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剪纸
![剪纸](https://img.taocdn.com/s3/m/a520960014791711cc79174d.png)
剪纸展厅庆阳民间剪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屡获殊荣,庆阳市的文化形象主要是由民间艺术树立的,而民间剪纸无疑是其中最辉煌的部分,是对人类原始文化符号的破译。
由它浓缩出的《生命树》和《抓髻娃娃》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象征。
源于此,2002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市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8年庆阳剪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剪纸普查成果展厅分为七个版块,现在看到的是“大师风采”版块,在这一版块上展示的是我市剪纸艺术家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其中有7人被命名为国家级剪纸艺术大师,有12人命名为省级剪纸艺术大师,有19人命名为市级剪纸艺术家,这些人中,最大年龄80多岁,最小年龄30多岁。
最上面的是惠富君,她是已故著名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的外孙女,她的作品继承祁秀梅剪纸艺术风格的民间剪纸纹样,作品多次出席展览并被外国友人收藏,1995年被邀请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上现场表演。
现在您随我看一下“艺术成就”版块,在这一版块上主要显示了庆阳市剪纸大师在各个阶段的不同层次的展览中获奖情况。
特别是这一幅照片是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会上,我县剪纸艺术大师段彩霞的剪纸作品《母亲的心愿》、《生命之花》被作为礼品送给了温家宝总理和原委员长李鹏;这一幅是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会上,华池县剪纸大师曹永琴的作品也作为礼品送给了温家宝总理,这几幅作品都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一致好评,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和鼓舞。
这一块“传承保护”版块,主要反映的是对我市剪纸艺人的普查及剪纸艺术的传承情况,在整个普查过程中,我们共普查到民间剪纸艺术大师54人,建立传习所9处,共培训学员1200多名,全市有剪纸爱好者1250多名,她们的剪纸多以剪窗花为为主,是用来装饰新屋洞房,门窗屋壁的。
这是代表人物版块,在庆阳市剪纸界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是张玉珍和祁秀梅。
张玉珍:她擅长创作表现较大题材的作品,着力反映时代精神面貌,大胆使用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灵活应用单色、染色、套色等方法形成了乡土化、民族化的风格,多幅作品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人民画报》上刊登,被誉为“一把剪子巧夺天工”。
庆阳剪纸中鱼形象的民俗文化阐释
![庆阳剪纸中鱼形象的民俗文化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3c81114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b.png)
庆阳剪纸中鱼形象的民俗文化阐释摘要:剪纸艺术是甘肃庆阳地区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有著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积淀了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庆阳人们的心理意识,是庆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经验的形象表达,内含者丰富的文化意蕴。
在庆阳剪纸艺术中,鱼的形象运用非常广泛,样式表达极为丰富,文章仅针对庆阳剪纸艺术中,鱼纹形象的内在民俗文化内涵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庆阳剪纸;鱼纹形象;图腾崇拜;阴阳哲学观一、庆阳剪纸概述庆阳地区的剪纸艺术对各种动物的形象体现,都有其独特的生命特征,是庆阳劳动人民对生命形式的理解,通过剪纸创作来表现对生命的热爱与崇拜。
在诸多动物形象中,鱼纹形象的剪纸表现题材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丰富的表现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民间鱼纹形象的剪纸,既可以说是对自然界中生物形象的艺术化表现,同时也是人们自身主观情感意识的一种寄托,建立在劳动人民对于大自然和生命的体验与理解基础上,融入自身的主观情感,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形象再现。
二、民间鱼纹剪纸中的图腾崇拜意识图腾信仰的产生有其具体历史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人类生存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感到束手无策,于是把自然界中某些具有特异功效的物体视为图腾崇拜的对象。
在《山海经》中,有很多关于鱼崇拜的文献材料,《海内北经》中云:“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所描绘的就是拟人化的鱼的形象,可以理解为是鱼图腾的一种反映。
《大荒西经》中有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
颛顼死即复苏。
”此段经文反映的是一则与鱼有关的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中华人文始祖高阳帝颛顼,与鱼合二为一,一体复生的神话故事,更加鲜明的体现出鱼图腾的崇拜色彩。
三、庆阳鱼纹剪纸的阴阳哲学观体现庆阳民间的鱼纹剪纸艺术,可以说是对我国古代阴阳哲学观的承载。
西方的哲学理念,是以自然科学的角度和观点来认知世界,而我国传统的古典哲学,则是以阴阳观来认识世界的,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阴阳五行说。
浅谈庆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浅谈庆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2bee488ec3a87c24028c4c4.png)
的洗礼 , 在庆 阳人 民的手中化作各种精美
的剪纸艺术形 象。
有 一定 的装饰性效果。
其 四, 保 存 了民间传统 的哲 学观 念 ,
史文化都 在庆 阳地 区的民俗 文化 当中有 所体现 , 特别是庆 阳的剪纸 艺术蕴含 了大 量 的古文化的 图像 、 图腾 以及丰 富的传统
艺术形 态, 是我 国传统历史文化 的艺术化
最 高 的神 明 , 人们 认 为树 神 能够 庇 佑 万 物
其二, 剖面化 的艺术造 型美观 大方 ,
深入 内部 。剪纸 艺术家进 行剪纸 艺术创
作, 依 靠 的是 丰 富的想象力 , 是对 自己的 意念 、 想象 的一种表达。剪纸艺术不考虑
的生长 。 生命 树剪纸体 现 了 当地居 民对 树 神 的崇拜 。庆 阳地 区生命树 剪纸 以剪 纸艺术 家祁秀梅 和 彭粉 女 的剪纸最为 经
特征
其一 , 造 型变化 多样 , 夸 张性强 。变
形和夸张是剪纸 艺术 的一个鲜 明特色 , 而 庆 阳 民间剪纸艺术创 作者 能够抓住 事物 的造 型本质来进行形态 变化 , 对点 、 线、 面 等元 素进行 有序排列 , 表 现方式 自由, 不 受结构等 实际情况 的限制 , 运用夸张的手
典 。除 了生命树剪纸 , 荷花 、 牡丹 、 梅 兰竹 菊等也是剪纸艺术 中经常表现 的对象 , 甚 至萝 I 、、 白菜 等在庆 阳剪纸 人的手 中都能
襞 镦 唷研 完
浅谈庆 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口刘
摘
雷
要: 庆阳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 文环境 , 有 着丰 富的文化 资源 , 其 中剪纸 艺术闻名全 国。庆 阳的老老 少少都会剪纸 , 喜爱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c611127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a.png)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其特点和风格概括如下:一、形式美剪纸兼具写意与造型美,其构图结构清晰,线条流畅、协调,层次分明。
同时它对空间的利用非常巧妙,让人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层次感和轻重感,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
二、色彩简单剪纸艺术往往是黑白两色,几乎不会用到太多的颜色,也没有色调、光影之分。
然而正是由于其简约的用色,更能鲜明地突显出剪纸的线条美和造型美。
三、寓意深厚剪纸艺术重视意境的创造和表现,往往意味深长,寓意深厚,可以表现出人间万物、烁丽多彩的生活和物(式)象(样)。
四、灵动自然剪纸艺术材料简朴,但纸张质地和弹性对它的成败至关重要。
艺术家们在剪纸创作中,不用画线稿,凭借自如的手法,将人物、动物、花鸟生动地刻画出来,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五、民族文化传统的剪纸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的民族特色。
剪纸艺术可以通过创作,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在剪纸艺术创作中,设计师们没有过多的色彩,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复杂的线条,但每一副作品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风格。
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直流传至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学习、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也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其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颇具魅力,倍受青睐。
六、具有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颜色、形状、纹样、趣味十分丰富多彩。
它采用的是纸为材料,采用手工剪刻的方式进行创作。
这些都保留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
七、传承现代艺术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剪纸艺术不断融合现代艺术,以创新的方式传承下去。
更多的设计师尝试将传统的剪纸艺术与当代美学相结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意念和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作品通过不断地更新和发扬光大,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八、涵盖广泛领域由于剪纸艺术本身就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因此不仅在艺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有很多文化活动等传统民间文化方面会用到。
庆阳香包、剪纸等民间工艺品的发展对策
![庆阳香包、剪纸等民间工艺品的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45a8715866fb84ae45c8d34.png)
庆阳香包、剪纸等民间工艺品的发展对策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母体。
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这个“生产者的艺术”,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成长,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国民的心灵、精神乃至性格。
甘肃省庆阳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艺术。
庆阳民俗文化产品是上溯文化源头、下植民俗沃土而绽开的奇葩,古老、神秘、怪异、精致,充满了人类的良好愿望,有物必有图、有图必吉祥,纳祥祈福、禳灾避邪、祛疾保平安是其永久的主题。
产品,大市场。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决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本地区。
发展是硬道理,显然,不扩大开放,就不能发展。
因此这就要我们去研究如何拓展市场空间。
一:民间工艺品的现状分析(一)国内外民间工艺品的发展状况据调查,民间艺术在国内外享受的待遇不同。
国外政府并不重视,不支持相关的活动,而我们国家正好相反。
从经济角度解释,国内外经济发展还是不平衡。
在国外,很多民间艺术家不是以此为生,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备,生活比较富足,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艺术作品的创作。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相比20年前,民间艺术家的生活肯定有了很大进步,但目前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有的人可以搞公司、出口创汇,富家强国;有的过年过节到一些庙会、集市出售自己所生产的作品;有的艺人,他们的东西卖不了钱,生活就更困难一点。
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没达到随心所欲,具体表现为一般老百姓还没有消费艺术品的条件和习惯。
在商业社会,产品并不能光是给艺术家设计的,而更主要是给一般大众欣赏的,这样就得存在一个生产流程,降低成本,使生产简单化、标准化,从而使产品价格降到很低,老百姓花几十块就可以买来。
当然,因为这块市场价值很高。
也要发展专门为艺术家欣赏的作品。
也许民间艺术以后的发展出路,就是民间艺术家或者民间艺人要跟现代科技、社会紧密结合。
而目前的问题是怎样把民间艺术纳入流通领域,使其产业化。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庆阳剪纸的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庆阳剪纸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4bfaad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d.png)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庆阳剪纸的策略
庆阳剪纸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庆阳剪纸的策略,不仅可以丰富学
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一、引导学生了解庆阳剪纸的特点
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庆阳剪纸的特点。
庆阳剪纸以线条简练、纹饰清晰、
图案富有变化和具有丰富的民俗色彩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展示庆阳剪纸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和感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欲望。
二、利用庆阳剪纸创作切入主题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庆阳剪纸的材料和技巧,融入到各种主题中去。
比如,在春节、
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时,可以请家长带来庆阳剪纸图案的样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创作和制作自己的春联和花灯。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庆阳剪纸与传统节日之间
的联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想象力。
三、利用庆阳剪纸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庆阳剪纸被视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在庆阳剪纸的制作
和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
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创新和变革,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
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融合庆阳剪纸的策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动力,还能够促进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能
够充分感受到庆阳剪纸的魅力,并把这种魅力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创作中去。
刨根庆阳民间美术丰富美术课堂教学
![刨根庆阳民间美术丰富美术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fee6b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4.png)
刨根庆阳民间美术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庆阳市是中国陕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民间美术文化。
在庆阳的农村,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窗花、泥塑等,这些艺术形式是农民自己创作和传承的,代表了他们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在庆阳的城市,有许多古建筑和雕塑,这些作品也是庆阳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庆阳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
剪纸是一种经典的民间艺术形式。
剪纸艺术是将纸张剪出各种花纹和图案,然后用于装饰和图案传递的一种艺术形式。
剪纸艺术在庆阳非常流行,许多农民都擅长剪纸,他们用剪纸装饰自己的家居和节日,如春节、婚礼等。
剪纸艺术不仅美观,而且寓意深远,代表了庆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泥塑是庆阳民间艺术中又一种重要形式。
泥塑艺术是将黏土塑造成人物、动物、花卉等形象的一种传统技艺。
泥塑在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庆阳的农民用泥塑雕塑来装饰自己的家园,并且将泥塑的技艺代代相传。
泥塑雕塑形象逼真、生动,能够表现出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庆阳的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
民间美术是农民一代代传承和创造的,它代表了庆阳农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民间美术不仅美观,而且寓意深远,它代表了庆阳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庭的追求。
庆阳的古建筑和雕塑作品也是庆阳民间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富有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代表了庆阳的历史和文化。
庆阳民间美术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课堂上教授庆阳民间美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庆阳民间美术,学生们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庆阳民间美术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传承和发扬庆阳民间美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庆阳剪纸的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庆阳剪纸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80296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0.png)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庆阳剪纸的策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庆阳剪纸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庆阳剪纸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庆阳剪纸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实际操作的方法。
一、了解庆阳剪纸的历史和特点庆阳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起源于甘肃省庆阳市。
庆阳剪纸以其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被誉为“刀尖上的艺术”。
庆阳剪纸以刀为工具,以纸为材料,通过巧妙的手法和精湛的技艺,剪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图案和造型。
庆阳剪纸的图案多为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了解庆阳剪纸的历史和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将其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庆阳剪纸的起源、发展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对庆阳剪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二、设计与庆阳剪纸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庆阳剪纸的特点和形式,设计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剪纸,并通过教学生如何运用剪刀剪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图案和造型,培养学生的手工技能和创造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庆阳剪纸相关的主题作品,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对庆阳剪纸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庆阳剪纸的相关作品和技艺,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庆阳剪纸的艺术之美。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美术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活动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庆阳剪纸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三、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与创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与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庆阳剪纸这一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庆阳剪纸的基本技艺,例如刀法、纸张的选择和处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庆阳剪纸的制作过程,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探究庆阳剪纸的艺术特色
![探究庆阳剪纸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07a0167176eeaeaad0f33005.png)
探究庆阳剪纸的艺术特色□张海生尚昊摘要:庆阳是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民间剪纸之乡”。
庆阳剪纸有着独特的风格和个性,有着丰富的美术形态和艺术意蕴,是一种民间艺术符号。
该文研究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理念,展现庆阳民间剪纸所散发出的黄土高原的特有气息。
关键词:庆阳民俗剪纸艺术特色早在汉代,庆阳的农牧业就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逐渐成为该地区人们的精神追求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庆阳剪纸逐渐出现了带有少数民族浓郁色彩的作品。
隋唐时期,剪纸作品的用途更加广泛,进一步扩大了剪纸的使用范围,剪纸剪出的门神形象被贴于家门用以驱邪,以保来年四季平安。
此后,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演变和劳动人民的不断开拓,剪纸逐渐大众化。
明清时期,剪纸不断发展成熟。
剪纸这一古代文化艺术产物流传至今,其价值不亚于其他的艺术种类,一把剪刀、一双巧手、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美妙绝伦的剪纸作品。
剪刀是媒介,剪纸创作者利用干练的双手传达内心的感受,表达自身对生活的热爱。
一、庆阳剪纸的表现内容和形式民间剪纸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
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时,农村妇女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璧,执剪钱纸,在窗框、炕围、墙壁、门扇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
这些剪纸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的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
走进庆阳农舍,随处可见贴在墙璧上的剪纸,有些不再住人的窑洞房舍的窗框上、炕围上,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剪纸依然牢牢地贴在那里。
剪纸在庆阳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哪里有人住,哪里就有剪纸。
剪纸在庆阳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寄托,而窗户、门扇、窑璧、炕围则成了她们展现手艺的天地。
庆阳剪纸种类繁多,因用途不同而内容各异,主要有喜庆剪纸、礼仪剪纸、祛病剪纸、生活剪纸、福寿剪纸、婚禧剪纸、生殖剪纸、丧葬剪纸、底样剪纸、现代生产劳动剪纸等。
这些剪纸大多有底样,是从祖辈那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细心的妇女会珍藏底样,视为传家宝。
巧夺天工的剪纸
![巧夺天工的剪纸](https://img.taocdn.com/s3/m/a33889f9a8956bec0875e378.png)
巧夺天工的剪纸堪称庆阳文化“四绝”之首的剪纸,是庆阳民间艺术的佼佼者。
它看起来土里土气,但却显示着古拙质朴的风格;它的线条有的象锯齿般不齐不整,却包含着粗犷奔放的高原气质。
当你面对一幅幅及其普通的剪纸时,那构图之简洁、明快、准确,想象力之丰富,不能不使你对剪纸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发出由衷的赞叹。
剪纸是庆阳劳动妇女抒发感情的重要方式,也是她们表露艺术才华的最好园地。
每逢过年过节、娶媳嫁女,女人们就大显身手,忙忙碌碌打扫窑洞,裱糊房屋;尤其对窗户、炕围、墙壁、顶棚格外看重,擦净、糊好、裱新,在上面贴上各种剪纸,窗上的叫窗花,门扇上的叫门花,炕窑墙上的叫墙花或炕围花,顶棚上的叫顶棚花。
此外,还有箱柜花,粮囤花,纸缸花,灯笼花;新婚窑里要贴喜花,馈送的礼品上要贴礼花,祝寿礼品上要贴寿花,门帘上要贴吊帘花。
总之,各处都有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屋舍,总是被她们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简直成了剪纸艺术的大汇展。
这些剪纸,大小不等,一幅一色,单面平图,样式各异,完全是女主人凭着爱美的一颗心和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独出心裁,一剪一剪铰出来的。
剪花既不是专门从事剪纸的艺术家,也没有深奥的学问和渊博的知识,大都是土生土长很少识文断字的劳动妇女。
白天她们在地里劳动,为生计奔忙;唯有夜晚和阴雨天,才是她们创造这种艺术精品,抒发美感的自由天地。
在不大的炕头窗前,在闪烁的煤油灯下,母教女,婆传媳,一年一年,一代代,因袭和家传着她们的剪纸艺术。
一般女孩儿从七、八岁起就围在妈妈、奶奶身旁,照着大人的样儿,学着用灯熏窗花底样,学着铰窗花,开始受剪纸艺术的熏陶;等长到十五、六岁时,已是“二八闺秀做针线,巧剪花样百家传”了。
出嫁以后,剪艺日趋成熟,多数媳妇不仅能为自己剪花布置房子,而且还能为人执剪,出师带徒,从此剪刀和纸便成了她们的终身伴侣,岁岁月月,缝布剪布,遇纸剪纸,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她们一生的情感和心血就这样倾注于这些片纸寸布之中。
庆阳的剪纸
![庆阳的剪纸](https://img.taocdn.com/s3/m/7247dc1ea216147917112880.png)
庆阳的剪纸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六(2)班张博伦
中华文化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庆阳的剪纸。
为什么是“庆阳的剪纸”呢?因为庆阳是剪纸这门艺术的发源地,更通俗一点说,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在庆阳这个地方有了剪纸。
从那以后,剪纸就成了庆阳的民俗文化之一。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然,剪纸也不例外——民间剪纸艺人。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在民间剪纸艺人的手里翻来折去,为所欲为,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更重要的是惟妙惟肖,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剪纸的类型有很多,图案也各式各样。
其间,我最喜欢的就要数十二生肖了——
“鼠”剪得胆小机灵,表情贼眉鼠眼;“牛”剪出了它的勤劳、诚恳;“虎”剪出了它的凶猛、威武,就犹如真的百兽之王;“兔”剪出了它的迅速、灵敏;“龙”剪出了我们中华子孙的气魄;“蛇”剪出了它那妩媚、可爱的一面;“马”剪出了它策马奔腾时的帅气与速度;“羊”剪出了它的温顺,可又有一丝警惕,似乎在看周围有没有大灰狼;“猴”剪出了它的动作敏捷;“鸡”剪出了农家人的欢乐与祥和;“狗”剪出了它那忠诚的一面;“猪”剪出了它的福气——“招财猪”。
十二生肖各有不同,这就是剪纸中的十二生肖。
这就是剪纸的艺术,这就是艺术中的剪纸。
从庆阳剪纸看中国民间艺术造型中的审美韵味
![从庆阳剪纸看中国民间艺术造型中的审美韵味](https://img.taocdn.com/s3/m/742e2ab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5.png)
2020 年 18 期剪纸艺术不仅仅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更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见证,产自甘肃庆阳的剪纸艺术,就是中国剪纸艺术中一个优秀的派别,甘肃庆阳剪纸艺术以其质朴、粗犷、明快和干练的艺术线条闻名,与国内其他剪纸艺术相比,甘肃庆阳剪纸更加能表现出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的特点和风俗人情,2002年举办的庆阳民俗节,庆阳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受到国内外友人一致的好评,庆阳也因此被冠以“民间剪纸之乡”的美称。
一、庆阳剪纸艺术的造型内涵与发展说起庆阳剪纸,许多人都会感觉到陌生,只有深入甘肃庆阳当地考察,才能了解到很多记载庆阳剪纸这一艺术的历史资料。
汉代的蔡伦发明了纸,从此纸开始进入大众的生活,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成熟,剪纸艺术也随之诞生,到我国隋唐时期,剪纸的用途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剪出大将的形象,将剪纸张贴在大门,达到驱邪的效果,从此以后,剪纸艺术不断扩大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剪纸题材越来越广,剪纸艺术也不断成熟。
庆阳作为古时候的京城要地,是剪纸艺术的发源地,隋唐之后,经历几个朝代的洗礼,剪纸艺术渐趋成熟,19世纪30年代,庆城县一个胡姓女子创作的剪纸《五福捧寿图》在国外的报纸上发表,庆阳剪纸开始受到外国友人的关注,19世纪40年代,甘肃地区政府曾成立专项工作组收集整理庆阳剪纸的不同资源,之后中央美院的院长从庆阳剪纸中得到灵感,创作了一些艺术性的木刻品,庆阳剪纸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19世纪80年代,辽宁美术出版社再次将庆阳剪纸带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中,庆阳剪纸与庆阳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民俗节日,都少不了庆阳剪纸的参与,剪纸在庆阳地区就像一日三餐,哪里有人生活,哪里就有庆阳剪纸的影子。
二、庆阳剪纸造型上的艺术风格特点(一)生命意识与民族精神的造型体系剪纸是以最简单最质朴的形式将古老民族留存的艺术精华展现在我们面前,庆阳地处甘肃、山西和陕西交接的区域,离喧嚣的大城市很远,交通和通讯封闭,本地文化没有收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因此,庆阳剪纸有着古老质朴的特点,举个例子来说,《生命树》就是庆阳剪纸中著名的龙文化,庆阳人认为生命树就是生命象征的图腾,而庆阳剪纸中的鹿图腾文化,更是国内找不到的独特文化,这些古老的形象,是两汉时代人们生活的具体表现,这些古老的要素,就通过庆阳剪纸的形式留存下来了。
试论庆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及剪纸元素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试论庆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及剪纸元素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558be5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5.png)
试论庆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及剪纸元素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应用内容摘要:本文以介绍庆阳民间剪纸的内容题材、艺术形式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扎根于庆阳传统民俗文化之中的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识、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进—步分析和研究传统剪纸元素在当代城市景观空间设计中的成功应用,表明了在今天一味西化的空间设计意识充斥、泛滥的状况下,借鉴民间剪纸元素,汲取民间剪纸艺术的营养是十分有益的,从而对提升城市景观空间的艺术品味、激发民众的地域自豪感、以及增强新形式、新环境下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民间剪纸:造型体系;城市景观;设计元素民间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创造并积累的智慧结晶,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并在中国大地上伴随着民俗和日常生活而存在,从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最基本的潜在的艺术心理和审美理想。
剪纸自诞生以来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使其流传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胜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并带有神秘的原始色彩,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所折射出稚拙、自然、随心所欲和鲜明的艺术魅力及生活情趣,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庆阳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东部。
西北与宁夏接壤,东南与陕西毗邻,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
举世闻名的“黄河古象”就在这片土地上出土。
这里蕴藏着大量的文化史迹和丰富的民间艺术,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交通的封闭使得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及其民间艺术有幸得以保存和延续,因此,庆阳民间剪纸艺术中不仅保存了极其丰富的原始图腾文化,而且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民间传统的审美意识,并被广大群众掌握和直接用于生活之中。
一,剪纸的审美意识庆阳剪纸所表现的领域有着广阔的范围,从剪纸内容来看,有流传久远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有爱情故事和戏曲人物。
有每个人生命表象后面隐藏的十二生肖,也有通天。
通地、通神灵的抓髻娃娃,有理想中的美妙世界,也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包罗万象的内容不仅表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庆阳本土剪纸艺术造型分析
![庆阳本土剪纸艺术造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4ec75cbe1e650e52ea996c.png)
第27卷第5期陇东学院学报Vol.27No.52016年9月Journal of Longdong UniversitySep.2016文章编号:1674-1730(2016)05-0141-04庆阳本土剪纸艺术造型分析韩若洋(陇东学院美术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收稿日期:2015-12-22作者简介:韩若洋(1987—),女,甘肃庆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如今,民间艺术也顺应着历史趋势走向世界艺术,随着当今时代艺术的变迁,在有效地解释今天的艺术现实时,庆阳民间剪纸艺术也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
通过对庆阳民间传统剪纸造型观念、造型特征逐步深入探讨,从最根部、最基础的图式语言进行探索、分析,以期这一民间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庆阳剪纸;造型观念;造型特征中图分类号:J061文献标识码:AAn Analysis on the Art Form of Qingyang Folk Paper CuttingHAN Ruo-yang(College of Fine Arts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Gansu )Abstract :Tod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t ,Qingyang folk paper-cutting art is also moving to-wards the world while explaining the artistic reality in an effective way.It becomes a kind of cultural wealth and artistic treasure of all mankind.Through an analysis on the modeling concepts and modeling features of Qingyang folk paper-cutting art ,we try to explore and analyze based on the most basic schemalanguage to ensure the furthe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folk art.Key words :Qingyang paper-cutting ;modeling concepts ;modeling features 甘肃庆阳历史悠久,剪纸是庆阳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是老百姓因丰富自己的生活和装饰需求而创造的一种镂空艺术[1]。
甘肃庆阳的手工艺
![甘肃庆阳的手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4a5f9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3.png)
甘肃庆阳的手工艺
甘肃庆阳地区有许多独特的手工艺,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手工艺品:
1. 武威彩陶:武威彩陶是庆阳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使用陶土为原材料,制作出各种精美的陶器。
彩陶以精致的造型和鲜艳的彩绘而闻名,常用于装饰和收藏。
2. 庆城花毯:庆城花毯是甘肃庆阳地区特有的一种地毯制作技艺。
花毯的制作采用传统的手工编织技法,选用优质的羊毛作为原材料,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庆城花毯色彩鲜艳、图案独特,常常被用作装饰品和纪念品。
3. 石刻艺术:庆阳地区的石刻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庆阳石刻以线条流畅、雕工精细、造型逼真而闻名,常见于庙宇、公园和纪念碑等地。
4. 手工编织:甘肃庆阳地区有着丰富的手工编织传统,包括编织草席、编织草鞋、编织竹篮等。
这些编织品通常采用当地自然材料手工制作,具有环保、实用和艺术价值。
5. 剪纸:庆阳地区的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常用于装饰和庆祝活动。
庆阳的剪纸作品精美细致,图案多样,常以动物、植物、人物等各种形象为主题。
这些手工艺代表了甘肃庆阳地区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是当地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独特的文化宝藏。
庆阳剪纸的意象特征与审美意蕴
![庆阳剪纸的意象特征与审美意蕴](https://img.taocdn.com/s3/m/6dc511b7f121dd36a32d82ef.png)
J 12 1 u. 0 1
庆 阳剪纸 的意象特征与审美意蕴
杨 晓 燕
( 甘肃 联合 大学 人 文 学 院 , 甘肃 兰州 7 0 0 ) 3 0 0
【 摘 要】庆阳剪纸是 民间智慧的结晶 , 剪纸艺人用 自己朴 素的理念把心 中的“ 与眼前 的“ 紧密结 意” 象”
合 起 来 , 剪 刀 和 彩 纸 为 依 托 , 造 了独 具 特 色 的 “ 象 ” 式 。这 些 “ 象” 探 究 自然 的本 质 、 主 观想 象 代 以 创 意 形 意 以 用 替 客 观 必 然 为 主 要 特 征 , 用 互 渗 复合 的手 法 , 现 自由 自在 的 时 空变 换 和 率 性 而 为 的 生 命 意 识 与 审美 意 蕴 。 采 表 文 章 从 庆 阳剪 纸 的意 象 人 手 , 着重 探 讨 庆 阳剪 纸 的意 象 特 征 和 审 美 意 蕴 。 【 关 键 词】庆 阳剪 纸 ; 象特 征 ; 美 意蕴 意 审
【 献标 识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1 7—O 类 号] 58 1 中 J 2 .
I g e t rso n y n a e-u n t Aet ei mp iain ma eF a u e f Qig a gP p rc ta d Is sh t I l t c c o
的主要 目的。被 剥离 的是“ ” 作 为 物 质 原生 表 象 ,
剪 纸 中有着 丰富 的遗存 。庆 阳剪 纸保 留了大 量古
文化 的图腾 形态 , 被称 为古 文化 的“ 活化石” [ 。
一
象 而 衰 弱 , 构 的过 程 则 突 出 了 传 统 审 美 中 对 重
“ 这 一 主观认 知 问题 的偏重 。 意”
甘 肃庆 阳是 华 夏始 祖 轩 辕 黄 帝族 发 展 的 “ 根
剪纸_黄土地上的春节浪漫曲
![剪纸_黄土地上的春节浪漫曲](https://img.taocdn.com/s3/m/b341413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8.png)
剪纸:黄土地上的春节浪漫曲文/问远春节是黄土高原“黄土味”最为浓烈的时刻,而剪纸则是为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增添了无限的浪漫。
黄土魂魄王光普是山西闻喜人,因为抢救流传在黄土高原上民间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民间艺术大师”。
剪纸就是王光普关注的重点内容。
“以甘肃庆阳为代表的黄土高原民间剪纸具有浓烈的黄土气质,精致多变,厚重大气,古朴典雅,生动浪漫。
”王光普曾评说。
这些年,因为采访的关系,我几乎成了他家的常客。
距离甘肃省会兰州近五百公里外的甘肃庆阳,是王光普的第二故乡。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王光普就在甘肃庆阳这块土地上扎根,当时他是一位小学美术教师。
数十年来他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黄土高原人,也成为研究黄土高原民间剪纸绕不开的人物。
甘肃庆阳一带保留了中国农耕文化中最为悠久的历史。
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
因为交通不便,那些延续了几千年的民俗得以保留延续下来,成为今天的一笔财富;山大沟深阻碍了与外界交流。
由此,人们也就有了大量的时间,对生活进行精雕细琢。
逢年过节,男人闹秧歌,唱皮影;而女人则是剪纸贴窗花,做荷包。
带着浓浓黄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就这样绵延至今,生生不息。
在庆阳的许多民间工艺大师,他们的剪纸作品是从祖祖辈辈中继承下来的。
这里的祁秀梅获得了“东西方杰出的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称号,王光普获得了“东西方民俗艺术开拓者”称号,惠富君、赵兴萍、安惠琳获得了“东西方杰出的民间剪纸传承艺术家”称号。
众多的剪纸艺人之所以受到人们关注,是因为从他们的剪纸作品中,我们能够找到许多民俗的渊源。
也就是说,庆阳民间剪纸艺术中保留了极为古老的图腾文化和民俗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庆阳和陕北地区曾经经历过三次文化繁荣。
第一次是黄帝、周祖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崛起。
第二次是两汉时期的文化繁荣,今天我们能在陕北出土的画像砖上看到当年的影子;至今汉族人尚红色的习俗开始黄土高原上流传,而用红纸剪纸也是尚红习俗的延续。
第三次是北宋年间的短暂繁荣。
庆阳剪纸_精品文档
![庆阳剪纸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058bbc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b.png)
庆阳剪纸
甘肃省庆阳市是我国民间剪纸典型的代表区域,它和陕北、晋西北的
民间剪纸艺术三足鼎立,构成了我国黄土高原原生态民间剪纸艺术体系。
庆阳剪纸是传承比较完整的人类文化的活化石,为学术界研究人类早期文
化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佐证,被许多学术著作解读传播。
其以生命树和抓髻
娃娃为代表的典型图式已经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代表图式,在学校美术教
材中予以介绍。
汉代哲学家王符是一直生活在庆阳本土的古代学者,由他
的著作《潜夫论》可知早在汉代,剪的艺术在庆阳与刺绣结合,已经很是
高超了。
清末民国的传教士对庆阳剪纸已经有所注意,介绍发表到国外。
陕甘宁边区时期,张仃等革命文艺者,广泛收集庆阳剪纸,编印出版;古元、力群等艺术家吸收剪纸艺术的手法,发展新木刻创作了《马锡五断案》等影响广泛的作品。
解放后,庆阳剪纸配合政治运动,反映社会发展,曾
经非常兴旺。
但传统民俗剪纸并未消失。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靳之林、彭金山为代表的学者对陇东民俗、民艺,包括剪纸艺术进行了长期的追踪
研究。
进入21世纪,庆阳市连续六届举行国际香包艺术节,带动了剪纸
艺术的持续发展,近100多位剪纸艺术家被评为各级民间艺术大师、艺术
能手。
庆阳剪纸传承着丰富的华夏原始文明,与窑洞、刺绣、皮影等非物
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与深厚的传统民俗密切相关,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其所包含的人类童年时期的丰富想象和深刻思想,其所追求的强烈的生命
意识,所抒发的浪漫情怀,所表达的对生活的美好祝愿,都是需要我们深
入探究和理解的。
庆阳剪纸艺术
![庆阳剪纸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069132aaf45b307e8719708.png)
浅谈庆阳剪纸艺术摘要:庆阳剪纸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
与全国同类民间剪纸相比,独具特色。
甘肃剪纸以庆阳和镇原两地为最,其风格比陕北和吕梁等地的剪纸更加古朴、简练,其所载的文化内涵,也更为具有图腾的意味。
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交会地带,远离大城市,交通闭塞,很少受外来文化冲击。
作为生命象征的龙为图腾的龙文化,以鹿为图腾的鹿文化,在国内其他地方近乎绝迹,但在庆阳剪纸中一直延续并保留了下来。
关键词: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184-01在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
这些剪纸花,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
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的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
庆阳剪纸源于生活、讲究情趣,是劳动妇女生产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的结晶,是她们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是剪纸艺术最先兴起地区之一。
后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剪纸不断发展成熟。
著名民俗学家靳之林先生称剪纸艺人是“真正的艺术家”。
930年,庆城县胡仙川(女)创剪的《五福捧寿图》在《波兰画报》上发表,庆阳剪纸首次走出国门。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就组织专业人员对庆阳民间剪纸进行过搜集整理。
解放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古元借鉴庆阳剪纸,创作了很多珍贵的木刻。
这些木刻又影响了庆阳剪纸,使庆阳剪纸有了新的提高。
1959年庆城县编印了《庆阳民间剪纸》一书,在西峰召开的全国群众美术现场会上受到了专家们的喜爱和好评。
1985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光普的《陇东民俗剪纸》,再次把庆阳剪纸介绍给全国。
庆阳剪纸,取材宽广。
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
特蹩是家庭院落这方圣土内的男女娃娃、牛羊骡马、猪狗猫兔、瓜果蔬菜,因为天天见,对它们观察深透,因而成了妇女们剪刀下永久的题材。
庆阳剪纸的原生态价值
![庆阳剪纸的原生态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9b1768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e.png)
庆阳剪纸的原生态价值甘肃陇东庆阳、平凉,是中国剪纸艺术的重镇,庆阳剪纸已被确定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庆阳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剪纸队伍,名不见经传却巧夺天工。
庆阳剪纸是内涵丰富的原生态民间文化。
一、庆阳剪纸传承着华夏文明庆阳北接延安,西壤固原,属于鄂尔多斯南部;庆阳东依黄陵,南望关中,和平凉同称陇东,所在的黄土高原属于黄河中游上段的泾河文明。
庆阳剪纸的文化渊源与庆阳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相关,两者比照方能明白代代传承的庆阳剪纸所承继的文化内涵。
翦伯赞在其《先秦史》中指出:在蒙昧时代后期,即传说中的有巢氏时代,北京人的族类大概都流浪于这个内海(指蒙古高原太古大内海)的附近。
后来,内海枯竭,古生物灭绝。
“流浪于内海西南鄂尔多斯一带的原始人群,到这一时代,也有一个新的迁徙。
他们之中有一部分沿黄河而东下,走向山西、河南交界处一带,是后来传说中的东夏之祖先。
另一部分,溯黄河而西上,走向甘肃、青海交界处一带,是为后来传说中的西夏之祖先。
东夏后来又分化为诸夏而分布于中国之中原,西夏后来又分化为诸羌而分布于中国之西北。
所以诸夏与诸羌同为鄂尔多斯的旧石器时代末期之原始人群的后裔,亦即同为传说中的夏族的苗裔。
”“他们在鄂尔多斯之萨拉乌苏河流域和宁夏附近,在甘肃的庆阳,在陕西的油房头,都留下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
”这一认定为我们认识庆阳剪纸提供了一个人类学依据。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陇东彩陶使我们能直观地将现在的庆阳民间剪纸与原始艺术比较,知其源流。
庆阳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族发展的“根据地”,是戎、狄、羌、匈奴等古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是周人的发祥地,春秋时有义渠戎国,秦建直道,汉拓丝绸北路,为丝绸之路北路要道。
同时受西夏文化、金文化浸染,古代各民族不同风格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庆阳民间美术特别是剪纸中有着丰富的遗存。
由《诗经》歌颂周人开国祖先的《生民》、《公刘》及《豳风·七月》等诗篇可知,折回到庆阳一带的周人先祖尊后稷为先祖,耕种稷、黍、菽、麦、麻、瓜等农作物,养殖猪、鸡、狗、羊等家畜,摆脱粗放式耕作,选种、锄草,发展粮食加工,榨油、酿酒,对农业生产充满热情,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阴阳哲学观的载体
二是古代阴阳哲学观的载体。西方哲学以自然科学观点认识世界,而中国古典哲学是以阴阳观认识世界的,形成了阴阳五行说。庆阳剪纸,揭示了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阴阳哲学的奥秘。《绎史》中“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说的就是阴阳哲学观。庆阳民间也有以男为阳,女为阴;南为阳,北为阴;左为阳,右为阴等哲学观念。镇原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剪出的《抓髻娃娃》,一手捧鸡,一手捧鱼,或一手捧鸡,一手捧兔,都是以鸡、兔或鸡、鱼象征日月、天地的哲学观念的反映。此外,《双鱼枕》、《虎头蟾》等剪纸都是远古阴阳哲学观念的载体。
远古文物的“纸化石”
三是远古文物的“纸化石”。庆阳是远古文化的巨大宝库,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远古文化。庆阳剪纸既揭示了远古文化的奥秘,又承传着远古文化的信息,是不可多得的远古文物的“纸化石”。宁县剪纸《八卦娃娃》,本是春节祈祷丰收的巫术剪纸,“八卦娃娃”双手举禾黍,头顶太阳蛛网八卦,象征太阳普照万物生长,它承载的就是生命崇拜、太阳崇拜的远古文化,是原始社会炎帝部落太阳崇拜的遗存,是远古文物的“纸化石”。
庆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2010-7-12 15:53:15
庆阳剪纸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与全国同类民间存。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交会地带,远离大城市,交通闭塞,很少受外来文化冲击。作为生命象征的龙为图腾的龙文化,以鹿为图腾的鹿文化,在国内其他地方近乎绝迹,但在庆阳剪纸中一直延续并保留了下来。如“人头鱼”、“神鱼瓶”、“娃娃鱼”都是以鱼、龙、蛇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的传承。剪纸“寿花”,既有鹿头纹样的原始图腾形态,又在向生命之树的植物形态发展一卜有双鸟的轴对称形剪纸“生命之树”(扶桑树),是两汉广为流传的图样。令人震惊的是,两汉时代先民的民俗和图样,竟然一直蕴藏在庆阳剪纸中流传下来。这在全国民间剪纸中是绝无仅有的。
庆阳民间剪纸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喜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研究》《民间文学》《剪纸报》《甘肃日报)等报刊多次发表庆阳的民间剪纸作品。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邀请镇原县民间美术大师祁秀梅赴北京进行民间美术教学交流,向学生演示民间剪纸。专家们激动地说:“真正的艺术在民间”,院长古元说:“我是受民间美术的熏陶和启发才走上专业美术道路的”。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艺术家多次专程到陇东考察民间剪纸艺术。庆阳民间剪纸已由乡村妇女手中的小玩意,堂而皇之地步入了国家艺术殿堂——中国民间美术馆,并在日、意、澳等国家展览亮相。
独特的审美意识
四是独特的审美意识。庆阳民间剪纸的审美意识是变形的。不求真实,善于夸张;不合透视,形体变形;不求物件形态毕肖,只讲简练传神;不求四肢齐全,讲究随心达意。剪纸《回娘家》中的毛驴儿仅有三条腿,另一条腿被随意删掉了。在艺人们眼中,毛驴走路是三条腿着地,另一条腿是多余的。她们剪下的《猫吃老鼠》,被吃掉的老鼠还活在猫的肚子里,人隔猫肚皮还能看得见。这不仅是一种大胆奇特的构思和想象,而且是古代变态的审美意识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