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综合检测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综合检测题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命题:付强 审题:龙在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1.直线03=+-y x 的倾斜角是( ).A .︒30B .︒45C .︒60D .︒902.直线13kx y k -+=,当k 变动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 ).A .(0,0)B .(0,1)C .(3,1)D .(2,1) 3.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 A 经过定点()P x y 00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y k x x -=-00表示 B 经过定点()b A ,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kx b =+表示 C 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x a y b +=1表示 D 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222111y x P y x P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121121y y x x x x y y --=--表示4.若点)3,4(A ,),5(a B ,)5,6(C 三点共线,则a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 ax =与y x a =+正确的是( ). x y O x y O x y O xyOA . B. C. D.6.过点),4(a A 和),5(b B 的直线与直线m x y +=平行,则AB 的值为( ).A .6B .2C .2D .不能确定7.直线过点)2,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这条直线方程为( ).A .032=-y xB .05=++y xC .032=-y x 或05=++y xD .05=++y x 或05=+-y x8.△ABC 中,点(4,1)A -,AB 的中点为(3,2)M ,重心为(4,2)P ,则边BC 的长为( ).A 5B 4C 10D 89.入射光线沿直线032=+-y x 射向直线x y l =:,被直线l 反射后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A .032=++y xB .032=-+y xC .032=+-y xD .032=--y x10.过点)3,1(且与原点的距离为1的直线共有( ). A 3条 B 2条 C 1条 D 0条11.若点),(b a ab A +在第一象限内,则直线0=-+ab ay bx 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12.已知两条直线x y l =:1,)(0:2R a y ax l ∈=-,当两直线夹角在()︒︒15,0内变动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3,1(1,33 ⎪⎪⎭⎫ ⎝⎛ B. ⎪⎪⎭⎫ ⎝⎛3,33 C.)1,0( D. )3,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13.过点)1,1(t t A +-和)2,3(t B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则实数t 的范围为______ ___ .14.与直线5247=+y x 平行,并且距离等于3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15.经过点(3,5)M 的所有直线中距离原点最远的直线方程是 ______ .16.已知直线2l 与32:1+=x y l 关于直线x y -=对称,直线3l ⊥2l ,则3l 的斜率是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17.求经过直线04=-+y x 和0=-y x 的交点,且与原点距离为5102的直线方程.18.一条光线经过点)3,2(-P 射到x 轴上,反射后经过点)1,1(Q ,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的方程.19.△ABC 的两顶点)7,3(A ,)5,2(-B ,若AC 的中点在y 轴上,BC 的中点在x 轴上.(1)求点C 的坐标;(2)求AC 边上的中线BD 的长及直线BD 的斜率.20.若直线01=++y ax 和直线024=++b y x 关于点)1,2(-对称,求b a ,的值.21.已知点(1,1)A ,(2,2)B ,点P 在直线x y 21=上,求22PB PA +取得最小值时P 点的坐标.22.直线13y x =-+和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在线段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ABC ,如果在第一象限内有一点1(,)2P m 使得△ABP 和△ABC 的面积相等,求m 的值本章目标检测:答案:1.B 2.C 3.D 4.A 5.C 6.B 7.C 8.A 9.D 10.B 11.C 12.A13.)1,2(- 14.070247=++y x 或080247=-+y x 15.03453=-+y x 16.2- 17.解:由⎩⎨⎧=-=-+004y x y x ,解得⎩⎨⎧==22y x ,交点为)2,2(, 当斜率存在时,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2(+-=x k y ,原点到其距离51021222=+-=k kd ,解得31=k 或3=k ; 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2=x ,原点到其距离2=d ,不合题意; 故满足条件的直线的方程为2)2(31+-=x y 和2)2(3+-=x y ,即043=+-y x 或043=--y x .18.解:设入射光线与x 轴的交点为)0,(x A ,则反射光线也经过A 点,由题意,可知AQ AP k k -=,即x x ---=---101203,解得41=x ,即⎪⎭⎫ ⎝⎛0,41A , 由两点式,可知入射光线所在直线AP 的方程为41241030---=--x y ,即0134=-+y x 同理,反射光线所在直线AQ 的方程为0134=--y x .19.解:(1)设点C 的坐标为),(y x ,由题意得025,023=+=+y x ,解得5,3-=-=y x , 故C 的坐标为)5,3(--; (2)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D 点的坐标为)1,0(,∴52)15()02(22=-+--=BD ,20215-=---=BD k . 20.解:由024=++b y x ,即022=++b y x , 因为两直线关于点对称,说明两直线平行,所以2=a .在012=++y x 上取点)1,0(-,这点关于)1,2(-的对称点为)1,4(-,又因为)1,4(-满足022=++b y x , 得14-=b , 所以2=a , 14-=b . 21.解:设点⎪⎭⎫ ⎝⎛x x P 21,,则()222222221)2(1211⎪⎭⎫ ⎝⎛-+-+⎪⎭⎫ ⎝⎛-+-=+x x x x PB PA 101959251092522+⎪⎭⎫ ⎝⎛-=+-=x x x , 当59=x 时,()1019min 22=+PB PA ,此时⎪⎭⎫ ⎝⎛109,59P . 22.解:由题意得,)0,3(A ,)1,0(B ,∴2=AB ,∵△ABC 是等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3,又∵ △ABP 和△ABC 的面积相等,∴点P 定在过C 与直线AB 平行的直线上,设为t x y +-=33, 则有31311=+-t ,解得3=t 或1-=t (舍),所以点P 定在直线333+-=x y 上, 把1(,)2P m 代入,33321+-=m ,解得=m。
初三科学第三章综合练习题

初三科学第三章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属于自然界中的信息传输方式?A. 短信通讯B. 电话通话C. 鸟儿的鸣叫D. 电视节目播放2. 以下哪个是脱离地球引力,到达太空的唯一途径?A. 火箭发射B. 动力装置C. 飞船航行D. 电子设备3. 关于声音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快B. 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慢C. 气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快D. 液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快4. 以下哪个现象不能用反射光来解释?A. 纯水中的鱼儿看上去更小B. 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上C. 镜子中的人像左右颠倒D. 彩虹的颜色由七种变成无色5. 以下哪项是由地球自身的运动引起的现象?A. 地震B. 月亮的周期变化C. 四季的交替D. 彗星的运动二、判断题1. 机械传感器是指能够感受、检测或测量机械量的传感器。
2. 没有固定的方位,可以任意移动的是绝对运动。
3.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为标量。
4.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不同的方向的力作用,物体一定会原地停留不动。
5. 磁力只能使力的大小改变。
三、填空题1. 从物体上的一点到另一点的位移称为_________。
2. 把光线挡住的东西叫做_________。
3. 使用_________可以较好地看清楚小字。
4. _________是人们用来实现望远和近大的眼睛辅助工具。
5. 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分别位于_________之间。
四、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机械量和非机械量,并给出两个例子。
2.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3.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并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4. 解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5. 什么是位移?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表示?五、应用题某机器人可以根据环境中的障碍物进行避障操作,其原理是通过感应机械量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机器人避障算法,要求能够根据障碍物的位置判断机器人应该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并在代码中明确标注出判断的依据和操作的执行过程。
高一数学必修4第三章综合检测题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si门2右一cos2;n的值为(C )B.2 D. ,3~2[解析]原式=-(cos2^- sin^F - cos62.函数f(x)= 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B )nA.q3 B . n C . 2 n D . 4 n[解析]f(x) = sin2x—cos2x= , 2sin(2x—4),故T=今=冗13.已知cos 0= 3,(0,n )则cos(32 + 2 0 = ( C )4;29D.9[解析]cos(3n + 2 0= sin2 A 2sin 0os0= 2X 屮3=普44.若tan a= 3, ta n B= 3,则tan (a— 3 等于(D )C. 3D.13 —4tan a—tan 3 3 1[解析]tan(a—®=■—o= = 3.1 + tan dt an B〔+ 3X4 335. COS275°+COS215°+COS75°C OS15的值是(A )5 6 3 2A.4B.〒eq D. 1 +可2 21 5 [解析]原式=sin215°+ cos 15° + sin15 6os15°= 1 + ?sin30 = 4.6. y= cos2x—sin2x+ 2sinxcosx的最小值是(B )A. 2 B2 C. 2 D2_ n _[解析]y= cos2x+ si n2x= 2si n( 2x+ 4),.,.y max=— 2.7.若tan a= 2, tan(B— M= 3,贝U tan(B—2 0)= ( D )A. —1B. —5C.7D.1tan p- a—tan a 3 —2 i[解析]tan( p—2 a = tan[( p— a) —a = = =千1 + tan p—a tan a 1 + 68.已知点P(cos a, sin M, Q(cos p, sin®,贝U |PQ| 的最大值是(B )A. 2[解析] PQ = (cos® —cos a, sin p—si n a ,贝U |PQ| = p cos®—cos a2+ sin p- sin a2='2—2cos a— p,故|PQ|的最大值为2.cos2x+ sin2x”^「十厂9.函数y= cos2x —sin2x的最小正周期为(C )n nA. 2 nB. nC.qD.41 + tan2x n n[解析]y= =tan(2x+ 4),.T=2.1 —tan2x 4 210. 若函数f(x) = sin2x —*x€ R),则f(x)是(D )A .最小正周期为訓勺奇函数B .最小正周期为n的奇函数C.最小正周期为2 n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n的偶函数1 12 12[解析]f(x)= sin2x—2= —2(1 —2sin2x) = —^cos2x,.f(x)的周期为n的偶函数.n11. y= sin(2x —3)—sin2x 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是(B )n n n 7^ r 5 1^ _ _ _ n 5 nA . [—6, 3] B.[石,石n]c.[匚n 石n ] D . [3,石!5 n n n n n[解析] y = sin(2x — 3) — sin2x = sin2xcos^ — coshes% — sin2x =- (sin2xcos^ + cos2xsin^)=—sin(2x + 3),其增区间是函数y = sin(2x +3)的减区间,即2k n+㊁三2x + 3W 2k n+~2,「k nn7 n 「 r 「 n 7 n+12= x <k n+12,当 k = 0 时,x € [乜,乜].12. 已知 sin(a+ 3 = 2,sin(a- 3 = £,则 log • 5(器 等于 (C . 41 sin a os 3+ cos a in 23得 1sin a os 3— cos a in 3= 313. (1+ tan 17 )(1 + tan28 °tan 17 ° tan28[解析] 原式=1 + tan 17 + tan28 °tan 17 °tan28 ;又 tan(17 +28°) = ------------- =1 — tan17 )an28 0 tan45 = 1,Atan17 + tan28 = 1— tan 17 °tan28 )14. (2012全国高考江苏卷)设a 为锐角,若cosn a+6=5,贝U sin 2 a+ 的值为弋^2.n n 2 n n [解析]Ta 为锐角,.「6<a+ 6<3,v cos a- 6 =4 5, n 3 sin a+ 6 = 5;n n n 24.••sin 2 a+ 3 = 2sin a+ 6 cos a+ 6 = 25,n n 2 .2 n 7cos(2 a+ 3) = cos( a+ g) 一 sin ( a+ g) =25 . n n n . n .•sin 2 a+ 12 = sin 2 + 3— 4 = sin 2 a — 3 ncos4—cosc n . n 1A /2 2a+3 sin 4= 50 .115.已知 cos2a= 3,贝U sin 4 a+ cos 4a=[解析]由sin(a+ 3 = 2, sin(a- a 5sin ocos 3=12.tan a 1,• °tan 3cos a i n 3=徨=5,「•log ‘5(眯沪 g 552 = 4.、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代入原式可得结果为2.521 2 2 2[解析]cos2o a 2cos a—1= 3 得cos a 3,由cos2o a 1 —2s in a得sin2a 3(或据sin2a2 2 1 , + cos a 1得Sin a= 3),代入计算可得.3 1 n n16.设向量a=(刃sin0, b= (cos0 3),其中0€ (0,刃,若a / b,贝U 0= ___41 n [解析]若a//b,贝U sin 0cos A2,即卩2sin(Cos B= 1 ,:sin2 A1,又(0,㊁),n 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3 - 3 sin2 a+ 2sin a,17.(本题满分10分)已知cos a—sin a= 5^,且na^n 求—1 —t an a—的值.[解析]因为cos a—sin aa%"2,所以1 —2si n a cos a=卷,所以2si n«cos a= £又a€ ( n "2),故sin a+ CoS a=-冷 1 + 2sin0cos a= —誉,2 2sin2 a+ 2sin a 2sin a cos a+ 2sin a cos a 2sin a cos a cos a+ sin a所以=1 —tan a COS a—sin a COS a—sin aZ x4/225x一 55 28 75.18.(本题满分12分)设x€ [0 , 3],求函数y= cos(2x-3) + 2sin(x—力的最值.n n n n[解析]y = cos(2x—3) + 2si n(x—6)= cos2(x—6)+ 2sin(x—石)2n n n 1 2 3=1 —2sin (x—舌)+ 2sin(x —6)= —2[sin(x—$) —2 + 21 1 3 1 • x€ [0 , 3], —x—g[一6,6].• °sin(x—g) € [一?, 2] ,^ymax a2,ymin= —2*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tan2a2tan2a+ 1,求证:cos20+ sin2a= 0.十卄2cos20- sin20 2 1 —tan20 2—2tan2a[证明] cos2 0+ sin a= 2 2 + sin a= 2 + sin a= 2cos20+ sin20 1 + tan20 1 + 2tan2a+ 1+ si n2a=.2—sin a 2 + sin a= COS a+ Sin a 2 o—sin a+ sin a 0.3x . 3xx . x »亠12分)已知向量 a = (cos^, sin_2), b = (co^,— sin^), c = (.3— 1),其中 x €R.(1)当a 丄b 时,求x 值的集合; ⑵求a —ci 的最大值.3x x 3x xk n n [解析](1)由 a 丄b 得 a b = 0,即卩 cos^cos^ —sin-^sin^a 0,贝Ucos2x = 0,得x a ^ + 4(kk n n€ Z), Ax 值的集合是{x|x = 2 + 4, « Z}.2 3x1- 2 3x 2 o 3x t -3x o 3x 3x(2)|a — c| = (cos 刁—.3) + (sin_2 + 1) = cos"^ — 2.3cos^ + 3+ sin + 2sin^ + 1=5+ 2sin^x —2 ,3。
第三章综合训练题

第三章综合训练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实验室制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L—1硫酸的混合液B.温度计插入反应液液面以下,控制温度1400C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D.反应完毕先灭火再从水中取出导管2.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发现有红色的沉淀产生,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醋酸B.酒精C.食盐D.葡萄糖3.由乙烯和乙醇蒸气组成的混和气体中,若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则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 )A.15.6%B.26.7%C.30%D.无法确定4.用作食品袋的塑料,要求既经济又无毒,这种塑料的原料通常是 ( )A.涤纶B.锦纶C.聚乙烯D.聚氯乙烯5.允许用一种试剂鉴别溴苯、苯和乙酸,最好选用()A. NaOH溶液B.AgNO3C.蒸馏水D.乙醇6.误食重金属盐,可使人中毒,可解毒的急救措施是()A.服用蛋清B.服酵母片C.服葡萄糖水D.服大量食盐水7.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A.通入足量溴水中 B.与足量的液溴反应C.在导管口点燃 D.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8.淀粉溶液与鸡蛋白溶液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 )A.丁达尔现象B.不能透过半透膜C.使碘水变蓝D.跟浓硝酸起显色反应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 D.在磷酸作催化剂加压条件下,乙烯通入水中10.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是 ( )A.HCOOCH3B.蔗糖C.葡萄糖D.麦芽糖二.填空题(共11×2=22 分)11.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乙烯(2)乙烷→氯乙烷12.已知:甲酸和乙酸相类似,具有下列性质:①挥发性②酸性③比碳酸的酸性强④还原性⑤能发生酯化反应。
第三章综合测试题

中
,
[
C
=
90
。
,
。
,
B C 曰
=
2
c m
.
如果 以
B
’
A c
的中
曰
’
点
D
为 旋 转 中 tk 将 这 个 三 角 形 旋 转
一
180
点
落在点
处
,
那 么点
与点B 相 距
二
、
e m
.
选 择 题 (每小 题 图
8
4
分 共
,
32
分 )
,
9
.
所示 的是
一
个轴对 称 图形
,
以 D 为旋转 中
心
,
以下 列 哪个 角 为旋转 角旋转
起
15
再将其 中
.
一
个直角梯形
沿
,
斜腰
M C
=
A D 5
c m
的 方 向平 移
,
F G
交
CD 于 舱
已 知 GM
.
8
c m
=
c m
,
求 阴影 部 分 的面 积
A B CD
H
2 1
.
如图
4
17
,
P
为正 方形
内
0
一
点
,
A P
P
’
=
2
’
.
.
将
图 16
△A 船
绕
1
点按顺 时针方 向旋转
.
60
d
得 到 △A
B
.
18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3章综合测试03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在该实验中,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被侵染的细菌,上清液的主要成分为噬菌体外壳。
①③都直接对细菌进行了标记,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②用32P 只能标记噬菌体的DNA ,在该实验中,噬菌体的DNA 会进入维菌体内,放射性也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2.【答案】C【解析】在双链DNA 分子中,两条链中A T +或C G +所占比例相等,故该DNA 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 A +也占40%,A 错误;整个DNA 分子中A T =,因此该DNA 分子中含有的碱基A 数目为50240%1/220⨯⨯⨯=(个),B 错误;该DNA 分子中所含碱基G 的数目为()5022021/230⨯-⨯⨯=(个),故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31302120-⨯=(个),C 正确;经过3次复制后,子代DNA 分子中含有14N 的DNA 单链占全部DNA 单链的比例为()()822/827/8⨯-⨯=,D 错误。
3.【答案】A【解析】含15N 标记的DNA 分子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得到4216=(个)DNA 分子,由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其中含14N 的DNA 分子占100%,含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有2条,占总链数的1/16,A 正确,C 错误;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每个DNA 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002602240⨯-⨯÷=(个),则复制过程中需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44021600⨯-=(个),B 错误;每个DNA 分子中的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两者之比是1:1,D 错误。
4.【答案】D【解析】本题的疑难之处是不能准确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各步骤进行的目的。
35S 标记组:35S 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侵染时蛋白质外壳不会进人细菌内,离心后35S 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故无论培养时间长与短,只要搅拌充分,放射性均存在于上清液中,且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 ,A 、C 错误;32P 标记组:32P 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 ,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越多,但子代噬菌体合成时的原料都来自未被32P 标记的细菌,所以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故D 正确。
第一章第三章综合试题

第一章&第三章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竖向钢筋的连接宜采用()进行焊接。
A 闪光对焊B电弧焊 C 电渣压力焊 D 电阻焊2、砖墙水平灰缝的饱满度至少要达到()以上。
A 90%B 80%C 75%D 703、砌砖墙留斜时,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A.1/2 B 1/3 C 2/3 D 1/44、钢筋冷拉后会出现的变化是( )A.屈服点提高B.塑性提高C.弹性模量提高D.晶格变形停止5、下列哪些不是“三一“砌筑的内容:()A.一铲灰B.一杆尺C.一块砖D. 一揉搓6、、石灰膏熟化时间一般不少于()。
A.5d B.10d C.15d D.20d7、高处作业,当有()以上应停止作业。
A、四级风B、五级风C、六级风D、七级风8、砂的质量要求颗粒坚硬洁净,含泥量不超过 BA、4%B、3%C、2%D、1%9、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A.1.5 mB.2.1mC.1.2mD.1.8m10、有一120墙,则该墙体在需设拉结钢筋的地方应设()根。
A、1B、2C、3D、4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采用电渣压力焊时出现气孔现象时,有可能是()引起的。
2、Ⅰ级钢筋与钢板搭焊的接头型式应为( )。
3、冬期砌筑工程施工方法主要有()、()和()三种。
4、砖砌体质量要求可用()、()、()、()十六个字来概括。
5、在地震区,砖砌体的()处,不得留直槎。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号)每小题1分,共8分)()1、石灰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可以用于潮湿的环境中。
()2、多孔砖的孔洞应平行于受压面砌筑。
()3、直径为20mm的Ⅰ级钢筋采用双面帮条焊时,帮条长度应≥80 mm。
()4、常温下水泥砂浆和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3h和4h内用完。
()5、施工时使用的蒸压(养)砖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15d。
()6、每一生产厂家的砖到现场后,按按烧结砖15 万块、多孔砖5 万块、灰砂砖及粉煤灰砖10 万块各为一验收批。
《第三章_位置与坐标》单元综合检测题

小华小军小刚XyDCB A《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1,2)的位置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 点P (13++m m ,)在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 ) A .(0,-2) B .(2,0) C .(4,0) D .(0,-4)3. 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能够表示成( ) A .(5,4) B .(4,5) C .(3,4) D .(4,3)4.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边AD ∥X 轴,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A 与D 的横坐标相同。
B .C 与D 的横坐标相同。
C .B 与C 的纵坐标相同。
D .B 与D 的纵坐标相同。
5. 点M(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 A. (-1,2)B. (1,-2)C. (2,-1)D. (-1,-2)6. 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0) B .(3,0)或(–3,0)C .(0,3)D .(0,3)或(0,–3)7.若点M (a,b )在第二象限,则点N(-b,b-a)必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8. 已知平面内的一点P ,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原点的距离是2,则点P 的坐标是( ) A .(-1,1)B .(1,-1)C .)2,2(-或)2,2(-D .)2,2(-9. 坐标半面上,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且P 点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5,则P 点坐标为( ) A . (-5,4)B. (-4,5)C. (4,5)D. (5,-4)10.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2,以BC 的中点为原点,BC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则点A 的坐标为( ).A .30)或(30)B .(03或(03C .(03D .(0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第4题图CBA yxCAB O (19题图)1 2 34-1 -2 -3 -4 12 3 4 5 11. 如果将电影票上“6排3号”简记为(6,3),那么(7,1)表示的含义是 。
2022年秋学期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2022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它选出来。
每小题2分,共50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土地、阳光、煤炭、水能B.森林、太阳能、钢铁、沙漠C.耕地、淡水、大米、森林D.草地、海盐纸张、黄金2.“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所描述的自然资源分别是()①气候资源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生物资源⑤矿产资源⑥海洋资源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③④⑥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读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B.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C.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D.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4.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A.广州B.重庆C.拉萨D.上海读图,回答5~6题。
5.右图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A.总量丰富,居世界首位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总量丰富,人均充足D.总量匮乏,人均充足6.下列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做法,可取的是()A.尽量坐公交车出行B.多使用一次性购物袋C.尽量使用纸质贺卡D.电池用完随手扔掉2022年6月25日,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7~8题。
7.我国的耕地状况是()A.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B.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C.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D.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8.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B.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C.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D.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读中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回答9~10题。
9.该土地利用类型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10.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石漠化B.耕地面积减少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读中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回答11~12题。
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三章+综合检测3含答案

第三章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由单质形成的晶体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2.下列关于物质特殊聚集状态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等离子体的基本构成微粒是带电的离子和电子及不带电的分子或原子B.非晶体基本构成微粒的排列是长程无序和短程有序的C.液晶内部分子沿分子长轴方向有序排列,使液晶具有各向异性D.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和颗粒间的界面两部分,两部分都是长程有序的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碳氧键发生断裂B.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C.Na2O与Na2O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D.Br2蒸气被木炭吸附时共价键被破坏4.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选项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A NaOH Ar SO2B H2SO4石墨SC CH3COONa 水晶D Ba(OH)2金刚石玻璃5,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相互作用力的晶体是()A.碳化硅晶体B.Ar晶体C.NaCl晶体D.NaOH晶体6.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一种很纯的硅氧化物,它是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下图是简化了的平面示意图,关于这种制造光纤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数目比是1:4B.它的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数目比是1:6C.这种氧化物是原子晶体D.这种氧化物是分子晶体7.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D.F2、Cl2、Br2、I2的沸点依次升高8.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对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C.单质的晶体类型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D.单质的熔点降低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中的最小碳环由6个碳原子构成B.Na2O2晶体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C.1 mol SiO2晶体中含2 mol Si—O键D.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下也不会和O2反应11.观察下列模型并结合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8属于原子晶体C.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D.单质硼属原子晶体,结构单元中含有30个B—B键12.X、Y都是ⅡA族(Be除外)的元素,已知它们的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T(XCO3)>T(YCO3),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晶格能:XCO3>YCO3 B.阳离子半径:X2+>Y2+C.金属性:X>Y D.氧化物的熔点:XO<YO13.在解释下列物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的是()A.钠、镁、铝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硬度逐渐增大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晶体硅的硬度,其熔点也高于晶体硅的熔点C.KF、KCl、KBr、KI的熔点依次降低D.CF4、SiF4、GeF4、SnF4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点:锂<钠<钾<铷<铯B.由于HCl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I,故HCl比HI稳定C.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晶体所含碳碳键的数目相等D.已知AB的离子晶体结构如右上图所示,则每个A+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B-有8个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O2晶体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1B.石墨晶体中C原子数与C—C共价键数比为1:3C.3H162O与2H172O分子中的质子个数比为1:1 D.冰晶体中H2O分子个数与氢键数目比为1:416.硼化镁在39 K时具有超导性。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3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3)姓名:___________1.一株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单侧光引起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B.受重力影响生长素较多地分布在根和茎靠近地面的一侧C.幼根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快;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D.幼茎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2.下图中(1)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2)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3)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A.①和② B.①和③C.②和③ D.②和④3.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4.大田里的油菜(农业上主要用于榨油),在盛花期由于一场大雨影响了正常授粉,为防止减产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A.喷施硼肥 B.追施氮肥 C.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D.以上方面均无效5.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6.下列生产活动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①促进果实成熟②生产无籽番茄③棉花摘心④培育多倍体⑤枝条扦插⑥抑制棉花植株“疯长”A.②③⑤⑥ B.①②③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7.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一数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直线过点(1,2),(4,2+3)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2.若三点A (3,1),B (-2, b ),C (8,11)在同一直线上,则实数b 等于( )A .2B .3C .9D .-9 3.过点(1,2),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方程是( )A .y +2=33(x +1) B .y -2=3(x -1) C.3x -3y +6-3=0 D.3x -y +2-3=04.直线3x -2y +5=0与直线x +3y +10=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平行 C .重合 D .异面 5.直线mx -y +2m +1=0经过一定点,则该定点的坐标为( ) A .(-2,1) B .(2,1) C .(1,-2) D .(1,2)6.已知ab <0,bc <0,则直线ax +by +c =0通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7.点P (2,5)到直线y =-3x 的距离d 等于( )A .0 B.23+52 C.-23+52 D.-23-52 8.与直线y =-2x +3平行,且与直线y =3x +4交于x 轴上的同一点的直线方程是( )A .y =-2x +4B .y =12x +4C .y =-2x -83D .y =12x -839.两条直线y =ax -2与y =(a +2)x +1互相垂直,则a 等于( )A .2B .1C .0D .-1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是3x -y +2=0,直角顶点是C (3,-2),则两条直角边AC ,BC 的方程是( )A .3x -y +5=0,x +2y -7=0B .2x +y -4=0,x -2y -7=0C .2x -y +4=0,2x +y -7=0D .3x -2y -2=0,2x -y +2=0 11.设点A (2,-3),B (-3,-2),直线l 过点P (1,1)且与线段AB 相交,则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34或k ≤-4B .-4≤k ≤34C .-34≤k ≤4 D .以上都不对12.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 (1,2)距离为1,且与点B (3,1)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点A (-1,2),B (-4,6),则|AB |等于________. 14.平行直线l 1:x -y +1=0与l 2:3x -3y +1=0的距离等于________.15.若直线l 经过点P (2,3)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或________.16.(2009·高考全国卷Ⅰ)若直线m 被两平行线l 1:x -y +1=0与l 2:x -y +3=0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22,则m 的倾斜角可以是①15° ②30° ③45° ④60° ⑤75°,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求经过点A (-2,3),B (4,-1)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并把它化成点斜式,斜截式和截距式.18.(12分)(1)当a为何值时,直线l1:y=-x+2a与直线l2:y =(a2-2)x+2平行?(2)当a为何值时,直线l1:y=(2a-1)x+3与直线l2:y=4x-3垂直?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已知点A(5,-2),B(7,3),且边AC的中点M在y轴上,边BC的中点N在x轴上,求:(1)顶点C的坐标;(2)直线MN的方程.20.(本小题满分12分)过点P(3,0)作一直线,使它夹在两直线l1:2x-y-2=0和l2:x+y+3=0之间的线段AB恰被P点平分,求此直线方程.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4,-6),B(-4,0),C(-1,4),求(1)AC边上的高BD所在直线方程;(2)BC边的垂直平分线EF所在直线方程;(3)AB边的中线的方程.22.(本小题满分12分)当m为何值时,直线(2m2+m-3)x+(m2-m)y=4m-1.(1)倾斜角为45°;(2)在x轴上的截距为1.第三章综合检测题详解答案1[答案] A[解析] 斜率k =(2+3)-24-1=33,∴倾斜角为30°.[解析] 由条件知k BC =k AC , ∴b -11-2-8=11-18-3,∴b =-9. 2[答案] D 3[答案] C[解析]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y -2=tan30°(x -1), 整理得3x -3y +6-3=0. 4[答案] A[解析] ∵A 1B 2-A 2B 1=3×3-1×(-2)=11≠0, ∴这两条直线相交. 5[答案] A[解析] 直线变形为m (x +2)-(y -1)=0,故无论m 取何值,点(-2,1)都在此直线上,∴选A. 6[答案] A[解析] ∵ab <0,bc <0,∴a ,b ,c 均不为零,在直线方程ax +by+c =0中,令x =0得,y =-c b >0,令y =0得x =-ca ,∵ab <0,bc <0,∴ab 2c >0,∴ac >0,∴-ca <0,∴直线通过第一、二、三象限,故选A.7[答案] B[解析] 直线方程y =-3x 化为一般式3x +y =0, 则d =23+52. 8[答案] C[解析] 直线y =-2x +3的斜率为-2,则所求直线斜率k =-2,直线方程y =3x +4中,令y =0,则x =-43,即所求直线与x 轴交点坐标为(-43,0).故所求直线方程为y =-2(x +43),即y =-2x -83.9[答案] D[解析] ∵两直线互相垂直,∴a ·(a +2)=-1, ∴a 2+2a +1=0,∴a =-1. 10[答案] B[解析] ∵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其斜率k 1,k 2应满足k 1k 2=-1,排除A 、C 、D ,故选B. 11[答案] A[解析] k P A =-4,k PB =34,画图观察可知k ≥34或k ≤-4.12[答案] B[解析] 由平面几何知,与A 距离为1的点的轨迹是以A 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A ,与B 距离为2的点的轨迹是半径为2的⊙B ,显然⊙A 和⊙B 相交,符合条件的直线为它们的公切线有2条. 13[答案] 5[解析] |AB |=(-1+4)2+(2-6)2=5.14[答案] 23[解析] 直线l 2的方程可化为x -y +13=0,则d =|1-13|12+(-1)2=23.15[答案] x +y -5=0 x -y +1=0 [解析]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b =1,则⎩⎪⎨⎪⎧|a |=|b |,2a +3b =1,解得a =5,b =5或a =-1,b =1,即直线l 的方程为x 5+y 5=1或x -1+y1=1,即x +y -5=0或x -y +1=0.16[答案] ①⑤[解析]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 d =|3-1|1+1=2,由图知直线m 与l 1的夹角为30°,l 1的倾斜角为45°,所以直线m 的倾斜角等于30°+45°=75°或45°-30°=15°.[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直线的倾斜角、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高考在直线知识命题中不多见的较为复杂的题目,但是只要基础扎实、方法灵活、思想深刻,这一问题还是不难解决的.所以在学习中知识是基础、方法是骨架、思想是灵魂,只有以思想方法统领知识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17[解析] 过AB 两点的直线方程是y +13+1=x -4-2-4. 点斜式为:y +1=-23(x -4) 斜截式为:y =-23x +53截距式为:x 52+y53=1.18[解析] (1)直线l 1的斜率k 1=-1,直线l 2的斜率k 2=a 2-2,因为l 1∥l 2,所以a 2-2=-1且2a ≠2,解得:a =-1.所以当a =-1时,直线l 1:y =-x +2a 与直线l 2:y =(a 2-2)x +2平行. (2)直线l 1的斜率k 1=2a -1,l 2的斜率k 2=4,因为l 1⊥l 2,所以k 1k 2=-1,即4(2a -1)=-1,解得a =38.所以当a =38时,直线l 1:y=(2a -1)x +3与直线l 2:y =4x -3垂直.19[解析] (1)设C (x ,y ),由AC 的中点M 在y 轴上得,x +52=0,解得x =-5.由BC 中点N 在x 轴上,得3+y2=0, ∴y =-3,∴C (-5,-3)(2)由A 、C 两点坐标得M (0,-52).由B 、C 两点坐标得N (1,0).∴直线MN 的方程为x +y-52=1.即5x -2y -5=0.20[解析] 设点A 的坐标为(x 1,y 1),因为点P 是AB 中点,则点B 坐标为(6-x 1,-y 1),因为点A 、B 分别在直线l 1和l 2上,有⎩⎨⎧2x 1-y 1-2=06-x 1-y 1+3=0解得⎩⎪⎨⎪⎧x 1=113y 1=163由两点式求得直线方程为8x -y -24=0. 21[解析] (1)直线AC 的斜率k AC =-6-44-(-1)=-2即:7x +y +3=0(-1≤x ≤0).∴直线BD 的斜率k BD =12,∴直线BD 的方程为y =12(x +4),即x -2y +4=0 (2)直线BC 的斜率k BC =4-0-1-(-4)=43∴EF 的斜率k EF =-34线段BC 的中点坐标为(-52,2) ∴EF 的方程为y -2=-34(x +52) 即6x +8y -1=0. (3)AB 的中点M (0,-3), ∴直线CM 的方程为:y +34+3=x-1, 22[解析] (1)倾斜角为45°,则斜率为1. ∴-2m 2+m -3m 2-m =1,解得m =-1,m =1(舍去) 直线方程为2x -2y -5=0符合题意,∴m =-1 (2)当y =0时,x =4m -12m 2+m -3=1,解得m =-12,或m =2当m =-12,m =2时都符合题意,∴m =-12或2.。
第三章综合测试题

第三章综合测试题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关建设山西万家寨水利工程和长江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电、防洪B.供水、发电C.供水、防洪D.防洪、航运【答案】 C【解析】万家寨引水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供水,而长江三峡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2.下列各组能源中,全部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石油B.天然气、生物能C.核能、水能D.潮汐能、太阳能【答案】 A【解析】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能源。
3.下列工业区中,在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基础上实现转型的有()①德国鲁尔区②法国加来③德国慕尼黑④法国巴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解析】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加来都是建立在煤炭资源基础之上的工业区,德国的慕尼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区,法国巴黎属综合性城市。
4.关于山西省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但多数煤田地质条件复杂,开采困难B.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将以石油为主C.山西省紧靠黄河,水资源比较丰富,水陆交通运输便利D.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且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开采便利【答案】 A【解析】考查山西省煤炭的基本条件。
5.对比我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二者的共同点是() A.主导能源都是煤B.占主导地位的都是常规能源C.水能的比重较大,均在15%以上D.清洁能源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大【答案】 B【解析】我国和世界的主要能源分别是煤和石油,两者都是常规能源。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德国鲁尔区则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据此回答6~7题。
6.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蔓延B.市场收缩C.资源枯竭D.运输量大【答案】 D【解析】目前,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市场需求量大,运输压力大;鲁尔区的钢铁工业需要进口大量铁矿,运输压力也大。
第三章 光现象 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章光现象综合检测卷(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让太阳透过三棱镜,会出现_______现象,再让三棱镜分解出来的彩色光带通过另一个倒置的三棱镜后,光束又混合成白光,这证实了白色的太阳光是由_______光混合而成的.2.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_______(填“实”或“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 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现在的多媒体教室大都安装了表面粗糙的高清玻纤白幕布,这样可以利用光的_______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这种白幕布能反射_______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4.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5.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_______,医院常用到紫外线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_______v2(填“>”、“=”或“<”).6.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则此时入射角为_______,反射角为_______,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沿顺时针转过25°角,则反射光线沿_______时针方向转过__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7.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风平浪静时水中的倒影与岸上景物交相辉映,很是好看.一天早上七八点钟的时候,某同学带上照相机来到河边,想拍一张有水中倒影的照片.那么,该同学应该站在河_______岸(填“东”或“西”)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_______规律而作出的.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8.在“五岳”之一的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9.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a,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4a,则入射角为( )A.15°B.30°C.45°D.60°10.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11.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 )A.苹果透过红光B.苹果只吸收红光C.苹果只反射红光D.苹果折射进红光12.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1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14.如图所示,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 )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1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16.检查视力时应使图案有一定的亮度,但医务室内较暗,针对这种情况,应当( ) A.用灯光照射视力表B.用灯光照射平面镜C.用灯光照射人的眼睛D.只要能增加室内亮度,灯的位置随意17.一中学生身高1.5 m,在阳光照射下影长为1m.若此时测得旗杆的影长为4m,则旗杆高为( )A.7m B.6m C.8 m D.9m18.下列各例中,不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A.验钞机可通过验证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高温的尾部,达到攻击的目的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达到夜晚观察目标的目的D.现代遥感卫星上携带红外探测器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森林火场的位置及范围19.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 m C.5m D.6m20.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A.10°B.35°C.45°D.55°2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的E点.若要使反射光射到墙上的F 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A.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角B.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C.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D.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适当角度22.如图,一个半径为5m的圆形蓄水池内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3 m高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8 m,则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的距离不能超过( )A.1 m B.2 m C.3 m D.4 m三、作图与实验题(共28分)23.(3分)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4.(3分)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25.(3分)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 点的光路图.26.(3分)人在平面镜MN中能看见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至少把平面镜MN上的哪一部分遮住,人就看不见物体的像了,在图上画出来.27.(5分)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时:(1)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28.(5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二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6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如果有3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题(共10分)30.(4分)美术课上,小琼面前立着一盆花,如图甲所示,她从来没学过绘画,竟然清晰、准确地描出了这盆花,请说明其中的奥妙,并作图示意.(作图时,以图乙中A点代表简笔画中的花)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光污染及危害光污染是指因光辐射过量而对生活、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常见的光污染是眩光,都市中的宾馆、饭店、写字楼等地方常用玻璃、铝合金材料装饰其外墙.这些材料能强烈地反射太阳光,使人宛如生活在镜子世界之中.另外,夜晚迎面驶来的汽车的灯光、电焊或熔炉等发出的强光、专用仪器设备产生的红外线以及紫外线等均会造成严重光污染,光污染的危害:①导致人的视力下降,白内障发病率增高;②“人工白昼污染”会使人的生物规律受到破坏,产生失眠、神经衰弱等各种不适症,致使精力不振;③现代舞厅中的“彩光”污染使人眼花缭乱,发生头昏、头疼、精神紧张等症状;④如果人体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还会诱发白血病等.(1)以下常见的几种职业,不易受到光污染危害的是( )A.炼钢工人B.纺织工人C.出租车司机D.电焊工人(2)下列四个娱乐场所中,易受到光污染危害的是( )A.现代舞厅B电影院C.剧场D.音乐厅(3)请你就如何有效地预防光污染,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色散七色2.虚0.7不变3.漫反射所有颜色4.镜面反射5.m/s>6.0°0°逆25°50°7.东反射8.D 9.D10.A 11.C 12.C13.B 14.C 15.A16.A17.B 18.A19.C20.B21.D22.C23.如答图所示.24.如答图所示,反射光线平行射回.特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25.如答图所示.26.如答图所示.27.(1)如答图所示.(2)证明略28.(1)如答图所示(2)将纸板B向后(前)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9.(1)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和物的大小)2(2)像和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4)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30.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透过玻璃板能看到“花”的像呈现在桌面上(或答“玻璃板是透明的”)作图:从A点向镜面作垂线(如答图),在桌面上标出像点A’点31.(1)B(2)A(3)①立法规范②减少玻璃幕墙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若直线过点(1,2)(4,2+3)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 ) A30° B 45° C 60° D90°
2.若三点A (3,1)B (-2,b)C (8,11)在同一直线上,则实数b等于 ( )
A 2
B 3 C
9 D -9
3.过点(1,2)且倾斜角为30° 的直线方程是 ( )
A y+2=3
3(x+1) B y-2=3(x-1) C 3-3y+6- 3=0 D 3-y+2-3=0
4.直线3x-2y+5=0与直线x+3y+10=0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
B 平行
C 重合
D 异面
5.直线mx-y+2m+1=0经过一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 )
A (1,2)
B (2,1)
C (1,-2) D(-2,1)
6.已知ab<0、bc<0,则直线ax+by+c=0通过 (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7点P(2,5)到直线y=-3x的距离d等于 ( ) A 0 B 2532+ C 2532+- D 2
532-- 8.与直线y=-2x+3平行,且与直线y=3x+4交于x轴上的同一点的直线方程是 ( ) A y=-2x+4 B y=
21x+4 C y=-2x-38 D y=21x-38 9.两条直线y=ax-2与y=(a+2)x+1互相垂直,则a= ( )
A 2
B 1
C 0 D-1
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是3x-y+2=0,直角定点是C (3,-2),则
两条直角边AC,BC 的方程是 (
A 3x-y+5=0,x+2y-7=0
B 2x+y-4=0,x-2y-7=0
C 2x-y+4=0,2x+y-7=0
D 3x-2y-2=0,2x-y+2=0
11.设点A (2,-3)B (-3,-2),直线l 过点P(1,1)且与线段AB 相交,则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k≥43或k≤-4
B -4≤k≤43
C -4
3≤k≤4 D 以上都不对 12.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1,2)距离为1,且与点B (3,1)距离为2 的直线共有 (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二、填空题
13.已知点A(-1,2),B(-4,6)则|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平行直线x-y+1=0与3x-3y+1=0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若直线L经过点P(2,3)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直线L的方程为————或————————。
16.若直线m被两条平行线x-y+1=0与x-y+3=0所截得的线段长为22则m的倾斜角可以是① 15°② 30°③ 45°④ 60°⑤75°,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
三、简答题
17.求经过点A(-2,3),B(4,-1)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并把它化成点斜式、斜截式和截距式方程。
18⑴当a为何值时,直线m
1:y=-x+2a与直线m
2
:y=(a2-2)x+2平行?
﹙2﹚当a为何值时,直线m
1:y=(2a-1)x+3与直线m
2
:y=4x-3垂直?
19.在⊿ABC中,已知点A(5,-2),B(7,3),且边AC的中点N在Y轴上,求:
⑴顶点C的坐标;
⑵直线MN的方程。
:2x-y-2=0和x+y+3=0之间的线段20.过点P(3,0)作一直线,使它夹在两直线m
1
AB恰被P点平分。
2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4,-6),B(-4,0),C(-1,4),求
⑴AC边上的高BD所在的直线方程;
⑵BC边的垂直平分线EF所在的直线方程;
⑶AB边的中线的方程。
22.当m为何值时,直线(2m2+m-3)x+(m2-m)y=4m-1.
⑴倾斜角为45°;
⑵在x轴上的截距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