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一摆__想一想》课堂实录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三篇)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在数位表上摆1.2个珠子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会用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会记录用珠子摆出的不同的数。
2. 通过在数位表上小组合作摆3.4个珠子的活动,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初步培养有序思考能力及建模思想。
3. 在经历猜测、观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在数位表上摆1.2个珠子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会用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会记录用珠子摆出的不同的数。
【教学难点】:通过在数位表上小组合作摆3.4个珠子的活动,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初步培养有序思考能力及建模思想。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神奇的小珠子(一)谈话引入新课师:看老师和你们手里都有一些小珠子和数位表,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两样东西上一节有意思的数学课。
揭示课题:神奇的小珠子【设计意图】简明揭示本节课所用学具,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
快速进入本节课教学。
(二)活动探究1.在操作中感受位置思想(1)用1个小珠子表示数师:同学们,你们能用这1个小珠子在数位表中表示一个数吗?表示的是几?你怎么知道的?还能表示另外一个数吗?师:为什么同一个珠子表示出来不一样的数呢?【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在黑板上摆一摆,表示数。
【设计意图】用1个小珠子表示数,在学生摆和说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位值的重要性,也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位值思想。
(2)用2个小珠子表示数师:老师摆了一个数,你们知道老师摆的是几吗?你们怎么知道的?师:你们能挪一挪,表示一个比11大的数吗,这个数是几?师:刚才是11,怎么一挪就得到比11打的数了?师:你们能挪一挪,表示一个比11小的数吗?师:这个数是几?这回怎么一挪就比11小了呢?【学生活动】黑板演示,跟随老师问题,不断思考。
师:看来这个珠子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小珠子在数位表上挪来挪去,就表示了大小不同的3个数,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出示ppt) 【设计意图】学生在1个小珠子表示数时,对位值有了初步的感受,在用2个小珠子表示数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受了位值思想的重要性,在一挪,一摆,一读的过程中体会小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得到的数就不同。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子摆数在这里起过渡的作用,在学生初步找出规律后, 鼓励学生不摆,直接写出可以摆出的数,为后面直接写 出用 6 个、7 个、8 个、9 个棋子摆出的数作铺垫。)
活动三:四人小组合作,写出用 6 个、7 个、8 个、 9 个棋子可以摆出的数。
1、自由选择任意 6 至 9 个棋子,直接写出可以摆 出的数。2、四人小组交流,我用几个棋子摆出了几个 数,分别是哪几个数?
合作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等等这些充满激励与鼓 舞的话语使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还有在课堂的最后, 我还鼓励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真正的关注了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 也促进了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新课标》提出:学科教学应注重“三维目标”的 有机整合,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只有它们和谐统一,才会让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健 课例研究综 康地发展。本节课我不失时机的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 述 例如“你的做法真是与众不同啊。”“看看谁有一双机 灵的眼睛,”“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 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多多学习。”“这与你们的团结
4.对比几种摆法,体会“有序”的好处。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自选“1 颗”、“2 颗”、“3 颗”、“4 颗”棋
子中的一种,用自己认为最有序的方法去摆,把摆出的
数有顺序的记录在纸上。
2.全班汇报交流。 4.同桌讨论,寻找规律。 小结:无论怎样摆,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都等 于棋子的个数;摆出的数的个数比棋子数多 1。 5,应用刚才的规律摆 5 颗,6 颗棋子摆出的数。 6.猜想并验证用 7 颗、8 颗、9 颗棋子摆数。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检验用 6 颗棋子摆的数是否正确:6、24、15、 34、33、42、51、60。 五、拓展延伸,辩证思维 1.猜一猜:用 5 个圆片摆出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数是()。 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 2,他 们的和是 6,这个数是() 2.作业:10 颗棋子可能摆出多少个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
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并引领学生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1、2个圆片的活动,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会用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读数、会记录用圆片摆出的不同的数。
2.通过在数位表上摆3、4个圆片的活动,合作探究、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感悟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
3.在活动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思考,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感悟位值思想【教学难点】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演示铺垫大家喜欢变魔术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变数学魔术,你们想玩吗?道具:数位表和圆片演示:将一个圆片摆在个位,这是多少?将圆片移向十位,这是多少?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小圆片,能摆出两个不同的数?你们想当魔术师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摆一摆,想一想二、动手操作,活动探究(一)师生合作:看一看1.老师手里有2个圆片,想一想,用2个圆片可以摆出哪些数?2.怎样给圆片搬搬家,摆出不同的数? (一人摆,一人记录,说说摆法,记录的方法)3.观察3个组成的数,个位、十位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更好的摆法?(二)同桌合作:摆一摆1.3个圆片可以摆出哪些不同的数?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把所有数找全。
一人摆圆片,一人在记录单上记录。
(3分钟)2.汇报展示(无序到有序,体会好处)演示摆法。
3.比较两种摆法(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三)独立思考:画一画用4个小圆片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不用圆片摆,直接画出来)(四)寻找规律:想一想1.填写组成数的个数,观察1个、2个、3个、4个圆片摆出的不同的数,你有什么发现?大家发现圆片的个数与组成的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吗?小结:组成数的个数比圆片的个数多12.再仔细观察,圆片个数与组成的数有什么关系吗?小结:组成的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之和等于圆片个数。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五篇)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复习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感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重要性。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及主动探究的意识。
3. 加深学生对数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已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能熟练说出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因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自制数位表,通过摆圆片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从而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进一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巩固数位及位值思想,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与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演示铺垫1. 今天咱们要学习一个新内容,你们每组面前都有一些学具,先看一看,玩一玩。
2. 师:你们手里的这两个学具叫什么?生:数位表、珠子。
师:“数位表”很正确,这个珠子叫磁珠。
(随手拿一颗粘到黑板上)活动2【活动】活动引入演示铺垫。
1.教师演示:将一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的个位上,问学生:这是多少?2.教师演示:将一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的十位上,问学生:这又是多少?4.师:神奇吗?(2)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小圆片,却能摆出两个不同的数来呢?引导学生回答:把圆片摆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摆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让学生初步感受:把圆片摆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
5.你们也想玩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动动小手“摆一摆,动动大脑,想一想”一起来探寻数中的小秘密吧。
我们先来看看用2个●可以在个位和十位上摆出什么数?谁来试着摆一摆?(出示两颗小珠子,请3位同学上黑板摆一摆)(5)师追问:指着其中的一个记录单,如表一:①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2的?②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11的?③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20的?④从“2”到“11”你是怎么变化的?⑤从“11”到“20”你又是怎么操作的?2.小结:这个魔术很神奇吧?看来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放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_吉林省洮南市第四小学_孙红岩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洮南四小:孙宏岩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复习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感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及主动探究的意识。
3、加深学生对数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教学难点:掌握“珠子的个数与摆出的数之间的关系”学具准备v:数位表、5个小珠子一、教师谈话,引人新课现在我们来看看上课之前老师都发给大家什么东西了,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数位表。
读一遍:数位表。
跟我读数位表。
这是什么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这是什么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这个叫什么?(数位表)还发什么东西了?(小圆片)小圆片是我们学具盒里的学具,那么这节课我们把它叫做小珠子。
说一遍(小珠子)教师板书:小珠子。
那么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利用这些小珠子共同来上一节活动课,好不好?二、组织学生、活动探究(一)在动手中明确数位的作用1、请每组选一个代表举起一颗小珠子。
注意听要求:你能不能利用这一颗小珠子在数位表上摆个数出来,行吗?摆摆看,谁能到黑板上来摆?对吗?这个数是几?那老师就不明白了,同样都是拿一颗小珠子,那么为什么一会儿摆出个10,一会儿又摆出个1呀,这是怎么回事?说的多好啊!由于小珠子的位置不一样在个位时就表示1在十位上就表示10所以说数的大小也就不一样。
对不对?好,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刚才呀我们利用一颗小珠子,摆出了哪两个数?一起读2、下面我们用两颗小珠子摆。
注意:这回老师先摆一个,看看谁反应最快把这个数读出来。
这是多少?就这两颗小珠子谁能搬一搬家,让它变成比11小的数吗?试试看。
谁到前面来摆,这个数是几?还能搬搬家让它表示比11大的数吗?谁愿意到前面来摆?多少?奥!你看多有意思啊,都是这两颗小珠子,蹦到这就变成比11小的数了,又蹦到这了就变成比11大的数了。
所以说蹦来蹦去就有变化了,我们来看屏幕,刚才我们是利用2颗小珠子摆的,摆出的数是读。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课本第51页《摆一摆、想一想》活动课。
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置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活动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整个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现形象思维能力,还能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能够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能熟悉说出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在此基础上,学生使用自制的计数器和数位表,通过拨珠子和摆圆片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置的概念。
从而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进一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摆一摆进一步理解数位及感悟〃位值制〃思想。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准备:计数器,数位表,百数表,磁力扣、圆片。
教学过程:∕nn师:提问:前边我们学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告诉大家,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百位是第几位?师: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二、导师:这节课,我们来〃拨一拨计数器、摆一摆圆片〃,大家喜欢吗?师:现在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同学们仔细观察,十位和个位都拨上1个珠子,这个数是多少?谁能说一说这两个数位上的1分别代表什么?下面请你们把计数器放在桌角,把准备好的数位表和圆片拿出来,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摆一摆_想一想》教案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交流等活动,巩固100以内数位及数值的概念;(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情感塑造学生的情感,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在交流反思中发现自己数学活动中的错误或别人的好方法,能及时改正或采纳。
教学重、难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出用1——9颗围棋子分别摆出的所有小于100的数。
教学准备:围棋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围棋子,平时我们的围棋子是干什么用的——玩;今天我们在数学课上也要玩一玩围棋子,看看我们在玩围棋子的过程中,能研究出什么数学知识?板书课题:摆一摆想一想2、出示数位顺序表并简单回忆。
师板书:二、探究新知:1、学生用三颗围棋独立在数位表上摆数,边摆边写数,初步感知规律。
学生独自摆棋、人人摆棋并抽生板演汇报,教师引导寻找摆棋子的方法:1颗1颗移动、交换位置;学会有序思考。
2、边摆边写,有所感悟。
①用1颗、2颗、4颗、5颗棋子摆棋,操作交流探究进一步熟悉摆棋子的方法,探索规律,掌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②汇报:3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板书:大——小、小——大、一对一对3、脱离棋子,进一步感悟规律。
①通过判断6颗棋子摆出的一组数字是否正确,训练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②、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结合课件演示。
4、运用规律猜一猜。
①让学生猜想7颗、8颗、9颗棋子分别能摆出哪些数字,进一步质疑摆数的方法和规律是否正确?②让学生摆或直接写7颗、8颗、9颗棋子摆出的数,进一步验证摆数的方法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数感。
③“思维氧吧”猜年龄。
通过6颗棋子摆出的数猜老师的年龄和学生的年龄,解决问题,让孩子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体验数学思考与人文思考相结合的思考法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左”、“右”、“前”、“后”的基本概念。
2.能够描述简单的方位关系。
3.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左右的概念理解。
2.方位关系的描述。
3.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1. 《摆一摆,想一想》教材内容解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左右的概念及简单的方位关系描述,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和实际场景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2. 教学活动安排•活动一:左右辨认让学生自觉坐到教室正中央,教师指定左手和右手,学生做出相应动作。
•活动二:环形游戏在教室内设置环形的活动场地,引导学生分清方位关系,依次走到下一个指定位置。
•活动三:指导学生画线以教室的门和窗为参照物,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左边或右边的窗和门。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2.实践操作法3.讨论交流法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学生做几个左右的动作,热身教学气氛。
2.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图片和实际场景,引入左右的概念。
3. 游戏互动让学生参与各种左右方位相关的游戏,加深理解和记忆。
4. 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左右方位关系,加强对概念的牢固掌握。
5. 总结归纳通过讨论,总结左右的概念及方位关系,梳理教学内容。
六、课堂反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理解情况,及时进行反馈,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七、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通过观察、游戏等方式,巩固左右的概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以上为《摆一摆,想一想》教案部分内容,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摆一摆,想一想(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摆一摆,想一想(6)题目:摆一摆,想一想(6)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环境中的事物,发现它们的数量、形状和位置的关系。
2. 通过比较运算符的大小,判断大小关系。
3. 利用数量关系,完成简单加减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发现数量和形状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进行简单数学运算。
3.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分享答案,积极参与课堂。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和形状的关系,简单加减法的计算。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进行解答。
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想一想(6),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数量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加减法运算,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便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口算能力等方面,在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多地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知识。
二、教学过程1. 想一想:(1)将图片放到投影仪上,问学生这三个动物有几只脚,让学生思考这里面有哪些数学概念。
(2)让学生夹出一张牛,问学生这张牛是不是等于一只牛,为什么。
(3)将图片放到投影仪上,问学生两只鸭子加一只鸭子等于几只,让学生自己画一幅图图示。
(4)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幅图,让老师来求他画的图中有几个四角的图形。
2. 摆一摆:教师将教案放到投影仪上,让学生图一图,问老师 2+1=多少,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家里的3样物品,设计成一个图形,通过绘图板巡视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数量和形状之间的关系。
3. 小结:让学生围成小组,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学表达式,让学生表演一下,一起检查对错。
其中相加用和表示,相减用差表示。
三、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答题情况和表现,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参与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乐趣。
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
2.通过视察、猜想等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育学生间合作实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悟有序思索的价值。
教具打算: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日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老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其次位叫什么位?(十位)老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老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
假如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看来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圆片挪来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数,分别是2、11和20。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5个数。
分别是3、12、21和30。
你知道怎样摆能表示最小的数吗?怎样摆能表示最大的数?]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接着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在操作中学生体会有序思索老师提问,学生摆后回答(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教案2教学内容:摆一摆、想一想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
《摆一摆》教学课堂实录
《摆一摆》教学课堂实录-教师教育论文《摆一摆》教学课堂实录整理/储金坡生:老师您好!师:真棒,这一声老师您好喊出了你们的精气神,今天老师非常开心来到北街小学与咱们3.1班的同学一同学习,老师专门为大家带来了印有何老师专属印章的表扬信,待会老师准备发给课堂上表现最棒的孩子们,有信心得到它吗?生:有。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师:好,老师首先要考考大家了,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面积,谁来说一说什么是面积?第一个举手的小朋友你来回答一下生1: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同意吗?生:同意师:好,第一张表扬信送给你啦,请坐。
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那我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生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师:说得好吗?生:好,那其他孩子们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平方厘米有多大吗?能的孩子请起立,咱们一起来比一比1平方厘米有多大,用手势比一比告诉老师,1平方分米呢?1平方米呢?生:用手比划二、创设情境,启发质疑:师:真棒,同学们请坐。
在桌子上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1号信封,请你打开,你看到了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师:拿出绿色的卡片挥一挥,更快速的估计出它的面积有多大吗?老师给你5秒钟时间,请你快速的将估计结果写在上面,快快开始了,好,有同学已经举手了,时间到,谁来说一说你的结果生1:24平方厘米生2:20平方厘米生3:25平方厘米生4:26平方厘米生5:16平方厘米师:非常好,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同一张卡片,同一张卡片咱们估出来的却有大有小,看到这大大小小的结果你想说什么吗?你有什么疑问吗?大胆说出来生1:为什么卡片大小一样,结果会不一样呢?师:也就是说估的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孩子们还有其他的疑问吗?生1:它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呢?三、梳理问题,组织探疑探疑:师:这个长方形卡纸的面积到底是多大呢?老师这节课就带领大家探索一下这个长方形卡纸的面积到底有多大?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1: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生3:用硬币测量生4:画格子生5;剪一剪拼一拼……师:方法实在是太多了,老师已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信封,心动不如行动,咱们拿出2号信封,信封里面装有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孩子们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也可以利用老师提供你的小正方形来找到1号信封里面三张长方形卡纸的面积,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请看大屏幕:1号为绿色长方形,2号为蓝色长方形,3号为橘色长方形,一边找面积一边完成老师发给大家人手一张的表格,明白老师的要求了吗?生:明白了1.自主探疑:师:看到同学们迫不及待了,那就开始吧。
《摆一摆 想一想》课堂实录
《摆一摆想一想》课堂实录经验的确不等同于体验。
就词性而言前者大多被作为名词使用,后者常常表现为动词;在汉语中前者被当作认识论的概念、知识或技能,后者则往往作为得到知识技能的一种过程、一种途径;前者指向的是真理世界,后者指向价值世界。
经验与体验又常常被大家混淆。
其实一个简单的例子能凸显两个概念的区别:一位教师执教“摆一摆,想一想”一课数遍,但没有引起他内心的感受、反应和联想,对他来说只是拥有关于这节课的经验;另一位教师执教同样内容的课后通过自己的感悟、辩别与反思,形成了对这节课的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他拥有的不仅是关于这节课的经验,还有更多的是体验。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需要的是经验还是体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妨以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下)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一课细细揣摩。
一、拟定教学目标如果纯粹以“经验”为目的,这节课的目标(以下称目标一)可以这样陈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数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的规律,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果以“体验”为最终目的,那么目标(以下称目标二)则要重新定位:(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交流等活动,巩固100以内数位及数值的概念;(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情感塑造学生的情感,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在交流反思中发现自己数学活动中的错误或别人的好方法,能及时改正或采纳。
两个目标不仅仅是字数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差异,这正是体验与经验的质的区别。
在目标一中,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会有自己关于这个知识的经验,这个经验偏重于单纯的认知性理解,即以往教学中最强调的知识技能。
《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简单的益智游戏。
2. 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发掘学生的潜在智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介绍益智游戏《摆一摆,想一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首先,教师会介绍益智游戏《摆一摆,想一想》的玩法,并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问题。
例如,如何用5个糖果摆出3行各有3个糖果的糖果图形?2.展示案例教师会在白板上展示一个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寻找答案。
案例可以是这样的:有3个相同的正方形,其中有2个被铺上了零件,一块是红色的小方块,而另一块是蓝色的小方块。
你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吗?3.分组合作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尝试回答5道类似的问题。
教师在每次回答后讲解正确答案。
4.自主答题学生可以自己想出一些类似的问题,并让同桌交替回答。
这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创意和开发潜力。
5.展示成果学生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答案或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解决方案。
6.概括总结教师会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个总结,让学生再次思考益智游戏所需要的思维和技能。
同时,教师也会强调这些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通过透彻的思考和灵活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个案分析法2.合作式学习法3.概念导图法4.认知经验教学法五、教学心得学生们在玩游戏的同时,不仅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还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深度参与了这种益智游戏教学中,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观察分析图案背后的规律和秩序,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与技巧。
同时,学生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自信心和彼此合作的意识。
所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快乐学习,还能帮助他们扩大自己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资源1.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彩笔、尺子、色块等。
2.教学媒体:投影仪、PPT等。
3.学习辅助材料:笔记、课件、练习册。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思维是否灵活敏捷等。
2.学习情况: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如是否理解了益智游戏的规则和策略,是否有自己的创意等。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教案7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7 1. 教学目标•让学生重点掌握数学中“比较大小”的概念。
•能够利用各种实际情境进行大小比较的练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3.1 比较大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大小,进行比较。
•让学生分辨大小,确定大小关系。
3.2 实际问题比较•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困难。
4. 教学准备•准备多种大小不同的物品或图片,用于比较练习。
•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思考。
5. 教学过程5.1 游戏活动1.让学生参与比较大小的游戏,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大小的认知和理解。
5.2 实际问题讨论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来解决。
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关系困难。
6. 教学反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交流讨论。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强化学生对比较大小的理解和运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比较大小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
8. 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比较大小,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可以进行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9.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和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课程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教案3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3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背诵拼音字母表,并能熟练朗读。
2.能够理解图形的特点,举一反三。
3.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掌握图形的排列规律。
二、教学重点1.认识并理解不同图形的形状和特点。
2.掌握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简单填空和推理。
3.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各种图形的图片和排列组合。
2.讲义和课堂练习题的复印件。
3.小贴纸和奖励小礼品作为奖励。
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让学生通过唱歌或游戏的方式回顾并巩固拼音字母表的学习。
2. 学习新知(15分钟)•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图形的排列规律,思考其中的规律性。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排列规律进行简单填空练习。
•分组讨论,比较不同组的解决方案,并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4. 拓展应用(10分钟)•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和思考,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排列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总结学习收获和困难。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并对正确和错误进行讨论和纠正。
五、课堂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完成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并将答案带到下节课上。
六、教学反馈与调整•收集学生的作业,及时进行评阅并给予反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本教案设计,旨在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提升自身水平。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五篇)
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复习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感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重要性。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及主动探究的意识。
3. 加深学生对数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已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能熟练说出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因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自制数位表,通过摆圆片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从而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进一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巩固数位及位值思想,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与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演示铺垫1. 今天咱们要学习一个新内容,你们每组面前都有一些学具,先看一看,玩一玩。
2. 师:你们手里的这两个学具叫什么?生:数位表、珠子。
师:“数位表”很正确,这个珠子叫磁珠。
(随手拿一颗粘到黑板上)活动2【活动】活动引入演示铺垫。
1.教师演示:将一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的个位上,问学生:这是多少?2.教师演示:将一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的十位上,问学生:这又是多少?4.师:神奇吗?(2)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小圆片,却能摆出两个不同的数来呢?引导学生回答:把圆片摆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摆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让学生初步感受:把圆片摆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
5.你们也想玩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动动小手“摆一摆,动动大脑,想一想”一起来探寻数中的小秘密吧。
我们先来看看用2个●可以在个位和十位上摆出什么数?谁来试着摆一摆?(出示两颗小珠子,请3位同学上黑板摆一摆)(5)师追问:指着其中的一个记录单,如表一:①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2的?②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11的?③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20的?④从“2”到“11”你是怎么变化的?⑤从“11”到“20”你又是怎么操作的?2.小结:这个魔术很神奇吧?看来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放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教案8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教案8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懂题目中的数学问题和图形。
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3.能够通过比较图形大小或数量来进行分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难点: 1. 学生对题目理解的深入。
2. 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具准备1.教科书《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2.黑板、粉笔3.数学教具:图形卡片、计算器4.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导入新知识(10分钟)教师出示教材中相应教案内容,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并展示相关图片。
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可以回答各道题目中的问题。
3. 讲解示范(15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逐一讲解每个题目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在黑板上操练相关数学计算。
讲解过程中,强调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
4.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合作解决一到两道题目。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合作,共同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和引导。
5. 展示讲评(1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解决的问题,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对正确解答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如何用图形卡片解决问题,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布置留作业让学生回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和逻辑性,确保无漏洞。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积极学习,提高数学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 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
☆《摆一摆想一想》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0-5,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观察物体的数量,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3.能按照指定数目进行物品摆放,并理解相等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0-5,掌握书写。
2.能够简单比较数量大小。
3.理解相等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0-5。
2.物品卡片若干。
3.丝带、玩具等辅助教具。
4.教学PPT素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0-5,让学生认识并模仿书写。
引导学生数一数课桌上的橡
皮擦数量。
2. 活动一:数字认知
让学生分组,每组一人出示数字卡片,其他同学依次数数,识别卡片上的数字。
3. 活动二:比较大小
老师出示两组物品卡片,让学生比较数量的多少,判断哪组更多,哪组更少。
4. 活动三:摆一摆
老师指定指定数量的物品,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摆放方式。
例如:请摆放3个玩具。
5. 活动四:想一想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用给定物品进行摆放,并讲解自己的布置理由。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我们学习了数字0-5的认识和书写,掌握了简单的比较大小方法,以及相等概念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
1.自己书写数字0-5。
2.练习比较数量大小。
3.回家摆放家里的物品,数一数每种物品的数量。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果。
《摆一摆_想一想》教案
《摆一摆_想一想》教案教案《摆一摆_想一想》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
2.掌握排列组合的基本计算方法。
3.能够熟练应用排列组合进行问题解答。
4.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
2.排列组合的基本计算方法。
3.应用排列组合进行问题解答。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教师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排列组合的思考,例如“班上有5个男生和4个女生,现在要从中选取一个班级代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举结果?”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班上有n个男生和m个女生,从中选取一个班级代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举结果?这是一个排列还是组合问题?步骤二:学习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概念1.导入概念:“排列”和“组合”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排列”是指将n个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不考虑其顺序。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比如“从ABCDE中选取3个字母,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3.引导学生总结排列和组合的特点,并总结排列和组合的计算公式。
步骤三:巩固排列和组合的计算方法1.教师通过例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例如“从1、2、3、4、5中选取3个数字,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3.引导学生总结排列和组合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四:应用排列和组合解决问题1.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排列和组合的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比赛共有8个奖项,参赛人数为12人,如果每个人只能获得一个奖项,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获奖方式?”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问题属于排列还是组合问题,然后运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3.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步骤五:拓展应用1.引导学生思考:排列和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为什么要学习排列和组合?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排列和组合问题,并尝试运用排列和组合的知识进行解决。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摆一摆 想一想_人教新课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目标:1.通过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2.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悟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学会有序思考,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学生在愉悦的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摆数的过程中探索数位不同引起数的变化的简单规律。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师(分别板书1、10):这是几和几?生:这两个数是1和10。
师:老师手里有1个圆片,你们能不能用这一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呢?生:不能表示。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数位顺序表,能用这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吗?生:这就能表示了。
(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
)师: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多少?如果把它放在十位上呢?生: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1个1,放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0)。
小结:把1个圆片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如果有更多的圆片,又能表示多少个不同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摆一摆,想一想”(板书课题)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评析:数值和数位的复习,是本课知识的生长点与着力点。
通过对1与10这两个最简单的数的认识,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拉近了学生间的距离,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独立操作,感知有序性1.学生试摆。
师:刚才我们用1个圆片在不同的数位上摆出了1和10,下面请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的仅有的2个圆片,试着在数位表上摆一摆,并且把摆出的数填在实验报告单上。
2.交流摆法。
生1:我摆出了2、20、11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生1: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最后十位上放一个、个位上放一个,就得到数11。
师:请这位同学上台摆给大家看一看,一边摆,一边把摆的数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师:还有不同摆法吗?生2:我摆出了20、11、2三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摆一摆__想一想》课堂实录◆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摆一摆想一想》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摆一摆想一想》课堂实录经验的确不等同于体验。
就词性而言前者大多被作为名词使用,后者常常表现为动词;在汉语中前者被当作认识论的概念、知识或技能,后者则往往作为得到知识技能的一种过程、一种途径;前者指向的是真理世界,后者指向价值世界。
经验与体验又常常被大家混淆。
其实一个简单的例子能凸显两个概念的区别:一位教师执教“摆一摆,想一想”一课数遍,但没有引起他内心的感受、反应和联想,对他来说只是拥有关于这节课的经验;另一位教师执教同样内容的课后通过自己的感悟、辩别与反思,形成了对这节课的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他拥有的不仅是关于这节课的经验,还有更多的是体验。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需要的是经验还是体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妨以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下)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一课细细揣摩。
一、拟定教学目标如果纯粹以“经验”为目的,这节课的目标(以下称目标一)可以这样陈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数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的规律,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果以“体验”为最终目的,那么目标(以下称目标二)则要重新定位:(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交流等活动,巩固100以内数位及数值的概念;(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情感塑造学生的情感,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在交流反思中发现自己数学活动中的错误或别人的好方法,能及时改正或采纳。
两个目标不仅仅是字数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差异,这正是体验与经验的质的区别。
在目标一中,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会有自己关于这个知识的经验,这个经验偏重于单纯的认知性理解,即以往教学中最强调的知识技能。
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教学从整体生命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的致命缺陷。
”但是,如果这个“经验”是一个情感的生命体,课堂便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因此在目标二中加大了情感的融入,特别指出了“用情感塑造情感,用态度影响态度”。
我们可以非常感性地欣赏这样一句话:“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入、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
”二、体验数学课堂体验数学课堂的维度是多向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数学概念间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还可以体验课堂里的教师、同伴、环境与氛围……每一项体验的内容不可能完全孤立,但可以从一些片断中有侧重地加深对体验的理解。
片断(一)至片断(五)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数学流程,这里人为地分割只想借一个片断说明一个问题。
片断(一)——体验数学方法的价值。
师:请大家用三颗围棋摆在数位表上,摆1次顺便把这个数写下来。
(学生独立尝试摆棋,并写下摆出的数)师:现在不急着上台演示,先在4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一共摆出了几个数,分别是怎么摆的?通过比较,推荐出小组中的最佳摆法。
(学生交流)师:哪一个小组愿意上台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最佳摆法。
生:我们组最好的摆法是这样的:(演示)先把3颗棋都摆在个位上,是3;再移一颗到十位,是12;再移一颗到十位,是21;再移一颗,三颗都在十位上是30。
师:老师做你的小助手,把你刚才摆的4个数写下来(板演:3、12、21、30)生:老师,我发现这些数正好一个比一个大9。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们组的摆法正好和他们相反,我们先把3颗棋全放在十位上,再一颗一颗移过去。
师:那你们摆出的数分别是哪几个呢?生:是30、21、12、3。
师:很好,还有其它不同的摆法吗?生:我们组先摆12,再交换位置是21,摆一个3,再换位置30。
师:请你上台把它们摆出来。
(生上台演示,师板演12、21、3、30)师:原来你们是交换了十位和个位上的棋子颗数。
师: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摆法?说说理由。
生:我喜欢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这样一颗一颗移不会忘记,而且4个数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它们一个个大起来。
生:我喜欢第三种摆法,只要摆好一个数,交换它们的位置,就成了另一个数。
生:这种摆法有时候会忘记已经摆了哪些数。
师:每一个同学都有心目中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不管用哪种方法来摆,摆出的都是4个数。
从独立操作到小组交流并非在“追风”,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从无序到有序,最终有了自己心目的最佳摆法,让认识活动本身与学生的认知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发生了关联,而选择最佳方法让学生的愿望和喜好也介入了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中,这正是经验升华为体验的转折点。
片断(二)——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师:还想继续摆棋子写数吗?你们可以从1、2、4、5颗棋中选,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摆一摆,记一记。
(学生活动)师:我们还是不急着说,请你帮你的同桌先检查一下,他摆对了吗?(学生活动)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帮助同桌检查的。
生:我的同桌摆的是4颗棋子,我用4颗棋子重新摆了1遍和他摆的一样。
师:这位同学是用重摆一遍的方法来检查的,好办法。
生:老师我是用眼睛看的,我发现它少写了一个41。
师:你是怎么看的。
生:5颗棋子分成两部分就是5、14、23、32、41、50师:老师听懂了,你把分解数5的本领用到这儿了,同桌改正了吗?(同桌点点头)谢谢你!师:你们刚才在摆的时候,老师选了6颗棋,不过没有摆,脑子里想了想,写了这几个数(板演:6、15、24、34、33、42、51、60)你们帮我检查一下。
生:34不对。
师:你怎么一眼就发现了老师不对。
生:用6颗棋子是摆不出34的。
师:为什么?生:因为34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之和是7,而不是6。
师:谁听明白了?生:我听明白了,用6颗棋摆的7个数,它们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正好等于6,0+6=6,1+5=6,2+4=6……,不可能等于7。
师:加一加,也是检查的好办法!太谢谢你了!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
这个片断中摆棋子的方法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已有的先在感受出发去参与、体验多角度检查的策略,很显然学生对摆棋写数的知识有了自己的态度,他们亲近或排斥某种方法,特别是在检查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深的感受与领悟。
片断(三)——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师:刚才我们分别用1-6颗棋摆出了相应的数(演示)。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如果用7、8、9颗棋各能摆出多少个数呢?生:各能摆出8、9、10个数。
师:谁赞同他的猜想,说说你的理由。
生:用1-6颗棋摆出的是2、3、4、5、6、7个数,所以用7、8、9颗棋就能摆出8、9、10个数。
师:一定吗?生:一定。
师:这毕竟是我们的猜想,想要变成现实只有通过验证。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不过这一次你可以选择摆一摆,也可以不摆,在脑子里想,分别写出摆的这些数。
(学生活动)师:通过验证,你们的猜想正确吗?生:我用9颗棋写出了10个数:9、18、27、36、45、54、63、72、81、90。
生:我用8颗棋写出了9个数:8、17、26、35、44、53、62、71、80。
生:我选7颗,写了8个数:7、16、25、34、43、52、61、70。
师:事实证明你们的猜想完全正确。
这里,学生的活动是以自身的需要为动力而展开的,在摆与猜测之间是否能建立学生想象中的关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猜想与验证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猜想不是凭空,验证也不只是一种模式,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各自的结论,此时摆与想会以一种全新的意义融入学生生命之中。
这正好说明了体验的结果不仅仅是产生情感或对所学知识的喜好,更重要的是生成新的意义,即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对这一知识有更新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提升为一个数学方法或一种数学思想。
片断(四)——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师:突然想起一件事,我的年龄和我女儿的年龄正好都可以用7颗棋子摆出来,你能猜出我和女儿各几岁吗?生:老师70岁,女儿7岁。
师:是吗,你们看见过70岁还这么年轻的老师吗?生:老师不可能70岁,我猜你25岁,女儿16岁?师:25-16=9,说明老师9岁的时候就生女儿了?生:这不可能,我猜老师34岁,女儿——?师:给你一个提示,你在猜年龄的时候,可以参照你和你***年龄。
生:我知道了,老师34岁,女儿7岁。
生:我和我***年龄可以用9颗棋子来表示,我妈妈36岁,我9岁。
“70岁与7岁”这种丰富的联想,不再是学生的生活、意识或生命中无关的东西,在这个片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认知结构、价值取向或自己已有的经历去理解、感受、建构知识,从而生成自己对知识的独特感受、领悟和意义,所以会有36与9岁的“对话”,在学生各自的生命中有了一次更深刻的体验。
片断(五)——体验数学的魅力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用1-9颗棋摆出的这些数(演示),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活动)生:我们发现这组数是有规律排列的,第一行是1、2、3、4、5、6、7、8、9。
第二行是十几,第三行是二十几,第四行是三十几的数……生:我们发现竖的看这些数都是9个9个增加的。
生:还可以斜的看,它们是10个10个增加的。
师:真棒,还可以从多种角度观察,比如说横的看、竖的看、斜的看。
生:我们还发现摆出的数比棋子要多1!师:谁和他们的发现是相同?你能反过来说说吗?生:棋子的颗数要比摆出的数少1。
师:也可以说摆出的数的个数和棋子颗数相差1。
师:你能顺便估计一下我们今天一共摆了几个数吗?生:100个生:50个生:80个师:有什么好办法能验证一下吗?生:只要1+2+3+4+5+6+7+8+9+10就可以了。
师:结果是多少呢?生:55师:你为什么算得那么快?生:1+9是10,2+8是10,3+7是10,4+6是10,一共是40。
再加上10是50,再加上5是55。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师:100以内的2位数一共有99个,如果老师让你们回家把其它的数全摆出来,你要准备多少颗棋?生:100颗。
生:不对,20颗。
生:是18颗。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生:100以内最大的两位数是99,用18颗棋摆。
师:真聪明。
师:如果用10颗、11颗、12颗……来摆,你们再来猜想一下,分别能摆出几个数?生:分别能摆出11、12、13、14……个数。
师:真的吗?生:一定是的。
师:很遗憾告诉大家你们的猜测错误!有时规律是不变的,有时规律只适合某一段,到了另一阶段规律就会发生变化。
师:至于用10颗以上的棋能摆出多少个数,留给大家课后去证明。
体验的归结点是产生新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