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古诗词三首教案(2)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古诗词三首》。

详细内容包括三首古诗词:《静夜思》、《寻隐者不遇》、《蜂》。

通过对这三首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人的生活环境和情感表达,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掌握诗词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词,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诗词中的画面,让学生猜测是哪首诗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三首古诗词,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味。

3. 诗词解析:(1)教师逐句解析《静夜思》,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意境。

(2)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寻隐者不遇》,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自主阅读《蜂》,讨论诗词中的意象和寓意。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词,分析其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诗词,进行仿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三首古诗词。

(2)选择一首诗词,进行仿写。

2. 答案:(1)背诵内容见教材。

(2)仿写示例:《寻春》春天在哪里?小草说: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里。

桃花说:在粉嫩的花瓣中。

小溪说:在欢快的歌声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其他古诗词,进行欣赏和分享。

(2)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古诗词三首》,包括《江畔独步寻花》、《渔家傲》和《清平乐》。

具体内容包括:1. 《江畔独步寻花》:诗人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渔家傲》:诗人范仲淹通过描绘渔家女子的勤劳与坚强,展示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体会诗词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诗词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词,掌握诗词的基本意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江畔、渔家、田园等美景,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引入本课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三首古诗词,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3. 课堂讲解:(1)教师逐句解析《江畔独步寻花》,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渔家傲》中渔家女子的形象,学习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

(3)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清平乐》中的自然景色,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江畔独步寻花》:描绘自然景色,向往美好生活。

2. 《渔家傲》:渔家女子形象,劳动人民美好品质。

3. 《清平乐》:田园生活,自然美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词。

(2)根据所学内容,描绘一幅诗中画面,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课堂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

4《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敬亭山”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默写这三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会感受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默写这三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会感受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 江南,风景如画,秀丽多姿。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挥洒文字,寄情山水。

那么,在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笔下,江南有着怎样的美丽风光呢?让我们走进《古诗词三首》去细细品味吧!2.走近作者: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著名诗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有“诗仙”之称,和杜甫合称“李杜”。

其诗豪迈奔放,别具一格。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

二、学习字词1.出示会认字、易读错字和多音字,引导学生识记。

2.理解词语。

三、初读感知1.出示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哪里的风光?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说一说这首诗描绘哪里的风光?这首诗描绘的是敬亭山的自然风光。

四、品读释疑1.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教师明确:(1)译文: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没有了踪迹;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不肯停留,越飘越远。

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也在看着我,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只有这空空的敬亭山了。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这两句诗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这两句诗写眼前之景:有鸟,却“高飞尽”;有云,却“独去闲”。

“尽”“闲”二字,营造出静寂的境界。

诗中“动”中有“静”,以“动”衬“静”,烘托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两句诗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三首教案2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三首教案2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人
教版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力目标
(1)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2)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情感目标
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古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写景抒情的诗词,今天来学习其中三首。

二、学习诗句
.提示学习方法和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b看注释理解词义;c连起来说说每句话的意思;d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

2.学生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然后在班上集体交流,逐首理解。

三、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惑。

四、教师小结(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别朗读三首诗词。

二、比较学习
.引导比较异同。

师:三首诗词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不同之外又是什么?
2.学生按上述要求进行自学思考,做好发言准备。

3.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三、引导归纳
相同点:诗人都在描写一处景物,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不同点:从诗人所在的地点、时间、观察到的景物的特点,当时的心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对诗与词的不同形式加以区别。

四、指导感情朗读。

体会三首诗词中诗人的不同心境,用恰当的语调加以表达。

五、背诵,默写。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2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2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第一节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教案(一)【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2.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诗、词两种体裁的不同,了解“词牌名”这种格式。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4.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的方法,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5.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祖国山水的特点,感受山水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好风光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吟诵复习:1、激发感情: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很多名山大川,它们绚丽独特的景色,吸引着古人、今人流连忘返。

很多诗人,也用自己的诗词来赞美山川的壮美。

这样的古诗词,我们学过一些,请同学们想一想。

2、复习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刘禹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看看这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三首古诗。

3、学生回忆吟诵。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磨”。

3、通过体会字词,明确诗的意思。

4、通过激发想象,领悟诗的意境;通过反复吟诵,领悟诗歌情感。

5、理解这三首古诗词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教学《独坐敬亭山》:1、范读感悟:在我国的宣城,有一座山,叫敬亭山。

这座山山势不高,却因一首诗而出名,这首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板书诗题,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静心聆听这首诗。

听范读,感受语速和语气。

出示课件《独坐敬亭山》图文,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理解体会:(1)解诗题,知作者:同学们,读了诗的题目,其中的那一个字给你印象最深。

独:独自一人。

从这个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简介作者,联系背景:(3)这首诗的作者,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诗人?(学生介绍李白的主要生平经历以及代表作等知识)要准确的理解一首诗词,作者写作时的经历是必须了解的。

人教版(2001)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2001)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古诗词三首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2)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2)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名了时间和地点)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做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

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渔歌子》一.创设意境,理解课题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诗在表达上不太一样)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相关内容。

(略)4.简介作者背景:张志和: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白鹭;闲适的象征。

它能衬托出渔夫的生活环境。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1.古诗词三首【设计理念】本课古诗词教学的根本思想是多读感悟。

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 ,带着学生读背吟诵 ,读中想象 ,读中追问 ,读中感悟 ,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⒈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 ,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 ,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演播 ,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 ,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⒈课件呈现庐山 ,西岭雪山等风景图。

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 ,?绝句?等。

〕⒉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 ,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

〔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 ,看图说诗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 ,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 ,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 ,自读明义。

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⒈简介作者及敬亭山。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

亭 ,读tíng,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

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 ,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 ,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 ,山高286米。

⒉教师范读古诗 ,生试读正音 ,再流利朗读。

3.学生借助注释 ,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4.交流:〔1〕学了古诗 ,你明白了哪些内容?〔2〕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诗词中出现的生字,结合注释准确理解词义。

能流利背诵这三首古诗词,并默写前两首。

2.学生能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准确地说出诗句的意思,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品味诗句,指导朗诵,积累优美的语言。

✓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2.难点✓深入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把握诗人的心境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想象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导入1.多媒体展示敬亭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简单介绍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二)整体诵读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或播放音频,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三)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让学生根据诗句画出画面。

●讨论“众鸟”“孤云”的含义,理解诗人通过数量的对比表现出的孤独感。

●引导学生观察空白的画面,体会“尽”和“去”所表达的动态效果。

●强调诗人用词的精妙。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此时的孤独心境,通过反复诵读表现出这种孤独。

3.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探讨“相看两不厌”中“相看”的对象,理解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特殊情感。

●从景美和精神寄托两个方面理解“看不厌”。

●联系李白的其他诗作,如《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进一步体会诗人超凡脱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4.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找到知心朋友后的心情变化,带着愉悦的情感朗读诗句。

(四)表情朗读,升华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融入情感,再次朗读全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把握《古诗词三首》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2.感受和鉴赏古诗词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诗词相关的图片、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4.小组合作,促进交流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5.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古诗词,提升创新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2.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提高语感。
4.诗词解析: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汇、意象和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通过讲故事、背景介绍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2.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词,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提高朗读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感。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
-对古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推荐相关古诗词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视野。
6.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范文(2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范文(2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范文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

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

“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

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

全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

【教学理念】1、把握好两点:⑴“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新课标》)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⑴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

⑵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

⑶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

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

3、大致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1、解题,了解诗人:⑴板书课题:望洞庭。

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⑵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初读: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背诵《山村咏怀》这首诗,并理解诗中的意义。

2.引导学生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以及树木、花草的生长过程。

3.学生能够自己掌握一些常见的古诗句,对古代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4.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喜好和兴趣,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来吟诵古诗词。

教学重点1.理解《山村咏怀》诗句的意义。

2.引导学生对于咏物诗的认知,掌握树木、花草的生长过程。

3.学生对于所学古诗词的了解和喜爱程度。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山村咏怀》这首诗的意义。

2.了解古代咏物诗的意义和基本特点,学生能够自己掌握一些常见的古诗句。

教学准备1.《山村咏怀》、《梅花》、《长恨歌》三首诗的抄本。

2.用于展示图片的电子设备。

3.学生需要用笔纸进行记笔记。

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0分钟)1.展示一张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风光。

2.让学生分享自己周围的自然风光,加强学生对于自然风光的认知。

2. 学习《山村咏怀》(20分钟)1.引导学生背诵《山村咏怀》这首诗,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了解。

2.分享一些诗句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背诵古诗的意义。

3. 学习咏物诗(2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及分类。

2.通过图片展示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花草、树木的生长过程。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写下自己的体验感受。

4. 学习古诗句(2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分享一些常见的古诗句,并进行解释。

3.让学生自己动手用自己的语言来吟诵这些古诗句。

5. 课堂小结(10分钟)1.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认知。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引导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喜欢和兴趣。

教学扩展活动1.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古诗词,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小诗。

2.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地了解。

3.带领学生进行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古诗词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2)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2)_人教新课标

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之情,养成勤劳好习惯。

[重难点]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生背诵古诗词,引入课文。

1、诵读诗词,激发情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乡村迷人的世界里,用自己的诗心与小桥流水撞击,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出农村景色的优美秀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优美的诗句——(课件出示诗句,学生朗读或学生说出自己搜集的诗句。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③、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④、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⑤、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3、你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到什么?(乡村风光的优美,生活的优闲自在。

)4、过渡:是啊,美丽的田园风光在各位诗人的笔下都展现出不同的画卷。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欣赏乡村的美景。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5、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老师通过诗意的语言描述,以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的语言,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

在诵读古诗中感受乐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学习《乡村四月》(一)初读诗歌,感悟诗意。

1、自由读诗。

要求:①、读四遍,读前两次时,把字读得字正腔圆,注意多音字与生字的读音;读后两次时,把诗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可以摇头晃脑地读。

②、对照注释、插图,想想诗中每句话的意思。

③、小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2、汇报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他们读得怎么样?①、字音读准了吗?(指导读准多音字“了”与生字的读音)②、注意到在哪里停顿了吗?3、老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停顿。

4、小结读古诗的方法:要缓缓地读;要两个两个字一读;读的时候摇头晃脑地读,韵味自然就出来了;读诗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二篇)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二篇)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内容:学习《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3、认识课后三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本课教学1课时。

教学流程本课阅读要以感情朗读和欣赏为主。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古诗词三首》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1.教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

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依提纲交流汇报1、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2、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

三、再读知意交流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

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2.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3.回归文本,自由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不明白?(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什么意思。

四、细读悟情交流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古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韵味,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1)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导入(1)同学们,你们晚上睡觉前有没有想过一些事情呢?诗人李白在他的诗《静夜思》中,就描述了他夜晚的思考。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

(2)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比喻手法。

4.诗句解析(1)教师详细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夜晚的景象。

(2)教师挑选几位同学进行分享,并给予评价。

第二课时:《春晓》1.导入(1)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诗人孟浩然在他的诗《春晓》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

(2)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的对比手法。

4.诗句解析(1)教师详细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诵背诵《渔歌子》。

⑵感受清新明丽、安详美妙的的春日垂钓图,心得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⑶初步感受“渔歌子”词的形式特点。

⑷培养浏览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背诵《渔歌子》,领会这首词描画的景象,培养浏览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心得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教学方法:情景心得法、引导发现法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歌景融合( 7 分钟)(一)好语积攒:师:出示词语(1) 学生齐读师:这组词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答复师:出示其他几组生:齐读后答复师:好词都是靠我们平常积攒的,现在教师就考考大家,就读了这一遍,不看屏幕,谁能记住其中的三个以上?生:报告师:总结归纳并鼓舞。

我们平常学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向今天一样一边读一边往了脑海里记,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词语积攒会越丰盛,我们的读写能力才会提高的快。

(二)激趣导入:师:播放歌曲:《渔歌子》师:你从画面中都看到了什么?生:报告看到的内容师:谁能凭着记忆,把歌词给大家念出几句吗?生:试着背出师导入:方才这支歌,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歌曲中唱的是千古流传的词,这首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正音感知品味( 10分钟 )⑴解习题师:板书课习题 (渔歌子【唐】张志和)生齐读课习题师:这《渔歌子》不仅是词的标题也是词牌名,所以这里的“子”不能读成轻声,要读成三声。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忆江南写的是什么?那么大家猜猜,结合你的预习,说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渔歌子》是写什么的?生:答复师:打开课件理解课习题(打渔者或者垂钓爱好者唱的歌。

)⑵初读(正音、品味)一读正音,读得字正腔圆生:学生看书试读师:指名读词学生纷纷读词。

(师在声音、字音上加以指导)师:(出示:多音字:塞指导)二读品味,要读得神韵十足师:古时候啊,诗词是用来唱的,它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所以我们要读出古诗词的神韵来。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具体包括《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三章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品味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领略古诗词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

2. 朗读诗词:让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分析诗词: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表达技巧和情感,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 例题讲解:以《独坐敬亭山》为例,讲解如何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望洞庭》和《忆江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交流分享。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2. 内容:《独坐敬亭山》:意境:山水相依,宁静深远。

情感:怀念友人,寄托哀思。

《望洞庭》:意境:洞庭湖美景,如诗如画。

情感:赞美大自然,抒发豪情。

《忆江南》:意境:江南水乡,美丽富饶。

情感:怀念故乡,抒发思乡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三首古诗词。

(2)分析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用文字进行描述。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独坐敬亭山》: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望洞庭》:诗人以洞庭湖美景为背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豪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揭题: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学习点拔:
(1)出示诗,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独自一人。

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
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

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课堂检测:多诵读,悟诗情
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
②复习朗读方式: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组读、配乐读……
③自己带着感情读
④小组读古诗
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⑥全班再齐读古诗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想看两不厌,孤独但乐观,坚定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一、导入:
1.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点拔: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 抓字眼,明诗意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小组交流讨论
(2)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②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师强调“潭”字笔画
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指名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

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
⑦课堂检测: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
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
5.多诵读,悟诗情
①师:现在黑板上有好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全班自读古诗)
②师: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指名读)
③师: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色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

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

曾:曾经。

谙:熟悉。

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探究。

(1)江南好
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江南春景的诗词想象:一个“好”字,包含了哪些江南的春景?(莺歌燕舞、绿柳红花……)可以换成什么字?(“美”“妙”……)好不好?为什么?从这个“好”字,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赞美、向往)
这正是作者忆江南的原因。

(2)风景旧曾谙
谙:熟悉。

这儿风景之好并不是传闻,而是作者亲身体验、亲身感受的。

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青年时期,他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即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包括本首词在内的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作者写江南好,重点写了什么?(江花、江水)运用了什么方法?(比较:红胜火;比喻:绿如蓝)
这种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也可以见到,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能不忆江南?
这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再读体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和怀念,把读者也带入了无限遐想之中。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江南真美呀,那儿的风景我曾经非常熟悉:太阳升起,江边的野花比火还红艳,春天来了,江水碧绿见底,如同蓝草一般。

这能不让我回忆起江南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板书设计: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江水绿如蓝
七、共同达标: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了诗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八、我能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任选一)
九、学后反思:
《独坐敬亭山》:课上请学生自己悟诗意,学生在弄明白了单字意思之后,自己试着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然后小组同学互相讨论,学生们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但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们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体会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但中途深入体会,效果还不错!
《望洞庭》:本首古诗中比喻句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再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理解得比较不错,能感受到洞庭湖优美的秋月图。

《忆江南》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