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答题1-5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
高中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答题建模】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答题建模】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答题建模】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答题建模】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只要把握材料和题干中的关键字词,便可准确快速联系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2.背景材料多变,设问角度不同,但考查的知识一直比较平稳,如对人口迁移状况及其影响的考查。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含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
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
该资料反映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该资料反映了江汉平原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B 2.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解析】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土壤肥力流失严重;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不如阴坡好;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答案】 C 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
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水文 D.植被 4.本材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差异性 B.均衡性 C.整体性 D.稳定性【解析】第3题,由题干知黄土高原是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环境变化。
第4题,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3.D 4.C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6.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该图反映了由于地壳的上升,导致背风坡降水减少,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荒漠,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完整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习题及答案
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基础题组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下图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2.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及可能的后果是( )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海洋“生物泵”作用的影响可能是( )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4.材料中体现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是( )A.循环功能B.转化功能C.生产功能D.平衡功能下图是我国土壤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2018河北保定模拟演练)据图可知黑垆土主要分布在(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6.(2018河北保定模拟演练)青藏高原东南部形成红黄壤的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充足B.较低纬度谷地,水热充足C.海拔低,光照充足D.河流谷地,水源条件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图Ⅰ示意研究区范围,图Ⅱ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图Ⅰ图Ⅱ7.(2017广东深圳一模)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8.(2017广东深圳一模)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规范答题5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综合题学案新人教版(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规范答题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综合题(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6分)(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6分)(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分)样卷展示得分:13分样卷剖析失分原因:用词不准确;对内流湖泊理解错误,认为内流湖都是干旱环境;审题不到位,对题干要求“分析”忽略,只描述结果;对问题分析不全面。
标准(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6分)答案(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6分)(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6分)(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4分)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4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答题模板思考方向答题模板气候位置、地形、洋流等①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
②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
③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
④洋流影响气温和降水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①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
②河流、海洋、冰川对地貌造成影响。
③植被覆盖率的高低也影响地貌水文气候、地形、植被、土壤①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汛期、水能等。
规范答题系列(六) 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
一轮 · 地理 5
一轮 · 地理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尝试解答: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 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尝试解答: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 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尝试解答: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 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15
一轮 · 地理
(3)试说明间伐对改善林木生长环境的地理意义。 答案:间伐调节了森林小气候(如光照、温度、湿度等要素);(利于枯枝 落叶的分解)提高了土壤的肥力;间伐减少了(病虫害、森林火灾、雷压、 风倒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16
湿度等要素差异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林地与林外空旷地的光照、气温等 气象要素均有明显不同。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重复伐去部 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图1示 意林地与空旷地7月日平均气温比较,图2示意林地与空旷地月平均土壤 温度比较。
13
一轮 · 地理 14
一轮 · 地理
3
一轮 · 地理
(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
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 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 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 地形。
一轮 · 地理
规范答题系列(六) 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
2022届新高考版地理:规范答题满分系列之4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
(1)判断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的“特殊区域”所在位置,并说明依据。 (2)依据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推测与灌木相比,草本植物突出的生长习性。 (3)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 量呈减少趋势。分析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随坡度的增大,草本植物入侵程度增加,随海拔高度 的升高,入侵程度降低,可推测出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的“特殊区域”为海 拔较低且坡度较陡的地区。坡度较大的地区易出现水土流失,土层较薄,灌木难 以生长。海拔低的地区,气温较高,不利于耐寒灌林的生长。第(2)题,从图中看, 随坡度的增大,草本植物入侵程度增加,随海拔升高,入侵程度降低,可推测出草 本植物根浅,不耐寒,耐旱。第(3)题,土壤水分增加说明草本植物涵养水源能力 更强。有机质减少说明草本植物生长量比灌木生产量小,枯枝落叶少。
规范答题满分系列之4 地理环境整体性 原理应用类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分析区域环境特征及其变化;二 是说明地理要素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三是说明某一区域变化对其 他区域甚至全球的影响。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 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引领 建模】
【术语整合 规范】
命题方向 自然环境要素 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明确主导要素的变化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 征
满分术语与思路 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土壤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这一个要素的变化分析其他要素的变化 从地理位置入手,联系气候、地貌、植被、水文、 土壤等要素特征,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典例验证 用模】 角度 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专项练习(附解析)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专项练习(附解析)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下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专题训练,请考生练习。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 )A.改变原始大气成分B.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C.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D.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特点完全相同的区域B.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C.环境整体性确实是说自然环境是不变的D.气候状况会阻碍植被类型甚至整个生态系统、3.下列说法,符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当草原植被为森林所取代时,可能是温室效应加强B.当森林减少或人为清除大量森林植被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减弱C.植被类型的改变,可能引起地表水热交换发生变化D.森林的减少,可能引起气温日较差减少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看,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合的是( )A.气候洪涝,降水少B.化学风化柔弱,物理风化剧烈C.流水腐蚀显著,风力腐蚀柔弱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5.热带雨林地区进行毁林造田,其结果是( )A.局部气候得到改善B.淋溶作用减轻,土壤腐殖质增多C.加速地面径流导致对土壤的腐蚀D.获得肥沃的耕地,符合可连续进展6.大量捕杀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若干年后草原环境( )A.恶化后逐步变成森林环境B.可不能发生专门大的变化C.植食动物大量增加D.可能逐步显现退化、沙化答案1.D2.D3.C4.C5.C6.C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专题训练及答案的所有内容确实是这些,查字典地理网期望考生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考地理要求规范答题实用模板--18种
高考地理规答题模板——18类题型各位同学:现将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答题的规答题模板印发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要认真识记,并在平时的做题中对应答题模板,规答题、严格运用地理术语、书写规、字迹清晰、条例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答题建模】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与全球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此图可以说明()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的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的谷地里。
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
据此完成第3~5题。
3.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5.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C.破坏生物多样性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索科特拉岛(位置如图所示)曾与大陆相连,约600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其与大陆分离,该岛植物稀少,却拥有307种特有植物物种,龙血树是该岛代表性物种之一,外观独特,树冠茂密如倒转的雨伞,零散分布在岛上的石灰岩地区。
据此完成第6~8题。
6.索科特拉岛拥有多种特有植物的原因主要是()A.地处热带地区B.地壳运动活跃C.自然环境多样D.长期远离大陆7.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推断索科特拉岛的气候特点是()A.炎热少雨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凉爽干燥8.龙血树巨伞树冠的功能主要是()A.防止强光灼伤树干B.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D.增加叶面蒸腾散热(2021广西南宁二模)土壤墒情通常用土壤体积含水量来衡量,合理的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保障,而饱墒(含水量>20%)和失墒(含水量<8%)都不利于作物生长。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必修1 第5章---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
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所致。
据此回答下题。
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C.水的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2.关于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物改变了大气圈和水圈的成分②生物促进了环境中物质的迁移运动③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其改造的根本原因④生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0·徐州模拟)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
读图完成4~6题。
4.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土壤条件 B.气候条件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5.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高向低排列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6.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D.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2010·盐城模拟)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7~8题。
7.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8.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规范答题1-5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
[实践应用] (22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诸山,晴 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 ”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4 分)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 (4 分) (3)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试说明原因。 (4 分) (4)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10 分)
(2)丘处机登高之地以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植被为温 带草原。(3)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人为原因: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4)植被破坏会导致蒸发旺盛,进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 地下水位的下降和蒸发的增强,会导致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加上蒸发强 烈,会导致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
[答题建模]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答题模板 涉及事物与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明确主导要素的变化 答题要素与思路 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土壤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这一个要素的变化分析其他要素的变化
续表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答题模板 涉及事物与问题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解释地理现象或成因方 面的运用 分析推测某一地理现象 或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 影响 答题要素与思路 从地理位置入手,联系气候、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等要素特 征,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例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要从气候、地貌、 土壤、生物、水文等方面分析;利用整体性原理解释桂林山水的 成因,要结合气候(降水)、水、岩石、生物等方面分析 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影响,运用地理环境整 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典型例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典型例题
例题下图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
该树生长地区7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C。
据此回答下题。
1.植物生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在气温较稳定的前提下,图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2.该树生长地点可能在()
A.30°S,118°E
B.23.5°N,130°E
C.44°S,173°E
D.30°N,118°E
3.该树生长地区所属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
【解析】
这一级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是一幅表示某树木年轮的示意图,并配有一段文字说明。
由树木三段分别表示5年时间的年轮中可以看出①段年轮最窄,所以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情况下,降水最少,第1题推出C为正确答案。
由于该地区7月气温最低,仍高于0°C,故该树生长在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第2题推出A为正确答案。
依据1、2的判断此地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推出第3题B为正确答案。
【答案】1.C 2.A 3.B。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试题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试题1.下列描述不属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B.各要素都不单独存在和发展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中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不同。
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A.整体性B.分布的地域差异性C.不可替代性D.数量的有限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由于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种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其他环境要素。
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B.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C.是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D.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答案】B【解析】地理环境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是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也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但理环境生产功能并不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既包括生产功能,又包括平衡功能。
故本题选B。
4.读图的气候资料,图中点位的标号代表月份,回答问题:【1】下列分布有该气候类型的一组国家是A.中国日本B.南非智利C.澳大利亚新西兰D.印度泰国【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征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特征: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B项符合。
【2】该气候类型区出产的水果有A.香蕉椰子B.可可甘蔗C.葡萄无花果D.柑橘苹果【答案】C【解析】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宜葡萄和无花果的生长。
【3】该气候类型分布的地区,不会有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②常绿阔叶林③针叶林④热带荒漠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该气候类型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试题答案及解析1.(10分)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
(6分)降水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地表水_____;地貌多_____;土壤_____;植被_____。
(2)请从实例中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4分)【答案】(1)(6分)少大少戈壁荒漠有机质含量少稀少(2)(4分)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③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平衡功能)【解析】根据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很容易分析: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剧降,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少,河流少,导致地表水短缺,植被稀疏,地貌以戈壁和荒漠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比较贫瘠。
本题较简单,课本上讲有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共有三点: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③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只要功底扎实就可得到满分。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8分)材料一 1997年,149个国家与地区的代表在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方会议并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协定书》,但2012年美国政府以“减少排放量会影响美国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同样的义务”为借口,拒绝执行该协定。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
该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现将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答题的规范答题模板分享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要认真识记,并在平时的做题中对应答题模板,规范答题、严格运用地理术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条例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完整版)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种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类题型各位同学:现将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答题的规范答题模板印发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要认真识记,并在平时的做题中对应答题模板,规范答题、严格运用地理术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条例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答题建模】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丘处机登高之地以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植被为温 带草原。(3)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人为原因: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4)植被破坏会导致蒸发旺盛,进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 地下水位的下降和蒸发的增强,会导致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加上蒸发强 烈,会导致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
[答题建模]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答题模板 涉及事物与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明确主导要素的变化 答题要素与思路 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土壤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这一个要素的变化分析其他要素的变化
续表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答题模板 涉及事物与问题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解释地理现象或成因方 面的运用 分析推测某一地理现象 或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 影响 答题要素与思路 从地理位置入手,联系气候、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等要素特 征,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例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要从气候、地貌、 土壤、生物、水文等方面分析;利用整体性原理解释桂林山水的 成因,要结合气候(降水)、水、岩石、生物等方面分析 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影响,运用地理环境整 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考题验证] [2015· 安徽合肥质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阴影区过度灌溉对河流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12 分) 得分:9 分
样 卷 展 示
样 卷 失分原因:未能答出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内容。扣 3 分。 剖 对“影响”给出的答案较完善。 析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3 分) 标 过度灌溉导致下游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倒灌, 准 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 答 降;河口附近海域营养物质减少,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 案 岸线侵蚀加强,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生物多样 性减少,下游生态系统破坏。(任答 3 点,每点 3 分)
[实践应用] (22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220 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 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 ”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4 分)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 (4 分) (3)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试说明原因。 (4 分) (4)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10 分)
答案 (1)特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影响因素:地形、纬度。
(2)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温带草原带。 (3)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4)植被破坏会导致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下降;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
解析
(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 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主要是受纬度和地形的影响。
第1部分 自然地理——重在理解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规范答题——学科培优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 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 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