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论文

合集下载

语文课中的历史因素探讨论文

语文课中的历史因素探讨论文

语文课中的历史因素探讨论文语文是各科基础,与各种学科均有联系是各学科的汇集点,其中它与历史的关系最为密切。

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特产,是“时代的晴雨表”,所有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无不或深或浅、或明显或婉曲地反映着彼时彼地的社会风尚。

于是,文与史常常贯融在一起。

学习语文必定会涉及历史。

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历史方面的内容,在这里就称之为历史因素。

那么,语文课有哪些属于历史因素的呢?一、课文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是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本中的大多数篇目都涉及所谓“历史背景”。

而以“历史背景”之昏昏,就无法达于课文内容之昭昭。

就拿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大都反映难懂。

鲁迅先生的文章多为时而作,有感而发,内中蕴涵着他极为深刻的思想和丰富复杂的感情。

鲁迅当时处在白色恐怖下,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不能够直接表达。

加上学生的年龄、经历、思想水平、分析能力的限制,对有关史实不甚了了,加大了学习鲁迅先生文章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向学生介绍有关史实,弄清楚文章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写作意图。

二、课文当中涉及成语、典故、历史人物中学课文里,有许多涉及历史典故。

教学中,要言不烦地讲讲这些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历史故事,能使课堂气氛活跃,风趣开心,让学生在风趣轻松氛围中掌握知识、理解课文、积累写作素材。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仅一百多字的词就用了五个典故。

五个典故五个历史人物五个历史事件,每个典故的运用都有明确的目的,都是词人的托古喻今,抒情言志,都写得凝练形象,情酣意深,能发人深省。

岳珂在《程史:稼轩词》中说此词“微觉用事多”,整首词由五个典故构成似乎是太多了,但词人要反映复杂的事和思想感情,而且是带有启发性、警告性的,又不能讲得太肯定,只有用典是最好的方法。

假如不向学生介绍辛弃疾当时的处境,北宋的形势,不解释典故的由来,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小学语文活动课论文-中学历史活动课论文

小学语文活动课论文-中学历史活动课论文

小学语文活动课论文:中学历史活动课论文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条和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在玩中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拓宽,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小学语文活动课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活动课论文篇一摘要:把小学语文活动课引入新的课堂计划,并强调语文课与语文活动课相辅相成,这样有利于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下,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活动课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提高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课语文课的教学虽然重视了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但由于学生素质存在有差异、程度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仅靠语文课是不够的。

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条和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在玩中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拓宽,学生通过活动课扩大视野,进一步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其写作能力。

一、活动课的特点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既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又不重复教材内容,要切实上好语文活动课,它的内容要依据教育方针符合语文教材特点,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宽于教材,题目要有趣,形式要新颖,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新奇好学的特点。

1、活动性语文活动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学生亲自参加有情、有趣的活动,亲自感受需要的满足,在愉快的心境中,才能较好地启动学生内驱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发展学生自身各种智力因素。

应首先让学生人人参与,通过学生的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趣味性活动课要富有趣味,这是符合儿童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

活动课努力做到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学,求知能力。

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采用富有趣味性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全体学生感到语文活动课既能在知识水平、求知能力上有提高,又在心理上感到愉悦,受到激励。

中学历史知识对语文教学辅助[论文]

中学历史知识对语文教学辅助[论文]

浅谈中学历史知识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目前在应试教育下学科之间地位的不平等现状,需要学科间相互渗透。

通过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文史统合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理解历史,感悟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文科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文史结合统合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应用语文与历史两大学科的关系源远流长,语文教材中也同样有许多历史知识,对表达课文的主题思想,是无法估量的。

这些历史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教材中的很多名篇离开了历史,其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就会大大降低,有些内容学生也无从理解。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中学历史知识对语文教学的辅助。

一、以史析文——运用历史知识有助于分析语文课文如今中学语文课本里中外名著日见增多,对广大师生来说,光靠教参和课本上的注解是很难把课文精神吃透的。

比如,欣赏中国古代小说,就要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古代常识有所了解。

欣赏近代小说,就要对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和中国社会的现状有所了解。

同样,读契诃夫、莫泊桑、巴尔扎克、马克·吐温的作品,就必须了解19世纪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否则是很难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也很难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中,适量补充一些史实,对于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突破课文中的难点,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巩固和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结合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的史实来复习《论语十则》;结合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的史实来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陈涉世家》;结合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特点学习八年级下册第49课《范进中举》;结合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军民进行坚苦卓绝的抗战史实来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芦花荡》(孙犁);结合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史实来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的22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结合楚汉战争的史实来学习高二语文下册第19课《过秦论》和高三语文上册第22课《鸿门宴》……很显然,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历史画面可以为许多语文教学课程提供良好的情景铺垫,这样的语文教学效果会比简单的死记硬背或者字词讲解理想许多。

关于文史类的学术论文(2)

关于文史类的学术论文(2)

关于文史类的学术论文(2)关于文史类的学术论文篇二文史不应分家【内容摘要】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是新时期培养人的目标之一。

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重要教学资源来开展生活教学。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落实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文史结合,让学生学好语文,重视历史,从而学好历史。

【关键词】语文历史结合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学中要教好历史,化枯燥的灌输为有趣的学习,就要在历史教学中注意文史的结合。

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语文知识,把教材内容形象化,学生肯定感兴趣,课堂效率也肯定不错。

笔者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效果的确不错。

一、开展文史结合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与社会》这门课很多学生把它当成一门副课,很不重视。

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纵横九万里的祖国大地,知之甚少,真愧为炎黄子孙。

所以在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的第一课,我要让学生的中国历史有个系统的了解。

在梳理过程中注重与语文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几个知识点:中国大一统和分裂的时期,中国的古代文化,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等等。

为此,我特意设置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探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是什么历史时期?有哪些代表人物?我们学过他们的哪些文章?(春秋战国) 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是谁?(秦始皇)“风萧萧兮易水寒,将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诗是谁写的?楚汉相争最终谁得天下,建立的是什么王朝?(汉)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要以史为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后汉即是历史上的什么时期?东汉后期处在一个怎样的分裂局面?(三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知的是什么心?他们最终建立什么王朝?(晋)……唐宋元明清最辉煌的文学成就是什么?(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所以,把教材内容文学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论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效用

论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效用

论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效用思南县孙家坝中学:罗振华摘要: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通过一年多的语文教学实践,有力地证实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我想:“一个不懂历史的语文教师,上起语文课来一定是枯燥无味的”。

笔者作为一名政史教师,有幸参与了语文教学实践,对此深有感触。

心中有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历史知识语文教学效用古往今来,人们都相传着一种说法——“文史不分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通过一年多的语文教学实践,有力地证实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笔者认为:“一个不懂历史的语文教师,上起语文课来一定是枯燥无味的”。

在一年以前,由于学校缺乏语文教师,我受学校的安排,接受了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把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收到了不可想象的效果,虽教历不长,但成绩显著,今已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主力。

在此,笔者对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效用感触其深,心中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看法,现在说出来,希望能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有利于增强语文教学和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一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能爱上这一学科;才能孜孜不倦地投入对该学科的学习;才能找到灵感、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潜能挖掘出来;才能学得最好。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学生很容易厌学,干巴巴的教条,更难于让学生快乐地接受。

之所以多年来,语文教学工作一直得不到长足发展。

就是因为我们语文教师未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可是怎么才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想,历史本身就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要是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一些历史故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在讲解《最后一课》时,我就抓住适当的时机讲述了一段有关欧洲国家形成的历史及各国的关系这一段历史知识,我讲时观察学生的表情,每位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

语文教育史论文

语文教育史论文

语文教育史论文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们的先辈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语文教育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语文教育史论文篇一《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粗谈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摘要: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们的先辈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目的的设定,也不能离开语文的这两个基本属性。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关键词:中国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本着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最终要将语文教学的终点推向何方?即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你不曾深思过这一问题,那么你的教学过程也只能是一叶浮萍,无根也就无归属感。

为了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这艘航船最终有停靠的港湾,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

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或许我们能从前辈的摸索探究中得到启发。

中国历来是一个崇文重教的国家,语文教育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大致可以把中国语文的教育史分成两大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它可以宏观地分为七个时间段:远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六朝、隋唐、宋元以及明清。

远古至西周是语文教育的酝酿与萌芽期。

这一时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所谓的“仓颉造字说”。

文字的产生必然会促进教育的诞生,但最初的教育也只不过是家庭式的。

随着学校的出现,于是教育也就变得规范化了。

语文教学也就此有了专门的教授场所。

那一时期的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缺乏对比研究
本研究没有设置对照组,未能对比分析历史知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影响程度,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展对比研究,更准确地评估历史知识的作用。
未涉及具体教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未涉及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历史知识更好地融入初中语 文教学。
02
03
拓宽知识面
通过引入历史知识,可以 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 背景和知识,拓宽他们的 知识面。
提高文化素养
学习历史可以提高学生的 文化素养,使他们对中华 文明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入 的了解。
增强文化认同感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 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价 值和意义,增强对中华文 化的认同感。
培养思辨能力
意义
将历史知识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历史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提高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多个角 度对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总结词
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详细描述
在教授《望庐山瀑布》时,引入唐代的文化背景,如当时的审美倾向、社会风貌、名士文化等,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拓宽视野,激发对古文学的兴趣。
《背影》中的民国历史背景
总结词
辅助文本解读,培养人文精神
详细描述
在教授《背影》一文时,引入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如当时的政治变动、社会思潮等,可以辅助学生 对文章中父爱的理解,培养其人文精神。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命 运。

【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运用【教师职称评定】

【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运用【教师职称评定】

淡谈语文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运用素质教育要求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贯通,人们也常说文史一家。

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把历史课当副课,不学或不认真学,他们轻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连许多常识性的知识都不清楚,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就采取有效措施来补救,将历史知识正确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通过简介历史前景,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白居易曾说:“文章全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征。

分析文学作品时,一定要注意准确讲清楚作品的历史前景,运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历史发展观,以揭示作品蕴含的深刻主题。

避免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穿凿附会的偏向。

如,我在分析《故乡》的主题前,先给学生简介了这篇文章的历史前景: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

随着帝国主义的铁蹄长驱直入,中国社会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军阀混战频繁,农村破产,加剧了农民生活的贫困。

闰土的悲惨遭遇就是在这段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学生在了解这段历史后,就象拿到了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很快就明白了造成故乡经济日益凋敝、闰土生活日益贫穷的社会根源正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

怪不得鲁迅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后,还要启发人们去探索希望之路,原来是抒发自己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在鉴赏诗歌时,在知人论世。

古人有“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说法。

要知“知其人”(作者的基本情况),“论其世”(作者所处的历史前景),然后才可“见其心”(作者的写作动机、想要表达的情感)。

如我在讲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是这样给学生讲的:陆游出生后两年国家就遭受“靖康之耻”,陆游曾随父亲一道四处逃难,很小就立下杀敌报国的宏愿。

在他的诗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象一根主线贯穿绐终,对金用兵的撕心裂肺的呼号,对卖国贼义正辞严的声讨,对朝庭屈膝求和的愤怒指责,对南北分裂的痛苦焦灼,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是陆游诗中“最不可磨灭处”。

文史不分家——浅谈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史不分家——浅谈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科教 文 化 II l
文史不分 家
沈 运用
( 江苏省常熟 市练塘职 业技术学校 , 苏 常熟 2 5 5 ) 江 15 1 ’
摘 要 : 师在教学过程 中根据 实际情况都可恰 当的运 用相 关的历 史知识 , 不仅可 以加深 学生对课 文 内容的理解 , 可培养 学生学习语 文 教 这 还 和历史的兴趣 , 而激发 他们 勇于探索的精神 , 从 以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 。 关键词: 历史知 识; 文教 学; 语 课文 再如, 《 内蒙访古》 —文。作者翦伯赞以访古为 战》伏 过论》 、 等等, 这些课文和《 鸿门宴卜 样 , 它 线索, 通过对地理环境、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和残存 我们只有让学 古迹的描写、 记叙和评论, 表达了他在民族问题上 生了解了 那些厉 知识 , ! 才能弓导他I正确的把握 I 门 所持的观点- 反对战c与隔阂 , 赞成和平与交 文意, 再辅助于文言知识的巩固补充, 就能事半功 往。为了让学生理解这—观点, 我首先向学生介绍 倍的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再次, 在小说的教 了 匈奴这个少数民族的由来和特点, 介绍了战国时 学过程中, 当的运用历史知识 , 恰 可帮助学生正确 期群雄纷真争的局面, 以及西汉时汉与匈奴阃的多 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握人 物象形。 移 战争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然后我再让学生 众所周知, 小说由故事情节J渤 、 蜕 三个要 习 筛选文中相关信息, 让学生把这些信 息 与我介绍的 素组成, 它通过叙述生动的故事, 入 描写 物活动的 内 容结合起来考虑问题: 为什么作者称赵武灵王是 自 然环境, 塑造各类 人 物形象, 广泛地反映社会生 个大大的英雄? 为什么作者认为和亲政策总比战争 活, 表达作者对社会, 对人生的认识和审美价值取 政策好得多?这样文章的主旨学生就很容易把握 向。 a 因Yz J 的情节, 所以, 我们的学生对他 了。 其次,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适当运用历史知识可 们还是愿意—读的。 不过 , 只 他们 是对其情节 感兴 以帮助学生掌握牢记课文内容。 趣, 其他的f 幺 阿澈 了 砰 这样显然 不能达到 卜 者 J0 在职业学校, 文的教学, 唏星 文言 厩 毛 难点, 学 我们教学的目的。 那么, 怎降才掰巴 1 他们的目 思 光, 识, 生的文言基础知识是 难以 想象的薄弱, 几乎到了一 维引向 我们的教学目的昵?当然。 各位教 可能各 现代 圆 拥 中学埠壁涞 说 。已投有 了文 窍不通的地步。老 芘J 1 毒刑构讲解, 学生_点 有各的—套 , , 我呢 是运用历史 知识来扩展学生的 字的障碍 ,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般都要求学 不感兴趣, 其效果九 是零 。我增经试着把讲过的 思维, 引发学生白 酲, G 让他们自 然而然的来感受 人物 , 来体会作者意图。 要信息, 分析把握文辛 吉 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蓖 构, 概 二。 所以, 我改变了 这一由 字到句再劭如 学 例如在教学鲁迅的< Q正传埘 , 阿 我化了大 括 艾章中J 并从中分析鼢 嚆 , 作者的观点 态度。为 顺序 , 把它反过来, 要求学生每篇文言文先掌握文 约二十分钟时问来跟学生介绍了关于辛亥革命的 此, 我们老师 ,, 求学生反 庄d 要 复朗读课文并 不厌其 章大意, 不去考虑字句。 等文章大意 牢记了, 我仃再 段历史。 我简要的叙述了从武昌起义 到袁娃 瓠中 . 烦地跟学生讲解所谓的课文要点, 学生么兴趣寡 来看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那么, 怎样让学生较快 华帝国建立, 概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了 强调 然, 昏昏欲睡, 课堂气氛无比沉闷。 我尝试割 呖 史 较好地掌握文章大意呢? 我—般采用把历史知识融 辛亥革命 失败懒 阐 爵— 群 众。 群 发现学生来了兴 ^ 文言文教学的这个办法 , —路试来, 其效果还真 众不理解革命。 学生了 解了这—些 , 再去研 舛 Q } 趣 ,不知不觉中课堂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了, 教 不 错 。 正传》 , 那么他们就能了 解阿 Q这个人物形象一 学 的 目的这j 习了。 例如, 门宴》— 鸺 - 文。这篇课文在中专和职高 个愚昧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典型, 他遭受了长 例如, 塘月色 的教学, 我是这样设计 教材 七 都有出现 , 属于比较浅显的文言文, 老师不 期的封建压迫 , 无论是经济还是思想, 他有改变命 的: 本文的教学 目 的是要学生在欣赏作者所描绘的 应荐丘课 E 堂 逐字逐句琏 解了, 讲 所以我布置学生 运的期望, 他向往革命, 但他又不知革命应该是怎 荷塘月色美景的同时 , 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 理解 预习本文, 上课时提出疑难问题 , 我们一起讨论解 样的, 所以他 只能受“ 精神胜利法” 的支配而不 自 作者所流露的矛盾 穗 的心境和向往 自由美好生 决。 没想到 t 课时学生— 问题也没有, 问其原因, 觉, 不可避免的遭到悲隆的结局。而作者 写作的意 活的 情怀。 为达到 这个教 学 目的 , 先用 —堂课 让 说文章雷 懂。 我 不 没办法 , 我只能逐字逐句讲解, 花了 图也就不难理解了——他要通过描写辛亥革命的 他们进行朗诵比赛。 用这个方式完成教学目的的前 三个教时, 了n 写 . 大黑板文言字句知识 , 然后我布 浪潮波及未庄以 , Q从兴奋到失败 , 后 阿 假洋鬼子 半部分。 然后, 我给学生讲述我国 12 年的社会现 置了二十个加点字解释,五个句子翻译作为作业, 和秀才从害怕到得意的过程, 97 向我们展现—个巨大 状——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四、 “ 一二” 反革命 让他们当堂完成并批改, 结果令我瞠目结舌 , 能及 的革命事件。 政变、七、 一五” 反革命政变 , 让学生了解当 时的中 格的学生不到—半。 课后 , 我进行了反思 , 觉得文言 在。 学生把这些情节跟我以前所讲的历史知识结合 国处在国民党的白色恐衙鳓 之中, 厶 大批的共产党 到再 E —课 起来, 这 作者的这个意图就能把握了。也更能理解鲁 人, 爱国人士被屠杀, —些爱国知识分子心中感到 时, 我让学生合 E 课本。 听我讲述楚汉战争的历史。 迅‘ 不幸, 壤其 怒其不争” 的何止只是阿 Q。 万分痛恨 , 有觉得十分迷茫 , 仿佛在黑暗摸索 , 他们 我从秦末农民起义, 讲到刘邦、 项羽楚汉战争的开 又如孙犁的小说 《 荷花淀》 这篇小说写于 , 向,光明, 庄 但看不到光明, 他们追求 自由, 但叉的不 始 , 发展到结束 。 着重讲述了刘邦在战争中能以弱 14 年春, 95 当时抗 日 战争已进 入 最后 阶段 , 胜利的 到 自由。朱 自清就是这样—个爱国知识分子, 当时 胜强的原因, 以及项羽在战争中怎样自西楚霸王到 号角已吹响。 作者以冀中抗日 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 他在托京清华大学教书, 特定的社会形势让他孤独 乌江白勿的经过。 《 让学生在了解了这一 蝴 史的基 活为背景 , 通过对—群勤劳淳朴, 真挚多情, 勇敢机 苦闷, 让池 情颇不平静。 学生了解了这些历史知 础上再来读这篇文章, 果不其然 , 学生在反复诵读 智 , 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塑造 , 来表现 识, 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作者“ 独处” 时的心境 , 更不 几 遍后, 不少同学能概述文章大意, 也能对刘邦、 项 抗 日 根据地 ^ 民热爱生活, 热爱阻 国的精神。本文 难理解为什么如此荷塘美景也只能带给作者淡淡 羽等文中 人物的性格特点说出一、 二了。 我再乘热 足以战争为题材 , 但它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 , 也没 的喜悦 , 而几声蛙呜蝉叫, 暗淡的路灯光倒又 打铁, 几 让他们把本文改写成—个故事, 以加深印象 , 有单个典型的主 ^ , 公 它用散文式的笔调, 展示出 把淡淡的愁绪洒满作者自.怀了。 { J 作者“ 到底惦着 并让他们在写故事的过程中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 诗歌般的意境, 读了让人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 好 江南” 也就可想而知了。 理解了这一切, 文章的主旨 起讨论解决, 这样—来, 这篇文章对学生来说印 象感受不到其它以战争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一样 的 也就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从而教学目的的 象深刻 , 一时半回忘不了了, 那么我的教学目的也 震撼力。 所以, 我在教读这篇 文章时, 先向学生介绍 后 半部 分也就 完成 了。 就达到了。又如,过秦论》《 Ⅱ 、 《 、 屈厉 传》 《 赤壁之 了中国八年的抗战历史: 卢沟 ( 下转 3 8页 ) 1

浅议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介绍了语文教学法和中学历史教学的概况,然后重点讨论了语文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适用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最后总结了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认识到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

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中学历史教学、适用性、历史学习兴趣、历史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具体实施方法、重要性、发展前景1. 引言1.1 介绍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系列方法和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法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讨论,阅读训练,写作指导等方式。

通过运用不同的语文教学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结合语文教学法和历史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和历史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值得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尝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法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2 介绍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通常以教科书为主要教学材料,结合课堂讲解、辅助阅读、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历史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学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历史教学小论文

历史教学小论文

历史教学小论文引言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历史教学既是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的过程。

然而,在当前教学中,我们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的繁杂和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偏差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历史教学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问题分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知识重复性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难以持久。

2. 历史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学生难以找到学习历史的意义。

3.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繁杂历史教学的内容庞杂,涉及到多个时期、多个国家和多个事件,这导致教师无法深入讲解每一个内容点。

而对于学生来说,大量内容的堆积容易使他们产生学习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偏差在现实中,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普遍存在偏差。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一些片面或错误的历史观念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历史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改进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采取以下方法: 1. 创设情境,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

通过引入故事情节,或将历史问题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创造互动环境,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

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通过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从而增加学习的乐趣。

精简教学内容,注重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教学内容繁杂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在每一课时中,教师将重点内容突出,并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重点是什么,从而集中精力学习。

2. 适当剔除冗余的内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剔除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教学更加有效。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运用摘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积累中逐步找到了一些方法,认为语文教学中融入一些历史知识能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语文教学;历史知识;运用;中职学校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讲课内容适当加强历史知识的运用,对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均大有帮助。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的必要性多年来应试教育制度造成许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对历史、地理、生物等所谓“副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校甚至大刀阔斧地砍掉这几门学科,把课时腾出来进行“主课”教学。

学校不重视,学生当然无所谓。

因此,许多学生的历史知识严重匮乏,知识面狭窄。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进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

从课程的内在联系来看,语文和历史这两门学科联系紧密,我们经常说“文史相通”就是这个道理。

仅以语文中的成语为例,常用的三千多条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历史典故中得来,如“毛遂自荐”“画龙点睛”“沐猴而冠”等。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尽可能地给学生渗透历史知识对于语文教学及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是大有帮助的。

反言之,如果学生对历史一窍不通,缺乏应具备的历史常识,学习语文就如“拐脚马”,在阅读文章和文学作品时,将影响对文章中心或主题的正确把握,必定会给语文学习造成障碍,在写作时,文章的文采也势必大打折扣。

二、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历史知识的作用1.把历史知识穿插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进一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章的主旨、内容起辅助作用。

课文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其任务主要通过对课文分析使学生对语文的各种理论知识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体,继而上升到实践,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现行的语文课本选录的文章大部分是名家作品,这些文章都包含了作者的思想,都是作者在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下表达的心声,尤其是近现代一些文章,都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作者有感而发的,如鲁迅、朱自清等的作品。

语文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自古文史相通,在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中,文史结合最为普遍。

历史与语文同属于人文学科,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将语文知识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实现新课改下课程综合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由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的,是对历史学的优良传统的继承。

将语文知识运用于历史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能加强学生的思想感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本文从跨学科教学的角度来阐述文史的关系及文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着重分析语文基础知识及文学形式的诗歌、对联、历史典故、历史小故事、文学名篇等在中学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并通过典型的教学案例来论述语文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

第一章主要分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语文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将语文知识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实现新课改下课程综合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历史学科性质的需要,是对历史学的优良传统的继承。

历史教育与语文教育有共同的追求,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最后从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学习迁移理论来分析文史结合的可行性。

第二章着重分析语文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通过初中语文教材与历史教材相关内容的统计分析,对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形式的诗歌、对联、歌谣、神话传说、成语故事、历史小故事及文学名篇名作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第三章以《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一课为例对语文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做了探讨。

第四章是作者对历史教学中运用语文知识的几点启示。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语文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追求历史教育的真善美,但要注意适度性,切忌把把历史课上成语文课。

浅谈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人教版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人教版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人教版教学论文)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学科体系逐渐被打破,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纬线学科等迅速兴起.我们的基础教育如何应对知识发展的这种趋势?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各学科间渗透和整合是今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什么是整合?整合(integration)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的效益.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必须实施整合,才能从中方面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可从现实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似乎并不高涨,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有退步的趋势,而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学生心目中并不看重.语文教学该如何摆脱困境,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的的的问题.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里,我主要从事的学科有语文(七年级)和历史,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在语文课本里,有很多的课文如果能利用历史知识来融会贯通在里面,上起课来很轻松,学生听起课来也很容易理解,并且还会有很大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很容易使一些抽像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因此,我们在上语文的一些课文时,应该学会用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这也更加增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也达到了教育目标中的情感教育和人生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我们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划分,要学会学科无界限,学科无边缘,学科的整合.所以我对语文与历史知识作了一些整合探究.一、现状分析:1、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为很多学生所轻视,通过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能引起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进而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为阅读文言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2、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历史学科和语文学科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3、现在的快餐文化、卡通文化造就一批心智相对薄弱的学生,他们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知之不多,对于祖国的历史不甚了解,用是否对自己有来衡祖国的那些优秀道德传统,为此许多文化界人土大呼“要重拾中国的道德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宏扬民族文化语文教师和历史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携起手来捍卫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为此我们应该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材、并且充分利用网络来扩大教育的内容,为振兴民族文化尽一份微薄的力量.二、语文课堂上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实践可能我的专业是历史的原故,上起语文课来,有时候有意无意间就会讲起历史知识来,没有想到的是,效果还很好,学生听起课来津津有味,也很专心.于是,我在上语文课时有时也特意去备些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有时为了教学中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常常去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这样达到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多方位去认识文学,欣赏文学.文学,它对社会生活能动的反映,同时也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对人生的观点和看法,也表现了一个人的思想、人格.比如,我在对鲁迅先生的的作品《风筝》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些课文讲解前,先给学生讲鲁迅先生在日本“弃医从文”的故事,鲁迅先生在仙台看记实片,他知道了学医只能医治国人的身体,不能医治国人思想上的愚昧、麻木,要想唤醒他们,治好思想病,就必须为之流血、奋斗.于是先生就以笔作战斗武器,扛起了提高国民思想素质的大旗,在黑暗的道路上,向着光明奔去..这是先生一生中从思想到行动的伟大转变,从中看到了先生可贵、高尚的人格.从鲁迅的作品中看到了那写满“吃人”二字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看到了国人的愚昧、麻木的苦相.这样不仅让学生增强了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会无意间增强了学生对他的爱国之情所感染,从而教师可以引导出学生对鲁迅先生文章学习的切入点,也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章里面隐藏着对封建礼教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强烈不满,他以笔底波澜揭露社会的黑暗,或为民请命、或呐喊战斗,向愚昧沉睡的国人呼喊,要求他们从愚昧中惊醒,为自己自由而奋起抗争.2009年9月26日,我们兴仁中学的语文组全体教师有幸去贵阳一中听国家著名特级教师余应潮老师的语文教育教学观摩课,他给我们展示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次的语文课,其中他在展示高二《故都的秋》这一课文时,就采用了作者生活历史背景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去上这一课,他没有急于直接跟学生讲解很多关于作品的内容,更没有急于引领学生去欣赏作品的美感.而是先给学生作者的生活背景,时代历史背景,让学生通过作者生活背景,历史时代背景来去欣赏文章的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之后,我也就学了余应潮老师的这一方式去上一些课文,效果挺不错的.比如:七年级上册第4课《紫藤萝瀑布》这一课里,“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这一段里,就应该给学生说一段“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故事.说说这十年来四人帮是如何迫害广大人民的,我们选择一个有关这一方面的小故事来讲,让学生体会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层度.可以利用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科书里的知识来讲述.比如:“红卫兵运动”、“夺权风暴”、“二月抗争”、“刘少奇被迫害致死”、“九一三事件”、“七一三事件”、“四五运动”,在这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里,我们国家的经济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巨大的损失(当然也是在不断的发展着,也不有少的成就,如石油、电子工业的发展,国防科技尖端技术的突破等).然而,这么多故事在这一堂课时间里是不可能都讲的,我们可以选择一到两个来让学生体会在这一时期的迫害深度.其实我们在七年级课本中不仅此于这一课可以讲文革时期的历史事件,例如:七年级上册中的第6课“理想”“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这一段,我们在对学生讲解时也可以给学生来一段文革时期的历史事件,本来上诗歌就比较的枯燥无味,这样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文革时期的历史事件跟语文知识整合之外,也还有很多中国近代史是我们教师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而且需要我们学会这两学科知识整合,如,我在上七年级下册第6课:“黄河颂”时我先出示文章写作年代背景: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这一课,我可以跟学生讲我国在这一年里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件――――台儿庄战役.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讲述,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我国出现的许多爱国将领对祖国的热爱,如: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司令官;第五战区第2集团军司令孙连仲;第五战区第59军军长张自忠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激情,以增强学生对我国大好河山,及母亲河现状的热爱以及保护.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都主要以爱国为主旨的文章,除第十课:“最后一课”是法国的外,都是与我国近代史有着密切关联的文章,因此我们要对历史事件要有所掌握,比如第9课“土地的誓言”,这是一篇自学阅读课文,它是纪念“九一八”事件十周年的文章,如果我们没有掌握好1931年9月18日在东北发生的“九一八事件”,那么学生也很难去自学阅读完成这一篇文章,而我们七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部分,还没有学习近代史,如果语文教师认为这是历史老师的事的话,那要等到第二年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在语文课上与历史知识相互渗透,相互整合,这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同时更使作为一位教师的你轻松完成这一课堂.三、作文教学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作文教学效率低下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块心病.写作文也成了学生们也很头痛的一件事: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他们觉得无材料可写,所用的素材就是那老掉牙的几件事,哪来的新鲜材料呢?近年来,随着对作文教学的关注,注重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我把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纳入到写作的范畴中,作为写作的素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把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或者是一个确定的人物,由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全面地了解这个人物,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家庭条件较困难,上网查找资料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可能实现.因此我就利用历史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查找能作文题目有关的内容.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觉得有素材可利用了,写作也似乎就方便多.然后我在着重从语言的表达角度进行辅导,提高他们语言的表现力,使他们的文章能显现出一种大气,有着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感,同时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对问题的思考具有了深度和广度.历年来上海作文竞赛的获奖文章来看,许多小作者才华横溢、思接千载,所写文章具有很浓的历史沧桑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掩卷沉思,不难发现小作者取得这样的成果与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积淀大有渊源.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就是让我们是去讲名人故事,人物传记相关内容,,记录名人成长的轨迹,展示名人的生活风貌,揭示名人的内心世界.而在我们这些偏僻落后信息闭塞乡镇学校里,想让学生自己讲一个人物传记故事是很难的,因为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了解伟人,其实不仅学生不能接触名人,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几乎没有机会去亲身接触名人,伟人,所以只有借助图书室里的书籍去了解,但现在学校里的图书室也是封闭状态,学生上课时间也非常的紧,想让他们去多看课外书,了解名人,伟人的事迹,的确很难.面对这样的状态,只有我们这些教师们去讲给学生们听了,而如果只用一到两节课来讲的话,学生知道的也不多,于是我们应当多利用在课堂上的一些时间去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才得以拓宽.但据我了解,很多语文教师在这一方面都会以为那是历史老师的事,所谓历史吗?就应该讲故事给学生听,但我们不能忽视了历史老师他们也一样要上完那一堂课的知识点,我上历史课也有了八年时间,说实话,讲故事给学生听的课堂里也不是很多,虽然也有,但有时教材里的知识点也很多,甚至有时内容没讲完就下课了,那里来那么多时间给学生讲故事呢?我觉得这是历史教师与语文教师共同去探究的问题,我们要学会两学科中的整合.四、探究结论: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对教学的实效性加强了:1、阅读量增加了,知识面扩大了,对历史学科也感兴趣了,因为他们发现,如果把历史学好了,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更主要的是平时最怕的作文,现在也有东西可写了,同时对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有了切入点,这就解决了语文三怕中的两怕(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2、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由于有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学生发现他们能从各个角度去理解作品,而且由于信息量的加大,他们考虑问题更细致、更全面了,学好历史真的很有用.由于我又是历史老师,所以学生在有不明白的地方,我也就可以直接指导了,这样,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通过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借用生动有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千古流传的美文佳作,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达到积淀文化,传承文明,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语文学科和历史学科学整合以后,可以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大力挖掘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合适的内容,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感受中国文化的悠久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整合以后,可以借助历史专业知识引领学生追寻文化古迹,从而让学带着记忆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去认识人生.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生活中,语言与精神是以共生.。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文史交融相得益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文史交融相得益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

文史交融相得益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俗话说:“文史不分家”。

其含义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二是历史的记载,历史知识的传播借助于文学形式;三是语文学习要借助历史知识,历史的学习也要借助语文能力。

故此,我国古代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如司马迁、班固等;一些史学名著,同时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史记》就被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能够造成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能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而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从而对多彩的历史画卷产生惊奇和震动,同时,也进行了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

文史交融,相得益彰,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首先,文史交融能使课文更加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历史课本的文字叙述简要,往往需要教师在讲述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讲述历史人物时,应讲出他的特点来,尽可能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避免雷同,避免“公式化”、“概念化”。

《史记》中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同一主题,三种口气,表现出这三个人不同的身份、思想和性格。

课本中“文革史”的叙述高度浓缩,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让他们读反映文革的文学作品(如“伤痕文学”、朦胧诗等),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高中生正处于花季年龄,其理性思维正处在形成阶段,在心理上对形象化、艺术化的东西比较感兴趣。

如把顾城的《一代人》、北岛的《宣告——给遇罗克烈士》、陈虞的《还我头来》等诗歌或杂文印成材料分发给学生看,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关注“文革史”的积极性。

我借机启发他们:“读史使人明智”并不是专门对历史学家说的,文学家、诗人乃至社会上的任何人都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汲取精神的养料。

客观地讲,高中生做作家梦的人不少,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可以端正他们学习历史的态度,使他们意识到“文史不分家”,从而注重培养自已的综合素质。

浅议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文本,通过文学作品、文言文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究和思考。

语文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和分析。

语文教学法还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

它加强了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分析案例应用,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中学历史教学、理解历史文本、历史写作能力、历史学科兴趣、历史思辨能力、案例应用、重要作用、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是一门需要理解、分析和表达的学科,而语文作为传达信息和思想的工具,在历史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语文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本。

历史文本通常古老且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和背景。

通过语文教学法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解读历史文本,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

语文教学法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

写作是历史学科中不可或缺的技能,通过书写历史论文、演讲或文章,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能力。

语文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技巧,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历史观点,逻辑严谨地展开历史论证。

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文本和提升历史写作能力两方面。

只有通过语文教学法的引导和训练,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效果和水平。

1.2 探讨语文教学法对历史教学的积极影响语文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本,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史论文教学研究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史论文教学研究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史论文教学研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史论文教学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对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推出,是这一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教材,特别是如何进行史论文教学,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史论文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史论文教学的意义史论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史论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史论文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了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史论文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史论文旨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些史论文广泛涉及古代和现代的历史事件,内容丰富多样。

通过阅读这些史论文,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展,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史论文教学的方法1. 选择恰当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史论文教材。

教材的选择应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将史论文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史论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很强的联系。

教师可以将史论文与历史、政治、社会等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3.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在史论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思考、分析和表达。

4. 引导学生编写史论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编写史论文。

通过撰写史论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史论文教学的效果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史论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语文教育,历史不能缺位论文

语文教育,历史不能缺位论文

语文教育,历史不能缺位论文清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学诚曾经说过“文史不分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史从来都是一途。

四书五经作为古代官方的正统教材其实是文史兼有,难以区分其到底为“经”还是“史”。

事实上,一直到了《四库全书》的编修,书籍才有了经、史、子、集的分类。

古代的许多大学问家都是文史兼长,我们现在炒得很热的所谓“国学”,其实只不过是文史的合称而已。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于此可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语文的第一个特点取决于它丰富的人文内涵。

这要求教师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积累学生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新课标》中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做到在教学中即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感染熏陶,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安康美好的情感和发奋向上的人生态度。

但在长期的一线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

语文教学中重视知识教学和纯技术性操练几乎成了语文课堂的主宰。

教师忙于“填鸭”式的知识满堂灌,学生倦于知识的全盘吸收,被动学习。

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的熟练掌握,机械的应付考试成为终极的目的。

学生也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没有丝毫快乐可言。

至于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品位,促进学生情感人格的独立健全开展,就在常态的语文教学中成为教学过程中能省那么省的环节。

本该充满趣味的语文学习却让学生感到头疼烦恼。

长此以往,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学生思想贫乏,情感冷漠,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丧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历史知识的缺位。

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一再强调,今天学术界开展的总趋势是学科只见到界限越来越混淆起来,边缘学科和穿插学科越来越多,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进展语文教学,势必引起在学习开展中的脱节,更不能适应现在快速变化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历史知识
[摘要]品味一些文学作品,有时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而一些历史著作本身就是很好的文学作品。

我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适时引入历史学知识,既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又扩大了视野,并且使语文学习与历史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历史知识
俗话说:文史是一家。

品味一些文学作品,有时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而一些历史著作本身就是很好的文学作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鲁迅对《史记》的评断,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我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适时引入历史学知识,既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又扩大了视野,并且使语文学习与历史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历史知识介绍写作背景,体味作者写作心境
《小石潭记》、《陋室铭》两文,引入时可以先回忆安史之乱后中唐一次著名的革新运动“永贞革新”,谈谈“二王八司马事件”。

柳宗元、刘禹锡就是这场运动失败后的失意者,两篇文章都是他们在被贬边州后所作。

学习这些文章可以结合作者当时处境,更好的体会这些先贤哲人在人生低谷时的内心世界。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可以由宋代中叶“庆历新政”的历史导入,进而让学生深入品味两人在遭受政治打击后不同的心境,特别是范仲淹那种“先
天下这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二、结合历史知识思考语文课上问题
《制台见洋人》一文,首先让学生概括这个文制台是个什么样的人。

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惧洋欺下。

为什么惧洋人?制台大人自己的原话就是最好的解释:“中国人死了一百个也不要紧;如今打死了外国人,这个处分谁耽得起!前年为了‘拳匪’杀了多少官,你们还不害怕吗?”简言之,怕处分,怕杀头。

谁敢杀制台大人的头?当然是朝廷。

可以说制台怕洋人,归根结底是朝廷怕洋人。

朝廷又为什么怕洋人?要搞清这个问题,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来思考了。

满清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是惧洋,而是拒洋,但自康乾之后,国势日下,厄运踵来。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以数千兵丁敲开了满清腐朽的国门。

外患未平,内乱又起:太平军、捻军、义和团,此起彼伏。

在内外交困中,清统治者便逐渐形成了一个认识:国人之乱!是要推翻我的统治,是心腹之患;洋人只不过是想攫取一些经济利益,肌肤之痛而已。

我给你洋人些好处,有难了,你洋人也要帮助我。

从太平天国以后,洋人对于清廷,不仅是使之惧怕,又是危难时刻排忧解难的座上宾了。

因此清廷对洋人既惧且尊,便成为清末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样联系历史知识来分析,既活化了学生所学,又深刻理解了人物行动的深层原因,对于学生思考问题是很有益处的。

三、直接获取历史知识,扩大知识范围
刘基的《卖柑者言》一文,我们更具体的体味到元末的社会现
实。

正如文中所说:“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蠹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简言之就是:盗起、民困、吏奸、法蠹、政腐。

读了这些句子,我们就不难理解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的深刻原因了。

通过学习文章,顺便启发学生更形象地去体味那段历史,何乐而不为呢?司马迁的《陈涉世家》节选,学习此文,就不仅仅是在学语文,更是在读历史。

学生回想历史书上介绍的陈胜、吴广大起义,我们可以获得多么直接、生动的资料啊!
四、帮助学生更加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有些文章只阅读作品本身远不能够明白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

《观巴黎油画记》,文章全文给大家介绍了蜡人制作的精美和油画技艺的高超,就是在文末也只是借“译者”之口提了一下作画的目的。

如果我们单从文章本身去看,写作目的似乎也明确了,可是我们再细细品味,联系作者的身份和当时清政府的现状去思考,就不尽然了。

作者身为一名外交官,在国外担当本国喉舌的重任。

本国国力的盛衰直接关系到驻外使馆人员在外交活动中的发言权,就当时清政府现状而论,薛福成怎么会只替已是西方强国的法国担忧呢?
五、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语言精炼、寓意深刻。

可是诗词的创作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李煜的《虞美人》、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杜甫的《春望》、《石壕吏》、毛泽东的《泌园春-雪》等等诗词作品都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密不
可分的联系。

在教学时适时加入相关的历史知识,学生读到的就不仅仅是朗朗上口的诗句,更像是一位位古人,在给你讲述逝去的岁月,抒发往昔的情怀!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我觉得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希望与广大同行共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