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浅识

合集下载

课题研究论文: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课题研究论文: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102676 马克思主义论文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概念(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含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看法,马恩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开创者,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对其进行了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得以发生是要通过实践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考虑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性。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事实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同于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动物只是被动地改造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被自然改造了,但人不同于动物,人拥有意识,会对自然界进行符合自己预期的能动改造,使自然界不断被人化。

但同时自然界又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人及社会,使人、社会自然化,而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也使自然具有人化的特点。

二者是以实践为中介的统一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正是人类的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的年代,蒸汽机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及大规模使用,使得人们创造了让自己都为之惊叹的巨大物质财富。

那时的人类正“野心勃勃”,忙着“开疆拓土”,尚未意识到无节制的经济活动,必然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

但具有先见之明的马恩却看到了隐藏在经济快速发展表象下的巨大环境危机,他们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有序,在这种时代背景上马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一)自然界的层次结构和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界层次结构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从分子、原子、原子核等其他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我们的认识在不断加深。

现代科学已有的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虽然就组成、结构、功能而言,都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系统有层次的差别,任何层次的物质形态都具有内部结构,都包含决定其性质的各种要素和它们的相互作用,自然界的层次结构是无穷尽的,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也不会有终结。

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几点思考

2008.02(中旬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中心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以实践为出发点,重视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人和自然应该协调发展。

马克恩和恩格斯的这些生态思想、生态观点超越了时代局限,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马克思的唯物论是把人看作是“自然存在”、并且是“活生生的自然存在”、“活动的自然存在”的唯物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①“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

”②可见,人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

人作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是拥有身体、拥有自然的各种力的人的自然,同时他“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③,要受到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外部自然的限制,是在与自然的联系中生存的“受苦的存在”,这就是“人的自然的本质”。

④2.自然的人本主义与人的自然主义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自然化过程,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最终也是社会形成过程。

人的自然化就是人对自然的适应,也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自身进化的过程;自然的人化则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的改造,使之适应人的过程。

自然界只是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就需要人类进行劳动去改造自然,这样就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是将自然—人—社会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加以阐述的。

正如马克思强调的,我们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⑤3.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支配”还是“适应”由于“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⑥,于是,人类开始从拓展、开发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方面来改变自然界,把人的目的性因素和人的要求注入到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之中,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演进,但人以自然界的征服者的姿态索取的后果是人“成为非人的、过分精致的、非自然的和臆想出来的欲望的机敏的和总是精打细算的奴隶”。

浅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观,它是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科学的自然观。

自从自然界出现了人这个物种后,一切都变了。

人类的出现不仅是生物进化的一大飞跃,并且对除了人类以外的自然界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类依存着自然生活,自然也悄悄的在被人类所改变着。

然而现在,无论是我们人类自身生产的过度,还是物质资料生产的过度,都是导致我们现在全球各种生态环境变差的根本原因。

本文通过对这些经典论述的阐释来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环境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意义唯物辩证的自然观是唯物史观的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性,其表现在于不仅通过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并且确立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以及创立了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的创立,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因此,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在理论上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完备性,这也是马克思自然哲学的意义所在。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建设现代生态文明1人类困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界的矛盾早已经存在。

从马克思对“人类生活”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界本就是一个物质不断变化的过程,而我们人类生命体的存在对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来说就形成了一种干扰。

当人们的生产能力仅在狭窄的范围内发展的时候,对于自然来说是无足轻重的,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一旦我们人为地物质变化达到了某种普遍的程度的时候,那对自然来说一定是产生了许多干扰的。

马克思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警示我们了,他告诉了我们资本主义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物质变化普遍化的这样一个程度。

现在无论是我们人类自身生产的过度,还是物质资料生产的过度,都是导致我们现在全球各种气候环境变差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观点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那些事儿。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啊,就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把神奇钥匙。

你看啊,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哟,它和人类社会那是紧密相连的。

这就好比我们人和周围的环境一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呢。

比如说,我们人类依赖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资源来生活,像空气、水、食物等等。

要是没有自然界,我们咋活呀?这就好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对吧?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它让我们明白我们得好好对待自然界呀,不能随便去破坏它。

咱再想想,自然界也有它自己的规律呀。

就像四季更替,春去秋来,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们不能去强行改变这些规律,不然会出大乱子的。

这就好比我们不能硬要冬天开花,夏天飘雪,那不是乱来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醒我们要尊重这些规律,顺应自然。

而且哦,人类的活动也能对自然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呢。

我们过度开垦、污染环境,自然界可不就会“生病”嘛。

这就好像我们自己身体不舒服一样,会有各种反应。

那我们能眼睁睁看着自然界被我们搞坏吗?当然不能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我们要通过实践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然。

这就像我们学骑自行车,得不断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技巧,同时也要注意安全,不能摔得鼻青脸肿呀。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智慧呢。

我们要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这都是我们能为保护自然做的小事呀。

可别小看这些小事,积少成多,大家都行动起来,那力量可就大啦!总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

我们要好好领悟它的精髓,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读后感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对自然深刻而独特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点也不枯燥。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让我认识到自然可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

以前我就像很多人一样,觉得自然嘛,就是那些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好像是我们人类生活之外的一个背景板。

但是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自然和人类那可是紧密相连的,就像一对分不开的好伙伴。

人类是从自然中产生的,就像孩子从母亲的怀抱里诞生一样。

我们吃的粮食是土地里长出来的,我们呼吸的空气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住的房子也是用自然的材料建造的。

可以说,我们人类的每一个细胞都渗透着自然的元素。

而且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还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可不能小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有时候会在自然这个家里到处捣乱。

工业革命之后,我们拼命地开采资源,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搞得自然环境是乌烟瘴气。

这时候我就想,我们人类可真是有点忘本了啊。

我们忘记了自己和自然的亲密关系,以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

但是自然可不会就这么乖乖听话,它开始给我们人类“使小性子”了,气候变暖、酸雨、资源短缺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小炸弹,随时都可能给我们的美好生活炸出个大窟窿。

不过呢,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也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它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是可以和谐共生的。

这就像是一场两个人的舞蹈,需要我们和自然相互配合。

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的规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莽撞行事。

就像我们不能违背四季的更替去种地,也不能不顾生态平衡去捕杀动物。

我们要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让自然也能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地发展。

这样我们人类才能在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长久地幸福生活下去。

读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我就像被点醒了一样。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这种观念放进心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节约水电,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多种一棵树。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么做,那我们和自然的关系肯定会变得更加融洽,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来进行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成果。

其中,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的完整的、辩证的统一,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同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

马克思的自然观立足于实践,深刻论述了人与自然、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

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 而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才成为人。

”马克思把自然看成从最初起就是和人的活动相关联的。

而有关自然的其他一切言论都是思辨的、认识论的或自然科学的。

事实上,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 我们也就无法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作为主客体关系实现的,那么,它(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是外在的(自然——社会)关系, 而是内在的(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和自然的统一是在实践(工业)中进行的,“工业是自然界、因而也是自然科学跟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关系”。

人和自然界是不可分的,社会和自然也不是绝对对立的, 二者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此,对于存在于自在自然中的自然规律, 我们可以说它的产生和实现与人的活动无关;但是,对于存在于人和自然中的自然规律, 我们不能说它的实现与人的活动无关。

事实上,当人们还没有认识自然规律的时候, 自然规律在人的活动中不被察觉地在发生作用;在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以后, 人们就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世界, 这时自然规律也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核心观点之一,它拥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力量的源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中,自然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它不只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条件和限制。

本文将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来探讨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无限复杂、无限多样的系统,它是由矛盾和相互作用构成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主动关系,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驱动力。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对自然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生产关系则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利用。

3. 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资源和能源,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条件。

同时,人类的社会活动也对自然界产生了显著影响,包括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

4. 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类社会必须建立在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充分利用和发展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水平。

它指导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科学研究和有效利用,推动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探析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探析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探析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多维自然观、恩格斯辩证自然观的形成基础与主要内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对于当前中国深化生态文明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多维自然;辩证自然;指导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之前,哲学自然观一直深受古希腊的二元思维方式的影响,在自然观上呈现二元的特点。

认为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分离,自然是人类发展的阻碍和敌人,自然的存在是人或人的精神存在的附属物。

一、马克思的多维自然观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实践的方式来看待自然,在实践中有人化的自然也有自然的人化,人具有自然属性,自然也摆脱不了人的影响。

马克思的多维自然观包含作为一切存在的总体、基础的自然;供人类各种活动的场所的自然;作为物质生产的要素的自然三个方面。

马克思没有集中的论述自然观,而是散见于著作中。

A·施密特:“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极少讲到自然‘自体’,可是这并不能说明在他的社会理论中,自然所占的位置并不重要。

事实恰恰相反,这正是马克思的独到之处。

”[1]西方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原始唯灵论、近代形而上学,到现代的理性自然观。

原始唯灵的自然观把自然视为神灵,不可触怒,并将自然的本原归结于当时不可认识的自然物质。

但是马克思认为:“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不试图越出……,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存在。

”[2]但是从人的实践出发,人需要在这样的一个活动范围内达成目标,人类需要在总和的自然中进行自身的活动。

即虽然“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2]自然不仅是动物和人的总的活动范围,人还是自然的构成部分,人是所有自然存在物之一。

他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虽然人比动物的活动的领域更广,但是从生存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

”[3]从人的具体的意识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来看,自然是这些生活的唯一来源。

浅析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现实意义李枝秀摘要:随着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一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些形态更替的过程中,一方面生产力在不断提高,生产工具也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自然界的资源严重透支,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恶化。

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去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发展以及现状,分析马克思自然观的现实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人与自然;实践;现实的个人一、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同一切旧唯物主义一样,费尔巴哈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只看做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在费尔巴哈那里,人只是从事思维活动,因此他无法正确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只是把人单纯地看作是属于自然界的一个部分。

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他并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②现实的人是具有实践性的人,他们除了进行着费尔巴哈所说的思维的活动,还在感知着整个客观世界,并对它们作出符合自身需要的改造。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只能通过渔猎和采集向大自然索取食物,到后来人类逐渐掌握了使用和锻造工具的方法,开始制造石器、木器到铜铁器,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很多,可以自给自足。

当人们看到一棵树的时候在他们脑海中所呈现的就不仅仅是一棵树,他们会思考的是:我可以通过怎样的改造来使它满足我的需要,做成一张凳子或者床板,这就是现实的个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要正确地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明白在自然界中的人是不断进行着实践的活动的人。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要“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③所以人与自然在开始的状态下是统一的,只是这种统一的关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学号:2013331 姓名:刘子豪[摘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文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 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基础是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成就和社会进步,其主要体现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等方面,它们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中国在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

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了建制化过程,突出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和价值取向,强化了自然辩证法的意识形态特征和理论教育功能,形成了系统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马列主义著作蕴涵的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要求人们必须高度重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全面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指导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要求人们不能拘泥于马列主义的条条框框,不能搞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而是始终要坚持和发扬实践主义精神,在实践中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自然观

马克思自然观

马克思自然观马克思自然观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于人类社会的理论贡献不仅仅是让我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除此之外,马克思还是一位重视自然的思想家,他所提出的自然观与社会观一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文就将从马克思的自然观展开论述。

马克思的自然观主要包括物质和自然规律两个方面。

在马克思看来,物质是自然的基本要素,也是存在世界上最基本的事物。

他认为,物质是能被人感知和认知到的唯一实在的东西,人的认识来自于感性经验。

这也体现了马克思唯物论的思想,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被他推翻,“物在先,意在后”才是真正的哲学观点。

在马克思遗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了介绍自己的唯物史观,他谈到了一个著名的段子,即德国历史的真正奥秘不在于德国的精神,而在于德国的猪。

马克思想要说明的是,一个国家和全球都是由经济活动组成的,物质是主要的,灵魂和思想是从物质上分离的,不能算作第一要紧的东西。

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是环环相扣的,不可能有社会活动在不影响自然、不接受自然调控的情况下发展。

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意识到在自然观中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他认为,自然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自然界运动的各种物质相互作用中,存在着相对稳定、规律的运动。

一切物质,包括自然和生命体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

而原子、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热和电的相互转化和传递,构成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在寻求解释自然现象的过程中,马克思不仅采用了物理学、化学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作为自己的菜刀,同时还依靠他的物质辩证法,将现象承担其他形式时所获得的专业知识与各种解释方法融会贯通,保证了他在自然历史方面的理论深度和科学性。

马克思对于自然的思考不止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与人类命运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因此他强调了以自然为本的思想。

他认为,只有正确对待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才能实现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完整版)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认识和理解

(完整版)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成就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三种形态分别是: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

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人类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三种形态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它们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种形态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的,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机械论自然观的主要观点1、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

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

2、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3、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4、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5、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 、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二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创造者总体而言,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一幅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图景。

在这幅图景里,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时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1、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从自然本身来理解自然2、形而上学恩格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的相互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机械论浅薄的机械论:把万物都看成机器深层的机械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决定论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原因、还原论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方法,然后才用综合方法。

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从复合物论证到它们的成分,从运动到产生运动的力,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概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自然科学的融合产物,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本文从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理论意义1. 指导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的哲学思想,它对于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应用,重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对自然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家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规律,指导科学研究。

2. 反映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历史过程的反映,它是由一个阶级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历史逐步发展而来的。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历史进程的体现。

因此,只有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历史发展过程。

3. 揭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应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通过对自然规律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

人类在实践中出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不断推进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我们研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热情。

实践价值1. 促进科学技术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关注自然规律的实践应用,而现代科学技术是基于深入认识自然规律而得到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和应用自然规律,推进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研究和实践。

2. 解决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人类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以更好地解决与环境有关的问题,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更好的平衡。

试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分析

试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分析

试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摘要:随着生产的发展、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环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难题日益凸显,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

因而在当今社会,培养成熟的生态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生态文明思想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自然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关系。

其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辩证统一、可持续发展一、研究背景全球变暖,沙尘暴频发,越来越多的雾霾天气等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由于过去人类过度追求表面的、眼前的繁荣与扩张,从而导致孕育和支撑其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遭到严峻破环。

人类与环境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过渡的索取终于遭到了环境的报复,敲响了人类社会“增长极限”的警钟,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人类意识到我们与环境“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后,生态文明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成为了全球人类的共同呼声。

生态文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走生态文明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成为创建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萌芽马克思对自然的浓厚兴趣最早产生于中学时代。

马克思在中学时期的自然思想成为了之后他在自然观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理论上铺垫。

他曾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到:“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运动,不试图超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它范围存在。

”“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一一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

”从马克思的这篇中学毕业论文中可以看到,人是具有远比其他生物优越的地方。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1844年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于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 然观,马克思肯定了辩证法,否定了“绝对精神”,这体现了马克思的思 想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标志着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建立。 1845年在《对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将实践范畴引入到自然观、历史观 和认识论中,这是马克思自然观的质的飞跃。 1845-1846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对费尔巴哈直观唯 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史观进行批判,从社会实践观出发,分析了人类历史 与自然历史的统一关系。
思考问题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蕴含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机械唯物主义奠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和其提供的方法论前提 3、批判吸收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然观?
信息观
物质观
运动观
自然观
自然发展史
系统观
时空观
发展历程
1
神话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观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 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
Development
3
4
5
神话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观
《荷马史诗》
《山海经》 《嫦娥奔月代机械论的自然观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前提。近代科学 的诞生,是以1543 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出 版为主要标志的。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
在哥白尼之后,特别是一些新的自然科学发现,与神学的自然观念 格格不入,经过大布鲁诺、伽利略、波义耳、牛顿等人的工作,宗教 神学的自然观逐渐被人们抛弃了。特别是近代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为机械论自然观奠定了科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浅识[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是科学发展史上的灯塔,它的创立为科学技术的深层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前提。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与之相反的一种唯物主义自然观。

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发挥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辩证法目录1. 引言 (1)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含义 (1)3. 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对立关系 (2)4.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指导意义 (2)5. 结论 (4)参考文献 (4)1. 引言哲学系统具有系统层次性。

依据对客观规律进行一般抽象认识程度的程度,区分了哲学的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是总体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层次是三大并列的哲学科学——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社会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哲学(辩证思维逻辑)。

哲学的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本身的哲学理论,是人们从哲学的角度去把握自然界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诸多观点的总和,亦即哲学的“自然图景”。

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社会历史割裂开来,以抽象化的、纯粹的自然界为立脚点,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唯物主义向上的发展。

[1]只有创立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才有可能。

这一点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自然科学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被唯物主义解释的时候起,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2]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

所谓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以下两种含义:首先,它是一种“自然观”,是人类历史上关于自然界整体的最科学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它以自然科学的事实为基础,唯物而又辩证地反映了自然界的本来面目,从而和人类历史上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等各种自然观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次,它是一种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3]众所周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给唯物辩证法下了一个十分精辟的定义:“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这里面既指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又指明了它的任务。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研究“普遍规律”,是否还分别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特殊规律”呢?恩格斯作了肯定的回答,那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去代替唯心主义历史观,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去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任务是“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即人类历史)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通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

“自然界也有自己的时间上的历史”,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任务就是: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探索自然界历史的依次发展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自然界演化过程的内在规律性。

显然,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对象和侨务也是相当明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特定的对象和任务,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唯物辩证法,以及同各门具体自然科学严格区别开来,并以此保持它们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相对独立性。

从上述分析可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自然界演化的一般规律。

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说,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

恩格斯在自然观上所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对于我们今天考察当代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各种全球问题、探寻当代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恩格斯的自然观或恩格斯所阐发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质特征,而且也有利于廓清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的种种歪曲和误解。

3. 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对立关系在哲学史上,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同时,交织着辩证法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对立。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整个自然界是统一的,其中各个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是普遍联系的。

机械唯物主义就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而是看做静止的东西;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做活的东西,而是看做死的东西。

[4]它把物质的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的位置变化, 他们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列和运动形式的特殊性以量来说明质。

但同时他们却认为物质微粒只具有空间特性物质的一切特性,而不具有其他物理化学特性把它视为同质的东西。

[5]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去代替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任务是“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即人类历史)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通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

“自然界也有自己的时间上的历史”,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任务就是: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探索自然界历史的依次发展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自然界演化过程的内在规律性。

显然,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对象和侨务也是相当明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特定的对象和任务,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唯物辩证法,以及同各门具体自然科学严格区别开来,并以此保持它们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相对独立性。

4.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指导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了最为系统、最为集中的阐发。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周围自然界的关系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但恩格斯的自然观亦即恩格斯所系统阐发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愈益显示出巨大的理论魅力。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第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20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科技成果,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到新的阶段,即自身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阶段:(一)是系统论所起的巨大作用。

过去的时代还没有关于系统本身的理论,因而只能就当时所掌握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点出发了解自然体系。

20世纪自然科学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内容极大丰富,而且有了专门阐述关于系统本身特性和规律的理论即系统论,从而对自然界由19世纪的一般性阐述上升到今天的高度自觉性理论阐述,这使自然观发展到新阶段。

(二)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它自身理论化有了科学哲学基础。

1、关于物质和运动的观点。

由于微观上发现基本粒子和确认基本粒子有结构,并且总是不断地突破一定结构的界限;宏观上研究发现,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总是不断地扩展,并且总是没有尽头,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物质无限性的思想。

质能关系定律把传统上认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性质的东西——质和能——联系起来,并以量的形式确定其相互转化关系,这是对19世纪单纯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巨大发展;质速关系定律把质量和速度联系起来,更新了人们自有力学以来关于质量的旧观念。

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发现为证明自然界物质具有对立统一性提供了一个雄辩的事实。

就是说,一切物体,不管质量有多么大或多么小,可以大到比太阳还大的天体,小到光子,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具有波动性。

20世纪之前还只知道物质的一种基本形态——实物, 20世纪科学家揭示了物质的另一种形态——场。

实物和场有许多不同的属性,但二者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为世界的物质对立统一性提供了又一新的科学依据。

2、关于生态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人类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6]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

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而且这种统一性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随着人类对自然和自身认识的一步步深化, 这一难题不断地得以破解。

[7]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把自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 所以人类应该去保护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为世界万物都具有系统性、联系性,人类的发展和自然是离不开的,如果破坏了大自然,人类也会迟早自食恶果。

3、必须以“和谐”为主要特征构建社会主义。

必须要从系统的整体观的角度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

此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自然、文化的维度来阐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更具人文内涵, 是经济、自然以及文化或价值体系的统一, 为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的方法论视角。

[8]5. 结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不同的时代,哲学面临着不同的现实课题,因而有着不同的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当然也是如此。

二十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成就,已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实证材料,处于这个新的科技革命时代,“自然界是否运动变化”早已是毋容置疑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新时代所面临的中心问题则是“自然界究竟是如何运动变化的?”,具体说来,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自然界运动的原因问题、途径问题和方向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为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做出了许多光辉的科学预见。

[9]而我们,只有自觉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自然观为指导,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既大胆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正确地运用一些逻辑思维方法,才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所作为。

[10]参考文献[1]刘伟. 浅析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2]赵江飞. 《自然辩证法》的真旨及其意义[J]. 中南大学学报, 2012(4):1-4.[3]姜正东.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过程的两阶段: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4]杨玉辉.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5]吕大吉.哲学研究: [J].哲学研究,1980.[6]陈学明. 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意蕴: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7]任金秋. 人类自然观辩证演进过程的历史反思: [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8]刘修洪. 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的几点思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9]官鸣. 现代科技革命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J].厦门大学学报,1986.[10]冯林.试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