡)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①
②。

郭晓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郭晓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洪东中学生物课题组郭晓明老师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描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重点)2.阐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难点)3.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1.科学思维:分析归纳不同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不同的原因2.生命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3.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生活小思考】澳洲大陆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英国人在40年代引入欧洲野兔,结果繁殖成灾,使草原破坏非常严重,当时的澳洲人常常谈兔色变。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为什么还会出现“谈兔色变”的现象?知识点一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教材P80~P81)1.活动: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

(1)数量变化:1906年,凯巴森林被列为国家禁猎区后,黑尾鹿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2)上升原因:该生态系统禁猎黑尾鹿。

(3)下降原因:缺少食物。

(4)变化原因:凯巴森林发生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不正确干预,破坏了原有的稳定状态。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的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活学巧记】理解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两个方面(1)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2)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

知识点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教材P81~P82)1.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2.深入思考:为什么过度放牧会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提示:过度放牧会使草原上牛羊的数量猛增,超出草原的承载能力,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活学巧记】调节能力大小(反义词记忆法)(生物)少(结构)简单(能力)小(生物)多(结构)复杂(能力)大知识点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教材P83)1.稳定性破坏的原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稳定状态被破坏。

【必修三精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必修三精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内容,课中讲述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如何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这三方面内容,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本节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

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因此,上好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乃至环境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通过分析生态瓶、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

2.能力目标:(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2)解读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曲线图,培养处理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3)养成相互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4)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形成对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关注,养成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习惯,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2)形成生命科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难点: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生态学知识,如今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为本节授课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课中的一些知识点如:生态系统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等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因此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大的难度。

高二年级学生已开始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在一定生物学的经验基础上,能充分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找寻到周围存在有关生态学的现象。

本节课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创造充分机会让学生拥有成功的喜悦,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并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教材分析】教材先介绍生态平衡,说明反馈调节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解释了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并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影响,最后介绍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质、能量的运行规律,了解信息传递,又学习过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相关概念,可以迁移分析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的原因。

【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生命观念)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命观念)4.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生命观念、社会责任)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生命观念、科学探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

【教学准备】1.复习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

2.收集“生物圈2号实验”背景介绍。

3.熟悉制作生态缸的习惯过程。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复习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思考“生物圈2号”为什么刚开始能够维持稳定,但最后又以失败告终?学生活动: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单元情境背景“生物圈2号实验”引入生态平衡的概念。

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活动:理解生态平衡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引发思考问题:从群落演替的角度分析,如果气候条件没有剧烈变化,也并没有过多的人类活动干扰,此地未来还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吗?为什么?观察曲线图,在成熟阶段,群落的总生产量和总呼吸量呈现怎样的趋势?这说明了什么?联系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组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分析在成熟阶段,生产—消费—分解过程的正常进行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回顾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间换一次水?老师怎么不通氧呢?……
所以讨论比较热烈,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到 课例研究综
位,真正体会了学以致用带来的快乐。课后积极利用周 述
末时间制作了生态瓶,跟踪观察了好长时间,还不断的
改进,甚至有些同学把家里的鱼缸也改造了,换掉了观
赏鱼。
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激发出来,就能达到最高的学
习效率。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及总结反 思
学科
高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称Leabharlann 此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
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
教材分析 其中负反馈调节是重要概念。同时要让学生明确:自然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人类活动已干扰了全
球范围内的生态平衡。
系统的稳定有什么具体的条件?课后制作生态鱼缸应
如何操作?
三、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发言
四、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总结制作生态瓶的
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五、布置生态瓶的制作
这一环节的设置,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之
前很多同学到实验室做实验是见到过那个大鱼缸的。很
多同学当时就问:老师你们喂它们吃什么?老师多长时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能用物质、能量输入
和输出平衡的观点,认识具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对生态系统各种成分功能和营养结构关系
的讨论,以及运用反馈调节原理,能初步判断不同生态
教学目标 系统维持其稳定性的相对能力。
3.能够根据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结构以及数量关
系构建稳定性生态系统模型,并制作简易生态瓶。
4.能够为常见生态系统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观点,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维持稳定性的方法。

一、导入引导1. 讨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什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我们来说很重要?2.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二、观点诠释1.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互相作用的系统。

2. 稳定性的定义:生态系统在受到外部影响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三、影响因素分析1.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越稳定。

2.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稳定性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四、维持稳定性方法1. 珍爱生物多样性:珍爱各种濒危物种,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控制人类活动:减少污染、破坏自然环境,珍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科学管理:通过科学的手段管理生态系统,保持其稳定性。

五、案例分析1.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2. 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六、小结反思1.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反思: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珍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你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七、拓展延伸1.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书籍或文章,加深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

八、作业安置1. 作业要求:写一篇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小论文,结合案例分析,阐述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

2. 截止时间:下节课前交。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珍爱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培养环保认识,为未来的生态环境珍爱贡献自己的力量。

3.3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课堂(苏科版2024)

3.3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课堂(苏科版2024)

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3节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领会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科学思维:分析图片资料,进一步练习读图、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尝试案例分析,初步提高数据解读和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理性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爱护生物,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通过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学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生态安全。

2.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学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生态安全。

三、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致力于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生态系统内部复杂而精细的自我调节机制。

首先,从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简述其组成要素与结构特点,为学生构建一个宏观的生态系统框架。

随后,引入自我调节的概念,解释它是如何使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保持相对稳定与平衡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生态系统案例,如热带雨林、草原等,详细剖析其内部的正反馈与负反馈机制。

通过动画模拟、图表展示等多媒体手段,展示生态系统在面临不同干扰时如何通过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平衡。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最后,在教学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回顾本次学习的关键概念与核心观点,强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重要性与脆弱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内容的教学处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内容的教学处理
下, 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 以永续生存 。同时证明 , 目前
我调节能力 , 学难点 是抵抗 力稳 定性 和恢 复力稳 定 教 性 的概念 。为 了便于教学突 出重 点、 突破难点 , 便于 学 生理解 生态 系统 稳定 性 , 教学 中对教 材 内容进行 适 在
当的增删 , 使学 生学得 主动 、 学得 轻松 , 师 的主导 作 教
生 物学教 学 21年( 5 第8 00 第3 卷) 期

l ・ 5
“ 生态 系统 的稳 定性 ” 节 内容 的教 学处 理 一
张树虎 ( 苏 宿 中 2 8 ) 江 省 豫 学 2 0 30
摘 要 关 键词 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节教材内容的拓展 以及对教学 内容 中关于生态系统 中案例的删改有利于学生领悟生态 系统 的 生态系统 教学内容 处理 稳定性 , 掌握教学重点 , 突破难点 。
上, 教师 阐释 什 为什么生态系统具有稳定 性? 从 而引 出“ 态系 “ ” 生
统的 自我调节能力” 。 。
( ) 学体会 增 加的“ 3教 生物 圈 Ⅱ号” 试验 资料与
“ 生物圈 I 号”是正反两个实例 , 以视觉和 听觉 冲击学 生的心灵 , 他 们感 悟 到生 物 圈是 我 们 唯一 的家 园。 使 教师通 过引导 学生从 群 落的种 间关 系、 生态 系统 的结
地球仍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与信赖的维生系统 。 ( ) 学 策略 2教 上课 时 , 先复 习生 态 系统 的结 首 构、 功能 , 出当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和物质循环 提 较长时间保持 平衡状 态时 , 它的生物种类 、 成分 和数量 也保 持着相对稳 定状态 。如果生 态 系统 中生物种 类 、 成分 和数量 不能够 长期保 持相对 稳定 状态 么生 态 那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图片,如森林砍伐、水资源污染等,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
2.设计真实的环保情境,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或社区的环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3.通过讲述生态环境的实际案例,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贯穿始终,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还注重了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我还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图片,如森林砍伐、水资源污染等,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
2.设计真实的环保情境,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或社区的环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3.通过讲述生态环境的实际案例,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前布置 每 两 人 设计 制 作 … 小 型生 态 系 统 装 置, 多媒体影像 资料。 4 教学过 程 教师引导 设计 意图
①展示各 自 计制作的 设 ① 观察 比较你们 的小 型生 态系 ① 通过 亲 自动手设 计 小 型 生 态 系 统 装 置 ( 盆 统中生物生活状态 一 制作 , 培养学生 参与意识 , 花, 一个 小鱼缸 , 种生态瓶 各 ② 这些生 态系 统 各不 相 同 训 练动手能 l 力 瓶等 ) 但 ② 加深 理锵 生态系统 ②交流 比较 在组成 成分上有无共 同点 ? 发现 问题 的结构和功能


① 分析讨论 ① 同学们 制作 的这些小型生态 启发引导切 入 ② 发 表 看 法 : 没 空 气 系统为什么有 的动 植 物死 亡 了 , ( 而 生 态系统内部要 正常运转 主题媒 体展示 了 、 缺食 物 了、 水、 营养 有的却 生活 良好 呢? 缺 缺 需要什 么条件 ?为引出生 了 ② 多媒 体展示 “ 物圈 I 号实 态 系统 的稳定性 做暗示 生 I 废物无法排 出等) 验” 简介及问题引导
统。
是相对 的稳定 。②生态系统 的稳 定性 是指生态 系统所
具有的一种能力 , 不是一种 状态 , 而 这是 它与生态 平衡
的区别 。③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包括 抵抗 力稳定性 和恢
复力稳定性等 方 面。这部 分 内容在 教 材 中并 不 多 , 但 与前面学 习的知 识联 系 紧密 , 而且 能 充分 训练 学生 形 成完整知识体 系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
多媒 体出示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概 。作为一名 畜牧专 业 溧 教尤 教 师的在教学 中要注意优 化课堂 活动 , 在教 学过 程 中,
不仅注 重理论 讲授 , 还要 重税 试验操 作 结合 职 业 中 学 的特 点 , 改革 教 学方 法 , 高教学 质量 , 提 为学 生 的终 身 发展 打下 良好基础 。
知识的奴役 , 不敢质 疑 , 不愿动手 , 愿交流 , 不愿 探 不 更
究, 甚至老师在 教如何 在应对 高考 时套用实 验现 象 、 结 论、 设计方法 , 一些学生大 量套作 买验 、 探究 性高 考题 , 背诵 实验结论 , 试成 绩 虽好 , 考 但这 些 学生 应变 能 力、 设计创造 及探究能力差 , 丧失 了青少 年应有 的创 造力 。 本节 内容 因有 足够 的空 间让 每一个 学 生 去动手 没甜‘ , 交流 , 甚至创 造。通 过本 节课 的尝 试 意在设 计 一 个轻 松愉快 的教学 环境 , 让学生 人 人参 与到 学 习中来 , 给学 生创造 、 展示和交 流的平 台 , 通过体 验性 学 习提升学 并 习兴趣 , 培养 创新 精神 和实 践 能力 。同时通 过 本课 学 习进行生态 道德 教 育 , 教育学 生具 有生 态 的正 义感 和 义务感 , 共同建 设维 护并 享有 人类 不 能分 割 的生态 系
“ 生态 系统 的稳 定 性 "一 节 学 设 计 教
曹小 玲 ( 甘肃省临洮中 700) 学 350
1 教 材 分 析
验、 探究 活动 的现象 甚 至实验 结论 的 习惯 。学生 成 了
全 日制普通 高中《 物》 生 必修 第二 册 “ 生态 系统 的 稳定性 ” 这部 分 内 容 , 是学 生 在 学 习 了生态 系统 的概 念、 类型 、 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 以及生 态系统 是如何 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建立起 联系形 成统一 整体 的 基础上设置 的。其要 点 内容 是 : 生 态 系统 的结构 和 ① 功 能总是处 于不断 变化 过程 中的 , 生态 系统 的稳定 只

5 8・
科 学教 育 S i c dct n c neE uao e i
20 09年第6 第 1 卷) 期( 5
媒体展示 设置 问题 引 出概念
①多媒体展示 自然界 中的各 种 生态系统 直接地展现各生态系 观察、 比较 、 流 , 交 捕捉 ②设 问: 原生 态系 统 中若 引 统的 自然状态并通过问题 草 知识要点 入一大群羊后将发生什么变化 ?农 引导引出生态系统稳定性 田中若害虫增多又会发生什么 ?③ 的概念

讨论交流
共享结论
① 讨 论交 流 : 现 有技 在 术条件 下 , 类 能否 建造 一 人 问题 引导 : 个脱离地球 环境而又能让人 ①科学 家为 什么要 建造 “ 生物 类生 活的生态系统 ? 圈 I 号” I 并进行实验 ? 通过 “ 物圈 I 号实 生 I ② 结 论 :真 正的 生物 圈 验” 引出生 态系统稳定性 ② “ 生物圈 I号 实验 ” 败说 I 失 能够长 期 保持 相对 稳 定 , 具 明 了什 么问题 ? 备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
2 教学设计思想
高中生物 教学 因为要 顺应 高考纸 上做答 能力 的要
3 教 学准备
求, 教学活 动在 很 大程 度 上 限 制 了高 中学生 动 手 、 实
践、 观察 、 交流及 实验 操 作 能力 的训 练和 发展 , 此 以 长 往, 学生便形成 了被动接受 现有知 识 , 甚至生 硬接受实 教学程序 设置情景 导人新课 学生 活动
20 09年第6 第1 卷) 期( 5
科 学教 育 SineE uai c c dctn e o
・7- 5
和试验报告 书 写等 。此 外 , 要求 学生 在 实验 中有 条不 紊, 用完器材 、 试剂 及时归 位 、 整理卫 生 、 手等 良好 的 洗 试验 习惯 。尝试 自主 性 以小 组 为 单位 的选 择试 验 项 目, 准备试 验器材和试 验动 物 , 进行试 验。培养 自主学 习的实践能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