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 名校学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人教版七下)
7.3 印度(2)本节课学习目标:1.了解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念2.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3.了解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学习重点: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学习难点: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35~P36页,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利用本国人力资源、劳动力、、信息技术等优势,积极承接国外服务外包订单,发展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
2.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的业务。
其中,承接的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
印度被形象地称为。
3.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等特点,它为印度创造了,赚取了大量,促进了印度的快速发展。
4.读P36、图7.45在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中,是发展最快的行业。
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其次是,发源地是。
本节课知识梳理:优势:人力资源、劳动力成本、普及、信息技术发展等。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特点:信息技术含量、利润、资源消耗等。
发展最快的服务外包产业: ,发源地: 。
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
课堂训练:1.某国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这个国家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①丰富的人力资源②劳动力成本低③英语普及④信息技术发展早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印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是()A.信息技术含量高B.利润小C.资源消耗多D.投资大4.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A.中国B.日本C.美国D.英国读右图完成5~7题。
5.图中E是印度北部邻国,该国是()A.尼泊尔B.斯里兰卡C.巴基斯坦D.中国6.印度的首都是( )A.①B.②C.③D.④7.班加罗尔是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8.有关印度粮食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A.众多的人口,使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B.频发的寒潮灾害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C.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实行了两次“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D.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9.印度北方人们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这些饮食特点主要受下面哪一项因素的影响()A.经济水平B.风俗习惯C.宗教信仰D.各地的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10.小悦的爸爸从印度考察回来,有意考考小悦的地理知识,在介绍该国的地理特征时故意说错了一项,请你帮小悦找出来()A.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B.印度的母亲河是印度河C.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D.水旱灾害频繁书写评价:成绩评价:批改日期:。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印度,是七年级地理下册7.3节的内容。
教材从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亚洲的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学生们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印度有更全面的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尤其是对印度的美食、文化和节日等感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等特点。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
3.印度的人口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印度的特点。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相关地图,包括印度地理位置图、气候图、农业和工业分布图等。
2.收集印度的美食、文化和节日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准备一些关于印度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印度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已知的信息。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气候、农业、工业、人口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印度的基本国情。
同时,教师对这些资料进行简要讲解,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分发印度地图,让学生结合教材,找出印度的主要河流、山脉、城市等地理特征。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并简要说明原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 印度(第1课时) 精品教案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图中提取数据的分析,诊断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活动二:
读漫画,回答有关“人口”的问题。
问题引领: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按照现在人口增长速度,印度大约在哪一年超过中国?你如何看待这一数字?
教学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印度人口问题的认识可能比较片面,教师应注意及时加以引导。
总量多
人均少
耕地资源
第3位
第126位
粮食(水稻、小麦)
第3位
第131位
钢
第5位
第149位
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
第11位
第144位
印度在世界的位次
3.【辨真假,知忧患】:众多的人口还给印度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展示四种现象,请大家大胆推断一下,是真是假。
忧患之二——水旱灾害频繁
1.【以果探因】:先呈现印度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吃饭问题一直是印度大问题的现象,再探究除人口因素以外,影响印度发展的第二个因素——水旱灾害以及给印度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带来的困扰。力求营造“用中学”的地理氛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印度的气候——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等一系列问题。借用学案作为学习指导。
学生活动一:
1.描图析图:描绘印度轮廓,读图回答印度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邻国位置。
2.歌谣学地理:指图反馈歌谣内容——“喜山印洋间,北回北部穿。陆上六邻国,巴中尼不孟缅。”
教学评价:准确的定位是学习一个区域的基础和前提,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歌谣准确定位,在定位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学以致用
【材料】 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形成的自然条件: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耕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7.3印度 学案设计
印度一、印度概况1、印度的位置印度的邻国: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 东北部与孟加拉国、缅甸(东南亚) 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 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二、印度地形地势1、印度地形特征: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2、印度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纬10~30°之间 北回归线穿过印度东经70~90° 热带大国南亚次大陆 南亚大国 左邻阿拉伯海 右邻孟加拉湾 三面环海东经80°剖面图三、印度的主要河流恒河: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全长2700千米,是世界污染最严重河流之一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在中国一段叫雅鲁藏布江,注入孟加拉湾四、印度的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热带沙漠气候,北部高原山地气候1、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6-9月旱季:10-次年5月2、季风气候对印度的影响冬季夏季五、印度的农作物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六、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人口数量13.1亿(2016年)2、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②消费群体庞大,市场广阔3、印度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较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严重低于世界平均值,影响经济发展4、人口问题七、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水稻:恒河平原(印度东北部),印度半岛沿海平原小麦分布区:降水多在1000毫米以下水稻分布区:降水多在1000毫米以上1、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2、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的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八、印度小结。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 教案
第三节印度1.对照地图和课文,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3.通过分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培养由表及里地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5.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课时第一课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一、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
二、教授新课(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课件展示:图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示P30的阅读材料:南亚国——印度)。
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
印度的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课件展示:图7.36,并思考:(1)2011年,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2)从1993年开始,印度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如何?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2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从1993年开始,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
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5.学生朗读P32页的“阅读资料”,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说说你对印度未来人口趋势的看法。
(2)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6.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1)从文字资料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由于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精选导学案
第三节《印度》知识梳理型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分析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导学过程: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或最小)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2、读32页图7.36印度人口的增长,从图7.36上分析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是3、阅读32页预读材料的文字材料,请你针对印度的人口问题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4、阅读33页活动2的表7.2内容,众多的人口给印度带来资源,环境,经济发展。
5、认真观察图7.32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纬线和纬线之间,所以主要位于带。
②海陆位置:印度位于大陆南部,洋以北,东濒湾,西临海。
6、读图7.34,“印度的地形”,①从图上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北部与、、国家相邻,西邻国,东邻国。
②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所在的位置,然后填写到右面的空白图上。
③从上面的读图我们可知,印度的地形分布有以下特点: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读33页图7.38,图7.39南亚1月、7月风向图回答问题。
(1)孟买每个月气温都超过______℃,其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月。
(2)孟买降水量较多的是从__ _月至____月,风向是_ ,风从吹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季。
(3)孟买降水量较少的是从_____月至_____月,风向是_ ,风从吹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季。
(4)印度属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
易发生灾害。
练习:(一)填空题1、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________亿,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印度主要是气候,特征是4、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属于南亚文明古国的南亚国家是()A.斯里兰卡B.印度C.中国D.埃及2、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l~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B.印度的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C.印度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学案设计(含答案)
《印度》学案2020.031.准确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2.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3.分析季风气候对印度粮食生产的影响4.了解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1.重点西南季风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条件2.难点西南季风的影响一、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地处热带和北温带(2)经度位置:80°E穿过2、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3、海陆位置(1)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2)邻国: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1)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2)地势:南北高,中部低2、气候(1)主要类型:热带季风气候(2)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旱季:10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雨季:6至9月,盛行西南季风(3)雨极:乞拉朋齐(4)季风气候影响●有利:水热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不利:西南季风不稳定,降水分配不均,水旱灾害频繁。
有的年份来得早,退的晚,发生涝灾;有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发生旱灾;有的年份风力强,有的年份风力弱;三、社会经济1、人口(1)人口:12亿多,人口仅次于中国,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白色人种,官方语言英语,大多信仰印度教(3)城市新德里——首都班加罗尔——服务外包产业中心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2、农业(1)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2)分布●水稻:恒河中下游平原,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平原●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中上游●黄麻●棉花3、服务外包产业“世界办公室”(1)信息技术产业,金融、医药、保险…(2)特点: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3)好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赚取大量外汇,●促进服务业发展1、印度地形地势特点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点拨】判断地势方法:根据地形分布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社会负担加重;但是人口过多提供大量低廉劳动力,消费市场广3、两次“绿色革命”改良品种,推广无毒农药,完善水利设施,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了粮食产量,改善了环境4、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1、印度人口众多,可能带来的问题是(C)A. 劳动力短缺B. 国防兵源不足C. 就业困难D. 人口老龄化2、下列有关印度地区地形分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北部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主B. 中部是恒河平原为主C. 南部以高山山脉为主D. 南部以德干高原为主3、印度的首都是( A )A. 新德里B. 孟买C. 班加罗尔D. 加尔各答4、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 C )A. 新德里B. 孟买C. 加尔各答D. 班加罗尔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备受好评,该片于2016年12月23日在印度上映,2017年5月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5. 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该影片在印度上映时正值印度的雨季B. 印度的地势中间低南北两侧高C. 印度的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 印度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6、读印度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印度学校: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教师章节:第三节印度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学会指出某个国家的位置和领土组成。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的问题,结合降水量图和地形图分析印度的粮食作物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印度的位置和气候特点。
难点:印度气候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印度的文化习俗:1、印度的国旗,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含义。
2、印度的国花。
3、印度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4、印度的信仰。
通过此内容的播放,让学生对印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产生学习的兴趣。
进而的引出本节课。
二、新课讲授:一、地理概况1、根据幻灯片出示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结合教材印度的地形图,来分析印度的地形。
3、根据文字了解印度的特点,并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4、印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困扰印度,就是灾害,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灾害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二、印度的经济1、自然灾害给印度的经济带来什么影响,又是如何解决的?2、印度的经济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三、巩固练习:幻灯片展示四、课堂总结:印度作为我们临近的国家,在经济方面有许多与我国相似的地方,所以,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和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
五、板书设计:一、地理概况1、位置、邻国2、地形和河流3、气候特点及形成二、经济1、农业的类型及分布2、服务外包产业。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3印度4-人教版
第三节印度
一.情景导入
通过印度的民族舞蹈《天竺少女》导入,激发学生的激情,了解印度的特色。
二.展示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运用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
三.学习过程
(一)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展示世界国家分布图,
活动一:
1.印度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印度周围的海洋有哪些?(学生看图完成,然后在图上进行指示)
活动二:
2.看图找出印度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邻国。
(学生看图,在图上画出重要的经纬线,填出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活动三:
读图7.34印度的地形,完成以下内容:(在图上填和描画)
1.印度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分布?
2. 印度有哪些主要的河流?
活动四:
1.阅读教材P30阅读材料,了解印度在南亚中的地位?
2.读图P32图7.36印度人口数量的变化,活动归纳人口众多的优势
和劣势以及采取正确的计划生育措施。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邻国位置
地形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人口
第二人口大国
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解决的措施。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印度学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
第三节印度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以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3.运用地图资料,结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以农业、工业为例,举例说明印度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4.通过阅读资料,运用实例、数字说明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
学习过程一、图说位置印度在世界上的位置印度主要邻国及临海位置2.海陆位置观察印度濒临哪些大洋和海域。
3.相对位置二、漫话人口人口数量※分组讨论:粮食生产的自然优势地形组:读课本31页图7.34“印度的地形”,从地形角度分析哪些地形区适合种粮食?为什么?气候组:读课本33页图7.38“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印度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特点是什么?水热条件如何?三、地图推理推理一资料印度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印度的地形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推理:、两种图例分别代表哪种粮食作物?推测依据是什么? 推理二资料: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1.仔细观察图中箭头分别代表1月、7月哪个月份的风向?分别是什么季风?2.判断季风异常时1~4会出现什么灾害,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热2.孟加拉湾阿拉伯印度洋亚洲3.众多二、1.第二2.优势: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国内消费市场巨大劣势:资源紧X,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三、推理一:小麦和水稻。
水稻分布于降水丰沛、地势平坦的地区;小麦喜温凉,比较耐旱。
推理二:1.略。
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2.异常1会出现水灾,西南季风停留时间长;异常2会出现旱灾,西南季风停留时间短;异常3会出现水灾,因为西南季风势力强;异常4会出现旱灾,因为西南季风势力弱。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是关于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印度在我国南亚外交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相关知识,对南亚地区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印度作为一个复杂的国家,其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可能对印度的宗教、美食、文化等方面感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特点,认识印度在我国南亚外交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增进对南亚地区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印度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分布3.印度的宗教文化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印度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河流、地形等。
2.案例分析法:以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为例,分析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印度的宗教、文化、美食等,增进学生对印度的了解。
4.比较法:将印度与其他南亚国家进行比较,突出印度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和课后作业。
3.准备板书课题和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印度的美食、舞蹈、电影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印度。
2.呈现(10分钟)展示印度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河流、地形等。
同时,介绍印度的气候特点,如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等。
3.操练(10分钟)分析印度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分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
7.3 印度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印度地理位置、周边主要国家
2.了解印度的气候与农业特点
3.了解印度经济特点
二、学习任务
1、合作探究主题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小组抢答】快速说出印度在亚洲的位置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任务1中回答。
1.分析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
2.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
2、合作探究主题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任务2中回答
1.对照图7.42“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图7.43“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主要地形。
2.推测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气温差异。
3.对照图7.42“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图7.43“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说出印度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差异。
3、合作探究主题3——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任务3中回答
1.找出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这些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又是软件产业中心。
谈谈软件外包产业最初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印度新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3.谈谈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4.课堂小结
三、课后自主应用
完成《7.3印度自主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材内容包括: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掌握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印度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印度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印度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基本情况,掌握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基本情况。
2.教学难点: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对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印度的地理特征。
2.运用地图、图片、资料等,直观展示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印度的实际情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印度的地图、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印度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印度的哪些内容?”2.呈现(10分钟)展示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印度的地理特征,提问:“印度有哪些自然资源?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如何?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如何?”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印度的地理特征,分析印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是关于亚洲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印度的地理特征和概况的介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印度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提高对亚洲地区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一些主要国家的基本情况。
但对于印度这个国家的地理特征和概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特点,提高对亚洲地区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印度的农业分布和城市发展。
3.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通过观察印度地图,使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印度的气候、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使学生了解印度的特点。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印度的典型城市和地区,使学生了解印度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地图和相关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观察。
2.收集印度的气候、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准备印度的典型城市和地区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印度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数据和图表,呈现印度的气候、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特点,使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3印度17-人教版
《印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会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三大地形区和地势特点、主要河流②学会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气候类型及特点,理解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②学会获取图示信息的步骤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和概括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一阶段对亚洲、日本、东南亚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一个区域需要掌握哪些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学习方法。
一味的照本宣科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所以在这一节课中我把一个可爱的动画形象引入到了我的课堂中,让学生在与“阿狸”的互动中学习印度的有关地理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印度的农业分布与气候和地形的关系难点:印度的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带上阿狸去旅行”(1)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印度》及任务“争当阿狸的最佳向导”(2)整节课以比赛的形式展开:将全部学生分成4个组进行比赛。
在整节课当中老师和阿狸将向同学们提出很多问题,答对的组可以得一分,最后统计得分最高组就能成为阿狸的最佳向导。
(二)新课讲授1.阿狸第一问:印度在哪儿?(1)转承语:要知道印度在哪儿,我们必须了解印度的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2)课堂任务一:给出地图,4个组,每个组布置一个任务,讨论之后,请组内代表上台结合地图讲解2.阿狸第二问:去旅游,想要游山玩水(1)转承语:想要游山,必须要了解印度有什么山脉(主要地形区);想要玩水,必须要了解印度有什么河流(2)课堂任务二:结合地图,找出三大地形区及地势特点;②结合地图,找出印度主要河流及其发源地等3.阿狸第三问:我准备了一些行李,想要7月份去印度,哪些是我要带的呢?(1)转承语:必须先了解印度的气候我们才能知道哪些必须带去,哪些是不用带的(2)课堂任务三:①结合地图讲出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②阅读课本P33资料,填好表格③视频展示“印度的水灾和旱灾新闻播报”,讲解水旱灾害频繁原因④结合印度的气候,帮阿狸挑拣行李4.阿狸第四问:我是一只贪吃的小狐狸,印度有什么好吃的食物呢?(1)转承语:了解印度的农业(2)课堂任务四:①结合地图,小组探究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与气候和地形的关系,填好下表②介绍印度的传统美食5.阿狸第五问:印度有什么习俗和禁忌呢?视频展示“印度的习俗和禁忌”6.阿狸第六问:感谢同学们的帮忙,送一首歌谣给同学们全班齐读歌谣文明古国有印度,工业发展很迅速;北部边境喜山驻,恒河平原中间铺;西南季风送雨露,早来晚走水灾苦;因地制宜种作物,绿色革命改技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1)教学重点:印度的人口情况,热带季风气候教学难点:分析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西游记》动画图片,让学生解说介绍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
二、欣赏图片,感受印度文明。
展示宗教文化图片和生活图片,了解印度宗教文化知识。
介绍典型图片。
承接:展示人头攒动的图片,过渡到人口。
三、小组合作,分析印度人口问题。
1、读印度人口增长趋势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1)目前印度人口总数达到_________人。
(2)印度每间隔10年增加人口数有什么变化特点?(3)印度总的人口变化趋势有什么特点?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2、展示人口文字资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3、谈谈印度人口问题给中国带来的警示。
小结:人口的增长应该与 _______、_______相协调,与_______发展相适应。
承接:印度众多的人口生存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下?四、图说印度——位置、邻国、地形1、看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_____半球和_____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_____(分区),南临_____,东临____,西临______。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度数)到______(度数)之间,位于________带,位于_________纬度(低中高纬度)。
2、看图找出印度的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
(1)北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接壤。
(2)西北与________(国家)接壤。
(3)东北部与________、_________(国家)接壤。
(4)南面与________(国家)隔海相望。
3、看图总结出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
北部以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
中部以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
南部以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讲解印度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地理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印度的行政区划、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印度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印度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印度地理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印度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阅读拓展材料:关注学生的读后感是否能够体现对拓展材料的深入理解,是否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对于表述不清、分析不深入的作业,需要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制作印度地理资料卡:检查学生资料卡的内容是否全面、准确,是否能够突出印度地理的特点,对于内容不全、信息错误的作业,需要指出并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分析印度地理案例:评价学生的分析报告是否能够清晰地阐述案例的背景、现状和问题,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对于分析不深入、解决方案不具体的作业,需要给予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印度地理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讨论印度地理问题:评估学生的课堂展示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小组讨论的成果,是否能够体现对印度地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于表达不清、思考不充分的作业,需要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并给出改进建议。
反思改进措施
(1)引入更多的互动式教学,如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像、地图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印度地理的特点和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亚洲的一个重要国家,对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地理现象的理解都有了一定的能力。
但是,由于印度是一个遥远的国家,学生对其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印度有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外国的文化和宗教可能存在好奇心,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地理资料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
4.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
3.印度的城市和宗教情况。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地图、图片和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印度的实际情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印度的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印度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印度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印度的哪些方面?”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宗教等资料,同时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印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位于恒河口附近,因盛产黄麻,且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
A、孟买 B、新德里 C、乞拉朋齐 D、加尔各答
9、印度的乞拉朋齐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10、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七年级下册地理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组长:
集体备课
备注
课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
课型
新课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和水
旱灾害频繁多发的原因;继续培养和强化学生用图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资料、图表等方法,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并以多种形式的师
19、印度的雨季大多在( )
A、1-6月 B、6-12月 C、6-9月 D、10-次年5月
20、印度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
A、水灾 B、旱灾 C、台风 D、地震
六、感悟成功 颗粒归仓
1、知识归纳:
2、感悟生成::
生互动活动对信息加以整合,探究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欣赏和认同,提升审美情趣;深刻认识人地
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养成关注世界的良好习惯。
二、学习重难点:
1、印度地形、气候、人口压力;如何应对水旱灾害。
2、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三、预习感知
1、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二位。
3、关于印度正确的是( )
A、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水稻、棉花、茶叶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C、西部沿海城市孟买是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D、首都新德里是全国最大的“硅谷”
4、印度的农产品产量很大,但出口量很少,其原因是( )
A、工业发达,农业原料消费多 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量大
C、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多 D、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不合格
A、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 B、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C、耕地面积居世界首位 D、农作物产量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分布是黄麻、棉花
11、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的影响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原始森林遭到破坏D、地形的影响
12、得干高原东北部是印度最主要的( )
A、钢铁工业区B、棉纺织工业区 C、新兴工业区 D、麻纺织工业区
的特点。
学习活动三:参照P37活动2,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并了解印度人民应对灾害的防治工程。
1.雨季(—月),盛行风,风从海洋吹响陆地,降水。
旱季(—月),盛行风,风从陆地吹响海洋,降水。
2.因此,当西南风来的早,退得,风力时,易发生灾;反之,当西南风来的晚,退得,风力时,易发生灾;
3.为抵御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
3.相对位置:印度西北与接壤,东北与、 、为邻,东边和、接界,南隔印度洋与相望。
学习活动二:结合图7.34,分析印度的自然环境。
1.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出地形的分布特点。
2.图中标出印度主要的河流——恒河。
3.结合印度的纬度位置及P3图6.9,分析印度以气候为主,从图7.38可知该气候具有
13、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发生冲突,其有争议的地区是( )
A、克什米尔地区 B、孟加拉湾 C、德干高原地区 D、阿拉伯海
14、下列国家中和印度隔海相望的岛国是( )
A、中国 B、尼泊尔 C、孟加拉国 D、斯里兰卡
15、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的发源地( )
A、佛教、犹太教B、佛教、印度教
C、印度教、伊斯兰教D、伊斯兰教、天主教
5、印度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森林草原广阔 B、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C、煤铁资源丰富 D、甜菜、棉花、黄麻原料丰富
6、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30°之间,多属于热带
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年降水量变化大
D、人口众多
7、下列位于印度南部的新型工业城市是( )
2、印度半岛的主要地形区是高原,印度北部是山脉。
3、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和。
4、印度大部分地处和,以气候为主,降水量丰沛,但季节分配。
5、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6、我国位于印度的面,印度的西部邻国是。
7、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改进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得到改善。
学习活动四: 读图7.35,结合P36活动2、3,认识印度人口增长特点。
1.从1951到2003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
2.从1951年开始,每隔10年,印度的人口数是越来越。
3.读活动3蓝色方框内文字,说说自己对印度未来人口增长趋势的看法。
学习活动五:参照P36活动4,讨论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8、印度和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都属于国家。
9、印度是一个经常发生灾害的国家,为此印度在、流域修建了大规模的灌溉系统。
10、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期间,印度主要发展和,独立后,努力发展本国工业。
四、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读图7.34,认识印度的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位于洲的南部,东临;西临海,南临洋。
2.纬度位置:印度的大部分领土位于纬度(低、中、高)。
五、检查反馈:
1、对印度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是()
A、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2、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1-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
B、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C、目前印度已出口一些粮食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
16、印度著名的古建筑是( )
A、泰姬陵 B、吴哥窟
C、大金塔 D、卢浮宫
17、流经印度重要的河流是( )
A、印度河 B、恒河 C、布拉马普特拉河 D、湄公河
18、下列关于印度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大部分是黄种人 B、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卢浮宫
C、工业集中于国土的东北部 D、人口众多,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