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头虫病
6.杆虫毛首线虫棘头虫病
病案
患者,男,45岁。农村。因反复上腹部不适、 乏力三年,解黑便一天。病史:三年前秋天起反复 出现上腹部胀痛,无明显恶心、呕吐,偶感头晕乏 力,门诊多次以胃炎治疗,症状未见好转。近一年 来加重,并伴四肢酸重,大便柏油样,伴明显头晕, 心慌气短。患者有长期赤足旱地劳作史。查体:体 形消瘦,贫血,粪便潜血强阳性。直接涂片法未见 虫卵,改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查到虫卵,卵呈椭圆形, 内含4-8个分裂的胚细胞。
• ♀♂异体
• 间接生活史
生活史
卵(棘头蚴) 中间宿主(甲壳类动物和昆虫)
(棘头体 棘头囊〈感染性〉)
终末宿主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原棘头虫纲
棘头动物门
分类
大(寡)棘吻目:中或大型虫体,寄生于哺乳动物。
少棘科(寡棘吻科)
*巨吻属(大棘吻属)
古大棘棘头吻虫目纲 中型到大型虫体,卵椭圆形。 多形目:小寄形虫生体在,哺寄生乳鸟类类、和两鸟栖类类和。爬行类。
幼虫寄生在横纹肌内,称之为肌旋毛虫
毛
虫
切
幼虫刚侵入时呈圆柱状片
17-21天开始打卷。 像
3 - 8周形成包囊。
当包囊内达2.5个弯曲时具 感染性
幼虫
(圆柱状)
到全身各处, 只有到横纹 肌内才能发 育
7-10d 后直接产
寿命为 继续
4-16周
发育 产1000 – 5000个
♀ 幼虫/次/条。
细颈属:鸭细颈棘头虫
卵呈长纺锤形 113-129 x 17-22µ
湖沼钩虾
虫体1-2cm,橘 红色,纺锤形。
思考题
猪棘头虫和蛔虫形态上有什么区别? 猪棘头虫病的生活史、流行特点、诊断与防治?
病案
包虫病防治知识
包虫病防治知识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包虫病,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包虫囊)所致的疾病。
本病流行于世界上许多畜牧区。
在高发区,患病率可达5%,细粒棘球坳的终末宿主是狗、狼、狐等,羊、鼠、马等为中间宿主。
棘球蚴病临床表现高度多样性并反映了幼虫的位置和大小,绝大多数症状是因为幼虫虫体的机械压力或由于疱液流出引起异种抗体。
囊包活检查到虫体可诊断。
对已发病者,可外科手术摘除囊包。
病因(一)发病原因细粒棘球坳的终末宿主是狗、狼、狐等,羊、鼠、马等为中间宿主,成熟的棘球蚴在终末宿主小肠里产卵,并随粪便排出,被中间宿主吞吃后,经消化液作用,幼虫脱壳而出成六钩蚴,这些动物被终末宿主吞吃后完成棘球蚴的生命周期。
多房棘球蚴的生活周期与细粒棘球蚴相似。
(二)发病机制棘头体被人吞食后在肠内伸出以角质倒钩挂于小肠壁黏膜上,或吻突侵入肠壁,形成一圆柱形小窦道,浅者到黏膜下;深者穿破肠壁,引起黏膜损害,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穿孔。
虫体发育过程中常更换附着部位,使损伤范围扩大,炎症加重。
加之虫体代谢产物的影响,使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消瘦、贫血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由于虫体的吻突深及肠黏膜下层、肌层,甚至浆膜层,故极易发生肠穿孔,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小的慢性穿孔形成腹腔内炎症性包块,发展为腹腔内脓肿、粘连性肠梗阻,亦可损伤肠壁血管导致肠出血。
病变主要在回肠中、下段。
受累肠管一般长30~200cm,重者可累及整个小肠。
肠黏膜充血、水肿、肥厚,有散在的溃疡,其数目多于虫体。
与溃疡相对应的浆膜面上有本病特殊的白色结节突出,直径O.2~2.5cm,圆形或椭圆形。
显微镜下观察,结节中央部分为凝固性坏死,外层为嗜酸性粒细胞或浆细胞为主的炎性肉芽肿。
虫体常叮咬在结节的黏膜面上,牵动虫体时结节随之移动。
肠穿孔的部位亦位于结节中央。
浆膜面上常有纤维素附着,大网膜亦常与肠粘连。
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大,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棘头虫病ppt课件
有5~6行小棘,每行6个。雄长300~680mm雄虫
长70~150mm,呈长逗点状。 • 虫卵 长椭圆形,深褐色,两端稍尖,壳厚,大小 为89~100x42~56um 内含棘头蚴。
• 生活史
• 流行特点
中间宿主 金龟子和甲虫
• 1. 8~10个月龄的猪感染率高(因仔猪拱土 能力差 甲虫幼虫) • 2. 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
• (4)基于您所诊断的结果,若防制该病,最为合理 的手段是
• A. 对发病的动物立即淘汰,病畜和健康动物分开饲 养
• B. 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加强粪便管理 • C. 搞好饲养环境与日常药物使用相结合 • D.轮换使用药物防制该病
棘头虫病
棘头虫的一般形态与生物学
• Introduction
• 一、外形 • 虫体呈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小的约1.5mm,大 的可长达650mm。前端有吻突,其上有小棘。有假 体腔,无消化系统,雌雄异体。躯干部是一个中空的 构造,里面包含着生殖、排泄神经及假体腔掖等。 • 体壁 由5层固有体壁和两层肌肉组成,各层均有结缔 组织支持和粘连着。
• 1.试根据上述情况,你诊断该病最为可能是
• A.捻转血矛线虫病 B.钩口线虫病 病 D.带绦虫病 E.食道口线虫病 C.网尾线虫
• 2. 治疗该病时,可选用下列哪种药物进行治疗
• A.磺胺-二甲氧嘧啶 B.新霉素和林可霉素 C.左 旋咪唑 D.氯硝柳胺 E. 槟楠
• 3. 该虫主要寄生于动物( 的。
• 3. 春夏为感染季节(甲虫幼虫出现在早春 ~6、7月份)发病 6~11月。
• 症状 吻突-----肠粘膜、损伤、发炎,附着部位发
生坏死,溃疡。
•
穿孔------泛发性腹膜炎------死亡
猪的疾病 猪棘头虫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棘头虫病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棘头虫病(Macracanthorhynchosis)是由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也可感染野猪、犬和猫,偶见于人。
我国各地普遍发生。
二、病原:巨吻棘头虫是一种大形虫体,呈灰白色或淡红色。
雄虫长7~15cm,雌虫长30~80cm。
前端粗大,后端较细,体表有明显的环状皱纹。
身体的前端有一个棒状的吻突,吻突上有许多向后弯曲的小钩。
寄生时,吻突插入黏膜,甚至穿透黏膜层。
虫卵呈椭圆形,暗棕色,卵壳上布满着斑点状的小穴,颇似桃核。
虫卵大小为89~100µm×42~56µm。
当虫卵随粪便排出后,被中间宿主―金龟子的幼虫(蛴螬)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幼虫。
猪在拱土时吞食含有感染幼虫的蛴螬或金龟子时即遭感染。
自幼虫侵入猪体到发育为成虫约需3~4个月。
虫体可在猪体内寄生10~24个月。
三、流行病学:雌虫在小肠中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可排卵25万个以上,并持续排卵10个月。
虫卵卵壳厚,对外界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在高温、低湿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均可长时间存活。
本病主要感染8~10月龄猪,在流行严重的地区感染率可高达60%~80%。
常呈地方性流行。
本病的感染季节与中间宿主金龟子的活动季节是一致的。
金龟子一般出现在早春至6~7月份,因此春夏季为猪棘头虫病的感染季节。
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后备猪较仔猪感染率高。
四、临床症状:轻度感染(虫体数量少于15条)时不显症状。
重度感染时可见消化障碍、腹痛、食欲减退、下痢和粪中带血等症状。
猪只生长发育停滞、消瘦和贫血。
当患猪由于肠穿孔而继发腹膜炎时体温上升、不食,可卧地抽搐而死。
五、诊断鉴别:(1)生前可用反复沉淀法或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漂浮法进行粪检,找到虫卵。
其中以反复沉淀法效果较好。
(2)死后剖检可在小肠壁上找到虫体。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将棘头虫误认为猪蛔虫。
两者的区别是:蛔虫体表光滑,游离在肠腔中,虫体多时常聚集成团;而棘头虫体表有环状皱纹,以吻突深深地固着在肠壁上,不聚集成团。
动物寄生虫病学第9章 棘头虫病
生物热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13
2.鸭多形棘头虫与细颈棘头虫病
鸭多形棘头虫与细颈棘头虫病是由多形科的多形
棘头虫和细颈棘头虫寄生于鸭的小肠而引起的一种寄
生虫病,也寄生于鹅、天鹅、野生游禽和鸡的小肠。 在我国,鸭多形棘头虫主要发现于广东、四川、贵州 和台湾,鸭细颈棘头虫发现于贵州。
14
病原形态
1)大多形棘头虫
第9章
1 棘头虫的形态和发育 2 猪巨吻棘头虫病 3 鸭多形棘头虫与细颈棘头虫病
棘头虫病
1
1.棘头虫的形态和发育
棘头虫的形态
( 1) 一般形态
外形: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 ;
前体:前端有棘,颈部短,体不分节; 躯干:前宽后窄,体有横纹;
( 2)
体壁
五层固有体壁:外角皮、角皮、 条纹层、覆盖层、辐射层 两层肌肉:外环、内纵)组成。 棘头虫的头端
2
(3)
内部构造
吻突 颈 吻囊 伸延肌 吻腺 背韧带囊 吻腺
腔隙系统:由纵管和横管网系
组成。贮藏营养。
吻囊:肌质囊,起于吻突基部,
悬系于假体腔之内。
吻腺:又称系带或棒,呈长形
叶状,附着于吻囊两侧的体壁 上,悬垂于假体腔中。
头部 睾丸
韧带囊:包围着生殖器官,是
棘头虫的特殊构造。 无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虫体
虫卵在沟虾体内孵出幼虫, 经54---60天发育为成虫
中间宿主——钩虾
19
症状与病变
鸭棘头虫感染季节多为春
夏季,高峰在7-8月份。寄生
于小肠中段,虫体吻突吸附 肠胃壁时,引起溢血、溃疡、
化浓性炎症或造成其它病原
菌的继发感染;成年鸭症状 不明显,多为带虫者。幼鸭 感染严重时,可造成大量死 亡。尸检时,可见到肠浆膜 上有结节和桔红色的虫体。
黄蟮常见的几种病
黄鳝几种常见病的防治在养殖黄鳝过程中应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其常见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腐皮病病鳝行动无力,整天将头伸出水面,体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红斑,以腹部两侧为多,有的还会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紫斑,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洞,若剥去腐皮肉,往往可见腐皮和内脏。
防治方法:(1) 经常更换池水,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在加换新水的同时,全池泼洒漂白粉1ppm,连续3天,有较好疗效。
(3) 每立方米水体,用红霉素2.5万单位噻唑拌饵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6天2.肤霉病此病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或饵料不足而引起黄鳝互相咬伤,伤口感染霉菌而致,伤口处长出棉絮状"白毛",病鳝食欲不振,最后消瘦死亡。
防治办法:(1) 用5%食盐水浸洗鳝种后放养。
(2) 已发病的可用0.04%的食盐和0.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3.烂尾病此病在高密度养殖的黄鳝池或运输途中容易发生,病鳝尾部发炎充血,继而肌肉腐烂坏死,以致尾柄或尾部肌肉烂掉,尾椎骨外露,病鳝的头伸出水面,反映迟钝,行动无力。
防治方法:(1)注意鳝池水面的环境卫生,可减少此病的发生和危害。
(2)用0.2ppm呋嘀唑酮全池泼洒。
(3)用每毫升0.25单位的金霉素液浸洗消毒鱼体,效果很好。
4.毛细线虫病此病系毛细线虫侵入黄鳝肠道所致,造成黄鳝消瘦,而后死亡。
防治方法:(1)放养前黄鳝池用生石灰消毒,可预防此病。
(2)每50公斤黄鳝用9%晶体敌百虫5-7.5克拌入河蚌肉中投喂,连喂6天。
(3)用贯众、荆、苏梗、苦楝树根皮等中草药合剂,按每50公斤黄鳝用药总量290克(比例按顺序为16:5:3:5),加入相当于总药量3倍水,煎至原水量的1/2,倒出药汁,再按上述方法加水煎第二次,并两次药汁拌入饲料投喂,连喂6天。
5.棘头虫病由棘头虫寄生肠道引起,肠道发炎充血,阻塞肠管,严重时造成肠穿孔,引起黄鳝死亡。
防治方法:(1)养鳝池放养前用生石灰消毒可预防此病。
10-5、6棘头虫与鱼蛭病
二、常见棘头虫病
(一)似棘头吻虫病
[病原] 乌苏里似棘头吻虫,虫体呈香蕉形,前部向 腹面弯曲,体长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1.27mm。吻钩18个,排成4圈,巨 核背面5~6个,腹面2个。 中间寄主为气泡介形虫。
[流行] 寄生于草、鲫、鳙、鲢、鲤等鱼的肠内。主 要危害2~3cm的草鱼种,死亡率达95%。流行于江苏、江 西、湖北等地。
(2)鲤长棘吻虫:寄生于鲤、草鱼,吻钩12纵行,每 行20~22个,粘液腺8个。
(3)崇明长棘吻虫:吻钩14纵行,每行29~32个,中 间寄主为模糊裸腹蚤。
[流行] 主要危害鲤鱼的夏花和成鱼,流行于河北、 上海等地。死亡率高达60%以上,夏花寄生3~5只可引起 死亡,成鱼最多寄生163只。
[症状] 肠壁外有许多肉芽肿结节,吻部钻通肠壁, 或钻入体壁,引起体壁溃烂和穿孔。主要寄生在肠的第 一、二弯的前面。肠管被堵塞。
10-5 由棘头虫引起的疾病
一、概说:具假体腔无消化系统的蠕虫,寄生于脊 椎动物的消化道中。
(一)外部形态:虫体呈圆筒形或纺锤形,淡红色或乳 白色。虫体分为吻、颈、躯干。吻上有吻钩。
(二)内部构造:雌雄异体。2个精巢;子宫钟。 (三)生活史:胚胎幼虫分为无棘型、半棘型和全棘型。 中间寄主为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昆虫。胚胎幼虫发育 为棘头蚴、前棘头体和棘头体。 (四)危害性:棘头虫以其吻钻进寄主肠粘膜,破坏肠 壁,引起发炎,严重时可造成肠穿孔或肠管被堵塞。
[流行] 主要危害鲤、鲫等底层鱼类,在我国感染率 不高。
[症状] 寄生于鱼的体表、鳃、口腔。病鱼表现不安, 常跳出水面。是锥体虫病的传播者。
[防治] 用2.5%盐水浸洗0.5~1小时。
猪巨吻棘头虫
1
概述
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Pallas,1781)属于棘头动物门 (Phylum Acanthocephala),后棘头虫纲 (Class Metacanthocephala),原棘头虫目 (Order Archiacanthocephala)。稀棘棘头虫科 (Family Oligacanthorhynchidae),巨吻棘头虫 属(Genus Macracanthorhynchus)。成虫寄生 于猪的小肠内,偶尔亦可寄生人体,引起人体棘头 虫病(acanthocephaliasis)。我国自1964年首次 报告人体感染以来,相继在许多省、市、自治区发 现人体病例。此病属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4
成虫:呈乳白色或淡红色,体表有明显的横皱纹, 尤以体前部为甚。存活时,虫体背、腹面略扁平, 固定后为圆柱形,前端粗大,后端渐细,尾端钝 圆。整条虫体由吻突、颈部和躯干三部分组成。 吻突呈球形,可伸缩,其周有5~6排尖锐透明的 吻钩,每排6个,呈螺旋形排列。颈部短,圆柱 形,与吻鞘相连。由于肌肉的活动,可使吻突缩 入鞘内,吻鞘收缩时,吻突则伸出。无口及消化 道,营养物质自体表吸收。
2
形态
虫卵:呈椭圆形,深褐色,大小约为 67~110×40~65μm,卵壳厚,由三层 组成:外层薄而透明;第二层明显增厚, 并有凹凸不规则的皱纹,一端闭合不全, 呈透明状,卵壳易从此处破裂;内层光 滑而薄。成熟的卵内含一条带小钩的棘 头蚴(acanthor)。
3
感染性棘头体:呈乳白色,外观似芝麻 粒状,大小约为2.4~2.9×1.6~2.0mm, 前端较宽平,中央因吻突缩入而稍凹陷, 后端较窄。虫体后1/5的体表有7~8条 明显的横纹,体内可见吻突、吻钩等的 雏形,以及6~7个胞核。虫体外有一层 白色的结缔组织囊壁包绕。
包虫病防治技术
包虫病防治技术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棘球绦虫中绦期一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骆驼、马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它器官内。
由于蚴体生长力强,体积大,不仅压迫周围组织使之萎缩和功能障碍。
还易造成继发感染,如果蚴体包囊破裂,可引起过敏反应。
往往给人畜造成严重的病症,甚至死亡。
该病对羊、尤其是绵羊危害最严重。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导致全球性的共公卫生和经济问题,受到人民的普遍关注。
包虫病的种类较多下面说两种类1.细粒棘球绦虫2.多房棘球绦虫1.形态特点:(1)、细粒棘球绦虫成虫:为小型绦虫,长仅2-7mm,由头节和3-4个节片组成。
头节上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36-40小钩,成节内含有一套雌雄同体的生殖器官,有睾丸35-55个,生殖孔位于节片侧缘的后半部。
子宫侧枝 12-15 对,内充满虫卵,约有500-800个或更多,虫卵大小为 32-36umx25 -30um。
虫卵结构从外层开始有四层膜;被膜、卵壳(卵黄磷蛋白层),胚膜(由角蛋白样的蛋白质构成)和六钩蚴膜。
六钩蚴居虫卵中央,大小为29.5 -40.5um。
六钩蚴由六个小钩,胚芽细胞,腺细胞和肌细胞组成。
细粒棘球绦虫在犬体内的寿命也因犬免疫力和小肠内生存环境的变化而不同,从10个月至2年。
寄生于犬小肠中的成虫每14天可排一个孕节。
孕节内的虫卵数为有200-800个。
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虫体,为包囊状构造,内含液体。
棘求蚴的囊避分两层,外层为乳白色的角质层,内为胚层,又称生发层,前者是由后者分泌而成。
在囊内壁上生成数量不等的原头蚴。
2、多房棘球绦虫成虫:虫体很小,与细粒棘球绦虫颇相似,仅1.2-4.5mm长,由2-6个节片组成,头节上有吸盘,顶突上有小钓14-34个,倒数第二节为成节,睾丸1-435个,生殖孔开口于侧缘的前半部。
孕节内子宫呈带状,无侧枝。
虫卵大小为30 -38umx29-34 um。
猪寄生虫病该如何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
猪寄生虫病该如何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调查表明,危害生猪生产的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跳蚤、肺线虫、胃圆线虫、棘头虫、姜片吸虫5种,体外寄生虫有疥螨、血虱2种。
1、蛔虫病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招来,其感染率高、繁殖力强、感染强度大。
猪感染后的危害:一是幼虫移行可导致猪内脏器官机械性损伤,引发肺炎;并对夺取患猪营养,致使患猪贫血消瘦、体重下降;三是根部寄生刺激造成肠炎下痢;四是虫毒素引起猪机体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疾病,最终导致死亡。
本病是危害最重的猪体内寄生虫病。
诊断:采取病猪粪便排泄物漂浮集卵法检查虫卵。
2、肺线虫病是肺线虫于猪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引起,轻度叮咬感染有强烈的阵发性瘙痒,可引发肺炎,运动采食后昏厥,病猪贫血消瘦,最后衰弱而死。
诊断:用硫酸镁饱和溶液漂浮法检查病猪粪中虫卵,尸检取肺膈叶下垂部分检查肺气管内的虫体。
3、胃圆线虫病是胃胃黏膜圆蚯蚓寄生于猪胃黏膜内引起。
当猪抵抗力强、虫寄生数量少时,未见异常;当猪体弱、耐受性差或虫大量寄生时,虫体机械刺激可致胃炎,病猪精神较差,贫血、消瘦、发育不良,排混血黑便。
诊断: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查出虫体和粪便漂浮法检查虫卵等综合分析确诊。
4、棘头虫病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引起,虫体吻突胃部牢牢吸入小肠黏膜,舌胸突钩机械损伤可引起肠炎、坏死和溃疡,猪严重病毒感染时食欲减退、下痢、排血便、腹痛等症状明显,可导致肠穿孔、腹膜炎、肠粘连。
诊断:可用漂浮法粪检虫卵,也可在患猪小肠查球果。
5、姜片吸虫病是姜片尾孢寄生青蛙于猪的小肠引起,主要是虫体吸附肠黏膜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及毒素作用而致病。
严重感染时可致病猪顽固性下痢、进行性消瘦、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
诊断:可用粪便漂浮法和反复沉淀法检查虫卵。
6、疥螨病疥螨寄生于猪的头、颈、肩、腿部皮肤内引起,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虫体隧道口在寄生处皮下开凿隧道,产卵繁殖,致使病猪奇痒,啃咬栏杆。
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7、血虱多寄生于猪颈、耳、肋部、腿内侧和腹部皮肤皱褶中所。
棘头虫病治疗及护理
量或更换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开腹 手术、腹腔镜手
术等
术后护理:注意 伤口护理,预防 感染,定期复查
01
02
03
04
手术目的:切除 病灶,减轻症状
手术风险:出血、 感染、术后并发
症等
辅助治疗
饮食调理:增加营 养,提高免疫力
心理辅导:减轻患 者心理压力,增强 治疗信心
康复训练:帮助患 者恢复身体机能, 提高生活质量
02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 洗澡、刷牙等
03
避免接触污染源,如宠物、 垃圾等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
05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 系:与患者保持良 好的沟通,了解患 者的心理需求,给 予关心和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鼓 励患者积极面对疾 病,增强战胜疾病 的信心
04
影像学检查:如X光、 CT等,检查肠道中是 否有棘头虫病灶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和患
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 01
物
药物用法:口服、注射、 外用等不同用法
03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 05
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0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 和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
疼痛程度不一
腹泻:患者可能出 现腹泻,粪便中可 能含有血丝或粘液
贫血:患者可能出现 贫血,可能与营养不 良或寄生虫感染有关
体重下降:患者可能 出现体重下降,可能 与营养吸收不良有关
诊断方法
01
临床症状:观察患者是 否有腹痛、腹泻、呕吐 等症状
近期鱼塘谨防棘头虫病
近期鱼塘严防棘头虫病鱼棘头虫病是鱼塘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虫体寄生于患鱼的肠道,鲤鱼、黄鳝、鳗鱼、鲢鱼和草鱼的发病率较高。
一旦有鱼感染棘头虫病,鱼的生长就会受阻,直接影响到鱼塘的经济利润。
从多年来鱼塘疾病防控了解,鱼棘头虫病也有明显的流行季节,通常在春夏季较容易感染,所以近期鱼塘养殖人员注意做好防控。
一、鱼棘头虫病的症状表现感染有棘头虫的病鱼,会有精神不振、离群独游、食欲减退乃至不食现象,腹部会明显膨大。
如果没得到及时医治,随着病情发展,还会显现生长缓慢、逐渐消瘦情形。
当然,一些病情严重的,不及时医治,时间长有的会显现死亡病例。
由于一旦鱼感染了棘头虫,那么棘头虫就会寄生在病鱼的肠内,破坏肠壁,所以对病鱼剖检可见肠部有明显病变,且有虫体寄生。
二、鱼棘头虫病防控措施1、平时养鱼进程中注意预防,特别是流行季节、易发鱼塘,更要切实加强预防,着落发病几率。
注意保持鱼塘坚持良好水质,有病鱼及时找到病因进行控制,避免继发感染或病害分散。
必要时可用纤虫清20-25ml/1米水体,进行泼洒,来进行预防。
2、一旦发觉有鱼感染棘头虫病,要及时对症医治,可用吡喹酮预混剂0.05~0.1g/1kg体重,拌饵投喂,每3~4日1次,连续3次。
注意用药前,停食一天。
可驱杀鱼体内棘头虫。
3、也可用肠虫净3.0g-5.0g/1kg饲料,拌饵投喂,一日一次,连用2-3次病情严重时可适当加量使用。
在用药后,注意包装用后要集中烧毁。
4、医治本病也可用复方阿苯达唑粉0.2g/1kg体重,拌饵投喂。
一日1次,连用3日。
专门驱除鱼类肠道寄生虫,医治棘头虫病。
三、春夏季养鱼注意想要让鱼塘健康良性发展,减少鱼病产生,春夏季养鱼,要注意安排人员每天早晚对鱼塘进行巡查。
发觉鱼塘内残留的饵料或污染物品时,及时打捞出来,保持好的水质。
另外,每天喂鱼要确保饲料新鲜清洁,不用变质饲料。
发觉疑似病鱼或病鱼要及时控制,在气温、天气多变时要及时调剂管理,避免应激产生。
肝棘球蚴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肝棘球蚴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肝棘球虫病,又称肝包虫病,是一种寄生于肝脏的寄生虫病,寄生于犬绦虫(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虫)。
该病是由细粒棘球虫病引起的(E.granulosus)、多房性棘球尾(E.multilocularis)或泡状棘球尾(E.alveolaris)引起。
肝棘球虫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细棘球绦虫卵感染引起的单房棘球虫病(即包虫囊肿);另一种是由多房或泡状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泡状棘球虫病或过滤性肝棘球虫病。
单房棘球虫病在临床实践中更为常见。
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北、内蒙古和四川西部。
一、病因细棘球绦虫的最终宿主是狗,而中间宿主可能是羊、猪、马、牛和人,这在羊中很常见。
作为包虫的中间宿主,人类表现为各种内脏,主要是肝囊肿病变。
细棘球绦虫成虫只有几厘米长,有一头、一颈、一个未成熟的身体、一个成熟的身体和一个怀孕的身体。
这种成虫寄生在狗的小肠里,或者吸在绒毛上,或者存在于腺凹中。
当怀孕的身体崩溃时,卵子会分散在肠腔内,随着粪便排出,并经常粘附在毛发上。
当人们与狗接触时,他们有机会将卵误吞入胃中,并在十二指肠中孵化成六钩虫,然后入侵小肠壁并进入门静脉系统。
大约有70只病虫进入门静脉血流%在肝脏中过滤,在肝脏中逐渐形成有特殊结构的囊肿,其余的幼虫可以通过肝脏,通过肺的右心(15%在肌肉、肾、脾、骨、眼眶、脑等组织中,形成类似的病变。
二、发病机制细棘球虫在肝脏中首先发育成一个小气泡,即早期的昆虫囊肿,然后逐渐生长,形成角质层和毛发层的内囊(即昆虫本体)。
角质层是内囊的外层,是一种白色、柔软、有弹性的半透明膜,就像粉末一样。
内层为毛发层,由毛发层细胞增生形成毛囊,后者脱落在囊液中形成子囊,子囊可产生孙囊……。
子囊中有许多头节,破裂后头节进入囊液形成"囊沙",囊沙是包虫的种子,一旦漏入腹腔,就可以种植并产生新的继发性包虫。
在包虫周围,宿主器官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包膜,即外囊。
鸭寄生虫病防治技术鸭多型棘头虫病
contents •概述•病原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防治技术•案例分析与应用•总结与展望目录定义与特点流行病学病鸭和带虫的鸭子是主要的传染源。
鸭多型棘头虫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如饮用污染的水源或接触病鸭的粪便。
鸭多型棘头虫病主要在潮湿的环境中传播。
危害与影响鸭多型棘头虫病对鸭的生长和生产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感染鸭多型棘头虫病的鸭子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生长迟缓等症状。
鸭多型棘头虫病还可能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如鸭肝炎、鸭肠炎等。
分类特征分类与特征生命周期传播途径生命周期与传播途径感染机制虫体通过口吸盘吸附在肠道黏膜上,造成局部炎症和出血。
发病机制大量虫体寄生时,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感染与发病机制临床症状010203病理变化与病变特征在剖检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小肠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出血和溃疡等病理变化。
病变特征包括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坏死和脱落,肠道内出现大量棘头虫虫体,虫体周围的黏膜组织出现炎症、出血和水肿等反应。
肝脏和脾脏等器官也可能出现肿大、出血和淤血等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是确诊鸭多型棘头虫病的关键步骤。
可以采用粪便检查、肠内容物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粪便检查可以通过查找粪便中的虫卵来诊断该病。
肠内容物检查可以通过观察肠道内是否有棘头虫虫体来确诊。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病变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来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考虑其他寄生虫病和肠道疾病,以排除可能的混淆因素。
例如,与鸭球虫病、鸭绦虫病和其他肠道寄生虫病进行鉴别。
定期检查定期驱虫隔离饲养生物安全预防措施治疗与用药方案药物治疗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丙硫咪唑、阿苯达唑等。
辅助治疗对严重感染的鸭子进行辅助治疗,如补液、补充营养等。
休药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需遵守休药期规定,确保药物残留降至最低。
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要求保证饲料营养全面、新鲜、适口性好,提高鸭的免疫力。
棘头虫
多形科(Polymorphidae) 细颈科 (Filicollidae) 环棘头目 (Gyracanthocephala) 四环科 (Quadrigyridae)
第二节 猪大棘头虫病
猪大棘头虫病是由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寡棘吻科 (Oligacanthorhynchida)巨吻属(Macracanthorhynchus) 的蛭形巨吻棘头虫(M.hirudinaceus)寄生于猪的小肠,以 空肠为最多所引起的。
第八章 棘头虫病
第一节 棘头虫的形态、分类和生活史
一、棘头虫的形态 (一)成虫的外形 (二)体壁 (三)内部结构 二、线虫的发育 三、线虫的分类
图 4-1 蛭形巨吻棘头虫成虫(采自 Watson)
图 4-2 蛭形巨吻棘头虫卵 (采自曾宪芳)
棘头虫的分类
棘头虫隶属于棘头动物门 (Acanthocephala)。 与兽医有关的主要有巨吻目和棘吻目。 巨吻目 (Gigantorhynchidea)
患猪一般感染时,多因虫体吸收大量营养物质和虫体 的有毒物质的作用,表现贫血、消瘦和发育停滞。严 重感染时可见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带血,腹痛。若 虫体固着部位发生脓肿或肠壁穿孔时,表现体温升高 到41℃,剧烈腹痛,食欲废绝,卧地,多数最终死亡。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在粪便中 发现虫卵即可确诊。粪检时可用直接涂片法或 沉淀法。
六、治疗
硝硫氰醚 按每千克体重8O毫克,一次口服,间隔2天 重复喂一次,连续喂3次。 丙硫咪唑 按每千克体重1O毫克,一次口服。 左咪唑 按每千克体重1O毫克,喂服或肌肉注射。
鸭寄生蠕虫病-鸭棘头虫病
鸭寄生蠕虫病-鸭棘头虫病鸭棘头虫病是由棘头虫寄生于鸭的小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本病除鸭发生感染外,其他家禽如鸭、鸡、天鹅以及其他野生游禽均可发生感染。
寄生于鸭的棘头虫有四种,即大多形棘头虫、小多形棘头虫、鸭细颈棘头虫和腊肠状棘头虫。
最常见的是大多形棘头虫。
1.病原及流行特点鸭大多形棘头虫属棘头虫纲、多形科。
虫体呈桔红色,纺缍形,前端大,后端狭细。
吻突上有小钩18纵列,每行7~8个,每一纵列的前4个钩比较大,有发达的尖端和基部,其余的钩不很发达,呈小针状。
吻囊呈圆柱形,为双层构造。
雄虫长9.2~11毫米,睾丸呈卵圆形。
位于虫体前1/3部分内,靠近吻囊处。
雌虫长12.4~14.7毫米。
卵呈长纺缍形,大小为113~129微米×17~22微米。
在卵胚两端有特殊的突出物。
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尤其是一月龄以上的幼鸭。
鹅较少见,幼鸭发生大量感染后常引起死亡。
临床上以麻鸭较为多见,肉鸭很少发生。
常发生于夏秋季节。
本病分布较广,我国许多省市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
2.生活史大多形棘头虫的中间宿主是甲壳纲、端足目的湖沼钩虾为中间宿主。
成熟的虫卵随患鸭的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湖沼钩虾吞食后,经54~60天,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棘头囊),鸭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钩虾后,幼虫在鸭的消化道内逸出,约经一个月发育为成虫。
3.临床症状患病鸭生长发育不良,精神不振,口渴,食欲减退,消瘦腹泻,常排出带有血黏液的粪便,逐渐衰弱死亡,病程一般5~7天。
4.病理变化虫体寄生于鸭的小肠前段,其吻突牢固地附着在肠黏膜上,引起肠道黏膜出血,呈卡他性炎症,有时吻突埋入黏膜深部,穿过肠壁的浆膜层,甚至造成肠壁穿孔,继发腹膜炎,虫体固着部位的肠道黏膜严重出血,并出现溃疡,肠道黏膜可见大量的黄白色小结节和出血点。
5.防治措施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幼鸭与成年鸭分开饲养,幼鸭或新引进的鸭群,应选择未受污染的水塘或没有钩虾的水塘放养,在多形棘头虫病流行的鸭场,应经常进行预防性驱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你认为该病最可能是
• A. 奥斯特线虫病 B. 马歇尔线虫病 C. 仰口线 虫病 D. 网尾线虫病 E.捻转血矛线虫病 • (2)【假设信息】假设该病为网尾线虫病,病原 学检查幼虫时,应取 进行检查。 • A. 尿液 B. 粪便 C. 粪、唾液、鼻腔分泌物 D. 血液 E.组织液
• (3)确诊该病主要依据于病原学检查,下列哪种描述最 为符合该病病原体特征? • A. 口囊小,含一个矛齿;雌虫阴门盖不明显;雄虫交合伞 发达,交合刺一对 • B. 口囊大,含一对亚腹齿;雌虫阴门盖不明显;雄虫交合 伞不发达,交合刺一对 • C. 口囊小,含一对亚腹齿;雌虫阴门盖不明显;雄虫交 合伞不发达,交合刺一对 • D. 口囊小,含一个矛齿;阴门盖呈瓣状;雄虫交合伞发 达,交合刺一对,且有一个倒“Y”的背肋。 • E. 口囊小,含一个矛齿;阴门盖呈呈球形;雄虫交合伞发 达,交合刺一对,且有一个倒“Y”的外背肋。
• 剖开支气管可见到成团头发粗细白色线虫塞满气 管腔内,最多的只羊有400多条虫体, 每条线虫长约 50-80mm, 气管内还有大量黄色粘液。采集病羊 的新鲜粪便头份, 每头份, 用饱和盐水进行虫卵漂 浮法检查, 显微镜下见到呈卵圆形虫卵, 虫卵内含 幼虫。
• 1.试根据上述情况,你诊断该病最为可能是 • A.捻转血矛线虫病 • B.钩口线虫病 • C.古柏线虫病 • D.羊蛔虫病 D. • E. 网尾线虫病 而危害动物的 C.肺小叶边缘 D.支气管和气 • 2. 该虫主要寄生于动物 • A.肺实质 B.肺静脉 管 E.肺间隔
• 二、内部结构
• 内部主要有排泄器官、神经器官和生殖系统的团块。 • 排泄器官 由一对位于两侧部的原肾组成,为两个附着在生 殖器官上的团块。 • 神经系统 中枢部分是位于吻鞘顶部正中的一个神经环,从 这里发出通至各器官和各组织的神经。 • 生殖系统 • 雄 有两个睾丸,呈圆形或椭圆形,前后排列。每个睾丸有 一条输出管,两个输出管回合成一个射精管。虫体后端有 一肌质囊状的交配器官,其中包括一个雄茎和一个可以伸 缩的交合伞。 • 雌 雌虫的生殖器官有卵巢、子宫钟、子宫阴道和阴门组成。
猪大棘头虫病
• 猪大棘头虫病是由寡棘吻科、大棘吻属的蛭形大 猪大棘头虫病是由寡棘吻科、 棘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所引起的疾病。 棘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所引起的疾病。也感 染野猪猫和犬,偶尔见于人。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染野猪猫和犬,偶尔见于人。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我国猪体感染很普遍。 我国猪体感染很普遍。
• 1.试根据上述情况,你诊断该病最为可能是 • A.捻转血矛线虫病 B.钩口线虫病 病 D.带绦虫病 E.食道口线虫病 C.网尾线虫
• 2. 治疗该病时,可选用下列哪种药物进行治疗 • A.磺胺-二甲氧嘧啶 B.新霉素和林可霉素 C.左 旋咪唑 D.氯硝柳胺 E. 槟楠
• 3. 该虫主要寄生于动物( 的。 • A.十二指肠 A. 肠 E.真胃 B. B.回肠
• 症状 吻突 吻突-----肠粘膜、损伤、发炎,附着部位发 肠粘膜、 肠粘膜 损伤、发炎, 生坏死,溃疡。 生坏死,溃疡。 • 穿孔------泛发性腹膜炎 泛发性腹膜炎------死亡 穿孔 泛发性腹膜炎 死亡 • 严重感染时 -----食欲减退,下痢,粪便带血腹痛 食欲减退,下痢, 食欲减退 肠穿孔时,体温生高达41℃ 不食, 肠穿孔时,体温生高达 ℃ ,不食,腹痛卧地多 以死亡告终。 以死亡告终。 • 诊断 1、参考症状 2、流行病学资料 、粪便检查 、 、流行病学资料3、 法 沉淀法 检查虫卵 • 治疗 1、左咪唑 一次口服 8mg/kg 2、四氯化碳 、 、 1mg/kg ,一次胃管投服
• 8. 旋毛虫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各是什么?猪 旋毛虫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各是什么? 如何感染旋毛虫的? 如何感染旋毛虫的? • 9. 如何诊断旋毛虫病? 如何诊断旋毛虫病? • 10.牛羊食道口线虫病临床症状是什么?如何 牛羊食道口线虫病临床症状是什么? 牛羊食道口线虫病临床症状是什么 诊断该病? 诊断该病? • 11.猪肾虫有何危害?如何诊断该病? 猪肾虫有何危害?如何诊断该病? 猪肾虫有何危害 • 12.寄生于牛羊肺部线虫往往引起何种症状? 寄生于牛羊肺部线虫往往引起何种症状? 寄生于牛羊肺部线虫往往引起何种症状
• 3. 为了进一步确诊所发现的病原体特征,主要依 据于 • A.雌虫末端有瓣状的阴门盖 • B. 雌虫末端有球状的阴门盖 • C.雄虫末端有一对网状、褐色呈靴状的交合刺 • D.雄虫末端有一根网状、褐色呈靴状的交合刺 • E.虫体的口囊呈杯状
棘头虫病
棘头虫的一般形态与生物学
• Introduction
• 一、外形 • 虫体呈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小的约1.5mm,大 虫体呈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小的约 , 的可长达650mm。前端有吻突,其上有小棘。有假 的可长达 。前端有吻突,其上有小棘。 体腔,无消化系统,雌雄异体。 体腔,无消化系统,雌雄异体。躯干部是一个中空的 构造,里面包含着生殖、排泄神经及假体腔掖等。 构造,里面包含着生殖、排泄神经及假体腔掖等。 • 体壁 由5层固有体壁和两层肌肉组成,各层均有结缔 层固有体壁和两层肌肉组成, 层固有体壁和两层肌肉组成 组织支持和粘连着。 组织支持和粘连着。
• (4)基于您所诊断的结果,若防制该病,最为合理 的手段是 • A. 对发病的动物立即淘汰,病畜和健康动物分开饲 养 • B. 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加强粪便管理 • C. 搞好饲养环境与日常药物使用相结合 • D.轮换使用药物防制该病 • E. 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驱虫,对发病 动物及时治疗和隔离;必要时也可采取免疫接种
• 13.如何鉴定不同种猪后园线虫? 如何鉴定不同种猪后园线虫? 如何鉴定不同种猪后园线虫 • 14.牛、马丝状虫病原体有哪些?简要描述 牛 马丝状虫病原体有哪些? 生活史。如何诊断该病? 生活史。如何诊断该病? • 15.犬恶丝虫中间宿主是什么?其临床会引 犬恶丝虫中间宿主是什么? 犬恶丝虫中间宿主是什么 起什么样危害? 起什么样危害?
• 2006年秋季某县东南部地区有几个村屯出现14只 只不明原因的病死羊和20只精神状况不良,背毛 粗乱,极度瘦弱犊牛发病,食欲减退,可视粘膜 苍白!消瘦!稀便至腹泻,有时粪便带有粘液,经检 查病羊体温不升高,有的不显症状即死亡。剖检 变化时发现尸体消瘦。肠粘膜充血、水肿,结肠 壁上散在着形状不规则的结节,其大小为210mm,且在肠的浆膜面有的破溃,内含浅绿色 脓样物,或者完全钙化而变得很硬,在结节内可 找到幼虫。
中间宿主 金龟子和甲虫
• 1. 8~10个月龄的猪感染率高(因仔猪拱土 个月龄的猪感染率高( 个月龄的猪感染率高 甲虫幼虫) 能力差 甲虫幼虫) • 2. 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 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 • 3. 春夏为感染季节(甲虫幼虫出现在早春 春夏为感染季节( ~6、7月份)发病 6~11月。 月份) 、 月份 月
• 形态 虫体 虫体呈乳白色或淡红色,长圆柱形,前部较 粗,后端较细。体表有横皱纹。吻突小,呈球形, 有5~6行小棘,每行6个。雄长300~680mm雄虫 长70~150mm,呈长逗点状。 • 虫卵 长椭圆形,深褐色,两端稍尖,壳厚,大小 为89~100x42~56um 内含棘头蚴。
• 生活史 • 流行特点
• 预防 • 1. 对猪进行驱虫(病猪) 对猪进行驱虫(病猪) • 2. 加强粪便管理 (及时清除猪粪,生物热处理) 及时清除猪粪,生物热处理) • 3. 放牧改为舍饲 不让猪生食金龟子、甲虫(夜 不让猪生食金龟子、甲虫( 间猪舍不点灯)。 间猪舍不点灯)。
复习与思考题
• 1. 如何鉴定线虫? 如何鉴定线虫? • 2. 猪如何感染蛔虫的? 猪如何感染蛔虫的? • 3. 经皮肤感染线虫有哪些? 经皮肤感染线虫有哪些? • 4. 经胎盘感染线虫有哪些? 经胎盘感染线虫有哪些? • 5. 自愈现象 • 6. 捻转血矛线虫有何危害? 捻转血矛线虫有何危害? • 7. 类圆线虫生活史
• 张某从某处买回数只南江黄羊种公羊, 畜主求诊时只说全 群羊比较瘦, 已死亡5只, 其中只羊死亡后鼻孔内流出粘液 并有头发丝样白色小线虫。观察羊群发现大部分羊身体瘦 弱, 被毛长而干燥, 进人羊圈可听到个别羊拉风箱似的呼吸 声, 有的羊可见到有较浓的鼻液流出和鼻液在鼻腔外结痴, 有的羊腹泻, 多数羊眼睑、下领、胸前水肿。条头发丝大 小的白色线虫。剖检的只病死羊都比较消瘦, 其中只皮下 有黄色胶样物水肿症状。羊的肝、肠、脾、胃、肾均无异 常, 肠系膜偏黄, 肺叶间隙增宽, 肺边缘有肉样白色的小结 节凸出肺表面, 肺的底部有透明样斑块, 周围充血。
)而危害动物
C. C.结肠和盲肠 D.
• 某农户饲养了35只波杂山羊, 1个月前发现羊群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被毛粗乱、消瘦、眼结膜苍白、贫血、腹泻大 便拉稀,呈渐进性消瘦,体温正常,经庆大-小诺霉素治疗后未 见好转,至7月25日已陆续死亡24只。剖检时发现心肌脂肪 消耗,胸、腹腔有淡黄色积液,肝、肺、脾显得苍白,肝脏脂肪 变性,胆汁浓缩,肾脏贫血;在真胃和十二指肠内发现数千条 淡红色、约20 mm长的细小虫体,虫体呈毛发状;此外,真 胃粘膜水肿、出血,肠系膜及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肠道粘膜水 肿。对所发现的虫体进行鉴定时,可见雌虫体内有生殖道 和肠道相互缠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