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家庭教育案例《过度溺爱问题学生》
家庭教育案例《过度溺爱问题学生》案例背景该案例涉及一名学生,他表现出过度溺爱的行为模式。
这名学生是家中独生子女,从小得到了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
然而,这种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缺乏责任心和自理能力。
问题分析过度溺爱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以下问题:1. 针对困难和挫折缺乏应对能力:这名学生从小没有经历过太多困难和挫折,因此在面对困难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毅力。
2. 缺乏责任感:由于父母过分关注和照顾,这名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和责任感,对于自己的行为不够负责。
3. 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因为家庭中一切都被父母安排好,这名学生在研究和生活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自主决策感到无力。
解决方案针对过度溺爱问题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家庭教育的方法:1. 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应逐渐减少对问题的干预,让孩子面对困难时独立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
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小任务或者给予适度的挑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责任感和自律性:父母应设定适当的责任和规矩,要求孩子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和家务事务。
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3. 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做一些小决策,例如购物、时间规划等。
同时,可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思考后果,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结论过度溺爱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需要从培养独立和责任感开始,通过逐步减少对孩子的干预和约束,培养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自律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成为有责任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3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3篇作为小学的班主任,在教学中有个别的同学案例进行教育,本文是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案例,欢迎阅读。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一:一个好动的学生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
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好动的学生,他叫姜某某,他人长得瘦小,好动爱讲话,还特别爱随地扔垃圾。
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
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
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
对于张豪麟,任课老师的反应最为强烈,他的行为不仅影响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刁难老师。
任课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的不是,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在我的课堂上他还算能够“识相”。
我利用课余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管不住双手。
有时趁课任老师上课,我到班里听课,他也能认真地听讲,不过最多十几分钟又开始动了。
我也找家长多次沟通,共同教育,也无济于事。
有一天早上,他爸爸突然来学校偷偷地告诉我,孩子得的是小儿多动症。
医生说吃药无利于孩子的身体,希望老师能体谅。
我只能想方法去慢慢地改变他了。
有一天早上正上着课,我发现豪麟在一张废纸上画画,尽管他这样做固然不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
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画的不错。
跟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做作业不过字体就不敢恭维了,我还是及时表扬他。
问题小学生教育案例(精选20篇)
问题小学生教育案例(精选20篇)问题小学生教育案例篇1本学期,我班董某是一个问题学生。
董某学习基础差,隔三差五就会有迟到旷课现象,天性活泼好动,性格粗暴,沉迷网络,打架斗殴。
有时顶撞老师,经常违反校规,课堂上表现不好,爱说话,不听课,有时还在课上玩手机。
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但欠认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严重的品行问题,有时会欺负同学。
董某是个复杂的问题学生,我知道短时间内是不能完全改变他的恶习的。
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真想过放弃,但想到教书育人是一个人民教师的阳光事业,也为了响应习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四有”教师的伟大号召,而且初中阶段是人一生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身为教师,不但要注重教学,还要注重德育教育。
所以本学期我下定决心,要对董某逐步实施教育,让他慢慢改正不良习惯。
二、案例分析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我对董某周围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其生活学习情况,平时留意对他观察,适时的与其谈话交流,通过了解,我知道:董某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在外开了间卖酒的店子赚钱,很少时间在家,更多时间是由奶奶教育,而奶奶文化水平不高,从小又很惯养他,因而他很多时候都是我行我素,更不要说辅导孙子学习。
家离学校较远,平时在校住宿,家长管理不够,养成散漫的坏习惯。
在小学经常被老师批评,对老师的批评习惯了,成了“刀枪不入”的问题学生。
三.个案辅导措施(一)我在任课老师的帮助下制定转化方案。
1、找出造成董某心理问题的“外部因素”,协调改善学校(老师)、家庭(父母亲)与董某之间的关系,为能进行有效沟通创造条件。
2、找准董某心理问题的“内部因素”,即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对症下药,帮助他改变认知,并进行心理重建,使他找到归属感。
(二)具体转化过程如下。
1、改变环境,“外因”是突破口。
我从家庭、学校、社会方面深入分析,找出造成董某心理问题的“外部因素”,我通过家访和电访的方式做了董某父母的思想工作,探讨了家庭教育对策等问题,董某的父母亲很是配合,他们不仅给儿子写了信,承认了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肯定了儿子的优点(其实董某在家很孝顺,做饭、洗衣等家务不错,),还给他在家配置了电脑,装上了宽带。
小学生家庭教育挑战案例
小学生家庭教育挑战案例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
但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家长会遇到各种挑战。
案例一:教育方法不当
某父亲为了让孩子提高研究成绩,采取了过于严厉的教育方法。
他经常指责孩子成绩不好,甚至动手打骂孩子,导致孩子产生逆反
心理,表现越来越差。
解决方法: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要过于强调分数,而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
案例二:家庭环境不良
某孩子家庭虽然条件优越,但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关爱,性格孤僻。
并且,对于孩子长时间使用电
子产品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孩子沉迷于游戏中,影响研究和
身心健康。
解决方法:家长应该扮演好孩子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多和孩子交流,给孩子营造充满关爱的环境,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孩子健康成长。
案例三:生活方式不正确
某孩子喜欢玩手机和熬夜,导致身体状况不佳,甚至出现黑眼圈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父母虽然知道这些问题,但却过于溺爱孩子,不敢制止。
解决方法:家长应该在孩子养成不正确的惯时及时制止,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对孩子进行逐步引导和教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是小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些挑战案例,家长们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关注。
以下是一则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明是一名小学生,生性比较胆小,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的同学不喜欢和他玩,觉得他很怪异,老师也常常批评他不好好听讲。
小明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关注,学校安排了心理教育老师与他谈心。
经过多次交流,心理教育老师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原来,小明的父母从小就很严厉,对他的管理也很严格,这让小明感到束缚和压抑。
他一直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关爱,感到无助和失落。
心理教育老师制定了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安排小明参加一些小组活动,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
同时,她还与小明的父母交流,让他们给予孩子更多更合适的支持和关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了心理问题,表现越来越好。
他的成绩提高了,研究积极性也提高了,同学们也开始主动找他玩。
小明的父母也逐渐明白了如何与孩子相处,建立了良好的家庭关系。
此案例是一个成功的心理干预案例,通过心理教育的方法,成功地帮助小明解决了心理问题,提高了他的心理素质。
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优秀10篇
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优秀10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10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问题学生的写作思路。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篇一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分析]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虽已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
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完整版)学生个别教育案例:问题学生转化
完整版)学生个别教育案例:问题学生转化引导其自我认识在与该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有很多闪光点,如语文和数学成绩较好,善于交际等。
我通过与他交流,引导他自我认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激发他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与该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关心他的生活、帮助他解决问题,让他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从而增强他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3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针对该生的研究问题,我制定了个性化的研究计划,将研究内容分解,逐步引导他掌握知识点,同时鼓励他多动脑筋,学会思考,提高研究兴趣和效率。
4加强家校沟通我与该生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研究进展和问题,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建立家校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通过以上措施,该生的研究和品行逐渐得到改善,成为班级的佼佼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罚分扣分,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师生关系、研究计划、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品行。
虽然这名学生在品行方面存在问题,但是他也有很多优秀的特点。
我发现他活泼好动,号召能力强,于是让他担任体育委员。
他立刻感到有了使命感,在体育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自律能力也有所提高。
同时,他的影响也让其他男生变得更加收敛。
我在班会上表扬他,看到他脸上出现了微笑,这是我的第一步成功。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做好教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善于观察,有敏锐的眼睛,洞悉学生的一切。
这名学生喜欢电脑,思维能力也很强。
因此,我经常与他交流电脑知识,并尽量让他完成他能完成的题目。
每当他回答正确,我都会表扬他,增强他的自信心,引导他积极向上。
我相信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歧视、漠视学生,而应该给予更多的爱、支持和关注。
这种爱需要付出百倍的耐心和细心,用爱的方式在研究和生活中给予严格的要求。
我多次与这名学生谈心,让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他从心底意识到学校、老师是关爱、关心他的。
小学教育案例40篇(优秀版)
《小学教育案例》小学教育案例(一):小学特殊学生教育案例我班有个学生叫陈英杰。
在四、五年级时,是出了名的调皮大王,曾是老师同学心目中的问题学生。
本学期他被校园分到我班。
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经常不及格每一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是班上有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
于是,我找他谈话,期望他在校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善,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善。
透过调查我明白了他有好胜心。
我很高兴,找到了切入点,我的第一步让他做爱群众的事:班上的笤帚坏了,我让他修;班上窗户每一天由他关。
他做这些事很乐意,也做得很好。
我就及时在班上表扬他。
他得到我的表扬就越发热爱班群众了。
例如:有一次,检查卫生的(其他班上的学生)给我班打的分很低属于不合理,他明白后很生气的样貌。
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毕竟在进步了。
为了使他爱同学,爱老师,爱学习,我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
接待我的是他的爸爸,他爸爸向我介绍的全是关于他的缺点,从他爸爸的口气中我清楚他很不受家人的喜欢。
原先,他的爸爸在6年前和他母亲离婚了,问题出在女方。
他爸爸有爱生恨,因此对前妻和他生的这个儿子也一齐恨了。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体育活动。
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羽毛球,给他讲打羽毛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羽毛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苏迪曼杯,谈论张军等羽毛球健将。
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
透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善。
之后,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打羽毛球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
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
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与反思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与反思学生教育案例与反思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案例,这些案例可以给教育者提供宝贵的反思,帮助他们更好地改善教育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以一系列学生教育案例为例,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反思和改进建议。
案例一:小明的学习成绩下滑小明原本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在某个阶段,他的成绩却突然下滑了。
经过询问和观察,发现小明最近沉迷于游戏,并且熬夜成瘾。
老师采取了和家长进行沟通,并对小明进行了正面引导,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成绩得以恢复。
经验反思:这个案例中,小明学习成绩下滑的原因是因为他沉迷于游戏,并且熬夜成瘾。
这提示我们教育者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与家长一同解决。
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与家长进行沟通,正面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案例二:小华在学校遭受欺凌小华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因为个子小而经常受到同学的欺凌。
他感到沮丧和无助,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心理健康。
老师通过和小华进行交流了解到了这个问题,积极采取了措施,如鼓励他参加一些团队活动,培养他的自信心,并在欺凌发生时及时介入。
经验反思:在这个案例中,小华由于个子小而受到同学的欺凌。
教育者需要敏锐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主动的措施帮助他们。
比如,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关注和干预欺凌事件的出现。
案例三:小杰对学习缺乏兴趣小杰在学习上一直缺乏兴趣,对知识的掌握非常浅薄,导致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经过了解,发现小杰平时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老师采取了多种方法,如与小杰进行个别交流,寻找他的兴趣点,并积极引导他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老师还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帮助小杰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经验反思:这个案例中,小杰对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小学生教育典型案例(可编辑
小学生教育典型案例(可编辑案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的一位学生小明,平时学习成绩略显一般,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
他常常拖延做作业的时间,经常需要在课间或者晚上赶作业,导致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听课效果也不佳。
他也经常迟到早退,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容易分心。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和家长采取了有效的方法帮助小明改善学习习惯。
首先,老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对小明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了解了他的拖延习惯和迟到早退的原因。
然后,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明确小明每日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以及一些自我约束的措施,比如设定一个固定的作业时间,避免拖延。
家长在家里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们为小明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他们定期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小明的学习情况,并与小明一起检查作业完成的情况。
同时,老师还鼓励小明树立学习目标,帮助他分析问题,找出学习习惯不佳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老师通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提前预习课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完成作业等。
课堂上老师还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小明的学习兴趣。
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小明的学习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听课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
他也逐渐意识到拖延和迟到对学习的不利影响,通过自我调整,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案例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学的一位学生小华,性格较为内向,平时不太喜欢与同学交流和合作。
在课堂上,他只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很难与同学积极互动,也很少参加班级活动。
为了帮助小华改善团队合作能力,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措施。
首先,老师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小华的兴趣爱好,并安排了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和引导小华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在小组活动中,老师特意安排了团队合作的任务,鼓励小华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习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同时,老师给予小组成员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让小华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通用22篇)
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通用22篇)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篇1小红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学习也很用功,可就是怕考试。
一听说要考试,情绪就极度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心神不定,紧锁眉头。
考试时,考卷发下来,双手颤抖,头脑一片空白,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时题都看不清。
[分析]造成考试怯场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
从生理方面来说,由于缺少睡眠,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过度疲劳;因食欲不佳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身体不适等。
从心理方面来说,父母和教师对考生要求过高,考生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平时复习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产生严重自卑感;考场气氛紧张,监考人员态度严肃,造成考生情绪过分紧张。
[方法]1.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害怕。
要正确认识考前的紧张,适当的紧张有助于促进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分析原因,根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种原因是考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信心不足。
解决的方法就是考前对所要考的科目认真复习。
另一种原因是对考试看得过重,仿佛觉得自己考不好会失去整个世界,即动机过强,引起考试焦虑。
针对这种情况可先分析考试的目的。
考试是为考查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有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需要进一步学习。
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更不能通过排名次来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在考前可进行一些调节,如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或大声说出)“我能考好”,“我复习得很充分”,“我一定能冷静”,“在考场上我会挥洒自如”。
4.考前做些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后再松弛,从而达到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
训练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为止,完成一次训练。
在做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一: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及反思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及反思学生小刚。
纪律差,行为习惯差;他上课常用小动作招惹其他的同学,他经常欺负同学,有时候上课拽女同学的头发、无缘无故骂人,有很多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学习成绩差,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连他自己都识别不出自己写的什么字。
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甚至与老师也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良,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容许,行动上却毫无改良。
这让我非常头疼。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去除隔膜,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
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良。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
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学会与他人相处,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
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信赖他。
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成绩纪律等方面也大大改善了。
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好了很多。
反思: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根本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如果我们成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对于小刚这样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在这次的教育中,我与小刚同学从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
教育孩子只对事不对人的故事案例
教育孩子只对事不对人的故事案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这意味着在批评或指导孩子的行为时,应关注行为本身,而非孩子的个性或人品。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一教育原则的故事案例,旨在帮助孩子们学会正确面对错误,培养良好的心态。
案例一:小明的作业错误小明在上小学三年级,有一天,他在做数学作业时,由于粗心大意,做错了很多题目。
妈妈在检查作业时,没有生气地责怪小明,而是耐心地指出他的错误,并告诉他:“这次作业做得不认真,我们一起来改正这些错误,下次细心一些,一定能做得更好。
”妈妈的话语让小明明白,她批评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本人。
在妈妈的鼓励下,小明逐渐改掉了粗心的毛病。
案例二:小华与同学发生矛盾小华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原因是同学无意中弄坏了他的铅笔。
当时,小华很生气,对同学大发雷霆。
老师得知此事后,将小华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小华,我知道你是因为铅笔被弄坏而生气,但你对同学发火并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去沟通,这样大家才能和睦相处。
”老师的话让小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向同学道歉,并学会了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案例三:小芳比赛失利小芳参加了一场学校的演讲比赛,但由于紧张,她在台上忘词了,最后没能获得名次。
赛后,小芳很难过,担心同学们会嘲笑她。
然而,她的班主任却在班会上表扬了她:“虽然小芳这次比赛没有获得名次,但她的勇气和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失败并不可怕,我们要勇敢面对,总结经验,下次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班主任的鼓励让小芳重新振作起来,她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总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们本人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健康的心态。
小学生教育案例
小学生教育案例在小学生教育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小学生教育案例。
某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个问题,有一位学生小明总是在做加法和减法运算时经常出错,尤其是在进位和退位的情况下更是无法正确计算。
老师在课上讲解了多次,但小明依然无法掌握。
于是老师决定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小明。
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小明扮演买水果的小贩,要求他用数字卡片模拟卖出水果的过程,然后计算总共卖出的水果数量和获得的钱数。
在游戏中,老师特意设置了一些进位和退位的情况,让小明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这些数学概念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案例教学,小明逐渐意识到了进位和退位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在实际操作中,他开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卖出的水果数量和获得的钱数,而且还能够解释自己的计算过程。
通过这个案例教学,小明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他们也通过观察小明在游戏中的表现,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可以看出,案例教学在小学生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具体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多多尝试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案例教学在小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希望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播撒爱的种子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播撒爱的种子马利华“龚浩天,说一说刚才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一位小男孩站起来,满脸通红,一语不发。
“请把你手里的东西拿过来!”他把手中小汽车给了我,低着头。
经过课下询问,他是由于在家里很想玩小汽车,所以从同学那里拿借来玩一下,还没有机会玩,却被没收。
在家里没有玩具玩,所以就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校内和上学的路上,这样他就养成了课下拿人东西的习惯。
怎样帮助他,使他不再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呢?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各不相同,而形成他的性格又有多方面的因素,有来自家庭的教育方法,有来自社会的影响等方方面面龚浩天同学,母亲在昌平打工,一周回家一次,并且只有一天时间。
他跟着父亲在这儿生活,没有人真正关心他的学习和心理健康。
正是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才使他养成了这样一个坏毛病。
这与他得不到真正的爱和关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改变这些不能急于一时,要慢慢感化他,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去努力,全方位入手,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矫治”。
医生讲究对症下药,那么,改变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应如此,找到问题“对症下药”。
为改掉它身上的坏习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一、从点滴之处去关心他,爱他,感化他父母没时间管,缺少了父母的爱就如同失去了半个天空,生活中少了许多快乐。
在那次小汽车被我没收后,我询问清原因,第二天就把东西还给他,还给他买了些瓜子,花生米等,对他说:“你想没想过,当老师把你最喜欢的东西拿走,你高兴吗?别人和你一样,会难受的。
咱们班很多孩子的父母也在外打工,但人家知道不拿别人的东西!以后有什么事情老师会帮助你!”。
孩子低下了头,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二、抓住点滴进步,大力表扬现在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我赞同这句话。
尤其是对于班上这种情况的孩子。
经过我的关注,他的坏习惯有所改善。
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我就拿这一个方面为例,表扬他一段时间的表现。
同学们也为了让他进步,从小的事例中表扬他。
五年级学生不听话案例
五年级学生不听话案例
以下是五年级学生不听话的案例:
案例一:
小明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他非常不喜欢学习,经常在课堂上捣乱,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
他经常和同学打架,不尊重老师,甚至在老师上课时还会故意大声喧哗,影响课堂秩序。
他还经常撒谎,欺骗父母和老师。
案例二:
小红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她经常不做作业,不认真听讲,不参加课堂活动。
她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看小说,甚至还会和同学聊天,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她还经常旷课,不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
案例三:
小强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他非常顽皮,经常在课堂上玩耍,不认真听讲。
他还会和同学互相打闹,影响课堂秩序。
他还经常在课间欺负同学,甚至还会偷拿同学的东西。
以上案例表明,五年级学生不听话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能包括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打架、不尊重老师、撒谎、旷课等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对于这些学生,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如加强家校沟通、给予适当的惩罚和激励、提供心理辅导等,以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问题小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精选5篇)
问题小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精选5篇)问题小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篇1帮助问题学生建立自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我在帮助问题学生的时候要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老师说的话,他总听不明白是什么。
平日里非常好动,上课时一不留意,他就离开座位走到别处去。
上课精神不集中,愿意跟同学打闹,遇到事时总是斤斤计较,作业书写错误百出,多次批评教育也不见效。
一年级时,连最基本的数数都数的丢三落四。
很多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
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由于他母亲在制衣厂上班,白天上班,晚上还要上班,所以平时很少时间检查他的作业,成绩越来越差。
这样,上课时听不明白,上起课来就感觉很没意思。
所以上课时才会那么好动。
明白了他出现问题的症结之后,我仔细分析,认真琢磨。
改变了原来一味的批评教育。
采取了指导、说服、鼓励等一系列方式。
在语言沟通上,我说话时尽量以最简洁、明白的语言与他沟通。
说完之后,先问问他听明白了没有,如果没听明白再说一遍,再不明白就换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说。
还鼓励他遇到有不会、不懂的地方要跟老师说。
每次做作业,我也总是把他叫到我的跟前,让他在我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各种作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出错。
有的时候说七、八遍还是不明白。
有的时候看到他这样真的很生气,但更多的着急,怕他这么小就跟不上,以后的学习就更加困难了。
在担心之余,我还在不断寻找各种方法。
我首先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的家长尽可能抽多些时间在家时指导他写作业。
这样家、校联合教育,可以更好的帮助他取得进步。
在做题时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都会及时表扬。
他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由最开始的惧怕到在我旁边写作业到现在只要一有作业就主动到我这里,有的时候我看他完成得很好,让他回到座位去写,他也不肯离开。
我知道他在进步,他对学习的热情也在一点点高涨。
现在他上课不再到处走动,每次作业也都能比较认真地完成了。
他的点滴进步不仅他自己感受到,就连以前不愿意跟他一起玩的同学也感受到了,他们发现他进步了,都很高兴地跟他一起玩,还有学生说要永远跟他当好朋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12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一):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C,个性倔强,不管什么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爱认个死理。
她小时就听邻居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她是领养的。
自己就有感觉父母不是很疼爱她。
直到之后母亲又生了弟弟,她在家里的失落感就更强了。
平时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太多时间管她,要么就很粗暴地对待犯了错误的她。
久而久之,这就构成了小A此刻的性格特点:内向,很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进入职高以来,也不愿和同学多交往,渐渐同学也疏远她。
她思想就越来越偏激,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疏导在她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她的压制,以致与学校、老师、家长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上课似听非听,作业爱做不做,时常迟到。
对班主任直呼姓名,态度蛮横很不尊敬老师。
作为年段长看到班主任的无奈,我想就应想办法帮忙转化C。
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她常常沟通,并与任课老师交流要个性关注她,有什么不懂的及时给她解答,还给她谈许多人生的道理。
与此同时,我还时常和她家长联系,赞扬在学校的变化,委婉地向他们说出想法,期望家长能够改变对待她的态度。
接下来她开始信任我,遇到问题还会找我帮忙解决。
直到有一次她又和老师冲突,自己不告而辞擅自离开学校,我和班主任情急之下把她家长叫到学校,告知状况以期望家长配合解决问题。
C明白家长被叫到学校后,十分生气指责老师不就应叫家长,不尊重她的感受,让她丢面子了。
之后她对我的态度也改变了。
她觉得我和班主任是站在一齐和她作对。
凡事都不配合了,态度也越来越差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很多问题学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与其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和老师就应给予更多的爱心与宽容心。
因为老师的爱心和宽容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如果我对她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爱心,我想就应先和她沟通,征求她意见之后再和家长联系。
而不是先思考推卸自己的职责,把问题转到家长一方,加剧了师生之间的误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问题生转化应该以关爱为价值理念。
运用关爱理念转化后进生对老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供大家分享。
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一
我班有个学生叫尹强,尹强是我班男生中最为调皮,令人头痛的学生。
他虽然头脑灵活,但自控能力差,上课随便插嘴、讲废话,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还有说谎的坏习惯。
通过细心的观察我发现,刘某极不自信,不敢主动与伙伴,老师,家长交往,又不敢说出内心的渴求与希望,总是躲避着别人的指责,小心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压抑着内心的情感。
于是,我经常在学生面前表扬他,我发现孩子的自尊需要得到了满足,他增添了许多自信,也经常和我聊天。
根据他的这一心理,我决定将计就计。
我从这个学生头脑灵活、反应快的优点入手,以他一次不举手就随口答为突破口,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还肯定了他回答的合理之处。
而后的一段日子,我有意识地对他多次赞赏,有时甚至用夸张的表情、惊讶的语气说"你真聪明。
没想到能回答地这么好!太棒了!"与此同时,对他在校进步的表现我还打电话给家长予以表扬。
从此,他的表现明显有了好转,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也认真完成,上课乱动的现象也有意识地控制。
自我反思: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问题学生"的产生都是有其原因的,教师要善于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同时,教师要认识到转变
"问题学生"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
"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总结:"问题学生"通常是集体荣誉的破坏者,同学都讨厌害怕他们,不愿和他们亲近,丧失集体友谊和同情。
即使他们有过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但也常常难以得到重视、信任和鼓励,因而他们产生了心理对抗;另一方面,一般"问题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嘲笑的对象。
为了表示不满与反抗,他们在外表上往往表现出傲慢骄横的样子,而其内心却又常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
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表里不一"的心理特点。
外表对批评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外表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却渴望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
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二
小芳是一个很马虎的孩子,经常是本来不该答错的题却答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却看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写错了。
为此没少挨老师、家长的批评。
有时心里也在提醒自己,千万别再马虎了,但到时候不该错的还是错了。
小芳真是苦恼极了。
[分析]
马虎是有原因的。
(1)注意力不集中,如有的同学平时学习总是无
法集中注意力,漫不经心,丢三落四,长此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形成马虎的毛病。
如果做任何事情都集中注意力,不断提醒自己,就不会出错。
(2)注意力极易转移,即注意的稳定性差,常常还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就想着其他的事情,因而常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
(3)马虎的产生还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小时候,家长如果不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而是自己亲自动手为其准备好一切,那么孩子由于很少有机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什么也不用考虑,马虎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形成。
[方法]
1.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教师可用提示:"做完之后,自己认真检查。
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这样使学生形成一做完题就能自觉检查的习惯。
另外,也要引导小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检查。
告诉他们:自己要督促自己检查,自己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老师喜欢做事认真的好孩子。
2.使用厌恶疗法。
对马虎很严重的孩子,可以手腕上套橡皮筋,每马虎一次,自己拉几次橡皮筋,会有疼痛感。
几次之后,一做作业就会想到不认真就要手腕疼,这样逐渐改掉坏毛病。
同时,也可在认真做作业后,给自己奖赏,如做自己喜欢的事。
3.告诉小学生,马虎是坏毛病,但并不可怕,只要有决心改,按老师说的去做,一定能改掉。
4.学会自我暗示。
让小学生学会当自己每犯一次马虎的错误时,就把马虎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平时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马虎,为什么我马虎呢?一个马虎的人是成就不了
大事业的。
马虎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
"
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三
小红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学习也很用功,可就是怕考试。
一听说要考试,情绪就极度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心神不定,紧锁眉头。
考试时,考卷发下来,双手颤抖,头脑一片空白,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时题都看不清。
[分析]
造成考试怯场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
从生理方面来说,由于缺少睡眠,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过度疲劳;因食欲不佳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身体不适等。
从心理方面来说,父母和教师对考生要求过高,考生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平时复习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产生严重自卑感;考场气氛紧张,监考人员态度严肃,造成考生情绪过分紧张。
[方法]
1.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害怕。
要正确认识考前的紧张,适当的紧张有助于促进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分析原因,根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种原因是考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信心不足。
解决的方法就是考前对所要考的科目认真复习。
另一种原因是对考试看得过重,仿佛觉得自己考不好会失去整个世界,即动机过强,引起考试焦虑。
针对这种情况可先分析
考试的目的。
考试是为考查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有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需要进一步学习。
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更不能通过排名次来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在考前可进行一些调节,如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或大声说出)"我能考好","我复习得很充分","我一定能冷静","在考场上我会挥洒自如"。
4.考前做些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后再松弛,从而达到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
训练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为止,完成一次训练。
在做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
这种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每天训练一两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