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ppt课件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ppt课件

交流。
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成长与进步
总结词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努力改进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详细描述
正确认识自我意味着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兴趣有清晰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 建立自信并制定合理的目标。
方法与建议
鼓励中学生参与自我评估和反思活动,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同时,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逐 步迈向更高的目标,以实现个人的不断成长与进步。
功能影响
抑郁症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导致他们难以集中 精力或参与社交活动。
自杀念头
抑郁症患者可能产生自杀念头或自残行为,这是严重的风险 信号。
抑郁症的识别与应对
应对方法
心理咨询:寻求专业心理咨 询师的帮助是有效的治疗方 法之一。心理治疗,如认知 行为疗法(CBT)或心理动 力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 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 为习惯。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社会支持
总结词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提供 必要的社交支持和情感支持。
详细描述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强中学生 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稳定性。他们 可以通过与朋友、家人和老师交 流来寻求支持和帮助,从而减轻
心理压力。
方法与建议
鼓励中学生参加社交活动,结交 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学会与 家人和老师沟通,分享自己的感
03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积极面对压力,学会适应环境
总结词
面对压力和变化时,积极的心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家庭和社交等方 面的压力。为了保持心理健康,他们需要学会积极面对这 些压力,并尝试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方法与建议
可以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来缓解压力;同时, 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PPT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PPT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PPT
目录 引言 了解心理健康 常见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的保持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总结
引言
引言
学习目标: 介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 重要性和教育的目的 预备知识: 无
了解心理健康
了解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精神和情绪的良好状 态,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有助于学习、人际 关系和身心健康的平衡
心理健康的保持
寻求帮助: 学会向老师、家长或心理咨 询师求助
心理健康的重 要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业表现: 心理健康良好的学 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学 习成绩 人际关系: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 助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健康的重要性
身心健康平衡: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身体 健康,增强免疫力
总结
总结
心理健康是初中生重要的发展领域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帮助 初中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总结
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学习、人际关系和 身心健康的平衡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常见心理问题
常见心理问题
学业压力: 如何应对学业压力 ,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情绪管理: 如何正确表达情绪 ,避免情绪爆发
常见心理问题
自尊与自信: 如何培养自尊和自信心, 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心理健康的保 持
心理健康的保持
锻炼身体: 运动和体育活动对心理 健康的积极影响 保持社交关系: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 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PPT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PPT

自我认知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自信和自尊
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
认识不同情绪:喜怒哀乐和焦 虑等 健康表达情绪:沟通和寻求支 持
情绪管理
积极应对负面情绪:放松技巧和积极心 态
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
分清学习目标和压力来源:合 理规划和调整 积极应对学习压力:时间管理 和学习方法
学习压力
寻求支持和帮助:老师、家长和同学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 讲座PPT
目录 引言 自我认知 情绪管理 学习压力 人际关系 总结
引言
引言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业 成绩、人际关系、身心健康 讲座目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 意识,帮助他们应对挑战
引言
讲座内容概述:自我认知、情绪管理、 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
自我认知
自Hale Waihona Puke 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个人 特长和兴趣 接受自己的身体和外貌:多样 性和尊重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友善和 尊重 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沟通和 妥协
人际关系
建立支持网络:朋友和家人的重要性
总结
总结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再强调 提醒学生持续关注自己的心理 健康
总结
鼓励学生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强迫性观念
无法控制自己反复出现的想法
表现: 强迫性怀疑 强迫性联想 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性行为
强迫计数 强迫性仪式 强迫性洗手等
一般的检查行为 与强迫性行为不同
恐惧症造成的影响
症状的痛苦 影响社会功能 对周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抑郁症
是一种影响6%-20%人口一生的心境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 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 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 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 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 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躁狂抑郁症
也称情感性障碍 其特征是情感的过度高涨或低落,即表现 为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这两种发作可在 同一病人身上间歇交替发生
躁狂:情感高涨、联想加速、活动增加 抑郁:情绪低落、联想迟钝、动作减少、 本能改变
心理健康
是自我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生活方式, 是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扰、与他人建立和 发展积极人际关系的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
学习: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 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职业规划: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 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 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人际: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 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 应和体验。 心理承受力: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心理健康的界定
1946年世界卫生联合会: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谐调 适应环境,与人交往中能谦让 有幸福感 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过有效率的生活

青少年心理健康PPT课件

青少年心理健康PPT课件

2019/10/26
可编辑
7
阶段 年龄段 1 婴儿期 2 幼儿期 3 儿童期 4 少年期 5 青春期 6 青年期 7 中年期 8 老年期
2019/10/26
心理冲突 信任对不信任 自主对羞怯怀疑 主动性对内疚 勤奋对自卑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亲密对孤独 生育对自我关注 自我调整对绝望
可编辑
人际交往范围 母亲 父母亲 家庭 邻居、学校 同龄群体 朋友、配偶 同事及家庭成员 全体人类
3.糟糕透顶(awfulizing)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 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信念常使个体陷入羞愧、 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 不能自拔。这种糟糕透顶的想法常常是与个体对已、对人、 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要求绝对化相联系的。
2019/10/26
可编辑
31
2.保持距离(排解人际关系困扰)
2019/10/26
可编辑
29
一般认为:
A
C
ABC理论认为
A
B
C
2019/10/26
可编辑
30
非理性想法
1.要求的绝对化(demandingness)这是非理性信念中 最常见的一个特征,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件 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常用“必须”(must)或应该 (should)的字眼,然而客观事物的发生往往不依个人的主 观意志所转移,常出乎个人的意料,因此怀有这种看法或信 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的困扰。
14同一性获得自我坚定感和安全感确定了职业宗教信仰性别角色的观念等充分考虑别人的看法信仰和价值观但自己的决定是自己做出的同一性延缓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或者正处在转折点上对于社会没有清晰的目标没有清晰的自我认同感正在积极地争取获得同一性15过早自认对于自己的职业和各种理念已经有所定位缺乏自我建构的过程不假思索和不加怀疑地接纳他人的价值体系在获得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过早做出决定同一性扩散缺乏方向对政治宗教道德或职业问题不关心做事情不问为什么对其他人为什么要做那些事情不关心16智力正常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加强家校合作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 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家校之间的信息 交流和资源共享。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心理健康 教育
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等现代技术手段, 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心理健康 教育服务。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与经验
成果显著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改
进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中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 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系紧张。
自我认同困惑
处于青春期,自我认同和角色 定位不清晰,容易产生迷茫和
困惑。
网络与媒体的影响
过度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可能 导致心理问题,如网络成瘾、
社交焦虑等。
0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 述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心理健康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 和行为上呈现出的积极、稳定的 状态,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挑战 ,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焦虑情绪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和考试压力,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考试焦虑、对失败的恐惧以及 对未知的担忧等情绪。
人际关系问题
同学关系
在中学阶段,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但也可能遇到 被排挤、欺凌等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

中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

业________
________班主任和我们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欢迎走进------心理健康课 ----走进心灵氧吧 -- 走近韩老师
老师的自我介绍:
姓名: 任教科目:心理健康 专业性: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时间:课外活动时间
咨询QQ: 手机: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心理课堂礼仪
①积极参与 ②倾听他人 ③尊重差异 ④接纳他人 ⑤拒绝批评和指责
相信我定能学好5项礼仪
有趣的心理现象
我看到、听到的东西是真实的、绝 对正确的吗?事实真的如此吗?
a
b
a与b哪一条线段更长一些?
a
b
a与b哪一条线段更长一些?
a、b图中心的圆形哪一个较大?
两条直线平行吗?
仔柱 细子 看是
心理健康
希望同学们从今天这节 课开始,认识到心理健 康对我们的重要性,在 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 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一 个人格健康,基础扎实, 特色明显,勇于担当的 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中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课
——你了解这门课吗?
进入中学会感到很多方面和小学时不同,你知道有些?
小学
中学
__________课本有多少_________
__________课的内容__________ ________老师讲课特点_______ _________学生学习特点_______
________作
一圆 看的 ,还
是 方 的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2020/3/30
你是个心理学“百事通”OR“门外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课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课件
7.适度的反映能力
8.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 9.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10.创造性、成就感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理因素 (1)遗传 (2)母亲的异常分娩 (3)生理疾病和外伤、中毒等因素的影响
人际关系紧张
(5)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2.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1)注意心理调节,确保心理平衡 健康人的标志:
①有力的心脏; ②聪明的头脑;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3.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 (1)同伴交往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 ①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
杂。
②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五、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防治
(一)人格障碍问题 1.自卑 (1)自卑的表现及其危害 表现: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
危害: ①引起其他心理障碍,几乎所有的 心理障碍都与自卑感有关; ②容易销蚀人的斗志; ③自卑的情绪长期笼罩的人,还会诱发许多 生理失调和病变,最明显的是对心血管系统 和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共14张PPT)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共14张PPT)
2. 自我认同的重要性:自我认同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自尊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健 康的自我认同可以帮助中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加自尊,与人和谐相处。
3. 培养健康的自我认同:中学生要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来培养健康的自我认同,例如在学习、家庭生活、兴 趣爱好等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探索自我。同时,中学生也需要学会正确面对和解决自我认同上的困惑和 挑战,如接受自己的优劣,尝试新的经历和挑战等。
3. 学会放下焦虑和压力。中学生往往面临严峻的学业和升学竞争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学会确处理自己的情绪,放下焦虑和压力, 以充足的精力面对前方的挑战。
02
战胜考试焦虑、压力
ChatPPT Generation
了解考试原因和重要性
1. 考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他们接下来的 学业和职业方向,因此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非常重要。 2.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通过考试,老师和家长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 时取得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3. 考试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考试前,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来准备,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 自信、提升学习态度和动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自信、缓解压力
目录
培养自尊心、自信心 战胜考试焦虑、压力 有效沟通交流、正确面对情绪 睡眠、运动、饮食调节心理状态
01
培养自尊心、自信心
ChatPPT Generation
自我认同
1. 形成过程:中学生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学校、家庭、朋友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需要通过建 立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以适应和认同社会的价值观。
03
有效沟通交流、正确面对情绪

关于中学生的健康教育讲座PPT

关于中学生的健康教育讲座PPT

第一部分:饮 食与营养
第一部分:饮食与营养
饮食均衡:合理搭配主食、蔬 菜、水果和蛋白质食物 避免高糖饮食:控制糖分摄入 ,减少糖尿病和肥胖风险
第一部分:饮食与营养
饮水常识:每天饮水量、饮水方式和水 质要求
第二部分:身 体锻炼与运动
第二部分:身体锻炼与运动
日常锻炼: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保 持良好的体魄 选取适合的运动项目:根据个人兴 趣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Biblioteka 第四部分:良 好的卫生习惯
第四部分:良好的卫生习惯
洗手的重要性:正确洗手方法及频 率,预防传染病 牙齿护理:刷牙、用牙线和定期口 腔检查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良好的卫生习惯
身体清洁:每天洗澡、保持衣物整洁和 床上用品清洁
总结
总结
知识总结:中学生健康教育的 关键要点 行动号召:鼓励中学生将所学 知识付诸实践,养成良好的健 康习惯
关于中学生的 健康教育讲座
PP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饮食与营养 第二部分:身体锻炼与运动 第三部分: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第四部分: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结
引言
引言
主题:中学生的健康教育 目的: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意识,促 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引言
简介:本讲座旨在向中学生传授健康知 识和生活技巧,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健 康观念和行为习惯。
第二部分:身体锻炼与运动
锻炼的好处: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心理 健康、预防疾病
第三部分:保 持良好的心理
健康
第三部分: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压力管理:学习应对压力的方 法,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保持积极乐观:培养良好的心 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第三部分: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寻求帮助:学会与他人沟通,寻求支持 和帮助

初中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18张PPT)

初中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18张PPT)

二、
自我调适的方法主要是早发现早节制、理智上网、完善自我、科学用脑等。
三、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窍门
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窍门
心灵减压十二招
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窍门
自我心理平衡术
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窍门
谢谢观看
理需求。
05
感激,是 真情的回
报。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成就动机强者的心理行为是:
1. 乐于挑战难度适中的目标,对唾手可得的目 标不屑一顾。 2. 富有冒险精神,全力以赴学习和工作,能够 自律约束,追求成功,渴望得到公正的评价。 面对失败,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以乐观态度 应对挫折。对未来保持信心,为取得成功而自 豪。 4. 高效率工作者,能科学统筹时间,惜时如金, 绝不轻易浪费光阴。 把握机遇,创造机遇,成就成功。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挫折心理的 自我调适方法有哪些?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什么是恋爱? 健康的恋爱心理包括哪些要素?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网络综合症的表现 及自我调适方法是什么?
一、 网络综合症,又称互联网痴癖症,表现为无节制上网、断网时情绪低落、生活无 趣;作息紊乱、食欲不振、思维迟钝;回避社交等。
优化个性的关键是什么?
提升个性的关键在于不断充实自我。从细微之处着手,养成优秀的习惯。融 入集体生活,把握好分寸,在各方面积极进取。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青少年应掌握哪些 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
01
微笑,是 人际交往 的基本功。
02
倾听是沟 通的一半。
03
认同是沟 通的切入
点。
04
诚挚的赞美是 发自内心的情 感流露,也是 人们渴望的心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
那段日子是我有生以来最痛苦的时光,我见不到她,又不能疯狂。于是,我 弄来爆竹,利用中午时间在走廊里放,希望响声能把她引出来观看,但我没有见 到她,却被学校给处分了。我再也无处发泄了,家里是妈妈让人心疼的期待,学
校是老师们对我理解的目光。如果我再作,我相信我真的就会下地狱了。
但痛苦像虫子一样在我心里爬。于是,我用锋利的刀片在手腕刻下她的名字, 看着血缓缓地流出,疼痛像欢乐的小兔子一样驱散着心里的不快。怕老妈看见, 我用很厚的毛巾缠在腕上,她一问起,我就说,我在锻炼身体时缠的,不愿意拿
乐于助人
保持一颗童心
愉快与各种人相处
保持幽默感
处乱不惊
宽恕他人
有几个知心朋友
合作精神
我很自信哦
尊重弱者
偶尔放松一下
胆识、勇气
▪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假如你还在为错过 太阳而后悔,那么你还将错过月亮和星 星。
▪ 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 我的梦就透明了
1.50±0.46 2.11±0.64 1.98±0.58 1.82±0.63 1.78±0.58 1.79±0.62 1.54±0.52 1.84±0.53 1.68±0.53 1.81±0.63
金高(2)
1.55±0.52 2.18±0.59 2.05±0.66 1.83±0.61 1.80±0.57 1.97±0.63 1.51±0.49 1.89±0.60 1.75±0.55 1.73±0.58
▪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什么是健康?
▪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不仅仅 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而是心 理、生理之健康及社会适应良好的 总称。
▪ 心理健康的標準,我們一般說來,有五個方面,哪五個方面呢?一個就叫做智力 正常,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判斷一個人心理上健康就要看他能不能有正常的智力 活動,能不能夠正常的反應。那麼大家看到有一些人處在智力非常低下的狀態, 那麼他很難適應社會,這樣的一些人,就很難談到健康。我遇到一位老師,他的 一個孩子養了19年,他請我給他做智商測驗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孩子,19歲的 孩子智商的分數只有19分。正常人應該是100分到110分,這個孩子只有19分。 換句話說,他的智力是嚴重低下。這個孩子他沒有健康而言,完全喪失了生活的 能力,那麼有的人會問,智力超常的孩子,心理上是不是健康呢?這裡面就要一 分為二,我們說智力超常的孩子,只要他能夠對正常的事物做出正常的反應,我 們說他也是心理健康的,這個和統計學上剛才那個標準有一點不同,因為這個情 況比較特殊。但是智力超常的孩子,實際生活當中我們也發現有些智力超常的孩 子,的確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包括我看到的,在美國看到的一些很早 就大學畢業的一些孩子們,在美國的情況還不是很好。特別是我親自接觸過一些 孩子們,他們存在著一些孤僻的人格方面,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我 們關注孩子學習成績,毫無疑問。但是我們更要關注這些成績十分優秀的孩子是 不是有心理問題。第二個因素就是情緒良好,換句話說,我們一定要讓人們處在 一種良好的情緒狀態。第三個條件就是人際和諧,我們現在在心理學上常常把人 際關係的和諧稱為情商。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爭論,但是現在很多學者都認為情 商是存在的,那麼也就是看他人際關係是不是和諧?第四個,就是看他能不能適 應環境。也就是說,他能不能夠去適應周圍的變化的環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個條件,就是看這個人他是不是處在人格完整的狀況。那麼人格是不是完整? 有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條件就是他的自我意識是不是確立?換句話說,這個人他 能不能夠有明確的自我意識,他能夠意識到他自我的存在。第二個就是看他有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心理问题
心理不正常
含变态人格, 确诊的神经症, 其他各类神经障碍
• 心理问题就是纠结、是郁闷,是每个 人身上都存在的问题,是每个人心中 的秘密,没有心理问题的人,是石头 ,心理问题有的能自行化解,如不能 自行化解,则需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案例(二)
事隔3个月之后,张女突然变得好打扮起来,每月工 资领来没几天就用完,买了好多书籍及杂志,却又不 看,高搁一边。对父母经常讲些莫名其妙的话,有时 会突然大笑,在家跳跳蹦蹦,显得活泼非常。动辄发 脾气,一言不合就破口大骂,上班时经常离开岗位, 与顾客争吵。下了班不及时回家,甚至半夜才归,家 长以为又有了男友,反而暗暗为之高兴。但时间不长 ,发觉其精神活动已不像正常人,如发现她经常外出 乱走,看见异性笑,更荒唐的是穿了内衣裤就外出, 口里讲些下流活。饮食饥饱不知,几顿不食,或一吃 上几碗。加上还发现她在写些什么,其母有一次偷看 竟是一封封情书,肉麻地写"某郎:天上一朵云,鹊桥 牛郎织女,我们永远幸福,光明天使一对,哈哈,我 看见你了……"。晚上睡眠很少,把收音机开得特响, 邻居提些意见,反把人家骂出去,吵得全家不宁。
中学生心理健康 系列讲座(一)
目录
一、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 二、区别心理健康、不健康与心理异常 三、关于心理咨询的观念辨析
一、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 (一)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 错觉、普肯耶现象、遗忘曲线、发散思维 、林黛玉(人格)、天才 (二)心理学的历史、研究内容
二、区分心理健康、不健康及心理异常
案例一 李某,高一女生。初中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 直很好。进入高中后,学习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 压力十分沉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 了文化学习上。刚开始,他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 的成绩。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 压力,他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 试就十分紧张,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 、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考 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成绩也每况愈下
案例二 张某,高女学生,中考成绩一般。考入高中后,虽刻 苦有余,成绩却不理想,在班上处于中下游水平。原因 是:数学极差。虽然情况如此,但该生对自己提出的要 求很高,尤其上数学课时认真听讲,专心笔记,考试时 却手忙脚乱,似是而非,与自己的期望值总是差距很大 。寒假考试数学竟不及格,而当时班上只有少数同学不 及格,其它科也成绩平平。本学期情况发生了180度大转 变,第一次数学测验破天荒的考了90分,这给了他极大 自信和动力。以后他感觉上数学课很有兴趣,听得也很 明白了,慢慢的对数学产生了信心,不怕考数学了,而 且还带动了其它科的学习。
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预防性 发展性 认知性
补救性 问题解决 情绪性
长期性 人格改变 临床性
• 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正常人,它所
着重处理的是人们的正常需要和问题。
对心理咨询的误区(一)
• 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 方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 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 当的方法予以解决,个体就能顺利健康地发 展;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 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
• 上述是一组对比案例,但有着共同的特点: 1、两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她们一心想获 得好成绩。 2、两位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均陷入了强大的心 理压力之中,但结果不同。从根本上李某需要调 节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动力;而 张某通过一次小小的数学测验这一外界因素激发 了内在的信心和功力,获得了学习上一种成就感 ,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当想到心理咨询: • (1)当在择业时需要准确判断自己的适应性时; • (2) 当某些事引起了你强烈的心理冲突,自己 难以解决时; • (3)当你心情烦闷,难以自拔时。一般这类常见 的情况有过度抑郁或长期抑郁、神经衰弱、对某 些事过度紧张焦虑等等。
• (4)当你人际关系中出现了问题,常与他人 发生冲突时; • (5)当你总觉得睡眠不好如失眠、做恶梦或 者梦游时; • (6)当你恋爱中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 (7)当你有明显不平常的感觉和行为时,例 如,总感觉有人在说自己的坏话;总听到一个 声音指挥、控制你……等等。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案例(三)
诊断分析:张某患有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恋爱的挫 折使张某情绪低落和反复无常,行为目的缺乏,没有 羞耻感,暴食暴饮,表现出现异性的好感……,由于 该病的性色彩较浓,故俗称为"花痴"。
• 心理咨询是针对正常人的! • 心理咨询可以为你保密! • 心理咨询是科学专业的解决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心理咨询的误区(二)
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就 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 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 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通 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消极 的回避和否认问题。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案例(一)
张某,女,23岁,高中毕业后在某百货店做营业 员,经人介绍结识了男友,他是中学物理教师,两 人相爱半年,感情融洽,但男友之父母嫌她是个营 业员,反对他们来往,男友个性软弱,屈服于严命 之下,逐渐和她远了,张女深知内情也不过分为难 其恋友,决心忍痛断绝关系,此后心情郁闷,无异 常现象出现,工作也能完成,平日沉默少言,孤独 好静的她更加变得默默无言,不愿出门交友,父母 深为同情,常加劝慰。
• (8)当你常会害怕一些并不可怕的事物,害 怕花、害怕水、害怕笔、害怕看人等等。再如 ,脑子里总不停地想一些无意义的小问题,或 者不停地洗手等等。 • (9)当你有一些古怪的性问题时;或对月经 、遗精等问题有困惑时。 • (10)当你希望进一步改善自己性格时候。
另外,当你发现你周围的同学或朋友、家人出现下 列情况时,也要提醒他们去心理咨询: ①生活中遇有重大选择犹豫不定时; ②学习压力大,无力承受但又不能自行调节时; ③初涉世事,对新环境适应困难时; ④经受挫折之后,精神一蹶不振时; ⑤过分自卑,经常感到心情压抑者; ⑥在社会交往方面,自感有障碍的人(如怯懦、自我 封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