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不乱吃东西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详案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详案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470fb9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0.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详案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一、目的通过《不乱吃东西》的安全详案教案,让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吃错食物、误食药品等情况的发生,保障幼儿生命安全。
二、适用对象幼儿园中班学生三、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食品安全。
2.学习区分好坏食物。
3.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点1.教育幼儿如何区分好坏食物。
2.培养幼儿的正确饮食习惯。
3.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内容1. 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吃的东西没有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污染,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2. 区分好坏食物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能够区分好、坏食物的外观、气味、口感等特征,并学习不随意尝试不认识、不确定的食品。
3. 正确饮食习惯指导幼儿养成每日三餐有规律、饮食多样化、合理平衡的饮食习惯,并避免食用过多垃圾食品和零食。
4. 自我保护意识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让幼儿了解,以多方面途径,例如,教师检查餐盘、组织幼儿观看食品安全宣传片等,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教学方式1.观看食品安全宣传片,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知识;2.教师利用图文等多种形式教育幼儿如何区分好、坏食物;3.教师进行课堂互动,让幼儿模拟日常点餐过程,锻炼幼儿选择好食品的能力。
七、教学评估1.让幼儿利用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讲述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故事;2.教师设置小测验,测试幼儿对不同食品的辨认能力;3.课后让幼儿家长填写孩子的食品安全学习总结,评估教学效果。
八、教学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对于食品安全的知识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掌握了识别正、反面,避免误食过程中的方法和技能,养成了好的饮食习惯,并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同时,本次教学还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例如,如果教师能在学习内容上做更多创意的引导,应用传统游戏或互动游戏等更有意义的活动方式,教学效果可能更好。
中班安全健康不乱吃东西教案反思
![中班安全健康不乱吃东西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502c66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a.png)
中班安全健康不乱吃东西教案反思1、中班安全健康不乱吃东西教案反思一、今天我带来的说课内容是中班幼儿的一个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题目叫《不乱吃东西》。
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中班的幼儿个性开始形成、独立,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急于想去探索与体验,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喜欢把一些小硬片、碎纸、玩具、蜡笔、橡皮泥等东西放入口中;幼儿园放学时,有的幼儿吵着要吃门口摊点的油炸、不卫生小食品;个别幼儿不生病也硬缠着父母带药到幼儿园......这些都表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
新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为了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学习应对安全事件能力,所以我设计此次《不乱吃东西》主题活动,此活动来源于幼儿,又服务于幼儿;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视野。
二、说说我的目标导向: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中产阶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了满足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情感需求,我把自己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真实案例和生活场景,让孩子知道随便吃的危害性。
2、能力目标: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孩子探索、交流、分享,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4.懂得做事小心谨慎,遇到意外不慌张,想办法解决。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三、接下来说说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一个铁制五角星、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一些不可食用的食物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过期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食物、假冒,劣质的食物、没洗干净的食物);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音乐(一段120急救录音、一段轻音乐)2、精神准备:生活中注意不能乱吃东西3、知识准备:幼儿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4、环境准备:留一面带有边框的主题墙四、下面说教法:《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f8db10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6.png)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教案1. 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教育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幼儿认识到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2.1 教学前准备1.准备一些小零食,如葡萄干、坚果等。
2.将课堂安排整理好,包括课前热身、教学内容、小结。
2.2 教学活动2.2.1 课前热身1.领读《我会保护自己》。
2.教师展示一些小零食,幼儿尝一口后讲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2.2.2 教学内容1.讲解乱吃东西的危害,如导致肥胖、蛀牙、过敏等。
2.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健康食物和垃圾食品,了解饮食搭配和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3.组织幼儿分类,将手中的小零食分成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
4.观看《不乱吃东西》相关视频节目,进一步了解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饮食习惯。
5.家长和幼儿一同制作不同颜色的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贴纸,摆放在饮食区域,提高幼儿饮食意识。
6.教育幼儿不要把食物放在嘴里说话、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增强卫生意识和文明礼仪。
2.2.3 教学小结1.教师回顾课程内容,引导幼儿讲述摸底。
2.教师带领幼儿唱歌《不乱吃东西》,巩固教学内容。
3.教师发放作业,让幼儿画出自己认为的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带回家与家长一同分享。
3.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针对幼儿认识饮食的习惯进行了细致的课程安排和讲解。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区分、选择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增强了幼儿的饮食观念和健康意识。
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教育也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礼仪的普及。
下一步,需要更进一步地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幼儿在全方位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成长。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77b6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2.png)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中班优秀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不乱吃东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1、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2、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过期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食物,假冒、劣质的食物。
3、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活动过程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师讲解: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过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
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他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
爸爸妈妈担心死了。
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
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
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小结: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
幼儿园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d35a24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6.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能够正确理解“不乱吃东西”的含义。
2.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1.让孩子们认识到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
2.帮助孩子们掌握一些正确的自我保护方式。
3.培养孩子们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教学准备:1.PPT2.食物图片3.保健药品图片4.教学游戏四、教学过程与内容:1.引入: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为中心的食品,和包装精美的零食,引导孩子们“乱吃东西”的危害。
2.学习:1.安全教育知识通过PPT和互动讨论,让孩子学习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适当的应对方法,如突发意外情况下的急救知识,以及如何呼救、求救等自我保护法。
2.饮食健康常识根据幼儿园中班掌握程度和季节特点,宣传早、午餐的营养搭配,让孩子们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知道如何选择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知识。
3.练习:1.游戏加深记忆选择适合中班孩子年龄段的游戏,增加活动氛围和趣味性。
比如:模拟意外事故、语音题、抽奖等小游戏,通过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加深孩子们对安全知识的记忆。
2.练习自我保护意识在游戏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积极运用学到的自我保护意识。
例如,遇到陌生人不要随便跟着走;电闸等危险地方不要乱动,及时寻求帮助等。
通过小游戏及实践操作,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孩子们的应变能力。
4.总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相信孩子们已经了解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餐桌礼仪、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等方面常识,并学会通过游戏实践掌握相关的应对方式。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和家人分享所学到的知识,让更多的人有意识地维护家庭、社区和公共场所的安全。
五、反思:1.整体效果:通过本次课,孩子们对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课堂内得以游戏与学习,增加了孩子们的参与度和适应性。
2.存在问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够,需要继续加强相关的教育。
3.教学改进:通过整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
幼儿园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f083e5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8.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能乱吃东西的原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到乱吃东西的危害。
2. 培养幼儿正确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在遇到陌生食物时,能够自觉拒绝。
2. 培养幼儿在吃东西前,先观察、询问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物(如糖果、零食等)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 准备相关的故事教材或视频资料。
3. 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能乱吃东西。
2. 讲解:教师通过故事、视频等资料,向幼儿讲解乱吃东西的危害,让幼儿认识到乱吃东西的危险性。
3. 互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安全知识,互相学习。
4. 实践: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遇到陌生食物的场景,让幼儿学会拒绝和询问的习惯。
6.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食品包装,了解食品的安全知识。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乱吃东西危害的认识。
2. 通过角色扮演,评估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陌生食物时的应对能力。
3. 收集家长对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七、家庭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检查家里的食品,确保食品的安全。
2. 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乱吃东西。
3. 家长记录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与教师交流幼儿的学习进度。
八、教学延伸:1. 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2. 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进家校合作。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adade15783e0912a3162a61.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不乱吃东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图片: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活动过程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
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
爸爸妈妈担心死了。
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
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
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小结: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da915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a.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安全问题。
2.把握如何保持食品的卫生和食品的保存方法。
3.清楚知道不乱吃东西对身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1.食品安全问题。
2.保持食品的卫生和食品的保存方法。
3.不乱吃东西对身体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活动,讲解、讨论、实践教学时间:2小时教学过程:第一节:食品安全问题介绍(30分钟)1.引入活动:让孩子们看到一些食品包装袋或瓶子,了解包装袋或瓶子上的保质期时间和注意事项。
2.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讨论他们在家中或幼儿园中吃过哪些不新鲜的食品?会不会造成人体危害?需要注意哪些事项?3.阅读故事:为了加添教学效果,可以让孩子们阅读一些有关食品卫生的故事,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食品卫生的紧要性。
第二节:保持食品的卫生和食品的保存方法(1小时)1.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保持食品的卫生和食品的保存方法?2.实践: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原材料,使用本身的方法进行处理和保存,并共享给其他小组。
3.老师点评:老师可以在过程中点评同学的处理方式和保存方法,以及予以一些应用的建议。
第三节:不乱吃东西对身体的影响(30分钟)1.阅读故事:老师为孩子们供给一些关于不乱吃东西对身体的影响的故事。
2.课堂讨论:让孩子们在听完故事后可以自由表达本身对“不乱吃东西对身体的影响”的看法,以及讨论如何维护本身的健康。
老师应当依据孩子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来引导,让他们表达本身的观点。
3.总结反思:老师通过总结本次课程让孩子们回顾和总结学习,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课程让幼儿认得到食品卫生的紧要性,把握正确的食品储存和处理方法。
让孩子们不仅能够认知安全食品的保质期、保存、处理和消费策略,还教会他们在实践中培育本身的食品卫生意识,维护本身的健康。
在此次教学中,我发觉我可能过于关注同学的思想方向,并且疏忽了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的细节问题。
更好的教学应当是让孩子们能够做到全面地学习,包括理论和实践,这将帮忙幼儿更好地把握学问。
中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吃东西》
![中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吃东西》](https://img.taocdn.com/s3/m/0e12d3d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e.png)
《不乱吃东西》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饮食安全规则。
三、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视频、实物等与饮食安全相关的教具。
2.环境布置: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饮食安全。
2.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乱吃东西吗?(二)基本环节1.讲解不乱吃东西的原因及危害(1)讲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吃了不干净、变质的食物,或者食物中含有有毒物质。
(2)讲解食物中毒的症状:恶心、呕吐、肚子疼、拉肚子等。
(3)讲解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不乱吃零食,不捡食地上的食物,不吃过期食品等。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如何挑选食物?(3)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吃饭?3.实践环节(1)组织幼儿进行“食品安全我知道”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如何向家人、朋友宣传饮食安全知识。
1.让幼儿谈谈本次活动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关注饮食安全,让他们了解不乱吃东西的原因及危害。
通过实例讲解,使幼儿对食物中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在讨论环节,我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
4.教学活动中,我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饮食安全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饮食安全。
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让我对幼儿饮食安全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有趣、实用的教学内容。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故事讲解,如小明吃了路边摊不干净的食物后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食物中毒的严重后果。
(2)通过实物展示,比如展示过期食品和新鲜食品,让幼儿直观感受两者的不同,并讨论哪些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中班安全教案及反思 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
![中班安全教案及反思 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https://img.taocdn.com/s3/m/b2a75d8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4.png)
中班安全教案及反思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3.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预防食物中毒。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食品安全规则。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不乱吃东西》2.玩具:各种食物模型3.视频资料:食物中毒案例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吃什么吗?生:吃饭、吃菜、吃水果……师:对,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各种食物来保持身体健康。
但是,有些食物是不能随便吃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不乱吃东西》。
2.基本环节(1)认识食物师:请小朋友们看一下这些食物模型,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生:苹果、香蕉、面包、饼干……师:很好,这些食物都是我们平时常见的。
但是,有些食物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你们知道哪些食物不能随便吃吗?(2)学习辨别食物安全的方法师: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因为乱吃东西,结果生病了。
请小朋友们仔细听,看看他是怎么做到不乱吃东西的。
(讲故事,引导幼儿学习辨别食物安全的方法)师: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主人公是怎么做到不乱吃东西的吗?生:他看了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闻了闻食物的味道,觉得不安全就不吃。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方法。
我们在吃东西之前,要看清楚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闻一闻食物的味道,如果觉得不安全,就不要吃。
(3)情景表演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然后模拟在超市购买食物的情景。
请组长带领组员们挑选食物,并判断食物的安全性。
(幼儿分组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棒。
在购买食物时,我们要注意查看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闻一闻食物的味道,还要看看食物的包装是否完好。
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食物的安全性。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
现在,请小朋友们谈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到不乱吃东西的?生1:我在吃零食前,会先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fade5c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7.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得不同食品的名称,如水果、蔬菜、糖果、零食等;2. 能够辨别哪些食品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学会感恩食物;3. 能够注意饮食安全,通过游戏学习不要乱吃东西;4.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5.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备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食品名称,辨别哪些食品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2. 学习“不乱吃东西”的学问及相关理念和技能;3. 自我保护意识训练,防备食品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认得食品名称,区分健康和不健康的食品;2. 学会掌控本身的食欲,防备乱吃东西;3.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备食品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四、教学方法1. 游戏、互动式听力模拟、团体讨论、视频呈现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2. 活动为主,教育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孩子通过活动体验学习;3. 激励孩子相互合作,不断共享和交流。
五、教学流程1. 师生互动,同学口头介绍不同的食品名称,并认得词语“健康”和“不健康”。
老师与同学互动,让孩子们区分健康和不健康的食品,并讨论选择健康食品的好处。
2. 游戏环节:通过“点名健康水果”游戏加强对水果的了解和认得。
随机抽取水果的名称,同学需要一起讨论该水果的特点和功效。
玩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猜出正确的水果名称。
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孩子们的听力、开展团队合作、扩大词汇量。
3. 老师介绍“不乱吃东西”的相关理念和技能,让孩子们理解“不乱吃东西”的紧要性。
老师通过故事、视频或实物让孩子们了解一些食品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后果。
4. 情景训练:让孩子们通过模拟实际情景进行训练。
老师分别模拟食品中毒和窒息事故,让孩子们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方法。
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像激励孩子们在即将乱吃东西时,先想想会发生什么事情,如何解决。
5. 游戏环节:为了巩固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开展一个小游戏,比如“水果接力”等,旨在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模拟的方式,巩固和强化他们的理解和认知,达到快速把握相关学问和技能的目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70d954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6.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教材,主要围绕“不乱吃东西”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食品安全标识、了解食品安全常识、学习正确的饮食习惯。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饮食与健康》第二节《食品安全我知道》。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安全标识,知道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
2. 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食品安全标识,了解食品安全常识,学会正确的饮食习惯。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避免乱吃东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食品安全标识卡片、食物模型、教学挂图。
学具:画笔、画纸、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创设一个超市购物情境,让幼儿扮演顾客,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
(2)教师提问:“你们在挑选食物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幼儿关注食品安全。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食品安全标识卡片,讲解每种标识的含义。
(2)教师通过食物模型,演示正确的饮食习惯。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并标注食品安全标识。
(2)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食品安全知识。
4. 小结与拓展(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食品安全常识?”引导幼儿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不乱吃东西》2. 内容:(1)食品安全标识(2)正确的饮食习惯(3)饮食卫生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并记录食品安全标识。
(2)结合所学知识,画出自己的一日三餐,标注食品安全标识。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格,填写食品安全标识。
(2)一日三餐画作,标注食品安全标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了食品安全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讲座,让家长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2c7f85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4.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健康饮食,学会区分食物的好坏,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习惯,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增强幼儿认识和遵守安全生活规则的意识,建立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讲义、食品、盘子、纸巾、饮水杯等。
三、活动流程
3.1 活动引导
引导幼儿坐好,静静聆听安全知识的讲解。
教师首先对幼儿进行问答互动,询问幼儿们对食物的看法,通过幼儿的回答进行扩展探讨,热身教育幼儿的观察感知能力。
3.2 活动讲解
讲解食品的分类、食品的营养成分以及食品的好坏。
同时鼓励幼儿在意饮食健康,有意识地挑选健康食品。
3.3 活动实践
1.教师带领幼儿现场品尝食品,并介绍食品的成分和作用。
2.将一些“假”食品例如纸条或小石子放在幸运盘中,让幼儿盲选食品,教师解
释盲选食品的危险性,并引导幼儿分辨不同口感和食品造成的不同影响。
3.4 反思
(1)本次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通过实践增进了对食品的了解,并和教师
一起探讨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好坏的区分。
(2)但是教师也发现了在活动中幼儿们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的问题,在追求快
乐的过程中,幼儿没有考虑到自我保护能力的问题,这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幼儿的安全教育。
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了解到了什么是健康饮食和如何辨别食品的好坏,更加强化了安全意识,从而增强了幼儿园中班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本次活动也提醒了我们,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隐患,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从而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健康活动案例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健康活动案例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6f09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0.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健康活动案例反思一、活动背景和目的1.1 活动背景此次活动是针对幼儿园中班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主题为《不乱吃东西》,旨在让幼儿们了解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习惯,教育他们不要随意乱吃东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吃坏肚子。
1.2 活动目的本次活动主要是希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达到以下目的: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提高幼儿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加强对安全教育的认识;3.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发展;二、活动具体流程2.1 活动前准备1.整合相关内容,准备课件并图文并茂说明;2.准备好食物及食具,并做好防疫措施;3.活动前提前做好交流策划,准备好家长反馈表格,并向家长发放;2.2 活动流程第一步:环保手绘放映(5分钟)通过回顾上一次活动,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家里有哪些环保家居等内容,增加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以此开启此次活动的开始。
第二步:教学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PPT等工具向孩子们介绍什么是健康饮食,并通过各种实例让孩子们理解健康饮食的含义,同时教育孩子们如何避免吃坏肚子。
第三步:亲身试吃(20分钟)老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食品,并详细解释食品的好处和坏处,并让孩子们尝试不同食品,让孩子们学会如何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食品。
第四步:饮食会议(15分钟)老师和孩子们进行饮食会议,让孩子们分享各自的想法,讨论在家里如何保证健康饮食,并帮助孩子们树立合理的饮食观念。
第五步:家长反馈(5分钟)抽取家长反馈的内容,并向家长公示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以及对本次活动的评价。
2.3 活动结束整个活动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通过本次活动的丰富内容和互动形式,让孩子们明白了应该如何健康饮食,同时为孩子们接下来的生活做到了良好的引导。
三、活动的反思与总结3.1 活动优点通过不同形式的互动,鼓励孩子们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为家长们展示了孩子的表现与进步,让家长能够更好的与孩子们交流。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2b5d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a.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让幼儿知道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
2.教育幼儿不要捡食地上的食物,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掌握不乱吃东西的基本原则。
四、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自觉遵守饮食纪律。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些食物,如:糖果、水果、饼干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讲解教师讲解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以及为什么不能吃。
教师举例说明乱吃东西可能带来的危害,如:食物中毒、肚子疼等。
3.情景模拟教师设置一些情景,如:地上有食物、陌生人给食物等,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教师与幼儿互动,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4.实践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食物,要求幼儿按照饮食纪律进行品尝。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幼儿对不乱吃东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自觉遵守饮食纪律。
2.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
教师与幼儿互动,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
3.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案例,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乱吃东西的危害。
4.教学延伸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如: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等,让幼儿了解更多饮食方面的知识。
组织幼儿参观食堂,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对饮食的敬畏之心。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出示一些食物,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些食物的名字吗?哪些是健康的,哪些可能不太健康呢?”2.教师与幼儿讨论,引导他们理解:“我们只吃干净、新鲜、爸爸妈妈或者老师给的食物,其他的不吃,明白吗?”教学难点:1.教师通过故事讲解,如:“小明在地上捡到了一颗糖果,你们觉得小明应该吃吗?为什么?”2.教师进一步引导:“对,我们不能吃地上或者不认识的人给的食物,因为这样可能会生病。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5a699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4.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认识到食物的重要性,学会遵守食品安全的规定,掌握正确饮食和卫生习惯,预防不良习惯的养成。
同时,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反思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活动环节本次安全教育活动分为三个部分:1. 导入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我们将开展导入活动。
我们将为孩子们提供一些食品,然后让孩子们自由吃。
但在食品旁边放了一个卫生纸盒,我们提醒孩子们,吃完食物,要将口腔里的东西吐进纸盒里,让孩子们意识到卫生场所要注意清洁与卫生。
2. 活动主题讲解针对此次活动的主题,我们将向孩子们讲解“不乱吃东西”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我们要让孩子们了解到,每一种食品都有各自的作用和功能,如何搭配饮食,吃到营养全面,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要教导孩子们吃东西时,要注意时间和场合,遵守食品安全的原则、规定,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3.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会向孩子们导出吃饭的最佳习惯,比如“三餐定时,食物搭配”,“吃清淡,禁止剩饭剩菜”,“养成定个吃口的习惯”,“遵循后来先拿的原则,不抢东西”,“吃时不说话,避免呛咳”等等。
并且要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和关爱身体,在日常生活中谨慎对待身体,让身体健康快乐的成长。
反思此次活动中,我们注重了与孩子交流,让孩子们在玩中获得启示;让孩子们学会卫生和安全意识,防止不良习惯的养成。
不过在执行活动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
比如,如何在讲解中,使用举例等方式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更快接受讲解内容呢?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学习呢?反思活动方式和安排是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反思,可以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让孩子们收获更多的教育成果。
幼儿园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1441de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f.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区分食物和非食物,并明白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2. 通过学习了解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3. 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1. 孩子们能够正确区分食物和非食物;2. 能够理解吃东西的时候要保持安静整齐;3. 了解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游戏活动:来自小马宝莉的来信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封来自小马宝莉的来信,告诉孩子们她们的魔法食物被散落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需要孩子们帮忙收集。
老师可以选择几个孩子来当小马宝莉的朋友,其他孩子分成若干组,每组给一张地图,让他们去找寻食物。
孩子们找到食物后,可以用大声喊出来,或者是回到指定地点交给小马宝莉的朋友。
通过这个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食物,并且明白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
2. 故事分享:吃健康的食物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关于健康饮食的绘本,让孩子们一起观看。
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什么是健康的食物,以及为什么要吃健康的食物。
通过故事的分享,孩子们可以了解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小组讨论:我的饮食习惯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的饮食习惯。
每个小组可以列出一些他们认为健康或不健康的食物,并说出自己平时会吃这些食物的原因。
教师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表达。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并且找到改进的方法。
4. 游戏活动:做各种食物拼图教师准备了各种食物的图片,将每个食物切割成若干小块。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食物拼图进行拼装。
在拼装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这些食物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健康的影响。
通过游戏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食物的种类和作用。
四、教学反思:在本堂课中,孩子们通过游戏、故事分享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了解了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不乱吃东西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abe2bc8762caaedd33d45b.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中班安全教案《不乱吃东西》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想象力,通过真实的案例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安全《不乱吃东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1、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2 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活动过程: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
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担心死了。
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
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
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小结: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
中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吃东西》6篇
![中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吃东西》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800a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a.png)
中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吃东西》中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吃东西》精选6篇(一)教案:中班安全详案教案《不乱吃东西》目标:1. 培养幼儿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2. 培养幼儿自觉不乱吃东西的意识;3. 培养幼儿分辨食品是否安全的能力。
步骤:1. 导入:- 让幼儿回顾一下上一次学习的内容:《小手洗干净》。
询问他们平时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
- 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可以吃东西?你们在什么地方不可以吃东西?2. 介绍主题:- 展示一些不干净、不安全的食品图片,让幼儿看一看,问他们这些食品是否可以吃。
引导幼儿讨论清洁卫生的重要性。
-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一些健康、营养且安全的食品,引导幼儿认识到吃健康、安全的食物的重要性。
- 提出新的学习目标:《不乱吃东西》。
3. 学习活动:- 观看短片《健康饮食的选择》。
短片中展示了一些正确的饮食习惯和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 引导幼儿分辨食物的安全与否。
给幼儿展示一些食品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判断。
老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和解释。
- 分组活动: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吃东西的场景,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自觉不乱吃东西的行为规范。
4. 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题《不乱吃东西》。
询问幼儿学到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养成不乱吃东西的好习惯。
- 对于幼儿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解释,加深幼儿的理解。
5. 结束活动:- 张贴一张《不乱吃东西》的小海报在教室的显眼位置,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明白了正确饮食的重要性,也加深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在学习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但是,我在此次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在短片观看和讨论环节,幼儿的表达能力仍较弱,有些幼儿难以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不能即时给予有效的引导和解释。
二是角色扮演活动中,部分幼儿表现的不自然,缺乏真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安全不乱吃东西教案反思
中班安全不乱吃东西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真实的案例及生活场景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不乱吃东西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的案例及生活场景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3、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2、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过期的食物。
腐烂变质的食物。
假冒、劣质的食物。
没洗干净的食物)
3、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
4、一个铁制五角星、120急救录音、一段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播放120急救录音,教师紧张提问:发生什么事啦?(幼儿相互猜测)
2、教师出示一个小小的铁制五角星,故作神秘:“要想知道发生什么事?还要从这个小小的铁制五角星说起。
”
二、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进入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喘不气来,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
爸爸妈妈担心死了。
着急的父母叫来医院的急救车,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
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
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
讲述完后提问:
1、龙龙的身体好受吗?
2、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
3、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4、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
5、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
教师感慨: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
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
三、观看课件、情景表演深入
1、课件《进餐时》
内容: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教师和幼儿一边观看一边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教师参与发言: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
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闹。
2、课件《肚子为什么疼》
内容: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妈妈
买烤肠吃,妈妈只好给冬冬买了两根。
冬冬马上吃了。
冬冬回到家,看见篮子里盛着许多草莓,抓起来就吃,妈妈说:“冬冬,等洗干净了再吃。
”“我不怕脏”冬冬吃了很多。
夜里,不知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观看后讨论:
小朋友,冬冬的肚子为什么会疼?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观看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分析比较:这些东西你吃过吗?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小结:大街上的烧烤的东西特别不卫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
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
买食物一定要有质量安全标志,保制期内的食物。
一些腐烂变质,老鼠、苍蝇叮咬过的假冒、劣质的食物不能吃,否则会食物中毒的。
3、教师与幼儿配合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内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妈妈买来了一条大鲤鱼。
做了一道好吃的葱油鲤鱼。
明明闻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来,妈妈说:明明,别着急,把鱼刺弄干净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咙里卡住了鱼刺,明明难受得哭起来了。
妈妈一边安慰明明,一边带他到医院后,医生阿姨帮他把鱼刺取出来了。
提问:
(1)明明应怎样吃鱼?
(2)鱼刺卡在喉咙里该怎么办?
孩子共同总结:小朋友吃鱼时,一定要仔细把鱼刺弄干净再吃,一旦鱼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为越哭,鱼刺就陷得越深,应赶快告诉妈妈或老师,带你到医院去治疗。
四、游戏“判断对错”渐入
分组进行游戏:
1、上幼儿园时,没有生病的小红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不生病时,不能随便吃药,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而且爸爸、妈妈的药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后果非常严重。
2、邻居的小哥哥给了小妹妹一个很小的果冻吃。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小朋友听过有很多
小孩由于吃果冻而卡住喉咙里喘不气来而死亡的事情吗?果冻我们小朋友尽量不吃,即使要吃时,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
特别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冻。
3、夏天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夏天天气虽然很热,但也尽量少吃雪糕,因为雪糕太凉容易让胃宝宝难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玻璃球是危险物品,千万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险。
五、操作活动巩固
1、请幼儿把小筐里认为做得不正确的图片挑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
例如:小朋友一边走一喝水,容易呛到。
2、师巡回观察幼儿引导幼儿互相讨论,主动操作。
六、师幼共同布置“不乱吃东西”主题墙
1、教师快速在主题墙画出笑脸和哭脸,幼儿把活动后的不正确的图片张贴在主题墙的哭脸中,正确的图片张贴在主题墙的笑脸中。
(配上轻音乐)
2、教师在一旁鼓励幼儿,把其他不能吃的东西添画在主题墙上。
3、教师鼓励幼儿继续发挥想象和创意,设计“不乱吃东西”的家园互动小标语。
4、教师整理幼儿语言,一边读一边书写到主题墙上。
如:请家长、小朋友配合老师晨间一摸、二看、三查、四问。
请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小朋友的安全。
小朋友不带危险东西入园。
午睡上床前,兜里无异物。
小朋友少吃冷饮,果冻,不往嘴里乱放东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除了用自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还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将幼儿已有的安全知识经验扩展丰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通过真实的案例,我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幼儿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
课件、图片的运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幼儿进行了深刻的教育。
用孩子喜欢的情景表演,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为题材,让幼儿进行热烈的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
游戏《判断对错》我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来组织的,幼儿兴趣浓厚,非常投入。
整个学习过程中,师幼之间是平等的,氛围是宽松的,学习是快乐的。
当然,
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孩子不知道用语言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的状况,需要我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引导。
本次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力求形成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较好的贯彻了《新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