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史(人物贡献总结)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必修一:分子与细胞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为多数人所接受。
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9、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
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0、毕希纳:德国人,化学家。
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1、萨姆纳:美国人,化学家。
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归纳_高中生物学史总结-精选范文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归纳_高中生物学史总结高中生物学史:必修一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为多数人所接受。
酶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9、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
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0、毕希纳:德国人,化学家。
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1、萨姆纳:美国人,化学家。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科学家和成果总结(全)
1、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的建立者2、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细胞的发现和命名者3、荷兰磨镜技师: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4、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的观察了动植物的细微结构,但是并没有用“细胞”描述其发现也没有进一步考虑生物体结构的一致性。
5、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名言:“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6、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7、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他大胆提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暗)-脂质(亮)-蛋白质(暗)三层结构构成的。
8、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9、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帕兰札尼:研究鹰的硝化作用,证明胃液中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胃具有化学性硝化作用。
10、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酿酒中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
1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12、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一种叫“酵酶”的物质。
13、美国科学教萨姆纳:证明酶是蛋白质14、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15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分布在一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称之为叶绿体),而不是整个细胞中。
1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验证,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是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17、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18、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9、1880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证明: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场所。
高中生物学史科学家及其成就总结
高中生物学史科学家及其成就总结细胞(必修一书P10)★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建立者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命名者列文虎克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胞魏尔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细胞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细胞膜(必修一书P65)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提出假设)后人提取膜成分分析: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荷兰科学家膜中脂质排列成连续的两层罗伯特森电镜观察“暗-亮-暗”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荧光标记:膜具有流动性桑格、尼克森膜流动镶嵌模型酶(必修一书P81)巴斯德显微观察,酿酒中发酵是酵母细胞的存在李比希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酵母死亡后裂解释放毕希纳酵母细胞提取液引起发酵,称为酿酶萨姆纳提取脲酶,证明为蛋白质切赫、奥特曼少数RNA也具有催化功能拉瓦锡物质燃烧需氧气,把呼吸作用比作碳氢“缓慢燃烧”光合作用(必修一书P101)★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污浊的空气英格豪斯更新只有在有光,绿叶条件梅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萨克斯光合作用产物有淀粉(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恩格尔曼好氧细菌检测水绵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氧★鲁宾、卡门标记H218O 、C1802证明氧气来自H2O★卡尔文14C02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途径,卡尔文循环遗传(必修二)★孟德尔豌豆、“假说-演绎”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基因”提出表现型、基因型魏尔曼理论推导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萨顿类比推理假说:基因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到子代★摩尔根实验证明(白眼果蝇)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道尔顿发现色盲、患者DNA是遗传物质(必修二P42)★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S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模型;“假说-演绎”DNA半保留复制,后人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克里克中心法则DNA(复制)—RNA—蛋白质(后人补充RNA复制,逆转录)进化(必修二P)★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达尔文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内环境稳态(必修三P8)贝尔纳内环境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调节坎农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作用,通过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稳态是中动态平衡现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动物激素(必修三P24)沃森默促进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斯他林、贝利斯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化学物质-促胰液素肯德尔从动物甲状腺中提取出甲状腺激素(28页)植物激素(必修三P24)★达尔文向光性鲍森.瞻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通过琼脂传递给下部拜尔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命名”生长素”后人提取证明为吲哚乙酸类林德曼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学95页)选修三韦尔穆特用成年绵羊乳腺细胞得到体细胞核移植后代。
高中生物人物常考总结
以下是高中生物中常考的重要人物总结:
1.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进化生物学的奠基者,提出了
自然选择理论,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格里戈尔·孟德尔(Gregor Mendel): 遗传学之父,通过豌豆杂交
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
3.罗伯特·赫胥黎(Robert Hooke): 细胞学的奠基人之一,使用显
微镜观察到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并首次使用“细胞”一词来描述这些结构。
4.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提出了“生命
只能由生命产生”的生物起源理论,并发现了疫苗、巴氏消毒法等重要科学原理。
5.罗莫洛夫(Ivan Pavlov): 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人,通过对狗的
实验,揭示了动物行为和学习的条件反射机制。
6.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 病原体学的奠基人,发现了多种致
病菌,包括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并提出了微生物致病理论。
7.约翰·温德尔(John V. Wendl):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导者之一,
为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8.罗斯琳·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 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
构,为我们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理解提供了关键线索。
这些人物在生物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贡献。
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发现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
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在生物教材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生物科学家,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总结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必修一(一)与细胞有关的科学家1、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7、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8、斯帕兰札尼: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9、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0、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1、毕希纳: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2、萨姆纳: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3、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成就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成就归纳总结高中生物科学家成就 1.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
3.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即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认为膜是静态的。
4.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6.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7.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8.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9.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
必修2 1.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
2.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3.美国科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4.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5.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6.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7.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DNA才是遗传物质。
8.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9.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10.l9世纪(1859年),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3 1.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促胰液素,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归纳
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那么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高一细胞.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 J. Sehleiden , 18o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 Schwann, 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根本单位.4、维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根底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但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 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 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楚的暗-亮- 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根底上提出“ 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巴斯德:法国人,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 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9、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10、毕希纳:德国人, 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11、萨姆纳:美国人,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服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实服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12、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有生物催化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实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15、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实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6、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S. Ruben〕和卡门〔M. Kamen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17、卡尔文〔,1911〜〕:美国人,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他及其合作者开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 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18、孟德尔: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1866年他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 提出了遗传学的别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假说演绎〕19、约翰逊:丹麦人,植物学家.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20、魏斯曼:德国人,动物学家.他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21、萨顿:美国人,细胞学家.1903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别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别离非常相似,并由此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类比推理〕22、摩尔根:美国人,遗传学家,胚胎学家.他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人们称之为遗传学的第三定律.他还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根底.〔假说演绎〕23、18世纪英国着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DN幅主要的遗传物质24、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F. Grifith , 1877—1941〕,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25、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O. Avery, 1877—1955)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实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t是遗传物质.26、1952年,赫尔希(A. Hershey)和蔡斯(M. Chase),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实,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27、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g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央法那么.28、尼伦伯格和马太成功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育种29、袁隆平他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进化30、拉马克(,1744〜1829):法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先驱.最先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31、达尔文(,1809—1882):英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1859 年,他出版了科学巨着 ?物种起源?,书中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他创立的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的范围,它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32、贝尔纳〔,1813〜1878〕:法国人,1857年,他提出“内环境〞的概念,并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33、坎农〔,1871〜1945〕:美国人,生理学家.1926年,他提出了“稳态〞的概念,并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3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一一体液一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动物激素的调节35、沃泰默:法国人, 生理学家.他通过实验发现,把通向狗的上段小肠的神经切除,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但是他却囿于定论,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去干净的缘故.36、斯他林:英国人,生理学家.1902年,他和贝利斯〔英国人,生理学家〕从小肠黏膜提出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一一促胰液素.1905年,他们提出了“激素〞这一名称,并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的概念.37、巴甫洛夫:俄国人,生理学家,现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 1891年开始研究消化生理,在“海登海因小胃〞根底上,他制成了保存神经支配的“巴甫洛夫小胃〞,并创造了一系列研究消化生理的慢性实验方法,揭示了消化系统活动的一些根本规律.为此,他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世纪初,他的研究重点转到高级神经活动方面,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生长素的发现过程38、1880年,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想, 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局部会产生某种影响.39、詹森〔〕:丹麦人,植物生理学家.1910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40、拜尔〔Paal〕:匈牙利人,植物生理学家.1914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局部布不均匀造成的.41、温特〔〕:美籍荷兰人,植物生理学家.1928年,他用实验证实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他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42、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F. Ko 〕等人从植物中提取出口引噪乙酸------- 生长素.种群与生态系统43、高斯〔〕:生态学家.他通过实验发现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44、林德曼〔,1915〜1942〕:美国人,生态学家.他通过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一一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个特点,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唳20%。
世上最全高中生物人物贡献总结
中心法则
发现用X射线照射果蝇后代发生突变的个体数大大增加
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1)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物种进化来的;(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过来的;(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局限(1)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介绍;(2)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3)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4)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发现植物可以更新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浑浊的空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和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必修2
豌豆杂交试验,测交,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假说—演绎法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阿格雷
成功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巴斯德
提出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无活细胞参与。
李比希
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会发挥作用
华希纳
发现酿酶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和奥特曼
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叶绿体光照和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必修3
内环境的稳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胰液的分泌靠神经反射调节
胰液的分泌靠化学调节(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
0.23g甲状腺激素产热4200kJ—
高一生物发现者总结
高一生物发现者总结高一生物发现者总结示例如下:1. 李时珍:中国古代医学家和草药学家,他在公元 16 世纪描述了一些植物的药用价值,并提出了草药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
他的著作《本草纲目》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一,对后来的药物研究和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恩斯特·迈尔:19 世纪德国生物学家,他的贡献是发现了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迈尔的研究为后来的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 查尔斯·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他提出了进化论,解释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他的《物种起源》一书被认为是生物学史上的里程碑,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詹姆斯·沃森:美国生物学家,他是 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被认为是 20 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为后来的生物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弗朗西斯·克里克:英国生物学家,他是 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也是现代生物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工作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名言“生命是蛋白体的活动”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的座右铭。
6. 爱德华·特鲁多·丹尼尔斯:美国遗传学家,他发现了基因的概念,并提出了“连锁”和“互换”原则。
他的工作为后来的基因遗传学奠定了基础,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 乔治·惠普尔:美国生物学家,他发明了 PCR 技术,这是一种用于复制DNA 的技术。
PCR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研究和基因工程等领域,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这些生物发现者对人类的知识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成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科学界,而且深远影响了后世的科学研究和发展。
高中生物名人与实验
高中生物名人与实验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生物种类、生物组织及其运作原理的科学。
自古以来,关于生命和生物的讨论就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众所周知,生物学有着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贡献良多,不仅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奥妙,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自我。
1. Linné克劳狄斯·林奈是一个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分类学家,他的学术成就对现代生物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为“现代生物学之父”。
林奈是18世纪的人物,他首次使用有序系统来为生物体进行分类,并采用现代拉丁语为物种命名。
成功地建立了现代生物分类历史上的分类体系,创造了生物学词汇,并推动了植物和动物的系统化研究。
2. 达尔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一位著名的自然学家,他是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的创始人。
达尔文的研究发现了物种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进而提出了进化论的理论,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3. 门德尔格里高利·约翰·门德尔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生物学家,他在遗传学和生殖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遗传学之父。
门德尔通过对豌豆遗传性状的观察,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华生、基督巴瑞詹姆斯·沃特森和弗兰西斯·克里克是两位科学家,它们的发现为我们解开了DNA的奥秘。
他们在二十世纪50年代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理论,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对生物学的研究以及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产生和发展。
5. 默多克克里斯汀·默多克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他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研究,对生物大分子的生命功能开辟了新天地。
他不仅为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结构、性能和生态意义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除此之外,高中生物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的知识。
带我们做实验的老师们会指导我们如何操作,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高考生物中的人物知识点
高考生物中的人物知识点高考生物是理科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涉及到生命的起源、进化和发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高考生物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与人物相关的知识点。
这些人物不仅在历史上对生物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生物学家们的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贡献。
本文主要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
1. 达尔文 (Charles Darwin)达尔文是生物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进化生物学之父”。
他的著作《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通过研究物种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适应环境的机制,解释了生物的起源和多样性。
达尔文的理论奠定了生物进化的基础,对后来的生物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2. 孟德尔 (Gregor Mendel)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
通过对豌豆植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他发现了基因的存在和传递规律,提出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门捷列夫 (Alexander Oparin)门捷列夫是生命起源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20世纪初提出了原始地球的化学环境可能存在有机物,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生命可能源于无机物的自然化合反应。
这一理论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实验依据,对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克里克与沃森 (James D. Watson and Francis Crick)克里克与沃森是DNA结构的发现者。
通过与罗莎琳达富兰克林的合作和研究,他们在1953年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这一发现奠定了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为后来的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5. 贝克斯 (Har Gobind Khorana)贝克斯是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领域的先驱之一。
他成功地解码了DNA密码子的意义,并合成了多肽,为探索基因和蛋白质的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
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一)与细胞有关的科学家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6、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7、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9、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0、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2、萨姆纳: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3、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1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5、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6、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7、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8、卡尔文及其合作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五)遗传方面的科学家20、约翰逊:丹麦人,植物学家。
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21、魏斯曼:德国人,动物学家。
他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高中生物课本中人物总结.doc
高中生物课本中人物总结生物科学发展史既包括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又包括科学家研究生命现象时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和态度,高中生物课本中人物主要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高中生物课本中人物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生物课本人物:必修一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为多数人所接受。
酶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高中生物课本中人物总结
高中生物课本中人物总结生物科学发展史既包括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又包括科学家研究生命现象时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和态度,高中生物课本中人物主要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高中生物课本中人物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生物课本人物:必修一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为多数人所接受。
酶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9、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
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人物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人物1、邹承鲁(1923~2006):江苏无锡人,生物化学家。
1958年,他参加发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和B链的拆合。
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路线,为人工合成胰岛素做出了重要贡献。
2、威尔逊(E.B.Wilson,1856~1939):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
1905年他和斯特蒂文特确定了染色体同性别的关系,并提出XX为雌性,XY为雄性。
3、施莱登(M.J.Schleilden,1804~1881):德国人,植物学家。
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
1938年,他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4、施旺(T.Schwann,1810~1882):德国人,动物学家。
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
1939年,他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5、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比利时人,人体解剖学创始人。
1543年,他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6、比夏(M.F.X.Bichat):法国人,解剖学家。
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7、虎克(R.Hooke,1635~1703):英国人,物理学家,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了下来,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8、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1632~1723):荷兰人,博物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发现了原生动物和细菌,并描述了细菌的3种类型。
9、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意大利人,解剖学家。
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1660年,他描述了蛙肺联结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高级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必修一:分子与细胞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为多数人所接受。
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9、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
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0、毕希纳:德国人,化学家。
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1、萨姆纳:美国人,化学家。
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归纳_高中生物学史总结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归纳_高中生物学史总结生物学史是人类从古至今对生命研究的过程,需要高中学生掌握并记忆。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高中生物学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学史:必修一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为多数人所接受。
酶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9、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
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巴斯德
提出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无活细胞参与。
李比希
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会发挥作用
华希纳
发现酿酶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Βιβλιοθήκη 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萨克斯
发现叶绿体
恩格尔曼
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普利斯特里
发现植物可以更新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浑浊的空气
梅耶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萨克斯
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鲁宾和卡门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和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卡尔文
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必修2
孟德尔
摩尔根
果蝇的眼色试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绘制果蝇各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图——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
道尔顿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格里菲斯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艾弗里
提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赫尔希和蔡斯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沃森和克里克
鲍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给下部。
拜尔
胚芽鞘弯曲是因为顶尖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温特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并命名为生长素
郭葛
从人尿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为吲哚乙酸
高斯
“S”型曲线
林德曼
赛达伯格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1)单向流动,(2)不可逆转不可循环,(3)逐级递减
高中生物史
必修一
施莱登、施旺
建立细胞学说
维萨
器官水平
比夏
组织结构
虎克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列文虎克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红细胞、精子等
魏尔肖
修正细胞学说第三条,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断言,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此结论至今未被推翻。
欧文顿
提出膜是有脂质组成的
罗伯特森
发现暗—亮—暗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并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创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克里克
中心法则
缪勒
发现用X射线照射果蝇后代发生突变的个体数大大增加
拉马克
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1)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物种进化来的;(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过来的;(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
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局限(1)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介绍;(2)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3)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4)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豌豆杂交试验,测交,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假说—演绎法
萨顿
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叶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都成对存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和成对染色体中的一个;(3)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非等位基因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都自由组合
必修3
贝尔纳
内环境的稳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坎农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沃泰默
胰液的分泌靠神经反射调节
斯他林和贝利斯
胰液的分泌靠化学调节(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
肯德尔
0.23g甲状腺激素产热4200kJ—
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弯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