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全)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1—6章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2.使刻度尺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刻度垂直。

3.刻度尺读数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读数时还要注意开始刻度是否从零刻度开始,如果不是,记得减去前面的长度。

4.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的。

5.时间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注意机械停表的读数),时间的物理量符号是t,单位:时( h )、分( min )、秒( s )。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h=3600s6.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7.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但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为参照物。

选参照物的方法:若两个物体间有位置变化,选任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两个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选任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8.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相对静止:两物体以同样快慢、同一方向前进(即:同速同向)。

例如:地球同步卫星、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等。

9.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是快慢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它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与路程和时间多少无关。

10.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11.速度的公式: ,v 表示速度(m/s ),s 表示路程(m ),t 表示时间(s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 米,课桌的高度约0.75 米。

2.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 分米=0.1米=10-1米;1 厘米=0.01米=10-2米; 1 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 1 微米=10-6米。

3.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

(答案:可先用小绳测出楼的高度,再用刻度尺测出小绳的长度)(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答案: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曲线的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章:机械的基本概念- 机械是指利用物体的力和运动进行能量转化和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

- 力有大小和方向,用矢量表示,单位是牛顿。

- 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 加速度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机械运动的描述-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变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量,与路径无关。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物体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平均加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线是一条直线。

- 物体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线是一条抛物线。

第三章:重力与压强-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重力的作用方向是向下的,符号为负。

-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 压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力和受力面积成正比。

-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scal)。

第四章:浮力与飞行-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上向力,大小等于排除所占的液体或气体体积。

- 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 飞行是物体在空气中受到浮力的支持而保持在空中的运动状态。

- 机翼形状和空气动力特性是飞行器飞行的基本要素。

第五章:电的基本概念- 电是物质带电后产生的现象。

- 带电物体之间存在电力相互作用。

- 电荷是电的基本物理量,单位是库仑(Coulomb)。

-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是安培(Ampere)。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全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全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全集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成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1.5米。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米。

Pm2.5颗粒物直径小于2.5微米。

长城长8851.8千米。

2、长度的其他单位包括厘米、毫米、千米等,换算关系为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等。

3、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首先要看清刻度尺的起点、精度和单位。

2)正确放置刻度尺的方法是将起点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厚刻度尺要横放。

3)读数时,要将视线垂直于刻度线,读数时要读到最近的刻度线,估读至少三遍。

需要注意的是,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而除刻度尺外的其他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

4、特殊的测量方法包括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和化曲为直法(测曲线长度)。

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时间的其他单位包括分钟、小时、天等,换算关系为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1天=24小时等。

6、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误差无法消除,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主要方式包括提高测量精度、增加测量次数、改善测量条件等。

测量导体电阻的大小应用的方法是其中的电桥法。

错误可以通过重新测量或者数据处理来消除。

7、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错误的数据要先删除,剩下的数据求平均值。

平均值要与题目中所给数据位数一致(四舍五入)。

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运动的描述有两种题型:1)告诉研究物和参照物,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研究物的运动状态。

如果两者位置发生改变,则研究物是运动的;如果两者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研究物是静止的。

2)告诉研究物以及运动状态,根据研究物的状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如果研究物是运动的,则选和研究物位置发生变化的参照物;如果研究物是静止的,则选和研究物位置不发生变化的参照物。

2、研究物的选择标准:1)研究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是研究物本身。

即不是所有物体都能做参照物。

2)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认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一册是打牢基础的好工具,整理者有十年经验,倾心整理。

以下是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机械运动三、速度四、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一章介绍了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

在第一节中,我们研究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在第二节中,我们讨论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和类型。

在第三节中,我们研究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第四节中,我们介绍了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我们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

我们还研究了声音的特性,例如音调和音量。

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振幅和波长等特性。

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波长越短,声音越高。

此外,声音还具有传播速度、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改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具有频率、振幅和波长等特性。

高频率的声音更尖锐,大振幅的声音更响亮,短波长的声音更高。

此外,声音还有传播速度、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三、声音的利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如通讯、音乐、语言、报警等。

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设备,如扩音器、录音机、电话、雷达等。

改写: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如通讯、音乐、语言、报警等。

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发明了各种设备,如扩音器、录音机、电话、雷达等。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是一种有害的声音,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听力损失、心理压力增加等。

为了控制噪声,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隔音、降噪等。

改写:噪声是一种有害的声音,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听力损失、心理压力增加等。

为了控制噪声,人们采取了隔音、降噪等措施。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当物体受到热量作用时,温度会升高;反之,当物体失去热量时,温度会降低。

改写: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1. 运动与力
- 物体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周期性运动等。

- 受力与力的作用效果:物体的受力情况、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力的平衡、静力平衡与动力平衡。

- 力的表示与计算:力的大小与方向的表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力的计算与单位。

2. 动力与机械能
- 动力:动力的大小与方向、功与动力、功率的概念。

- 机械能: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功与机械能的转化。

3. 声音的传播与听力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空气中声速与温度的关系。

- 声的特点与利用:声音的音调与音量、噪声与污染、声学工程。

4. 光的传播与视觉
-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现象、镜面反射与 diff 母色、光的折射及反射、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与光的传播速度。

- 光的色散与光的三基色:白光的组成、光的色散、原色光与三基色、可见光谱与光的颜色。

- 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应用:平面镜的成像、球面镜的成像。

5. 能源与能量
- 能量与功、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的种类与转化、功与能量转化、能量守恒定律、效率与能量转化。

这些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
- 运动的定义
- 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公式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概念及说明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的概念及公式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的概念及应用
第三章力的概念与测量
- 力的定义及单位
-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计算
- 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四章能量与机械功
-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 功与能量的关系
-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五章物体的机械震动
- 物体的周期、频率和振幅的定义
- 简谐振动的特点及公式
- 波的定义及波的传播特性
-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以上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内容涵盖了运动的基本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力的概念与测量、能量与机
械功以及物体的机械震动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物理世界的运动规律和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的测量1、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

⑵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⑶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6μm ;1m=109nm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 、“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 、“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 )。

2、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3、换算关系是:1h=60min 1min=60s三、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四、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

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五、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速度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⑴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⑵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⑷计算公式: 变形 ( v=s/t ) ⑸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概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概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概览第一章声现象1.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1.2 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 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1.3 乐音与噪声- 乐音是指有规律的声波,噪声是指无规律的声波。

-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1.4 声的利用- 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物体。

-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

第二章物态变化2.1 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常用的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2.2 熔化与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

-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2.3 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

-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2.4 升华与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

-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

第三章光现象3.1 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 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2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 透镜、水底、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3.3 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3.4 眼睛和视觉-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

-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第四章机械能4.1 动能和势能-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4.2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 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4.3 摩擦力-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 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4.4 做功和能量-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01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①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②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知识梳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4个课时)※知识梳理m\dm\cm\mm单位:国际单位制米(m)常用单位:km\ m\mm\μm \nm测量工具:刻度尺【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长度】使用前观察:0刻度;量程;最小分度值放对:沿着、贴紧圆的直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正确使用使用时读对:正对刻度线间接测量细铜线直径记对:数字和单位地图两地距离记录到最小分度值得下一位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误差和错误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单位:国际单位制秒(s)常用单位:h\min\ss时间测量工具:停表【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运动的描述【最普遍的运动】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除自身以外的物体、常以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械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υ=s/t变形【s=υt:t=s/υ】运运动的快慢单位及换算:国际制m/s 常用单位km/h;1m/s=3.6km/h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大,速度快比较快慢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少,速度大时间、路程都不同,求平均速度动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最简单的运动】概念:速度在发生变化的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υ=s/t【总路程;总时间】实验三: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重难点1、刻度尺的使用①正确选:要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长度选取合适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②真确看: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③正确放:刻度尺有刻度一面要与被测物体紧贴;尺边要与被测物体平行,不能倾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者整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④正确读: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刻度面垂直;应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⑤正确记:测量结果必须要有单位,一个完整的物理量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的。

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以下几种:化曲为直、累积法、滚轮法和平移法等特殊方法。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文档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文档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根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m) ,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微米〔 um〕纳米〔 nm〕1km=1000m=10 3 m1dm=0.1m=10 -1 m1cm=0.01m=10 -2 m 1mm=0.001m=10 -3 m1μm=0.000001m=10 -6 m1nm=0.000000001m=10-9 m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定放正重合,不能够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 读数时,视野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没心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够防范,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防范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根本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别的,采纳精美仪器,改良测量方法也能够减小误差6、特别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 3〕取代法时间的测量1h=60min 1min=60s运动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地址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所有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有关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其实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可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设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采纳,但采纳的参照物不同样,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样。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本知识总结旨在回顾和梳理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运动的描述
1. 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 位置: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
-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2. 速度和加速度
-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大小和运动方向
- 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3.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会增大
-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会减小
二、力和压力
1. 力的概念和特点
- 力: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物体状态改变的原因
- 特点:具有大小和方向,用箭头表示
2. 力的作用效果
- 使物体改变速度或形状
- 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使物体停止运动或保持静止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 压力: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 压力 = 力 / 面积
三、能量和功率
1.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的守恒: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2. 功和功率的概念
- 功:力在运动中所作的贡献
-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大小
3. 功和功率的计算
- 功 = 力 ×距离× cosθ
- 功率 = 功 / 时间
以上为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

本文将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力和压力
1. 力的概念和性质
2. 力的计算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4. 杠杆原理
5. 水压和大气压
第二章:运动和力
1. 运动的分类
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3.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
4.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5. 弹力和重力
第三章:速度和加速度
1. 速度和速度的计算
2. 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3. 自由落体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第四章:能与功
1. 功的概念和计算
2. 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
3. 机械能的转化
4. 做功和功率的计算
5. 机械效率和机械功率
第五章:简单机械设备
1. 杠杆
2. 机械臂和齿轮
3. 摩擦和滑动摩擦力
4. 斜面和斜面的应用
第六章:光的传播
1. 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2. 阴影的形成
3. 物体的看见和被看见
4.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5.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第七章:声和听觉
1. 声的产生和传播
2. 声的干涉和共鸣
3. 声的吸收和反射
4. 声音的大小和音调
5. 听觉和声的保护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中考必备)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中考必备)
2/3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及其应用
3.眼睛和眼镜 1.质量 2.质量的测量
3.密度 4.物质的鉴定
用。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 的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 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⑴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⑵当物距等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⑶当物距小于 2 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投影仪就利用了这条规律。 ⑷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 镜利用了这条规律。 ⑸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成实像,目镜 的作用是把这个实像放大。 ⑴眼睛可以调节晶状体的焦距,从而看清楚远近不 同的物体。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 25 cm。 ⑵通过近视眼镜(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和远视眼镜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在视网膜上得到物体的 清晰的像,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⑴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当物体的位置、 形状、物态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质量用 字母 m 表示。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kg。 ⑴质量可用天平、台秤等来称量。 ⑵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要把天平放在水平台 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 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这时横梁平衡;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 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 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 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⑴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 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ρ=m/v. ⑵可以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m/v 计算密度。质量 m 可以用天平测量,液体和形状 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V 可以用量简或量杯测量。 ⑴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可以根据密度来鉴 别物质。如果仅通过密度无法鉴别,就需要根据物 质的其他性质,如颜色、气味、硬度 、电学特性等 进一步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梳理m\dm\cm\mm单位:国际单位制米(m)常用单位:km\ m\mm\μm \nm测量工具:刻度尺【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长度】使用前观察:0刻度;量程;最小分度值放对:沿着、贴紧圆的直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正确使用使用时读对:正对刻度线间接测量细铜线直径记对:数字和单位地图两地距离记录到最小分度值得下一位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误差和错误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单位:国际单位制秒(s)常用单位:h\min\ss时间测量工具:停表【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运动的描述【最普遍的运动】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除自身以外的物体、常以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械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υ=s/t变形【s=υt:t=s/υ】运运动的快慢单位及换算:国际制m/s 常用单位km/h;1m/s=3.6km/h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大,速度快比较快慢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少,速度大时间、路程都不同,求平均速度动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最简单的运动】概念:速度在发生变化的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υ=s/t【总路程;总时间】实验三: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车由甲至乙车由乙至丙车由甲至丙路程(cm) 42时间(s) 2平均速度m/s0.18第二章:《声现象》的知识梳理两个条件:物体在振动..的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有介质声音的传播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与介质种类有关【υ=340m/s;在15℃条件下(常温)】声速受温度影响【随之增大】回声:听到回声在0.1s以上的时间【声源距物17米】;应用:回声定位(雷达)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单位:Hz】决定..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次数【图2.2-1】声频率范围:次声波(小于20Hz)超声波(大于20000Hz)声音的特征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与距离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书34页图2.2-3】现是指声音的品质..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发生方式有关..、结构声音的利用:传递信息..——————————..、传递能量定义: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对人象噪声来源们所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杂乱无章的声音】生活、生产等【因情况而定】单位:分贝(dB)0分贝是人刚能听到最弱声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噪声的等级及分类保护听力≤90dB保证工作和学习≤70dB保证休息和睡眠≤50dB控制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消音器】减弱噪声的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种草、植树、隔音墙等】防止进入人耳..【戴耳罩、耳塞等】甲乙相比:音调相同,响度不同;乙丙相比:音调不同,响度相同;丁:噪音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知识梳理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 0℃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方法摄氏温度 100℃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单位:摄氏度(℃)制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酒精、水银、煤油】物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态温度计使用过程【充分..】..其中、视线相平..接触、示数稳定..、留在实验室用温度计【量程(-20~102℃);分度值(1℃)】变种类寒暑表【量程(-30~50℃);分度值(1℃)】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化定义:【物质由固态(液态)变成液态(固态)的过程】熔点、凝固点——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相同】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图像【会识别各段状态】吸热放热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定义:【物质由固液态(气态)变成气态(液态)的过程】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表面、缓慢】物态变化汽化的方式液体温度、表面面积、空气流动沸腾【在一定条件下(到达沸点)、条件汽化和液化表面和内部、剧烈】(继续加热)吸热放热降低温度【制取蒸馏水】液化的方式压缩体积【液化气罐、气体打火机】便于储存和运输升华和凝华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气态)变成气态(固态)的过程】吸热放热实验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五: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第四第四章:《光现象》的知识梳理光源【自身..的直线】..能发光的物体】光光线【带有箭头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3×105km/s;υ水=3/4C;υ玻璃=2/3C应用:小孔成像....【与孔形状无关】、激光准直、手影日食【太阳、月亮、地球】月食【太阳、地球、月亮】等反射现象:光照射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的现象【实验六:探究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全反射】【光污染】反射类型漫反射【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光成正立、等大、虚像、像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实验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画光路图】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现反射元件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太阳灶、汽车灯碗等】球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汽车观后镜】【实验八: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象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靠近法线两角特点【两角不等】光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远离法线光的射散及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光通过三棱镜)光的射散色光三原色:红、绿、蓝【白色】颜料三原色:品红、黄、青【黑色】【本色、白色】红外线:光谱红光以外的光线【热作用强】看不见的光紫外线:光谱红紫以外的光线【适量有助于身体】“影”的含义水中倒影的“影”——光的反射;立竿见影的“影”——光的直线传播;摄影的“影”——光的折射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梳理结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汇聚作用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利用平行光汇聚或二倍焦距成像u >2f ——倒立、缩小、实像【u>υ照相机原理】透镜u =2f ——倒立、等大、实像f<u<2f ——倒立、放大、实像【u<υ投影仪、放映成像规律机原理】【实验九: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u<f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原理】f分虚实、正倒;2f分放大、缩小结构特点:中间薄、边缘厚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透镜平行主光轴的过焦点过焦点的平行主光轴过光心的方向不改变及(凹透镜)其平行主光轴的发散反射发散光线且过虚焦点的过光心的方向不改变应延长线过虚焦点平行主光轴用调节晶状体的扁平程度来调节焦距成像近视眼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眼睛矫正:佩戴凹透镜远视眼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佩戴凸透镜应用显微镜物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望眼镜物镜: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梳理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实验十: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国际制千克(kg)、常用吨(t)、克(g)、毫克(mg) 质量质量的换算:1 kg =10-3 t =103 g =106 mg(m)实验室看【量程、分度值】、放【水平桌面】(天平)使用调【码归零、平衡螺母】、测【左物右码】读【数字和单位】、记、收质质量的测量注意:忌用手拿砝码、干净清洁生产、生活中:台秤、案秤、电子秤等量【实验十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与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计算公式:(定义式)ρ=m / v(变形)V=m/ ρ、m=ρV密度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制kg/m3常用g/cm3;1g/cm3 =103 kg/m3度原理:ρ=m / v 【实验十二: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密度的测量固体:规则【刻度尺】密度<水【针压法】溶水【沙埋法】;不规则【排水法】步骤:1测质量2测体积3计算密度密度液体:量筒或量杯【从最低处读数】(ρ)密度与温度:【水反膨胀现象4℃时密度最大】密度与社会生活鉴别物质:【对照密度表】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固体密度的测量步骤:3、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4石块密度的表达式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