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合集下载

卵巢病理报告单

卵巢病理报告单

卵巢病理报告单是临床医生诊断卵巢疾病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卵巢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可以了解病变程度、性质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的意义和常见的病理类型进行探讨。

一、的意义是病理学家对卵巢组织病变进行详细描述和诊断的文书。

它包含了组织形态学特点、细胞学特点、肿瘤定性定量等内容,提供了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的依据。

可以判断卵巢组织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常见的卵巢疾病包括卵巢囊肿、卵巢肿瘤、卵巢炎症等。

通过病理报告单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良性与恶性程度,从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二、常见的病理类型1.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卵巢上皮细胞增殖导致的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

根据病理特点,卵巢囊肿可分为单纯性囊肿、黏液囊肿、血管样囊肿等。

单纯性囊肿常见于青年女性,囊液呈清亮色,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

而黏液囊肿往往较大,囊液黏稠,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2. 卵巢肿瘤卵巢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良性卵巢肿瘤往往呈囊性或实性结构,通常不具有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即可治愈。

常见的良性卵巢肿瘤包括表皮样囊肿、畸胎瘤等。

而恶性卵巢肿瘤则具有浸润性生长,易于转移,治疗相对困难。

常见的恶性卵巢肿瘤包括卵巢上皮癌、性线瘤癌等。

3. 卵巢炎症卵巢炎症是卵巢组织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常见的卵巢炎症包括卵巢脓肿、输卵管卵巢炎等。

病理报告单可以通过细胞学特点和病变程度来确定炎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三、病理报告单如何读懂读懂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

首先,我们可以关注报告单中的病变类型、组织结构和细胞学特点等方面。

通过比较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异同,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报告单中的病变程度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比如,病理报告中可能会提及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情况,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肿瘤的生长速度和预后状况。

最后,我们还可以与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比如,可能会提供癌胚抗原(CEA)和癌胚抗原指数(CA125)的检测结果,这些指标可以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依据。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

妇科相关知识培训卵巢肿瘤一、定义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卵巢肿瘤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单一型或或混合型、一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

约20%-25%卵巢恶性肿瘤者有家族史。

卵巢癌的发病还可能与高胆固醇饮食、内分泌因素有关,此为卵巢肿瘤发病的高危因素。

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内,无法直接窥视,而且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恶性肿瘤时,往往已属晚期病变。

随着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卵巢癌已成为当今妇科肿瘤中威胁最大的疾病。

二、组织学分类1.卵巢上皮肿瘤2.性索间质肿瘤3.脂质(类脂质)细胞瘤4.生殖细胞肿瘤5.性腺母细胞瘤6.非卵巢特异性软组织肿瘤(肉瘤、纤维肉瘤、淋巴肉瘤)7.未分类肿瘤8.转移性肿瘤9.瘤样病变三、常见卵巢肿瘤及病理特点(一)卵巢上皮性肿瘤:是卵巢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原发性卵巢肿瘤的2/3,有良性、恶性和交界性之分1.浆液性囊腺瘤:常见于30-40岁病人,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圆球型,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囊内充满淡黄清澈液体。

2.浆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40%-60%。

多为双侧,体积较大,半实质性,囊壁有乳头生长,囊液浑浊,有时呈血性。

3.粘液性囊腺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是人体中生长最大的一种肿瘤,多发于生育年龄,少数儿童也可以发生。

4.粘液性囊腺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20%,多为单侧,瘤体较大,囊壁可见乳头或实质区,囊液浑浊或为血性。

(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1.畸胎瘤:由多胚层组织构成,偶见含一个胚层成分。

肿瘤组织多数成熟,少数不成熟。

无论肿瘤质地呈囊性或实质性,其恶性程度均取决于组织分化程度。

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多为单侧、单房,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壁厚,囊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有时可见牙齿或骨质。

未成熟畸胎瘤:属于恶性肿瘤,常为单侧实性瘤,多发于青少年,体积较大,其转移及复发率均高。

女性生殖系统WHO新分类解读

女性生殖系统WHO新分类解读
在上版分类中,活检标本局限、看不到下 方组织的腹膜种植病变被诊断为“非浸润性 种植”,新版分类中,只要组织学及细胞学 特点符合即可诊断为“浸润性种植”,不考 虑 活检材料的大小。
女性生殖系统WHO新分类解读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伴淋巴结累及
20-30%的SBOT在初诊时伴有淋巴结累及 盆腔、肠系膜/网膜、主动脉旁、膈上淋巴 结 新版WHO:淋巴结累犯缺乏独立的预后意义 问题:大部分研究只分为淋巴结阳性或阴 性,而不提及累及部位(窦、实质)、形
(4)卵巢生发上皮包涵囊肿和浆液性囊腺 瘤的区别也是由肿瘤的大小所决定,前者
<1cm,后者>1cm。
女性生殖系统WHO新分类解读
浆液性肿瘤 serous tumor
女性生殖系统WHO新分类解读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serous borderline tumor, SBT)
(2003版)
经典型:占交界 性浆液性肿瘤的90%
SBT伴微浸润:指间质中出现具有丰富嗜酸 性胞浆的上皮细胞簇,这些细胞类似于交 界性肿瘤中乳头表面的嗜酸性细胞, ER与 PR阴性、Ki-67指数低,可能是终末分化或 者老化的表现,不影响SBT/APST的预后;
女性生殖系统WHO新分类解读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伴有微浸润之预后
新版WHO:明确以<5mm为界限
新分类中更加强调一些客观指标在诊断中 的作用:
(1)交界性肿瘤中的交界性成分应超过肿 瘤的>10%或>5mm ,不足者仍归入良性囊 腺瘤中,注明伴有灶状上皮增生。
(2)交界性肿瘤的微小浸润灶的最大径< 5mm。
女性生殖系统WHO新分类解读
(3)子宫内膜样交界性肿瘤中,如果腺体 融合生长(膨胀性浸润)>5mm,或出现明 确浸润性病变时则应诊断为子宫内膜样癌。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
5
6
2、浆液性囊腺癌
—最常见的卵 巢恶性肿瘤; 肿瘤生长速度 快,预后差 —多为双侧, 体积较大,半 实质性 —囊壁有乳头生长,囊壁浑浊,有时呈血性 —镜下囊壁上层明显增生,复层排列
7
3、粘液性囊腺瘤
—占良性肿瘤的 20%,是人体中 生长最大的肿瘤
—多为单侧多房
性,肿瘤表面光 滑,灰白色,囊 液呈胶冻样
—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是良性,是最 常见的卵巢肿瘤,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恶变率2-4%,多发生与绝经后 妇女
—多为单侧,单房,中等大小,腔内充满油 脂和毛发,有时可见牙齿或骨质 —未成熟畸胎瘤,恶性高,多发生与青少年10
成 熟 畸 胎 瘤
11
未 成 熟 畸 胎 瘤
12
2、无性细胞瘤
24
25
2 体征
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
♦妇检在子宫一侧或双侧触及球形肿块,多为 囊性,表面光滑、活动与子宫无粘连
恶性肿瘤
♦三合诊在阴道后穹隆触及盆腔内硬结节,肿 块多为双侧,实性或半实性,表面凸凹不平, 不活动,常伴有腹水
26
辅助检查
(1)B超 —能检测肿块部位、大小、形态及性质, 又可提示肿瘤性质 —临床诊断符合率90% —直径1cm的实性肿瘤不易测出
卵巢肿瘤病人的护理
1
组织学分级
分化1级:高度分化 分化2级:中度分化 分化3级:低度分化
4
常见的卵巢肿瘤及病理特点
(一)卵巢上皮性肿瘤 1 浆液性囊腺瘤
—常见,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 —多为单侧,球形,大小不等;表面光滑, 囊性,内充满淡黄色清亮液体 —有单纯性和乳头状两型 —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立 方形或柱状上皮,间质见砂粒体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是一种用于卵巢肿瘤分类的系统,它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将卵巢肿瘤分为不同的类型。

该分类法主要基于肿瘤的形态、细胞类型、分化程度以及生长方式等因素。

根据WHO 分类法,卵巢肿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上皮性肿瘤:这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类型,包括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子宫内膜样肿瘤、透明细胞肿瘤等。

2. 性索间质肿瘤:这类肿瘤起源于性索间质细胞,包括颗粒细胞肿瘤、支持细胞肿瘤、类固醇细胞肿瘤等。

3. 生殖细胞肿瘤:这类肿瘤起源于生殖细胞,包括畸胎瘤、卵黄囊瘤、无性细胞瘤等。

4. 转移性肿瘤:这是指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卵巢,如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

5. 其他肿瘤:这包括一些罕见的肿瘤类型,如淋巴瘤、肉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WHO 分类法是卵巢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标准,它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患者须知的卵巢肿瘤基本常识

患者须知的卵巢肿瘤基本常识


盆腔中上部偏左可见一形状若 鸡蛋之肿块,大小约 14cm×16cm,呈较均匀浓密 斑片状、细条状及网状钙化阴 影,边缘光滑锐利,其间未见 骨骼、牙齿阴影或低密度阴影 。MRI示盆腔偏左一类圆形肿 块,大小约 14cm×14cm×16cm,境界 清楚,边缘光整。T1WI表现为 低信号,并可见更低信号区, 为大量不规则钙化;T2WI表现 为以低信号为主,其间可见斑 片状高信号。肿块与子宫及直 肠分界比较清楚,子宫和直肠 为推压移位表现。子宫直肠陷 窝内可见少量积液。 病理诊断:左卵巢纤维瘤。
畸胎瘤
哈尔滨做人流
成熟的囊性畸胎瘤
微管无痛人流适合那些人
卵巢皮样囊肿(良性囊性畸胎瘤 )
女性做药物流产有哪些危险
良性囊性畸胎瘤
早孕做药物流产有哪些危害
卵巢成熟畸胎瘤
怀孕4个月能打掉吗
低分化畸胎瘤

肿瘤多为实性,其中可有囊性区域。好发于青少年。复 发及转移率均高。但复发后再次手术,可见肿瘤组织有 自未成熟向成熟转化的特点,即恶性程度的逆转现象。
哈尔滨人流医院
女性对药流存在哪些误区呢
粘液性囊腺瘤

多为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体积较大或 巨大。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内充满胶冻样粘液,含粘蛋白和 糖蛋白。囊内很少有乳头生长。粘液性囊腺瘤偶可自行穿破 ,粘液性上皮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粘液,在腹膜表 面形成许多胶冻样粘液团块,外观极像卵巢癌转移,称腹膜 粘液瘤。
颗粒细胞瘤

切面多为实性,质 地稍硬,肿瘤呈黄 白色,有些可呈囊 性变,常有坏死出 血区 。
•Call-Exner小体
卵泡膜细胞瘤

卵巢实性肿瘤,能分泌雌激素,故有女性化作用。常与颗粒细胞 瘤合并存在,但也有纯卵泡膜细胞瘤。为良性肿瘤,多为单侧, 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也有分叶状。表面被覆有光泽、薄的 纤维包膜。切面实性,灰白色。常合并子宫内膜过度生长,甚至 子宫内膜癌。恶性卵泡膜细胞瘤较少见,可直接浸润临近组织, 并发生远处转移。其预后较一般卵巢癌为佳。

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及分子诊断

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及分子诊断

专题论坛 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及分子诊断赵倩颖㊀郄明蓉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㊁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通信作者:郄明蓉,E m a i l:q m r j z z@126.c o m㊀㊀ʌ摘要ɔ㊀上皮性卵巢癌(E O C)就其病理学特征而言,可被分为Ⅰ㊁Ⅱ型E O C,二者在肿瘤来源㊁恶性表型方面均有所不同.Ⅰ㊁Ⅱ型E O C在病理学形态㊁临床特征㊁分子表型等方面,均体现出极高的异质性特点.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E O C分子特征数据的积累,深化了临床对E O C生物学行为的认识.综合病理及分子特征进行诊断,可能为E O C提供更加高效㊁精准的筛查和治疗策略.笔者拟就E O C的病理及分子诊断机制,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E O C筛查和治疗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ʌ关键词ɔ㊀卵巢肿瘤,上皮性;㊀分子靶向治疗;㊀表型;㊀遗传异质性;㊀组织相容性试验;分子诊断技术;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㊀女(雌)性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741511)D O I:10.3877/c m a.j.i s s n.1673G5250.2019.06.001P a t h o l o g i c a l a n dm o l e c u l a r d i a g n o s i s o f e p i t h e l i a l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Z h a oQ i a n y i n g,Q i eM i n g r o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b s t e t r i c s a n dG y n e c o l o g y,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B i r t hD e f e c t s a n dR e l a t e dD i s e a s e s o fW o m e na n dC h i l d r e n(S i c h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M 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W e s t C h i n aS e c o n dU n i v e r s i t yH o s p i t a l,S i c h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C h e n g d u610041,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C h i n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Q i eM i n g r o n g,E m a i l:q m r j z z@126.c o mʌA b s t r a c tɔ㊀E p i t h e l i a l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E O C)i s c a t e g o r i z e d i n t o t w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s u b t y p e s,s u c ha sE O CⅠa n dⅡs ub t y p e,w i t hd i s t i nc t o r i g i n s a n dm a l i g n a n t p h e n o t y p e s.H o w e v e r,E O C p r e s e n t s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i nd i v e r s e a s p e c t s l i k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m o r p h o l o g y,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m o l e c u l a r p h e n o t y p e,e t c..W i t h i n c r e a s i n g d a t ab a s e do ns e c o n dGg e n e r a t i o n g e n e s e q u e n c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w eh a v ed e e p e n e do u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b i o l o g i c a l b e h a v i o r s o f E O C.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a n dm o l e c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m a yp r o v i d e m o r ee f f i c i e n ta n da c c u r a t es c r e e n i n g a n dt r e a t m 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f o rE O C.T h i s p a p e rf o c u s e s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O Cᶄs p a t h o l og i c a la n d m o l e c u l a rd i a g n o s i sm e c h a n i s ma n d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m o l e c u l a rd i a g n o s i s,a sw e l l a s t h e l a t e s t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i n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E O Cs c r e e n i n g a n d t r e a t m e n t.ʌK e y w o r d sɔ㊀O v a r i a n n e o p l a s m s,e p i t h e l i a l;㊀M o l e c u l a rt a r g e t e dt h e r a p y;㊀P h e n o t y p e;G e n e t i c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㊀H i s t o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t e s t i n g;㊀M o l e c u l a rd i a g n o s t i ct e c h n i q u e s;㊀S e c o n dGg e n e r a t i o n g e n e s e q u e n c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㊀F e m a l eF u n d p r o g r a m: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a(61741511)D O I:10.3877/c m a.j.i s s n.1673G5250.2019.06.001㊀㊀上皮性卵巢癌(e p i t h e l i a l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E O C)是致死率很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0%~70%,多数E O C患者被确诊时已经是晚期[1].尽管多数E O C患者的病情在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接受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可获得初始缓解,但是大部分晚期E O C患者仍然可发生化疗耐药及复发[2].目前,无论是基于形态学的病理诊断,还是广谱抗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均无法应对E O C极高的异质性特点[3].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E O C分子特征数据日益积累,不但有利于临床对该病患者进行更加精准分层,还可促进针对特定分子标志物研发分子靶向药506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年12月第15卷第6期物,从而使E O C患者受益[1G5].笔者拟就E O C的病理诊断㊁分子诊断机制及其分子诊断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在E O C筛查和治疗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1㊀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诊断机制目前,对于E O C的认识及其分类标准,大多数是基于肉眼及显微镜下的肿瘤细胞形态学特征.十多年前,病理学家按照E O C的病理学特点,将其分为Ⅰ㊁Ⅱ型E O C[1].①Ⅰ型E O C:是指直径较大㊁位于单侧卵巢的囊性肿瘤.Ⅰ型E O C中,除了透明细胞癌被判断为高级别E O C外,其余均为低级别㊁行为惰性的E O C.若Ⅰ型E O C病灶局限于卵巢,则患者预后多较好,但是晚期Ⅰ型E O C患者预后仍然较差.约10%E O C患者死于Ⅰ型E O C,并且该类患者卵巢外微小肿瘤病灶很难被发现[2].②Ⅱ型E O C:超过75%Ⅱ型E O C患者被临床确诊时已为晚期,并且Ⅱ型E O C级别高㊁病情进展快.虽然Ⅱ型E O C患者肿块直径普遍较Ⅰ型E O C小,但是卵巢外病灶明显增多,并且常伴有网膜和肠系膜弥漫性受累.目前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化疗,对于延长Ⅱ型E O C患者无瘤生存期的效果很有限,大部分Ⅱ型E O C患者最终死于该病[3].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 o r l d H e a l t h O r g a n i z a t i o n,WHO)更新了E O C的病理学分类:Ⅰ型E O C包括低级别浆液性癌(l o wGg r a d es e r o u s c a r c i n o m a,L G S C),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黏液性癌和恶性B r e n n e r瘤;Ⅱ型E O C包括高级别浆液性癌(h i g hGg r a d es e r o u sc a r c i n o m a,H G S C),癌肉瘤和未分化癌.根据Ⅱ型E O C的H G S C形态学特点,可将其进一步分为常见E O C亚型与呈实性㊁假子宫内膜样及移行型(s o l i d,p s e u d o e n d o m e t r i o i d,t r a n s i t i o n a l,S E T)E O C亚型. WHO对于E O C的二元病理分型,有助于进一步研究㊁认识E O C的发生㊁发展机制.Ⅰ型E O C来源于卵巢外的良性病变,随后种植于卵巢上并发生恶性转变;Ⅱ型E O C则源自输卵管上皮内瘤变(s e r o u s t u b a l i n t r a e p i t h e l i a l c a r c i n o m a,S T I C),随后扩散至卵巢和卵巢外,其生物学行为具有高度恶性[4].2㊀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子诊断机制E O C的病理学类型多,即使在某一特定的E O C病理学类型中,E O C患者间及同一E O C患者的不同肿瘤病灶,仍然存在分子水平的异质性特点.基于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生物信息学检测数据,有利于进一步认识E O C相关分子机制,确定癌前病变来源,进而研究E O C耐药相关基因的克隆选择和演变过程等[5].因此,在E O C二元病理分型基础上,亟需总结近年所获得的E O C分子检测数据,实现基础实验研究结果向临床精准诊疗的转化㊁应用[5G18].区分Ⅰ㊁Ⅱ型E O C最重要的基于分子水平的特征为基因组稳定性.Ⅰ型E O C患者体内普遍存在D N A拷贝数变化,而Ⅱ型E O C患者的染色体具有显著不稳定性[3].此外,病情进展更快的Ⅱ型E O C,除了具有基因组不稳定性特征外,普遍存在T P53基因突变[3,6G8].事实上,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c a n c e r g e n o m ea t l a s,T C G A)数据显示,Ⅱ型E O C中,大部分T P53基因的野生型卵巢H G S C 组织,并不单纯包含高级别浆液性成分.这提示, T P53基因突变可能是Ⅱ型E O C的H G S C特异性表型[8G9].此外,Ⅱ型E O C还常存在同源重组(h o m o l o g o u s r e c o m b i n a t i o n,H R)修复,以及p R B㊁c y c l i nE1㊁F O X M1与N o t c h3信号通路异常.然而,Ⅰ型E O C常存在P I K3C A/P T E N㊁K R A S㊁B R A F㊁MA P㊁E R K和A R I D1A基因的体细胞突变[3].但是,也有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测序结果显示,非浆液性E O C中,也存在H R基因致病性突变,如B R C A1㊁2及C H E K2㊁A TM基因体细胞突变与B R C A1㊁2及R A D51D㊁C H E K2和B R I P1基因的胚系突变,尽管非浆液性E O C的B R C A1㊁2基因突变发生率较浆液性E O C低[10G12].在Ⅱ型E O C的H G S C中,包括B R C A1㊁2基因突变在内的H R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8].E O C患者间除了存在个体差异外,还可能存在多种分子水平的异质性及亚克隆特点,原发和复发性E O C的分子表型,也可能发生动态的纵向改变,后者可能是在接受特定治疗后,E O C在选择性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反应[13G15].近期一项研究对耐药性Ⅱ型E O C的H G S C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显示,相较于外显子测序,其不仅检测编码区,还可发现易位和重排等结构基因组异常,如基因破损和融合等[16].该项研究结果显示,Ⅱ型E O C化疗耐药性与抑癌基因破损㊁失活有关,如R B1㊁N F1㊁R A D51B和P T E N基因的体细胞突变;而难治性Ⅱ型E O C,则常存在C C N E1基因扩增.此外,该项研究亦配对检测相应胚系突变的结果显示,耐药606 C h i nJO b s t e tG y n e c o l P e d i a t r(E l e c t r o nE d),D e c e m b e r2019,V o l.15,N o.6性Ⅱ型E O C中,可见B R C A1或者B R C A2基因胚系突变逆转,以及B R C A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缺失.8%复发性Ⅱ型E O C中,发生A B C B1基因启动子易位或融合,导致该基因编码的多重耐药蛋白质1表达失调.后续许多研究也得到相似结果,即亚克隆选择不仅发生于原发性E O C中,也发生于复发和耐药性Ⅱ型E O C的H G S C中[12,14,16G18].3㊀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子诊断技术发展检测B R C A基因突变的 金标准 ,包括S a n g e r 测序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 u l t i p l e xl i g a t i o nGd e p e n d e n t p r o b e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M L P A)技术.一代S a n g e r测序法可以直接检出单碱基突变,而M L P A技术可以检出一个或多个外显子缺失或重复.但是,这些技术均需要先将基因片段化,然后对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㊁测序,因此十分耗时[19].相较而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可以高通量㊁平行完成大批量基因,甚至全基因组测序[20].目前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已经被用于研究E O C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基因检测中,具有成本低㊁耗时短的优势,使得临床可在短期内获得基因检测结果,辅助临床决策,从而使E O C患者受益[21G22].但是,不同的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平台,均要求有效生物信息学分析支撑及其对庞大数据的准确解读,这是该项技术在目前临床应用中所面临的难点与挑战.如前所述,E O C是一种在分子水平具有极高异质性的肿瘤,B R C A1㊁B R C A2㊁M L H1㊁M S H2㊁M S H6㊁P M S2㊁R A D51D㊁R A D51C㊁B R I P1㊁P A L B2等多种基因的胚系突变,均与E O C的遗传易感性有关[23G29].此外,E O C体内试验结果提示,与B R C A基因缺陷一样,R A D51D和P A L B2基因缺陷,也可提示E O C患者对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 o l y A D PGr i b o s e p o l y m e r a s e,P A R P)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24,27].因此,对E O C患者的分子诊断,特别适合采取平行批量基因检测或外显子测序.同样,目前批量基因检测,也存在结果解释困难的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多重基因检测结果,可以帮助临床鉴别诊断致癌性基因突变与非致癌性基因突变(仅为人群差异所致变异).同时,不同病理学类型E O C,其肿瘤细胞基因组存在不同突变,即体细胞突变.已经有研究者着手于探索E O C体细胞突变靶向药物,如针对B R A F㊁m T O R㊁M E K和A K T等基因突变.此外,也有研究者针对包含B R C A1㊁2在内的D N A损伤修复通路中的基因进行研究,探索P A R P抑制剂对存在相应体细胞突变的肿瘤是否亦具有杀伤作用[8,10].除了于D N A水平进行测序外,转录组测序数据亦可以揭示不同时间点㊁不同状态下E O C分子表型,这有助于了解E O C恶性表型的动态演化过程.近十年,研究者对E O C导致相关基因变异表达活性谱测定,主要聚焦于比较E O C和正常卵巢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30G33].基于这些分子生物学证据,高级别E O C被进一步细分为免疫反应型㊁分化型㊁增殖型和间质型E O C[30G32].B a r r e t t等[33]系统性综述总结大量Ⅱ型E O C的H G S C患者的血液样本R N A测序结果,旨在发现E O C患者存在的相关表型的特异性异构体,即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无表达基因,而且还发现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E T V4㊁F O XM1㊁L S R㊁C D9㊁R A B11F I P4和F G F R L1基因高表达.但是,B a r r e t t等[33]强调,由于关于E O C 患者基因测序的不同原始研究之间存在选择性偏倚,该项研究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尚有待进一步研究㊁验证.4㊀上皮性卵巢癌病理及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研究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提示,传统的C A125和(或)超声检查作为E O C的早期筛查手段,并未帮助显著延长E O C患者生存时间[34G36].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将E O C病理及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诊疗中.4.1㊀上皮性卵巢癌筛查目前,胚系B R C A基因突变状态检测,在E O C 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凸显.但是,E O C传统筛查方法对于E O C受试者的入选标准,可能漏检大量携带B R C A基因突变的E O C患者.因此,随着E O C分子诊断需求的增加及研究数据积累,英国已经调整E O C患者基因检测的纳入受试人群,并且拓宽待测基因范围和突变种类,以期使更多E O C患者受益于靶向药物,如P A R P抑制剂治疗.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约15%E O C患者存在胚系B R C A基因突变,但是临床很少对该类患者进行基因检测,这是因为既往基因检测仅针对有家族史的E O C患者,并且存在检测费用昂贵㊁耗时长等问题[37G39]. Møl l e r等[40]对所有就诊的E O 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的结果显示,E O C患者B R C A基因突变携带率为23%,其中仅1/3患者存在家族史.然而,按照既往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 m e r i c a nS o c i e t y o fC l i n i c a l706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年12月第15卷第6期O n c o l o g y,A S C O)和美国肿瘤外科学会(S o c i e t y o f S u r g i c a lO n c o l o g y,S S O)制定的指南,若仅建议针对有家族史的E O 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则可导致E O C患者漏诊率高[41].Møl l e r等[40]研究结果使得美国㊁加拿大及英国的多个中心,开始为所有非黏液性E O C患者提供B R C A基因检测.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国家的研究数据显示,仅20%符合筛查标准的E O C患者最终接受B R C A基因检测.因此,对于E O C患者应进行胚系突变检测的整体认知,在临床实践中仍然需强化.对于E O 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的益处主要在于,针对具有高危家族史的个体,可以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E O C发生风险.近期研究结果表明,E O C患者是否携带B R C A基因突变,可显著影响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远期预后.因此,基因检测的价值,再次回到E O C患者自身,其结果可能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笔者认为,非黏液性E O C患者一经病理诊断结果确诊,均应接受B R C A基因检测.4.2㊀上皮性卵巢癌治疗了解导致E O C发病的分子机制的意义之一,是促进患者的精准分层及个体化治疗.目前,大部分E O C患者接受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但是其疗效,特别是在Ⅰ型E O C患者的治疗中并不充分.E O C的二元病理分型和分子生物学证据,可以部分解释Ⅰ型E O C患者化疗耐药性产生机制.①Ⅰ型E O C患者基因组相对稳定,不易对化疗药物产生反应;②一项基于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研究结果提示,69%复发性E O C患者至少有一个可控基因改变,其中最常见的包括T P53㊁M Y C㊁B R C A1/2㊁K R A S和N F1基因突变[3,7G8,42].此外,对于染色体稳定性不佳的Ⅱ型E O C患者,其耐药机制亦可以采用一些分子实验结果解释.①抑制Ⅱ型E O C的H G S C患者P I3K/m T O R 信号通路,可以诱发细胞抗凋亡信号传导,从而抑制细胞死亡,但是可使细胞对抗凋亡蛋白质抑制剂更敏感;②对包含B C LG2家族在内的凋亡调节因子进行深度定量和建模计算的结果显示,E O C患者B I M㊁C A S P A S E3㊁B C LGX L基因突变,可以预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M C LG1㊁X I A P基因突变,则提示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14,16G18].对于难治性或耐药性E O C患者的治疗,迄今仍然是E O C相关研究难点.尽管临床迫切希望将已有的分子生物学证据转化至E O C靶向治疗,但是其前提是:这些基因水平的改变是 可控的 ,即基因突变等与E O C 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8,42].目前,在对E O C相关研究大量繁衍的生物信息学数据中,可转化为有助于临床治疗E O C的基因突变或信号通路异常的信息仍然十分有限.此外,临床还需要考虑E O C不同亚克隆的异质性特点和特定治疗导致的分子表型演变[43G44].因此,动态监测E O C的系列性分子标志物水平,也许是更适合该病耐药㊁复发研究的策略[43G44].目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 o o da n dD r u g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F D 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 u r o p e a n M e d i c i n e sA g e n c y,E MA)针对E O C批准上市2种靶向药物,即P A R P抑制剂奥拉帕利(o l a p a r i b)和抗血管生成类药物贝伐珠单抗(b e v a c i z u m a b)[45G47].此外,E MA还批准分子靶向药物曲贝替定(t r a b e c t e d i n)用于晚期E O C患者的治疗[47].该药可以抑制D N A复制和转录,诱发D N A双链断裂(d o u b l eGs t r a n db r e a k s,D S B).研究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a l g r o w t h f a c t o r,V E G F)表达与E O C耐药和预后相关,V E G F联合化疗可用于复发性E O C 患者治疗,虽然不能延长患者总体生存(o v e r a l l s u r v i v a l,O S)期,但是可以改善该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 r o g r e s s i o nGf r e es u r v i v a l,P F S)期[48G49].因此,V E G F抗体亦被建议用于E O C患者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应用于E O C治疗中的缺陷之一为缺乏生物标志物,因此难以甄别受益于此类靶向药物的E O C患者[47G50].一项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提示,血管生成相关基因抑制㊁免疫相关基因上调的Ⅱ型E O C的H G S C患者,接受基于铂类药物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者,较仅接受基于铂类药物化疗者的预后更好[50].这也体现分子生物学诊断指导E O C精准治疗的应用潜能.P A R P抑制剂可以造成D S B,导致B R C A1㊁2基因的致病性突变,从而影响D N A的H R修复,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因此, P A R P抑制剂可以使携带B R C A基因突变的E O C 细胞死亡[51].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的其他P A R P 抑制剂,还包括v e l i p a r i b㊁n i r a p a r i b和r u c a p a r i b.文献报道,临床试验结果提示,P A R P抑制剂可显著改善E O C患者的P F S期[52G53].此外,B R C A呈阴性的E O C患者,亦可受益于P A R P抑制剂治疗,这可能与H R通路其他基因突变有关[52G53].更重要的是,不少研究者利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生物信息数据,探索其他信号通路抑制剂对E O C患者治疗的作用,即使它们可能仅针对部分806 C h i nJO b s t e tG y n e c o l P e d i a t r(E l e c t r o nE d),D e c e m b e r2019,V o l.15,N o.6E O C亚型有效.文献报道,P I3K/A K T/m T O R信号通路中的P I K3C A和P T E N异常表达,与Ⅰ㊁Ⅱ型E O C均有关[12,54].m T O R抑制剂不仅针对具有可供预测的生物标志物,还与E O C患者的化疗具有协同作用[55].在E O C治疗中,针对该通路上游的P I3K和A K T的抑制剂也处于研发阶段,它们可能可以更有效抑制信号传导[56].肿瘤抑制基因T P53在调节细胞应激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参与多条与细胞凋亡㊁周期阻滞和衰老有关的信号通路[57],并且Ⅱ型E O C的H G S C患者中T P53基因突变率很高,使其具有成为E O C治疗靶点的巨大潜能.因此,p53激活剂k e v e t r i n正被用于晚期实体瘤的研究中[56].此外,有研究者尝试抑制热休克蛋白90,阻止其与p53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使其失去活性,最终导致p53蛋白质增加[58].目前针对Ⅰ型E O C相关信号通路的药物研究,虽然不及Ⅱ型E O C的深入,但是K R A S和B R A F基因高突变率提示,R A S/R A F/M E K/E R K信号通路有望成为Ⅰ型E O C的有效治疗靶点.研究结果显示,约80%复发性低级别浆液性E O C患者对M E K抑制剂有反应,或经治疗后疾病不再进展[59].但是,也有研究表明,相较于化疗,M E K抑制剂并不能改善低级别浆液性E O C患者的预后[56].因此,针对不同治疗靶点的靶向药物在E O 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均尚有待进一步探索和验证.5㊀总结综上所述,E O C无论是在病理形态㊁临床特征还是分子表型方面,均体现出极高异质性的特点.十多年前,病理学家开始将E O C分为Ⅰ㊁Ⅱ型E O C,以期了解不同病理类型E O C的来源及其复杂的分子机制.基于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基因检测数据,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Ⅰ㊁Ⅱ型E O C异质性特点的认识,揭示不同病理类型E O C可能拥有的特异性分子表型㊁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由此可见,综合病理及分子特征进行诊断,可能为E O C患者提供更高效㊁精准的筛查和治疗策略.利益冲突㊀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1]S h i hI e M,K u r m a n R J.O v a r i a nt u m o r i g e n e s i s:a p r o p o s e d m o d e l b a s e do n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a n dm o l e c u l a r g e n e t i c a n a l y s i s[J].A mJP a t h o l,2004,164(5):1511G1518.[2]S c h m e l e r KM,T a o X,F r u m o v i t z M,e ta l.P r e v a l e n c eo f l y m p hn o d em e t a s t a s i s i n p r i m a r y m u c i n o u s c a r c i n o m a o f t h eo v a r y[J].O b s t e tG y n e c o l,2010,116(2):269G273.[3]K u r m a n R J,S h i h I e M.T h e d u a l i s t i c m o d e l o f o v a r i a nc a r c i n o g e n e s i s:r e v i s i t e d,r e v i s e d,a n de x p a nde d[J].A m JP a t h o l,2016,186(4):733G747.[4]K u r m a n R J,C a r c a n g i u M L,H e r r i n g t o n S,e ta l.WHO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t u m o u r so f f e m a l er e p r od u c t i v eo r g a n s[M].4t he d.L y o n,F r a n c e:I A R C,2014:15G23.[5]B l a g d e n S P.H a r n e s s i n g p a n d e m o n i u m:t h e c l i n i c a li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t u m o r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i n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J].F r o n tO n c o l,2015,5:149.[6]K u r m a n R J.O r i g i na n d m o l e c u l a r p a t h o g e n e s i so fo v a r i a nh i g hGg r a d e s e r o u s c a r c i n o m a[J].A n nO n c o l,2013,24(S u p p l10):x16Gx21.[7]K u r m a n R J,S h i h I e M.M o l e c u l a r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a n de x t r a o v a r i a no r i g i no fe p i t h e l i a lo v a r i a nc a n c e r:s h if t i ng th ep a r a d i g m[J].H u m P a t h o l,2011,42(7):918G931.[8]C a n c e rG e n o m eA t l a sR e s e a r c hN e t w o r k.I n t e g r a t e d g e n o m i ca n a l y s e s o f o v a r i a n c a r c i n o m a[J].N a t u r e,2011,474(7353):609G615.[9]V a n g R,L e v i n eD A,S o s l o wR A,e t a l.M o l e c u l a r a l t e r a t i o n s o fT P53a r ead e f i n i n g f e a t u r eo fo v a r i a nh i g hGg r a d es e r o u sc a r c i n o m a:a r e r e v i e wo f c a s e s l a c k i n g T P53m u t a t i o n s i n t h ec a n c e r g e n o m e a t l a so v a r i a ns t ud y[J].I n tJG y ne c o lP a t h o l2016,35(1):48G55.[10]P e n n i n g t o nK P,W a l s hT,H a r r e l lM I,e ta l.G e r m l i n ea n d s o m a t i cm u t a t i o n s i n h o m o l o g o u s r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g e n e s p r e d i c tp l a t i n u mr e s p o n s e a n d s u r v i v a l i no v a r i a n f a l l o p i a n t u b e,a n dp e r i t o n e a l c a r c i n o m a s[J].C l i n C a n c e rR e s,2014,20(3):764G775.[11]B e l t r a m eL,D iM a r i n oM,F r u s c i oR,e t a l.P r o f i l i n g c a n c e rg e n e m u t a t i o n s i n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e p i t h e l i a l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b i o p s i e s b y t a r g e t e d n e x tGg e n e r a t i o n s e q u e nc i n g:a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J].A n nO n c o l,2015,26(7):1363G1371.[12]R o j a s V,H i r s h f i e l d KM,G a n e s a n S,e t a l.M o l e c u l a r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o f e p i t h e l i a l o v a r i a nc a n c e r: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e a t m e n t[J].I n t J M o l S c i,2016,17(12):e2113.[13]B a s h a s h a t iA,H a G,T o n e A,e ta l.D i s t i n c te v o l u t i o n a r y t r a j e c t o r i e s o f p r i m a r y h i g hGg r a d e s e r o u s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sr e v e a l e dt h r o u g hs p a t i a lm u t a t i o n a l p r o f i l i n g[J].JP a t h o l,2013,231(1):21G34.[14]C a s t e l l a r i n M,M i l n eK,Z e n g T,e ta l.C l o n a l e v o l u t i o no fh i g hGg r a d e s e r o u so v a r i a nc a n c e rf r o m p r i m a r y t or e c u r r e n td i se a s e[J].JP a t h o l,2013,229(4):515G524.[15]C o w i nP A,G e o r g eJ,F e r e d a y S,e ta l.L R P1Bd e l e t i o ni nh i g hGg r a d e s e r o u so v a r i a nc a n c e r s i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a c q u i r e dc h e m o t h e r a p y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l i p o s o m a ld o x o r u b i c i n[J].C a n ce rR e s,2012,72(16):4060G4073.[16]P a t c hAM,C h r i s t i eE L,E t e m a d m o g h a d a m D,e t a l.W h o l eGg e n o m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o f c h e m o r e s i s t a n t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J].N a t u r e,2015,521(7553):489G494.[17]S c h w a r zR F,N g C K,C o o k eS L,e t a l.S p a t i a l a n d t e m p o r a l906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年12月第15卷第6期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i n h i g hGg r a d e s e r o u s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ap h y l o g e n e t i c a n a l y s i s[J].P L o S M e d,2015,12(2):e1001789.[18]L a m b r e c h t s S,S m e e t s D,M o i s s e M,e t a l.G e n e t i c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a f t e r f i r s tGl i n e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i n h i g hGg r a d es e r o u s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J].E u r JC a n c e r,2016,53:51G64.[19]R u i z A,L l o r t G,Y a güe C,e t a l.G e n e t i c t e s t i n g i nh e r e d i t a r y b r e a s ta n do v a r i a nc a n c e ru s i n g m a s s i v e p a r a l l e ls e q u e n c i n g[J].B i o m e dR e s I n t,2014,2014,542541.[20]B e n t l e y D R.W h o l eGg e n o m er eGs e q u e n c i n g[J].C u r r O p i nG e n eD e v,2006,16(6):545G552.[21]B e n t l e y D R,B a l a s u b r a m a n i a n S,S w e r d l o w H P,e t a l.A c c u r a t ew h o l eh u m a n g e n o m es e q u e n c i n g u s i n g r e v e r s i b l et e r m i n a t o r c h e m i s t r y[J].N a t u r e,2008,456(7218):53G59.[22]H a r i s m e n d y O,N g P C,S t r a u s b e r g R L,e t a l.E v a l u a t i o no f n e x t g e n e r a t i o ns e q u e n c i n gp l a t f o r m s f o r p o p u l a t i o nt a r g e t e ds e q u e n c i n g s t u d i e s[J].G e n o m eB i o l,2009,10(3):R32.[23]B o n a d o n a V,B o n aït iB,O l s c h w a n g S,e ta l.C a n c e rr i s k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g e r m l i n em u t a t i o n s i n M L H1,M S H2,a n dM S H6g e n e si n L y n c hs y n d r o m e[J].J AMA,2011,305(22):2304G2310.[24]L o v e d a y C,T u r n b u l l C,R a m s a y E,e t a l.G e r m l i n e m u t a t i o n s i nR A D51Dc o n f e r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oo v a r i a nc a n c e r[J].N a tG e n e t,2011,43(9):879G882.[25]P e l t t a r i L M,H e i k k i n e nT,T h o m p s o nD,e t a l.R A D51C i s a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g e n e f o ro v a r i a nc a n c e r[J].H u m M o lG e n e t,2011,20(16):3278G3288.[26]R a f n a rT,G u d b j a r t s s o n D F,S u l e m P,e ta l.M u t a t i o n s i nB R I P1c o n f e rh i g hr i s ko fo v a r i a nc a n c e r[J].N a t G e n e t,2011,43(11):1104G1107.[27]T u r n b u l l C,S u dA,H o u l s t o nR S.C a n c e r g e n e t i c s,p r e c i s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a c a l l t o a c t i o n[J].N a tG e n e t,2018,50(9):1212G1218.[28]X i a oX,M e l t o nD W,G o u r l e y C.M i s m a t c hr e p a i r d e f i c i e n c yi n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Gm o l e c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c l i n i c a li m p l i c a t i o n s[J].G y n e c o lO n c o l,2014,132(2):506G512.[29]S e n t e rL,C l e n d e n n i n g M,S o t a m a a K,e ta l.T h ec l i n i c a l p h e n o t y p e o f L y n c h s y n d r o m e d u e t o g e r mGl i n e P M S2m u t a t i o n s[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2008,135(2):419G428.[30]T a nT Z,M i o w Q H,H u a n g R Y,e t a l.F u n c t i o n a l g e n o m i c si d e n t i f i e s f i v e d i s t i n c t m o l e c u l a r s u b t y p e s w i t h c l i n i c a lr e l e v a n c e a n d p a t h w a y s f o r g r o w t h c o n t r o li n e p i t h e l i a l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J].E M B O M o lM e d,2013,5(7):1051G1066.[31]T o t h i l lRW,T i n k e rA V,G e o r g eJ,e ta l.N o v e lm o l e c u l a r s u b t y p e s o f s e r o u s a n de n d o m e t r i o i do v a r i a nc a n c e r l i n k e d t oc l i n i c a lo u t c o m e[J].C l i n C a n c e r R e s,2008,14(16):5198G5208.[32]K o n e c n y G E,W a n g C,H a m i d i H,e ta l.P r o g n o s t i ca n d t h e r a p e u t i cr e l e v a n c e o f m o l e c u l a rs u b t y p e si n h i g hGg r a d es e r o u s o v a r i a nc a n c e r[J].J N a t lC a n c e rI n s t,2014,106(10):d j u249.[33]B a r r e t t C L,D e B o e v e r C,J e p s e n K,e t a l.S y s t e m a t i ct r a n s c r i p t o m ea n a l y s i s r e v e a l s t u m o rGs p e c i f i ci s o f o r m sf o ro v a r i a nc a n c e r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h e r a p y[J].P r o cN a t lA c a dS c iU S A,2015,112(23):E3050GE3057.[34]B u y sS S,P a r t r i d g eE,B l a c kA,e t a l.E f f e c t o n s c r e e n i n g o n o v a r i a nc a n c e rm o r t a l i t y:t h eP r o s t a t e,L u n g,C o l o r e c t a l a n dO v a r i a n(P L C O)C a n c e rS c r e e n i n g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J].J AMA,2011,305(22):2295G2303.[35]P i n s k y P F,Y u K,K r a m e rB S,e ta l.E x t e n d e d m o r t a l i t y r e s u l t s f o ro v a r i a nc a n c e rs c r e e n i n g i nt h eP L C Ot r i a lw i t hm e d i a n15y e a r sf o l l o wGu p[J].G y n e c o lO n c o l,2016,143(2):270G275.[36]J a c o b s I J,M e n o nU,R y a nA,e t a l.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s c r e e n i n ga n d m o r t a l i t y i n t h e U K C o l l ab o r a t i v e T r i a l o f O v a r i a nC a n c e r S c r e e n i n g(U L C T O C S):a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L a n c e t,2016,387(10022):945G956.[37]P a lT,P e r m u t hGW e y J,B e t t s J A,e t a l.B R C A1a n dB R C A2m u t a t i o n s a c c o u n t f o r a l a r g e p r o p o r t i o no f o v a r i a n c a r c i n o m ac a s e s[J].C a n c e r,2005,104(12):2807G2816.[38]W a l s hT,C a s a d e i S,L e e MK,e t a l.M u t a t i o n s i n12g e n e sf o r i n h e r i t e d o v a r i a n,f a l l o p i a n t u b e,a n d p e r i t o n e a lc a r c i n o m aide n t if i e d b y m a s s i v e l y p a r a l l e ls e q u e n c i n g[J].P r o cN a t lA c a dS c iU S A,2011,108(44):18032G18037.[39]A l s o p K,F e r e d a y S,M e l d r u m C,e ta l.B R C A m u t a t i o nf r e q u e n c y a n d p a t t e r n s o f t r e a t m e n t r e s p o n s e i n B R C Am u t a t i o nGp o s i t i v ew o m e nw i t ho v a r i a nc a n c e r:a r e p o r t f r o mt h eA u s t r a l i a nO v a r i a nC a n c e r S t u d y G r o u p[J].J C l i nO n c o l,2012,30(21):2654G2663.[40]Møl l e rP,H a g e nA I,A p o l d J,e t a l.G e n e t i c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B RC A m u t a t i o n s:f a m i l y h i s t o r y d e t e c t s l e s s t h a n50%o f t h em u t a t i o n c a r r i e r s[J].E u r J C a n c e r,2007,43(11):1713G1717.[41]G u i l l e mJ G,W o o dW C,M o l e y J F,e t a l.A S C O/S S Or e v i e w o f c u r r e n t r o l e o f r i s kGr e d u c i n g s u r g e r y i n c o mm o nh e r e d i t a r yc a n c e rs y nd r o me s[J].J C l i n O n c o l,2006,24(28):4642G4660.[42]R o s s J S,A l iS M,W a n g K,e t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g e n o m i c p r o f i l i n g o f e p i t h e l i a l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b y n e x t g e n e r a t i o ns e q u e n c i n gGb a s e d d i a g n o s t i c a s s a y r e v e a l s n e w r o u t e s t ot a r g e t e dt h e r a p i e s[J].G y n e c o l O n c o l,2013,130(3):554G559.[43]G r e a v e sM,M a l e y C.C l o n a l e v o l u t i o n i n c a n c e r[J].N a t u r e,2012,481(7381):306G313.[44]B h a n g H E,R u d d y D A,K r i s h n a m u r t h y R a d h a k r i s h n aV,e ta l.S t u d y i n g c l o n a ld y n a m i c si nr e s p o n s et oc a n c e rt h e r a p yu s i n g h i g hGc o m p l e x i t y b a r c o d i n g[J].N a t M e d,2015,21(5):440G448.[45]U S F o o d a n d D r u g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F D A a p p r o v e sb e v ac i z u m a b i n c o m b i n a t i o n w i t h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f o ro v a r i a nc a n c e r[E B/O L].(2018G06G13)[2018G12G25].h t t p s://w w w.f d a.g o v/D r u g s/I n f o r m a t i o n O n D r u g s/A p p r o v e d D r u g s/u c m610664.h t m?t d s o u r c e t a g=s_p c q q_a i o m s g.016 C h i nJO b s t e tG y n e c o l P e d i a t r(E l e c t r o nE d),D e c e m b e r2019,V o l.15,N o.6[46]U SF o o da n d D r u g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F D A a p p r o v e so l a pa r ib t a b l e t s f o rm a i n t e n a nc e t r e a t m e n t i n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E B /O L ].(2017G08G17)[2018G12G25].h t t p s ://w w w.fd a .g o v /D r u gs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n D r u g s /A p p r o v e d D r u g s /u c m 572143.h t m ?t d s o u r c e t a g =s _p c q q _a i o m s g.[47]E u r o p e a nM e d i c i n e sA g e n c y.E U /3/03/171[E B /O L ].(2003G10G17)[2018G12G25].h t t p s ://w w w .e m a .e u r o p a .e u /e n /m e d i c i n e s /h u m a n /o r p h a n Gd e s i g n a t i o n s /e u 303171?t d s o u r c e t a g =s _p c q q _a i o m s g.[48]A g h a ja n i a n C ,B l a n k S V ,G o f f B A ,e ta l .O C E A N S :a r a n d o m i z e d ,d o ub l e Gb l i n d ,p l ac e b o Gc o n t r o l l ed p h a se Ⅲt r i a l o fc h e m o t h e r a p y w i t h o r w i t h o u tb e v a c i z u m a b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l a t i n u m Gs e n s i t i v e r e c u r r e n t e p i t h e l i a l o v a r i a n ,p r i m a r yp e r i t o n e a l o r f a l l o pi a n t u b ec a n c e r [J ].JC l i n O n c o l ,2012,30(17):2039G2045.[49]P u j a d e GL a u r a i n eE ,H i l pe r tF ,W e b e rB ,e t a l .B e v a c i z u m a b c o m b i n e dw i t h c h e m o t h e r a p yf o r p l a t i n u m Gr e s i s t a n t r e c u r r e n t o v a r i a nc a n c e r :t h eA U R E L I A o p e n Gl a b e l r a n d o m i z e d p h a s e Ⅲt r i a l [J ].JC l i nO n c o l ,2014,32(13):1302G1308.[50]S e c o r d A A ,N i x o n A B ,H u r w i t z H I .T h e s e a r c h f o rb i o m a r k e r st o d i r ec ta n t i a n g i o g e n i ct r e a t m e n ti n e pi t h e l i a l o v a r i a nc a n c e r [J ].G yn e c o lO n c o l ,2014,135(2):349G358.[51]L e eJ M ,L e d e r m a n n J A ,K o h n E C .P A R Pi n h i b i t o r sf o rB RC A 1/2m u t a t i o n Ga s s o c i a t e da n d B R C A Gl i k e m a l i g n a n c i e s [J ].A n nO n c o l ,2014,25(1):32G40.[52]L i uJ F ,M a t u l o n i sU A.W h a t i s t h e p l a c e o f P A R P i n h i b i t o r si no v a r i a nc a n c e rt r e a t m e n t ?[J ].C u r r O n c o lR e p,2016,18(5):29.[53]M i r z a M R ,M o n k B J ,H e r r s t e d t J ,e t a l .N i r a pa r ib m a i n t e n a nc e t h e r a p yi n p l a t i n u m Gs e n s i t i v e ,r e c u r r e n t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J ].NE n g l JM e d ,2016,375(22):2154G2164.[54]R y l a n d G L ,H u n t e r S M ,D o yl e MA ,e t a l .M u t a t i o n a l l a n d s c a p eo f m u c i n o u so v a r i a nc a r c i n o m aa n di t sn e o p l a s t i c pr e c u r s o r s [J ].G e n o m eM e d ,2015,7(1):87.[55]M a c k e n z i eR ,K o mm o s sS ,W i n t e r h o f fB J ,e ta l .T a r ge t e d d e e p s e q u e n c i n g o fm u c i n o u s o v a r i a n t u m o r s r e v e a l sm u l t i p l e o v e r l a p p i n g R A S Gp a t h w a y a c t i v a t i n g mu t a t i o n s i nb o r d e r l i n e a n d c a n c e r o u s n e o pl a s m s [J ].B M CC a n c e r ,2015,15:415.[56]L i mS M ,P a r kH S ,K i mS ,e t a l .N e x t Gg e n e r a t i o n s e q u e n c i n gr e v e a l s s o m a t i cm u t a t i o n s t h a t c o n f e r e x c e p t i o n a l r e s po n s e t o e v e r o l i m u s [J ].O n c o t a r ge t ,2016,7(9):10547G10556.[57]D uf f y M J ,S y n n o t tN C ,M c G o w a nP M ,e t a l .P 53a s a t a r ge t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a n c e r [J ].C a n c e rT r e a tR e v ,2014,40(10):1153G1160.[58]L iD ,M a r c h e n k oN D ,M o l lUM.S A H As h o w s p r e f e r e n t i a lc y t o t o x i c i t y i n m u t a n t p 53c a n c e r c e l l s b yde s t a b i l i z i n g m u t a n t p 53t h r o u g h i n h i b i t i o n of t h e H D A C 6GH s p90c h a pe r o n e a x i s [J ].C e l l D e a t h D if f e r ,2011,18(12):1904G1913.[59]F a r l e y J ,B r a d y W ,V a t h i pa d i e k a lV ,e ta l .S e l u m e t i n i bi n w o m e n w i t h r e c u r r e n tl o w Ggr a d es e r o u sc a r c i n o m a o ft h e o v a r y o r p e r i t o n e u m :a n o p e n Gl a b e l ,s i n g l e Ga r m ,p h a s e 2s t u d y[J ].L a n c e tO n c o l ,2013,14(2):134G140.(收稿日期:2019G01G09㊀㊀修回日期:2019G05G02)㊀㊀赵倩颖,郄明蓉.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及分子诊断[J /C D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5(6):605G611.116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年12月第15卷第6期。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卵巢是人体内较小的器官,却是肿瘤好发的部位。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卵巢肿瘤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单一型或混合型,一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

约20~25%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家族史。

卵巢癌的发病还可能与高胆固醇饮食,内分泌因素有关,这是卵巢肿瘤发病的高危因素。

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内,无法直接窥视,而且早期无明显症状,又缺乏完善的早期诊断和鉴别方法,一旦发现恶性肿瘤时,往往已属晚期病变。

晚期病变疗效不佳,故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

随着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卵巢癌已经成为当今妇科肿瘤中威胁最大的疾病。

一组织学分类:1.上皮性皮肿瘤来源于体腔上皮,有良性、交界性、恶性之分,包括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子宫内膜样瘤。

2.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

3.生殖细胞瘤由生殖腺以外的内胚叶组织来源的生殖细胞发展而成,包括畸胎瘤(成熟型、未成熟型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和绒毛膜癌。

4.瘤样病变(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转移性肿瘤二病理及发病特点1.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占50%~70%,发病年龄大多在30~60岁,分为良性,恶性,交界性。

1.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好发年龄30~40岁。

也可恶变为浆液性囊腺癌,占恶性卵巢肿瘤的40%~50%,为最常见的恶性卵巢肿瘤。

2.黏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左右,也可恶变为黏液性囊腺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

2.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的20%,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青春期发病占60%~90%,绝经期发病仅占4%,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1.成熟型畸胎瘤为良性肿瘤,又称皮样囊肿,占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占卵巢畸胎瘤的95%,好发与生殖年龄。

2.未成熟型畸胎瘤为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

未成熟组织细胞分化程度越差,未成熟组织含量约高,恶性程度越高。

卵巢肿瘤按病理分型可分为哪几类

卵巢肿瘤按病理分型可分为哪几类

卵巢肿瘤按病理分型可分为哪几类*导读:一年前,步入“不惑之年”的陈女士开始腹胀、腰部增粗,她自认为是到了“发福”的年纪。

在年度体检时,经妇科B超检查,医生确诊她患有卵巢肿瘤,需住院手术治疗。

卵巢肿瘤是妇女常见肿瘤之一,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有治愈的希望。

但是,早期发现卵巢肿瘤是保证健康的关键。

……一年前,步入“不惑之年”的陈女士开始腹胀、腰部增粗,她自认为是到了“发福”的年纪。

在年度体检时,经妇科B超检查,医生确诊她患有卵巢肿瘤,需住院手术治疗。

卵巢肿瘤是妇女常见肿瘤之一,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有治愈的希望。

但是,早期发现卵巢肿瘤是保证健康的关键。

卵巢肿瘤按病理分型为下面几种:卵巢上皮性肿瘤:多见于30岁到50岁的妇女。

表现多为腹痛、腹胀。

卵巢恶性畸胎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其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发烧等。

卵巢颗粒细胞瘤:多见于40岁至55岁的妇女,其表现为月经紊乱或月经干净后仍有阴道出血等。

卵黄囊瘤(内胚窦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也偶见幼女,其恶性程度极高,而且发展快,多表现为腹胀、腹痛、持续发烧、全身乏力等,幼女可表现出乳房发育、阴道流血等症状。

在问其病史时,患者往往在开始时无任何不适,再仔细追问,患者大都会讲:近期发现腰围增大,往日的裤子穿不得了,中老年女性自认为是在“发福”,其实,这正是卵巢癌的早期症状。

卵巢深居在盆腔,初期腹部外摸无法摸到肿块,随着肿瘤渐渐增大能见到腰围增大,或感觉似有轻度的腹胀。

由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一旦出现明显的病情症状时,往往其病变多属晚期。

因此,医生提示:要警惕此种妇科常见病,加强自我监督。

建议在清晨醒来时,空腹并排空大小便,在床上取仰卧位,屈髋屈膝,腹部放松,用手指尖压下腹各部,尤其是两侧,仔细触摸有无包块。

这样,有可能早期自我发现卵巢肿物。

对于体瘦、肤软的女性易自摸自检。

女性的发胖,特别是中老年发胖的妇女,在不少人看来,身体发胖是正常的事,然而,当你身体突然“发福”时切莫大意,或许此时妇科肿瘤正在悄悄向你袭来。

卵巢上皮癌的诊断及分级标准

卵巢上皮癌的诊断及分级标准

卵巢上皮癌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卵巢上皮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正确的诊断和分级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卵巢上皮癌的诊断方法和当前常用的分级标准。

一、临床症状和体征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样,可包括下腹疼痛、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尿急、月经异常等。

体检时可触及腹部肿块或包块,少数患者可有恶液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和体征并非特异,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进一步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1. B超检查B超检查是诊断卵巢上皮癌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B超可以观察到卵巢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等,有助于评估肿瘤的性质和分期。

在B超检查中,卵巢肿块的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强等特点有助于卵巢上皮癌的诊断。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包括卵巢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CT扫描对于评估卵巢上皮癌的侵袭性和转移性起到重要作用,还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内转移。

3. MRI检查MRI检查在卵巢上皮癌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MRI可以提供更多的软组织对比度,对于观察小肿瘤、肿瘤的内部结构和卵巢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有更好的分辨能力。

MRI还可以帮助评估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内转移。

三、病理学检查卵巢上皮癌的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卵巢肿瘤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浆液性、黏液性、清液性和内分泌类型等。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用于确认诊断和分析肿瘤的分子表达特征,有助于指导治疗。

四、卵巢上皮癌的分级标准目前,卵巢上皮癌的分级主要采用FIGO分级系统,将卵巢上皮癌分为三个分级:低分级、中分级和高分级。

1. 低分级低分级主要指肿瘤细胞为良性或边缘恶性,未侵犯卵巢周围组织,无淋巴结或腹腔内转移。

2. 中分级中分级主要指肿瘤细胞呈中度恶性,有一定的侵犯性,可侵犯卵巢周围组织,有少量淋巴结或腹腔内转移。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位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

卵巢恶性肿瘤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上皮性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0%,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各约占10%和5%,本指南主要针对卵巢上皮性癌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深处盆腔,卵巢病变处于早期时常无特异临床症状,因出现症状就诊时,70%的患者已处于晚期。

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特征,目前已知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中以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影响最为显著。

BR约有20个,其CAl和BRCA2胚系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之中发生卵巢癌的累积风险分别达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推荐从30-35岁起开始定期行盆腔检查、血CA125和经阴道超声的联合筛查。

止匕外,还有林奇综合征、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家族的女性都是卵巢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需要检测的基因还包括ATM、RAD51C x RAD51D、MLH1、MSH2、MSH6、PSM2、EPCAM x STK11等。

卵巢上皮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由于卵巢深居盆腔,卵巢上皮性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是非特异性症状,难以早期诊断,约2/3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

晚期时主要因肿块增大或盆腹腔积液而出现相应症状,表现为下腹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表现为短期内腹围迅速增大,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

也可因肿块压迫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的症状。

出现胸腔积液者可有气短.难以平卧等表现。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常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与上皮癌有所不同,早期即出现症状,除腹部包块腹胀外,常可因肿瘤内出血或坏死感染而出现发热,或因肿瘤扭转.肿瘤破裂等而出现急腹症的症状。

约60%~70%的患者就诊时属早期。

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卵巢癌诊断的金标准。

WHO(2014)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2014)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4 7 2 / 1 8 恶性 黏液性癌 8 4 8 0 / 3 子宫内膜样肿瘤
间叶性肿瘤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8 9 3 1 / 3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8 9 3 0 / 3
混合性上皮 - 间叶性肿瘤
腺肉瘤 8 9 3 3 / 3 癌肉瘤 8 9 8 0 / 3
性索 - 间质肿瘤 单纯性间质肿瘤
纤维瘤 8 8 1 0 / 0 富于细胞性纤维瘤 8 8 1 0 / 1 卵泡膜瘤 8 6 0 0 / 0 伴硬化性腹膜炎的黄素化卵泡膜瘤 8 6 0 1 / 0 纤维肉瘤 8 8 1 0 / 3 硬化性间质瘤 8 6 0 2 / 0 印戒细胞间质瘤 8 5 9 0 / 0 微囊性间质瘤 8 5 9 0 / 0 L e y d i g 细胞瘤 8 6 5 0 / 0 类固醇细胞瘤 8 7 6 0 / 0 恶性类固醇细胞瘤 8 7 6 0 / 3 单纯性性索肿瘤 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8 6 2 0 / 3 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8 6 2 2 / 1 S e r t o l i 细胞瘤 8 6 4 0 / 1 环状小管性索瘤 8 6 2 3 / 1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 不典型增生性浆液性肿瘤 4 4 2 / 1 8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 微乳头亚型 / 非侵袭性低
交界性 浆液 - 黏液性交界性肿瘤 / 不典型增生性浆
液 - 黏液性肿瘤 8 4 7 4 / 1 恶性 浆液 - 黏液性癌 8 4 7 4 / 3 未分化癌 8 0 2 0 / 3
伴异源成分 8 6 3 4 / 1 非特指型性索间质肿瘤 8 5 9 0 / 1
生殖细胞肿瘤 无性细胞瘤 9 0 6 0 / 3 卵黄囊瘤 9 0 7 1 / 3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卵巢肿瘤,对女性的健康威胁极大。

此类肿瘤可以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其中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

此类肿瘤多发生于20-40岁的女性,多数为单侧,但也有约20%的可能性是双侧的。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虽然细胞增生活跃,但无间质浸润,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恶性浆液性囊腺瘤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40-60岁的女性,约半数为双侧性。

粘液性囊腺瘤是另一种常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的女性,多数为单侧,很少为双侧。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也是一种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五年存活率为95%-98%。

卵巢上皮性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具有分化为各种苗勒上皮的潜能,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黏膜分化,形成黏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

此类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很少发生在青春
期前和婴幼儿。

治疗方案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病程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护卵巢,避免不孕、初潮早等危险因素。

《第4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学分类》解读

《第4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学分类》解读

《第4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学分类》解读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who肿瘤学分类解读卢朝辉陈杰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who肿瘤学分类》对近十余年来妇科病理领域的学术进展进行有效梳理,根据现有认识及循证医学证据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阶段性的厘清。

一、卵巢上皮性肿瘤1.“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微乳头亚型/非侵袭性低级别浆液性癌”和“低级别浆液性癌”:浆液性交界肿瘤组织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均界于良和癌之间,根据形态学特点,可分为普通型和具有特征性的“微乳头结构”两大类,普通型的浆液性交界肿瘤命名为“不典型增生浆液性肿瘤”,而微乳头状肿瘤命名为“非侵袭性微乳头状(低级别)浆液性癌”。

微乳头状结构与更高临床分期及更多浸润性种植相关,但与患者的总体预后并无显著相关。

其卵巢外播散可分为非浸润性种植及浸润性种植两类,只有后者提示预后不良,who认为浸润性种植从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上,等同于“低级别浆液性癌”。

交界性浆液性肿瘤的微浸润:目前将退化的啫酸细胞型微浸润认为是真正的微浸润,实性细胞巢伴间质反应者称为“微浸润性癌”,形态学与浸润性种植及低级别浆液性癌相同,范围超过5mm者,直接诊断为“低级别浆液性癌”。

2.低级别/高级别浆液性癌(low- grade/ 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lgsc/hgsc): lgsc和hgsc是分别沿着不同的分子路径而发生的肿瘤,原来的三级分类法(高、中、低分化浆液性癌)被现在的二级分类法(高级别、低级别浆液性癌)所替代。

高级别浆液性癌与低级别浆液性癌从形态学、分子发生、生物学行为和临床治疗方案等方面均不相同。

部分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发生与brca1/2突变相关;几乎所有的高级别浆液性癌均有tp53基因突变。

新的二级分类法只考虑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象数,不考虑其组织结构,具体标准如下(表1):表1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分级标准项目高级别浆液性癌低级别浆液性癌细胞核异型性大小相差超过3倍较均匀一致,仅轻到中度异型性(大小相差<3<span="">倍)核分裂象数12 /10hpf≤12 /10hpf,常2~3 /10hpf3.非浆液性交界肿瘤:对于非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可造成卵巢外累及或引起患者死亡。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PPT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PPT
肿瘤细胞减灭术
对于晚期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减小肿瘤 负荷,减轻症状,提高化疗效果。
二次探查手术
对于化疗后可能存在残留病灶的患者,二次探查手术有助于评估治 疗效果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化疗
初次化疗
对于早期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初次化疗通常在 手术后进行,以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
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恶性程度 越低,预后越好。
年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老年 患者预后较差。
复发与转移
复发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后的 5年内是复发的高危期,常见于腹腔 、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等部位。
转移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转移途径包括 直接蔓延、腹腔种植和淋巴道转移等 ,其中淋巴道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方 式。
筛查方法
妇科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腹部触诊、盆腔 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肿瘤。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A125 等),辅助诊断卵巢癌。
影像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如超声、CT、MRI等,有助于发现肿瘤及 其转移情况。
通过宫颈涂片、宫腔镜等方式获取细胞学 标本,进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 卵巢癌。
影像学特征不典型
某些卵巢癌的影像学特征 与良性卵巢肿瘤相似,可 能导致误诊。
医生经验不足
部分医生可能对卵巢癌的 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表现 不够熟悉,导致误诊或漏 诊。
04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治 疗
手术治疗
全面分期手术
对于早期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全面分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包括切除肿瘤、子宫、双附件以及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等。
乏力。
晚期症状
腹水
呼吸困难
由于肿瘤的压迫和浸润, 可能会导致腹腔内液体

卵巢癌的病理特点

卵巢癌的病理特点

卵巢癌的病理特点前言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特点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卵巢癌的病理特点,包括发病机制、组织学特征、分期和分级等方面。

1. 发病机制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一些重要的认识。

首先,遗传因素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卵巢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相关。

其次,激素因素也是卵巢癌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以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

此外,不孕、不育、晚育以及未生育等因素也与卵巢癌的发病有关。

2. 组织学特征卵巢癌根据组织学类型可分为上皮性和非上皮性两大类。

其中上皮性卵巢癌又分为浆液性、粘液性、内皮性、透明细胞和黏液性。

非上皮性卵巢癌则包括性索间质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等。

2.1 上皮性卵巢癌上皮性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卵巢癌类型,占全部卵巢癌的90%以上。

其特点是癌细胞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细胞,通常以囊性肿块的形式出现。

不同亚型的上皮性卵巢癌具有不同的病理特点。

•浆液性卵巢癌:浆液性卵巢癌的特征是囊腔内含有黏稠的浆液性物质,囊壁上常有乳头状突起。

细胞学特点是腺管样结构,细胞表面有纤毛。

•粘液性卵巢癌:粘液性卵巢癌的特征是囊腔内充满黏液性物质,囊壁上无乳头状突起。

细胞学特点是腺管结构,细胞呈列状排列。

•内皮性卵巢癌:内皮性卵巢癌的特点是囊腔内有明显出血倾向,细胞形态多样,可见各种异型细胞,呈柱状、立方状或多层鳞状排列。

•透明细胞卵巢癌:透明细胞卵巢癌的特征是细胞胞质呈透明状,形成囊性和实性混合病灶,细胞学特点是不规则的腺体、囊腔和实性区域。

•黏液性卵巢癌:黏液性卵巢癌的特征是分泌大量黏液,癌细胞呈一排一排的外观,细胞间存在大量黏液。

2.2 非上皮性卵巢癌非上皮性卵巢癌相对较少见,但其预后较上皮性卵巢癌较差。

两种常见的非上皮性卵巢癌类型包括性索间质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性索间质肿瘤起源于卵巢的性索间质组织。

卵巢癌病理学分类

卵巢癌病理学分类

1、生发上皮肿瘤
生发上皮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3,一般来自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

生发上皮是覆盖在卵巢表面的粘膜,它有多功能分化的潜能,故可形成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和宫内膜样肿瘤。

2、性索-间质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

大多为功能性,向卵巢型细胞分化的有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向睾丸型细胞分化的有支持细胞、间质细胞。

该类肿瘤较为复杂,各种细胞可单独组成相应的肿瘤,卵巢型或睾丸型的两种细胞可出现在同一肿瘤内,可见四种细胞类型同时在肿瘤上。

3、类固醇细胞肿瘤
类固醇细胞肿瘤也称脂质细胞瘤由类似于黄体细胞、间质细胞、肾上腺上皮质细胞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的肿瘤。

由于约占40%肿瘤细胞内不含丰富的脂质,故又称类固醇细胞肿瘤。

4、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比较常见。

一般生发上皮肿瘤多见,恶性者高达15%左右。

生殖细胞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年轻妇女较多常见见,大约60%的卵巢肿瘤为生殖细胞来源,其中1/3为恶性。

5、纤维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来源的肿瘤,其次是平滑肌瘤、血管瘤,比较少见的是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淋巴管瘤、软骨瘤、骨瘤等等。

6、转移性肿瘤
卵巢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大约有10%的卵巢肿瘤是转移性的,最常见的是乳腺和生殖道或来自消化器官中的胃肠道的转移癌。

较为常见的是来自消化器官(胃、肠)的癌,直接浸润、种植或经淋巴道转移到腹膜后及腰部淋巴结,再经淋巴管道转移到卵巢;其次是由子宫颈、宫体或输卵管等处的癌扩散而来,有鳞癌、腺癌或绒毛膜上皮癌等;乳腺癌也可通过血行转移到卵巢。

转移癌多为实性,且多属双侧性,结构特点多与其原发癌一样。

p16、p21在卵巢常见的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

p16、p21在卵巢常见的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
数 ( 分 位 间 距 )表 示 分 别 为 0 0 1. 0 ) 1. 0 四 .0( 00 % 、 00 %
(5 o % ) 0 O (. 0 ) 三者 之 间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1 .0 、. 0 7 5 % , P

0 0 0 ;2 在交 界性肿瘤 中的表达 较在 良性肿瘤 与恶 性 .0 ) p 1 p6在 卵巢 浆液 性 腺 1
分级 Ⅱ级 的内膜样腺癌 , 同时部分浆液性腺 癌因 p 3表达 阴 5 性且 E / R表达 阳性难 以与 内膜 样腺 癌鉴别 , RP 因此需 要更 加客观的指标用来鉴别浆液性腺癌 和子宫内膜样腺癌 , 为临
卵巢上皮性肿 瘤中的表达 普遍 较低 , 在卵 巢浆 液性腺 癌 、 黏 液性腺癌 和子 宫内膜样腺 癌 中表 达 阳性 细胞百 分数 以 中位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3 4例卵巢 1 ( )1 1 p6在卵巢 卵巢癌 发病 率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中位居第 三 , 由于起 文章编 号 :0 1— 39 2 1 )2—15 0 10 7 9 (0 1 1 3 3— 3
鉴别诊断作用 。方法
上皮性肿 瘤组织中 p 6 p l的表达 。结果 1 、2
临床与 实验病理 学杂志
JCi x ahl 0 1D c2 ( 2 l EpP to n 2 1 e ;7 1 )
・1 5 3 3・
p 6 p 1 卵 巢 常见 的上 皮 性肿 瘤 中 的 表达 及 鉴 别 诊 断 1 、2 在
田 芳 , 明 元 , 清 芳 王 石
摘要 : 目的 探讨 p 6 p 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 中的表达及 其 1 、2
肿瘤 中的表达 高 , 有统计 学意 义 , 巢恶 性肿瘤 与 良性肿 瘤 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威胁极其的大,卵巢肿瘤可以分为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卵巢上皮性肿瘤,引起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原因有很多,不孕、初潮早等都是卵巢癌的危险因素,女性朋友日常一定要做好对卵巢的保护工作。

★病理:
卵巢上皮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50%~70%,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

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很少发生在青春期前和婴幼儿。

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生发上皮来自原始体腔上皮,具有分化为各种苗勒上皮的潜能,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黏膜分化,形成黏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

卵巢上皮性肿瘤分
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交界性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层次增加、核异型及核分裂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

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复发迟。

★分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
(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
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约占20%)。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3.浆液性囊腺癌,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

患者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二)粘液性肿瘤
1.粘液性囊腺瘤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

主要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向宫颈内膜上皮分化;另一来源是良性囊性畸胎瘤的单胚叶生长,其上皮和肠上皮相似,并可见杯状细胞。

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多数为单侧,很少为双侧。

2.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亦为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
粘液性囊腺瘤之间。

五年存活率为95%~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