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配置原则
公园绿化分析 园林093

B组植物
B组植物为雪松大草坪的中心和主景,植物种类包括雪松、香樟、无患子、枫香、乐昌含笑、北美红杉、桂花、茶 梅、大叶仙茅、麦冬等,是雪松大草坪中物种最为丰富的一组。该组植物岛状点缀于草坪中央,自南侧主路望去,成 为观赏的主景;自草坪东西两头望去,则划分了草坪空间,增加了长轴上的层次,延长了景深。无患子、枫香的秋色 叶为整个草坪空间增加了绚烂的秋色,桂花的香味则拓展了植物景观的知觉层次。该组植物中的北美红杉据说是美 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从美国带来赠送给中国的礼物之一,颇具历史文化价值。为了使该草坪空间增加夏季景观, 在东侧靠近翠雨厅附近的列植雪松间,增添了火棘球与紫薇的组合,丰富了季相景观。
公园绿化
园林093班
梁健生 200910144310
草坪与地被植物的作用
作为园林造景的主要材料,草坪与地被植物也是园林植物群落 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用不同的草坪、地被植物组成风格各异的人 工群落,创造出绿草如茵、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优美环境。 草坪和地被植物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构园要素,与高大的乔木与 建筑相比,低矮的地被与舒展的草坪所营造的更是一种静谧、深远的 意境。绿色的地坪与层次丰富、色彩变幻的地被植物在景观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为其他植物造景提供基础和背景。同时,草坪和地被的开 阔性、延展性可充分展示园林空间及地形,因此建造草坪和地被也是 植物造景中重要的填充和弥补手法。
结语
总之,大草坪是群众集体性活动的场所,在功能上要求空旷,集 散方便,在植物配置上力求简洁。大草坪开敞,满足游人活动和眺望, 故以乔木分隔空间时要注意开朗的要求,在大草坪内可配置孤立树、 树丛,甚至高低错落,季相丰富的树群,也可配置大片宿根、球根花 卉,组成缀花草地。选用的树种应该具有开展伞状树冠,冬季落叶, 叶面积较小,树体高大,树荫疏朗,生长强健等条件;在观赏方面, 花和叶的色彩要美,分支线条要优美,树木按自然式栽种,疏密相间, 有聚有散,错落有致。林下草坪要耐践踏,最好秋季不枯黄,尽可能 让有人在草坪上多活动,草坪上一般不建园路,林地边缘或林下可栽 植宿根花卉工人观赏。
植物配置4大原则

植物配置4大原则植物配置这个题目已经不新鲜了,在学校时也曾学过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
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书本知识还是比较笼统,不容易操作。
笔者根据十多年园林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以下4个原则,供与同行切磋交流。
1.主题原则主题原则是一个植物配置的纲领,通过这个纲领,确定要通过植物景观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以紫竹院为例,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引种驯化,精心养护管理,共栽植2100余种100万株竹子,形成浓郁的竹文化氛围。
这种主题植物,就像人类的骨架,起到支撑整个绿地或公园的作用。
又如香山的红叶、玉渊潭的樱花、植物园月季园的月季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适宜原则该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常提到的“适地适树”。
二是与四周环境的协调与适宜。
适地适树原意为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各种自然环境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康生长的树种。
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这样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风土条件的适应,保证成活。
但“适地适树”不能被拘泥于固定的树种中,一些经驯化、引种,能在当地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完全可以被选入植物配置,而这些树种也常常是具有某些当地植物缺少的优点,例如金叶女贞的引进,为北京绿化增添了一个新鲜的彩色元素,也为植物造景提供更丰富的色彩空间。
另外一点就是植物配置要适应或符合园林综合功能的要求。
例如,幼儿园的绿化与工厂的绿化有明显的不同,幼儿园不适宜栽植飞絮及带刺的植物,工厂要考虑选用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这是与其服务功能相适应的。
3.时效原则所谓时效原则指的是植物配置设计时,要考虑长期与短期景观效果相结合,也要考虑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所需的时间。
在设计时可考虑将快长树与慢长树相搭配,适当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与长势。
若想在早期见效,可适当密植,几年后进行间移,但必须考虑到将来间移后的景观效果。
园林地被植物的配置

桦树是青海省林区的主要更新和荒山造林先锋树种,但由于其种子颗粒小,种皮坚硬发芽时间长,且苗期生长慢,管理要求细致,因此,播种育苗需要掌握以下技术。
1.育苗地选择。
选择土层肥沃、土质疏松、灌溉方便、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圃地。
2.整地作床。
当年秋季进行深翻,冬灌后耙耱。
次年开春土壤解冻施基肥后进行浅翻,捡除杂草石块进行耙耱。
根据地块大小和地形,打埂做成苗床宽1~1.2米,高15~20厘米,步道宽30厘米,长5~6米(也可根据地形而定)、东西排列的畦子。
苗床作好后,施足量的农家肥,深翻、耙平并灌足底水。
3.播种。
播种前10天用40℃温水漫种48小时,高锰酸钾消毒,然后用2倍的沙子混合,置于室温20℃处,每天洒水搅拌催芽,待种子膨胀露白即可播种。
一般4月中旬播种,每亩播种17.5公斤左右。
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一般多采用撒播。
一是直接撒播。
将种子与细沙土按1∶2混拌,然后直接撒在苗床上,筛以细沙土,覆土厚度以隐约见种子为度。
二是水面撒播。
播种前把畦面整细耙平,将水灌满,水快渗完时,把种子均匀撒于畦面,使其随水着地,再用筛子覆上沙子,以种子将露不露为度。
然后在畦面放上些树枝条,再盖上2~3厘米厚的长草,随即用喷壶再洒些水,以防覆草被风吹跑。
4.苗期管理。
种子播种后要用麦草等覆盖物覆盖,幼苗基本出齐后,分次揭掉覆盖物。
要注意在幼苗未出苗之前,若畦面干燥缺水,可用细眼喷壶喷洒,切忌浇灌。
幼苗出齐后结合松土除草,对生长过密的苗木进行间苗,间苗时将病弱苗拔除,保留健壮苗。
5.抚育管理。
第一次灌水应在幼苗出齐、松土后进行。
切忌大水漫灌,苗木生长期一般灌水4~5次。
苗木生长期为了保证足够的营养,每年的6~7月追肥一次。
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苗期应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病虫害的蔓延和扩散。
6.越冬管理。
11月上旬灌足冬水,使苗木能安全越冬,入冬后要覆草,覆草厚度2~3厘米,防止苗木发生冻害。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一、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植物配置的基础。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态特性、种植习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互补、搭配、交织等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2、美学原则美学原则是植物配置的灵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形态、色彩、种类和组合关系等都是美学的表现,起到装点景观、美化环境的作用。
通过植物的配置,可以营造出令人身心愉悦的美丽景观。
3、功能性原则植物配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景观的功能需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需要具备遮荫、隔离、景色修饰等功能,为游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功能性,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和布局。
二、常见的植物配置类型1、树木配置树木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植物配置元素。
选择合适的树种,不仅可以增加园林绿化效果,还可以为游人提供遮荫和休息的场所。
在树木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形态、高度、树冠大小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局。
2、花卉配置花卉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花卉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能够为景观增添生机和活力。
在花卉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花卉的生长季节、花期、植株高度、花色搭配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4、地被植物配置地被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被植物不仅能够增加景观层次,还能够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
在地被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覆土能力、生长习性、适应性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
三、植物规划的要点1、景观分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规划需要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进行分区。
根据景观的要求,将植物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2、层次组合植物的规划要参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要求,进行层次组合。
通过合理的层次组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景观效果。
3、植物的连续性植物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连续性,确保植物之间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使整个景观更加统一、完整。
地被植物在上海绿地中的配置类型及应用原则

周知,许多人在选择定居的小区时,植被覆盖率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较高的植被率意味着较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多采用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的植物种植,真正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除植物外,也可以利用假山、喷泉等设计因素,让整体布局更加合理。
2.3生态园艺设计中应兼具实用性与科技性在植物系统的整体布局中,应当将实用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加入到生态园艺的设计中来。
设计的整体布局应当让小区居民切实感到交流的便捷性,不会因布局而产生不必要的“隔阂”,使其心灵上更为自由、简单。
让小区内的居民在享受视觉美感和呼吸质量提升的同时,还能自觉融入到小区的和谐环境中,从内心深处与小区融为一体。
另外,在生态园艺设计中,也应当利用与小区居民切实相关的新科技,如节水技术等。
因为大量植物的融入,必然会导致小区内用水量的急剧增加,因此,节水技术的运用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传统的浇灌中,通常是在草坪表面进行浇灌,然后使之自然渗透。
在生态小区中,可以利用滴灌技术,从植物底部直接进行浇灌,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还能避免表面浇灌造成的湿洼地现象。
3结论总而言之,住宅小区园艺设计与生态城市的建设密切相关,也是新时期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居住环境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当代每一个园艺设计师所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良好的住宅小区园艺设计,不仅能够提升生态城市的整体质量,对于提升人类精神文明的满足感,推动整体可持续发展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收稿:2017-02-20)[1]吴琛.试析住宅小区园艺设计与生态城市的关系[J].农技服务,2014,(12):172.[2]张虎.城市住宅小区绿色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浅析[J].门窗,2013,(10):299+301.[3]王从君.现代城市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4]王宁.生态城市与住宅小区园艺设计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5):51.现代园艺2017年第6期地被植物在上海绿地中的配置类型及应用原则苏伟锋(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农业服务中心201619)通过对上海城市绿地漕溪公园、静安公园和延中绿地常见地被植物种类的调查,归纳了地被植物在上海绿地中的配置类型,阐述了各类型地被植物的应用原则。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2021年第06期现代园艺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王蓓(大同市文瀛湖风景区管理中心,山西大同037000)摘要: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地被植物,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有效应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城市生态环境,从而使现有城市建设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合理应用,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经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的绿化成本,从而有效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被植物;城市园林;绿地;应用1地被植物的概念地被植物一般是指生长高度低于1m,且成片种植、枝叶密集,具较强扩展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可以迅速覆盖地面,易于粗放管理,同时地被植物种植后不需经常更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的一类植物,既包括了一、二年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蕨、苔藓、落叶木本地被、常绿、宿根花卉和攀援藤本植物等。
国内从广义上来讲,地被植物一般是指通过密植可以达到覆盖地表面的植物都能够当作地被应用,包含了草坪植物。
而从狭义上来讲,地被植物涵盖了除草坪植物外满足上述定义的所有植物。
2地被植物的功能2.1生态功能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地被植物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具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地被植物有着较强的生态功能,能够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调节,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于地被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且地表覆盖能力较强,这就意味着在同等面积的绿化状况下,地被植物能够更好地净化空气,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水平。
此外,在园林绿地建设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种植地被植物,还可以有效吸收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再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从而实现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
同时,地被植物在当前城市绿化中的应用,还能够吸附城市中的粉尘,使当前的城市空气质量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既具备了生态功能的特点,又可以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
地被植物搭配原则

地被植物景观是一种立体艺术,它的高度、宽度、深度及个体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位置的适当安排,可以表达三度空间的美,加上枝、叶、花、果的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季相纷繁多样,更能表现出动态的美。许多美学方面的原则有助于视觉和美学方面的组织,如均衡、统一、韵律以及比例和尺度这四个原则可用于空间构成及平面布局,这些原则并非公式,也不是绝对真理,但能令人感到近乎完美的设计,是景观美学原则的一个重要因素。
4、多样性原则
城市的景观多样性是建立在城市植物种类多样性基础上的,地被植物个体小、种类繁多、品种丰富,体现的是群体美,能够体现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没有一种植物配置是绝对完美的。同一地点、同一环境下,配置较多种类的植物,丰富地被植物的种类,充分利用植物各种不同的叶色、花色、果色,实现近自然模式的景观效果。多样性原则在配置时必须兼顾其他原则,使地被植物整体错落有致,能够作为户外空间的背景来加以利用。可用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来暗示空间边界;也可利用自然单纯的地被植物供托主景,使景观季相变化丰富,从而构成美妙的植物群落。
本文转自:园林吧 /plants/2610.html
植物配置时,选择树种后,要充分考虑根据物种与物种、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地被及其他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保持群落中各种群间以及与周围环境间关系的协调和动态平衡。同时利用种群之间互利互惠、合作共存的现象,对物种做出相应的选择和组合搭配。
其次还要尽可能利用不同高度的植物设置植物群落结构。阳性喜光的高大乔木下,可种植叶形、叶色都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耐阴亚灌木或灌木类地被;林缘处可选配阴性的宿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等草本植物,形成复层群落结构,构成稳定的生态景观群落。
植物是景观中有生命的要素,它受光照、水分、肥料、土壤和空气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必须按照一定规律给予其生长环境充分的保障,否则无法正常生存,无法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地被植物也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配置。
综述园林地被植物的分类选择与配置

综述园林地被植物的分类选择与配置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园林绿地建设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频繁,由此也就带来了园林地被植物的广泛种植和选择。
本文从园林地被植物的特点处出发,结合优良的园林地被植物种植所需的环境,简要探讨了园林地被植物的分类选择与配置,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地被植物;分类选择;配置园林地被植物指的是有着一定观赏价值、扩展性强、植株低矮、大面积铺设于裸露坡地、平地或者是在阴湿林下以及林间隙地等各类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的灌木和藤本。
相对来说,地被植物的种植要比草坪更加灵活,它在树荫浓密、不良土壤、树根暴露等环境不良的地方可以取代草坪进行生长。
地被植物能够有效地覆盖地面,美化道路斜坡、园景等景观,丰富园林植物景观,给我们提供些许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其还具备减少灰尘与细菌传播,降低气温,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湿度,很好的降低地面辐射等。
一、地被植物所具有的特点地被植物有着较强的抗逆性和较为广泛的适应性,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够在阴、干、阳、湿等多种类型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其能够很好的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有效地弥补了乔木下层空隙大、生长缓慢的不足,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观赏效果。
对于地被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其相对于较为单一的大面积草坪,不易滋生杂草,病虫害少,养护管理粗放,无需进行经常性的修剪,减少了人工养护所浪费的精力;多年生植物,常绿或绿色期较长,且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季相纷繁多样;具有发达的根系,有利于保持水土以及提高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或者具有多种变态地下器官,如球茎、地下根茎等,以利于储藏养分,保存营养繁殖体,从而具有更强的自然更新能力;植株相对较为低矮。
在园林配置中,植株的高矮取决于环境的需要,可以通过修剪人为地控制株高,也可以进行人工造型或修饰成模纹图案。
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易于造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被植物配置原则
作者:陈斌来源:中国花卉报
植物是景观中有生命的要素,它受光照、水分、肥料、土壤和空气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必须按照一定规律给予其生长环境充分的保障,否则无法正常生存,无法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地被植物也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配置。
生态原则
和谐性园林的首要因素是生态,在进行地被植物选择配置时,应尽量选用适应性强,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乡土植物,因为它们不仅生长状况良好,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就需要在对本地的地被品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其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引种育苗,使其广泛地应用于园林设计。
当然,也要根据植物分布规律,适量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地被植物,丰富本地景观,增加整体观赏效果。
适地适树原则
地被植物的生长受土壤、大气、水分、光照等因子影响,有的喜疏松肥沃土壤,有的耐瘠薄,有的喜湿润,有的耐干旱,有的喜光,有的喜阴,有的抗污染。
因此,我们进行地被植物栽植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植物本身的生长特性和种植地的立地条件,根据这些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做到适地适树适植。
搭配合理性
植物配置时,选择树种后,要充分考虑根据物种与物种、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地被及其他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保持群落中各种群间以及与周围环境间关系的协调和动态平衡。
同时利用种群之间互利互惠、合作共存的现象,对物种做出相应的选择和组合搭配。
其次还要尽可能利用不同高度的植物设置植物群落结构。
阳性喜光的高大乔木下,可种植叶形、叶色都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耐阴亚灌木或灌木类地被;林缘处可选配阴性的宿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等草本植物,形成复层群落结构,构成稳定的生态景观群落。
多样性原则
城市的景观多样性是建立在城市植物种类多样性基础上的,地被植物个体小、种类繁多、品种丰富,体现的是群体美,能够体现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没有一种植物配置是绝对完美的。
同一地点、同一环境下,配置较多种类的植物,丰富地被植物的种类,充分利用植物各种不同的叶色、花色、果色,实现近自然模式的景观效果。
多样性原则在配置时必须兼顾其他原则,使地被植物整体错落有致,能够作为户外空间的背景来加以利用。
可用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来暗示空间边界;也可利用自然单纯的地被植物供托主景,使景观季相变化丰富,从而构成美妙的植物群落。
目的性原则
在地被植物配置时,无论是选择种类,还是确定布局形式,都不能仅凭个人喜好来进行设计,应该与设计目的和主题相结合,充分表达最佳景观意境。
比如,为了衬托建筑的雄伟,可以利用草坪作为背景,通过大面积草坪或花卉与高大宏伟建筑在气魄上形成协调。
又如在儿童公园,营造的景观效果要与儿童活泼的天性相一致,所以在儿童公园和幼儿园的种植设计中,一般选择植株低矮、无毒无刺、色彩鲜艳的地被植物。
再如韩国一些沿水城市,经常受到水灾的侵袭,沿水建筑损害严重,便在滨水区的一定范围内种植大片草坪,这样既可使水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又可作为市民平时休闲娱乐的场地。
美学原则
地被植物景观是一种立体艺术,它的高度、宽度、深度及个体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位置的适当安排,可以表达三度空间的美,加上枝、叶、花、果的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季相纷繁多样,更能表现出动态的美。
许多美学方面的原则有助于视觉和美学方面的组织,
如均衡、统一、韵律以及比例和尺度这四个原则可用于空间构成及平面布局,这些原则并非公式,也不是绝对真理,但能令人感到近乎完美的设计,是景观美学原则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