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英才学校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开发区大治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3.汉武帝在实行推思令的同时,还颁行了“非正与乱妾位律”,规定诸侯只能立正妻的长子为世子若正要不能生育,即除国为郡;以庶继位,就是“非正”;以庶充嫡,就是“乱妻妾位”;凡犯此律者皆贬为庶民.这做法
A。 造成了律令冲突的混乱
【点睛】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夺王国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14。汉代刺史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据此可知,刺史
A。 直属中央位高权重B。 能够决定官吏升迁
C。 可以监察文武百官D。 重在维护中央权威
7。春秋时期,秦人只祭祀自己的先祖白帝少灵。战国时期,泰灵公“作上醇(条坛),祭黄帝作下時,祭炎帝”。这变化体现了
A。 宗法制度 异变
B。 血缘氏族的解体
C。 华夏民族的融合
D. 政治联盟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只祭祀先祖,到战国时期增加了祭祀黄帝和炎帝,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秦人祭祀对象增加,不是对家族内部继承、管理的冲击,A项错误;尊崇炎黄,不能体现血缘关系瓦解,B项错误;对炎黄的祭祀不是与炎黄在政治上的联盟,D项错误。
A. 刺史制
B. 分封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平原郡”、“北海郡”、“甾川国”、“高密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度,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十三州的信息,不关刺史制度,A项错误;材料中有众多的郡制存在,不是单纯的分封制,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行省和中书省等信息,不是元代的行省制,D项错误。
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大石桥市二高中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9月月考历史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单元;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3.5题分,共70分)1.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设立“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会稽郡则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
扬州刺史对其行使的权力是()A.行政权B.监察权C.军事权D.经济权2.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
”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A.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B.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C.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3.如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出于()A.秦朝和西汉B.西汉和东汉C.秦朝和隋唐D.唐朝和宋朝4.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
”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A.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5.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出()A.重视人才B.皇权独尊C.尊崇自然D.宗法观念6.自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如图反映了皇帝与宰相关系的演变过程,从图中可以判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君权与相权都逐渐加强B.君权与相权都逐渐削弱C.相权逐渐加强D.君权逐渐加强7.关于百家姓中的许姓,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勤勉有功,便将其封于许,建立许国。
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氏。
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度8.“(明朝)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A.执行诏令B.审核政令C.协理奏章D.决策军务9.《中国好歌曲》导师周华健连续抢下三位学员后高兴大呼:“连中三元!光宗耀祖!”与这一说法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B.察举制和宗法制C.九品中正制和分封制D.科举制和宗法制10.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
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赣榆智贤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
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B.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2.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
大冶市英才学校高一期中历史试卷2
大冶市英才学校高一期中历史试卷2必修1大冶市英才学校高一期中历史试卷命题人:曹渊明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分)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2、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3、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①镇守疆土②设置官员③建立武装④征派赋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5、秦朝形成了丞相制度,秦朝的丞相的具体职责是()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④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上由太尉“掌武事”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6、图1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必修1图1 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7、.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 分散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B 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决策失误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 有利于选拔人才8、“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一上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上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6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8分)1. 下面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列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时间文化命名位置发掘文物前7000~前5000年裴李岗文化长江中游地区以磨制石器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前6500~前5500年后李文化山东地区发现大师陶器、石器、骨器前5800~前5400年大地湾文化甘肃及陕西地区石英砸击技术产品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河南、陕西地区以磨制石器为主,农作物为粟和黍;陶器规整精美A.原始农耕生活已开始B.打制石器开始广泛使用C.文明遥遥领先于世界D.文明发展有了较高水平2. 《魏书》记载,北魏太武帝听人说大兴安岭的嘎仙洞是鲜卑族的发源地之后,曾派人去祭祀并刻下碑文,后来有学者发现了嘎仙洞和碑文均与史书记载一致,就此认定鲜卑族起源于此,但有学者认为这只能证明太武帝到此进行过祭祀,并不能说明嘎仙洞真的就是鲜卑族的发源地。
这说明( )A.历史结论需要多重证据验证B.史料运用需要进行辨伪C.时代久远无法还原历史真相D.实物史料没有研究价值3. 西周时期,分封到新国的统治者与其统治区域内的商代旧贵族和土族居民,构建起一种由周人、商代旧族及当地土著“三结合”的政治权力体系。
这说明当时()A.地方势力实现了平衡B.社会等级秩序已形成C.政治理念具有开放性D.宗法体制得到了强化4. 汉承秦制,私有土地的买卖并不受法律限制,贫民一旦无法正常经营土地便只能将其出售,地主的势力便越来越大。
这一做法()A.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和兼并B.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C.推动国有土地制度的瓦解D.培植了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5. 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斗争与融合为后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诸多条件。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一上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一上历史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25分)1. 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移民主流之一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此举()A.推动了秦代商业的发展B.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C.有效的抑制了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2. 荀子按“上贤、次贤、下贤”的标准把儒者分为三个等级:“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
”这说明荀子( )A.制定了严格的选官标准B.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C.适应需要将儒学政治化D.未突破原有等级观念3. 由以下司马迁对历史细节的记载可知,汉初A.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B.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C.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D.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4. 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
春秋时期,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
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
这一现象表明()A.西周中央集权削弱B.宗法分封制完全崩溃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D.中原文化逐渐扩展5. 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9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表中信息相关的历史现象是()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寿命272313039363414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诸侯发动“七国之乱”C.外重内轻藩镇割据D.陈胜、吴广农民起义6. 下面是三幅出土于四川的汉代画像砖的图片,它们可以用来研究汉代A.集体协作劳动普遍化B.生产工具的多元化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7. 汉赋描绘了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及田猎巡游、兴建京都官苑、祭拜名山大川等活动。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为西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统治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繁荣C.科考制度的影响D.思想控制的强化2.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
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
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B.御史大夫C.刺史D.锦衣卫3.唐太宗说:“隋末无道,上下相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
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身死匹夫之手。
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
”这段材料说明唐朝统治者()①吸取隋朝灭亡教训②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③鼓励群臣直言进谏④重文轻武以拨乱反正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两者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5.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6.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他出身名门,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18岁时袭封为康乐公,又历任瑯琊王司马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
这主要是因为他的:()A.才能B.门第C.品德D.功绩7.罗马帝国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
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冶金高中月考试题.doc
几点说明:(1)本次考试时间为45分钟,满分100分;(2)第一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3)第二卷答案一律用黑色中性笔书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否则无效。
(4)交卷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皓首(hdo)豎如(pi)动辄(zhG) 胸建(jin) 畸形(jl) B抹杀(m3)抹布(ma)日积月墨(IQi)劳黑(lei)咀嚼(juO)C咬文嗯字(jido)押鯉(ji6)浑身鯉数(xid)要塞(sdi)宝藏(zd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D涅槃(pdn)客栈(zhan)戳穿(chud)记载(zSi)载重(zai)的一项是A、省亲(xing)模样(md) 着落(zhuo)着数(zhao)B、吮血(shGn)煞尾(sha)忌恨(ji)创伤(chuang)C、相面xiang)诅咒(zd) 空白(kong)倔强(jiang)D、钦佩(qin) 卓绝(zhuo)苍穹(qidng)低劣(1怡)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驰骋聘请枯躁怅惘潦草缭绕B聒噪座右铭暴发户原动力消遣C自欺欺人储藏绝缘编辑通缉瞭望D惴惴不安相濡以沫左翼联盟情投意合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污蔑驱逐坚忍不拔竟相B、即使崇拜浅尝辄止遮掩C、光芒致敬挺身而出典范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无论国际风云如何_________ ,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2)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_____ 到的。
(3)从表面上看,改得似乎些,实际上却远不如原文。
A变换搜集简洁B变换收集简捷C变幻搜集简洁D变幻收集简捷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他虽然自小十分技艺,但仍需多加练习。
(2) ____________ 公交公司了新的公交路线。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发布了网络商品交易违法经营的案例。
湖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汉初各诸侯国文士活跃,文化尚有地域差异,南方淮南一带长于辞赋,北方河间一带则重在经术。
汉武帝中期以后,原本游说于诸侯国的文士汇聚长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史学见称,董仲舒、公孙弘等则以经术显贵,他们共同造就了关中文化的辉煌。
西汉学术文化的变迁反映了A.国家统一安定 B.中央集权加强 C.思想文化繁荣 D.官方垄断学术2. 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后,为获得在人口和文化上占优势的汉族认可,他们不仅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十分谨慎,其中一个原则就是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加以继承之。
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A.实质是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过程 B.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崇拜C.为国家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文化基础 D.彻底改变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3. 北宋统一后,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 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
路之下,设有州、县,与州平级并存的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还增设了“监司”、“通判”等职。
北宋的做法A.使得各级机构职责混乱 B.践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C.导致权力结构利弊并存 D.加速了地方权力的失衡4. 下表为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职业结构表。
据表格可知,苏杭地区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B.土地买卖现象异常严重C.传统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D.经济结构从量变到质变5. 下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 年 6 月 23 日)刊发的《小英雄歌》,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说明学习西方深入制度层面 B.反映了从帝制到共和的变化C.表达出作者对新政寄予厚望 D.折射出新旧并存的时代风貌6. 形成于1952-1954 年间的“和平统一战线政策”,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C.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D.有力地防止了权威被颠覆2.秦朝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4.电视剧《宰相主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5.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B.《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C.《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D.《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6.晚清政府机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下列机构中出现最晚的是A.总理衙门B.农工商总局C.外务部D.责任内阁7.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民主制全盛时期,你可以看到①梭伦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②公民大会就某项议案展开唇枪舌战的辩论,并由五百人议事会监督官员落实辩论的决议③外邦移民享有雅典公民权④民众法庭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8.唐太宗、康熙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元代王祯《农书》中说:“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
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
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
”他强调的是()A.农业生产要把握好农时B.农事安排要注意地域的不同C.农业生产要改进耕作技术D.农作物高产要提高土地肥力2.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即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鑺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
这说明当时()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B.牛耕得到较快推广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3.汉代亩产粟约合40市斤,唐代平均亩产粟1石约合113市斤。
中国古代的亩产量经过汉唐间七八百年的发展,提高了150%。
其主要原因是()A.生产工具的改进B.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C.重农政策的成效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
”中国政府能够做到向每户农民直接征税主要得力于()A.赋税征收制度的完善B.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地方官员C.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D.“重农抑商”政策的有效实施5.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缫丝B.灌溉C.制瓷D.冶铁6.“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
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
”这里的“三服官”和“工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民间手工业7.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
英才中学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测试题(1).doc
英才中学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测试题制卷人:冷明华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50分第II卷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巩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③构织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④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 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5.北宋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了文官的政治地位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人C.提高了地方的工作效率D.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7.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
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 (CIVILISATION)。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一上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上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总分:9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5分)1. 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一直影响到()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清朝2. 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这种制度叫做(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嫡长子继承制3. 据史料记载周成王弟弟唐叔虞被分封在山西,建立晋国,接受的指令是:必须尊重当地夏人的文化传统和土著戎人的风俗习惯。
周公儿子伯禽被分封在鲁国,那是奄人的居地,鲁国就有“社”与“奄社”并存的现象。
分封制的推行( )A.促进了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C.王族成为分封的主体D.使封国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4. 公元前259年,秦军向赵国都城邯郸发起猛烈进攻,赵孝成王被迫向魏、楚两国求救。
公元前257年,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秦军大败而归,损失惨重。
邯郸之战()A.蕴含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B.体现出合纵抗秦战略的重要意义C.反映出诸侯征伐不断的历史环境D.折射了宗法制度瓦解的社会现实5.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
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民族交融逐步加强B.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开始形成C.政治文化趋向稳定D.“华夷”之间的界限比较明确6. 如图内容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经济现象的描述。
该历史时期是( )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7. 如图是商鞅入秦给秦孝公讲述治国策略的场景,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你认为商鞅说的哪一点最能引起秦孝公的注意( )A.大王:治理国家,就要实行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B.大王:你要治理天下,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C.大王: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大王: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明法度达到“以刑去刑”8.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冶市英才学校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命题人:曹渊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
2. 2006年5月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回乡祭祖。
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4.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5.齐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封国,依据当时的宗法制度,在齐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A.周天子的嫡长子 B.齐国国君 C.卿大夫 D.国君次子
6.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7.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是:()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B.互相制约
C.互为表里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主体是()
A.功臣 B.古代帝王的后代 C.立功将士 D.同姓亲族9.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
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这位在历史上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为有效“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10.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名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11. 有关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血缘关系是进行分封的依据之一,而郡县制的实行与血缘无关
B.两种政治制度下官员的权限大不相同
C.二者在当时都有利于巩固统治
D.都实行世袭制,以巩固家天下的统治
12.秦朝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产生的方式是()
A.世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免
13.当我们看到某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向秦始皇汇报工作的场景时,我们能够确认这一地方行政长官是()
A.诸侯 B.县长 C.郡守 D.太尉
14.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这套机构的特点包括
①分工明确②互相配合③互相牵制④皇权集中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
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1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而亡的主
要原因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国家统一与巩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17.下列对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部实行分封制 B.全部实行郡县制
C.郡县、封国并存制 D.实行节度使制度
18.下列关于“推恩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汉景帝在位时颁布的 B.规定地方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
C.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D.列侯归郡管辖
19.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发生在()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0.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
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
辖
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设置了()A.御史大夫B.太尉C.刺史D.通判
22.隋唐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三公九卿制
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23.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
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
24.人才的选拔与官吏的任命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历史上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选官和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科举制②察举制③九品中正制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25.宋朝为加强皇权极力削弱相权。
下列措施是为了削弱相权的有()
①设枢密使②设参知政事③设三司使④设中书门下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2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A.西藏行省B.宣政院C.枢密院D.中书省
27.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高祖时期 D.唐太宗时期
28.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
A.说明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权力危机境地
C.明清皇帝重视文人 D.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29.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国家统一需要B.封建专制统治阶级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政令统一的需要
30.清初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是由于存在着()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 C.南书房 D.军机处
31.明代内阁和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32.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步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33题17分,34题19分,共36分)
33.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3分)
(2)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2分)
(3)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慎“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辖。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诏。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4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4分)材料二的作者对此有何看法?(2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