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读书摘抄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康芒斯的交易观)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康芒斯的交易观及其评价美国著名经济思想史学家亨利·威廉·斯皮格尔认为,“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被认为是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广泛综合。
”作为现代法经济学伟大先驱,康芒斯把法律制度融合到经济学中,将经济与法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而使法律、经济学、伦理学发生相互关联,使之可以进行广泛综合的基本单位就是“交易”。
在《制度经济学》一书中,康芒斯首先对当时的正统派经济学家的思想进行了回顾,发现他们主张的“财富”概念具有两重矛盾的意义,即“既说财富是一种物质的东西,又说它是那种东西的所有权。
可是,所有权,至少就无形财产的现代意义来说,意味着限制数量以便维持价格的权力;另一方面,物质的东西却产生于利用生产甚至生产过剩的效率来增加东西的数量。
”然后,康芒斯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传统经济学一直以商品为基本的经济范畴,这是一种物资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中的“交易”指的是简单的物品或劳务的双边转移;而在康芒斯看来,“交易”涵盖的范围远不仅仅局限于此。
康芒斯将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然界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活动,即生产活动;另一类是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定义为交易活动,通常说的“交易”。
“交易”作为康芒斯首先提出的一个独特的概念,在《制度经济学》书中,他这样解释:“我一直在设法解决可能用什么作为研究的单位,这种单位要包括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
经过许多年,我得到结论,认为它们只有在一种‘交易’的公式里结合在一起,与商品、劳动、欲望、个人和交换那些旧的概念不同。
所以,我用‘交易’作为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
”事实上,康芒斯提出,“交易”就是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形态。
显然,康芒斯把“交易”概念一般化了,它是一种广义上的“交易”,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关系都可以在这个一般化了的概念下进行讨论。
过去人们所认为的性质十分不同的经济活动如买卖活动、经理对工人的管理以及国家对个人的征税等等,都可以通过“交易”联系和归纳在一起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比较,这就“为日后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和交易费用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广阔的潜在空间。
新制度经济学优秀读书笔记选登1
读书笔记一:环境学院曾海宏学号:00115123对《中国农业的反证》的解释10张五常先生在《经济解释——制度的选择》第一章的第一节中提到庇古关于农业的推断,指出“地主若不自耕,对社会总有不良的影响”,自耕地的生产效率要比租耕地的高。
但在附录《中国农业的反证》中,又有卜凯教授对中国农业的实例调查,证明至少在中国,租耕地的效率并不比自耕地的低。
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实证分析当然具有相对较高的可信度,但庇古的推论分析过程又有何疏漏之处呢?实例背后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庇古对租耕地与自耕地生产率差别的推断出自于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分离导致的市场效率低下。
传统上认为,由于租用土地的租期不够长,租户将无法收回对土地的全部长期投资成本,他们的一部分投入将会被地主或下一个租户所占有;如果是地主对土地进行投资,监督租户合理节约使用生产资料的监督成本也相当可观,从而降低了地主改善耕作条件的积极性。
所有这些都使土地无法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而这些问题在自耕地上将不会存在。
庇古的分析的主要漏洞在于忽视了市场的作用,生产工具及土地投资等的利益分配都可以通过合同得到有效地解决。
若地主作投资,租金则上调,由于生产资料的使用不是无偿的,对使用土地进行监督的责任转嫁到了使用者自己的头上,这样便不存在高昂的监督成本的问题;若租户承担投资,租金也会相应减少,使其在租期之内能够收回全部的投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并不会发生分离。
事实也表明,生产效率与土地使用方式(自耕何租耕)无关,也与租期的长短无关。
卜凯在中国的调查还表明,租耕地的产量大约比自耕地的高百分之二。
我试图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这个现象。
一般认为,租耕地的规模总要大于自耕地的规模(地主只有在自己无法耕种全部土地的时候,才会将土地分租出去)。
地主可以在其拥有的大面积耕地上统一安排各种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其他能够改善土地耕作条件的长期投资,这样做的成本往往要比在小规模的自耕地上各自为政要低得多。
经济学类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经济学原理》是著名经济学家曼昆的经典之作,自出版以来,一直被誉为经济学入门的经典教材。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读物。
以下是我对本书的摘抄和心得体会。
二、主要内容摘抄1.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摘抄原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稀缺资源包括时间、金钱、自然资源等。
”心得体会:这句话点明了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化效用。
2. 供给与需求摘抄原文:“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心得体会: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关键因素,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分析经济现象至关重要。
3. 市场均衡摘抄原文:“市场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相等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时,市场价格和数量都是稳定的。
”心得体会:市场均衡是经济学中的理想状态,但现实经济中很难达到完全均衡,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来实现。
4. 消费者剩余摘抄原文:“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心得体会:消费者剩余反映了消费者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额外利益,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
5. 生产者剩余摘抄原文:“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实际得到的收入与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
”心得体会:生产者剩余反映了生产者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额外利益,是衡量生产者福利的重要指标。
6. 效率与公平摘抄原文:“效率是指资源在利用过程中达到的最大化;公平是指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心得体会: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目标,但往往存在矛盾。
在现实经济中,需要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7.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摘抄原文:“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如个人、企业)的行为和决策;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调控。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读书笔记一、作者简介本书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代表性着作之一。
道格拉斯·诺斯于192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42、1952年先后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经济史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史学协会会长、国民经济研究局董事会董事、东方经济协会会长、西方经济协会会长等职务。
1984年,诺思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创建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并在其后的6年中一直担任该中心主任。
自1996起,诺思荣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艺术和科学Spencer T. Olin讲座教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诺思曾兼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1987—1988年)和美国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Bartllett Burnap 高级研究员(1997—现在)。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他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
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的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前些年在中国经济学界大行其道,尤其是在诺思与罗伯特·福格尔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诺思的一些理论发现比较快地在国内经济学界得到传播,因而诺思也已经成为在中国经济学界引用率最高的当代经济学家之一。
二、内容简介《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是诺思最主要的理论着作之一,亦已成为当代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一部经典文献。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探讨了制度研究的方法基础,并随之解释了制度的基本概念;第二篇阐述了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第三篇则着重分析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代表人物包括诺斯、克莱恩、道尔宾等人。
这一理论不仅探讨了经济制度的演化、作用、影响,也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性质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作为一名经济学的学生,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对制度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和企业行为,也将制度和规则纳入了分析范畴之中。
制度和规则是经济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决定了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程度,也塑造了社会和政治发展的轨迹。
换言之,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阻碍民主进程,决策者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平衡各种利益和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中强调了规则性制度和行为性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我们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制度现象非常有帮助。
行为性制度强调个体行为对制度的影响,如文化、信仰等因素,而规则性制度更注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作用。
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在某些社会中,人们可能更加重视集体价值和道德伦理,而在某些其他社会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市场竞争。
这一点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尝试寻找制度建设之路。
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合理性问题。
由于制度的差异和市场竞争不完备,政府普遍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然而,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效果可能会给经济带来不同的影响,一些干预也可能具有负面效果。
因此,需要将政府干预纳入制度分析框架之中,研究制度对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作用和限制,进而构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政府干预机制。
总的来说,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派,其理论和方法值得借鉴和探索。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自我演化,更是一个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需要通过多层次制度分析,才能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为实际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派,它不仅仅分析经济行为,更加重视制度和规则的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读后感
新制度经济学读后感新制度经济学读后感新制度经济学读后感【1】《新制度经济学教程》内容简介:本书提供了一个易于清晰而又系统把握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全书内容分为理论基储制度特殊理论和制度一般理论三个部分。
系统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科斯定理、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企业理论、国家理论、制度基本理论、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方式理论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理论等重要理论及其最新发展,配有大量习题和案例分析,便于读者巩固所学内容和提高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语言通俗、体例新颖。
《新制度经济学教程》除了可作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外,对其他对新制度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及理论研究者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兴起子20世纪60年代、影响巨大的经济学分支。
在经济学内部,通过引入制度分析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进行批评与改造,已经成为经济学方法-论新成果的主导方向之一。
“制度分析学派”也是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主要的新学派之一。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还是促进经济学向其他学科渗透的.重要途径,例如,新制度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结合推动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催生了“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在历史研究方面的突破,推动了“新经济史学”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制度经济学传入我国。
90年代初,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成为当时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推动了我国“过渡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从90年中后期开始,国内学者进一步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国家理论等内容,对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等众多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本学习新制度经济学很好的基础教材,但是并非初级。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拥有一定的相关知识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最好你能够看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笔记
3500美元的门槛:南锥体困局与中国的处境一、南锥体困境:南美国家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的门槛后,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2009年,中国人均GDP已跨越3500美元的门槛二、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的门槛,经济增长快速增长的经济制度的理想框架1、人们收入差距开始收缩(威廉姆森拐点):(我国现状各种利益集团形成的,阻碍人均收入差距缩小,掌握资源的人不愿意放弃,造成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经济由外需支撑转向内需支撑(我国现状高度依赖外需)产生内需的条件:收入要增加(必要条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3、金融资产的多样化(金融的发展,需要能够在风险与收益之间选择适合自己风险适应资产带来收益,中国目前依然处于高风险资产股票与无风险银行存款两极状态,在这二者之间缺少缓冲,金融资产的结构跟西方的差距很大,)4、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在中国刚刚起步)保障体系基本形式:(1)家庭内保障:目前低收入阶层,经济落后地区仍采取此种方式----最原始的保障,它论证了有血缘、亲情关系比无血缘之间的亲密,父母疼爱自己孩子的原因- (2)国家保障:中央计划体系的国家,如前苏联、朝鲜、中国70年代(3)社会保障:是二者边缘上体现,它的建立、渗透、成长,需要几代人的努力5、政府投资转向民间投资(目前中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1)政府投资的弊端:政府投资的成本极高(在成本控制困难、出现投资未投入到项目;出现贪污、寻租现象),民间投资具有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并能随时能够掌握市场信息(2)美国现实状况:政府投资局限很窄领域,大量投资留给民间投资,军事装备的采购、都是利用民间投资的,都是体现到GDP中的(3)我国现状:政府投资上升很快,出现国进民退现象,实际上是改革进程的一个倒退;军品生产都采取专门生产制度,专门军工厂负责,不计入GDP,6、不受约束的政府转向受约束的政府(中国政府的约束较弱)(1)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在增加,管政府的也在能力,同时增加了约束政府的权力;(2)中国加入WTO后,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不到20个,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运行中政府约束力太强,中国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太强。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读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一)顾自安(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361005)提示:仅供交流参考,请勿转载或引用。
制度与转型: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题记:任何党派的政客都深信,制度转型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因为正是合理的制度安排才引起了经济的发展。
——Matthews (1986,p917)1、概述引言:制度经济学共识:制度是重要的分歧:什么是制度,及其理解。
主流经济学:既有的经济理论和发展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无涉与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首先必须用制度因素来解释。
(奥尔森1996,诺斯1998)东欧巨变和转轨10年的结果:华盛顿共识逐渐失去吸引力,经济发展中出现新的变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这些变数应该用各国的制度质量的差异来解释。
2、理论内容:2.1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新的意义在于区别与传统的制度主义(范伯仑、康芒斯)旧制度主义的缺陷:非理性和描述性,对德国李斯特历史学派的偏爱导致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裂。
新制度经济学的两种理论思路:1。
侧重于特定制度下私人部门的治理结构不同选择。
试图解决的问题:何时市场交易成本最低?何时企业内部交易会替代市场。
(内涵了市场企业的二分法)2.制度是可变的,不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效果,以及制度变动的内部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问题:是继承了主流的范式,还是只是在研究主流所忽视的问题,并采用了全新的范式?前者观点的主张者:假设制度既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的理性行为,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主题。
后者的主张者:新制度经济学必须完全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2.2基本假设共同的假设:个人主义假设(个人主义的方法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都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可观测的社会经济继续都是个人行为的可预期结果。
法经济学认为:经济绩效的产生不仅来源于个人行为,而且来源于那些人们行为之间的相互互动所形成的共识【如果存在的话】以及被合法化的制度。
制度经济学上册的读后感
制度经济学上册的读后感
《制度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分支之一,他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
我读过《制度经济学》上册,深受启发,特此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本书中介绍了不同的制度类型,如市场制度、政治制度、司法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阐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这些制度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制度体系,它们的效率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因此,理解和分析这些制度的特点和作用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本书指出,制度也需要时刻与社会和经济的现实情况相适应,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其次,本书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模型,如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等,这些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以及如何设计更高效、更平等的制度。
这些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清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问题。
最后,本书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思考问题,如如何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实现制度的有效改革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总之,我认为,《制度经济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和深度的书籍,它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全面介绍了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指出了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和方向。
无论是从经济学专业的角度还是对经济问题感兴趣的人来说,都会收获很多。
《新制度经济学》(精选)共24页文档
《新制度经济学》(精选)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读书笔记一、作者简介本书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道格拉斯·诺斯于192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42、1952年先后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经济史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史学协会会长、国民经济研究局董事会董事、东方经济协会会长、西方经济协会会长等职务。
1984年,诺思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创建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并在其后的6年中一直担任该中心主任。
自1996起,诺思荣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艺术和科学Spencer T. Olin讲座教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诺思曾兼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1987—1988年)和美国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Bartllett Burnap 高级研究员(1997—现在)。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他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
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的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前些年在中国经济学界大行其道,尤其是在诺思与罗伯特·福格尔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诺思的一些理论发现比较快地在国内经济学界得到传播,因而诺思也已经成为在中国经济学界引用率最高的当代经济学家之一。
二、内容简介《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是诺思最主要的理论著作之一,亦已成为当代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一部经典文献。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探讨了制度研究的方法基础,并随之解释了制度的基本概念;第二篇阐述了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第三篇则着重分析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读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对交易、交易组织和制度的研究综述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交易中有关经济权利和义务的界定,以及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的交易组织的规模变动和边界确定,交易制度和结构的最优选择等(Coase,1937,1969williamson,1975;North,1990)。
从而围绕其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构建起整个理论体系。
对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交易组织和制度的研究综述主要是在这三个方面展开。
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科斯看来,“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
”‘他强调经济学研究必须指向现实世界。
诺思将新制度经济学界定为“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
”诺思认为需要在制度变迁中对现实世界进行理解和研究。
柯武刚和史漫飞则具体指出,新制度经济学“关心的是分析各种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以及这些规则和规则集的实施对经济后果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还与制度如何在经济环境的变迁中演化有关。
简而言之,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
”’这些论述都是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包括个体的经济活动和制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科斯所说,与新古典经济学脱离现实世界的、高度抽象的理论研究不同,新制度经济学的鲜明特征应该体现在,它研究来自于现实世界的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运用主流经济学方法去分析制度的产生和变动,从而揭示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对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分析,科斯(Coas。
,1960)在《社会成本问题》中阐述了对财产权利进行界定的经济意义,从而说明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
德姆塞茨、斯蒂格勒和波斯纳等人(nemsetz,1965;stigler,1965;Posner,一972)对自然垄断问题进行了产权分析,认为进行竞争性投标,可以将对市场提供服务的权利赋予最高出价者,疏解自然垄断带来社会福利损失的问题。
制度经济学-公司 治理机制共104页文档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制度经济学
1.新制度经济学是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如科斯所说,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的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
2.舒尔茨在其《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将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3.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理论的三大传统柱石: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是不够的。
新制度经济学家以强有力的证据向人们证明,制度是其第四大柱石。
4.交易费用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讨价还价、订立交易合约、执行交易、监督违约行为并对之制裁的费用,还包括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
5.制度的两大功能包括提供行为规范又给我们带来效率。
6.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于人们行为的假设。
第二,关于交易费用、产权制度、组织等的引入。
7.科斯所说的“现实的人”“实际的人”可用威廉姆森所概括两点来描述:人的有限理性、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8.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因素9.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第一,意识是一种节约信息费用的工具。
第二,成功的意识形态能有效克服搭便车问题。
第三,意识形态能减少强制执行法律和法院的费用以及实施其他制度的费用。
10.如果人们对政治权利追逐的收益率大于对产权追逐的收益率那么人们就会投入精力与资本去追逐政治权利而生活性活动受到限制。
11.检验一个国家的制度实施机制是否有效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
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将使任何违约行为都变得不划算。
12.从变革的速度来看,正式约束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而非正式约束改变则是长期过程。
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一些正式约束是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的。
13.一种新的技术使用是没有国界限制的,而一种新的制度的传播或移植,不仅受既定利益格局的制约而且还受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制约。
14.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
即效率、公正、公平。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一、制度经济学概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制度及其对经济行为影响的学科。
它以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产生、演变、创新和影响。
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制度的定义与分类制度是指一系列规则和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包括法律、规章等成文规则,后者包括文化、习惯、道德等非成文规则。
2. 制度的产生与演变制度的产生与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人口变化、资源条件等。
制度在演化过程中,会出现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制度安排,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
3. 制度的效率与经济增长制度的效率是指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能力。
有效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4. 制度的竞争与国际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竞争力和差异会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不同国家的制度环境、法律体系、市场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创新能力。
三、制度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践1. 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问题。
制度经济学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2. 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制度经济学为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通过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等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新制度经济学优秀读书笔记选登
新制度经济学读书报告(一):00125097 (姓名略去)自发经济秩序,局部知识的产生原因与私有产权的可能联系10——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的读书笔记一,文章概述哈耶克在这篇关于论述“知识”(不妨称之为经济知识)的论文,是哈耶克在40年代形成的对于社会主义计划思想的批判,以及形成日后的自发秩序思想的重要文章。
正如哈耶克所说的,该文是要对一种源自于在几个世纪来的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中所形成的,并且已经用于社会研究领域的一种思维态度进行批判。
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不同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基于特定环境的个人拥有的(经济)知识”的概念。
这种知识是散布于个人的,且特定个人对于这种自我的知识的把握都优于其他人。
哈耶克迅速提出,这种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经济系统的本质。
哈耶克进而说明,经济系统的日常问题,是来自于微观体系下的各种每天都在发生的日常的“小的”波动(change),而个人所拥有的“基于特定的环境的知识”,就是产生于个人每日时刻要面对的(经济)环境的“小”变化。
而当时(3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所试图做的宏观加总统计分析,无疑是忽略了这个经济系统的最本质特征,哈耶克称“这种结构不是可以用大数定律或者随机波动的互相抵消而可以忽略的”(借用个说法叫拓扑结构不同)。
因而,中央计划局——其作出的命令必然是通过宏观加总指标来进行的——必然不能够把握这种知识从而复制(现有的)这种经济运营结构。
那么,在这种知识分散于个人的情况下,这个社会是如何运做,通过什么运做良好而来处理日常无处不在的“波动”的呢?哈耶克强调,在这种社会中,每个人只需要得到(关于与自我有关的“波动”的)局部知识,而不需要拥有关于对社会所有波动的知识。
关键在于个人之间的局部知识——称之为“个人的视野”是互相重叠的(比如由于供需关系而重叠,因为从事的行业的互补性而重叠,等等),既然有重叠的领域,则通过价格体系这个起到信号传递作用的机制,便可以使发生在社会任何一个角落的波动,通过价格体系的连锁波动效应而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们在价格的指引下(这也就是人们的特定环境下的(经济)知识),自发的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社会对某个冲击的反应调整自发完成。
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浅析科斯《社会成本问题》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一篇名为《社会成本问题》的文章,从此开辟了从社会成本的角度探讨企业的外部性问题。
文章首先批判了庇古在《福利经济学》的某些观点,他认为单纯的惩罚并不能解决好问题,科斯批判的武器就是产权理论。
(一)交易成本的存在科斯认为经济问题都具备交互性,工厂造成了对居民区的污染,但单方面让工厂迁址或者让居民继续忍受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必须跳出单方面的局限,从整体来看待究竟是对工厂损失大还是对居民损害多。
科斯又讲了一个案例,假如农夫与养牛者在相邻的土地上经营,牛多了会践踏农夫种的谷物。
在不考虑交易成本时,如果养牛者赔偿农夫损失,他就会减少牛群规模或者把地用栅栏圈起来,再或者雇佣牧人看住牛群,他必须考虑哪种方式最经济。
由于交易成本为零,因此他会不断地进行选择和调整,直到实现他的产值最大化。
但是考虑到交易成本的存在,很多假设必须重新考量,因为此时双方的总成本或者总收益就发生了变化。
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免责的一方不会有任何动作,而要负责赔偿的一方只能改变经营方式减小成本,双方的总成本就发生了变化,由此可知交易成本的重要性。
(二)产权与产值前面已经部分涉及到产值的问题。
科斯认为解决社会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总产值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当交易成本为正时情况就不同了,科斯在文章中假设养牛者完全消除损失的成本为80 美元,农夫完全消除损失的成本为50 美元。
当养牛者不负赔偿责任时,农夫则需要设法消除损失,此时成本为50 美元。
而当养牛者负赔偿责任时,其需要花费80 美元成本。
很明显,若养牛者不负责任,将增加30 美元的产值,反之则将减少30 美元的产值。
我们可以看出产权的界定与法律息息相关,产权的界定不同,产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科斯在后面的内容中通过对法院审理外部侵害案件情况的介绍和分析, 说明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条件下, 法律体系可以影响经济体系运转的方式, 因而法律在决定资源如何使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制度经济学 读书笔记
命令
返回
与陌生人交往时,人们通常需要有别于爱 和团结的动力。 当小群体的团结模式被按照社会主义信条 转用于社会时,这一点就变得明显起来。 在“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口号下允诺的 共同分享制度,导致了大范围的偷懒和由 此而来的低生活水平。 强制和畏惧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是人们为他 人利益进行生产的主要动力机制。-----虚伪 和偷懒盛行于一切人们能如此做而不受惩 罚的场合。
动力机制
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行动时人类行为 的一个基本前提。所以,是什么推动着个人 为他人利益而行动?
爱
命令
自我利益
爱
他们出于爱、团结或其他各种利他主义而努力 有益于他人。 这种动力机制能在诸如家庭、宗族和朋友圈子 一类小群体中有效地起作用。它应获得社会承认 并经常通过声誉来得到报偿。 这种动力机制能在小群体中有效的起作用是因 为,在小群体中,个人对他人有较好的理解,人 与人之间的相互控制也因个人彼此的深入理解而 变得温和。
两种社会秩序
人类的行为,从本质上,可以用两种方式 来规范: 1.直接凭借外部权威,它靠指示和指令来 计划和建立秩序以实现一个共同目标(组 织秩序或计划秩序) 2.间接地以自发自愿的方式进行,因各种 主体都服从共同承认的制度(自发秩序或 非计划秩序)
自发的有序化在自然界中司空 见惯。例如,当你向肥皂水里吹气 时,分子会自行排列成一个气泡, 这是一种可预见的安排。 许多人类的行为也是如此,当 人们来到海滩时,他们往往会均等 地分知识的功能。太平洋某些礁脉区 域的鱼在一年的某些时期是有毒的。但那里的岛民并不 向人们传谕这种很难解的知识,而是简单地宣布,在那 段时期内捕捞那种鱼是犯忌讳的。
在犹太教和后来的伊斯兰教中,猪肉已被长期附上 类似的禁忌,因为中东地区的猪常常沾染上旋毛虫。 这样的禁忌节省了人们了解禁令理由或理解何以某种 情况对他们有害的麻烦。其目的是获得无反应的服从。 当然,这在许多时候可能抑制共同体的适应能力,并成 为调整制度以适应新环境的一种障碍。
制度经济学--灯塔22页文档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制度经济学--灯塔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一、序言1、现代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
12、在过去的20年里,制度重要这一认识获得了迅速的普及。
这一发现被一位观察家比作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一变革将经济学的焦点从特定的过程和结果转向了普遍,抽象的规则。
23、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没有涉及经济发展问题中重要的、真正具有本质性的方面,特别是没有涉及经济发展问题中重要的、真正具有本质性的方面,特别是没有涉及实现自由、经济繁荣和安全的制度发展。
34、使制度的作用引起注意的另一个变化是全球化。
35、将制度和制度变迁研究重新纳入经济学的最强动力来自采用中央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失败和解体。
36、在讨论公共政策时,就可取事物和不可取事物作价值判断常常是有益的。
67、制度反映着特定的价值观,它们是价值追求的手段。
因此,必须将价值观作为制度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来加以鉴定和研究。
6第一章引论:制度何以重要1、所有人际交往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可预见性。
当人们受规则(我们称其为制度)约束时,个人的行动就比较可预见。
2、人类的相互交往,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依赖于某种信任。
信任以一种秩序为基础。
而要维护这种秩序,就要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我们称这些规则为“制度”。
33、制度减少者协调人类活动的成本,因而它对于理解人际交往具有重要价值。
44、如果有一种资产,它能被普遍接受为交易媒介(货币),它的供给和使用又受制于一套制度,那么与物物交易方式相比,人们对自己能获得所需之物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强,他们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就会低得多。
所以,货币有助于节约协调成本。
55、社会主义逊位所提出的挑战是要求创建和培育像私人产权、契约法和一般法律规则那样的基本制度。
66、因为对标准经济学及其抽象、枯燥的模型日益不满,许多学者现在(再次)采纳了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判断,即制度在协调个人行动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77、在20世纪末期,不到1/5的世界人口仍生产者4/5的世界产出,从而人类的绝大多数要赶上这些最具生产性的社会,仍是路途遥远。
98、在一个有一个国家里,在启动经济发展后,死亡率都明显地迅速下降。
由于出生率的下降有一个滞后期而且也较慢,使得人口死亡率的显著下降导致了当代的人口大爆炸。
这一现象被称为“人口增长转型”(demographic transition)119、增长表现为人均实际享有(即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后)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持续上升。
1210、通过推理机可发现,经济停滞和负增长是与封闭经济、国内和国际冲突、巨大的经济体制变革、对私人创造性和私有制的严重限制(缺乏自由)联系在一起的。
;而迅速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则是与可靠的产权、竞争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
1511、在现代经济中,资本积累通常需要不同的人采取两种不同的行动:(1)在当前收入中推迟消费,“储蓄牺牲”;(2)由已配备其他实物资本的企业借用储蓄存款(投资)。
资本积累过程常被认为具有潜在的不确定性。
1612、1940年代和1950年代的一些经济学家视经济增长为一种暂时现象。
因为他们假设,资本投资量的不断增长将导致资本边际生产率的递减。
在这方面,他们反复引用卡尔·马克思(1818-1883)在19世纪的预言。
马克思曾预言,资本主义体制终将垮台,因为投资者迟早会再也找不到使资本胜出利润的办法,所以资本回报率将下降。
如我们现在所知,他们完全错了。
16······经济学家再也不从一个既定的生产函数的角度来思考,而是认识到更优良的技术会提升生产函数的水平。
这意味着更好的技术有可能使既有的资本流和劳动流被转换成更多地产出。
这一理论还考虑到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即要素价格会变化,例如,当资本剩余的增加有可能使资本利率下降时,这回引发要素替代:教便宜的资本将得到更多地使用以节省昂贵的劳力。
为使这样的劳力-资本替代成为可能,必须清晰地重新认识技术。
因为这种替代需要有不断变化的技术。
事实上,从1960年代起,技术创新就成了探索经济增长原因的研究者们集中关注的问题之一。
13、要保证不断增多的存量资本在应用中具有不断上升的资本生产率,就必须具备较好的技术知识和较好的技能。
1814、国民产品的结构突出了一个事实,在总的宏观经济增长现象背后,事实上存在着各种有机演化的围观经济结构。
价格高度灵活和要素高度流动的经济一般比讲话的经济增长得更快。
因此结构变现是增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5、为什么中国的卓越技术,尤其是宋代(960-1278)的技术,从未转变为一次工业革命?这一点曾长期成为经济史上的一个谜。
这些分析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大国中,缺乏一定的社会、政治和法律前提——简言之,缺乏一定的制度。
2116、换言之,在亚洲,制度发展的不足是技术进步成果的积累和潜在的巨大市场不起作用。
道格拉斯·诺斯以相同的预期做出结论“对经济增长得历史研究就是对制度创新的研究。
这种制度创新能减少交换活动的交易(及生产)成本,从而实现日益复杂的交换活动。
”2217、尽管经常能识别大量的行为模式,但即使是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化都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巨大负效应,它们随后会演变为对整个系统的重大冲击(混沌理论)。
2218、一套协调框架是由文化习俗、共同的伦理体系、政治的法律规章和管制条例那样的制度来提供。
其结果就是,在理解增长过程时,将宏观经济学分析与关羽结构变迁的微观经济学、与关羽冬季和制度约束方面的微观经济基础联系起来,换言之,将经济增长与偏好和价值体系那样的社会学因素联系起来。
2419、从许多方面来看,在解释经济增长上专注于制度方面,导致了对像苏格兰社会哲学家大卫·休谟和亚当·私密一类早起思想家们所述论点的在发现。
即,至少有三项制度对人类进步和文明社会来讲是具有根本性的:保障产权、通过自愿的契约性协议自由转让产权、信守诺言。
我们还可以断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正在转向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传统联系。
2420、制度巩固着复杂的、跨与国家和大陆的让你急交往关系网;因为,人类的相互交往总是建立在极其脆弱的信任链之上——正如简·雅各布斯非常贴切的比喻那样,它的确是一副“蛛网”。
2521、企业家是对机会高度敏感并准备好利用机会的人,经济企业家总在寻找新知识,并已经准备好在有望获取物质收益时为实现未经验证的生产要素组合而冒险。
25第二章定义:经济学、制度、秩序与政策“法律是无情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2.1 基本定义1、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
它们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
指各种带有惩罚措施、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影响的规则。
322、组织是对资源的系统安排,其目的在于实现一个共同目标或目标集。
333、制度的功能在于增进秩序:它是一套关于行为和事件的模式,它具有系统性、非随机性,因此是可以理解的。
在存在社会混乱的地方,社会的相互交往必然代价高昂,信任和合作也趋于瓦解,而作为经济福祉主要与源泉的劳动分工则变得不可能。
334、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性的。
这意味着偏好一种行为的决策必然包含着放弃其他可选的行为。
这样的决策总是主观的:各种可选方案要有不同的单个决策者来评估。
345、我们称资源的其他有价值的用途为“机会成本”。
它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选择都耗费若干其他事物——其他必须被放弃的替代选择。
在实践中,对被放弃的机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预期和评价,这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判断(主观的机会成本)。
因此,我的机会成本可以与你的机会成本迥然不同。
346、经济决策应当那个尽可能地由个人作出,而不是集体作出。
347、支撑秩序的制度在内容上与使人们满意的经济成果有极大的关系。
348、制度经济学:根系各种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以及这些规则和规则集的实施对经济后果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还与制度如何在经济环境中的变迁中演化有关。
简言之,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
349、制度是如何产生的?一种可能性是规则和整个规则体系靠人类的长期经验而形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规则多数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反馈和调整的演化过程而发展起来的。
35 10、其他类型的制度因为设计而产生。
一旦制度被统治者、一会或官僚外在地强加于社会之后,一个基本的问题也就产生了。
即本应该按公民利益形势的政治代理人往往会超越其权限,为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规则和执行规则。
外在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与内在演变出来的制度互补:例如司法系统是否支持一个社会的道德、文化风俗、惯例和礼貌。
3611、制度反映着一个人与共同体内其他人之间关系的主观理解,对制度的认可和执行完全依赖于社会所主张的文化观念。
一个共同体内共有的基本价值支持着社会的凝聚力并激励人们在制度框架内行动。
12、经济学家,像其他公民一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发言。
在那种情况下,他们是站在规范性的立场上,他们所展现的应该是他们的个人价值和偏好。
2.2当代制度经济学的先驱13、奥地利学派的贡献在于将规则的分析置于人类有限知识以及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语境之中。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深刻的认识到,所有的行为都是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像国家、种族或社会阶级一类抽象集体的行为;而方法论上的主观主义则精辟地主张,只有个人才能主观地认识世界,因此,个人在理解世界的能力和价值判断上是各不相同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它信奉着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即个人之间的差异必须受到尊重,个人目标不可能被汇总为集体目标。
奥地利的贡献在分析上和哲学上提出了重大挑战,它意味着,对我们称之为理性的事务需要谨慎对待。
14、制度经济学的基础还包括视经济为一复杂的演化系统这样一种思维方式。
复杂系统的方法视经济生活为一种处于渐进演化中的过程。
15、集中关注制度的另一个经济学和法学传统是弗莱堡学派,有时也称德国ordo自由主义学派,是指一个特殊的德国传统。
它始于1920年代和1930年代。
它将魏玛共和国的经济和政治失败归结于政治寻租和政府对封杀市场竞争的容忍。
Ordo自由主义者们建议发展由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所曾确认的关键制度(私有产权、缔约自由、法治),并建议由政府来抵制有组织集团、政党利益和官僚利己主义,以积极地保护竞争。
他们还提出,政策应当有助于造就稳定预期,无助于左右政策。
16、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 economics)是指一个思想流派,他所集中关注的是在竞争中实现变化和进步、重组和创新的市场过程,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所主要关注的静态均衡。
它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分析经济现象,即它懂得,始终不可能倒转,事件是不可逆的。
因此有必要考察历史路径,隶属技术变革方面。
演化经济学家拒绝普遍存在于新古典分析中的非现实观念,即经济主体可以在各时期开端做出全新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