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初二下)1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3生活中的透镜 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生活中的透镜学案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1)尝试用已有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亲自制作和使用望远镜等的实际过程,加深对他们成像原理的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2)通过亲自制作和使用望远镜,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难点: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课前复习】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透镜的分类、作用等一些1.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__________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2.投影仪上有两个光学仪器:__________镜和__________镜,作用分别是成__________的像、改变__________方向.3.放大镜是一个__________,它可以成__________的像.【基础知识】生活中应用凸透镜的仪器非常多,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本节知识学习三个最常用的含有凸透镜的仪器.1.照相机你喜欢摄影吗?熟悉照相机的话,你一定知道,照相机中最重要的部件是相机的镜头.每个相机的镜头都用镜头盖保护,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的原理如图3—12所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对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你也可能会问:照相机中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其实实像和虚像的最简单的区别在于实像能被光屏、白布、纸、手等物体承接,它是真实光线的会聚,而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用光屏等物体承接.所以,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实像,可以被底片承接.所以,照相机所成的像的特点是:缩小的实像.课本上介绍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方法: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够套入另一个之中,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 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用此相机成像时,半透明纸相当于底片,在其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像,而且这个像与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的.你能总结一下照相机能成什么样的像吗?对,是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你们教室中有投影仪吗?如果有的话,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它也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仪器.将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把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至此,你可能马上就会说出投影仪成的像是实像,对,因为像可以被天花板承接.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像,而且这个像是倒立的.投影仪上还有一个我们学习过的光学元件:平面镜.它的作用也很关键,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要总结投影仪中的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该很容易吧,是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你一定使用过放大镜吧,它也是凸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把放大镜放在物体的上方,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想一想,放大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首先,成的像与物体的方向一致,因此像是正立的,其次像是放大的.你能用手或白纸将这个像接住吗?可以试一试.放大镜成的像是接不住的,因此是个虚像.好,我们现在可以总结出放大镜成像的特点了:是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随堂练习1.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
八年级物理下册6.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2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6.3生活中的透镜》研究活动方案
课题一:学看照相机说明书
活动目的:
经过学看照相机说明书,学会在理解仪器工作条件和操作要求的前提下,依据说明书
的要求正确的操作仪器.
活动指导:
⑴记录说明书上你以为实用的内容,并根听说明书的提示进行简单操作.
⑵说明书上有一些看不懂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波及的是产品在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
但它其实不阻碍我们正确的使用仪器.
成就形式:
每人交一张自己满意的拍照作品,在全班进行展出.
课题二:制作模型照相机
活动目的:
锻炼学生自己着手操作的能力;体验自己着手制作的乐趣;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物距、
像距、焦距三者之间的关系.
资料:硬纸板、凸面镜(焦距5- 10cm)、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
制作方法:
⑴用硬纸板做成两个粗细相差极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够套入另一个.
⑵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凸面镜,在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或塑料薄
膜).
⑶将蒙有半透明纸的纸筒插入嵌透镜的筒中,即可构成一个模型照相机.
操作方法:
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面镜对着光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就能够在半透明纸上看到室外光景清晰的像了.
课题三:认识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资料
专心爱心专心-1-
焦距不一样的两块凸面镜、硬纸板
制作:
⑴用硬纸板做成两个粗细相差极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够套入另一个.
⑵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凸面镜.
⑶在另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另一个凸面镜,两个凸面镜还要保证平行正对
⑷物镜的焦距较长,目镜的焦距焦短,两透镜的距离近似为两透镜的焦距之和.
专心爱心专心-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3.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让学生了解凹透镜与凸透镜在成像上的异同。
4.强调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引导学生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判定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成像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透镜知识,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掌握了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光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活中的透镜这一章节的学习将更加具体和深入。学生在这个阶段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的现象充满探究欲望,因此,将透镜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透镜的基本概念、光学性质、成像规律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2.强调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摄像机等光学仪器的原理。
3.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让他们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透镜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物理
透镜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物理活动名称:透镜探究
活动对象:北师大版八年级学生
活动目的: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透镜的成像特性,掌握透镜成像的规律,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活动准备:
1、依据实验需要准备好适量的凸透镜、凹透镜、光屏等器材。
2、安排好实验室,清理整洁,确保实验安全。
3、制定实验步骤、记录表以及数据分析方式。
活动过程:
1、介绍透镜的基本概念以及成像特性。
2、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凸透镜,一组使用凹透镜。
3、每组学生将透镜放置在透明的纸张上,用笔画出透镜的像,测量所得距离并标注在纸张上。
4、每位学生分别拿起一组器材,利用上面所述的透镜贴法,自己进行实验,测量出各个距离并记录到记录表格中。
5、不同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换自己测量记录的资料,并讨论实验结果,指出其中不足甚至错误的地方,并一起研究如何进行错误的更正。
透镜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物理
透镜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物理透镜探究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透镜的种类、特性和使用方法。
2.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活动内容1.透镜种类和特性的介绍(1)凸透镜:中央薄,边缘厚,两面面心向弯曲,凸面透镜将让光线集中到一个点上,这点称为焦点。
凸透镜能够放大光线。
(2)凹透镜:两面都膨胀出来,中心位置最厚,缩小入射光,使光线散开,凹透镜可以缩小物体。
2.透镜的使用方法透镜的使用方法有四种:(1)发散光平行,聚焦光分散: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一面朝上,成图距凸面较近,距凹面较远,可以产生缩小的作用。
(2)发散光分散,聚焦光平行:透镜两面都凸出来,中央区域最薄的一面朝上放大物体。
(凸透镜)(3)发散光平行,聚焦光聚焦:透镜中央最薄的一面朝上,物体距凸面焦点距离小于2倍的透镜焦距,可以使物体放大成像。
(凸透镜)(4)发散光聚焦,聚焦光平行:透镜两面都凹进去,中央区域最薄的一面朝上使物体变小。
(凹透镜)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1)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是一种聚光设备,光线从外部进入凸透镜时,纵向入射方向偏离其中轴线。
当它击中透镜边缘时,它的方向将改变,使得它瞬间聚集在中心轴上,然后继续前进并穿过透镜。
对于这个具体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差别。
(2)物体放置的方向以及透镜的位置。
(3)凸透镜的焦距。
(4)影像的放大倍数。
(2)凹透镜成像原理:凹透镜聚焦的方法与凸透镜正好相反,但两者都采用了色散模型。
在此模型中,光线从曲面折射后,在相交的一点上结合,以使物体变形。
4. 实验操作(1)利用凸透镜观察物体(2)利用凸透镜放大物体(3)利用凹透镜缩小物体三、活动评价1.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透镜的种类、特性和使用方法,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有了深入的理解。
2.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凹透镜、凸透镜成像的现象,并理解成像的规律。
北师大版8下物理 6.3生活中的透镜 教案设计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出问题: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2.要使像具有我们看到的像的特征,物距应在那个范围之内?
教具
借肋于多媒体,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Nhomakorabea知识回顾
1.当物距----于焦距时,生成倒立实像。当物距----于焦距时,生成正立虚像,并且虚像比物体的尺寸----。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在-——之间,得到了——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等于2倍焦距,得到了——的实像。当物距在1倍焦距于2倍焦距之间时,得到了——、——的实像。当成虚像时,像与物的左右——,上下——;当成实像时,像与物的左右——,上下——;
3.放大镜也是____,用放大镜看邮票,邮票应放在____以内,看到的像是____、____的____,并且邮票的像在放大镜的____侧(填“同“或“异“).
作业布置
1.利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距小于焦距B.物距等于焦距
C.物距大于2倍焦距D.物距是任意的
2.放映投影片时,为了使屏幕上的画面减小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课后反思
2、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三、生活中的透镜年级八科目物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三、生活中的透镜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2.3.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整章内容安排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学情分析《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三节,是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理性的认识。
这样安排顺序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认识虚实像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制作照相机模型,学生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
(2) 学生主动观察,能利用自身经验综合分析问题,发展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 通过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激发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
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
教学难点虚像的成像原理。
五、教法学法观察法、演示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镜头”留下美景,同时也记录了世界。
请同学们欣赏“镜头之美”:(ppt图片)二、新课讲授:导语:同学们,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用照相机拍照留纪念。
你们想了解照相机吗?又想了解它的那些知识?一、照相机(教师利用视频介绍照相机的结构)1.介绍照相机:①用课件展示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胶卷什么时候感光…②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以及如何冲印照片?教师:同学们看,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那么在胶卷上会成一个像。
6.3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是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三节内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分清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并使学生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材中分析了一些常用的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照相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投影仪是教师上课以及一些报告常用的辅助设备,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常识。
通过分析一些常用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使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的实际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研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能力,并建立这种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并使学生在生活中乐于观察、勤于思考。
照相机的原理是教学中较重要的内容。
有了上一节课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介绍照相机的原理和使用。
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因此可以做些知识的扩展。
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照相机,可结合生活中的照片,对照片的景色范围,大小选取等提出问题,教学中还可以设计让学生自制照相机,学生会有很大的兴趣去思考和学习。
关于幻灯机和投影仪,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太多接触幻灯机和投影仪,对其了解也不多,所以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图片、学生边学边实验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同时,对光学器件的原理、构造及调节方法等有较清楚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模型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
通过亲手制作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模型,体验探究过程,有利于培养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6.3《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1
南方中学八年级物理自学参考提纲课型:新授 执笔:陈剑峰 合作: 组长: (10年3月1日) 【学习内容】:(第六章 第3节) 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 【学习目标】:①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知道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和作用。
③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功能的增强,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回顾知识、自主预习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收集信息查阅有关显微镜和望远镜种类和用途的资料,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
3、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放大镜活动1:做一做 1、用擦镜纸垫着摸镜面,它中间 、边缘 ,它是 镜。
2、用凸透镜观看课本上的字,并不断改变字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思考: (1)你看到的字体有什么变化:(注意比较像的大小、倒正、虚实)(2)文字离凸透镜多远才观察到放大的像?(二)幻灯机、投影仪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 仪器,用照相机拍照,可以把瞬间情景留为永恒的记忆;用投影 仪放大投影片,可以使教室所有同学看到投影片上的图案;医院 化验室的医生可以在显微镜下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
这些仪器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光学仪器。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1页 共2页活动2:阅读教材第8页第一段内容并观察图6-14,思考完成以下问题:(三)照相机活动3:阅读教材第8页(照相机部分)第10页内容并观察图6-14,思考完成以下问题:(四)显微镜活动4:阅读教材第9-10页(显微镜部分)内容并观察图6-15,了解显微镜的知识,(五)望远镜活动5:阅读教材第9页(望远镜部分)内容并观察图6-15,了解望远镜的知识,并把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第2页共2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 生活中的透镜
《八年级下第六章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②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③知道望远镜,显微镜的有关常识。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②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
③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②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③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学工具】:大幅照相机挂图(或用多媒体室投影仪投影照相机实物)、制作照相机模型的材料多套、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幻灯片、放大镜、一杯水、几个滴水管等。
◆教学情景导入同学们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喜欢,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过程设计一、投影仪让学生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简单介绍其构造。
演示:从“安培和移动黑板”故事投影片中拿出一张让学生看投影片上人物的大小程度,再把投影片放到投影仪上,放置时让投影片上的人脚朝黑板,头向学生,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证实。
然后移开反光镜,使光线直接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直到天花板上成清晰的像,让学生观察并回答:1.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问题回答,讲解后,重新装好反光镜,把图案反射到墙壁上,让学生了解反光镜的作用。
并把“安培和移动黑板”故事的五张投影片逐一放完,简介安培事迹。
补充: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钻研科学的忘我精神,但不能学习在大街上思考问题,被车撞到可就麻烦了(玩笑)。
八年级物理下册6.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1北师大版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教课课题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讲课地址物理实验室讲课教师讲课时间仪器械料照相机的挂图、投影仪、放大镜、教课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复习发问【问题】凸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思虑、回答】么?①u> 2f, 2f> v> f, 倒立、减小、实(写成副板书,以便学生学习新知像识时使用.)②u=2f, v=2f,倒立、等大、实像③2f > u> f,v> 2f, 倒立、放大、实像④ u<f正立、放大、虚像⑤u=f ,不可像引入新课【叙述】这节课我们将应用凸面镜成像的知识来认识一下生活中的透镜.【发问】请大家想想在我们身旁跟【思虑、回答】投影仪(幻灯机)、凸面镜相关的仪器都有哪些?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眼镜等.1. 投影仪【叙述】(联合实物介绍)投影仪的主要结构有:聚光镜、光源、镜头、反光镜、屏幕和投电影.聚光灯为一组凸面镜,其作用是将光芒会聚到一同,增添投电影的亮度.【板画】【问题】(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思虑、回答】在天花板上.)投电影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 来①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源 :Z*xx*]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对比,镜头到天花板的距离是像距,像距大谁大谁小?于物距. [ 根源 :]②物、像哪个大、哪个小?②投影仪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小的物③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色,要知足以体能够放大,像比物大.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③2f > u> f, v > 2f (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关系?u<f )④为了能令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当怎样搁置?④投电影应当倒立搁置.⑤为了获得放大的像,我们能不可以让u<f ?⑤不可以.当 u<f 时,成虚像,不可以在⑥假如希望像变得大一些,并且还要屏幕上成像.保持清楚,我们应当采纳哪些举措?⑥减小物距,同时还要增大像距.⑦安装上反光镜,请你们思虑一下反光镜的作用?⑦反光镜的作用是改变光路,便于观【板书】总结投影仪成像察像.2. 照相机【叙述】(能够联合实物、挂图、模型或教课软件.)能够让同学解说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照相机的主要结构有:镜头(由几个镜片构成,它们所起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面镜)、胶片相当于屏幕、调焦环、光圈环、快门、取景窗.【问题】①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议论、回答】物时,在胶片上所称的像有什么特倒立、减小、实像点?②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对比较,学习物距: u> 2f, ;像距 2f > v> f照相机.调理方法:像变大:减小物距,同时增添像距(拉大暗箱的长度).像变小: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叙述】(能够让认识照相机原理的同学解说.)光圈环和快门的作用:光圈环和快门的配合使用,能够控制暴光量.课后阅念书 P85阅读资料.胶片在经显影、定影便可成为照片的底版了.3. 显微镜【叙述】我们能够利用放大镜看清较【学生活动】在投电影上画一个小物小的物体,可是要想看清细胞等细小体,投影到屏幕上,再让学生经过放的物体,放大镜就不可以知足要求大镜察看屏幕上的物体,前后对照观了.这是我们会采纳显微镜进行观察的结果.察.显微镜的原理是什么呢?学生活动的过程就相当于显微镜的工作过程.指引学生思虑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由两组镜片构成,每组镜片相当于一个凸面镜,也就是我们所说得物镜和目镜.先用一个凸面镜让物体放大成实像,这个凸面镜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在经过一个放大镜使第一次所成的实像形成更大的像.这个放大镜相当于于目镜.4. 望远镜【课件演示】放映望远镜图片,惹起【学生活动】可安排学生在光具座上学生的兴趣.用两个凸面镜组装望远镜.操作时,【叙述】望远镜需要察看远处的物两个透镜要共轴,物镜的焦距较长,体,也就是说要求u>2f,经过物镜目镜的焦距较短,两端镜的的距离近形成一个倒立、减小的实像,因为这似为两透镜的焦距之和.个像太小,还需要用一个目镜放大像,才能进行察看.【介绍】望远镜的种类以及它们的特点.板书设计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一、投影仪和照相机像的特色物距像距调理方法投影倒立、放大、实2f > u>v> 2f像变大:减小物距,同时还要增仪像f距;像变小:增大物距,同时还要减距;照相倒立、减小、实u> 2f2f > v >像变大:减小物距,同时增添像机像f大暗箱的长度)像变小:增大物距,同时减小二、显微镜和望远镜讲堂小结投影仪和照相机的成像的特色、物距、像距、调理方法.。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3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三、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认识虚、实像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型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认识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领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归纳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在实际应用中,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时,像变小或变大时的调节。
教具准备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显微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
新课引入给每一实验小组发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重叠后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问:看到的物体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把两个凸透镜的位置对调,有什么新的发现?总结:这就是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原理。
引入新课。
知识点一幻灯机和投影仪观察:如图所示。
首先,请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构造,找到凸透镜镜头,投影片通过镜头成像。
其次,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
提出问题:1.在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同时介绍便携式投影仪的作用和成像特点。
2.通过以上观察同学们认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是什么?(强调物距小于像距)归纳总结: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异侧。
2.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来工作的。
知识点二照相机观察:如图所示。
(教师利用视频介绍照相机的结构)介绍照相机:①用课件展示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胶卷什么时候感光;②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以及如何冲印照片。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6章 第3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3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2.知道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实际实验认识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了解它们的成像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特点.【难点】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特点.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幻灯机和投影仪【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11,完成以下问题:幻灯机或投影仪是将幻灯片或投影片上的图像(相当于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幕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像的仪器.【合作探究】探究一幻灯机(投影仪)1.图片2.结构由光源、螺纹透镜、载物台、凸透镜和平面镜等组成.螺纹透镜的作用:聚光.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凸透镜的作用: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调节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1)天花板上的像与投影片相比较,是放大还是缩小的?是正立还是倒立的?所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答:天花板上的像与投影片相比较是放大、倒立的实像.(2)天花板上的像到镜头的距离与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有何关系?答:天花板上的像到镜头的距离大于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3)要使天花板上的像变得更大些,应怎样操作?答:应该使凸透镜靠近投影片,同时投影仪远离天花板.总结: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教师点拨】1.要想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看到物体正立的像,则物体在放置的时候应该倒放.2.投影仪成倒立的像,不仅物像之间上下是相对颠倒的,左右也是相对颠倒的.知识点二照相机【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完成以下问题:1.照相机的镜头是由多个镜片组成的,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2.物体经过照相机形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合作探究】探究二照相机的成像特点1.图片镜头、胶卷、凸透镜、快门等.3.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4.调节在对物体进行照相时,如果物体到照相机的距离改变,那么胶卷到镜头的距离也要随之改变,这样胶卷上的像才清晰.为了使照片上人像大一些,照相时人应该靠近照相机一些.总结: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教师点拨】照相机最重要的结构是镜头、胶卷.但快门、光圈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快门能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时间,光圈能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面积,二者共同作用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多少,进而控制胶卷上的像的清晰程度.知识点三望远镜【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12,完成以下问题:1.望远镜包括普通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等.2.望远镜一般都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合作探究】探究三望远镜的成像特点1.图示2.结构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两组凸透镜构成.(1)目镜的作用是什么?答:目镜(焦距短的凸透镜)使物镜成的像再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2)物镜、目镜的焦距有何不同?答: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两个透镜的焦点是重合的.3.原理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物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总结:望远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知识点四显微镜【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2,完成以下问题: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2.用显微镜可以看到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直接看见的微小物体.【合作探究】探究四显微镜的成像特点1.图片2.结构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片和反光镜组成.(1)什么是目镜?答: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2)什么是物镜?答: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3)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答:用凹面镜作为反光镜,起聚光作用.3.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总结:显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知识拓展一放大镜1.放大镜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应在物体的另一侧观察.2.除了常见玻璃制的凸透镜之外,水透镜等其他一些透明材料做的透镜均可以制成放大镜.如将一滴水滴在胶尺上,再来观察书上的字,同样可以起到放大的效果.3.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知识拓展二实像和虚像1.实像是由通过镜头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异侧.2.虚像是由通过镜头的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同侧.课堂小结1.幻灯机和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望远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显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5.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第3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几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举出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说出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基本成像特点。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模型幻灯机、模型照相机的使用过程,了解它们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环节1:知识回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它是学习我们今天所要讲的这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的理论依据,所以首先我们来考查一下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师强调:请同学们按照物距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说,先说像的性质,物像同侧或异侧,最后说像距的范围。
生:按照像的性质,物像同侧或异侧,像距的范围依次回答。
教学环节2:放大镜的原理及应用师:正所谓学以致用,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凸透镜在生活中一个简单而又常见的应用,那就是放大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初
二下)1
课题一:学看照相机讲明书
活动目的:
通过学看照相机讲明书,学会在明白得仪器工作条件和操作要求的前提下,按照讲明书的要求正确的操作仪器.
活动指导:
⑴记录讲明书上你认为有用的内容,并依照讲明书的提示进行简单操作.
⑵讲明书上有一些看不明白的内容,这些内容一样涉及的是产品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咨询题,但它并不阻碍我们正确的使用仪器.
成果形式:
每人交一张自己中意的摄影作品,在全班进行展出.
课题二:制作模型照相机
活动目的:
锤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进一步关心学生明白得物距、像距、焦距三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硬纸板、凸透镜〔焦距5-10cm〕、半透亮纸或塑料薄膜.
制作方法:
⑴用硬纸板做成两个粗细相差专门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够套入另一个.
⑵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凸透镜,在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亮纸〔或塑料薄膜〕.
⑶将蒙有半透亮纸的纸筒插入嵌透镜的筒中,即可组成一个模型照相机.
操作方法:
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亮纸之间的距离,就能够在半透亮纸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了.
课题三: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材料:
焦距不同的两块凸透镜、硬纸板
制作:
⑴用硬纸板做成两个粗细相差专门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够套入另一个.
⑵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凸透镜.
⑶在另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另一个凸透镜,两个凸透镜还要确保平行正对.
⑷物镜的焦距较长,目镜的焦距焦短,两透镜的距离近似为两透镜的焦距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