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和振动图象学生

合集下载

微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学生)(1)

微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学生)(1)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核心考点提示】两种图象的比较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研究对象一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的所有质点研究内容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图象物理意义表示同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图象信息(1)质点振动周期(2)质点振幅(3)某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4)各时刻速度、加速度的方向(1)波长、振幅(2)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3)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4)传播方向、振动方向的互判图象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图象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随着时间推移,波形沿传播方向平移一完整曲线占横坐标的距离表示一个周期表示一个波长【微专题训练】例题1: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参与波动的、离原点x1=2m处的质点,Q是参与波动的、离原点x2=4m处的质点。

图乙是参与波动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所有参与波动的质点计时起点相同)。

由图可知()A.从t=0到t=6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0.6mB.从t=0到t=6s,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1.2m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v=2m/sD.从t=0起,质点P比质点Q先到达波峰E.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像[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周期为2s,6s=3T,每个周期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4A,因此从t=0到t=6s,质点P通过的程为12A=60cm=0.6m,选项A正确;质点Q通过的路程也为0.6m,选项B错误;由题图甲可知波长为4m,这列波的波速为v=λT=2m/s,选项C正确;质点P在t=0时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质点Q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因此质点Q比质点P先到达波峰,选项D错误;由于质点Q在t=0时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因此题图乙可能是题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像,选项E正确。

例题2: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05s 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 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谐波速度大小为20m/sB .简谐波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C .t =0.25s 时,质点Q 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 的加速度D .t =0.1s 时,质点Q 的运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E .t =0.3s 时,质点Q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大于质点P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解析] 由图中数据及波速公式得v =λT =20m/s ,选项A 正确;由图乙可知t =0.05s 时质点P 正沿y 轴负方向运动,可知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选项B 错误;Δt =0.25s -0.05s =0.20s =T ,经过一个周期各质点回到t =0.05s 时的位置,而t =0.05s 时,质点Q 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 的加速度,可知选项C 正确;由图示位置再经0.05s 即t =0.1s 时,质点Q 正经过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D 正确;t =0.3s 时与图示位置时间间隔Δt =0.3s -0.05s =0.25s =114T ,此时Q 位于平衡位置,P 位于波谷,选项E 错误。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1节简谐运动及其图像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1节简谐运动及其图像
(2n 1) (n=0,1,2,3,...)
说明:一切复杂的振动都不是简谐振动,但它们 都可以看作是若干个振幅和频率不同的简谐振动 的合成。因而它们的振动曲线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的合成。
课堂练习
1.
x/m
写出振动方程 x=10sin(2π t)cm .
2.某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五、简谐运动的图像
方案一:在水平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置一支记 录用的笔,在下面放一条白纸带,当小球振动时, 沿垂直于振动方向匀速拉动纸带,笔就在带上画 出一条振动图线。(动画模拟)
方案二:(演示)做一个盛沙的锥摆,让其摆 动,同时在下边拉动一块木板,则摆中漏下的 沙子就显示出振动的图象。
方案三:频闪照片(介绍)
x=0时,F回=0 、a=0; x=±A时,F回和a达最大值.
说明:
1、简谐运动的图像是质点做简谐运动时,质点的位 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曲线还是余弦曲线,这决
定于t=0时刻的选择。即图像形状与计时起点有关.
3、从图中可得振幅A 、周期T 、任意时刻的位移x; 注:相邻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位置之间的时间 为一个周期T . 4振动图象不是运动轨迹.
两个摆长、周期与振幅都相同的单摆,它们振动步调总一 致时,我们就说它们的相位相同,振动同相.
当它们的位移总相反时,我们可以从振动表达式推知它们 的相位一定相差π,就说它们的相位相反,振动反相.
两个单摆的振动步调不相同,就是因为它们具有相位差.
所以用来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有:周期、频率、相位与 相位差.
几种常见图形的表达式
x Asin(t)
x Asin(t )
2
x Asin(t )

机械波 学生版--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

机械波 学生版--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

机械波目录题型一 机械波与波的图像类型1 波的形成及传播类型2 波的图像题型二 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题型三 波传播的周期性和多解性问题类型1 时间多解性类型2 空间多解性题型四 波的叠加与干涉题型五 波特有的现象题型一:机械波与波的图像1.传播特点(1)波传到任意一点,该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2)介质中每个质点都做受迫振动,因此,任一质点的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的振动频率和周期相同。

(3)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的情况不同,它的波长和波速可能改变,但频率和周期都不会改变。

(4)波源经过一个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恰好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以v=λT=λf。

2.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内容图像“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时质点向下振动,“下坡”时质点向上振动“同侧”法波形图上某点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线同侧“微平移”法将波形沿传播方向进行微小的平移,再由对应同一横坐标的两波形曲线上的点来判断振动方向类型1.波的形成及传播1(2023·浙江金华·模拟预测)杜甫曾在《曲江》中提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平静水面上的S处,“蜻蜓点水”时形成一列水波向四周传播(可视为简谱波),A、B两点与S在同一条直线上,C、S在另外一条直线上。

图示时刻,A在波谷,B、C在不同的波峰上。

已知波速为v,A、B连线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a,则不正确的是()A.水波的波长为aB.A点振动频率为2vaC.到达第一个波峰的时刻,C比A滞后3avD.从图示时刻起,经过av的时间,B、C之间的距离增大了2(2023·江苏徐州·统考三模)如图,静止水面同一直线上的A、S、B为三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它们的间距为AS=SB=3a。

一滴水落在S处,形成一列向四周传播的水波(可视为简谐波),当水波的同一波峰经过A、B处时,S处的质点刚好经过平衡位置,且S、A(或B)之间只有一个波谷。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运动的图像1.机械振动1)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机械振动,常常简称为振动。

机械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是区别于以前所学的各种运动的一种特殊运动。

如下列物体的运动是机械振动:小球在两光滑斜面间来回运动;用线悬挂一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摆动(单摆);木块在水面上下运动;击一下鼓,鼓膜的起伏运动,等等。

2)机械振动的特征:第一,有一个“中心位置”(通常称为“平衡位置”),这也是物体停止运动时所在的位置。

如,把单摆的小球拉开再放手,小球就在平衡位置附近左右振动,经过多次重复,最后停在平衡位置。

振动的第二特征,运动具有往复性,这是振动的最大特点。

3)产生机械振动的条件是:一是每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就会受到回复力的作用,这也是振动物体的受力特征;二是阻力足够小。

如果阻力大物体就无法振动,例如单摆的摆球在水中或在很粘的油里,由于阻力很大,几乎不会产生振动。

2.回复力1)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叫做回复力。

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与物体的受力有密切关系。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能返回地面,是因为受到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

与此类似,物体所以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而不远离,并经多次重复以后还停在平衡位置,是因为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回复力的作用。

因此,不论振动物体处于平衡位置的哪一侧,回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因而回复力是变力。

2)回复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由振动物体在指向平衡位置方向上所受的合力来提供。

3.振动物体的位移由于振动是一种往复运动,振动物体的位移不像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那样可以继续增大。

因此在振动中,振动物体的位移是指振动物体相对于平衡位置而发生的位移,它的大小等于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方向始终由平衡位置指向某时刻振动物体处于的位置。

只要物体不在平衡位置就有位移,物体在平衡位置两侧位移方向不同。

位移方向与回复力方向相反。

物理机械振动、简谐振动图像讲解

物理机械振动、简谐振动图像讲解

物理机械振动、简谐振动图像讲解物理机械振动、简谐振动图像讲解一. 本周教学内容:机械振动、简谐振动图像二. 总结归纳知识网络:三. 重、难点分析1. 描述振动的量(1)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

(2)振幅A:振动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

(3)周期T和频率f: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叫周期,而频率那么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它们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 < "0" 1248287925"> 其中摆长4. 简谐运动的图象(1)如下图为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它反映了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其轨迹并非正弦曲线。

(2)根据简谐运动的规律,利用该图象可以得出以下信息:1°振幅A、周期T以及各时刻振子的位置。

2°各时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

3°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4°某段时间内振子的路程。

5. 振动的类型(1)简谐运动(又称自由振动):机械能守恒,振幅不变,周期等于固有周期。

(2)阻尼振动:系统机械能不断损耗,振幅不断减小,周期等于固有周期。

(3)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4)共振:当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的受迫振动,振幅最大。

【典型例题】例1. (1998年?全国)如下图,两单摆摆长相同,平衡时两摆球刚好接触。

现将摆球A在两摆球线所在平面内向左拉开一小角度释放,碰撞后,两摆球分开各自做简谐运动,以mA、mB分别表示摆球A、B的质量,那么()A. 如果mA>mB,下一次碰撞将发生在平衡位置右侧B. 如果mAC. 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下一次碰撞都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右侧D. 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下一次碰撞都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左侧解析:碰撞后两球各自做简谐运动,两摆的摆长相等,周期的大小与振幅、质量无关,两摆的周期相等。

第72讲机械振动机械波——yt图和yx图

第72讲机械振动机械波——yt图和yx图

第72讲机械振动、机械波——y-t图和y-x图一、知识提要1.简谐运动(1)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的特征:回复力F=-kx,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3)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②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③周期T和频率f: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即T=1/f.(4)简谐运动的图像①意义:表示振动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注意振动图像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②特点: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③应用:可直观地读取振幅A、周期T以及各时刻的位移x,判定回复力、加速度方向,判定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2.波长、波速和频率及其关系(1)波长:两个相邻的且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振动在一个周期里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2)波速:波的传播速率.机械波的传播速率由介质决定,与波源无关.(3)频率:波的频率始终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4)三者关系:v=λf3. 波动图像: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当波源作简谐运动时,它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波,其波动图像为正弦或余弦曲线.(1)由波的图像可获取的信息①从图像可以直接读出振幅(注意单位).②从图像可以直接读出波长(注意单位).③可求任一点在该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包括大小和方向)④在波速方向已知(或已知波源方位)时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⑤可以确定各质点振动的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总是指向平衡位置)(2)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的比较: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研究对象一个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所有的质点研究内容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图象物理意义表示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图象变化随时间推移图象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表示一个周期表示一个波长一个完整曲线占横坐标距离二、例题解析【例1】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HzB .质点振动的振幅是2cmC .在t=3s 时,质点的速度为最大D .在t=4s 时,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例2】(2016,四川卷)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 、Q 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 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 ,当波传到Q 开始计时,P 、Q 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4)F=-kx是判断一个振动是不是简谐运动 的充分必要条件。凡是简谐运动沿振动方 向的合力必须满足该条件;反之,只要沿 振动方向的合力满足该条件,那么该振动 一定是简谐运动。
3.振幅、周期和频率:振动的最大特点是往 复性或者说是周期性。因此振动物体在空间 的运动有一定的范围,用振幅A来描述;在 时间上则用周期T来描述完成一次全振动所 须的时间。
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振动加强点的特点是两
列波在该质点引起的位移和速度始终同方向,
而不是看某一时刻的位移大小;振动减弱点则
相反。
3.波的衍射: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 孔的尺寸小于波长或与波长相差不多。
4.波的图象:
(1)物理意义:描述某一时刻介质中所有质 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以质点偏离 平衡位置的位移为纵坐标,以各质点的平 衡位置为横坐标。
k
(其中m是振动物体的质量,k是回复力系数, 即简谐运动的判定式F= -kx中的比例系数, 对于弹簧振子k就是弹簧的劲度,对其它简 谐运动它就不再是弹簧的劲度了),与振幅 无关。
4.受迫振动和共振:
(1)受迫振动:物体在驱动力(既周期性外 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①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1)振幅A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一 定要将振幅跟位移相区别,在简谐运动的振 动过程中,振幅是不变的而位移是时刻在改 变的)
(2)周期T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 率f=1/T 也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 由振动系统本身的因素决定,叫固有周期。
任何简谐运动都有共同的周期公式: T 2 m
(3)周期T:即质点的振动周期;由波源决 定,即波源的振动周期。
(4)常用结论:
①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恰好为波长。 由此: v=λ/T=λf;λ=vT.

第6章第3课时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

第6章第3课时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
Δt′=kT+ T,
T
, s 4 4k 3 v′= =(4k+3)m/s(k=0,1,2,…).答案为D.
3
T
4
应用平移法与特殊点法是处理波的 问题的两种最常用的方法,若所研究质 点在特殊点上(如最高点、最低点、平
衡位置),且Δt正好是 T的整数倍时 4 常用特殊点法.平移法只要根据s=vt算出 传播的距离再对波形进行平移即可.
A.1m/s
图6­3­11 B.2m/s C.3m/s
D.4m/s
【 解 析 】 由 题 图 可 知 周 期 T 8 s. 如图,v s t 6 6 m / s 1m / s
4.(2010×天津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 到M点时波形如图6- 12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 3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D )
点评 波的传播是以波源为中心向 四面八方传播的.图中的坐标原点O为波 源,则正、负半轴表示两个传播方向, 此时两个方向的波形具有对称性,而不 能视为同一个波形图.
如图6-3-4所示是沿x轴正方向 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其 波速为2m/s,由此可推出( )
A.下一时刻图中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 B.下一时刻图中质点c的速度将减小 C.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4cm,位移为零
D.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 稳定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图6-3-4
由 波 的 图 像 知 波 长 4 m, 所 以 周 期 T

v
1 s,
A项 正 确 ; 由 波 的 传 播 方 向 和 质 点 振 动 方 向 之 间 的 关 系 知 , 此 时 x 0处 的 质 点 向 y轴 负 向 运 动 , B 项错误;质点运动时越接近平衡位置速度越大, t 1 4 s T 4 时 , x 0处 质 点 已 运 动 到 x轴 下 方 ,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振动和振动图象
1.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
A .频率、振幅都不变
B .频率、振幅都改变
C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D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2.(2014年江西八校联考)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10sin(
π
4t )cm ,则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5 cm
B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4 s
C .在t =4 s 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D .在t =4 s 时质点的位移最大
3.(2012年高考重庆理综)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如图所示.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4.弹簧振子以O 点为平衡位置,在B 、C 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t =0时刻,振子从O 、B 间的P 点以速度v 向B 点运动;在t =0.20 s 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 ;在t =0.50 s 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 .
(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
(2)若B 、C 之间的距离为25 cm ,求振子在4.00 s 内通过的路程.
(3)若B 、C 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是指()
A.速度为零的位置B.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C.加速度为零的位置D.位移最大的位置
2.一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t1和t2时刻,质点运动的()
A.位移相同
B.回复力相同
C.速度相同
D.加速度相同
3.如图所示,小球在B、C之间做简谐运动,O为BC间的中点,B、C间的距离为10 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最大位移是10 cm
B.只有在B、C两点时,小球的振幅是5 cm,在O点时,小球的振幅是0
C.无论小球在任何位置,它的振幅都是10 cm
D.从任意时刻起,一个周期内小球经过的路程都是20 cm
4.(2012年高考北京理综)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是()
5.悬挂在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周期为2 s,从最低点的位置向上运动时开始计时,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t=1.25 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正,速度为正
B.t=1.7 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负,速度为负
C.t=1.0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D.t=1.5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6.两个相同的单摆静止于平衡位置,使摆球分别以水平初速v1、v2(v1>v2)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它们的频率与振幅分别为f1、f2和A1、A2,则()
A.f1>f2,A1=A2 B.f1<f2,A1=A2
C.f1=f2,A1>A2D.f1=f2,A1<A2
7.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B.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
C .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
D .在t =0.5 s 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
8.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拍摄到的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图甲是振子静止在平衡位置时的照片,图乙是振子被拉到左侧距平衡位置20 cm 处放手后向右运动1
4周期内
的频闪照片,已知频闪的频率为10 Hz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振子振动的周期为1.6 s
B .该振子振动的周期为1.2 s
C .振子在该1
4
周期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D .从图乙可以看出再经过0.2 s 振子将运动到平衡位置右侧10 cm
9.一个质点在平衡位置O 点附近做机械振动.若从O 点开始计时,经过3 s 质点第一次经过M 点(如图所示);再继续运动,又经过2 s 它第二次经过M 点;则该质点第三次经过M 点还需要的时间是( )
A .8 s
B .4 s
C .14 s
D.103
s 10.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它所受的回复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为正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从0到2 s 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运动
B .在t 1=3 s 和t 2=5 s 时,弹簧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在t 2=5 s 和t 3=7 s 时,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在t 从0到4 s 时间内,t =2 s 时刻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做功的功率最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1.(15分)将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下端系上质量为m 的物块.将物块向下拉离平衡位置后松开,物块上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周期恰好等于以物块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摆长的单摆周期.请由单摆的周期公式推算出该物块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 .
12.(15分)有一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的B 、C 之间做简谐运动,已知B 、C 间的距离为20 cm ,振子在2 s 内完成了10次全振动.若从某时刻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t =0),经过1
4
周期振子有正向最大加速度.
(1)求振子的振幅和周期;
(2)在图中作出该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 (3)写出振子的振动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