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9章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陈敏版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陈敏版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是一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主要探讨了操作系统的架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等内容。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提供一个良好的程序执行环境。
下面将详细介绍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一、操作系统的原理1.1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来实现对计算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调度和管理。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操作系统通过分时复用计算机资源,使得多个进程可以并发执行。
进程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进程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
1.2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对计算机内存资源的分配与回收管理。
操作系统通过内存管理来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并在进程间进行内存的共享。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地址空间的划分、内存分配算法和页面置换机制等。
1.3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通过文件系统来管理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文件。
文件是计算机中对数据的逻辑组织方式,操作系统通过文件系统对文件进行组织、存储和检索,提供文件读写的接口,并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4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资源的管理。
操作系统通过设备管理来实现对设备的分配和共享,以满足多个进程对设备的并发操作。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设备分配算法和设备中断处理等。
二、操作系统的应用2.1 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是指用于控制个人电脑硬件资源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等。
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文件管理、网络连接等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和管理个人电脑。
2.2 服务器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是指用于控制服务器硬件资源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
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针对网络服务器的需求进行优化,提供高可靠性、高并发性和高安全性的服务,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2.3 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是指用于控制嵌入式设备硬件资源的操作系统,如嵌入式Linux、Android等。
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件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课件
见P23 图1-7UNIX系统结构
17
1.8 UNIX系统的特点和结构
3、UNIX的结构
trap 用户层
用户程序
程序库
系统调用程序接口
核
心
文件系统
层
缓冲区管理
进程 控制 系统
进程通信 进程调度
字符设备 块设备 设备驱动
内存管理
硬件层
硬件
18
8
1.3 操作系统的结构 一、环境(外部结构)
OS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硬件、其他软件和用户(人)。 二、体系结构(内部结构) 在OS 的底层是对硬件的控制程序(即对资源的一些管理 程序),最上层是系统调用的接口程序。在OS内部还要 有进程、设备、存储、文件系统管理模块。
9
1.4 操作系统的分类 一、多道批处理系统
三、执行系统 优点: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缺点:主机时间的浪费仍然很严重 四、多道程序系统阶段 多道程序系统---就是能够控制多道程序并行的系统。 基本思想:是在内存里同时存放若干道程序,它们可 以并行运行,也可以交替运行。 特点:多道程序并行
5
1.2 什么是操作系统
一、概念 操作系统(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硬件和软 件)的系统软件,它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方便、有 效和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补充说明: (1)从此定义上讲,操作系统是软件而不是硬件,但实 际上它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有机体。 (2)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而不是应用软件,但它与其他 系统软件不同。
11
1.4 操作系统的分类 五、区别
(1)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区别 分时系统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随时可供多个用户使用的通用性很强的系 统,用户与系统之间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或会话能力;分时系统对响 应时间的要求一般是以人能接受的程度为依据的,其响应的数量级通 常为秒。 实时系统大多是具有特殊用途的专用系统,它仅允许终端操作员访问 有限数量的专用程序,而不能书写或修改程序。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的组成:内核、shell、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开展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1.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和分类实例:Windows、Linux、macOS等操作系统的特点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学习第二章:进程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进程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2.2 教学内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进程调度、进程同步、进程互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信号量、管程、事件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进程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方式2.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进程的定义、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实例:进程调度算法、信号量的使用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进程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进程同步和互斥知识的学习第三章:内存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内存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2 教学内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分页、分段、虚拟内存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首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坏适应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内存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内存的定义、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实例:分页算法、分段算法、虚拟内存的实现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内存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内存分配和回收知识的学习第四章:文件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2 教学内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文件的创建、删除、打开、关闭等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目录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文件访问控制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文件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文件的定义、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实例: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文件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文件系统结构和组织方式知识的学习第五章:设备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设备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设备驱动程序第六章:设备管理(续)5.2 教学内容设备驱动程序:概念、作用和实现方式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设备分配、设备请求调度、设备控制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I/O中断处理、DMA传输、虚拟设备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5.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实例:硬盘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I/O中断处理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设备驱动程序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设备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设备管理高级主题知识的学习第七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7.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和实现方法理解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命令行用户界面(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2 教学内容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原则:用户友好性、易用性、可访问性GUI和CLI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窗口管理、事件处理、命令解析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开展小组讨论,探讨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用户界面的定义、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实例: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终端、macOS的Finder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用户界面设计和实现方法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GUI和CLI差异和优缺点知识的学习第八章:操作系统安全8.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机制和策略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安全机制: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加密、审计安全策略:最小权限原则、安全分层模型、安全内核常见安全威胁:恶意软件、漏洞攻击、social engineering防护措施: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更新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安全机制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安全机制和策略、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实例: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案例分析、安全防护工具的使用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安全机制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知识的学习第九章:操作系统性能分析9.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理解操作系统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性能分析方法:基准测试、模拟、监控和分析工具性能评价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性能优化策略:进程调度优化、内存管理优化、文件系统优化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实例:操作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如top, vmstat)的使用、性能优化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理解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核心组件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资源管理、程序执行和用户界面方面的关键作用。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二版)教学课件王红第9章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加密是一项重要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加密就是 把可理解的信息转换成为不可理解的信息。病毒是 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的运行离不开系统环 境的支持,可以采用多种机制来防御病毒,但是都 有其局限性,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监控可以检测和 发现那些可能的违反系统安全的活动;日志文件可 以帮助用户更容易跟踪间发性问题或一些非法侵袭, 可以利用它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去发现故障的原因、 侵入的来源以及系统被破坏的范围。
16
<f1, {R, W}> <f2, {X}> <f3, {R, W}>
<f2, {W}> <f4, {P}>
<f1, {X}> <f3, {W}>
图9-1 三个保护域
17
域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1
每一个用户可以是一个域。在这种情形下,可以
存取的对象及其权限取决于用户的身份,当一个用户注销而
4 密钥K。密钥是加密和解密算法中的关键参数。
加密过程可描述为:明文P在发送方经加密算法E变成
密文Y。接收方通过密钥K,将密文转换为明文P。 加密具体有很多种实现方法,如简单的易位法、置换法、
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等。
22
9.2.5 病毒及其防御机制
1.计算机病毒概述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它 通过修改其它进程使之成为含有病毒的版本或可能 的演化版本。病毒可经过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网络 进行传播。一旦病毒进入了某个程序,就将影响该 程序的运行,并且这个受感染的程序可以作为传染 源,继续感染其它的程序,甚至对系统的安全性造 成威胁。
第九章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掌握以下内容: •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内涵 •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功能 •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 安全操作系统的开发
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考核试卷
20. A, B, C, D
三、填空题
1.应用程序接口
2.执行过程
3.时间片轮转
4.缺页中断
5.交换空间、虚拟内存
6.安全管理
7.网络通信
8.内核
9. Linux
10.资源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A.多用户多任务
B.设备无关性
C.强大的文本处理能力
D. A和B
19. Android操作系统属于()
A.桌面操作系统
B.嵌入式操作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实时操作系统
20.在云计算环境中,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资源调度
B.数据存储
C.应用部署
D.安全防护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A.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
D.防火墙
20.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提高操作系统的性能?()
A.虚拟内存
B.多线程
C.异步I/O
D.高速缓存技术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linux操作系统原理
linux操作系统原理Linux操作系统原理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它遵循Unix操作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思想。
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多用户、多任务:Linux支持多用户同时登录使用系统,并且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这是通过进程管理和用户权限控制实现的。
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可以独立地进行操作。
2. 内核: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内核,它是操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内核负责管理系统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内存、硬盘等,以及提供对外设的驱动程序。
3. 文件系统:Linux使用一种层次化的文件系统结构,类似于树形结构。
不同的硬件设备和文件存储在不同的目录下。
文件系统提供了对文件的读写和管理功能。
4. 进程管理:Linux通过进程管理功能实现对程序的调度和运行。
每个程序在运行时都会分配一个进程,进程管理器负责分配和释放资源,以及对进程进行调度和控制。
5. 内存管理:Linux通过内存管理功能控制系统的内存分配和使用。
操作系统会为每个程序分配一部分内存空间,同时还会管理内存的回收和重用。
6. 网络功能:Linux操作系统内置了丰富的网络功能,支持网络通信和文件传输。
Linux可以作为服务器运行,提供网络服务,如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
7. 安全性: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多层次的安全机制,可以对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和访问控制。
用户可以设置不同的权限和访问规则,保护系统的机密信息和资源。
总结起来,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是基于多用户、多任务的设计,通过内核管理硬件资源,实现进程和内存管理,提供丰富的网络功能,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这些原理使得Linux成为一种强大而稳定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点总结
引言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它扮演着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和友好的界面。
操作系统的原理是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础。
本文将系统总结操作系统原理的相关知识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和虚拟化技术。
正文内容:1.进程管理:进程概念:介绍进程的定义和特征,如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进程控制块的结构。
进程调度:详细介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和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进程同步:解释进程同步的问题和原则,介绍临界区、互斥量、信号量等进程同步机制。
进程通信:介绍进程间通信的机制和方式,例如共享内存、管道、消息队列等。
进程死锁:探讨进程死锁的概念和解决方法,如死锁预防、死锁避免和死锁检测。
2.内存管理:内存分配:讨论内存分配的策略,如连续分配、离散分配和虚拟内存。
分页和分段:介绍分页和分段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地质映射机制。
页面置换算法:详细介绍常见的页面置换算法,如最佳页面置换算法、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等。
虚拟内存:解释虚拟内存的概念和作用,包括虚拟内存的实现方式和页面置换算法。
页面管理:讨论页表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如多级页表和反向页表。
3.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概念:介绍文件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的创建、存储和访问。
文件系统组织:详细介绍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如文件目录、索引节点和文件块。
文件系统实现:解释文件系统的实现原理,包括位图、索引和日志等。
文件系统优化:讨论文件系统的性能优化策略,如缓存、预读和写延时等。
文件系统安全性:探讨文件系统的安全性,如权限管理和加密保护。
4.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概述:介绍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如设备分配和设备驱动程序。
设备分配算法:详细介绍设备分配算法,如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设备驱动程序:解释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和实现方式,如中断驱动程序和直接存储器访问。
设备控制方式:讨论设备控制方式的不同,如程序控制和中断控制。
Linux系统的安全性和常见安全问题解析
Linux系统的安全性和常见安全问题解析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服务器的开源操作系统。
由于其开放性和安全性,Linux系统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对Linux系统的安全性和常见安全问题进行解析。
一、Linux系统的安全性Linux系统之所以被认为是安全的,有以下几个原因:1. 开源性:Linux系统的源代码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审查和修改它。
这样的开放性使得漏洞和安全问题可以更快地被发现和修复。
2. 权限管理:Linux系统采用了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通过用户和组的设置来限制不同的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只有拥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执行敏感操作,其他用户则无法干扰系统的安全。
3. 读写权限:Linux系统通过对文件和目录的读写权限进行控制来保护系统的安全。
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对文件进行操作,其他用户只能读取或执行文件。
4. 隔离性:Linux系统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和容器化技术来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隔离。
这样一来,即使一个应用程序被攻击,其他应用程序和系统依然可以保持安全。
二、常见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尽管Linux系统相对较为安全,但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1. 弱密码:一个常见的安全问题是用户设置弱密码。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用户应该设置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2. 漏洞利用:即使Linux系统经常进行更新和修复,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户应该始终保持系统更新,并安装常见的安全补丁。
3. 权限不当:一个常见的错误是给予用户过多的权限,从而可能导致系统被攻击或滥用。
用户和管理员应该根据需要来分配权限,并定期审查和更新权限设置。
4. 网络攻击:Linux系统可能会受到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如DDoS攻击、端口扫描等。
为了防止这类攻击,用户应该启用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措施。
5. 病毒和恶意软件:虽然Linux系统相对于Windows系统来说更不容易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感染,但仍然需要安装杀毒软件和定期进行系统扫描。
《Linux系统安全》课件
01
最小权限原则
只给予用户和应用程序执行任务 所需的最小权限,避免权限的过 度分配。
加密原则
02
03
更新和维护原则
对重要数据和通信进行加密,确 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时的安全性 。
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定期进行 安全检查和维护,以修复已知的 安全漏洞。
02
Linux系统用户和权限管理
用户账号管理
用户账号的创建与删除
应用程序日志文件
如Web服务器的访问日志、数据库 的查询日志等,记录应用程序的运行 情况和用户行为。
安全日志文件
如/var/log/auth.log、 /var/log/secure等,记录与系统安 全相关的操作和事件。
自定义日志文件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自定义日志文件 来记录特定的事件或操作。
异常行为检测与应对
03
Linux系统防火墙配置
iptables防火墙配置
总结词
iptables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防火墙工具,用于配置网络数据包的过滤规则。
详细描述
iptables通过定义一系列的规则来控制网络数据包的进出,从而实现网络安全防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不同的规则,例如允许特定IP地址访问、禁止某些端口通信等。
灾难恢复计划
制定在发生灾难时恢复数据和系统的流程和 步骤。
测试与演练
定期测试灾难恢复计划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 行性。
数据安全审计
定期审查数据安全策略和措施,确保其符合 组织的安全需求和标准。
06
Linux系统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安全审计工具使用
日志审计工具
用于收集、分析和报告系统日志的工具 ,如Logwatch、Snoopy等。
linux系统操作原理与应用的答案
Linux系统操作原理与应用的答案1. Linux系统操作原理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它采用了类Unix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
Linux 的操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内核Linux的核心组件是内核,它负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内存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等。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灵魂,它负责管理系统资源,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1.2 文件系统Linux采用了类Unix文件系统的设计思想,将所有的设备都视为文件,并且通过文件系统进行管理。
常见的Linux文件系统包括Ext2、Ext3、Ext4等。
文件系统在Linux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负责管理文件的存储和组织方式。
1.3 进程管理Linux通过进程来管理程序的运行。
每个程序在Linux中都是一个进程,进程管理器负责管理这些进程的运行和资源分配。
Linux的进程管理器提供了一系列的命令和工具,可以方便地对进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1.4 网络管理Linux系统支持TCP/IP协议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Linux提供了一系列的网络管理工具和命令,可以方便地配置和管理网络连接。
网络管理在Linux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使得Linux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网络操作系统。
2. Linux系统的应用Linux系统作为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Linux应用场景:2.1 服务器运维Linux系统在服务器运维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它稳定性高、安全性强,可以满足各种服务器应用的需求。
常见的服务器应用包括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2.2 数据分析与科学计算Linux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和科学计算工具,例如R语言、Python、Matlab等。
这些工具可以在Linux系统上高效地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
2.3 嵌入式系统开发Linux系统在嵌入式系统开发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是指集成了硬件和软件的特定用途系统,例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程序一个简单且一致的界面,用于执行各种任务和操作。
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组件。
2.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2.1 进程管理•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
操作系统负责创建、调度和管理进程。
•进程调度算法:操作系统使用不同的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可以占用CPU运行。
•进程间通信:操作系统提供机制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如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等。
2.2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和释放。
•内存分区:操作系统将内存分为不同的区域,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虚拟内存:操作系统使用虚拟内存机制将内存空间扩展到硬盘上,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内存。
2.3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和组织文件的一种机制。
•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等操作。
•文件系统还支持目录结构,以便用户组织和管理文件。
2.4 输入输出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操作系统提供了接口和驱动程序,使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与输入输出设备进行交互。
2.5 网络管理•操作系统提供了网络功能,使计算机可以连接到互联网或局域网。
•操作系统提供了网络协议和接口,用于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3. 操作系统的应用3.1 桌面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是安装在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和Linux。
•桌面操作系统提供了图形界面和用户友好的应用程序,方便用户进行各种操作和任务。
3.2 服务器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安装在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服务器版本等。
•服务器操作系统提供了更强大的性能和安全功能,用于支持大型网络和多用户访问。
3.3 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嵌入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操作系统,如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
2024年度《操作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介绍RBAC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如何通 过角色来管理用户的权限。
2024/2/2
35
加密技术在操作系统中的应用
加密技术的基本概念
解释加密技术的核心思想,包括加密 算法、密钥管理等。
文件加密
描述操作系统中文件加密的实现方法 和技术,如EFS(加密文件系统)。
2024/2/2
磁盘加密
阐述磁盘加密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 括全盘加密和分区加密等。
微型化与嵌入式操作系统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 ,微型化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将 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它 们需要更加轻量级、高效和安 全。
云计算与分布式操作系统
云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的快速发 展对操作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和机遇,未来的操作系统需要 支持大规模并发处理、资源动 态管理和跨平台协作等功能。
人工智能与操作系统融合
优点分析
解决了内存碎片问题,提高了内存利用率。允许程序的大小超过可用内存的大小,通过虚 拟内存技术实现。提供了更好的内存保护,每个程序只能访问自己的内存空间,不能访问 其他程序的内存空间。
缺点分析
需要复杂的软件和硬件支持,如页表、段表等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内存管理算法。在页式 存储管理中,会产生页面抖动现象,即频繁地换入换出页面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34
访问控制机制的实现原理
访问控制的基本概念
访问控制列表(ACL)
解释访问控制的核心思想,即主体对客体 的访问权限管理。
描述ACL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如何通过 ACL来管理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强制访问控制(MAC)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阐述MAC的特点和实现原理,如基于格模 型的访问控制。
2024/2/2
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答案
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答案【篇一: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算机应用的过程中,人们接触最频繁的是操作系统,例如磁盘操作系统dos、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linux等。
但是,操作系统往往是比较复杂的系统软件,相对于使用而言,要掌握它的运行机制就不是那么容易。
1.1 认识操作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操作系统。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易于使用。
从程序员的角度看,操作系统把软件开发人员从与硬件打交道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
从设计者的角度看,有了操作系统,就可以方便地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1.1.1 从使用者角度人们对操作系统的认识一般是从使用开始的。
打开计算机,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操作系统。
如果用户打开的是操作系统字符界面,就可以通过命令行完成需要的操作。
例如,要在linux下复制一个文件,则输入:cp /floppy/test mydir/test上述命令可以把/floppy目录下的test文件复制到mydir目录下,并更名为test。
为什么可以这么方便地复制文件?操作系统为此做了什么工作?首先,文件这个概念是从操作系统中衍生出来的。
如果没有文件这个实体,就必须指明数据存放的具体物理位置,即位于哪个柱面、哪个磁道、哪个扇区。
其次,数据转移过程是复杂的i/o操作,一般用户无法关注这些具体的细节。
最后,这个命令的执行还涉及其他复杂的操作,但是,因为有了操作系统,用户只需要知道文件名,其他繁琐的事务完全由操作系统去处理。
如果用户在图形界面下操作,上述处理就更加容易。
实际上,图形界面的本质也是执行各种命令,例如,如果复制一个文件,那么就要调用cp命令,而具体的复制操作最终还是由操作系统去完成。
因此,不管是敲击键盘或者单击鼠标,这些简单的操作在指挥着计算机完成复杂的处理过程。
正是操作系统把繁琐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
1.1.2 从程序开发者角度从程序开发者的角度看,不必关心如何在内存存放变量、数据,如何从外存存取数据,如何把数据在输出设备上显示出来,等等。
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第九章
9.1.3root的权威性与危险性
root拥有对系统内所有用户的管理权,对所有 文件和进程的处置权,以及对所有服务的使用 权。这种信任对于熟练的系统管理员来说是权 威和自由,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则可能是潜在的 灾难。因为一旦某个操作失误,就有可能给系 统造成重大损失以至崩溃。
9.5系统监控
系统监控的任务是监控登录的用户、进程、内 存和文件系统的情况,及时发现系统在安全、 性能和资源使用等方面的问题。系统监控的手 段是使用专用命令或图形监控工具。
9.5.1监视用户的登陆
root可以用last命令和w命令随时了解用户的登 录情况以及用户的活动情况。
9.5.2监视进程的运行
9.6软件安装
在初次安装Linux系统时,系统安装程序完成 了基本系统和附加软件的安装。在随后的运行 期间,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某些软件。系 统管理员的职责之一是根据需要安装和配置软 件,并保持软件的版本更新。
9.6.1软件打包与安装
Linux软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发行和安装: 采用传统方式打包发行 利用专门的软件包工具打包发行 通过网络实现在线更新
关闭Linux系统不应直接切断电源,而应使用 系统关机命令。
9.2用户管理
作为一种多用户的操作系统,Linux可以允许 多个用户同时登录到系统上,并响应每一个用 户的请求。为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 须对用户进行妥善的管理和控制,这是系统管 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9.2.1用户(组)管理概述
9.6.2RPM软件包管理工具
RPM是由Redhat公司开发出来的Linux下软件 包管理工具,由于这种软件管理方式非常方便, 逐渐被其它Linux发行商所借用,现在已经成 为Linux平台下通用的软件包管理方式。
Linux操作系统应用与安全第9章 Linux系统的安全管理
-C或-zero -h
应用与安全
3)[链]:表示要进行操作的链的名字。 4)[匹配选项]:该参数为命令选项的补充参数,可以用来定义 网络协议和IP地址等。该参数的具体内容如表9.3所示。
选项
作用 指定数据包匹配的协议,可以使tcp、udp、icmp和all,前缀“!”表示除该协议外的所有协议。 指定数据包匹配的源地址或者地址范围。 指定数据包匹配的源端口号或者端口号范围,可以用端口号也可以用“/etc/services”文件中名字。 指定数据包匹配的目的地址或者地址范围。 指定数据包匹配的目的端口号或者端口号范围,可以用端口号也可以用“/etc/services”文件中名 字。 指定匹配规则的ICMP信息类型(可以使用“iptables –p icmp -h”查看有效的ICMP类型名)。 匹配单独或某种类型的接口,此选项忽略时默认为所有接口。指定一个目前不存在的接口也是合 法的,规则直到接口工作时才起作用。“+”表示匹配所有此类型接口。该选项只针对 INPUT、FORWARD和POSTROUTING链是合法的。
-p [!]protocol -s [!]address[/mask] --sport [!]port[:port] -d [!]address[/mask] --dport [!]port[:port] -icmp-type [!]typename -i [!]interface name[+]
-o [!]interface name[+] [!]--syn
选项
作用 在所选链尾部加入一条或多条规则。 在所选链尾部删除一条或多条规则。 在所选链中替换一条匹配规则。 以给出的规则号在所选链中插入一条或多条规则。如果规则 号为1,即在链的头部。 列出指定链中的所有规则,如果没有指定链,将列出所有链 中的规则。
电子教案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二版)》-王红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1.2.2 管理计算机资源
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 资源。
硬件资源有:处理机、存储器、外部设备; 软件资源有:程序和数据。
12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1. 处理机管理
处理机的任务是运行程序,我们把程序 在某个数据对象上的一次运行过程称为进程, 处理机管理又称为进程管理。
10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Windows中的系统功能调用要比DOS丰 富,且层次要高,不只局限于硬件驱动,以用 户可在编程语言中使用的应用编程接口函数的 方式提供,称为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使用Windows的 API函数,可以提高编程效率,并规范 Windows环境下的编程,如可开发具有统一风 格的应用程序窗口界面,这会使得软件用户能 很快熟悉该软件的窗口界面而不必重新学习。
8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2)脱机用户接口
操作命令的形式为作业控制语言,用户以脱机 批处理方式使用计算机。用户对作业流程的控制意 图是利用作业控制语言书写成一份作业说明书来表 达的。上机时,用户将作业控制说明书交给系统, 系统逐条解释执行说明书中的命令。在这种方式下, 用户一旦提交了作业,作业流程就由操作系统根据 作业控制说明书自动控制,用户无法干预该作业的 运行。因此,用户必须事先设计好作业流程,还要 预测作业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给出发生 错误时的处理方法。
5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编辑
编译
连接
运行
源程序
目标程序
可执行程序
6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以上作业的工作流程要由用户按自己 的需求进行控制,因此要提供给用户控制 作业工作流程的手段,这是由操作系统提 供的,称为作业级接口。作业级接口由一 组用户可直接使用控制作业运行的命令和 命令解释器构成。该接口又可进一步分为 联机用户接口和脱机用户接口。
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原理及应用
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原理及应用1. 引言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广泛应用的操作系统之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原理及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功能。
2. 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原理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用户和权限管理•在Linux系统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用户ID(UID)和组ID (GID)。
通过正确的用户和权限管理,可以控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Linux操作系统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和权限位来管理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相关资源。
2.2 文件系统的安全性•Linux操作系统支持各种文件系统,如Ext4、XFS等。
这些文件系统具有各自的安全特性,例如可靠的数据完整性和访问控制机制。
•对于重要的系统文件和目录,可以设置只读权限、隐藏属性等来防止被非授权用户修改或删除。
2.3 网络安全•Linux操作系统具有丰富的网络安全功能,例如防火墙、安全套接层(SSL/TLS)、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这些功能可以保护系统免受网络攻击,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2.4 安全补丁和更新•Linux操作系统的开源特性使得其安全问题可以得到快速响应和修复。
Linux发行版的供应商定期发布安全补丁和更新,用户可以及时更新系统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3. 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应用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应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1 账户和权限管理•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如useradd、chown等)和图形界面工具(如用户管理器)来创建和管理用户账户,在给予不同账户不同权限的前提下,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2 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和目录都有相应的权限。
通过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可以控制用户对这些资源的读、写、执行等操作,保护重要文件不被非授权访问或修改。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系统。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涉及到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以及输入输出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一、进程管理进程是指计算机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实例。
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来调度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进程。
进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进程调度、进程同步和进程通信等。
进程调度决定了各个进程之间的执行顺序和时间片分配,进程同步保证了多个进程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进程通信则允许不同进程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进程管理的作用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并发性和执行效率。
二、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指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回收和保护等。
操作系统通过内存管理来对应用程序的内存需求进行管理,确保应用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址空间的划分、页表管理、虚拟内存技术等。
地址空间的划分确定了每个进程的内存使用范围,页表管理负责将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虚拟内存技术则通过将部分数据存储在硬盘上而非内存中,以提高系统的内存利用率。
内存管理的作用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容量和运行效率。
三、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文件的组织、存储和访问等进行管理。
操作系统通过文件系统管理来提供对文件的操作和控制。
文件系统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文件和目录的组织、文件的存储和文件的读写等。
文件和目录的组织决定了文件的结构和访问方式,文件的存储确定了文件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文件的读写则允许用户对文件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
文件系统管理的作用是实现对文件的存储和管理,提供对文件的共享和保护。
四、输入输出输入输出是指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
操作系统通过输入输出管理来协调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输入输出的基本原理包括设备管理和缓冲管理等。
设备管理负责对外部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缓冲管理则通过缓冲区来提高输入输出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操作系统的安全功能就是为数据处理系统从技术和管理 上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 偶然的因素或恶意的攻击而遭到破坏,使计算机系统能够安 全运行。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有很多,而且针对特别的计算机安 全问题有专门的保护机制,如内存保护机制、文件保护机制。 目前最常用的用户身份认证机制是口令。存取控制通常通过 以单实体或单用户为基础的存取控制矩阵来实现,存取控制 矩阵有访问控制表和访问权限表两种形式。
12
9.2.2 用户身份认证机制
1.口令 口令是计算机系统和用户双方都知道的 某个关键字,相当于是一个约定的编码单词 或“暗号”。它一般有字母、数字和其他符 号组成,在不同的系统中,其长度和格式也 可能不同(例如大小写是否敏感等)。口令 的产生既可以由系统自动产生,也可以由用 户自己选择。
13
2.口令使用的安全性 用户在设置和使用口令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口令要尽可能长。 (2)多用混合型的口令。 (3)不要用自己或家人的生日、姓名、常用单 词等做口令。 (4)经常更换口令。 (5)设置错误口令注册次数。 (6)用户在使用系统前,要确认系统的合法性, 以免被骗取口令。
24
2.病毒防御机制 病毒防御措施通常将系统的存取控制、实体保护等安全 机制结合起来,通过专门的防御程序模块为计算机建立病毒 的免疫系统和报警系统。防御的重点在操作系统敏感的数据 结构、文件系统数据存储结构和I/O设备驱动结构上。这些敏 感的数据结构包括:系统进程表、关键缓冲区、共享数据段、 系统记录、中断向量表和指针表等。很多病毒试图修改甚至 删除其中的数据和记录,这样会使得系统运行出错。针对病 毒的各种攻击,病毒防御机制可采取存储映像、数据备份、 修改许可、区域保护、动态检疫等方式来保护敏感数据结构。
3
2.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内涵 (1)保密性。指系统不受外界破坏、无泄露、 对各种非法进入和信息窃取具有防范能力。只有授 权用户才能存取系统的资源和信息。 (2)完整性。指信息必须按照其原型保存,不 能被有意或无意地修改,只有授权用户才能修改 (对软件或数据未经授权的修改都可能导致系统的 致命错误)。完整性分为软件完整性和数据完整性。 (3)可用性。指对合法用户而言,无论何时, 只要需要,信息必须是可用的,授权用户的合法请 求,能准确及时地得到服务或响应,不能对合法授 权用户的存取权限进行额外的限制。
4
9.1.2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1)有选择的访问控制 有选择的访问控制包括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 限制计算机环境下对特定对象的访问,对计算机级 的访问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组合及物理限制来控 制,对目录或文件级的访问则可以由用户和组策略 来控制。 (2)内存管理与对象重用 在复杂的虚拟内存管理器出现之前,将含有机 密信息的内容保存在内存中风险很大。
第九章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学习目标 应掌握以下内容: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内涵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功能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安全操作系统的开发
1
教学内容
9.1 操作系统安全性概述 9.2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小结
9.1 操作系统安全性概述
9.1.1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内涵
1. 对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威胁 (1)自然灾害。 (2)计算机系统自身的软硬件故障。 (3)合法用户使用不当。 (4)非法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攻击。
9
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中国于1999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 护等级划分准则》(GB 17859-1999),将计算机 信息系统安全程度划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第1级为用户自主保护级。 第2级为系统审计保护级。 第3级为安全标记保护级。 第4级为结构化保护级。 第5级为安全域级保护级。
为了能有效地以工业化方式构造可信任的安全产品,必 须建立对该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标准。 1.TCSEC标准 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了一组计算机系统 安全需求标准,共包括20 多个文件,每个文件分别使用不同 的颜色的封面,统称为“彩虹系列”。其中最核心的是具有 橙色封面的“可信任计算机系统评价标准(TCSEC—— 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称为 “橙皮书”。 TCSEC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程度分成D、C、B、A四等, 每等又包含一个或多个级别。共包括8个安全级别:D、C1、 C2、B1、B2、B3、A1、A1,这8个级别渐次增强。
14
3.系统口令表的安全性 (1)限制明文系统口令表的存取 (2)加密口令文件 4.物理鉴定 检查用户是否有某些特定的“证件”如磁卡或 IC卡。 测量那些难以伪造的特征如终端上的指纹或者 声波波纹读取机可验证用户身份,还可直接用视觉 辨认。
15
9.2.3 访问控制技术
1.保护域 域是<对象,权限>对的集合,每个对标记了一个对象和 一个可执行操作的子集。 例如域D有存取权限<文件F,{读,写}>,那么,在域D 中运行的进程对文件F既可以读,也可以写;如果不在域D中 的进程,那只能对文件F执行其他的操作。 多个域可以是有交集的,它们可以共享相同的存取权限。 如图7-1所示,有三个域D1、D2、D3,存取权限<f4,{print}> 由域D2和D3共享,这意味着一个进程只要运行在域D2或D3 中,都可以打印对象f4。虽然在图中没有标出,但一个对象 可以在多个域中出现,并且权限在不同域中也可以不同。 (图中,R代表读,W代表写,X代表执行,P代表打印,下 同。) 16
<f1, {R, W}> <f2, {X}> <f3, {R, W}>
<f2, {W}>
<f4, {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1, <f3,
{X}> {W}>
图9-1 三个保护域
17
域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1)每一个用户可以是一个域。在这种情形下,可以 存取的对象及其权限取决于用户的身份,当一个用户注销而 另一用户登录时,就进行域的切换。 (2)每一个进程可以是一个域。此时,可以存取的对 象及其权限取决于进程的标志,当一个进程向另一个进程发 送消息,并等待回应时,就进行域的切换。 (3)每一个过程也可以是一个域。此时,可以存取的 对象及其权限取决于过程内定义的局部变量,当进行过程调 用时,就进行域的切换。
20
编号 1 2 3
对象类型 文件 文件 文件
权限 RW--X RW-
对象指针 指向文件1 指向文件2 指向文件3
21
9.2.4 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的模型基本上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明文。需要被加密的文本,称为明文P。 (2)密文。加密后的文本,称为密文Y。 (3)加密、解密算法E、D。用于实现从明文到密文, 或从密文到明文的转换公式、规则或程序。 (4)密钥K。密钥是加密和解密算法中的关键参数。 加密过程可描述为:明文P在发送方经加密算法E变成密 文Y。接收方通过密钥K,将密文转换为明文P。 加密具体有很多种实现方法,如简单的易位法、置换法、 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等。
22
9.2.5 病毒及其防御机制
1.计算机病毒概述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它 通过修改其它进程使之成为含有病毒的版本或可能 的演化版本。病毒可经过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网络 进行传播。一旦病毒进入了某个程序,就将影响该 程序的运行,并且这个受感染的程序可以作为传染 源,继续感染其它的程序,甚至对系统的安全性造 成威胁。
25
9.2.6 监控和审计日志
1.监控 监控可以检测和发现那些可能的违反系统安全 的活动。例如,在分时系统中,记录一个用户登录 时输入的不正确的口令的次数,当超过一定的数量 时,那就表示有人在猜测口令,可能就是非法的用 户。这是一种实时的监控活动。 另一种监控活动是周期性的对系统进行全面的 扫描。这种扫描一般在系统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内进 行,这样就不会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可以对系统 的各个方面进行扫描:
5
系统中的内存管理器必须能够隔离开每个不同 进程所使用的内存。在进程终止且内存将被重用之 前,必须在再次访问它之前,将其中的内容清空。 (3)审计能力 审计功能至少包括可配置的事件跟踪能力、事 件浏览和报表功能、审计事件、审计日志访问等。 (4)加密的数据传送 数据传送加密保证了在网络传送时所截获的信 息不能被未经身份认证代理所访问。
23
计算机病毒大致由三部分构成: 引导模块:负责将病毒引导到内存,对相应的 存储空间实施保护,以防止其它程序覆盖,并且修 改一些必要的参数,为激活病毒做准备工作。 传染模块:主要负责将病毒传染给其它计算机 程序,它是整个病毒程序的核心,由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判断是否具备传染条件,一部分具体实施传 染。 发作模块: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负责病毒 触发条件的判断,另一部分负责病毒危害的实施。
28
加密是一项重要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加密就是 把可理解的信息转换成为不可理解的信息。病毒是 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的运行离不开系统环 境的支持,可以采用多种机制来防御病毒,但是都 有其局限性,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监控可以检测和 发现那些可能的违反系统安全的活动;日志文件可 以帮助用户更容易跟踪间发性问题或一些非法侵袭, 可以利用它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去发现故障的原因、 侵入的来源以及系统被破坏的范围。
8
2.CC标准 1991年,在欧洲共同体的赞助下,英、德、法、荷四国 制定了拟为欧共体成员国使用的共同标准——信息技术安全 评定标准(ITSEC)。随着各种标准的推出和安全技术产品 的发展,迫切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美国和同加拿 大及欧共体国家一起制定了一个共同的标准,于1999年7月 1999 7 通过国际标准组织认可,确立为国际标准,简称为C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Evaluation Common Criteria。 CC本身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组信息技术产品 的安全功能需要定义,另一部分是对安全保证需求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