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填土地基的评价与利用及处理前应完成工作探析

合集下载

关于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探讨

关于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探讨
采用 强 夯法处 理深 厚杂 填土 时 ,施 工前应 查 明场 地 范 围内 的地 下构 筑 物 和各 种 地 下 管线 的位 置及 标 高 ,并采 取必 要措 施 ,以 免强 夯 施 工 而造 成 破 坏 [ ]。 当强夯施 工 时所产 生 的振动 ,对邻 近建筑 物或设 备产 生 有害影 响 时 ,应采 取 防振或 隔振措 施 。
1 强 夯 法
强夯 法 又称 动力 固结法 或 动力压 实 法 ,其 原理 是 利用 夯锤 的强大 冲击 能 量 使 地基 产 生强 大 的震 动 和 很高的动应力 ,从而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并提高地基 土 的强度 。
此类 方 法适用 于粗 粒 土和非 饱 和土 ,在深厚 杂 填 土 中采用 该法 可 以有 效 改 善 相互 接 触 粗 颗 粒 问 的 致 密程 度 ,达到 降低 沉降 的要求 。
收 稿 日期 :2011—10 17;修 改 日期 :2011—10 31 作者简介 :陈  ̄(1977一),女 ,江苏连云港人,合肥工业 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工程与建设》 2011年第 25卷第 6期 811
其建 筑成 本 比其他处 理方 法相 比要低 ,同时又能 满足 设计 使用 要求 。
施 工夯 实扩底 灌 注 桩之 前 设 计 先根 据梅 纳 公 式 计 算夯 实影 响深 度 ,再 计 算 单 桩 承载 力 (按 照端 承 桩 计 算 );在施 工过 程 中注 意对 承力 台和 承 力盘 控 制 并 保 证其 施工 质量 ;桩 基 施 工结 束 后 28 d建 议 进 行 单 桩 载荷 试验 确定 其 承 载力 。使 用 该 桩 型 处理 深 厚 杂 填 土可 以提 高承 载力 ,减 小 基 桩 的沉 降量 ,缩 短 基 桩 的施工 周期 ,节省 投 资并 能 达 到 处理 效 果 ,具 有 一 定 的推广 价值 。

浅谈房渣杂填土天然地基的处理与利用

浅谈房渣杂填土天然地基的处理与利用

浅谈房渣杂填土天然地基的处理与利用
刁俊文
【期刊名称】《安徽建筑》
【年(卷),期】2002(009)006
【摘要】@@ 房渣杂填土属人工填土的一种类型,是人类活动中的建筑垃圾堆积物,成份十分复杂,主要由碎砖、瓦砾、三合土及土料组成,有时含有煤渣、石灰粒及生活垃圾.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流域内的城镇,因为历史悠久,城镇区域内此类土普通分布.由于形势的发展,旧城改造势在必行,房渣杂填土能否作为一般建筑的天然地基,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房渣杂填土的承载力及变形特性,除了进行载荷试验,还没有其他较完善的测试手段,因而工程勘察人员遇到此类土时往往不提供承载力及有关设计参数,否定了利用房渣杂填土作为天然地基的可能性,而采取挖除的办法或其他人工地基,浪费了基建投资.
【总页数】1页(P74-74)
【作者】刁俊文
【作者单位】含山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
【相关文献】
1.利用换填法处理松散杂填土层 [J], 陈国法
2.利用水泥土桩处理杂填土地基 [J], 王庆友
3.浅谈房渣杂填土天然地基在旧城改造中的利用 [J], 徐兴茹
4.杂填土地基的评价与利用及处理前应完成工作探析 [J], 雷北京
5.浅谈在长沟煤矿污水处理站泵房天然地基处理中的技术应用 [J], 张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杂填土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处置及利用方法

杂填土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处置及利用方法
的稳 定效 果 , 确定 合适 经济 的掺 配剂量 。 并 4 施工 中的 杂填 土地基 处理 方法
4 1浅 层处 理法 . 浅层 处理 法是 常用 的方法 , 它包 括表层 压 实法 、
利用重锤 自由下落时 的冲击能来 夯实地基, 使 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适用于处理离 地下水 位 01m 以上稍 湿 的杂 填 土 、 性 土 、 陷性 . 8 粘 湿
【 内容摘要 】 分析 了杂填土的组成特 点、 评价和分析方法, 了城 市杂填土的浅层处理 法、 阐述 桩基 处理
法和 全部换 填 法等常 用的 几类土基 处理 方 法。
【 关键词 】 路基材料
杂填土 处理方法
良好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 的,其作为路基填料必须 满足路基填料强度( B ) C R 的最小值要求 , 见表 1 。且
一 + - + - + - + - + - - + -— — 一 — 一 —

图1 I 类人工填土
图2 I 类人工填 土
图 3 I类粉质粘土 I
全部 换填 的方 法 , 土方 量 比较大 , 无形 中大大增 加 了工程 造价 , 以一般不 提倡 使用 , 所 但是 对 于个别 工 程规模 比较 小 的城市支 路来说 ,杂填 土 的种 类 一 般 都是建 筑垃 圾和 生活垃 圾 的混合 物 。有机 质大 多
土桩 , 度 3~1 m 桩 的截 面 、边 长 ( 直 径 ).2~ 长 0, 或 01 015 .4 m。短桩 处理 与其 他方 法相 比 ,可避 免 大量 土
方 的开挖 ,加工 制作周 期较 短 ,沉桩 效率 较 高 ,施 工方便 ,从 而节 约建设 资金 。
2 疏桩基 础 )
内土 工试 验成果 , 沉积 年代 、 因类 型及 工 程性质 按 成

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

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

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土体较为松散,容易发生沉降和不稳定的场合。

该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良土体结构,增加土体密实度,提高土体承载能力。

以下是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的详细介绍。

一、概述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是指将厚度较大的松散、不均匀、含有大块状物的填土层,通过工程方法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持久稳定性和承载力的一种方法。

处理方法包括挖掘和回填加固,也可以采用多道注浆等辅助措施。

二、处理方法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主要采用段状回填加固法,其中回填材料为优质黏土或砂土,其主要措施如下:1.挖掘:首先要将原有的填料层挖掉,深度应在有加固需要的范围内。

2.加固:将挖掘后的坑底铺上一层砂土或黏土,用振动压实器进行振动压实,在其上面再铺上一层砂土或黏土,然后继续振动压实,不断重复以上步骤,直到集料大块没有崩塌。

3.回填:在加固处,进行多次回填,每回填一段,就在其中间铺上隔离层,以保持到每段加固的深度和宽度,直到回填到设计高度。

4.固化:在回填完成后,对地面做外侧围护或稍加铺面压实,使所有回填材料保持一致压实,产生良好的整体性。

三、适用范围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适用于各种土质上施工中遇到的松散、不均匀、含有大块状物的状况,如大量沙土、泥炭土、腐殖土等。

此外,该方法还适用于那些由于人工填充导致土体结构不稳定的情况。

四、优点评价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的主要优点在于:1.适用性广:该处理适用于各种含大块物、堆积松软的土体,因此,其适用范围较广泛。

2.技术成熟: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技术比较成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3.经济实用:相对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方法的费用较低,且处理工期较短,对于客户来说是十分经济实用的。

总之,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是一种可靠、成熟、经济实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其应用范围广泛。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处理效果和安全性。

杂填土地基的评价与利用及处理前应完成工作探析

杂填土地基的评价与利用及处理前应完成工作探析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2012年9月第27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作者简介:雷北京(1962—),男,汉族,宁夏银川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专科,1995通过高等教育工民建本科自考,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地基检测、勘察及施工等方面的工作。

0引言杂填土的形成原因复杂多变,很不规律;杂填土的组成物质杂乱无章,土体颗粒尺寸大小悬殊,颗粒间孔隙大小不一,土层厚度变化很大;另外,杂填土回填时间长短不一,土体固结的程度也不相同。

由于以上原因,通常很难准确地确定杂填土地基承载力。

杂填土的主要特性是强度低、压缩性高和均匀性差。

在同一建筑场地的临近位置,杂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性也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因此,杂填土一般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1杂填土地基的利用1.1对于堆填年限比较长,已经基本完成自重压密的、土层比较均匀、地基比较密实的素填土、冲填土和由碎砖瓦等房渣土组成的建筑垃圾以及由性能稳定的工业垃圾组成的杂填土,在经过勘察和地基评价后,可以作为一般性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但应采取技术保障措施加强建筑物对杂填土地基沉降的适应能力。

具体的建筑和结构技术措施如下:(1)建筑物平面布局和体型应力求简洁,避免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扭曲变形及地基应力的叠加而产生附加应力。

(2)采取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等基础底面积大、整体刚度好的基础形式作为建筑物的基础。

(3)适当采取措施加强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例如增设圈梁以加强建筑物上层结构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提高与建筑物基础共同工作的能力,加强整体刚度来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从而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1.2对于严重不均匀的杂填土地基,应该根据杂填土的厚度、承载力和压缩性等影响因素对地基进行分区、分层评价。

在确保地基满足承载力的前提下,对地基变形量进行计算,如果发现地基变形计算值超过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时,应该通过调整基础面积和埋深等方法,将地基变形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杂填土 地基处理

杂填土 地基处理

杂填土地基处理杂填土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杂填土地基处理则是地基处理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本文将就杂填土地基处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施工方法、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

一、杂填土地基处理的定义杂填土地基处理是指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将不同类型的土壤混合填充到地基中,以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杂填土通常由黏土、砂土、砾石等不同颗粒大小和性质的土壤混合而成。

二、杂填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1. 土壤调查:在进行杂填土地基处理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土壤调查,了解地下土壤的类型、分布和性质,以确定合适的杂填土配比。

2.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如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泥等掺合材料,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杂填土施工:将经过改良的土壤与原土进行混合,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充,逐层夯实,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三、杂填土地基处理的优缺点1. 优点:a. 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地基沉降。

b. 节约成本,利用现有土壤资源,减少对外部材料的依赖。

c. 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地基处理。

2. 缺点:a. 杂填土的性质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b. 杂填土的质量难以控制,需要严格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测。

c. 对施工工期要求较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和工期安排。

四、杂填土地基处理的适用范围杂填土地基处理适用于以下情况:1. 地基土质较差,承载能力不足。

2. 地基存在较大的沉降和变形问题。

3. 地基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沉降现象。

4. 地基存在较大的差异沉降现象。

杂填土地基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混合不同类型的土壤来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它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适用范围广泛。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杂填土地基处理方法,并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的达到设计要求。

土方回填中的地基处理要点及技术要求解析

土方回填中的地基处理要点及技术要求解析

土方回填中的地基处理要点及技术要求解析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方回填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需要注意一些要点和技术要求以确保地基的稳定和持久性。

本文将对土方回填中的地基处理要点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解析。

一、地基处理要点1. 地基平整与压实: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必须确保地基平整,并进行适当的压实工艺。

平整的地基可以减少土方回填过程中的不平衡情况,而压实可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因此,地基平整与压实是土方回填中的关键要点之一。

2. 剖面设计和坡度控制: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必须进行剖面设计和坡度控制。

剖面设计可以确保土方回填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局部地基过高或过低。

坡度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地基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坡度,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松土与加固:土方回填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土壤进行松土和加固。

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密实度和渗透性,促进水分的渗透和排泄。

加固可以增强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避免地基出现下沉和变形。

4. 防止渗漏:土方回填中的地基处理还需要注意防止渗漏。

在进行回填之前,应采取防水措施,避免水分渗入地基,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同时,在回填过程中,应留意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布置,确保水分能够及时排泄,避免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地基沉降。

5. 分层夯实:土方回填时,应采取分层夯实的方式进行处理。

分层夯实可以确保每层土方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夯实过程中,可采用合适的机械或人力进行,以达到预期的夯实效果。

二、地基处理技术要求1. 地基基础条件评估: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必须进行地基基础条件评估。

评估包括地基的地质情况、土壤类型、承载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评估结果将指导地基处理的具体方案和技术要求。

2. 勘察和测量工作: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勘察和测量工作。

勘察和测量工作包括地基平整度的测量、地基土壤的取样和测试、地下水位的测量等。

这些数据将为地基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浅谈城市道路中杂填土层的处理方法

浅谈城市道路中杂填土层的处理方法

浅谈城市道路中杂填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周清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弃方土体,给城市周边弃土场的再利用和再开发带来工程建设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所遇到的杂填土地基处理经验,将杂填土地基从空间分布上划分为三类,并根据每一类的不同情况对其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期对类似工况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提供参考经验1 引言随着新昆明跨越式发展的进程,几年来*市上马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道路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等,这一过程中必定伴随着“大拆大建”和大量的土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数量巨大的建筑垃圾和工程建设中不能直接使用的弃方土体,这类土体一方面消化于房屋基坑开挖后的部分回填,绝大部分则被丢弃于各弃土场,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这些弃土场又被重新开发、利用,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杂填土地基就给建设开发带来一系列的困难,例如:地基承载力低、均匀性差、地基压缩性高等。

若对其不进行应相应处理,日后建设于这类场地之上的建筑物将会产生不均匀沉降、房屋开裂、道路沉陷等一系列的工程问题。

2 定义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1]中规定,软弱地基指主要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杂填土地基属软弱地基中的一种。

文献[2]对于杂填土和杂填土地基作出了如下描述:杂填土是人类活动而任意堆填的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

杂填土的成因不规律,组成的物质杂乱,颗粒尺寸悬殊,颗粒间孔隙大小不一;回填前地貌高低起伏,形成填土高低不一;回填时间前后不一,取样不易、勘察工作困难,通畅无法提出地基承载力值。

3 工程性质通过对相关文献[2] [3] [4] [5]的研究,对杂填土地基所具有的一些工程性质总结如下:(1)不均匀性:杂填土地基由各种弃方土体,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各种工程的弃方土料,成分复杂,回填方法,回填时间和厚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不均匀性是其最大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填土地基的评价与利用及处理前应完成工作探析【摘要】杂填土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地面填土层。

它的形成原因多样,有的杂填土是由于人为取土或者采挖砂石而后回填形成的;有的是在人类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堆积形成的。

杂填土的组成物质随着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特点而各不相同,可分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所形成的杂填土或是几者的混合。

由于杂填土的土质组成成分、堆积的时间和成因以及杂填土环境条件不同,地基的工程性质很大差异。

【关键词】地基基础;地基承载力;沉降变形;抗剪强度;地质条件;地基处理
0 引言
杂填土的形成原因复杂多变,很不规律;杂填土的组成物质杂乱无章,土体颗粒尺寸大小悬殊,颗粒间孔隙大小不一,土层厚度变化很大;另外,杂填土回填时间长短不一,土体固结的程度也不相同。

由于以上原因,通常很难准确地确定杂填土地基承载力。

杂填土的主要特性是强度低、压缩性高和均匀性差。

在同一建筑场地的临近位置,杂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性也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因此,杂填土一般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1 杂填土地基的利用
1.1 对于堆填年限比较长,已经基本完成自重压密的、土层比较
均匀、地基比较密实的素填土、冲填土和由碎砖瓦等房渣土组成的建筑垃圾以及由性能稳定的工业垃圾组成的杂填土,在经过勘察和地基评价后,可以作为一般性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但应采取技术保障措施加强建筑物对杂填土地基沉降的适应能力。

具体的建筑和结构技术措施如下:
(1)建筑物平面布局和体型应力求简洁,避免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扭曲变形及地基应力的叠加而产生附加应力。

(2)采取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等基础底面积大、整体刚度好的基础形式作为建筑物的基础。

(3)适当采取措施加强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例如增设圈梁以加强建筑物上层结构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提高与建筑物基础共同工作的能力,加强整体刚度来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从而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1.2 对于严重不均匀的杂填土地基,应该根据杂填土的厚度、承载力和压缩性等影响因素对地基进行分区、分层评价。

在确保地基满足承载力的前提下,对地基变形量进行计算,如果发现地基变形计算值超过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时,应该通过调整基础面积和埋深等方法,将地基变形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并且,应采取技术措施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

有条件时,还应该对地基和基础共同作用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利用基础刚度对地基变形的调整作用进行设计。

1.3 对于自重压密尚未完成的新近杂填土,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杂填土和组成成分对基础材料腐蚀性的工业废料填土均应该进行地
基处理,不宜直接作为天然地基。

2 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应完成工作
2.1 认真研究工程的建筑、结构设计
认真研究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深入了解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形式,建筑物的传力体系,这是正确选择地基处理方案的前提条件之一。

技术上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可能很多,但只有清晰地了解研究建筑物的建筑布局、造型、体量、上部结构形式和基础形式、传力体系等,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出最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案。

2.2 全面调查研究场地地质条件
许多地基问题是由于对工程地质条件了解不够全面造成的。

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不仅仅是判断是否采用天然地基的重要依据。

更是选取地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可以调查清楚建筑物场地的地形地貌,调查清楚工程场地岩土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工程性质、土层厚度和分布范围;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可以检测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天然密度、塑性指数、压缩模量、压缩系数、抗剪强度等。

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场地的适宜性和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等情况。

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可以调查清楚场地的地质构造及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是否存在不良
地质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基中是否存在暗沟、古河道、古墓、古井等情况。

我们应根据工程的需要提对地质勘察出明确的要求。

既要通过地质勘察把地质条件搞清楚,又要避免要求过高过多,造成成本增加,原则上应力争用最少的勘察工作量来满足工程对地基要求上的需要。

如果勘察资料无法提供可能采取的地基处理方法所需的资料,则需要进行补充勘察。

另外应该对工程项目周边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便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是作为参考资料。

还应该收集场地区域内及周边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分布情况的资料。

2.3 熟悉各种地基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的地基处理技术很多,发展也很迅速。

各种地基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取得的处理效果也不同,因而适用于不同的目的。

地基处理问题复杂、难度大、不确定因素也多,通常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

地基处理的选择往往依赖于工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工程技术人员应该熟悉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机理、适用范围、设计计算、施工方法及质量检验方法。

只有熟悉各种地基处理方法,我们才可能在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2.4 全面调查研究场地周围环境
工程现场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必须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考虑到
周边环境条件对地基处理施工制约,以及地基处理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可能影响。

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前,应认真了解场地的“三通一平”情况,考察是否存在影响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的进出场情况,以及施工振动和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应认真研究土体振动和位移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防止由于不均匀沉降导致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开裂、破坏。

另外,还应认真研究邻近建筑物荷载以及周边地下管线渗漏对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和边坡施工安全的影响。

2.5 确定地基处理范围
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和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等。

设计地基处理方案前不仅应该明确建筑物设计对地基承载力、沉降变形和抗液化等要求外,还应该明确地基处理的施工范围。

一般情况下,为了满足土体应力扩散和抗液化的要求,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施工范围都会向建筑物基础范围以外扩大一定距离。

2.6 了解同类工程在相似场地的地基处理经验
某一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往往综合体现了该地区施工机械、工程材料来源、加固效果、施工工期和造价等情况,它往往是该类型工程在该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和施工经验的总结。

因此,同类工程在相似场地上的地基处理经验对本地区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性意义。

另外,可以通过总结本地区类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
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增加地基处理方案的安全可靠性。

3 结束语
与建筑物上部结构比较,地基领域中不确定的因素多、问题复杂、难度大。

如果地基处理方法选择的不好,导致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因此,杂填土处理方法选择的研究对于建筑物地基基础的设计、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和节省建设投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龚晓南.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阎明礼.地基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3]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编.岩土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戴韶生,刘志明.城市杂填土土工特性的研究及常用地基处理方法[j].探矿工程,2002(5):20—21.
[5]张爱军.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的历史与最新发展[j].土工基础,2004,12:64—67.
[责任编辑:尹雪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