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练习题七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学习与记忆B. 个体差异与多元智能C. 教育评估与测量D. 学校管理与领导答案:D2. 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以下哪一种记忆形式属于无意识的自动记忆?A. 过程记忆B. 程序记忆C. 获取记忆D. 工作记忆答案:B3. 以下哪一种方法不属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A. 赞扬与奖励B. 设定具体目标C. 创设合作学习氛围D. 给予严厉的惩罚答案:D4. 根据文献,以下哪个理论提出了情感情绪与学习关系的模型?A. 心理分析理论B. 社会认知理论C. 近似学习理论D. 情感认知理论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能被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指标?A. 口头表达能力B. 创新思维能力C. 学习时间长度D. 阅读理解能力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述所谓的"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可证伪性、可重复性和系统性。
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时,需要进行系统的观察、实验和统计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应该具有普适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教育环境和个体差异。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主要的学习理论。
主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实现的,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提出学习是通过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来实现的;社会认知理论则将学习视为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结果,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3. 请简述情绪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情绪与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情绪状态的正负会直接影响学习过程,正向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负向的情绪则会干扰学习过程。
情绪对记忆和注意力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动力和注意力集中,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记忆。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A. 探讨学生的思维方式
B. 研究教育的心理机制
C. 分析教育活动的过程
D.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以下哪个方面?
A. 单一的知识传递
B. 学生的情感态度
C. 无差别的对待所有学生
D.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3.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方法来解决?
A. 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
B.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办法
C. 惩罚学生的错误行为
D. 忽视学生的困惑情绪
4. 学生在进行学习任务时,以下哪个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A. 学生的智商水平
B. 学生的家庭背景
C.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D. 学生的性别特征
5.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下列哪个方面是主要关注的内容?
A. 社会心理学
B. 卫生心理学
C. 教育心理学
D. 临床心理学
二、问答题
1. 什么是学习心理?
2. 请简要说明“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3. 什么是“元认知”?
4. 请谈谈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5. 为什么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非常重要?
以上为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希望考生认真思考后作答。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附答案和重点 2016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第七章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中小学适用)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选择题:l、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B 】P105A.本能行为 B.活动方式 c.知识 D.习惯动作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 】P106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3、下面哪一项是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 A 】P107A.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b.客观性、内潜性、简缩性c.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4、操作技能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之一是主要靠何种感觉控制【 B 】P109A.动觉 B.视觉 C.听觉 D.触觉5、操作技能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之一是何种控制增强? 【 D 】P111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动觉6、动作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各个动作之间相互干扰减少,这个动作阶段是【 C 】P110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7、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C 】P118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8、在练习的中或后期,进步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D 】P111A.练习曲线 B.负迁移 C.学习干扰现象 D.高原现缘9、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 C 】P111A.示范与讲解 B.模仿 C.练习 D.有效反应lO、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停顿期。
这个时期称为【 B 】P111A.过度学习期 B.高原期 C.疲劳期 D.潜伏期1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
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 A 】P111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12、吹拉弹唱属于。
【 C 】P106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13、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教学方法
B. 教师
C. 学习过程
D. 学生
答案:C
下列哪项不是学习动机的功能?( )
A. 激发功能
B. 维持功能
C. 导向功能
D. 阻碍功能
答案:D
二、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过程中,__________的规律的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及其变化
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喜爱程度,以及认为这些内容是否值得学习,都属于学习动机的__________成分。
答案:价值
三、简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作用。
答案: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导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有三个主要功能:激发功能,即引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功能,即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学习行为,使之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导向功能,即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解析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以下是10套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供参考:试题一: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 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4. 什么是学习风格,它对教育有何影响?5. 请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一:1.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中,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可以促进其学习动机。
4. 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偏好使用的信息处理方式,如视觉型、听觉型和动手操作型。
了解学生学习风格有助于教师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5.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其学习动机和坚持性。
试题二:1. 什么是元认知,它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什么?2. 描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3. 什么是动机,它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4. 请解释什么是认知负荷理论。
5. 什么是情感智力,它对教育有何影响?答案解析二:1.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控能力。
在学习中,元认知有助于个体监控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2.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同化和顺应来构建知识结构。
3. 动机是驱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力量,在学习过程中,动机影响学习者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成果。
4.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当学习任务超出个体的认知处理能力时,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教学设计应考虑降低认知负荷。
5. 情感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在教育中,情感智力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练习题一、判断题。
1、操作技能熟练阶段动作的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
()2、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动觉控制水平较高,而视觉控制水平较低。
()3、技能是一种本能行为。
()4、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是相同的。
()5、定向映象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不同,则活动的定向基础就有差异,就会影响到心智技能最终形成的水平。
()6、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法则,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7、细微型操作技能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一般不需激烈的大运动,着重于比较狭窄的空间领域进行手、脚、眼的巧妙的协调动作,或者是配合默契的动作等。
例如,打字、弹钢琴、举重、铁饼、标枪等,就属于这类技能。
8、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9、定势是先于一种活动而指向于该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10、练习曲线是开始时进步慢,后期进步快。
()二、选择题。
1、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之为()。
A、心智技能B、演讲技能C、驾驶技能D、操作技能2、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3、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4、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在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运动技能D、记忆技能5、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而不注重内容。
A、技能B、形式C、方法D、技巧6、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A、联结阶段B、认知阶段C、自动化阶段D、熟练阶段7、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D)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环境2、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B)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桑代克建立教育心理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是把人作为一个(B)A、动物的存在B、生物的存在C、物的存在D、意识的存在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D)A、弗洛依德B、冯特C、华生D、桑代克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学校__情境中__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__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__教师__、教学内容、__教学媒体__和__教学环境__五个方面。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桑代克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学生的学习心理__,并据此创设有效的__教学情境__,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5、在学与教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学生__,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要素是__教学媒体__。
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__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__,一是__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生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__。
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学习过程_。
8、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也是构成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他们属于__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__。
9、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__学习过程、教学过程__和__评价/反思过程__等三个过程。
其中,__学习过程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0、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三卷本主要包括人的本性、__学习心理__和__个别差异及其原因__。
11、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__,而完善时期是__20世纪80年代以后__以后。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一)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年。
A. 1879B. 1903C. 1913D. 1924答案:B2.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A. 尝试错误B. 顿悟C. 强化D. 观察模仿答案:A3. 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这类认知方式是()A. 场依存型B. 场独立型C. 辐合型D. 发散型答案:C4. ()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A. 学习准备B. 关键期C. 最近发展区D. 印刻答案:A5. 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A. 辨别学习B. 符号学习C. 概念学习D. 规则或原理学习答案:D6.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A. 行为主义者B. 认知主义者C. 建构主义者D. 人本主义者答案:A7.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 尊重需要B. 自我实现需要C. 归属与爱的需要D. 安全需要答案:B8. 学会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写“林”字,这是()A. 顺向正迁移B. 顺向负迁移C. 逆向正迁移D. 逆向负迁移答案:A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 教学设计能力B. 教学组织能力C. 教学决策能力D. 教学监控能力答案:D10. ()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A. 自我意识B. 自我认识C. 自我体验D. 自我监控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25 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 学生学的心理活动B. 教师教的心理活动C.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D. 教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答案:ABC2. 以下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 苛勒B. 布鲁纳C. 奥苏贝尔D. 加涅答案:ABCD3.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A. 问题的类型B. 已有的知识经验C. 定势与功能固着D. 个体的智力水平答案:BCD4. 学习策略包括()A. 认知策略B. 元认知策略C. 资源管理策略D. 时间管理策略答案:ABC5.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包括()A. 认知特征B. 人格特征C. 行为特征D. 教学技能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 选择题1、以下哪个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B. 教师的职业发展C. 教育中的学习、教学与发展D. 教育政策与社会变革答案:C2、心理发展的特点是:A. 离散性B. 线性C. 连续性D. 随机性答案:C3、学习能力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因素C. 营养因素D. 健康因素答案:B4、以下哪个属于感知类学习?A. 记忆B. 理解C. 运用D. 分析答案:A5、某中学决定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以下哪种教学设计较为适宜?A. 教师讲解示范后,要求学生模仿解决问题B. 提供典型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记忆背诵C. 提供大量材料让学生广泛阅读,拓展思维D. 告诉学生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套用答案:C篇二: 解答题1、请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涉及到教师、学生、教育机构等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
它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心理规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困难及其预防、教学评价与教育改革、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等。
2、简述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即儿童在心理发展中不断积累新的认知结构,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在教育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设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请说明学习能力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学习能力的形成受到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遗传因素通过基因的遗传传递给个体,影响个体的学习潜质和学习风格。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氛围等,这些环境对个体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家庭对学习非常重视,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这样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校心理健康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紧张和焦虑都是不好的,需要想办法消除。
单选题]*A/正确答案)答案解析:X【解析】适当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从班会课时中分一杯羹”这是帮忙”不是侵权”。
单选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班会课和心理健康课是交叉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
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应向学生传授丰富而系统的心理学科知识。
革选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X【解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4.班会课的目的是解决班级当前存在的问题,不应当在班会课上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
单选题]*/(正确答案)5.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应当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个别同学给予及时治疗。
[单选题]*A/正确答案)答案解析:X【解析】教师不是心理医生,只能在心理健康活动中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
6.求助者的快乐和满足”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
单选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X【解析】心理咨询的各种目标本身带有价值导向色彩,以适应环境为目标时应注意适应产生的消极作用。
注意,矫正求助者的生活道路”不是心理咨询的目标。
7.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单选题]*正确答案)8.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科本身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因此理工科教学不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单选题]*/(正确答案)9.个体的消极情绪是先天遗传的单选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X【解析】个体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而获得的。
10.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是一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革选题]*正确答案)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
单选题]*正确答案)12.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
单选题]*A/(正确答案)答案解析:X【解析】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在于:(1)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黏液质正确答案:C2、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反思能力D、教学操作能力正确答案:A3、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次思潮是( )A、认知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正确答案:B4、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正确答案:B5、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超限抑制B、消退抑制C、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正确答案:C6、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正确答案:B7、“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A、维特海默B、加涅C、考夫卡D、苛勒正确答案:D8、(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A、专业情操B、专业技能C、专业知识D、教学方法正确答案:C9、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声音却很小,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反思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尊重D、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正确答案:C10、( )是指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找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A、直觉思维B、发散思维C、求异思维D、创造性思维正确答案:D11、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期望C、教师的能力D、教师的人格正确答案:B12、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华生B、布鲁纳C、奥苏贝尔D、皮亚杰正确答案:B1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解释,这是一种(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正确答案:D14、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B、詹姆士C、冯特D、华生正确答案:C15、老牌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华生C、托尔曼D、斯金纳正确答案:B16、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的心理学派是(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格式塔D、机能主义正确答案:A17、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桑代克C、奥苏伯尔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B18、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 )A、态度B、归因C、自我认知D、印象正确答案:B19、有意义学习的倡导者是( )A、华生B、皮亚杰C、奥苏贝尔D、布鲁纳正确答案:C20、根据实际有无明确的目的,可把识记分为( )A、有意识记,无意识记B、机械识记,接受识记C、机械识记,意义识记D、有意义识记,无意义识记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保持既有质的变化又有量的变化,量的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遗忘。
教育心理学练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教育心理学练习试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480f080722192e4536f68a.png)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B.教师C.教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都不得分) 1、问题解决有下面几个基本特点 ( ) A 目的性 B 认知性 C 序列性 D 确定性 E 模糊性 2、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指向性 D 独创性 E 复杂性 3、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 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 C 高智商一定有高创造性 D 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 E 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一定不高。
4、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 A 给定的条件 B 达到的目标 C 确定的解法 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 形象思维B 发散思维C 辐合思维 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 A 用途扩散 B 结构扩散 C 方法扩散 )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E 给定的范围。
直觉思维 形态扩散 7、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 原型启发 B 负向启发 8、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 形象思维 B 抽象思维9、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 A 问题的特点 B 定势 10、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 A 流畅性B 变通性 11、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 漫无目的的幻想 B 走路C 功能固着 ) C 辐合思维 ) C 功能固着 定势影响 发散思维 已有知识经验 C 独创性 指向性 E 聚合思维 E 内容扩散 ) E 正向迁移E 类比思维 E 练习时间 E 复杂性C 联想 ) C 执行解法D 发明创造E 学生考试 12、一般认为有结构的问题解决过程是 A 建立问题表征 B 搜寻解法 13、瓦拉斯 1926 年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几个阶段,即( A 思考期 B 准备期C 酝酿期14、头脑风暴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 畅所欲言 B 鼓励标新立异 C 鼓励多种想法 D 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E 对所提方案暂不做评价或判断 15、教师对幼儿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 的个性时要注意( ) A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C 鼓励幼儿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16、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一些个性特征( A 具有幽默感 B 有抱负 17、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 集约性 B 流畅性 18、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刺激情境 B 既定疑问 C 思维状态 D 思维起点 19、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训练 D 评价 ) D 豁朗期 E 反馈强化 E 验证期 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 B 保护幼儿好奇心 D 给幼儿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 C 喜欢幻想 E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D 有强烈的好奇心 E 具有独立性 ) C 变通性 D 辐射性 E 独创性5、 6、 7、) 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7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 (20题,每题1.5分,共30分)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A.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B.学生的学C.教师的教D.学生身心发展2、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称为。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测验法3、赢得“教育心理学之父”美誉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皮亚杰C.马斯洛D.桑代克4、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5、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A.杀鸡儆猴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6、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7、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综合直观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规律是。
A.均衡的,先快后慢B.均衡的,先慢后快C.不均衡的,先快后慢D.不均衡的,先慢后快9、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思维B.练习C.反思D.想象10、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正迁移和负迁移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11、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精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12、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 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13、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14、个体想象中他人的心目中自己的形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称为。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9卷)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7份试卷)(第一卷)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选题1。
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 B。
示范 C.练习 D.反馈2.教师罚学生抄写课后生字五遍,这时学生的抄写行为属于()。
A。
集中练习 B。
分散练习 C.实际练习 D.不属于动作技能的练习3.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动作练习形式是()。
A。
心理练习 B。
整体练习 C。
集中练习 D。
分配练习4.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
其最适当的解释是().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D.缺乏适当的指导5.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
A。
发现法 B。
讲解法 C。
示范法 D。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6.绘画属于( )。
A.心智技能 B。
操作技能 C.陈述性知识 D。
认识策略7。
以下哪个不是操作技能的特点( )。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
动作的执行具有外显性C.对象具有观念性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8.技能的种类有( )。
A。
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
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9.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A。
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10.以下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A。
阅读 B。
写字 C。
解应用题 D.笔算11.下列特点中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有().A.对象具有客观性 B。
动作的执行具有内潜性C.对象具有观念性 D。
结构上具有简缩性12.区分字母B、F、H和汉字已、巳、己属于智慧技能的( )。
A。
辨别 B。
概念 C。
规则 D。
高级规则13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中,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水平较低的阶段是().A。
操作定向 B。
操作熟练 C.操作模仿 D。
操作整合14.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A.操作模仿B.操作熟练 C。
操作定向 D.操作整合15.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个阶段是()。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D.皮亚杰2.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B.社会理论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野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8.(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11.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和引导者B.领导者和参谋C.管理者D.示范者12.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
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描述性测验D.团体测验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教育心理学考试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5.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为()。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6.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卡列杰夫B.廖世承C.乌申斯基D.桑代克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学与教 )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 )与()之间的交叉学科。
3.教-学过程的五大要素是()、()、()、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4.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和()来体现的。
5.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 (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6.()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7.教学环境包括 ( )。
8.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 ( )、( ) 以及空间布置等。
9.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10.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预测和()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2.C3.C4.B5.A6.C7.D二、填空题1.学与教2.心理学、教育学3.学生、教师、教学内容4.群体差异、个体差异5.敬业精神、教学风格6.教学媒体7.物质环境社会环境8.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9.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检验和反思 10.解释控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选题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练习题七一、填空: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2、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3、小学儿童解决问题过程的三个环节是:.4、根据教与学的性质,将教学模式分为:.5、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幼稚、,喜欢、喜欢。
二、单项选择:1、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的三个定律。
A 工具说B 联结说C 认知说D 人本主义学说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b )。
A 直觉行动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D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A 成人的榜样B 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C 掌握利他的知识D 掌握利他的技能4、儿童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是()。
A 社会环境B 自然环境C 遗传D 家庭环境5、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途径是()。
A 形成问题的表征B 知识技能的调用C 解题成果的评价三、多项选择:1、学习的学习动机就其心理成分有()。
A 学习的目的性B 学习兴趣C 成就愿望D 成绩反馈2、要了解儿童自我意识,必须了解儿童的()。
A 自我评价B 自我体验C 自我控制D 自我中心3、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
A 顺向迁移B 逆向迁移C 正迁移D 负迁移4、根据学习的特征可把学习分为().A 情感学习B 试误学习C 顿悟学习D 模仿学习5、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是以()形式编码的。
A 知觉B 听觉C 视觉D 感觉四、简答:1、简述学习的类型。
(按不同的分法回答)2、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3、遗忘的理论有哪些?4、小学儿童的认知活动有哪些发展?5、学习准备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五、论述:如何理解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1.(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A.掌握学习B.程序教学C.合作学习D.发现学习2.( )是指对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A.认知好奇心B.成就动机C.自我效能感D.成就归因3.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教学内容D.认知结构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5.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6.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7.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桑代克8.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9.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
A.成人的榜样B.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C.掌握利他的知识D.掌握利他的技能10.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A.动作幅度B.动作结构C.动作力量D.动作速度11.新教师一般处于(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教学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12.研究发现,( )岁是继两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A.7—8岁B.8—9岁D.8—10岁D.9—11岁13.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是( )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14.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的学习80%通过视觉,( )通过听觉。
A.3.5%B.1.5%C.1%D.11%15.用实验比较了两组成就动机强弱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的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洛厄尔B.皮亚杰C.班杜拉D.瓦拉斯16.认为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的是( )A.布鲁纳B.班杜拉C.皮亚杰D.加里培林17.影响知识应用的重要因素是( )A.智力水平B.知识的理解C.知识的巩固D.知识的保持18.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是( )A.桑代克B.布鲁纳C.皮亚杰D.威特金19.20世纪20年代初,( )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班授课,并于192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A.陆志韦B.潘菽C.陈选善D.廖世承20.小学儿童观察能力分为几个阶段,在幼儿期主要是( )的发展。
A.认识“空间联系”阶段B.认识“个别现象”阶段C.认识“因果关系”阶段D.认识“对象总体”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是( )A.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B.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C.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D.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监控E.实施、监督解决方案;调控解决方案2.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了主要的学习定律是( )A.加强律B.准备律C.练习律D.效果律E.认知律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个系统包含(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4.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不同,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 )两种。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5.学习的过程包括( )。
A.信息的传授B.信息的获得C.信息的转换D.信息的评价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0.5分,共10分)。
1.一般认为,超过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不到1%。
2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前苏联的教育改革,还形成了一门具有自己特点的学科;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其主要标志是出版了.彼得罗夫斯基主编的(1972)和等主编的<年龄和教育心理学>(1984)。
3.是研究小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教师的组织能力包括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和组织能力。
5.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属于。
6.小学儿童在练习中的差异表现主要有差异,差异和差异。
7.小学儿童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为主要形式。
8.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
教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注意:、、。
9.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
四、辨析题1.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比纳——西蒙量表》。
2.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以及智力活动水平。
3.奥苏贝尔分析认知结构的不同特征对知识理解及保持的影响。
4.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5.道德具有社会共同性,因此不具有阶级性。
6.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1.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有哪些基本特征?2.技能有哪些作用?3.教师的角色及其职责有哪些?4.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手段时要考虑到哪几个条件?5.简述家庭教育功能具有的特点。
6.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六、论述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联系实际谈谈学生喜欢的教师有哪些特征以及为什么这些特征受到学生的重视。
2.评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3.联系教育教学的实际谈谈怎样根据学生性格特点搞好集体教育。
4.何谓迁移?结合自己谈谈教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有那些基本策略?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1617181920二、多项选择题12345三、填空题1.1402.赞可夫《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加梅佐3.小学教育心理学4.教材语言班级5.接受学习6.有意主动记忆策略7.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8.激发求知欲变化教学情境配合学生经验9.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四、辨析题1.(×)。
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
2.(×)。
片面,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智力活动水平、课题性质。
3.(√)。
4.(√)。
5.(×)。
道德虽有其社会共同性,但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这种社会关系的阶级性决定了道德的阶级性,表现为各个阶级都是以自己的道德观念来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各阶级的道德都是其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反映。
6.(×)。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
过分强烈的学习动机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之下,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由此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降低了思维效率。
因此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
五、简答题1.答:尽管对创造性有不同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尽管各种不同的研究及其相关测验分别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
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
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2.答:技能是合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是一般的随意动作或无规则的动作,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它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
它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
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
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经验获得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心智动作实现的。
通过心智活动,对感性经验进行加工,形成更高级的理性经验。
技能调节着经验获得的过程,决定着经验获得的速度、水平,是经验获得的手段。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包含着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和外部操作活动。
从形成问题表征、确定问题的性质与类型、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法到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通过各种心智与操作动作实现的,而合法则的心智与操作技能保证问题的顺利解决,也达到了变革现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