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体系高校档案管理系统DAO层设计与实现
基于J2EE架构的高校档案管理日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49614 档案管理论文基于J2EE架构的高校档案管理日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信息化改革的深入进行,各部门都在积极的进行资源整合及重组,与此同时,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也加大开展与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
面对新的技术出现需求也开始变化,不仅需要基本的档案管理功能,还需要考虑与其他系统整合,同时要保证数字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这样的需求对专门管理档案的相关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期望,并且对管理档案的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是高校实现数字化校园的一个核心子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对安全性要求较摘高,日志管理是增加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地设计日志模?K是提高高校档案系统安全的关键要素。
一、高校档案管理分析高校档案是高校中部门和个人在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由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存储、检索,并且对数据的检索有较高的效率方面的需求,所以基于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高校的档案管理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
但是在信息化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相应的安全性需求,日志管理是信息化系统中提高安全性的一种主要手段。
档案系统的管理功能能够方便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权限、角色、用户、访问信息、资源等信息进行准确的分配和定义。
同时系统与OA办公系统进行对接免去档案重复录入造成的不必要的工作量,使档案的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无纸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同时加入了档案借阅、支付等功能使系统更加完善[4]。
目前档案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处理、数据共享、向上兼容,使信息传递更方便、快捷。
根据当前档案管理的功能,对当前高校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并运用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分析、设计并实现了基于J2EE开发的高校档案管理系统。
另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界面访问友好、操作简单易于使用、功能强大和使用先进的技术等优点。
二、高校档案系统中日志管理分析高校档案系统中日志管理的内容在业务信息系统中,日志管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基于J2EE架构的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J2EE架构的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1.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种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主要负责相关机构的文书资料、数据、物品等管理。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还处于手工管理阶段,使用传统的文档和邮件,管理起来非常麻烦,易丢失和损坏。
因此,设计和开发一个基于J2EE架构的档案管理系统非常必要。
2.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J2EE架构的档案管理系统,以实现对文书资料、数据、物品等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并解决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1)文档管理:针对文档的上传、下载、预览、修改、删除等操作,以及对文档的版本控制和权限设置等。
(2)数据管理:各种数据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并实现对数据的权限控制、查询结果的分页展示、数据导出等。
(3)文件管理:管理机构内各种文件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如资料、合同、合规性文件等,并实现对文件的权限控制、搜索、上传、下载以及文件有效期提醒等功能。
(4)报表管理:生成各种报表,如文档、数据、文件等的统计报表,并对报表进行展示、查询、导出等操作。
3.技术方案本项目基于J2EE架构,使用的核心技术为Java、MySql数据库、Tomcat服务器,采用MVC模式设计,并通过Spring框架、Hibernate框架、Struts2框架等技术实现。
其中,Spring框架主要实现IoC(控制反转)和AOP(面向切面编程)的功能,简化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开发效率,同时实现了事务管理和缓存的功能。
Hibernate框架主要实现了对象关系映射(ORM),以及基于数据库的CRUD操作,简化了数据库的操作,提高了数据访问的性能和效率。
Struts2框架实现MVC设计模式,将系统分为视图层、逻辑层和控制层三个部分,实现业务逻辑和界面分离,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4.项目计划本项目的开发周期为3个月,包括预研、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 网 络 信 息技 术 的迅 速 发展 与 广 泛 应用 , 作 为 重 要 的信
息资 源 之 一 , 档案 也 在各 个 行 业 中得 到 了重要 的应 用 , 档 案 管 理 信 息 化 与 网络 化 已成 为大 势 所趋 。本 文 结合 我 国高 校 档案 管 理 工 作 的共 性 、档 案 管理 工 作 的特 性 及 其 未来 发 展 需求 , 构 建 了高校 档案 管理 系统 , 以供参 考和 借鉴 。
2 高校 档案 管理 系统 的功 能架 构分 析
高校 档 案 管理 系 统功 能 架 构结 合 了 高校 校 园信 息化 这一 特
点及 高校 业务特 点 , 对 业务 进行 了抽 象 , 经 软总 线技 术、 中间件 、
软 构 件 等对 业 务 进行 了模 块 化 定制 , 并 形 成 了拥有 大 批 量集 成 及 应 用模 式 的开发框 架 开 发人 员可针 对 所 需解 决 的不 同 问题 , 对 不 同层 次 的组 件进 行 利 用、 定制 或 扩 展 。本 文 系统 的 功 能架 构 共 分为三 层 ,即平 台层 、档 案 管理层 、业 务规 则 层 。
中 图分 类号 : T P 3 文献 标识 码 : h 文章编 号 : 1 6 7 卜7 5 9 7( 2 0 1 4 )2 2 — 0 0 1 0 - 0 1 并 提 供 了相 应 的信 息 管理 功 能 , 这 一 功 能便 于用 户 进行 个 人 信 息 的查 询及 修改 等操作 。以人 员管 理为基 础 , 就 学生不 同特 点 , 对 人 员管理 功能 进行 了丰 富 , 对 学 生信 息管理 进行 了完 善 。
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2 展望
展望部分将对未来档案管理系统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系统将会朝着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档案管理系统将会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系统将会具备更强大的数据处理、挖掘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快速的检索结果。
3. 结论
3.1 总结
在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我们经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系统架构的设计,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实现与测试,以及系统优化与改进的阶段,最终得到了一个功能完善、稳定可靠的档案管理系统。
我们设计的档案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系统具有灵活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进行信息查询和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考虑,保障了档案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系统的操作界面简洁明了,易于操作,让用户能够轻松上手。通过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改进,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 管理员用户可以对其他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如新增用户、删除用户、修改用户权限等。
2. 文件管理模块
- 该模块用于对档案文件进行管理,包括文件的上传、下载、查看、删除等功能。
- 用户可以按照文件类型、时间、关键词等进行检索和分类,方便快速定位所需文件。
3. 审批流程模块
- 该模块用于档案文件的审核与审批流程,包括提交申请、审批流转、审批结果反馈等功能。
本文将从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实现与测试、系统优化与改进等多个方面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功能模块以及实现过程,旨在提升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系统设计原则1.模块化设计:系统应该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易于维护和扩展。
2.数据安全性: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等敏感信息,系统需具备严格的数据安全机制,保障信息不被泄露或篡改。
3.用户友好性:系统界面应简洁清晰,操作便捷,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并高效地完成相关操作。
三、系统功能模块1.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登录、注册、权限管理等功能。
•包括用户信息查看、编辑、删除等操作。
2. 档案管理模块•实现对教职工档案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
•支持批量导入和导出档案信息。
3. 审批流程管理模块•设计审批流程,对档案信息的修改和删除进行审核。
•记录审批日志,实现审批历史查看功能。
4. 统计分析模块•支持对档案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类报表。
•提供数据可视化功能,帮助用户快速了解人事档案情况。
四、系统实现过程1. 技术选型•前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技术实现,使用Bootstrap框架进行页面布局和样式设计。
•后端采用Java语言,结合Spring框架和MyBatis框架实现业务逻辑和数据持久化操作。
•数据库使用MySQL来存储人事档案信息。
2. 系统架构设计•前端页面结构清晰,采用MVC设计模式。
•后端按照分层结构设计,包括控制层、服务层和持久层。
•采用RESTful风格设计API接口,与前端进行数据交互。
3. 功能实现•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注册、登录功能,权限管理采用RBAC模型。
•档案管理模块:实现档案信息的CRUD操作,包括数据校验和异常处理。
•审批流程管理模块:设计审批流程,记录审批历史,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统计分析模块:对档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图表展示信息。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81数据库技术Database Technology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未来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发展方向,而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也成为了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式。
对于高校来说,特别是教学类档案、学生类档案等,不仅承担着为师生保管档案的工作责任,同时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也非常重要。
为了避免出现浪费人力、档案损坏、档案丢失等等情况的出现,未来需要将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升级,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当下实际情况就是一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依旧在使用手工的方式进行,从收集、整理、保管、统计、鉴定、开发几个环节进行入手,而实际上业务流程也比较传统化。
在这样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第一步就是档案部门通过各种方式来向其他部门收集档案。
传统手工档案管理模式的收集工作仅仅是第一步,后续所有工作依旧需要人力来进行整理,而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过于浪费人力,同时无法保证档案的及时归档以及档案的完整性。
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水平快速进步的今天,很多时候传统档案管理的弊端非常突出,一旦文件收集不及时,那么可能非常迅速就会出现遗失的情况。
同时传统手工档案管理下的编目,还将会造成档案工作人员出现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比如说卷内目录写一遍、案卷题目写一遍、分类目录写一遍、总目录写一遍、著录条目写一遍。
可以说同一样式的档案特征,最少都需要书写五遍左右。
同时对于档案的管理与利用也明显存在问题,尤其是对于档案的安全管控问题,经常出现档案流失的情况。
因此未来需要构建出一个更加符合当下技术情况的档案管理系统,使用电子技术来对档案进行归结与整理,从而更好的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与档案管理质量。
1 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传统手工档案管理方式很多时候有较大的问题,因此未来需要针对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设计一套全新的自动化档案管理系统,从而更好的整理档案,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与增长。
基于三层架构的高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三层架构的高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洋;葛良全【期刊名称】《电脑知识与技术》【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of poor stability , poor security, and poor scalability in the design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 developers tend to use the hierarchical thinking to the design of such systems. The long-term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system that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can be mor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security, and scal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can improve the reusability of code, and enhance the system maintainability, portability, etc.. The three layer architecture of-ten divides the system into presentation layer, business logic layer, data access layer.%针对传统架构设计的高校管理系统存在的稳定性差、安全性差、可扩展性差等问题,开发者逐渐倾向采用分层的思想来设计该类系统。
实践表明,将系统分为三层来设计对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较为有效,并且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率,以及增强系统的易维护性、可移植性等。
这种三层架构通常把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发展,高校教师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教师管理中,档案管理是一项关键工作。
建立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教师档案信息,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系统之前,必须进行需求分析。
我们需要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数据管理:管理教师基础数据,例如姓名、性别、年龄、职称等。
2.档案管理:管理教师档案信息,例如个人简历、学历、工作经验等。
3.文件管理:管理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的扫描复制件。
4.申请备案:教师如需要申报学术成果等,可以通过系统申报备案。
5.查询统计:管理员和教师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和统计相关数据。
非功能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保障教师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2.易用性:系统应该易于操作,避免使用复杂的操作。
3.可扩展性:系统应该具备扩展功能,随着需求变化能够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系统设计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设计。
在本文中,我们使用B/S结构实现系统。
1.系统架构系统采用传统的B/S结构,即基于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分布式系统架构。
浏览器作为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端,服务器负责提供服务和资源。
2.系统模块设计系统包括前台模块和后台模块。
前台模块面向用户,提供查询、备案、注册等功能;后台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复杂的业务逻辑。
三、系统实现在进行系统实现之前,我们需要选择开发语言和数据库。
由于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我们选择Java作为开发语言,并使用MySQL作为数据库。
1.前台模块实现在前台模块中,我们需要实现用户注册、登录、备案等功能。
在注册功能中,系统将向用户发送邮件以验证用户身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分层体系的高校档案管理系统DAO层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管理系统是高校进行数字化校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为了有效的适应需求的变更,必须以分层体系进行设计。
在分层体系架构中,通常会设计dao层完成数据的持久化操作,合理的设计dao可以提高项目的研发效率。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持久化;数据访问对象;分层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24-0197-02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各个管理工作都应该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这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主要手段,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部门每年都有大量的档案文件进行归档,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带来的问题是没有办法相对快速的查询历史档案,所以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现是高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校档案管理而言,需求会随着管理的方式而发生改变,为了能够灵活的使用各种需求变更,必须以分层体系进行架构设计。
在分层体系架构中通常会设计dao(dataaccessobject)层完成数据的持久化操作。
1 高校档案管理分析
高校档案是高校中部门和个人在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
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目前,许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数量多、保管条件差、查找利用率低、
管理人员知识单一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功能模块是档案的存档和快速检索档案,高校档案还必须可以灵活的根据年份,名称,部门等信息进行快速的检索。
为了让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更加灵活的获取档案信息,所以档案管理系统必须以b/s的架构完成开发。
2 分层体系架构设计
对于b/s架构的信息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通常采用分层体系架构,目前四层体系架构是如果系统设计的主要分层体系,如图2.1所示,表示层提供用户输入和输出接口,在基于mvc体系架构中,用户输入的数据首先会提交给控制器,控制器会调用业务层的服务对象进行系统的业务逻辑处理,之后调用dao层完成业务对象的持久化操作,业务对象通常会持久化到数据层的关系数据库中。
通过分层设计,当需要调整业务对象的持久化模块时,不会影响到其他层的数据,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的灵活性。
图2.1
3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面向对象分析
目前的软件开发都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进行设计,在基于面向对象的方式来设计高校档案管理的步骤是:首先确定业务对象和对象中的属性,之后确定业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确定业务对象之后就等于确定了关系表,业务对象各自的属性就是关系表中的字段,业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是关系表中的外键映射关系。
高校档案管理的类图如图3.1所示:档案对象是项目中最为重要对象,它和学校的
教师与部门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学校的部门和教师对象是一对多的关系,为了方便进行权限控制,必须为学校教师确定一个用户对象,项目中还必须通过数据字典对象完成一些编码的设计。
图3.1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类图
4 高校档案管理dao设计
4.1 dao设计模式分析。
dao是数据访问对象的简称,在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项目中,通常需要将业务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中,目前主流的数据库都是关系型数据库,为了将业务对象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必须完成er(实体关系)映射,在分层体系中,通常对创建一个独立的层来完成er映射。
dao层就是这个独立的层,dao层通过数据访问对象完成业务对象到关系数据库的转换,正常情况需要为每个业务对象都设计dao对象来完成映射。
dao对象中存储了各自的增删改查方法,为了提高dao的灵活性,都需要为每个dao对象设计访问接口,并且创建dao工厂来完成dao 对象的创建。
对于dao而言仅仅只是进行对象的持久化操作,所以在dao对象中不应该进行多余的业务控制操作(如权限控制,日志管理等),这样业务逻辑操作应该在业务层进行处理。
4.2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dao设计与实现。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dao 设计同样应该遵循dao的设计原则,首先为每一个业务对象创建dao 接口,档案对象的dao接口和实现类的关系图如4.1所示,首先创建一个icollegefiledao的接口,这个接口中创建相应的增删改查方法,对于增加和修改方法而言,需要传入collegefile对象作为
参数;删除方法直接可以通过id完成删除;load方法用来根据id 从数据库中加载一个collegefile对象,find方法用来根据某个指定的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一组档案对象,图中仅仅给出了collegefile对象的dao模型,对于teacher,department,dictionary,user对象都应该创建自己独立的dao访问接口和dao 的实现类,dao中的方法基本都是一致的,都是基础的增删改查方法。
图4.1 dao设计模型
dao的具体实现有多种方式,在基于j2ee的架构中通常使用jdbc 完成和数据库的操作,也可以利用目前开源的mybatis和hibernate 等持久化层框架实现。
4.3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dao工厂设计。
dao层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业务逻辑层服务,如果在业务逻辑层直接创建dao对象,带来的问题是:业务逻辑层将会依赖于某个具体的实现类,此时如果将来dao 的实现类有所调整之后,整个业务逻辑层的代码将会被重写,所以需要通过dao工厂来创建具体的dao实现类。
同样dao工厂的设计首先要创建工厂接口,dao工厂接口如图4.2所示,在接口工厂中为每个dao对象创建getxx方法,通过这个方法来获取具体的dao 实现类,可以将某个具体的实现类存储到项目的配置文件中,之后利用java的反射
机制来获取。
此时业务逻辑层创建dao对象仅仅只依赖于工厂,而没有依赖于具体的实现类,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代码的灵活性。
图4.2 dao工厂接口方法
4.4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dao层的basedao设计。
dao中的所有方法都具备一定的共通性,可以通过设计一个basedao来完成最为基本的增删改查操作,之后利用面向对象的继承特性,让dao的实现类继承于basedao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代码的重用特性,在basedao 中就设计最为基础add,delete,load,update和find方法,这些方法所对应的对象利用java的泛型特性进行指定,这样就可以灵活的实现dao层的控制。
5 总结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是高校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业务系统,分层体系可以为系统的研发提供足够的灵活性,在基于面向对象的体系中,通常需要为业务对象创建独立的dao层完成er映射。
灵活的设计dao层可以提高开发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参考文献:
[1]刘秀敏,魏翠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问题探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2).
[2]孔浩,姜娜著.urp中基于pox的业务系统集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13卷2期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