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篇夏季养生
《黄帝内经》顺应四时养生法
《黄帝内经》顺应四时养生法《黄帝内经》认为人应当“与天地如一,得以之情,以知死生”。
人体生命是天地阴阳之气相感应的产物,是自然界物质有规律变化的结果。
因此,人类养生保健必须顺应天地阴阳,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一年之中,气候呈现春温、夏热、秋凉、冬藏的规律性变化,在这一气候的影响下,自然界万物都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变化。
所以,人类必须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顺四时而适寒暑”,才能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
四时养生最基本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季属阳,自然界万物正处于生、长阶段,故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阳,以顺应自然界生长之势,如果逆之则有碍于少阳(春)之生、太阳(夏)之长;秋冬季节属于阴,自然界万物处于收、藏阶段,故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阴,以顺应自然界万物收藏之势,如果逆之则有碍于少阴(秋)之收、太阴(冬)之藏。
从人体自身阴阳变化规律来看,春夏之时阳气升,人体阳气也随之盛于表而虚于里,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充养体内阳气,培扶其根本,使之充沛而有力卫于外;秋冬之时万物敛藏,人体阴气也随之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调养阴精,使阴精充盛而濡养五脏之内。
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
即春天来临时,初春阴寒尚未尽,不可骤减衣服,以防感受风寒之气伤人身之阳,谓之“春捂”;秋天来临时,晚秋天气虽凉未寒,不宜过快增添衣服,使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加抗寒能力,谓之“秋冻”。
【春季养生】春季共有三个月,从立春至立夏,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约在农历一月至三月间。
此时应入夜即睡,早些起身,到庭院中散步,使精神愉快,保养生发之气。
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的病变。
外邪致病春天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
风邪可单独作为致病因子,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
因此风病之病种较多,且病变复杂。
如遇热合,而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即为显例。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篇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篇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黄帝内经里的夏季养生之道,这可太有意思啦!夏天一到,是不是感觉热得慌?别急,黄帝内经告诉咱,这时候得顺应天时。
呢,得晚睡早起,可别赖在床上不起来哟。
为啥?因为夏天白天长,晚上短,咱们也得跟着大自然的节奏走。
还有啊,心情得舒畅,别动不动就发脾气。
天气热容易心烦,咱得学会给自己降火,心里头清凉了,这夏天也就没那么难熬啦。
饮食方面也有讲究哟!多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那些油腻辛辣的东西就少吃点吧。
特别是冰凉的东西,可别贪多,不然肠胃可要闹脾气啦。
夏天出汗多,得多喝水补充水分。
但也别咕咚咕咚猛灌,得慢慢喝,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
出门的时候,别忘了防晒。
大太阳底下晒久了可不好,容易中暑还伤皮肤。
找个阴凉地儿,或者打把伞,保护好自己。
晚上睡觉也得注意,别整夜吹着空调,小心着凉感冒。
窗户开点缝,让新鲜空气进来。
呢,夏天养生就是要让自己舒舒服服、健健康康的。
跟着黄帝内经的智慧走,准没错!第二篇嘿,小伙伴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来唠唠黄帝内经里夏季养生的那些事儿!夏天来了,是不是感觉精力都没那么旺盛啦?别担心,这有办法!黄帝内经说啦,夏天要“使志无怒”,就是别让自己老是生气发火,开开心心的,心情好比啥都重要。
睡个好觉也很关键哟!虽然可以晚睡点,但也别太晚,不然第二天没精神。
早上早点起来,活动活动,一天都有劲儿。
再说说吃的,夏天可别胡吃海塞。
多吃点清淡的,像绿豆汤、西瓜,既能解暑又对身体好。
那些大鱼大肉的,稍微控制控制。
运动也不能少,但别在大太阳底下剧烈运动,容易虚脱。
可以选在早晚凉快的时候,散散步、打打太极,出出汗,排排毒。
还有哦,夏天湿气重,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被褥啥的多晒晒,别让湿气缠着咱们。
出门在外,注意防暑降温。
如果感觉头晕不舒服,赶紧找个凉快的地方歇歇。
咱们好好养生,过一个清爽又健康的夏天,咋样?跟着黄帝内经的指引,一起行动起来吧!。
夏季养长
【2019.07】□麻树文轩岐纵横内经释义《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是因天之序,顺应四时,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因此,一年四季的养生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其方法和内容也不相同。
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其中夏季养长,阐明了夏季从立夏到立秋三个月如何根据炎热的气候,顺应自然、调整气机,健身防病的道理。
原文:《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冬至重病。
”译文:“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鲜花招展,绿树成荫的时令。
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晨早点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这是适应夏天的气候,保护养长之气的方法。
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
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到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到了冬天还会再导致别的疾病发生。
”温馨提示: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易于外发时令。
盛夏酷暑,人易困倦烦燥和闷热不安。
因此,夏季养生要做到神清气和,“使志无怒”,重在精神调摄,“心与夏气相通应”以养心为主,防热防暑,防湿,一是要注重精神调养,思想清静,情绪平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对各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切忌发怒及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二是要注重调养起居,夏季人体心火旺,肺气弱,要晚睡早起,顺应日出日落的时间。
并且“无厌于日”不要怕热,不要怕阳光,要充分地接受阳气,适当的出汗,疏泄排出体内的病邪。
切忌贪凉,过于生冷。
夏季多雨要保持居室通风干燥,衣被潮湿应注意晾晒。
防止冒雨涉水,久居湿地或烈日下劳作,避免暑热或暑湿之邪侵袭机体。
三是要注意饮食调养,饮食要清淡,质软易于消化,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物,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要保持饮食的清洁与节制。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法之夏季养生小常识:未病先防关于未病先防,在暑热天气也同样重要。
因为夏季闷热潮湿,机体抗病能力相对薄弱。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大致意思是,针对炎热夏季,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精神方面应主动调节情志,避免过怒烦躁,避免情绪抑郁,保持神清气爽。
此时在饮食上,要注重健脾益气,少食苦寒,节冷饮,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宜食鱼、蛋、奶、西瓜、黄瓜、冬瓜、玉米、豌豆等。
此外,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伤气损阳,故可多选用酸味食物,如杨梅、草莓、西红柿、酸梅汤、豆类及其制品;咸味食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故应及时补充。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夏日食姜也是“春夏养阳”理论的实际应用。
夏季,人们常常感觉暑热难耐,大汗淋漓,有些人在这个时期长时间地待在空调房间中,这不利于身体健康。
有研究指出,如果人体长期生活在空调制造的冷环境里易损伤人体的“卫表之阳”和“肺阳”,则易患夏令感冒、咳嗽、哮喘,如果原本就有此类疾病的人就更易加重这些疾病的冬天发作机会;而夏令过度贪食冷饮冷食,易损伤脾胃之阳,以致诱发胃痛、腹泻。
因此,此时养生应当顾护体内肺脾阳气,使之保持旺盛充沛,才能维持夏日健康不病,也才能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所以要注意不宜长期处于低温空调环境,不可过度贪食冰镇冷饮等。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既是一种有效的治病方法,也是养生保健的一种方式。
因为只有在夏季抓住有利时机,作最好的治疗,减轻或根治慢性疾病,才能更好地保护正气,保持健康长寿。
冬病夏治是来源于中医理论的一种疗法,冬病就是所谓在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的时候进行治疗,来减少在冬天或者春天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的程度,所以叫冬病夏治。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人们顺应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进行养生调节,就能未病先防、健康长寿,反之则会患病夭折。
那么四季怎么养生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希望对你有用!四季养生原文及释文[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篇根据《黄帝内经》的原理,四季养生法是遵循自然规律,以阴阳平衡为原则,以五行养生法为基础,结合脏腑经络的特点,调整饮食起居,增强脏腑功能,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此时养生应注重“生”,即养肝。
春季阳气外泄,肝气旺,易损伤肝阴,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饮食方面,多吃绿色蔬菜、野菜等清淡食物,少吃油腻食物,适当增加运动量。
夏季养生: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此时养生应注重“长”,即养心。
夏季心阳过旺,易损伤心阴,应避免暴晒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平和。
饮食方面,多吃红色食物如西红柿、红辣椒等,以养心。
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丝瓜等清热泻火。
秋季养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此时养生应注重“收”,即养肺。
秋季肺气旺,易损伤肺阴,应避免过度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心情愉悦。
饮食方面,多吃白色食物如萝卜、白菜、豆腐等以养肺。
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柠檬、柚子等以敛阴。
冬季养生: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此时养生应注重“藏”,即养肾。
冬季阳气内藏,易损伤阳气,应避免过度节食和房事过度,保持心情平静。
饮食方面,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等以养肾。
适当吃些热性食品如姜、葱、蒜等以驱寒。
同时注意保暖,特别是脚和背部保暖,以免寒邪侵入。
总之,《黄帝内经》认为四季养生应根据季节的特点和阴阳的变化来调整饮食起居和情志状态,以保持阴阳平衡和身体健康。
同时要注意五行养生法和脏腑经络的特点相结合,全面调理身体。
此外,《黄帝内经》还提出了顺应自然、适度的原则,反对过度劳累和逆时而为,这也是我们在日常养生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养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黄帝内经养生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黄帝内经养生,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黄帝内经养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春主生发,阳始升,阴始消,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升发之势,向上、向外舒展阳气。
这个季节养生有三大要点:一是先调神志,时时保持开朗愉悦的心情,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如此则精气不易耗散;二是多做有助于升发阳气的户外运动,如打球、散步、跑步、做操、打拳等,使气血流通;三是饮食应低脂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当季菜蔬最佳,如荠菜、油菜、芹菜、鼓菜、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蒲公英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养生切记保持情绪稳定,不要激动或大怒,户外运动应该在清晨或傍晚等温度适宜的时候进行,否则有耗气伤津的风险,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放松身心的活动饮食要清淡,佐以开胃爽口的菜肴,不能吃太凉的东西,否则易伤阳气,一般人可以喝乌梅汤、绿豆汤来止渴、祛暑。
黄帝内经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秋主收敛,这时阳气始退阴气始长,天气干燥凉爽,这时要收敛潜藏自己的阳气、精神和津液,荣养脏腑。
饮食上要多吃滋阴润燥、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芝麻、蜂蜜、枕杷、银耳、秋梨等柔润之品。
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早睡早起,收敛阳气,以使意志安宁清净。
可以做一些比较平和的户外运动,如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四季养生原则(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四季养生原则(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如何四季养生,《黄帝内经》中说“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指出养生与自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的《四气调神大论》(节选)一篇讲述了四个季节不同的养生原则: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长发育推陈出新的季节,自然界充满着一片新生的景象,万物欣欣向荣。
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中缓缓散步,披开头发,舒松衣带让形体舒展,使自己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生发之机相适应。
对于春天赋予人的生发之气不要随便损害、劫夺和克伐它。
这就是与春季相适应的保养生发之气的道理。
若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肝气,以致供给夏季长养的力量就少了,那么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
由于天地之气不断上下交换,所以一切植物都已开花结实。
这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厌恶炎夏之日,不发怒,让精神象万物开花成秀那样充实,使腠理保持阳气的宣通。
这就是与夏季相适应的保护长养之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那就要伤及心气,到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以致供给秋季收敛的力量就少了,到冬季还会发生更严重的疾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此时天高气爽,秋风劲急,地气清肃。
这时人们应早睡早起,一般起居时间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使精神安定宁静,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使神气收敛,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外来因素扰乱意志,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收敛之气的道理。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黄帝内经是一部中医养生经典,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其中关于四季养生的内容,蕴含了深刻的养生智慧,对于人们在不同季节保持健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四季养生原文展开,带您一起探索黄帝内经中的智慧。
春季养生篇黄帝内经中提到:“春者,发陈乃应,故多风。
……物以时时和,不以时时和,邪气乃生。
”这表明春季养生应注重舒展肝脏、调畅气机,避免疾病的侵袭。
在春季,可以借助适当的饮食疗法调理肝脏,如多食用具有疏肝作用的食材,如柠檬、苹果、菠菜等,以帮助舒缓肝火,并加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夏季养生篇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黄帝内经中指出:“夏四月,其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正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时刻。
在夏季,人们需要避免暑湿邪气的侵袭,注意清凉降暑。
饮食上,宜多食用清淡、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以滋润体内的阴液,调节体温。
秋季养生篇秋季是天地阳气渐收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时候。
黄帝内经中提到:“秋三月,其天气凉飕飕”、“此谓天衰”。
因此,秋季养生应注意养肺防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合理的饮食安排包括多食些梨子、白果等润肺食物,同时避免过食辛辣、燥烈的食物,以防对肺脏产生不利影响。
冬季养生篇冬季天寒地冻,人们需要更加注重保暖和防寒。
黄帝内经中指出:“冬至阳气绝,地气上腾,故以平旦卧,与时俱起。
”在饮食方面,应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姜、辣椒、大蒜等,以帮助体内产生热量,维持体温平衡。
同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受寒。
总结黄帝内经提出的四季养生原则,以适应自然的阴阳变化,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人们在不同季节保持健康。
春季舒展肝脏、夏季清凉降暑、秋季养肺防燥、冬季保暖防寒,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四季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人们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的智慧已经传承至今,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养生经验。
精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①春夏秋冬
精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①春夏秋冬■原文【 XJ】四气调神大论,主要阐述了春夏秋冬四季,人如何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养生。
如果说上古天真论,讲述的是养生之道的概论的话,那么四气调神大论就是针对四季养生展开详细论述。
精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①春夏秋冬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
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春三月,此为发陈【原文】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点评】此段着重论述了“春发”季的养生之道。
1、春三月,此为发陈:春三月,是指从立春开始至立夏期间的三个月。
此,这;为,是;发,生发;陈,陈旧。
也就是推陈出新的意思。
它形容的是万物开始萌发的一种自然界的情形。
2、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俱,都;生,生发;以,因此;荣,繁荣。
3、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之意;广步,即散步;于庭,于,在;庭,庭院。
4、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被发,即披散头发;缓形,即解开衣裳,让体形舒缓。
因为春天来了,所以,不必再像冬天那样把衣服紧裹着,所以,要敞开衣裳。
5、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以使,让;志生,志向萌生。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
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
以多吃一些。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气不顺则小
肠功能亦不调,吸收就会不好,心脏虚亏时要吃
红色或苦味食品。
起居养生
1、晚睡早起,把储备的能量消耗掉 ➢晚睡早起,拨对你的生物钟 最佳入睡时间是22:00—23:00; 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
➢适当午睡促健康 最佳的休息时间为1小时
黄帝内经夏季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 ,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 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大致 意思是,针对炎热夏季,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 ,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中午暑热最盛 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 补充体力;精神方面应主动调节情志,避免过怒 烦躁,避免情绪抑郁,保持神清气爽。
夏天吃姜有以下好处: ➢ 增进食欲 ➢ 解毒杀菌 ➢ 祛风散寒
温馨小贴士
夏天吃姜也有禁忌: (1)上火的人不适合长期食用生姜。 (2)千万别吃腐烂的生姜。 (3)不适用于风热感冒者,更不能用 它来治疗中暑。
饮食养生
3、夏季严防“水果病”
水果属性分三类: ➢寒凉类:柑橘、菱、荸荠 、香蕉等 ➢温热类:枣、栗、杏、龙眼、荔枝等 ➢甘平类 :梅、李、椰、枇杷、山楂、苹果等
夏季气象因素与人体健康
2.夏季气象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暑热湿邪的致病特点
暑邪致病:
1)阳热之象明显-----
发热 汗出 面红目赤
2)上犯头目,扰及心神
心烦 口干 小便短少
3)易于耗伤气津----4)多见暑湿夹杂-----
神疲乏力 头晕脑胀 身体沉重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篇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篇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而成,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样随时影响人体。
下面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四季养生法则养生学认为,任何生命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提供一个适宜其发展的生存环境。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的生命活动本源于自然界的阴阳,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与自然界阴阳四时的变化密切相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指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春夏之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保养阴气,以增强人体对外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意思是说,万物的生长都要顺应一年四季阴阳的变化,所以真正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会根据〃天人合一〃的道理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 以顺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只有顺从天地造化,不与自然规律相违背,才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正常地运动发展。
有些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春夏季节天气逐渐变得炎热,人体阳气也处于相对较旺盛的时期, 为什么还要养阳?秋冬季节天气逐渐变得寒冷,人体的阳气也由旺盛转向收敛,为什么还要养阴?其实,春夏两季气候转暖而渐热,进而会影响到人体,人们在感到暑热难耐时,其身体的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大量消耗阳气,从而调低自身温度来抗暑热,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另外,天热时人体容易出汗,这也会大量消耗阳气,汗虽为津液所化其性质为阴,但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谓之〃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汗的生成,必须有阳气的参与才行。
同样秋冬时节气候转冷而渐寒,人们也会感到寒冷,首先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大量调动阳气,以调高自身温度来抵御严寒,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另外,秋冬季节阳气入里收藏,中焦脾胃烦热,阴液易损,因此要养阴。
中医夏季养生(阳历6月~8月)
中医夏季养生(阳历6月~8月)炎热的夏季,是人体消耗最大的季节。
《黄帝内经》中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译文)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
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深夜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
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到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一、夏季养生总原则重养神:心静自然凉,切不可“以热为热”而急躁激动,导致心火内生。
慎起居:夏季人体心火旺,肺气衰,应适当晚睡早起。
调饮食:夏季阳气盛而阴气衰,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鱼、肉、油腻、辛辣的食物。
养津液:盛夏极易因出汗太多而耗津伤液,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矿物质。
宜防暑: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劳作或奔走,常喝绿豆汤来解暑。
二、食物调养宜清补夏季食物调养,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宜选用味苦、性凉的食物,如绿豆、西瓜、苦瓜、黄瓜、西红柿、鸭肉、鹅肉、鲫鱼、猪瘦肉等。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容易失水,体温升高,会促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因而要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蛋白质每天的摄入量以100 ~ 120克为宜,且要求一半以上为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和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
高温又可使人体新陈代谢增快,容易丢失大量的水分、矿物质及水溶性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从而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使人体的耐力和抵抗力降低。
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三、饮食因人而异老年人:防天热中风,三餐适量,以清淡素食为主,及时补充水分。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黄帝内经》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
认为对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四季养生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养生法因人而异,主张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法,适时养生。
春季《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睡早起,广步於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意思是说,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发育,欣欣向荣,此时宜开始锻链身体,早晨起来缓缓散步,拨开束发,松缓衣带,让形体舒展,使志意顺春天生发之气而活动,以求神定而志安,这就是春天保养春生之气的方法。
在阳气生发的春季,饮食要求清淡,不宜大量食用油腻、油煎的食物;水果宜食用一些甘蔗、马蹄、柑橙等,取其清淡甘凉,防止积热於里。
夏季《黄帝内经》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睡早起,无厌於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意思是说,夏天万物生长,茂盛华美,夏日昼长,养生者宜早起锻链,不宜懒惰,要使人的精神旺盛饱满,让体内阳气宣泄於外,以与夏季阳盛的环境相适应,这就是夏天保养夏长之气的方法. 夏季炎热,常遇暑热兼湿之候,肌腠开泄,汗出亦多,人们喜食生冷、寒凉之物.如太过则而伤脾胃。
因此,在夏季切忌过食生冷,少食油腻厚味、煎炸动火之物、饮食宜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
“夏日炎炎正好眠”,是说夏季天热,暑湿重,人喜多眠,但此时更宜振作精神,劳逸结合。
秋季《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睡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意思是说,秋天天气乾燥,气候逐渐转凉,秋气肃杀,万物开始收歛,要使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并要收敛神气而勿外露,此皆所以顺从秋收肃杀之气,从而使肺金得以清净,这就是秋天保养秋收之气的方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引言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养生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生活方式。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根据《黄帝内经》,人体和自然界的变化紧密相连,因此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中关于四季养生的口诀,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春季养生口诀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宜调养肝脏和脾胃。
根据《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保护肝脏:春季养生应注重保护肝脏,避免过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清肝明目。
2.调理脾胃:春季是脾胃阳气充足的时候,可以适量食用温性食物,如姜、葱、蒜等,有助于促进消化和增强体力。
3.适度运动:春季宜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晨练、散步等,有助于健康和增强体质。
夏季养生口诀夏季是炎热的季节,人体易出现阳气亢盛和阴气不足的情况。
根据《黄帝内经》,夏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饮食清淡:夏季宜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清爽、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海鲜等,有助于消暑和补充水分。
2.避免过度疲劳: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疲劳,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露在阳光下,保持充足的休息。
3.心情愉快:夏季阳气旺盛,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和脾气暴躁。
秋季养生口诀秋季天气逐渐干燥,人体容易出现肺燥和阴液不足的情况。
根据《黄帝内经》,秋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补充阴液:秋季宜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芝麻、莲子等,有助于滋润肺脏和养护阴液。
2.锻炼健身:秋季适宜进行适度的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改善肺功能。
3.预防感冒:秋季是感冒多发的季节,宜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提高免疫力。
冬季养生口诀冬季气候寒冷,人体易受寒邪的侵袭。
根据《黄帝内经》,冬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保暖防寒:冬季宜多穿衣保暖,防止受寒,切忌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减少感冒和其他寒冷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1),天地俱生,万物以荣(2),夜卧早起,广步于庭(3),被发缓形(4),以使志生(5),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6),此春气之应,养生(7)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8),奉长者少(9)。
夏三月,此谓蕃秀(10),天地气交,万物华实(11),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疟(13),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14),天气以急,地气以明(15),早卧早起,与鸡俱兴(16),使志安宁,以缓秋刑(17),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18),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19),水冰地坼(20),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21),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22),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23),奉生者少。
【注释】(1)发陈:发,指草木发芽。
陈,敷陈。
发陈,指草木枝叶舒展。
(2)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指自然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
(3)广步于庭:广步,缓步而行。
(4)被发缓形:被,同“披”,披散,散开。
披散头发,解开衣服,使形体舒缓无拘束。
(5)以使志生:使意志如春天生发之气宣发舒畅。
(6)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是指精神、行为活动需顺应春阳生发之气。
杀、夺、罚,是指违逆春阳生发之气。
全句强调春之养生需要与春阳生发之气相顺和,不可相左。
(7)养生:此处养生强调养护春生之气。
(8)夏为寒变:春季失于调养,生发之气不足而导致夏日发生的寒性病变。
(9)奉长者少:奉,奉养。
春气不能生发,便不能奉养夏令长气。
下文奉收、奉藏、奉生之义皆仿此。
(10)蕃秀:蕃,繁茂之义。
秀,华美。
形容万物茂盛壮美。
(11)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华,开花。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原则一、背景与意义《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医养生的源头。
它强调了四时养生的重要性,主张人体应顺应自然环境,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进行适宜的调养。
这种养生方法不仅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实现身心的和谐。
二、四时养生的理论依据和核心观点在《黄帝内经》中,四时养生理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它认为,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会影响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季节,人们应该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其核心观点包括: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针对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1.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候温暖,阳气上升。
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肝、护肝。
建议多食用绿色蔬菜,以促进肝气的疏泄;适量运动,以活动筋骨,增强身体免疫力。
2.夏季养生: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气候炎热,阳气旺盛。
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心、护心。
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水果蔬菜,以补充体内水分和营养。
3.秋季养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气候凉爽,阳气渐减。
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肺、护肺。
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避免呼吸道干燥;饮食上应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蜂蜜、梨等。
4.冬季养生: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气候寒冷,阳气深藏。
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肾、护肾。
建议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温暖;饮食上应多食用温阳的食物,如羊肉、红枣等。
四、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四时养生建议1.饮食:在不同的季节,应选择适宜的食物来滋养身体。
比如春季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养肝;夏季应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以养心;秋季应多吃滋润的食物以养肺;冬季应多吃温阳的食物以养肾。
2.运动:四季运动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比如春季可进行柔和的户外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夏季可进行适量的游泳、瑜伽等运动;秋季可进行登山等户外运动以增强身体耐力;冬季可进行适量的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
黄帝内经夏日养生
黄帝内经夏日养生《黄帝内经》是对我国医学的进步的一大著作,下面就说说这里面的夏季养生法,一起来学习吧,希望对你有用!夏日养生法介绍1.理论渊源夏季养生,主要源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2.经文内涵《内经》认为,天地自然具有四时生长收藏的气候变化规律及特点,一定的气候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发生就会有具体的内在联系,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特点,对应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特征,对于人体的气血阴阳的运行以及疾病的产生就有不同的趋向性,如夏季的三个月,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不断相交,植物开花结果,万物处于生长的状态,称之为蕃秀。
此时人体阳气外泄,气血运行加速,精神较为振奋,工作效率也相应较高。
作为养生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适应夏天的太阳,不发怒,让精神充实饱满,并使腠理宣通,卫气疏泄,心情舒畅向外,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心气。
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养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如张介宾《类经》言:“心伤则暑气乘之,至秋而金气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
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痎疟。
”《张介宾》3.后世发挥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针对夏季的养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方法,如元代丘处机撰写的《摄生消息论》就详细指出:“夏三月,属火,生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
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
心气当呵以疏之,嘘以顺之。
三伏内腹中常冷时,忌下利,恐泄阴气,故不宜针灸,惟宜发汗。
夏至后夜半一阴生,宜服热物兼服补肾汤药。
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
少食瓜茄生菜,原腹中亨受阴气,食此凝滞之物,多结症块。
从《黄帝内经》看夏季养生
从《黄帝内经》看夏季养生中医理论讲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一到夏天,正逢人体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该如何调节饮食、怎样调整作息、保持身心的双重健康呢?今天我们为你介绍黄帝内经中的夏季养生之道。
夏日心情:心静自然凉黄帝内经之《灵枢·灵兰秘典》中这样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句话把五脏中的心比做一个国家的君主,它掌控着人体的心神与情志。
夏季和心在五行当中均属于火。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盛夏的自然之火与体内的心火可以相互影响。
烈日酷暑,容易使人心烦意躁;而躁动不宁的心绪,可以使人更觉暑热难挡。
此外,“五志过极皆化火”,也就是说五种情志过度都可以化火。
心属火,情志之火都可以涉及到心。
因此在盛夏期间,我们应当做到“使志无怒”,清心寡欲,恬淡虚无,静养心神。
夏日饮食,勿忘“酸咸之品”夏天吃什么?中医营养学认为,夏日饮食宜温凉有节,顾护脾胃。
夏天心、脾、胃三脏腑最容易受损,应当格外注重这三脏器的饮食调补,可食用薏仁、芡实、山药等以健脾养胃。
在黄帝内经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还提出,“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夏季也可多食酸味或咸味之品来养心。
其原因在于,夏天易多汗,而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导致心气缺乏、气津两亏。
为此,我们可有选择性地食用一些酸味之品,如乌梅、五味子煎汤代茶等,它们非但可补气,还能生津止渴。
夏天容易心火亢盛,中医认为咸味入肾,有补肾的作用,通过补肾水来调剂心火,使心火不易亢盛。
此外,咸味之品还能补充因汗液流失而缺少的钠,以此来确保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
夏日居家:祛湿邪可防病夏日防湿邪,也是黄帝内经中讲述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医理论认为,“湿伤肉”,即感染了湿邪后,就会损伤人体肌肤,患上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等。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湿邪损伤人体,总是从下部开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养生篇---夏季养生
一、《黄帝内经》养生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jie)疟(隔日发作的疟疾),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三月,此谓蕃秀蕃:是万物茂盛的样子;秀:是指谷物抽穗。
就是说在夏天的时候是万物生长茂盛的时候。
天地气交到了夏至,阴阳的气都交汇在一起了。
万物华实华就是花的意思。
万物华实就是万物开花结果的意思。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晚上可以适当晚点睡(但不要超过23点睡着),早晨早点起(5点左右),到了夏天的时候是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
夏天该出汗的时候,你就得出汗,夏天如果你不出汗,就会憋着,憋着憋着就会憋出病来。
所以这叫做无厌于日。
不要讨厌太阳,阳光。
而且如果你阳气足的话,实际上你不会很怕热,像小孩子,他永远可以在阳光下奔跑玩耍。
只有当你气血虚的时候你看见特别热的东西才害怕。
使志无怒让你的志向,神明,或者是不要太过分的压抑自己,情志上不要压抑自己,这是对我们情志上的要求,才能使华英成秀。
华英就是花朵,美丽的花朵才能抽穗,才能结果。
使气得泄才能让自己人体的那个气,得以疏泄。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在夏天,越是天热,遇事越要心平气和,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学会“冷处理”。
这就是要应夏天之气。
也是夏天养生之道。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是说如果你违背了夏天这个自然之道,那么就会伤心,到了秋天你就会出现痎疟(隔日发作的疟疾)。
像咳嗽之类的这些病,或者是痢疾这些毛病。
你没在夏天使你的心火变得充足,没有让它充分发挥火的功能,然后到了秋天就会得病,这叫做秋为痎疟,奉收者少。
就是说你这一轮没有养好,你奉献给下一轮的秋天的收的东西就少,到了冬至的时候就会的重病,所以最后一句叫冬至重病。
为大家讲解完了黄帝内经夏季养生,下面我们再来讲讲顺时养生的重要性,从中医的角度讲,我们到底该如何养生,下面让我们看看:
二、养生原则
1、顺其自然养生是靠我们每一个人按规律一点点去做的,因天之序,天人合一四季气机:春:生发之机;夏:生长之机;秋:收敛之机;冬:收藏之机。
2、健康长寿靠自己假如你经脉不通的话,补什么东西都是补不进去的,你要想补的话,你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你自己经脉是否通畅,气血是否是很足的,“亡羊补牢”先修好栅栏,现存的羊不会丢失了,就相当于补了,中医“补”的概念是“固摄”你先要把现存的气血固摄住。
三、找出自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富贵所致三患:
1、“出则以车,入则以辇”这叫招痹之机,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形成痹症,这是得痹症的一个机,机是什么呢,就是关键。
痹证,就是气血麻痹或痿证,肌肉无力,腿脚无力的证,你每天自己连路都懒得走,怎么会不得病呢所以我们每天要保证自己有一个相对的运动量。
2、肥肉厚洒这是“烂肠之食”,疾病跟暴饮暴食不锻炼还有就是放纵自己的欲望有很大关系。
不要依赖外界的东西比如药物,要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
3、务以相强圣人是能够掌控自己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也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才行。
不能别人劝你就去喝酒,假如你的生活中不能说“不”的话,你谈得上什么控制全局,你连这一点点拒绝的能力都没有。
养生很简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吃八分饱,差不多快饱了,就可以了,如果吃得特别撑得话,就叫“烂肠之食”。
我们现在生活水平这么好,没有必要去补,越是高蛋白的东西,越难以消化,实际上造成我们脾胃很大负担,象肠癌、胰脉癌这些,跟我们的暴饮暴食有关。
四、传统养生要三养
一、养性情一是“怒则气上”,如果你对自己的怒气不能制约的话,就会造成很多疾病,首先对自己的情绪没法掌握;其次造成气往上一涌,就会形成吐,那么对于脑血栓经脉不通的这些病人呢,就会形成脑溢血,即血管形成破裂,另外你的气机全部都调在上面了,下边就会形成飧泄,就是控制不住的这些现象。
二是过喜“以耗散其真“如果你过分地喜好某种东西,就会耗散你的真阳元气。
二、养睡眠中医说:“夏季天气太热,也不容易入睡,比平时推迟半小时左右睡眠,早晨还是按平时时间起,甚至早起半小时左右,对健康没有影响。
”夏季的特征是昼长夜短,人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缩短,是符合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的。
夏季合理睡眠时间应该是,晚上就寝时间为10点到11点,早晨起床时间为5:00左右。
而夜间睡眠时间的缩短,因此要通过午睡来补充。
夏季午睡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过短达不到午休的目的,而过长不但会感觉头脑发昏,肢体无力,还会影响夜间的
睡眠质量。
三、养居处家是靠我们自己用一个良好的心性去养的,“室大多阴“房间大的话,阴气就比较重,客厅是要大的,但卧室一定要小,卧室是你睡觉、养气的地方,如果屋子太大的话,就会造成我们气的耗散,如果你常年在很大、很阴的屋子里边的话,”室大多厥”,就会造成手脚冰凉的症状,气血荣不到末梢。
气血能不能流到末梢,是我们心阳的功能,能不能把血泵到末梢的一个表现,如果你心血不足,气脉不通畅的话,手脚总冰凉的话,甚至会影响到你将来怀孕生子的问题。
原始点:YSDDH2013解决当代人所有的疾病,为後人留一条活路,只要人们的病痛一天未能消除,我们的努力就一天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