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究命题方向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

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

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高考知识点: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高考个性化名师辅导1.试题结构稳定高考数学命题聚焦学科主干内容,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强调逻辑推理等理性思维能力,重视数学应用,关注创新意识,渗透数学文化。

2. 聚焦主干内容,突出关键能力的高考中,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选考内容等。

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三角形、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仍然是高频考点。

在解答题中,除数列和三角函数轮流命题外,选考内容仍然是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

3.注重通性通法,淡化解题技巧从的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出,命题者依然坚守“重视通性通法,淡化技巧”,这为我们未来的备考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高考数学备考不宜过难过偏,要多从归纳解题通法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备考。

4.降低计算难度,强调数学应用高考数学试题计算难度明显降低,对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加强.如全国卷Ⅰ第19题解析几何题,从以前20题的位置前移到19题的位置,计算难度降低;全国卷Ⅰ第18题,以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体现了概率统计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全国卷Ⅰ第18题减少了繁琐的数据整理步骤,将考查重点放在运用概率统计思想方法、分析和解释数据之上,突出了考查重点。

预计高考数学,会把考查的重点转移到对数据的分析、理解、找规律上,减少繁杂的运算,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5.更加注重数学文化,体现育人导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实践越来越多,这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如全国卷Ⅰ第3题以优秀的中华建筑文化为背景,以榫卯为载体,从更高的要求和不同的角度,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理科数学全国卷I第10题以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在研究化圆为方问题时曾研究过的图形为背景,设计了一个几何概型问题,引导考生热爱数学文化,关注几何之美. 预计在高考数学命题中会更加注重数学文化,体现育人导向。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高考研究 命题视角(一)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高考研究 命题视角(一)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高考研究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高考研究
(1)选择图 1 和图 2 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 异情况。 (2)据图 1 和图 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 并说明理由。 【命题立意】 本题以东北地区的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为 背景,考查气温和降水因素的比较及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高考研究
命题视角(一)以气候为主题串知考查 对大气和气候的考查围绕太阳辐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天气和气候特 征及其成因、大气环流形势与天气变化、气候及其变化、等压线分布 图的判读等方面。 【主题体系】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高考研究
[高考这样考] 题型一 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2015·浙江高考)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 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 1~2 题。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高考研究
1.下图为北纬 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 对应的是(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高考研究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高考研究
【解析】: 1.D 2.D 第 1 题,由景观图可看出,甲图是沙丘和绿洲, 应该分布在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尤其是降水比较少且终年高温、 蒸发量大的④地,故甲和④对应;乙图是高原山地景观(有雪山),气温 较低,四幅气候资料图中,只有③地气温相对较低,故 D 项正确。第 2 题,甲地和乙地在同一条纬线(30°N)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别不 大,故 A 项太阳辐射不可选;甲地深居大陆内部,乙地也不靠海,故 C 项洋流性质的影响几乎没有,同时也可排除 B 项;由图可以看出, 甲、乙两地的植被都比较低矮,甲地有沙丘,乙地有雪山,原因是乙 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故选 D 项。

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高考方向研究命题原则

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高考方向研究命题原则

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高考方向研究命题原则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的命题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地理学科的素养导向:高考命题以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为特色,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这一原则强调对学生地理思维深度和地理素养认知程度的考察。

2. 强调情境创设的真实性:高考命题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通过丰富的情境依托,如文字材料、地图、拆线图、示意图等,来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开放性特征明显:高考地理学科的命题在设问角度和方式上体现了非常强的开放性特征。

例如,试题中可能包含多项组合题,这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与难度,旨在“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4. 综合考查模式:高考地理命题持续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旨在提升选才效度,考查关键能力。

5. 区域选题分布:综合题以中国扬州和亚洲孟加拉国为背景区域,这符合高考的区域选题分布惯例。

总之,高考地理学科的命题原则主要围绕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情境的真实性、试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同时遵循区域选题分布惯例。

高考试题 研究方法

高考试题 研究方法

高考试题研究方法
研究高考试题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高考试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2. 内容分析法:对高考试题的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究其命题规律和特点,以及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3. 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典型的高考试题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究其背后的命题思路和考查重点。

4. 实证研究法:通过收集实际的高考试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与教育质量的关系,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5. 归纳法:通过对大量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一些通用的命题规律和特点,以及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6. 演绎法: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知识,推演出一些新的命题和知识点,探究其在高考试题中的表现和应用。

综上所述,研究高考试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才能更好地为教育质量评估和学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高考数学试卷研究心得

高考数学试卷研究心得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多次高考数学试卷的研究与分析工作。

通过对高考数学试卷的深入研究,我对高考数学命题的规律、学生的备考策略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高考数学试卷的命题规律1. 考试内容紧扣课程标准。

高考数学试卷的命题内容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 注重基础与能力的考查。

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试题难度层次分明。

试卷设置了基础题、中档题和难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考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

4. 试题形式多样。

试卷采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多种题型,使考试更加全面、客观。

5. 试题具有时代性。

试卷内容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

二、学生的备考策略1. 系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学生要全面复习课程标准中的所有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2. 加强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大量练习,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 注重归纳总结,提炼解题技巧。

在练习过程中,总结解题规律,提炼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4. 培养良好的心态,调整考试策略。

在考试中,保持冷静,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1.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

2. 强化解题技巧的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设置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通过对高考数学试卷的研究,我对高考数学命题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学生的备考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有了明确的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高考数学备考提供有力支持。

新高考命题框架

新高考命题框架

新高考命题框架一、信息识别与加工1、命题方向:考查考生对题干信息的识别、理解、分析和加工能力。

2、命题内容:涉及文本阅读、图表分析、逻辑推理等题型,考查考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处理和加工能力。

3、解题策略:考生需认真阅读题干,提取关键信息,排除干扰因素,并运用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加工和分析。

二、逻辑推理与论证1、命题方向:考查考生对逻辑关系的把握、论证结构的理解和推理过程的严谨性。

2、命题内容:涉及逻辑推理、论证评价、真假命题等题型,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能力。

3、解题策略:考生需理解题目中的前提条件和推理过程,运用逻辑规则和论证方法进行推理和评价。

三、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1、命题方向:考查考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科学方法的运用和思维建模的能力。

2、命题内容:涉及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因果分析等题型,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和思维能力。

3、解题策略:考生需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运用科学思维进行建模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四、语言组织与表达1、命题方向: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语法运用和写作技巧。

2、命题内容:涉及作文、短文写作、句子重组等题型,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解题策略:考生需熟练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注重语法运用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独立思考与质疑1、命题方向: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命题内容:涉及开放性试题、研究性学习等题型,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

3、解题策略:考生需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质疑和挑战传统观念,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思路。

六、批判性思维1、命题方向:考查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辩证性。

2、命题内容:涉及辩论、论述等题型,考查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3、解题策略:考生需具备辩证思维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能够全面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论证,并对不同观点进行批判和分析。

关于高考数学方面的课题

关于高考数学方面的课题

关于高考数学方面的课题
关于高考数学的课题可以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取决于你的兴趣和研究方向。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高考数学课题的示例: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对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趋势和难度进行分析。

研究各个数学题型的命题规律。

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学校或地区高考数学教学方法的效果。

探讨采用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学科整合:
研究数学与其他科目的整合,如数学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交叉应用。

学生学习策略:
调查学生在高考数学备考过程中采用的学习策略。

分析有效学习策略对提高数学成绩的影响。

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探讨计算机、互联网和其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评估这些技术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考数学改革:
研究高考数学考试体制的变革对学生学业和教学的影响。

提出关于高考数学改革的建议。

在选择课题时,最好选择与你个人兴趣和专业背景相关的主题。

此外,你还可以咨询你的导师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多的建议和指导。

杭州四中段云成高考的命题研究(一)

杭州四中段云成高考的命题研究(一)

杭州四中段云成高考的命题研究(一)杭州四中段云成高考的命题研究1. 介绍杭州四中段云成是杭州市一所高中,其高考命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对杭州四中段云成高考的命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2. 方法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收集杭州四中段云成历年的高考试题。

2.分析试题的类型、难度和关联程度。

3.探究试题的思维层次和能力要求。

3. 结果经过对杭州四中段云成高考命题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试题类型:综合、单选、多选、填空、解答题等。

2.难度水平:命题难度适中,能够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3.关联程度:试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能够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思维层次和能力要求:试题涵盖了知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推理和创造思维等多个层次,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

4. 分析通过对杭州四中段云成高考命题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命题设计合理,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试题的关联性促使学生进行综合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试题的难度适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试题提供了不同难度的选项,能够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5. 结论杭州四中段云成高考命题的研究表明,其命题设计合理,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该命题模式值得肯定和借鉴,并可以推广到其他学校的高考命题中。

6. 参考文献[1] XX学者. (20XX). 高考命题研究概述. 《教育研究》,XX(X),XXX-XXX.[2] XX学者. (20XX). 高考命题的设计原则. 《教育实践》,XX(X),XXX-XXX.。

2023数学高考命题趋势与复习对策

2023数学高考命题趋势与复习对策

2023数学高考命题趋势与复习对策在2023年的高考中,数学作为考生的重要考试科目,一直是考生们最关注的科目之一。

高考数学的命题趋势将影响考生复习的思路与方向,因此,有必要对2023年数学高考命题趋势做一下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复习对策。

首先,2023年的数学高考命题趋势仍旧将贯彻新课改的思想,紧跟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兴陵的调研报告,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科学文化素养”和“应用与创新能力”三大主题,以及“能动性、创造性、审美与价值体系建构”、“知识、技能、属性与能力的综合发展”和“数学思维与活动”三大元素,为高考数学命题指明了发展方向。

当前数学课程的重心从知识结构的学习转向能力的培养,考查的重点为综合运用、过程推理和思考创新。

此外,2023年的高考数学命题趋势也将紧跟考生学习特点,重视考生能力的表达和应用,着力检验考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可能出现考查考生在解决不同题型的能力的多题多卷;考生的解题思路和解答过程也会被认真考查;考生的知识普及程度以及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受重视。

基于以上分析,考生复习2023年数学高考,应把“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作为复习的核心,辅之以能动性、创造性、审美与价值体系建构、知识、技能、属性与能力的综合发展、数学思维与活动等能力培养,集中精力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认真研究不同的考题模式,重视解题的算法思想,加强对数学题型的分析,多加练习,在解答题目中掌握解答题型及其解法,注重理解和运用,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期达到考试要求。

最后,考生应认真跟踪教育部有关资料的发布,把握单项数学知识的考查重点,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当的作息安排,夯实基础知识,做足专项训练,多解题,以及及时的整理记录,总结经验,以快速提升复习效率。

综上所述,2023年数学高考考查的重点是要求考生做到数量思维与活动能力、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复习对策,可以帮助考生轻松通过2023年的数学高考。

高考命题思路

高考命题思路

高考命题思路高考是每位学生都将面临的一场重要考试,它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升学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高考的命题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精心策划和科学设计,既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探讨高考命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学科基础高考命题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学生的学科基础。

每个学科都有一定的学习内容和考试范围,通过了解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情况,才能更好地命题考察。

命题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历年高考试卷和教学大纲,了解学生常犯的错误和易混淆的知识点,制定相应的考题。

二、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高考命题需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其他知识的基础,它对于学生的学科学习至关重要。

基本能力包括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概括、表达、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在命题过程中,命题人员应当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通过提问、论述、解决问题等形式来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命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命题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拓展性问题、论证性问题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和评估方案的能力。

高考命题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论述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综合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高考命题还需要综合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态度、学科兴趣等方面,高考命题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专题研究、实际应用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际应用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命题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高考命题应当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2023高考命题蓝皮书》在化学命题中呈现

《2023高考命题蓝皮书》在化学命题中呈现

2023高考命题蓝皮书中的化学命题2019年发布的《2023高考命题蓝皮书》中,对化学命题做了详细的展望和分析。

化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蓝皮书中的化学命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考试内容蓝皮书中指出,在2023年的高考中,化学考试将继续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命题内容将紧密围绕课程要求展开。

高考化学的主要考察内容包括常见元素的基本性质、化学键和分子、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等。

考生还需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

二、命题方向根据蓝皮书的分析,在2023年高考中,化学命题有可能会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蓝皮书中指出,未来的化学考试将更加重视考生对化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这意味着考题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书面题目。

学生需要注重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2. 跨学科的整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蓝皮书预测未来的化学考题可能会更多地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物理、生物等。

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化学领域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

学生需要在复习时注意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与交叉应用。

3. 环保、健康和安全意识蓝皮书中提到,从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角度考虑,未来的化学考题可能会更加关注环保、健康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这意味着考生需要了解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并且具备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于环保、健康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应对策略针对未来可能的化学考题命题方向,学生需要采取相应的备考策略:1. 系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学生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原理等。

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

2. 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在复习时,学生要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与交叉应用,尤其是化学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的综合运用。

高考作文命题趋向及特点研究述评

高考作文命题趋向及特点研究述评

高考作文命题趋向及特点研究述评一、概念界定作文:要求学生按一定文题或给定的条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一定问题进行描写、叙述或议论的试题。

这是主观性试题。

它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水平、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及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多用于语言文学课、语文课、毕业论文等方面的成绩考核。

写作: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命题作文又叫推题作文,广义上讲,考试中所有的作文都可以称之为命题作文;狭义上讲,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按照指定题目所规定的范围、体裁等要求来写一定规格的文章。

(2)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是提供一定形式和内容的材料让作者根据它写出一定要求的文章,实质上是广义的命题作文。

(3)话题作文是提供一段文字材料为“话题”,根据这个话题的规定内容进行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也有规定除诗歌外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的“三自一不”作文。

命题:(1)通过肯定或否定的语句说明事物的存在状态、性质和发展趋势,常常被视为具有认识价值的论断。

其逻辑形式表现为判断句,即指具有真假的语句。

命题必须是陈述句,命题又分为简单命题和复杂命题,一个不包含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命题称为简单命题,包含了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命题称为复杂命题。

命题所表达的内容,即所表达的思想一般称为命题的意义,而命题的真与假则称为命题真实性的值。

(2)根据考试目的编制试题,组配试卷,为考试制造测试工具。

要制定命题计划,按各科知识的内容和合乎学生能力的层次,分别规定出试题数量和占分比例。

命题的基本原则是:①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出超纲题、偏题或没有考查意义的题目;②试题要充分反映各学科的知识特点,具有足够的代表性;③题目含义明确,用语准确;④试题的形式灵活,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有定论;⑤有适当的信度、效度、难度和较高区分度。

命题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侧重于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题特点、命题趋势与高三一轮备考策略

高考题特点、命题趋势与高三一轮备考策略

【建立知识体系的原则】 1.高屋建瓴
第四、努力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历史时代
(1)进入近代最好的历史时期 (2)面临不少艰难险阻 (3)走符合国情和实际的路 (4)继续解放思想 (5)政治文明的探索和发展 (6)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建立知识体系的原则】
2.细节操作
【建立知识体系的原则】
2.细节操作
【建立知识体系的原则】
(一)二轮复习专题的构建
▪ 2、用新史观重新构建专 题
▪ 现代化史观 :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生活

(一)二轮复习专题的构建
▪ 2、用新史观重新构建专题 ▪ 全球史观:
从分散到整体、机遇、挑战

(一)二轮复习专题的构建
▪ 2、用新史观重新构建专题
社会史观:(社会问题、主要措施) ▪ 社会组织、社会运动、妇女儿童、家庭风俗、 ▪ 人口迁移、自然灾害、战争动乱、社会危机、 ▪ 阶级阶层、贫困化、城市化、人口与就业等
第四部分:
高考题特点、命题趋势及 高三一轮复习策略
一、研究高考题命特点,把握高考 题命题基本规律 二、制定全年复习计划 三、制定一轮复习计划
四、制定二轮三轮复习计划
第一章 研究高考题命特点 把握高考题命题基本规律
(一)对历史试题相关项目的统计
1.专题分布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合计
2015年 28分 分值
正如有专家所说: “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 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主要表现:
知识认识理解不到位。 知识内在联系不明确。 知识的动态把握薄弱。 知识整体性把握欠缺。 知识迁移运用力薄弱。 知识表述机械不完整。
总分的高低也取决于失分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

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的研究高考化学中的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考生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

命题人员在设计试题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向。

一、试题难度适中有机化学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基本的有机化合物分类、结构式表示、官能团及它们的化学性质,以及有机反应机理等方面。

因此,命题人员在设计试题时,通常会考虑试题的难度,使其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以期达到“既考验掌握的程度,又考查能力的质量”的目的。

二、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机化学的知识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官能团之间的反应、各种杂环的合成与裂解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命题人员在设计试题时,通常会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求考生能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强调基本概念的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例如官能团的性质、亲电性和亲核性的概念、分子结构的影响等。

在命题中,通常会强调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掌握,例如考查对某种官能团的类型及其典型反应的理解和熟练掌握,或考查分子结构对某种性质的影响等。

四、考查实际应用和实验技能有机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医药、化妆品、涂料、塑料、橡胶、燃料、香料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命题人员在设计试题时,有时会考查对有机化合物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考查某种化合物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实验技能的考查,例如合成、分离、提纯等实验操作的掌握。

总之,高考化学中的有机化学试题,不仅要涵盖广泛的知识点,还要能够考查考生们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能力和实验技能。

同时,试题难度也需要适中,这样才能让考生们在有机化学这一方面得到更好的考查和提高。

高考命题研究与备考策略(1)

高考命题研究与备考策略(1)

为什么要提倡“三年一体化”教学?
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现象的反思
1、观念陈旧,理念落后。
——只顾埋头”教教材“,不去抬头”看高考“; 高三复习还很远,备考只是高三事。
2、缺乏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
—— 超前对接高考题,早做考题不坏事; 课堂教学讲应试,分门别类记套路。
3、方法保守,效率低下。
——知识讲解多,自主学习少; 应试训练多,思维训练少; 题海战术多,总结梳理少。
学生深入学习和发展的潜能。无论是从有利于高考来看,还是从有利于
学生未来发展看都是十分不利的。
2、分段落实,逐层推进
(1)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超前、不拔高、不降低。 (2)基础年级 抓适应——低起点、缓坡度、引上路 抓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抓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 抓潜能——适度拓展、提倡自主、培养兴趣 高三 抓提高——强化记忆、温故知新 抓系统——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 抓能力——立足思维训练、提高解题技能
20.【2011年高考湖南卷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 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 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2)关注考纲的能力要求的变化。
大纲版: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 考查“句子”
新课标: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 语句的表现力。(鉴赏评价)
二、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
1、分析高考命题双向细目表,把握命题重点、难点、热点。
数学\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xls

高考试卷真题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

高考试卷真题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

高考试卷真题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高考是一个决定学生未来的重要考试,对于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研究真题,我们可以了解高考出题的规律,提高我们的备考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

一、了解试题结构了解试题结构是掌握高考命题的第一步。

每年的高考试卷都有一定的结构和题型分布。

例如,语文科目通常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等题型;数学科目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题型。

通过了解试题结构,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二、分析命题思路每个科目的命题思路都有一定的规律,我们需要通过研究真题来找到这些规律。

例如,在语文科目中,阅读理解题通常会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真题中的文章内容和答题方式来总结命题者的出题思路。

同样地,在数学科目中,命题者通常会在每个知识点上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真题来掌握这些命题规律。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高考命题的基础是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游刃有余。

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要多做题、多思考,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四、多做真题多做真题是掌握高考命题的关键。

真题是对命题者出题思路和考察重点的真实反映,通过多做真题,我们可以熟悉题目的难度和出题方式,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做真题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五、培养临场发挥的能力高考是一个严肃的考试,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试题。

因此,我们要在备考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临场发挥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训练,逐渐增加答题的时间压力,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总之,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是高考备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了解试题结构、分析命题思路、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多做真题以及培养临场发挥的能力,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试题研究专项课题

高考试题研究专项课题

高考试题研究专项课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高考试题研究的课题,供您参考:
1.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解题策略研究
2. 高考数学压轴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探究
3.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常见陷阱及应对策略
4. 高考物理实验题失分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5. 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与思路梳理
6. 高考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探究
7. 高考历史材料题阅读技巧与要点把握
8.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与要点概括
9.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要点归纳
10. 高考数学函数与导数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探究
每个课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例如:分析命题趋势、常见题型、考点分布、失分原因等。

同时,可以结合具体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希望这些课题能够为您的高考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解读2017高考新修订考纲【今年二月,一篇文章透露出了高考重点考查的四项内容,大多人将信将疑,参加过2016年高考的人都清楚,这四项内容有多重要!文章的作者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

有人认为,他的文章就是高考命题“风向标”。

日前,姜钢主任又有一篇重磅文章发布,直指2017高考全国卷的命题。

2017高考怎么考?如何确定复习方向?这篇文章是重要的备考参考资料!】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对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和命题改革的重要性进行了权威解读,并对2017年乃至今后几年高考的考查目标、考查要求进行了详细阐释,具体回答了明年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如果说弄清一门门学科的复习内容和备考方法,是解决了战术问题的话;那么,了解命题机构和命题人对“考什么”“怎么考”的宏观意图,就是高考的战略问题!只有战略清楚、战术正确,高考备考这场战役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2017高考为何特别重要?探索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肩负着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重任。

为此,要通过修订《考试大纲》、改进评分方式及评卷管理、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措施,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力争实现新的突破!“一体四层四翼”到底是什么?从顶层设计上回答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解读】高考再怎么重要,它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所以,广大高中生研究高考题、练习高考题、围绕高考题进行复习,其实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

所以大家对高考试题的难度要有充分心理准备,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脱离高考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还有没有价值?答案显而易见!“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第一圈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题目考查的就是基础性、通用性知识。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考生们在一轮复习期间,首先就是要对照考纲,把每科考点涉及的这些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记熟、掌握。

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圈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解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往往体现在那些“难题”上,比如语文的现代文阅读、数学的压轴大题、文综的问答题等。

总结起来,要在这些难题上拿分,复习备考就要把握两个字“思”“广”。

思,就是对每一道试题,要多想:考查知识是什么?解答思路有几个?同类试题见过没?答案组织顺畅吗?广,就是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圈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翼”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一体”是总体框架,“四层”与“四翼”是“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们共同构成了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体系,是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性支撑。

教师和考生必须结合具体学科,对各学科的“四层”与“四翼”有清晰的认识!专访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高考承载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发布时间:2017-06-2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年高考刚刚结束,今年的高考试题如何发挥其固本、铸魂、打底色的作用,如何多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考是如何承载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的?近日记者专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

记者:2017年高考试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文化味道浓厚。

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姜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出发,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无论是服务选才,还是引导教学,高考都应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记者:2017年高考充分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覆盖各个学科。

具体来说,试题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方面?姜钢:2017年高考试题精心萃取思想精华,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展现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悟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记者:2017年高考是如何利用考试这一特殊方式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考试育人效果的?姜钢:2017年高考命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架起试题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渗透学科思想方法,学生有兴趣、感受深、易接受,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契合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整体提升了考试的育人效果。

地理试题立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背景材料,使传统文化具体化。

文综全国Ⅲ卷1—3题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剪纸为载体,通过人文景观去考查背后蕴含的地理特征、地理过程,最终落脚到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

记者:2017年高考试题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产生哪些影响?姜钢:2017年高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命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培养文化探究和创新意识,培育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现高考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1)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2)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野外考察与室内试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

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3)综合思维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

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

(4)区域认知区域性是地理学科另一重要的学科特性,由此形成的区域认知也是我们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如何落实区域认知,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把区域认知落实到区域地图上。

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地理重核心素养考查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地理试题已经出炉,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中学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1-3题以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与现象(植被景观),从中认知区域特征,以小见大。

学生可以通过图文材料获取解题需要解题的关键信息点,如“3月25日”、“统一标准”、“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等。

本组试题第2小题为易错题。

4-5题以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为背景材料,考查工业区位。

人文地理文字材料题是近年常考题型,大多围绕人文地理区位原理(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多角度创新性设置问题,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挖掘信息并结合生活实际或课外知识认知来分析区位主导因素以及区位发展的新变化。

本组试题第4小题为易错题。

6-8题以我国西北某内流区流域地形剖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实际蒸发量的大小及影响因素,从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方面考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本组试题第8小题为易错题。

9-11题以农业生产技术改良(地膜覆盖)为切入点,从自然地理原理角度分析地膜覆盖前后该地丰、枯雪年膜内均温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状况,并通过气温要素认知区域和区域定位。

本组第9小题为易错题。

综合题沿袭2016年命题风格,一中一外,一人文一自然。

36题以坦桑尼亚剑麻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农业与工业区位分析能力,难度适中,为常规设问类综合题。

本题失分点主要是设问中的限定词,如“气候条件”、“用途”、“据图指出”、“及时加工”等。

37题以长白山苔原带不同海拔植物多样性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结合地理原理分析长白山苔原带优势植物种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既考查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又考查非地带性,试题难度较大。

43题以广西桂林江头洲村古村落为背景材料,分析村民宁静而质朴的传统生活对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拯救古村落,提醒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恢复并传承这样美好的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