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测量的方法
螺纹计算公式三针测量法

螺纹计算公式三针测量法螺纹计算是工程测量中的一种常见应用,用于确定螺纹的实际尺寸和公差。
螺纹的测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包括三针测量法。
三针测量法是一种直接测定螺纹内外直径的方法,通过测量螺纹内外径和嵌套圆柱体的中径,可以计算出螺纹的各项参数。
三针测量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螺纹测微计、针杆和跳绳,并对其进行校准。
同时,准备好螺纹规和支持平台以便于测量。
2.初始测量:首先,用螺纹规测量被测工件的螺纹规格,以确定测量采用的螺纹规格和公差。
3.内直径测量:将内径测量座固定在支持平台上,将工件置于内径测量座内,用螺纹规的测头对螺纹内径进行触摸测量,记录并计算出内径。
4.外直径测量:将工件放置于支持平台上,用螺纹规和测微计完成对最大外直径和最小外直径的测量,记录并计算出外径。
5.中径测量:将工件的嵌套圆柱体平放在支持平台上,用螺纹规和测微计完成对最大中径和最小中径的测量,记录并计算出中径。
6.计算公式:根据已知的内径、外径和中径的测量结果,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螺纹的重要参数:内径=中径-(绕线高度x2)外径=中径+(绕线高度x2)绕线高度=(最大外径-最小外径)/2注意:以上公式适用于国际标准螺纹,对于非标准螺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以上步骤和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出螺纹的各项参数,包括内径、外径、中径和绕线高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螺纹的加工和装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确保螺纹的尺寸和公差符合设计要求。
螺纹计算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作,需要仔细操作和准确测量。
在进行螺纹计算之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并在实际操作中注意排除一些可能的误差和干扰。
同时,在计算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和平均计算,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三针测量法是一种可靠的螺纹测量方法,可以直接测定螺纹的内外直径,并通过计算得出螺纹的重要参数。
准确的螺纹计算对于工程制造和装配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确保螺纹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螺纹有效长度测量方法

螺纹有效长度测量方法
螺纹有效长度是指螺纹内部的螺旋结构,用于螺纹连接的紧固和固定。
测量螺纹有效长度是确保螺纹连接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为了准确测量螺纹有效长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使用提前设定的螺母进行测量:首先,选择与待测螺纹规格相同的螺母,并正确安装到待测的螺纹上。
然后,通过相应的工具,如游标卡尺或深度尺等,测量螺母上露出的螺纹部分的长度。
这个长度就是螺纹的有效长度。
2. 使用螺纹量规进行测量:在螺纹连接中,螺栓和螺母之间的螺纹区域通常需要有一定的重合,这个重合部分就是螺纹的有效长度。
通过使用螺纹量规,可以测量螺纹的外径和内径,然后根据螺纹类型的几何要求计算出螺纹的有效长度。
3. 使用光学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光学测量方法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或投影仪来观察螺纹表面,然后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来测量螺纹的有效长度。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和可视化效果。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测量螺纹有效长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 在测量前,要确保螺纹表面的清洁和光滑,以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根据螺纹类型的要求,校准仪器和测量方法,以规范化测量过程。
- 对于复杂的螺纹结构或特殊要求,可以参考相关标准或专业指南。
螺纹有效长度的准确测量对于实现螺纹连接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正确操作,可以确保螺纹连接的质量和性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种螺纹测量方法的比较

本文介绍了几种螺纹参量的测量方法:综合测量法(量规测量法)、三针测量法和仪器测量法等,并对这几种测量法进行了比较。
综合测量法(量规测量法)测量螺纹效率高,三针测量法适合测量外螺纹中径,仪器测量法则可以一次测出多个参数。
一、综合测量法(量规测量法)螺纹的检验可用综合测量,也可单项测量。
螺纹量规检验螺纹属综合测量。
螺纹量规的形状和被测螺纹量规的形状相反,通规与止规配对使用。
目前工厂使用的螺纹量规一般按图1所示的传递系统传递。
由图1可看出,内、外螺纹制件均可通过一种合格的螺纹量规以旋合法检验,其基本要点是:1)螺纹基本尺寸集中控制在外螺纹量规上,这是因为外尺寸简单,易达到足够的准确度。
2)螺纹量规(塞规或环规)与制件旋合,是一种理想的螺旋副,这时检验制件的塞规或环规就是一种传递尺寸的理想标准,它满足量学上的一个基本准则,即量规仅用基准尺寸与被检制件进行比较,通过的量规(1_r、1Y 、T)是全牙形,它控制被检制件的全部尺寸,不通过量规(TZ、zZ、Z),则是截短牙形,它只控制被检制件的实际螺纹中径尺寸。
图1 螺纹量规的传递系统螺纹与制件旋合,可出现四种典型情况:1)量规与制件半角相等,但其中有一个偏斜,只要中径不一样,它们能旋合,但牙面是点接触。
2)螺距不同,但只要内螺纹中径~gp[-螺纹中径足够大,同样也可能出现点接触。
3)中径一样大,半角不同,这时不能旋合。
4)半角不同,但中径有足够差别,它们也可旋合。
因此,只要采用通端和止端的两种量规,就可对螺纹制件的全部尺寸(螺纹内径、中径、外径、螺距、牙型角)进行综合检查。
1.1 检验内螺纹的量规1)通端工作塞规用以控制被检内螺纹的大径最小极限尺寸和作用中径的最小极限尺寸,其牙型完整,螺纹长度与被检螺纹长度一样,一般8~9扣,合格标志为顺利通过被检内螺纹。
2)止端工作塞规控制被检内螺纹的实际中径,为消除牙型误差,制成截断牙型,为减少螺距误1 1差影响,其扣数为2 1~3 扣,合格标志是不能通过,但可以部分旋入,多于4扣的内螺纹旋入量不得多于2扣;少于4扣的,两端旋入量不得多于2扣。
螺纹的测量

测量头插入千分尺的轴杆和砧座的孔中,更换测量头 之后,必须调整砧座的位置,使千分尺对准零位.
综合测量
综合测量时采用螺纹良规对螺纹各部分主 要尺寸同时进行综合监测的一种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效率高,使用方便,能较好保证 互换性,广泛应用于对标准螺纹获大批量 生产的螺纹工件的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螺纹量规包过螺纹环规和螺纹塞规两种, 而每一种又有通规和止规之分。
作业
P212 14
螺纹的测量
螺纹的测量
标准螺纹应具有互换性,特别对螺距、中 径尺寸要严格控制,否则螺纹副无法配合。 根据不同的质量要求和生产批量的大小, 相应的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常见的测量 方法有单项测量法和综合测量法两种。
单项测量法
单项测量是选择合适的量具来测量螺纹的 某一项参数的精度。 常见的有测量螺纹的顶径、螺距、中径。 1、顶径测量: 由于螺纹的顶径公差较大,一般只需用游 标卡尺测量即可。
螺纹环规用来测量外螺纹,螺纹塞规用来 测量内螺纹。
测量时,如果通端刚好能旋入,而止规不 能旋入,说明螺纹京都合格。对于精度要 求不高的螺纹,也可以用标准螺母和螺杆 来检验,以旋入工件是否顺利和松动的程 度来确定是否合格。 在检测时如果发现通规难以旋入,应对螺 纹的直径、牙形、螺距和表面粗糙度进行 检查,经过修正后再用量规检验,千万不 可强拧良规,以免引起良规的严重磨损, 降低良规的精度。
螺距测量
在车削螺纹时,螺距的正确与否,从第一 次纵向进给运动开始就要进行检查。可用 第一刀在工件上划出一条很浅的螺旋线, 用刚直尺或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螺距最后测量可用螺距规或刚直尺测量, 用刚直尺测量时,可多测几个螺距长度, 然后取其平均值。用螺距规测量时,应将 螺距规沿着通过工件轴线的平面方向嵌入 牙槽中,如完全吻合,说明被测螺距是正 确的。
螺纹测量方法

螺纹测量方法螺纹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中。
螺纹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连接件的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螺纹的测量和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螺纹测量方法。
一、外螺纹测量方法。
1. 量规测量法,使用螺纹量规对外螺纹进行测量,根据量规上的刻度直接读出螺距和螺纹直径。
2. 三线测量法,使用三支测量线对外螺纹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线与螺纹侧面的接触来确定螺距和螺纹直径。
3. 光学投影仪测量法,利用光学投影仪对外螺纹进行放大投影,然后通过测量投影图上的螺纹轮廓来确定螺距和螺纹直径。
二、内螺纹测量方法。
1. 内径千分尺测量法,使用内径千分尺对内螺纹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千分尺的读数来确定螺距和螺纹直径。
2. 螺纹环测量法,使用螺纹环对内螺纹进行测量,通过螺纹环的通螺性来确定螺距和螺纹直径。
3. 三块式测量法,使用三块式螺纹规对内螺纹进行测量,通过三块规的测量结果来确定螺距和螺纹直径。
以上是常见的螺纹测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螺纹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工具的选择,根据需要测量的螺纹类型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测量环境的控制,在进行螺纹测量时,需要保持测量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灰尘和水汽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测量方法的熟练,对于每种测量方法,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熟练掌握,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量结果的记录,对于每次螺纹测量,都需要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日后的查阅和分析。
总之,螺纹的测量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环节,准确的螺纹测量结果可以有效保证螺纹连接件的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
因此,在进行螺纹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螺纹测量的方法

螺纹测量的方法摘 要:螺纹作为标准件在机件联结和传动中有着重要地位,在维修中加工螺纹也是常见的,螺纹的精度对其联结和传动有直接影响,螺纹检测的方法也是必备的。
1.用螺纹环(塞)规及卡板测量对于一般标准螺纹,都采用螺纹环规或塞规来测量如图(a)示。
在测量外螺纹时,如果螺纹“过端”环规正好旋进,而“止端”环规旋不进,则说明所加工的螺纹符合要求,反之就不合格。
测量内螺纹时,采用螺纹塞规,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图(a)图(c)图(b)在使用螺纹环规或塞规时,应注意不能用力过大或用扳手硬旋,在测量一些特殊螺纹时,须自制螺纹环(塞)规,但应保证其精度。
对于直径较大的螺纹工件,可采用螺纹牙形卡板来进行测量、检查,如图(b)示。
2.用螺纹千分尺测量螺纹千分尺是用来测量螺纹中径的,如图(c)示,一般用来测量三角螺纹,其结构和使用方法与外径千分尺相同,有两个和螺纹牙形角相同的触头,一个呈圆锥体,一个呈凹槽。
有一系列的测量触头可供不同的牙形角和螺距选用。
测量时,螺纹千分尺的两个触头正好卡在螺纹的牙形面上,所得的读数就是该螺纹中径的实际尺寸。
图(d)3.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齿厚游标卡尺由互相垂直的高卡尺和齿厚卡尺组成,如图(d)示,用来测量梯形螺纹中径牙厚和蜗杆节径齿厚。
测量时,将齿高卡尺读数调整至齿顶高(梯形螺纹等于0.25﹡螺距t,蜗杆等于模数),随后使齿厚卡尺和蜗杆轴线大致相交成一螺纹升角β,并作少量摆动。
这时所测量的最小尺寸即为蜗杆轴线节径法向齿厚Sn。
蜗杆(或梯形螺纹)节径法向齿厚,可预先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Sn=t*cosβ基中:Sn:蜗杆(或梯形螺纹)节径法向齿厚、t :蜗杆周节、β:螺纹升角例1如何用齿厚游标卡尺对模数mn=6、头数K=2、外径da =80mm的蜗杆进行测量?解 在测量时应先算出:蜗杆周节 t =mn*π=6*3.142=18.852mm蜗杆导程 L=t*k=18.825*2 = 37.704mm蜗杆节径 d = da-2* ms=80-2*6=68.00mm螺旋角 β====10°1ˊ蜗杆节径处法向齿厚 Sn=t*cosβ=*18.825*cos10°1ˊ=9.28mm齿厚游标卡尺应在与蜗杆轴线成10°1ˊ的交角位置上进行测量,如果测得的蜗杆节径处法向齿厚实际尺寸为9.28 mm时(因齿厚公差的存在,有些偏差),则说明蜗杆齿形正确。
螺距测量方法

螺距测量方法
螺距是指螺纹螺旋排列的螺纹线与轴线上两个相邻螺纹的距离。
螺距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直接测量法:使用螺距卡尺或测微计等工具,将其测头对准螺纹螺旋线上的两个相邻螺纹的垂直线测量其距离即可得到螺距。
2. 弹簧测量法:选取一根压缩弹簧,将其按压到螺纹螺旋线上,然后将弹簧放松,弹簧会与螺纹螺旋线嵌合。
测量被压缩时的弹簧长度和放松后的弹簧长度,通过两者之差即可得到螺距。
3. 光学测量法:使用光学投影仪或显微镜等设备,将螺纹放置在显微镜下,测量两个相邻螺纹之间的长度即可得到螺距。
4. 衍射测量法:将螺纹放置在具有激光光源的衍射仪器中,通过衍射的方式,测量相邻螺纹之间的角度,然后利用螺距等于角度除以2π的公式计算螺距。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螺距测量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需要测量的螺纹类型以及测量精度的要求。
完整版螺纹的测量方法

完整版螺纹的测量方法螺纹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零件连接形式,其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零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下面是螺纹的测量方法的完整版,包括外螺纹和内螺纹的测量。
外螺纹的测量方法如下:1.初步外观检查:检查螺纹表面是否平整、有无划痕、撞伤等缺陷。
2.外径测量:使用外径测微器或外径千分尺沿螺纹轴向测量螺纹外径的最大值、最小值和测微器的示值。
3.螺距测量:使用螺距测量器,沿螺纹轴向测量两相邻螺纹峰的距离,并除以螺纹数得到每毫米螺纹数。
4.剖面测量:使用剖面投影仪或光杆投影仪,测量螺纹剖面的线条轮廓,与标准轮廓进行比对得到测量结果。
5.比较测量:使用螺纹规或螺纹环规,将待测螺纹与标准规相比较,通过触摸末端盖规螺纹或扭动螺纹环规,观察螺纹的形状及相互配合情况,判断质量。
内螺纹的测量方法如下:1.初步外观检查:检查螺纹表面是否平整、有无划痕、撞伤等缺陷。
2.内径测量:使用内径测微器或内径千分尺测量螺纹内径的最大值、最小值和测微器的示值。
3.螺距测量:使用螺距测量器,将测量器转入螺纹孔,观察螺距测量器指针示数,除以螺纹数得到每毫米螺纹数。
4.螺纹臂测量:使用螺纹臂测量器或钩形测量器,将测量器卡入螺纹沟槽,并通过读数器读取螺纹臂的示值。
5.比较测量:使用螺纹规或螺纹环规,将待测螺纹与标准规相比较,通过触摸末端盖规螺纹或扭动螺纹环规,观察螺纹的形状及相互配合情况,判断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测量方法中,对于高精度要求的螺纹测量,还可以借助光学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高精度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此外,在测量过程中,还需注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的测量姿势,以及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避免误判和测量误差的产生。
综上所述,螺纹的测量方法包括外螺纹和内螺纹的测量,可以通过初步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比较测量等方法进行。
同时,对于高精度螺纹的测量,还可以借助光学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高精度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纹测量的方法1.用螺纹环(塞)规及卡板测量对于一般标准螺纹,都采用螺纹环规或塞规来测量如图(a)示。
在测量外螺纹时,如果螺纹“过端”环规正好旋进,而“止端”环规旋不进,则说明所加工的螺纹符合要求,反之就不合格。
测量内螺纹时,采用螺纹塞规,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图(a)图(b)图(c)在使用螺纹环规或塞规时,应注意不能用力过大或用扳手硬旋,在测量一些特殊螺纹时,须自制螺纹环(塞)规,但应保证其精度。
对于直径较大的螺纹工件,可采用螺纹牙形卡板来进行测量、检查,如图(b)示。
2.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图1为螺纹千分尺的外形图。
它的构造与外径千分尺基本相同,只是在测量砧和测量头上装有特殊的测量头1和2,用它来直接测量外螺纹的中径。
螺纹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毫米。
测量前,用尺寸样板3来调整零位。
每对测量头只能测量一定螺距范围内的螺纹,使用时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大小,按螺纹千分尺附表来选择,测量时由螺纹千分尺直接读出螺纹中径的实际尺寸。
图13.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齿厚游标卡尺由互相垂直的高卡尺和齿厚卡尺组成,如图(d)示,用来测量梯形螺纹中径牙厚和蜗杆节径齿厚。
测量时,将齿高卡尺读数调整至齿顶高(梯形螺纹等于0.25﹡螺距t,蜗杆等于模数),随后使齿厚卡尺和蜗杆轴线大致相交成一螺纹升角β,并作少量摆动。
这时所测量的最小尺寸即为蜗杆轴线节径法向齿厚S n。
蜗杆(或梯形螺纹)节径法向齿厚,可预先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S n =21t*cosβ基中:S n :蜗杆(或梯形螺纹)节径法向齿厚、t :蜗杆周节、β:螺纹升角例1如何用齿厚游标卡尺对模数m n =6、头数K =2、外径d a =80mm 的蜗杆进行测量?解在测量时应先算出:蜗杆周节t =m n *π=6*3.142=18.852mm蜗杆导程L =t*k =18.825*2=37.704mm蜗杆节径d=d a -2*m s=80-2*6=68.00mm 螺旋角β=π*arctand L =π*68704.37arctan =1765.0arctan =10°1ˊ 蜗杆节径处法向齿厚 S n =21t*cos β=21*18.825*cos10°1ˊ=9.28mm 齿厚游标卡尺应在与蜗杆轴线成10°1ˊ的交角位置上进行测量,如果测得的蜗杆节径处法向齿厚实际尺寸为9.28mm 时(因齿厚公差的存在,有些偏差),则说明蜗杆齿形正确。
4.三针测量法用量针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称三针量法,测量时,在螺纹凹槽内放置具有同样直径D 的三根量针,如图(e)示,然后用适当的量具(如千分尺等)来测量尺寸M 的大小,以验证所加工的螺纹中径是否正确。
螺纹中径的计算公式:d 2=M -D )2sin 11(α++21t*ctg 2α M :千分尺测量的数值(mm)、D :量针直径(mm)、α/2:牙形半角、t :工件螺距或蜗杆周节(mm)量针直径D 的计算公式: D=212cos αt如果已知螺纹牙形角,也可用下面简化公式计算:例2对M24,求需用的量针直径D及螺纹中径d2?解∵α=60°代入D=0.577t中得D=0.577﹡1.5=0.8655mm∴d2=24.325-0.8655(1+1/0.5)+1.5﹡1.732/0.5=23.0275mm 与理论值(d2=23.026)相差△=23.0275-23.026=0.0015mm,可见其差值非常的小。
实际上螺纹的中径尺寸,一般都可以从螺纹标准中查得或从零件图上直接注明,因此只要将上面计算螺纹中径的公式移项,变换一下,便可得出计算千分尺应测得的读数公式:M=d2+D)2sin11(α+-21t*ctg2α例32=23.026mm,求千分尺应测得的读数值?解∵α=60°代入上式M=d2+3D-0.866t=23.026+3﹡0.866-0.866﹡1.5=24.325mm5.双针测量法双针测量法的用途比三针测量法还要广泛,如螺纹圈数很少的螺纹,以及螺距大的螺纹(螺距大于6.5),都不便用三针量法测量,而用双针量法测量则简便可行,对于普通螺纹,牙形角α=60°,如图(f)示。
图(f)d 2=Mˊ-3D-)(8'2DMt-+0.866tMˊ:双针量法的测量尺寸(mm)(d2、D、t的含义同前,在图(f)上不再标注) 从上公式中可看出,在公式右端第一项与第三项中都含有Mˊ值,而Mˊ值需要在测量之前就计算出来,直接应用上述公式是不便计算理论Mˊ值,需对上式化简才能求出,以便在加工时准确控制Mˊ尺寸,保证螺纹中径d2合格。
双针量法测量螺纹中径用M ˊ值的计算如下:由上式变形为:d 2=(M ˊ-D)-2D -)(8'2D M t -+0.866t 设M ˊ-D=x 上式变为:d 2=x -2D -x t 82+0.866t将上式变形为:8xd 2=8x 2-16xD -t 2+0.866(8x)t 整理后变为:x 2+(0.866t -2D -d 2)x -82t =0求解出x 来x 1=21222221)2866.0()2866.0(t d D t d D t +--+---x 2=21222221)2866.0()2866.0(t d D t d D t +------ 舍去x 2这个根,保留x 1得出: x=21222221)2866.0()2866.0(t d D t d D t +--+---将上式代入 M ˊ-D=x 进一步求解M ˊ: M ˊ=21222221)2866.0()2866.0(t d D t d D t +--+---+D 这就是用双针法测量普通螺纹中径的理论值M ˊ的公式例4用双针量法测量M12(6h)的螺纹,已知D=1.008mm ,d 2=10.863,求用双针量法测量时测得的读数?解∵M12的粗牙螺纹α=60°螺距t=1.75mm M ˊ=21222221)2866.0()2866.0(t d D t d D t +--+---+D =212275.121)863.10008.1*275.1*866.0()863.10008.1*275.1*866.0(+--+---+1.008=12.4051mm而螺纹中径本身存在着公差,所测量出来的值也有范围。
6除外还可以用大型或小型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塞规的中径、牙型半角和螺距,下面以大型工具显微镜为例,阐述用影象法测量中径、牙型半角和螺距。
图1图2图1为大型工具显微镜的外形图,它主要由目镜1、工作台5、底座7、支座12、立柱13、悬臂14和千分尺6、10等部分组成。
转动手轮11,可使立柱饶支座左右摆动,转动千分尺6和10,可使工作台纵、横向移动,转动手轮8,可使工作台绕轴心线旋转。
仪器的光学系统如图2所示。
由主光源1发出的光经聚光镜2、滤色片3、透镜4、光阑5、反射镜6、透镜7和玻璃工作台8,将被测工件9的轮廓经物镜10、反射棱镜11投射到目镜的焦平面13上,从而在目镜15中观察到放大的轮廓影象。
另外,也可用反射光源,照亮被测工件,以工件表面上的反射光线,经物镜10、反射棱镜11投射到目镜的焦平面13上,同样在目镜15中观察到放大的轮廓影象。
图3a为仪器的目镜外形图,它由玻璃分划板、中央目镜、角度读数目镜、反射镜和手轮等组成。
目镜的结构原理如图3b所示,从中央目镜可观察到被测工件的轮廓影象和分划板的米字刻线(图3c),从角度读数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分划板上00—3600的度值刻线和固定游标分划板上0—60`的分值刻线(图3d)。
转动手轮,可使刻有米字刻线和度值刻线的分划板转动,它转过的角度,可从角度读数目镜中读出。
当该目镜中固定游标的零刻线与度值刻线的零位对准时,则米字刻线中间虚线A—A正好垂直于仪器工作台的纵向移动方向。
图3测量步骤1.擦净仪器及被测螺纹,将工件小心地安装在两顶尖之间,拧紧顶尖的固紧螺钉(要当心工件掉下砸坏玻璃工作台)。
同时,检查工作台圆周刻度是否对准零位。
2.接通电源。
3.用调焦筒(仪器专用附件)调节主光源1(图2),旋转主光源外罩上的三个调节螺钉,直至灯丝位于光轴中央成象清晰,则表示灯丝已位于光轴上并在聚光镜2的焦点上。
4.根据被测螺纹尺寸,从仪器说明书中,查出适宜的光阑直径,然后调好光阑的大小。
5.旋转手轮11(图1),按被测螺纹的螺旋升角ψ,调整立柱13的倾斜度。
6.调整目镜14、15上的调节环(图2),使米字刻线和度值,分值刻线清晰。
松开螺钉15(图1),旋转手柄16,调整仪器的焦距,使被测轮廓影象清晰(若要求严格,可用专用的调焦棒在两顶尖中心线的水平面内调焦)。
然后,旋紧螺钉15。
测量螺纹主要参数(1)测量中径螺纹中径d2是指螺纹截成牙凸和牙凹宽度相等并和螺纹轴线同心的假想圆柱面直径。
对于单线螺纹,它是中径也等于在轴截面内,沿着与轴线垂直的方向量得的两个相对牙形侧面间的距离。
为了使轮廓影象清晰,需将立柱顺着螺旋线方向倾斜一个螺旋升角ψ,其值按下式计算:式中p——螺纹螺距(mm);d2——螺纹中径理论值(mm);n——螺纹线数。
测量时,转动纵向千分尺10和横向千分尺6(图1),以移动工作台,使目镜中的A—A虚线与螺纹投影牙形的一侧重合(图4),记下横向千分尺的第一次读数。
然后,将显微镜立柱反向倾斜螺旋升角ψ,转动横向千分尺,使A—A虚线与对面牙形轮廓重合(图4),记下横向千分尺第二次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即为螺纹的实际中径。
为了消除被测螺纹安装误差的影响,须测左2d 和右2d ,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实际中径:图4图5(2)测量牙型半角 螺纹牙型半角2α是指在螺纹牙形上,牙侧与螺纹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
测量时,转动纵向和横向千分尺并调节手轮(图3),使目镜中的A —A 虚线与螺纹投影牙形的某一侧面重合(图5)。
此时,角度读数目镜中显示的读数,即为该牙侧的半角数值。
在角度读数目镜中,当角度读数为000'时,则表示A —A 虚线垂直于工作台纵向轴线(图6a )。
当A —A 虚线与被测螺纹牙形边对准时,如图6b 所示,得该半角的数值为:2α(右)=65294330360000'='- 同理,当A —A 虚线与被测螺纹牙形另一边对准时,如图6c 所示,则得另一半角的数值为:图6 为了消除被测螺纹的安装误差的影响需分别测出2α(Ⅰ)、2α(Ⅱ)、2α(Ⅲ)、 2α(Ⅳ),并按下述方式处理: 将它们与牙形半角公称值(2α)比较,则得牙形半角偏差为: △222ααα-=(左)(左) △222ααα-=(右)(右)△2222(右)(左)ααα∆+∆= 为了使轮廓影象清晰,测量牙形半角时,同样要使立柱倾斜一个螺旋升角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