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存在及其运动逻辑

合集下载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_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_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实践。

要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包括经典作家的论述和当代人的探索。

要了解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课程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4.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2.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本章引言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l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十多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末又发生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制度的剧变。

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则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坚持建设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当代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在进行不断的探索。

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工人运动在社会实践中曲折发展、不断前进。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其规律
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 力量;
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 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12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9世纪初期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机器大工业时期
?
7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其规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莫尔
莫尔(英)的“乌托邦” 康帕内拉(意)的“太阳城” 闵采尔(德)的“千年太平天国”
欧文
?
傅立叶
10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功绩:
在历史观中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为科学论证人 类社会历史提供丰富思想资料;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 工人觉悟和科学研究资本主义的极为宝贵材料;
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 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6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其规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家庭手工业时期
18世纪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手工工场时期
1871年3月18日,起义取得胜利。

第9章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第9章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新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第16页)
18
• 西斯蒙第在批判李嘉图(同时 也批判萨伊、马尔萨斯及空想 社会者),修正斯密学说的基 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 理论体系。
19
2、资本主义批判
•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批判
– 他指责资本主义生产以增加财富为目的,为了生 产而生产只见物、不见人,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14
一、西斯蒙第
• 西斯蒙第,著名经济学家、历 史学家,1773年出生于瑞士日 内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完 成者,也是经济浪漫主义的创 始人。西斯蒙第代表性经济著 作为181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 学新原理》。
1773~1842
15
1、时代背景
• 经济和政治方面
–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和瑞士等西 欧国家的生产方式仍然以小生产占优 势。因此,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矛盾斗争表现得特别突出。小资产阶 级的代言人一方面要维护资本主义商 品经济的基本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又 要提防大资产阶级对小生产者的威胁。 – 出现了要求回到小生产方式的经济浪 漫主义学说。
23
消费和生产的矛盾
• 西斯蒙第认为人们进行生产只是为了满足他 们的需要,因而是消费引起、先于并决定生 产。
– 第一,在“正常的”社会中,生产不可能是无限 的,因为自然状态中不存在无限生产的动力。他 认为并非只要存在需要就能刺激人劳动,尤其是 刺激人的繁重劳动。 – 第二,只有在不正常社会中才有无限度的生产。 –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是为市场而生产的不正常社 会。
28
• 为什么资本主义会发生消费不足?
– 第一,小生产者的收入和消费是国内市场需求的 支柱。而资本主义生产使许多小生产者破产,沦 为无产阶级,缩减了他们的收入,从而缩减了他 们的消费。 – 第二,资本主义分配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增加利润 而压低工资,导致工人阶级收入和消费的减少。 – 第三,同财富的增长相比,就连富人阶级的消费 也在降低,富人用于个人消费的财富同用于扩大 生产的财富相比,不断减少。因此,其增加的消 费和无产阶级减少的消费相比较后,社会净消费 不断减少。

浅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浅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浅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江露生011010816摘要:。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当代最主要的两种价值观,也是当代最基本的两种社会制度。

所以现在的世界主要有两大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在各自的政治思想引导下,互相敌对、学习、发展、革新。

关键词:政治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互相敌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上两种主要的社会体制。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创造更加良好的物质条件。

而当今资本主义正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妄图将社会主义扼杀于襁褓之中。

两种政治思想均来自西方,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资本主义先与社会主义诞生,一直以来社会主义都是扮演被打压的角色。

社会主义诞生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足够强大。

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成立,而它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但这是不为资本主义所容,随着资本主义的打压,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巴黎公社活动先后进行,但都是以失败告终。

俄国的十月革命的成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新的实践突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

但经过美苏争霸,最后苏联失败,苏联解体,当时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宣布失败。

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西化的结果。

经过近两百年的争斗,以社会主义为思想的政治体制国家,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

如今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中国为代表,西方资本主义是以美国为首,双方进行新的斗争。

互相学习在两大阵营不断的斗争中,却也是不断的互相学习。

现多数共产党国家都是集权国家,因为多党制表现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竞争思维,而一党专政则打上了苏联式计划经济的烙印,影响了后来众多共产党国家。

当前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古巴共和国。

这些国家现在大部分都处于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是在实践中,有的国家部分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般"西方国家阵营"认为其本质接近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题参考【绪论】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性?(1)马克思主义产⽣的历史必然性:任何⼀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思想渊源和主观条件。

经济社会根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产⼒同⽣产关系的⽭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产社会化同⽣产资料资本家私⼈占有之间的⽭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产⼒发展的桎梏,同时它还引发了劳资之间的⽭盾和⽃争。

资本主义固有⽭盾的发展,预⽰着未来社会⾰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向。

实践基础:劳资之间的⽭盾引发了⽆产阶级的反抗。

19世纪30⾄40年代发⽣在法、英、德的三⼤⼯⼈起义标志着现代⽆产阶级作为独⽴的政治⼒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起义的失败从反⾯说明,没有⾰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命的运动,这就迫切需要形成科学理论以指导⽆产阶级的解放⽃争。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千年来⼈类思想和⽂化发展中的⼀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和发展起来的。

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善于吸收⼈类⽂明成果,⽽且他们⾸先是⾰命家,他们积极参加和指导⼯⼈运动,他们毕⽣的使命都是和争取⽆产阶级和⼈类的解放密切联系在⼀起的。

这种密切联系,是他们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总之,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不仅提出了创⽴新的科学理论的任务,⽽且也从各个⽅⾯为创⽴这种理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他们顺应时代要求,将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产⽣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性:马克思主义诞⽣150多年来,指引各国⽆产阶级和劳动⼈民进⾏了艰苦卓绝的⽃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亿万⼈民群众的实践,⼈类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继承关系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充满着继承与否定的 辩证关系, 每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取代旧的社 会制度时, 首先有一个继承问题。资本主义和 社会主义这样两种相对高级的社会形态的更替 过程更是如此。
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 要阶段, 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而且经过几 百年的发展, 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 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主义不 能脱离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 在“ 空地” 上另 起炉灶, 而是要在继承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基 础上发展自己。
对抗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 的两种社会制度, 因此,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抗 关系。只要这两种制度同时存在, 二者之间的 对抗就不会停止。只是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和 时代主题的变化, 二者解决、处理对抗关系的 主要方式和手段在发生变化罢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一大批社会主 义国家建立, 增强了世界上社会主义的力量。 40年代末, 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发起成立了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 用来遏制、对抗苏联和欧洲 社会主义国家。
进入本世纪70年代以后, 随着新科技革命 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增强,随着世 界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 的主题, 社会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主要形式 和解决对抗关系的主要手段, 是“ 和平演变” 与反“ 和平演变” 的斗争。
谢谢!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 主义的关系
大兵
当今世界正处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时代,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这种 形势下,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的关系, 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 理论和实践课题。
从总体上来看, 二者既相互对立、相互排 斥, 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呈现出一种对立统 一、竞争共处的态势。这种态势在两个不同方 向上延伸辐射, 构成了在纵向上的继承和取代 关系, 在横向上的互补和对抗关系。

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论资本主义的的缺陷所谓“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

资本主义并没有准确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也对资本主义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

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

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的困难和内在缺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资本主义要得到的是利润,要得到利润,就得压迫、统治自然的人。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提高剥削程度,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大部分的资产掌握在小部分资本家的手中,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主义就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创造性冒险活动不仅给企业家,也给全球经济的每一个成员带来了不确定性,冒险活动的波动制造出一种起伏不定的经济环境。

在创新型经济体中,没有足够的先例来帮助估算这种或那种结果出现的机率。

资本主义在人才机制上也存在很大缺陷,市场经济不完善,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加上私人资本的继承,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和深层社会矛盾。

二、政治方面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三章

矛盾运动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 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循环往复发展的过程。 现实意义: 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思考:
5
思考:
1、科学理论水平高低是衡量生产力水 平高低的客观尺度。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① 广义的生产关系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 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② 狭义的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 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全部 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的 分配关系。
社 会 形 态 结 构
政治上层建筑 (政治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经济形态)
上层建筑 作 用 生产关系 作 用 反 作 用 反 作 用 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经济基础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方式
生产力
‫ ﻼ‬统一性
社会历史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思考:
试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阐述邓 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社会基本矛盾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其 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根本, 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和 上层建筑的变革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 的。
1、上层建筑适应自己的经济基础,就会推动 社会进步。 2、试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马原》第三章社会发展规律

《马原》第三章社会发展规律

全 社 会 共 同 所 有 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人们在生产中 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
所有制形式
相互关系
分配关系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平等关系 全人身依附关系 半人身依附关系
平均分配 全部占有 贡赋、地租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平等互助关系
铁 器 适合 封建主义打破 奴隶社会
青铜器 适合 奴隶社会打破 原始社会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 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
a.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 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 会关系
b.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 组织和管理形式。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 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 用。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 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 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生 决定


产 关
力 反作用 系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 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 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 反映,例如,政治、法律、道德、文学、 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和各种社 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态指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 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 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 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 艺术、宗教等形式中。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 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方法的哲学。

同时,是由马克思提出并有马克思主义者完善出的一套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思想体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都从不同侧面结实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的观点也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作为当今社会主要存在着的两种社会形态,存在着两大方面的关系。

从纵向发展看,存在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关系,表现为辩证否定的关系;从横向发展看,两者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关系。

因此,正确认识与把握两者的关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问的统一关系,是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

具体表现为相互依存关系、借鉴合作关系、相互转化关系。

社会主义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斗争。

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将长期并存共处。

二者之间既有合作竞争又有对立斗争。

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在当代社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统一性的一面,这种统一性表现为历史继承关系、互补合作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继承关系。

人类社会历史是各种社会形态辨证发展演进的过程,后一种社会形态对前一种社会形态都是既否定有继承的关系,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更是如此。

资本主义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主义不能脱离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其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种互补合作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存在及其运动逻辑

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存在及其运动逻辑

作者: 屈旻;陈建兵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出版物刊名: 学术论坛
页码: 25-2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资本;社会主义;资本运营;资本监管
摘要:资本范畴和资本分析方法是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重要工具。

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客观存在与国际垄断资本的压力,共同导致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存在。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全球化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形态及其运动逻辑。

社会主义社会资本运营和资本监管是资本运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环节,科学、合理的资本运营和资本监管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2)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 成、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密度、人口的迁徙 等状况。
“人口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 产资料只能以算术级率增加”; 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两种办法: 一种叫做“预防的抑制”,即 要求人们节欲和独身;另一种 叫做“积极的抑制”,即通过 失业、贫困、饥饿、瘟疫和战 争等办法来消灭过剩人口。而 且马尔萨斯认为“积极抑制” 措施是恢复人口增长与生活资 料增长平衡的最有效手段。
劳动者(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 识,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 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2)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3)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4)它是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体现。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economic base)
(1)含义: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
产力所决定占统治地位 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正确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
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的 经济制度。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2、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内容
(1)生产关系(relations of production) 的内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 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的外延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 制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
( 2) 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 方向和形式

资本逻辑支配下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规律

资本逻辑支配下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规律

资本逻辑支配下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规律韩昌跃(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提要: 资本逻辑就是资本的增值和扩张逻辑,是占社会主导地位的资本的运动规律及其力量。

它源自于资本取得主体地位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驱动着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

在当代,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运行和发展规律展现得更为全面和充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资本逻辑支配下,资本从对经济领域的控制扩展为对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领域的全面控制,并进一步扩展到全球范围,形成了资本主义运行的完整过程,全面展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二是在资本逻辑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由经济领域向社会各领域、再向全球范围的扩展和延伸,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充分展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 资本逻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发展规律中图分类号: D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18)02-0038-07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1]601这里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就是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其形成的主导力量就是资本逻辑,源自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在当代,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不断开拓,资本全球化迅猛发展,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展现得更为全面和充分。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逻辑的扩张、展开,驱动着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过程;二是资本逻辑的矛盾演化决定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

一、资本逻辑是占社会主导地位的资本的运动规律及其力量从历史发展事实来看,资本逻辑源自于资本但又不等同于资本。

资本发展成为资本逻辑需要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资本“量变”和“质变”辩证的历史运动结果。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异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异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异同一、基本定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政治概念。

关于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先哲们原来有过严格的定义,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调控+资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调控+无产阶级政权。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已经非常清楚:私有制与公有制仅仅只是生产的组织工具,市场调控与计划调控仅仅只是国民经济的调控方式,因此它们都不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既然如此,就应该重新定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否则将会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我认为:应该从社会分配环节来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的举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财团政党政治;所谓社会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坚持全民平等、公平的举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全民政党政治。

由上述的重新定义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不举张社会大众利益,资本主义社会也要谋求社会大众利益,但是,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要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而社会主义社会总是平等、公平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对待劳资双方。

二、根本目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而不断满足资本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资本利益而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

由上可知,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并不完全对立,其表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扼杀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扼杀资本利益。

但是二者之间是有显著区别的,其表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的保障程度不及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对于资本利益的保障程度不及资本主义社会。

三、基本矛盾私有资本者与劳工之间的矛盾即劳资矛盾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对于劳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观点,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因为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浅谈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浅谈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浅谈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内容提要]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雇佣的联合劳动为主要特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被以自主的联合劳动为主要特点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逐渐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生产的自主性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认识,正确处理生产的自主性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完善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

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全面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才能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进程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根据他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长期研究,揭示了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莫尔抨击当时英国社会: ◆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抨击“圈地运 动”,喻为 “羊吃人”; ◆私有制是社会病态与悲剧的最终根源。
羊吃人!
“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 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 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 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 野、住宅和城市。”
莫尔描绘理想社会——乌托邦



乌托邦人以务农为本 业。每天劳动6小时, 然后进行科学、艺术 和体育等活动; 实行“ 按需分配 ”, 产品归社会所有; 主要公职人员由居民 选举产生,公事由集 体讨论决定。
巴达式的共产主 义。”----恩格斯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法)的“实业制度” 傅立叶(法)的“和谐制度” 欧 文(英)的“公社制度”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圣西门(1760-1825)
法国思想家,出身法国贵族世家。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投身革命洪 流,完成了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的转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又促使他深 入研究社会问题。 代表作:《论实业体系》、《一个日 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
●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一种奴隶的、无耻的 和饥饿的不平等制度。 平 等 共 和 国
◆每一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上都
应是平等的; ◆土地和财产及其产品都应当是 公有的; ◆分配上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
必须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劳动人民革命专政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主要特点 ① 从理论上论证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 的必然性。 ② 采用法律条文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 和原则,把理想社会法律化、制度化。 ③ 明显带有绝对平均主 “禁欲主义的、禁绝 义和禁欲主义色彩。 一切生活享受的、斯

马克思社会学理论

马克思社会学理论
由于资本主义依然存在这些固有矛盾,它并没有摆脱危机。战后依然发生了四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1979—1982年和1990—1993年,特别是以后几次危机,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生产波动频繁,工人失业和企业破产数量均创战后最高记录。美国失业人数在40年代平均每年为270万人,到1983年失业人数超过了1000万人。1996年,仍然有近700万人失业。1994年以来,欧洲共同体15国平均失业率一直徘徊在11%左右,社会上存在着1800万人的失业大军。企业开工率50年代最高达到95.5%,80年代最高只达79%。战后经济危机还表现为“滞胀”的新现象,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长期存在。在“滞胀”环境下,国家运用干预手段面临两难的选择。因为,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扩大国家支出;而要抑制通货膨胀,又必须紧缩银根,这就使经济增长和稳定价格水平两种目标不可能同时存在。1983年以后,西方国家经济大体是低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3%左右。90年代以来,进入新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势头普遍放慢,和由政府干预调节市场,直至国际调节的尝试,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矛盾。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9页)尽管资本主义灭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或迟或早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社会生产的正常比例遭到破坏,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与这个过程相适应,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日益加重,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极少数大资本家手里,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这些矛盾,依靠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根本解决,只有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使社会更好地组织生产,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和计划的作用,避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政治、思想、文化的巨大进步,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来 的可能性, 以及资本承载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可能性。撇开社会制度属性 , 任何人类社会再生 产都 要走 向扩大再 生 产 , 这是 社 会 生 产力 发 展 、 社
会进 步与社会 文明发 展 的基 础 。在 这个 意义上 , 任 何投 入都是为 了获取 更 大 的收益 和更 多 的社 会财
本产生的前提条件。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 只能是 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 这个 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 本, 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J 。 腭 实际上, 资本的产生除了需要具备生产资料与劳动 者 的分离 、 雇佣 劳动 的出现这两 个条件之 外 , 要 还需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私人雇佣关系仅仅是产生 资本主义的条件之一。 l( “ ” 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 2 J 关系的产生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生, 都 需要从商 品货 币关 系 的分析 人手 。 J ’ ” ( 资本 主义
2 1 第 2期 0 0年 ( 总第 29期) 2

学 术 论 坛 AAE C FRM C D MI O U
N . ,00 O 22 1 ( u li l N .2 ) C muav y O 29 te
社会主义社 会 的资本存在及 其运 动逻辑
屈 曼 , 陈建兵
[ 摘 要 ] 资本 范畴和 资本 分析 方法是 分析 社会 主义 经济运 动规 律 的重 要 工具 。社 会主 义 大力发展
会的资本存在
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使用 的资本范畴, 主要 是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 资本就是资本主义 经济关系中的“ 资本” 。马克思在《 资本论》 第一卷 中阐述资本原始积累时, 对资本产生的社会历史条
[ 基金项 目】20 0 9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及其在 当代 中国的发展” 0 C S0 ) (9 K 0 3 阶段 性成果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4 3 (00 0 — 0 5 0 04— 44 2 1 )2 02 — 4
件进 行 了分 析 , 为生 产 资料 和 劳动者 的分离是资 认
资本是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 心范畴 ,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及资本运动的剖析 , 深刻地揭示 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 的一般规律。正 因为资本范
2 5
转化 为吮吸他人 劳动 的手段 ¨( 。 J 资 本范 畴 和资本 运 动 在资本 主义 社会 的二 重 性 , 明资本 范畴具 有从 资本 主义社会 属性 中剥离 表
用; 资本 主义社 会 存 在着 资本 现 象 , 会 主义 也存 社 在着资本 现象 。 j ’ ”6胛 (
资本运 营和资本监 管对 社会 主 义经济发展 具 有重要 意义 。 [ 关键 词 ] 资本 ; 社会 主 义 ; 资本 运 营 ; 资本监 管
[ 作者简介]屈曼 ,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陈建兵 , 西安 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博士,
陕西 西安 704 10 9
[ 中图分类号]D 1 69
社 会主义 的经 济运 动规 律 、 正确 制定 社 会 主义建 设
系; 资本运动既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过程 , 又表现为资本剥削雇佣 劳动 的过程 。正如马克思
的经济发展政策 , 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资本存在的一般 条件与社 会主义社
在《 雇佣劳动与 资本》 中所说 , 作为进行新生产的 手段的积 累起来 的劳动就是资本 - ’ 3 “ 。资本也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资本现象的原因还在于, 在
国内仍然存 在着 各种社 会利 益主 体的差异 , 在国际 上要应对 经济 全球 化 和 国际垄 断 资本 的挑 战。就 国内而 言 , 有 制 占 主体 条 件下 的 多种 所 有 制 并 公 存 、 会 阶层 分 化 、 的社会 阶层不 断出现 , 社 新 各种社 会利益 主体 既要共 同促 进社会 生产力 的发展 , 又存 在着具 体利益 、 益 实现 方 式 的差 别 ; 利 各种 社 会利
富, 资本增值性特点随处可见。因此有学者主张从 任何投入都是为了增加和扩大社会生产力这个非 常宽泛的视野来看待资本 , 认为人类任何性质的社 会形态 、 以及任何发 展 阶段 都存 在资本 现象和 资本 关系H( 。这里的资本概念就是一种普遍的作为 】
社会提供 了资本发 展 的全部条件 。 在资本 主义社 会 , 资本 既表 现为生产得 以进行 的一般 性社 会生产 条件 , 又表 现为 一种社会 生产关
畴和资本分析方法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的 独特作用 , 长期以来人们不 自觉地将资本范畴和资
本分析方法等同于资本主义经 济研究 的“ 专利” , 在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中很少使用。事实上 , 资本现 象同样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存在 , 资本范畴和资 本分析方法也是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 利 器” 。当然, 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资本现象、 社会 主义经济研究也可以使用资本分析方法 , 并不意味 着社会主义社会资本及其运动与资本主义资本及其 运动就完全相 同, 会 主义社 会 资本及 其 运动 具有 社 反映 自身社 会属性 的特 殊 逻辑 。 因此 , 示社 会主 揭 义社会的资本现象和资本运动规律 , 对于深化认识
这种复杂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资本形当前中国社会广泛存在的非公有资本尽管不态的多样性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土地资本与工是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资本形态但却是业时代相联系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以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资本形及与信息时代相联系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信息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社资本等等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 是资产阶级社会 的生产关 系 。从劳动过程 “ 的观点来考察生产过程 , 那么工人并不是把生产资 料当作资本 , 而只是把它当作 自己有 目的的生产活 动的手段和材料。只要我们从价值增值过程 的观 点来考察生产过程 , 情况就不同了。生产资料立即
社会生产力的现 实需要 以及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客观存在与 国际垄断资本的压力, 同导致社会主义社 共 会 的资本存在 。社 会 主义 生产方 式 、 社会 主 义生产 关 系和 经 济全球 化 决定 了社 会 主 义社 会 的资 本形 态及 其运动逻辑。社会主义社会资本运 营和资本监管是资本运动促进社会 经济发展 的必经环节, 科学、 合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