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棘头虫病病原形态学观察
寄生虫 5 棘头虫病 旧
• 第一节 猪棘头虫病 • 第二节 鸭棘头虫病
一、概述
棘头虫属棘头动物门棘头虫纲的动物。 过去常称的蠕虫包括了吸虫、绦虫、线 虫和棘头虫四大类,但寄生在畜禽的棘 头虫要比三类寄生虫少的多。 棘头虫主要寄生在畜禽的消化道。
二、棘头虫的形态结构
1、外部形态
(1)形状 多样,有椭圆形、纺锤形、圆柱状、 梭形、棒状等。大小由1.5毫米至650毫米不等. 最显著特征是虫体的前端有一个可伸缩的吻突. 其上有钩. 雄虫长7-15cm,呈长逗点状
♂
♀
雌虫长30—68cm
二、棘头虫的形态结构
吻突与其上的钩
二、棘头虫的形态结构
• 棘头虫无固定颜色,因吸收宿主营养物 质而呈乳白、黄、橙、棕褐和淡红色等。 • 棘头虫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虫。
• 棘头虫与线虫一样有假体腔,内含生殖、 排泄器官和神经系统及体腔液。
• 棘头虫无消化系统,虫体通过表皮(角 假皮)吸收营养。
猪巨吻棘头虫成虫及头部构造
猪 巨 吻 棘 头 虫
棘 头 虫
病原形态构造
猪棘头虫病
• 虫卵呈长椭圆形,深褐色,两端稍尖,卵内 含有棘头蚴。 • 卵壳壁厚,由4层组成,外层薄而无色,易破 裂;第2层厚,褐色,有皱纹,两端有小塞状 结构;第3层为受精膜;第4层不明显。 • 虫卵大小为89~100um×42~56um,平均为 91um×47um。
猪巨吻棘头虫
病 理 变 化
在空肠和回肠浆膜面上可见暗红色或灰黄色的小结节,周围有 红色充血带。肠黏膜发炎。肠壁增厚,有溃疡灶,严重的可见肠穿 孔。肠管中充满虫体。
诊 断 防 治
生前用反复沉淀法检查粪便发现虫卵,即可确诊本病。 (1)预防 ①切断传播途径 ②消灭传播来源 ③改善饲养管理(在远离猪舍处设置诱虫灯) (2)治疗
棘头囊 感染性阶段
生 活 史
流 行 学
蛭形巨吻棘头虫虫卵的抵抗力很强,适宜于温暖潮湿的环境, 能在土壤表面或深处存活2~3个月。因此,各种甲虫易受感染。 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一般为春夏季感染。8~10月龄猪感 染率较高。严重流行地区其感染率可达60~80%以上。
临 床 症 状
棘头虫以吻突及其强 大的小钩叮在肠黏膜上, 常造成肠壁穿孔,引起肠 炎和腹膜炎,产生坏死和 溃疡,会引起腹痛,又称 “哼哼病”虫体代谢产物 吸收后,可引起中毒,伴 发神经症状。
wenku.baidu.com
蛭形巨吻棘头 虫为大型虫体,呈 粉红色或乳白色; 长圆柱形,前端粗 ,向后逐渐变细, 体表有明显的环状 皱纹,头端有可伸 缩的吻突。虫卵呈 椭圆形,卵内含棘 头蚴。
生 活 史
成虫
人和猪的 小肠内
成虫
人和猪的 小肠内
虫卵
随粪便到外界, 被中间宿主吞 食
(二)棘头虫纲
雄虫大小约17.5×0.4cm,尾端有1个钟形交 合伞,并配时突出体外。雌虫大小约42.5×0.7cm。 2.虫卵:
椭圆形,深褐色,大小约88.5×50.3μm,壳厚, 由四层组成,内含成熟的幼虫即棘头幼。 3.感染性棘头体:
乳 白 色 , 芝 麻 状 , 大 小 约 2.4 ~ 3.9×1.6 ~ 2.0×0.24~0.34mm ,体表有一层白色结缔组织 包绕。
约3 穿过肠壁进入血腔→→ 感染性棘头体
个月
人体不是该虫的适宜终宿主,所以虫体大都在人体不能发育成熟,因
此,在人粪便中很少查到虫卵。
猪巨吻棘头虫生活史
三、致病: 1.消化功能紊乱:
以腹痛、便血为主要表现。 2.营养不良、贫血: 3.肠穿孔、腹膜炎、腹腔脓肿: 四、诊断: 1.询问病史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 2.根据患者偶尔排出的成虫确诊。
六、防治: 1.治疗尚无特效药,早期患者服用丙硫咪唑,
甲苯咪唑可有一定效果。 外科并发症出现时,应及 时进行手术取虫和治疗。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儿童不捕食昆虫。 3.加强对猪的饲养管理。 [复习思考题] 1.猪巨吻棘头虫成虫和虫卵有哪些特征? 2.怎样预防人感染棘头虫?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二)猪巨吻棘头虫
猪 巨 吻 棘 头 虫 (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Pallas,1781)又称棘头虫,属于棘头 动物门,后棘头纲。主要寄生于猪小肠内,人为偶然 感染。
第八章 试验六 棘头虫和畜禽主要线虫病病原形态学观察Ⅱ
螺咽胃虫的头部和虫卵
刚刺颚口线虫(G.hispidum):寄生于猪胃内。 新鲜虫体呈淡红色,表皮菲薄。头端呈球形膨大, 其上由11横列小棘。全身都有小棘排列呈环。 雄虫长15~25mm。雌虫长22~45mm,阴门 位体后部。卵生。 虫卵椭圆形,72~74×39~42μm,黄褐色, 一端有一帽状结构,透明,卵内含分裂的卵细胞。
3. 丝虫目:常无唇,多数无口囊,口孔直接通食道,食道
有肌质部和腺质部;交合刺不等长,不同形。胎生或卵 胎生。雌虫阴门开口在头端附近或食道部。寄生于陆生 脊椎动物肌肉、结缔组织、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和体腔 等封闭的组织中。吸血节肢动物为中间宿主。
4.棘头虫:虫体一般为椭圆形、纺锤形、柱状等,大小在
几十个厘米。虫体分前体和躯干,前体端有可伸缩的吻 突,上有很多角质的倒钩或棘,棘头虫因此而来。躯干 部前粗后细,体表有横纹,有的有小棘,有假分节现象。 寄生于猪小肠的蛭形巨吻棘头虫以金龟子作中间宿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钩锐形线虫和旋华首线虫头部
马丝虫、指形丝虫、唇乳突丝虫的共同特征:尾端 部卷曲成螺旋状,雄虫尤为明显。口囊小,口周有 角质膜环绕,并在背腹面,有时也在侧面上隆起, 形成唇状、肩章状或乳突状外观。口环后方有乳突, 其数目和位置因种而异。雌雄尾端均有一对小的侧 附器。♀>♂,尾端常有小结或小刺。阴门位食道 部。胎生,雌虫产带鞘的白色幼虫称微丝蚴,出现 于血液中。
棘头虫病08兽医PPT课件
式以及如何防治它们引起的疾病。
.
11
一、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1)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每节都有1~2对附肢,附肢也分节。 (2)体壁外层有由几丁质或其它无机盐沉着的外骨骼,发育 过程有蜕皮或变态现象。
(3)循环系统为开管式。 (4)由鳃、气管、或书肺呼吸。 二、节肢动物对畜禽的危害
一、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节肢动物对畜禽的危害
棘头虫的发育。
(3)、(4)
3. 致病性和病变
3.致病性和病变
(1)主要是虫体的吻突固着于肠壁深深地埋入肠壁,引起 粘膜、浆膜发炎,肠壁增厚,因而影响消化机能。浆膜面上 可见灰黄色或暗红色的小结节,其周围有红色的充血带,有 时吻突穿透肠壁导致腹膜炎。
(2)夺取营养和代谢产物的毒素作用,使宿主消瘦,贫 血,发育受阻。
(1)硬蜱科体壁较硬,背面和大多数的腹面均有几丁质硬化 而成的板;软蜱科体壁较软,无几丁质硬化而成的板。 (2)硬蜱假头位于虫体前端,从背面可以看到;软蜱假头位 于虫体前端腹面,从背面看不到。
18
二、生活习性和分布
寄生于畜禽皮肤表面 以吸食宿主血液为生 硬蜱多在白天寻找哺乳动物吸血 根据幼虫、若虫、成虫的发育和生殖需要在多少个宿主身 上吸血,可分为一宿主蜱、二宿主蜱和三宿主蜱。
1.直接危害
寄生
(1)骚扰畜禽,影响采食和休息。
(2)吸取畜禽的营养物质。如血液、组织液。 (3)破坏畜禽的被毛。
棘头虫病ppt课件
• (1)你认为该病最可能是
• A. 奥斯特线虫病 B. 马歇尔线虫病 C. 仰口线 虫病 D. 网尾线虫病 E.捻转血矛线虫病 • (2)【假设信息】假设该病为网尾线虫病,病原 学检查幼虫时,应取 进行检查。 • A. 尿液 B. 粪便 C. 粪、唾液、鼻腔分泌物 D. 血液 E.组织液
• (3)确诊该病主要依据于病原学检查,下列哪种描述最 为符合该病病原体特征?
间猪舍不点灯)。
复习与思考题
• 1. 如何鉴定线虫?
• 2. 猪如何感染蛔虫的? • 3. 经皮肤感染线虫有哪些? • 4. 经胎盘感染线虫有哪些? • 5. 自愈现象 • 6. 捻转血矛线虫有何危害? • 7. 类圆线虫生活史
• 8. 旋毛虫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各是什么?猪 如何感染旋毛虫的?
• 9. 如何诊断旋毛虫病?
• 3. 春夏为感染季节(甲虫幼虫出现在早春 ~6、7月份)发病 6~11月。
• 症状 吻突-----肠粘膜、损伤、发炎,附着部位发
生坏死,溃疡。
•
穿孔------泛发性腹膜炎------死亡
肠穿孔时,体温生高达41℃ ,不食,腹痛卧地多 以死亡告终。
• 严重感染时 -----食欲减退,下痢,粪便带血腹痛
• 2006年秋季某县东南部地区有几个村屯出现14只 只不明原因的病死羊和20只精神状况不良,背毛 粗乱,极度瘦弱犊牛发病,食欲减退,可视粘膜 苍白!消瘦!稀便至腹泻,有时粪便带有粘液,经检 查病羊体温不升高,有的不显症状即死亡。剖检 变化时发现尸体消瘦。肠粘膜充血、水肿,结肠 壁上散在着形状不规则的结节,其大小为210mm,且在肠的浆膜面有的破溃,内含浅绿色 脓样物,或者完全钙化而变得很硬,在结节内可 找到幼虫。
医本实验二丝虫旋毛虫棘头虫
hirudinaceus
棘头虫成虫
2、虫卵:
椭圆形,深 褐色,大小平均 为88.5x50.3微 米,卵壳厚,一 端闭合不全,易 碎裂,卵内含成 熟的棘头蚴。
作
业
绘图:旋毛虫幼虫囊包;
两种丝虫微丝蚴染色形态。 思考题:为什么在旋毛虫病诊断中免疫学 检查发挥很大作用?
2、囊包蚴(肌组织内)
囊包:0.25~0.5 × 可多达6~7条。 0.21~0.42mm.含1~2条幼虫,也
囊包壁:二层,内厚外薄。
3、大体标本
旋 毛 虫 脱 囊 期 幼 虫 钻 入 肠 粘 膜
旋毛虫钻入肠粘膜组织(组织切片)
二、实验诊断
症状多样,在流行区对发热、肌痛为主要 表现的患者应考虑本病可能。 1、病原诊断 a.肌组织活检(查幼虫囊包,腓肠肌或 肱二头肌取材,以压片、切片或消化查沉 渣)。阳性率约50%。 b.食品剩余肉类的检查。
未染色微丝蚴
二、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夜间取血查微丝蚴(夜9时以后) (1) 厚血膜法:取血60µl涂成厚血膜, 染色凉干后,镜下观察,定 种。 (2)新鲜血滴法或浓集法: (3)体液或尿液检查、组织活检 mf 除 可在外周血液发现外,也有在乳糜尿, 乳糜 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和骨髓内等 查到的报道。
成
虫
2、微丝蚴:
神经环
头间隙
鞘膜
棘头虫病
• 二、内部结构
• 内部主要有排泄器官、神经器官和生殖系统的团块。 • 排泄器官 由一对位于两侧部的原肾组成,为两个附着在生 殖器官上的团块。 • 神经系统 中枢部分是位于吻鞘顶部正中的一个神经环,从 这里发出Baidu Nhomakorabea至各器官和各组织的神经。 • 生殖系统 • 雄 有两个睾丸,呈圆形或椭圆形,前后排列。每个睾丸有 一条输出管,两个输出管回合成一个射精管。虫体后端有 一肌质囊状的交配器官,其中包括一个雄茎和一个可以伸 缩的交合伞。 • 雌 雌虫的生殖器官有卵巢、子宫钟、子宫阴道和阴门组成。
中间宿主 金龟子和甲虫
• 1. 8~10个月龄的猪感染率高(因仔猪拱土 个月龄的猪感染率高( 个月龄的猪感染率高 甲虫幼虫) 能力差 甲虫幼虫) • 2. 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 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 • 3. 春夏为感染季节(甲虫幼虫出现在早春 春夏为感染季节( ~6、7月份)发病 6~11月。 月份) 、 月份 月
• 剖开支气管可见到成团头发粗细白色线虫塞满气 管腔内,最多的只羊有400多条虫体, 每条线虫长约 50-80mm, 气管内还有大量黄色粘液。采集病羊 的新鲜粪便头份, 每头份, 用饱和盐水进行虫卵漂 浮法检查, 显微镜下见到呈卵圆形虫卵, 虫卵内含 幼虫。
• 1.试根据上述情况,你诊断该病最为可能是 • A.捻转血矛线虫病 • B.钩口线虫病 • C.古柏线虫病 • D.羊蛔虫病 D. • E. 网尾线虫病 而危害动物的 C.肺小叶边缘 D.支气管和气 • 2. 该虫主要寄生于动物 • A.肺实质 B.肺静脉 管 E.肺间隔
第39章棘头虫纲
第39章棘头虫纲
猪巨吻棘头虫
属于棘头动物门的后棘头虫纲,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偶亦可寄生人体,引起人体棘头虫病,该病属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一、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为乳白色或淡红色,虫体背腹略扁平,稍向腹面弯曲,经固定后为圆柱形,前端稍粗大,向后逐渐细小,尾端钝圆。虫体由吻突、颈部和躯干三部分组成。虫体的最前端为呈球形的吻突,可伸缩,其周围有5~6排透明尖锐的吻钩,每排有6个小钩。吻突之后为短而圆柱形颈部,与吻鞘相连。由于肌肉的活动,吻突可缩入鞘内,吻鞘收缩时,吻突则伸出。体表有明显的横纹。无口及消化道,营养物质通过体表吸收。雄虫大小为(5~10)cm×(0.3~0.5)cm,虫体中部有2个睾丸,呈长圆形,前后排列,尾端有钟形交合伞,平时缩入体内。雌虫大小为(20~65)cm×(0.4~1.0)cm,尾端钝圆,在虫体发育过程中,卵巢逐渐分解为若干卵巢球,卵细胞受精后,经漏斗状的子宫钟进入子宫,最后经阴道、生殖孔排出(图39-1)。
图39-1 猪巨吻棘头虫成虫
虫卵呈椭圆形,深褐色,大小为(67~110)μm×(40~65)μm。卵壳由三层组成,外层薄而透明,易破;中间层明显增厚,并有凹凸不规则的皱纹,一端闭合不全,透明状;内层光滑而薄。成熟虫卵内含一个具有小钩的棘头蚴。
感染性棘头体为乳白色,似芝麻粒状,大小约为(2.4~2.9)mm×(1.6~2.0)mm,前端较宽平,中央因吻突缩入而稍凹陷,后端较窄。体后1/5的体表有7~8条明显横纹,体内可见吻突、吻钩的雏形和胞核,体外包绕一层白色结缔组织囊壁。
动物寄生虫病学第9章 棘头虫病
2)小多形棘头虫
分布于我国台湾等地。虫体较小 ,纺锤形。
3)腊肠状多形棘头虫
分布于福建,虫体圆柱形。
2
4)台湾多形棘头虫
分布于我国台湾等地。
1 2
3 1
3
5)鸭细颈棘头虫
分布于我国江苏、贵州等地。
大多形棘头虫 1.雄虫 2.雌虫 3.虫卵 1.雄虫
小多形棘头虫 2.吻突和吻囊 3.吻沟
子宫钟 子宫 阴道 交合伞 雄茎 雄虫侧面观
通过表皮(角皮)吸收营养。
雌虫后部侧面
3
棘头虫的发育
畜禽吞食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体内 雌、雄虫交配—受精卵 棘头蚴—棘头体—棘头囊
畜禽体内 发育为成虫
4
棘头虫的分类
原棘头虫纲(Archiacanthocephala)
寡棘吻目(Oligacanthorhynchida) 寡棘吻科(Oligacanthorhynchidae) 大棘吻属(Macrocanthorhynchus) 主要寄生于猪、犬、猫的肠道,偶见于人,如猪蛭形巨吻棘头虫。
蛭形巨吻棘头虫
1.雌虫全形 2.成虫头端吻突
虫卵
长椭圆形,深褐色, 两端稍尖 ,卵壳由 4层组成
蛭形巨吻棘头虫的卵、棘头蚴和棘头体的细微结构 7
发育与传播
中间宿主:
金龟子及其他甲虫
棘头虫病08兽医课件
(3)加强饲养管理,尽量舍饲。
棘头虫病08兽医
9
第三篇 兽医蜘蛛昆虫学
棘头虫病08兽医
10
概述
兽医蜘蛛昆虫学是一门研究寄生在畜禽体表或体内的一些节 肢动物所引起的疾病以及它们做为媒介与它们所传播的寄生 虫病、传染病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是寄生虫学的一个分支,跟公共卫生关系密切,成为预防学 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确诊须采取病料,查找虫体(寻找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 交界处剪毛,用蘸有50%甘油或清水的锋利刀片垂直于皮肤刮 取皮屑,直至出现血丝为止,取皮屑镜检)。
6.治疗 (1)用敌百虫、DDT、666等药,但残留量和毒副作用都大。 (2)杀虫脒 配成0.1%~0.2%喷洒、涂布或药浴
(3)双甲脒 配成0.025%~0.05%喷洒、涂布或药浴
雌雄异体,受精卵在体内发育,成熟的虫卵含棘头蚴。 需要中间宿主。
0
2.体壁和内部构造 3.生殖和发育
棘头虫病08兽医
3
生活史图示
含棘头 蚴虫卵
终
末 宿
虫卵
主
成虫
含棘头蚴的卵
中
棘头体
间 宿
主
棘头囊
节肢动物
甲壳类和其他昆虫类
棘头虫病08兽医
4
4.分类
棘头虫动物门寄生于畜禽的有两目
巨吻目 棘吻目
少棘科 细颈科 多形科
动物寄生虫病学资料
动物寄生虫病学辅导资料
一、填空
1、动物蠕虫学粪便虫卵检查技术的实验方法有
其中飘浮法其原理是采用
沉淀法其原理是利用
沉淀法可分为和两种P1---2
2、动物蠕虫学粪便幼虫检查技术的实验方法
有p11
3、毛蚴孵化法是指,其原理是P11
4、复殖吸虫通常区分为7种基本体形
P17
5、复殖吸虫无,体壁是由和所组成,又称P17
6、家禽体内常见吸虫有
P21
7、大多数线虫称状,两端,有的呈状。整个虫体一般可分为P44
8、动物棘头虫病病原形态学观察实验目的是P69
9、蠕虫学完全剖检术及蠕虫标本采集与制作实验目的P71
10、蝇类属于的、的昆虫P89
11、媒介昆虫形态学鉴定技术的实验器材有P93
12、昆虫标本的保存方法有P94
13、昆虫的功能有所分化,头部趋于;胸部趋于;腹部趋于P96
14、蚊属科,是一种昆虫P99
15、弓形虫病血清学诊断技术是实验目的P129
二、解释概念1、显微镜测微器P13
2、旋毛虫病P145
3、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155
4、驱虫、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P163
三、简答:1、动物蠕虫学粪便虫卵检查技术的实验方法中直接涂片法的注意事项?P4
2、吸虫的基本构造及家禽吸虫的形态学观察实验的注意事项P16
3、动物绦虫病常见病原形态学观察实验注意事项P38
4、线虫一般构造和蛔虫病病原形态学观察实验注意事项P44
5、动物线虫病常见病原形态学观察(一)实验注意事项P52
6、动物线虫病常见病原形态学观察(二)操作要领P64
7、蠕虫学完全剖检术及蠕虫标本采集与制作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要领P71
8、蠕虫学完全剖检术及蠕虫标本采集与制作实验注意事项P75
犬猫棘口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病原
虫体:狭长叶状,淡红或粉红色,体表有小刺。腹盘﹥口盘 位虫体前半部。头领边缘有头棘。二个睾丸前后排列 于虫体后半部。卵巢扁圆或圆形,位睾丸前方的虫体 中央或稍前,子宫在卵巢与腹盘之间,内充满虫卵。
虫卵:椭圆形,金黄色或淡黄色,前端有卵盖,内含卵黄细 胞和一个胚细胞。
病原
病状
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时: 1.症状:肠粘膜发炎、出血、下痢。消化不良、精神沉郁、
消瘦,贫血,可因衰竭而死亡; 2.病变:肠壁发炎,点状出血,肠内容物充满黏液,粘膜上
附有虫体。
诊断
临床上虽有症状,但缺乏特异性。 1、流行病学分析;多发生于江河、湖泊和沼泽较多地区; 2、结合临床症状; 3、进行粪便虫卵检查(水洗沉淀法)可发现多量虫卵; 4、死后剖检:可在胰管中发现大量虫体。
治疗和预防
治疗药物:吡喹酮(首选)、别丁、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 预防: 1.计划性驱虫 2.粪便发酵处理 3.勿以生鱼或蝌蚪以及贝类等饲喂动物。 4.消灭中间宿主:药物或土壤改良法
05棘头虫学
概述
棘头虫属棘头动物门棘头虫纲 的动物。过去常称的蠕虫包括了吸 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四大类, 但寄生在畜禽的棘头虫要比三类寄 生虫少的多。棘头虫主要寄生在畜 禽的消化道。
第一节 一般形态结构 一、外形和体壁
• 1、外形:一般呈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 形等不同形态,长1.5mm至68cm不等, 分前体和躯干两部分。
蛭形巨棘吻棘头虫
棘吻目(Echinorhynchidea) 多形科(Polymorphidae) 多形属(Polymorphus)
寄生于鸭等水禽
第五章 棘头虫学思考题
• 一、棘头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 活史。 • 二、猪棘头虫虫体和虫卵的形态 结构特点和生活史。
虫卵
椭圆形,两端尖, 大小约90×50μm。 棕褐色或深灰色。 卵壳由四层组成: 蛋白质膜(透明 膜)、卵壳膜、受 精膜及胚膜。
蛋白质膜薄而无色, 易破裂; 卵壳膜呈褐色,厚, 上有细皱纹或小钩, 二端有透明的小塞状 结构,前尖后钝圆; 受精膜薄; 胚膜不明显。
小钩 小刺 小核
二、内 部 构 造
1、腔隙系统:由纵管和横管 网系组成。贮藏营养。 2、吻囊:肌质囊,起于吻突 基部,悬系于假体腔之内。 3、吻腺:又称系带或棒,呈 长形叶状,附着于吻囊两侧 的体壁上,悬垂于假体腔中。 4、韧带囊:包围着生殖器官, 是棘头虫的特殊构造。
棘头虫
多形科(Polymorphidae) 细颈科 (Filicollidae) 环棘头目 (Gyracanthocephala) 四环科 (Quadrigyridae)
第二节 猪大棘头虫病
猪大棘头虫病是由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寡棘吻科 (Oligacanthorhynchida)巨吻属(Macracanthorhynchus) 的蛭形巨吻棘头虫(M.hirudinaceus)寄生于猪的小肠,以 空肠为最多所引起的。
六、治疗
硝硫氰醚 按每千克体重8O毫克,一次口服,间隔2天 重复喂一次,连续喂3次。 丙硫咪唑 按每千克体重1O毫克,一次口服。 左咪唑 按每千克体重1O毫克,喂服或肌肉注射。
七、预防
定期驱虫,消灭感染源。驱虫后猪粪应集中发 酵,方可作为粪肥使用。 在流行区,每年5~8月份甲虫出现较多的季节, 猪不宜放牧,改为舍养。 消灭环境中的金龟子。禁用生甲虫喂猪。
患猪一般感染时,多因虫体吸收大量营养物质和虫体 的有毒物质的作用,表现贫血、消瘦和发育停滞。严 重感染时可见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带血,腹痛。若 虫体固着部位发生脓肿或肠壁穿孔时,表现体温升高 到41℃,剧烈腹痛,食欲废绝,卧地,多数最终死亡。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在粪便中 发现虫卵即可确诊。粪检时可用直接涂片法或 沉淀法。
动物棘头虫病病原形态学观察
动物棘头虫病病原形态学观察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认识大多形棘头虫、蛭形巨吻棘头虫及其虫卵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器材
1.器械。光学显微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平皿、载玻片与盖玻片等。
2.标本。
(1)浸渍标本。大多形棘头虫、小多形棘头虫、细颈棘头虫和蛭形巨吻棘头虫等;中间宿主:金龟子、天牛及其幼虫(蛴螬)。
(2)封片标本。大多形棘头虫雄虫、雌虫;蛭形巨吻棘头虫卵。
(3)病理标本。寄生于鸭肠壁的棘头虫和寄生于猪肠壁的蛭形棘头虫及其病变。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封片标本中棘头虫雌虫、雄虫及虫卵的内部形态构造。
2.用手持放大镜或肉眼观察大多形棘头、小多形棘头虫、细颈棘头虫和蛭形巨吻棘头虫的外形构造。
3.肉眼观察棘头虫病病理标本。
四、实验报告
1.绘出大多形棘头虫雄虫、雌虫的形态构造图,标出各部名称。
2.比较猪蛔虫与蛭形巨吻棘头虫在外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
附:参考资料
(一)棘头虫的一般形态构造
1.外部形态。虫体呈圆柱形,大小差异很大,大的如蛭形巨吻棘头虫,雌虫体长可达692mm;小的如小多形棘头虫,雄虫的体长仅3mm。棘头虫是雌雄异体,两侧对称,虫体分为前体部和躯干部。前体部细而短,由吻突和颈部组成。吻突呈椭圆形、圆球形或圆柱形,可以伸出或缩入吻囊内;吻突上有成排的吻钩或棘,其钩的形状、数量、排列情况等均是虫种的分类依据;吻突是虫体的附着器官,钻入宿主肠壁内。吻突后面是较短的颈部,颈部上无钩或棘。躯干呈柱状或棒状,体表光滑或有不规则的皱纹或环纹,其内为假体腔。
2.内部结构。假体腔内有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等,但无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虫体的吻囊是由单层或多层肌肉构成的肌质囊,它借助肌鞘与吻突相连。吻腺(lemniscus)呈长形,附着于吻囊两侧的体壁上,但有的种其吻腺游离于假体腔内。韧带囊(lifament sac)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空管状构造,前起于吻囊,沿整个虫体内部包裹生殖器官;雌虫成虫的韧带囊常退化成一个带状物。韧带索(lifamment strand)是一个有核的索状物,其前端起于吻囊后部,后端与雄虫的生殖鞘或雌虫的子宫钟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棘头虫病病原形态学观察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认识大多形棘头虫、蛭形巨吻棘头虫及其虫卵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器材
1.器械。光学显微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平皿、载玻片与盖玻片等。
2.标本。
(1)浸渍标本。大多形棘头虫、小多形棘头虫、细颈棘头虫和蛭形巨吻棘头虫等;中间宿主:金龟子、天牛及其幼虫(蛴螬)。
(2)封片标本。大多形棘头虫雄虫、雌虫;蛭形巨吻棘头虫卵。
(3)病理标本。寄生于鸭肠壁的棘头虫和寄生于猪肠壁的蛭形棘头虫及其病变。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封片标本中棘头虫雌虫、雄虫及虫卵的内部形态构造。
2.用手持放大镜或肉眼观察大多形棘头、小多形棘头虫、细颈棘头虫和蛭形巨吻棘头虫的外形构造。
3.肉眼观察棘头虫病病理标本。
四、实验报告
1.绘出大多形棘头虫雄虫、雌虫的形态构造图,标出各部名称。
2.比较猪蛔虫与蛭形巨吻棘头虫在外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
附:参考资料
(一)棘头虫的一般形态构造
1.外部形态。虫体呈圆柱形,大小差异很大,大的如蛭形巨吻棘头虫,雌虫体长可达692mm;小的如小多形棘头虫,雄虫的体长仅3mm。棘头虫是雌雄异体,两侧对称,虫体分为前体部和躯干部。前体部细而短,由吻突和颈部组成。吻突呈椭圆形、圆球形或圆柱形,可以伸出或缩入吻囊内;吻突上有成排的吻钩或棘,其钩的形状、数量、排列情况等均是虫种的分类依据;吻突是虫体的附着器官,钻入宿主肠壁内。吻突后面是较短的颈部,颈部上无钩或棘。躯干呈柱状或棒状,体表光滑或有不规则的皱纹或环纹,其内为假体腔。
2.内部结构。假体腔内有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等,但无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虫体的吻囊是由单层或多层肌肉构成的肌质囊,它借助肌鞘与吻突相连。吻腺(lemniscus)呈长形,附着于吻囊两侧的体壁上,但有的种其吻腺游离于假体腔内。韧带囊(lifament sac)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空管状构造,前起于吻囊,沿整个虫体内部包裹生殖器官;雌虫成虫的韧带囊常退化成一个带状物。韧带索(lifamment strand)是一个有核的索状物,其前端起于吻囊后部,后端与雄虫的生殖鞘或雌虫的子宫钟相连。
棘头虫的生殖系统较发达。雄虫有2个睾丸,呈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前后排列。每个睾丸有1条输精管,2条输精管汇合成一条射精管或形成一个袋状的精囊,精囊与交配器相连。交配器位于虫体后端,呈囊状,内有阴茎和能够伸缩的交合伞。交合伞是虫体体壁内翻形成的一个半圆形或长圆形腔,可以后外翻。射精管与粘液腺均位于生殖鞘内。雌虫的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子宫钟、阴道和阴门组成,成虫的卵巢崩解为卵球或称浮游卵巢,子宫钟(uterine bell)是一个呈漏斗形的管,前端有大的开
口,后端以输卵管与子宫相连。子宫是肌质管,其后端与非肌质的阴道相连,最末端为阴门。
(二)动物常见棘头虫的形态特征
1.蛭形巨吻棘头虫。少棘吻科(Oligacanthorhynchidae)、巨吻属(Macracanthorhynchus )、蛭形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寄生于猪的小肠内。
虫体长圆筒形,前端较粗,后端较细,新鲜虫体呈淡红色、浅灰色或乳白色,经甲醛固定后呈淡黄色或灰黄色,体表有横的皱纹。雄虫体长50~113mm,雌虫体长310~692mm。虫体分为前体部 (吻部与颈部)和后体部 (躯干部)两部份。(图10-1)
(1)前体部。
①吻部。吻部较小,呈球形,突出于虫体最前端,长约1毫米,上有5-6列小钩,每列6个。
②颈部。位于吻部与驱干部之间,呈圆柱形,其长短、粗细视伸缩程度不同而异。
(2)后体部。
①吻囊(吻鞘)。连于颈的基部,呈袋状,为双层肌质皮囊,借吻缩肌的收缩而回缩吻部,借液压的作用伸出吻部。
②吻腺。连于颈部与驱干部交界处的两侧,悬垂在假体腔内。
③韧带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的空的管状构造,贯穿于虫体的全长。前端与吻囊的后部或附近的体壁相连,后端连于生殖器官的某些部位上。雌虫两个 (背、腹各一个),雄虫只有一个背囊。
④雄性生殖器官。睾丸两个,长圆柱形,大小不等,前后排列,睾丸的两根输出管合为一根射精管,在睾丸后方,射精管两侧有粘液腺、粘液囊和粘液管,粘液管与射精管相连,雄茎与交合伞位于虫体后端。交合伞呈倒屋顶状。
⑤雌性生殖器官。成熟虫体体腔内充满虫卵,在虫体尾部隐约可见子宫和阴道。
虫卵呈深褐色,长椭圆形,两端稍尖,大小为87~102μm×43~56μm。卵壳厚,其上布满不规则的沟纹,卵内含棘头蚴。
图10-1 蛭形巨吻棘头虫雌虫(引自蒋学良,2004仿MÖnnig)
2.鸭棘头虫。多形科(Polymorphidae)、多形属(Polymorphus)和细颈属(Filicollis)的棘头虫寄生于鸭、鹅、天鹅、野生游禽和鸡的小肠。在我国家禽体内已发现8种,即大多形棘头虫(Polymorphus magnus)、小多形棘头虫(P. minutus)、腊肠多形棘头虫(P. botulus)、四川多形棘头虫(P. sichuanensis)、
台湾多形棘头虫(P . formosus )、重庆多形棘头虫(P . chongqingensis )、双扩多形棘头虫(P .diploinflatus )及鸭细颈棘头虫(Filicollis anatis ),其中以大多形棘头虫、小多形棘头虫和鸭细颈棘头虫最常见。
(1)大多形棘头虫。 虫体呈纺锤形,体前部大,体表有小棘,体后部较细小,体表棘不明显。吻突呈长椭圆形,其上有18纵列吻钩,每列7~8个,前4个吻钩较大,有发达的尖端和基部。雄虫体长
9.2~11.0mm 。睾丸2个呈卵圆形,斜列于虫体前1/3部,睾丸后方有4条并列的腊肠状粘液腺,交合伞呈钟状,位于体腔的后端,前面两侧有2个膨大的侧突,后部边缘有18个指状辐肋,生殖孔开口于体末端。雌虫体长12.4~14.7μm ,虫卵呈长纺锤形,大小为113~129μm ×17~22μm 。(图10-2)
(2)小多形棘头虫。 虫体细小,呈纺锤形,体前部体表有小棘。吻突呈圆形,其上有16纵列吻钩,每列7~8个,前4个钩发达。雄虫体长2.79~3.94mm ,睾丸2个,呈球形,斜列于虫体前半部的后部;有4条腊肠状的粘液腺,交合伞呈钟状,其前部有侧盲突,后缘有18条指状辐肋;生殖孔开口于虫体的亚末端。雌虫体长2.79~3.94mm ,虫卵细长,卵壳有三层卵膜,大小为107~111μm ×18μm 。
(3)鸭细颈棘头虫。 虫体呈纺锤形,体前部细长,后部粗短。雄虫体长6.0~8.0mm ;吻椭圆形,吻钩大小相近;颈圆锥形;睾丸卵圆形,斜列于虫体中部;粘液腺6个,肾形;交合伞钟形。雌虫体长20~26mm ;吻突圆球形;吻钩细小,大小相近,分布于吻突顶端,呈放射状排列;颈部细长;虫卵呈卵圆形,大小为75~84μm ×27~31μm 。
图10-2 大多形棘头虫(引自陈淑玉,1994) 1.雄虫 2.雌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