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的护理
双眼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1例
双眼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1例张婷;毕颖文;江睿;徐格致【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01【总页数】2页(P44,46)【作者】张婷;毕颖文;江睿;徐格致【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资料患者女性,68岁。
因双眼视物模糊半年,加重1个月转诊于我院。
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伴轻度眼红、眼痛,未予重视;1个月前,患者双眼视物模糊逐渐加重,右眼视物不见,伴右眼红、痛,无头痛、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
当地医院查体记录:视力为右眼无光感、左眼0.5。
右眼球结膜充血(+ ),角膜透明,房水闪辉(+ ),瞳孔区虹膜后粘连,晶状体混浊,玻璃体絮状混浊,眼底窥不清;左眼角膜透明,前房闪辉(++ ),瞳孔圆,直径3 mm,对光反应存在,虹膜无萎缩及粘连,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内可见絮状漂浮物,视盘界限清,黄斑颞下方可见大片黄白色渗出,周围散在出血。
左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黄斑颞下方斑片状强荧光,后期逐渐增强,其中可见片状弱荧光区。
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右眼视网膜脱离,予以泼尼松40 mg 口服,1次/d,并辅以头孢克洛抗感染,中药和活血化淤等药物治疗。
右眼症状无明显好转,2周前于当地医院行右眼球摘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右眼球葡萄膜急、慢性炎,部分为化脓性炎,炎症部分累及视网膜,视网膜大部分剥离。
患者左眼视物模糊,伴红、痛继续加重,转诊于我院。
患者无腰痛,无皮肤红斑或者口腔溃疡。
既往身体健康,无糖尿病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及静脉用药史。
无宠物饲养史。
眼科查体:右眼球摘除状态,结膜囊未见明显渗出。
左眼视力0.1,矫正不能提高,结膜充血(+ ),角膜透明,角膜后沉着物(- ),前房深浅适中,细胞(- ),房水闪辉(+ ),瞳孔圆,直接对光反应可,晶状体密度稍高,玻璃体腔大量白色团球状混浊,眼底检查模糊可见,视盘被玻璃体混浊部分遮挡,黄斑区颞侧见一黄白色病灶(图1)。
玻璃体腔内注药规范
玻璃体腔内注药规范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2014)在“玻璃体腔注药规范及流程”专场,卫生部北京医院戴虹教授介绍了“Moorfields 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
经过长期试验和发展后,玻璃体腔注射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眼科疾病治疗工具。
玻璃体腔注射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可能具有显着优越性,即药物作用目标针对性强,可以增加治疗效果,起效快,易达到治疗所需浓度,易操作,能够降低全身毒性反应。
目前,玻璃体腔注药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如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疾病、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感染性眼内炎等。
可采取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雷珠单抗、贝伐单抗)、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抗生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等。
玻璃体腔注射的历史玻璃体腔注药从很早就开始了,1911年发表的研究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治疗视网膜脱落;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研究采用玻璃体腔注入磺胺和青霉素治疗眼内炎;1987年发表的报告玻璃体腔注入更昔洛韦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并发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998年福米韦生钠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成为第一个用于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2006年,雷珠单抗获批上市,玻璃体腔注射广泛应用于临床。
新的药物发明使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发生了改变,玻璃体腔注药也从单次、少用的方式演变为现在的多次、常规治疗方式(以抗VEGF治疗黄斑部CNV、黄斑部水肿为代表),这样,玻璃体腔注药引发的相关并发症也受到重视,包括注射操作相关并发症、药物作用相关并发症、眼局部并发症和全身性并发症。
所以,规范和遵守玻璃体腔注药操作流程是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其他着名专业机构的相关指南可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眼内炎临床诊断和治疗
急性眼内炎是医疗急救。治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玻璃体 内注射抗生素,以及严重的玻璃体切除术。内源性眼内炎和 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应使用全身性抗生素,但对外源性细菌 性眼内炎的作用尚不确定。如果对初始治疗没有反应,可能 需要重复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许多接受及时适当治疗的眼 睛将恢复有用的视力。
• Ronald等为了确定眼内炎的病原体种类和对抗生素敏感性以及25年来的变化 趋势,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的、基于实验室分离的眼内炎病原体的连续性研究。
• 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的眼底表现。
• 眼内培养标本最好是通过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中获 取,因为很难从抽取的玻璃体液中找到出局灶性的菌丝。 玻璃体切除术后,通常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或伏立康 唑。
• 眼科医生应该请传染科医生会诊,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 治疗计划
• 如果疾病没涉及黄斑区,治疗后通常有较好的视力
革兰氏染色的敏感性较差,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优异。
玻璃体切割术获得的玻璃体培养比玻璃体穿刺活检更灵敏。
除了血培养和眼标本培养外,一半的患者还有一个额外的感 染灶,最常见的是尿路感染,而感染性心内膜炎则少见。有 12名患者视力改善,最终视力优于20/200,占44%。 良好的视力结果是指大于或等于结果20/200和没有前房积脓。
治疗通常是困难的,通常包括玻璃体切除术、 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和/或伏立康唑,以及全 身抗真菌治疗。2 / 3的患者会失去有用的视
力。
内源性酵母菌性眼内炎 • 念珠菌感染多见,一般见于经常留置尿管、长期抗生素治
疗或免疫抑制治疗,许多病人也有静脉输入营养液病史、 近期腹部手术史,或者糖尿病病史。
• 最初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的眼内感染,和黄白色脉络膜或视 网膜脉络膜病变可以是单个或多个。视网膜下的浸润可以 合并成蘑菇状的白色结节,通过视网膜进入玻璃体腔。
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护理
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严重眼内炎的护理。
方法对43例(43眼)感染性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眼内异物摘出,或联合晶状体切除、视网膜脱离复位及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术,配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 、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
随访4个月~4年。
结果41眼(95.35%)眼内炎控制,保存了眼球; 35眼(81.40%)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无变化者3眼(6.98%) ;视力降低3眼(6.98%) ; 1眼(2.33%)作眼内容摘除; 1例术后自动出院,未随访。
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手术和术后特殊检查、护理、治疗,使许多以往无希望的眼内炎患者得到救治。
可见,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物术及术后的护理,在治疗眼内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疗效。
【关键词】眼内炎;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药;护理感染性眼内炎是眼球穿孔伤和内眼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眼球对致病菌的抵抗力弱,且眼内屏障结构限制了药物在眼内的分布,所以传统的方法常难以控制感染的发展,最终导致视力丧失,甚至无法保留眼球。
因此,及时与合理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玻璃体切除技术的日趋完善,为严重的眼内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4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眼内炎43例(43眼)。
男36例,女7例。
年龄7~72岁(平均36岁)。
右眼15例,左眼28例。
农民37例,工人2例,学生4例。
外伤性眼内炎42 例,其中合并晶状体浑浊、破裂或缺如者33例,合并角膜脓疡者1例,B超显示视网膜脱离14例,5眼有眼内异物存留。
6眼已在外院或我院行眼内异物摘出术。
致伤物铁屑11例,铁丝7例,石头7例,木块6例,刀子3例,爆炸物3 例,竹竿2 例,注射针头2 例,猫抓伤1例,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1例。
玻璃体腔注药术护理及注意事项
玻璃体腔注药术护理注意事项
一.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就是往眼睛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是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二.玻璃体腔注药术前准备
1、术前1-3天频繁抗生素滴眼液滴眼预防感染,同时完善血常规、血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2、注射前1天需行泪道冲洗,若有脓性分泌物、眼表炎症应暂缓注药,避免感染。
3、注射当天散瞳,标记注射眼别,术中严格消毒、无菌操作。
三.术后护理
1、术后休息2小时,勿剧烈活动。
2、术后1-3天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
3、使用抗生素滴眼液1周,避免污水入眼。
四.术后常见情况
1、注药术后眼前立即出现的絮状漂浮物,可能是药物在玻璃体腔内飘动引起,通常1周内消失。
2、术后可能眼白发红,是球结膜下出血,一般1-2周左右吸收。
3、术后如有眼部疼痛或不适、眼红加重、畏光、视力下降、眼前漂浮物增加等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生。
4、有些患者一般不是“一针见效”,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推荐的方案是3+PRN,即前3个月每月注射一次,之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注射。
经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
经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李晓东【摘要】目的:研究经玻璃体腔内注射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B 脂质体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效果。
<br> 方法:选取2014-09/2016-09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感染烟曲霉菌的真菌性眼内炎患者27例54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三组,每组9例。
在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对三组患者进行药物敏感度实验,检测药物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伏立康唑。
之后对三组患者都应用伏立康唑口服,用阿托品膏散瞳,并且每天换药,另外对研究1组和研究2组患者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入伏立康唑溶液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溶液。
术后观察前房炎症情况、角膜混浊程度、玻璃体混浊情况和视力恢复情况。
结果:烟曲霉菌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伏立康唑均敏感。
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角膜混浊情况的比较:除术后1d对照组分别与研究1组和研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术后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不同时间研究1组和研究2组角膜混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房水闪辉情况的比较:除术后1d对照组分别与研究1组和研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术后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1组和研究2组房水闪辉情况除术后9d和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术后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玻璃体混浊情况的比较:对照组与研究1组除术后1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术后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与研究2组比较除术后1、4、6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术后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比较除术后6d 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术后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性霉素B临床合理使用原则
两性霉素B临床合理使用原则两性霉素B仅用于进行性和潜在威胁生命的真菌感染(虽然为首选),或者无法耐受其他抗真菌药的患者。
一、两性霉素B剂型包括常规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胆甾醇硫酸盐复合物、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两性霉素B脂质体。
剂型之间不可互相替代使用(注:无特殊描述,本文以成人常规两性霉素B描述)。
二、作用机制为多烯类抗真菌药,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它能与甾醇类(主要是麦角固醇)结合,在细胞壁上形成孔道,进而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漏。
三、适应证黏膜皮肤利什曼病、侵袭性曲霉菌病、芽生菌病、念珠菌病、球孢子菌病、HIV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隐球菌病、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重度)、肺部真菌感染(重度)、组织胞浆菌病、HIV感染-组织胞浆菌病、HIV感染-肺部隐球菌病、蛙粪霉菌感染、耳霉菌感染、毛霉菌病、孢子丝菌病、尿路霉菌病(重度)。
注:耐药病原体包括着色芽生菌病的病原体、土曲霉、葡萄牙假丝酵母菌、赛多孢子菌和部分镰刀菌。
四、静脉用药开始静脉滴注时先试以1~5 mg 或按体重一次0.02~0.1 mg/kg 给药,以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日或隔日增加5 mg,当增至一次0.6~0.7mg/kg 时即可暂停增加剂量,此为一般治疗量。
成人最高一日剂量不超过1 mg/kg(注:FDA 1.5mg/kg),每日或隔1~2 日给药1 次,累积总量1.5~3.0 g,疗程1~3 个月,也可长至6 个月,视病情及疾病种类而定。
注: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复合物常用剂量为每日0.5~1mg/kg,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常用剂量是每日5mg/kg,两性霉素B脂质体常用剂量为每日3~5mg/kg,复合两性霉素B硫酸胆甾醇常用剂量为每日3~4mg/kg,具体取决于适应证。
注射试验:正式给药前,将1mg药物溶于20ml 5%葡萄糖溶液后,在20~30min内缓慢注射。
在2~4h内,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
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注入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眼内炎
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注入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眼内炎贾亚丁;高晓虹;刘芳;李文化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02(002)006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注入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2例眼内炎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同时球内注入万古霉素(美国Lilly公司)1 mg/0.1 ml,丁胺卡那霉素0.4 mg/0.1 ml,细菌培养+药物敏感结果回报后,改用敏感药物静脉滴注.结果联合用药组视力提高的例数较单纯注药组为多,眼球萎缩的例数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注入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眼内炎疗效肯定,对视网膜毒性小,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372-373)
【作者】贾亚丁;高晓虹;刘芳;李文化
【作者单位】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组,030002;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组,030002;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组,030002;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组,0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88.1
【相关文献】
1.玻璃体腔内注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162例 [J], 陈颖;应佳;俞颂平
2.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 [J], 刘莉莉;张翼飞;赖铭莹
3.玻璃体切除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球内注射治疗真菌性眼内炎 [J], 赵帅;高伟;赵燕麟
4.玻璃体切除联合腔内注药治疗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研究 [J], 梁明
5.玻璃体切除联合抗生素注入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 [J], 陆丽红;朱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玻璃体腔注药术方法及护理
玻璃体腔注药术方法及护理玻璃体腔注药术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到玻璃体腔内来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将药物送达到眼球深层组织,并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疗效。
玻璃体腔注药术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黄斑疾病以及其他眼部疾病。
玻璃体腔注药术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术前准备: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视力测试等。
患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等情况。
2.麻醉:术前医生会对眼部进行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
麻醉后,患者会感到眼部局部麻木,不会感到疼痛。
3.注药:医生会使用特殊的注射器将药物注入到玻璃体腔内。
一般情况下,需要穿透眼球的硬脑膜和玻璃体腔壁。
医生会在眼球后部进行注射,以避免损伤到正常结构。
4.结束手术:注药完成后,医生会移除注射器,并对眼部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玻璃体腔注药术后的护理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1.眼压监测: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眼压,以防止发生眼内压力升高引发的并发症。
如果眼压异常,应及时就医并治疗。
2.防止感染:术后患者需要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感染的发生。
手术后一般会给患者开具一些抗生素眼药水,并告知患者正确使用方法。
3.休息与注意眼部保护:术后患者应尽量减少视力负荷,避免长时间看电视、使用手机等。
同时,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眼球受到不必要的震动和损伤。
4.规范用药: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规范使用药物,并按时复诊。
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者疗效不佳,应及时告知医生。
5.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眼底情况,以了解治疗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玻璃体腔注药术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眼部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用药,以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玻璃体腔注药及围注射期管理
细菌感染导致术后急性眼内炎影响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
我国玻璃体腔注药术质量控制标准
注射后处理 注药术后怀疑眼压高时要测量眼压 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眼液,每天 3~4 次,共 3 d 术后 1 周内须对患者进行监测,建议注射后 1-3 d 在门诊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术后须告知患者,若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眼部疼痛或不适、眼红加重、畏光、出现 浮游体(飞蚊症)或视力下降 可安排专用电话,以方便患者询问 发现眼内炎要及时处置,并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科
我国玻璃体腔注药术质量控制标准
注药操作标准化过程 •操作部位:多选择在颞上下,避免触碰患者睫毛,进针部位距离角膜缘3.0-4.0 mm •操作方法:缓慢刺入巩膜,针尖指向玻璃体腔中心方向,进针深度6 mm以上,稳定 后缓慢注入,缓慢抽出注射针,菌棉签按压注药部位(10 s左右)防止药物返流。 •检查是否有光感后结膜囊应用抗菌素和/或抗炎眼药凝胶,包眼
注射的药物和疾病
• 目前最热最多的是抗VEGF的药物 ——nAMD/DME/RVO等眼底血管性疾病 • 激素制剂: 曲安奈德(TA), 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多种疾病 • 甲氨蝶呤——淋巴瘤 • 马法兰 拓普替康——视网膜母细胞瘤 • 复达欣 万古霉素——眼内炎 • 两性霉素B 伏立康唑——真菌性眼内炎 • 更昔洛韦 可耐(膦甲酸钠)——病毒性视网膜炎
我国玻璃体腔注药术质量控制标准
分装操作 •核实分装的药物,每1次药物分装的过程中均采用双人核查方式,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者应刷手 后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应在药物刚启封后进行。每瓶药物只能被分装抽药1次。首先消毒橡胶盖,抽取药物的针头只能穿刺橡胶盖1 次,分装时仅更换注射器,抽药针头不得拔出。禁止每抽1次药物就穿刺1次橡胶盖,这样会大大增加污染的 风险。经抽药针头穿刺过的药物必须在6h内用完,超过6h则须丢弃。若抽药针头穿刺时的空气质量低于国际 组织标准分类5级环境(百级空气层流),则剩余药液须在1h 内使用 •应详细记录药品的批次编号、患者姓名和注射器批次编号,在发生感染事件时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排查原因及 追踪患者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王文吉【摘要】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虽少见,但如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严重视力损害,甚至丧失眼球.高危因素及典型眼底表现是临床高度怀疑真菌性眼内炎的重要线索.应及时做玻璃体穿刺或切除获取眼内物做涂片与培养来确认致病真菌.对仅有视网膜脉络膜炎者可全身使用氟康唑.伴玻璃体混浊时,需行玻璃体内注射两性霉素或伏立康唑;如玻璃体混浊重,对药物治疗无反应或病变将累及中心凹,应及时做玻璃体手术,以挽救更多视功能.%Endogenous fungal endophthalmitis is a rare disease.Delay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results in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 even loss of globe.Existing of high risk factors, combined with 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important clues leading to highly suspicious of the disease.Timely vitreous aspiration or vitrectomy to obtain materials for smear and culture to identify the induced fungus is crucial.As for treatment: if only chorioretinitis is present, systemic antifungal drugs such as fluconazole are effective.For endophthalmitis, intravitreal amphotericin injection or voriconazole should be added.When vitritis is moderate or severe or lack of response to above medications or lesion is approaching to the foveal, immediate vitrectomy is necessary to preserve more visual function.【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02【总页数】4页(P82-84,104)【关键词】真菌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眼内炎;氟康唑;两性霉素玻璃体注射;玻璃体切除【作者】王文吉【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 200031【正文语种】中文内源性眼内炎并不多见,仅占全部眼内炎的2%~8%。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护理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应用在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40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根据其治疗结果他,探讨总结护理方法。
结果:40例患者眼部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后视力提升病例数显著多于治疗前,所有患者康复出院,均未发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化脓性眼内炎是一种严重损害患者眼部功能的高危急症,开展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此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化脓性眼内炎;护理方法化脓性眼内炎是由于细菌侵入患者玻璃体中,病菌自由增殖,诱发炎症。
该病具有发病危急、发展迅速等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眼部组织功能及其视力,若患者未及时(可指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控制干预,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炎症向眼外累及筋膜、巩膜,严重下可并发颅内感染等症状,其别名称之为全眼球炎[1-2]。
因此患者一旦确诊,给予系统化治疗前,护理人员必须及时辅助医生开展实验室各项检测工作。
其护理工作是促进疗效提升的有效保障,其护理重点应为患者病情密切监测、各症状护理等,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以促进患者康复。
鉴于此,总结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40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40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
男26例,女14例,年龄11~72(41.5±30.5)岁,均确诊为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
2.结果治疗后,40例患者眼部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后视力提升病例数显著多于治疗前,所有患者康复出院,均未发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见表1:3.方法3.1 床旁隔离向患者科普床旁隔离的必要性,不可与手术患者同住一房,眼药水、生活起居用品需单独存放与使用,不可使用未清洗并消毒的手或手巾擦揉眼睛,患者使用过的棉签、卫生棉或其他敷料必须使用胶袋封好再按照感染性垃圾处置;护理人员每次用药前后必须当患者面洗手消毒(一方面可起到带头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若患者具有前房积脓,应最后开展滴眼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化制度,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眼部感染及其用药:抗真菌药
眼部感染及其用药:抗真菌药很多种类的真菌都能引起眼部感染,如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眼内炎和眼眶真菌感染。
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来鉴别真菌菌种。
真菌性角膜炎通常采用滴眼液滴眼治疗。
有时需要合并全身用药。
对于真菌性眼内炎,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治疗,如结膜下注射、前房内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和全身用药等,如向玻璃体腔内注入两性霉素B0.005~0.001mg/0.1ml。
两性霉素B、那他霉素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是治疗眼部真菌感染可选择的药物。
其他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药物有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给药方法:(1)滴眼液:一次1滴,至少每2小时1次。
感染控制后减少滴药频次。
痊愈后持续用药48小时。
(2)眼膏:如果白天滴用滴眼液,则涂用眼膏每晚1次。
如果只用眼膏,每天3~4次。
1、那他霉素【适应证】用于对本品敏感的真菌性眼睑炎、结膜炎和角膜炎,包括腐皮镰刀菌角膜炎。
【注意事项】(1)如果使用本品7~10天后,角膜炎仍无好转,则提示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对本品不敏感,应根据临床情况和实验室其他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2)孕妇和哺乳妇女慎用。
【禁忌证】对本品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滴眼后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球结膜水肿和充血。
【用法和用量】(1)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滴眼,初始一次1滴,每1~2小时1次;3~4日后改为一次1滴,一日6~8次,连用14~21天,或者一直持续到活动性真菌性角膜炎消退。
(2)治疗真菌性眼睑炎和结膜炎滴眼,初始一次1滴,一日4~6次,连用14~21天,或者一直持续到活动性真菌性角膜炎消退。
【制剂与規格】那他霉素滴眼液:15ml:750mg。
2、氟康唑【适应证】用于治疗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隐球菌及球孢子菌属等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
【注意事项】(1)对其他咪唑类药物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
(2)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慎用。
(3)不推荐儿童使用。
(4)重度真菌性角膜炎应以全身抗真菌治疗为主,本品局部治疗为辅。
注射用两性霉素B使用说明
注射用两性霉素B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两性霉素B商品名:英文名:Amphotericin B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Liangxingmeisu B本品主要成分为两性霉素B。
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47H73NO17分子量:924.09中文别名:二性霉素B、节丝霉素B、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乙、芦山霉素、庐山霉素、异性霉素英文别名:Amfostat、Ampho-Moronal、Amphotericin、Anfotericina B、Fongizone、Fungilin、Fungizone、Lushanmycin、Wypicil【性状】本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粉末。
【药理毒理】本品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对本品敏感的真菌有新型隐球菌、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属、孢子丝菌属、念珠菌属等,部分曲菌属对本品耐药;皮肤和毛发癣菌则大多耐药;本品对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无抗菌活性。
常用治疗量所达到的药物浓度对真菌仅具抑菌作用。
作用机制为本品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相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
【药代动力学】开始治疗时,每天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 1~5mg ,后逐步增加至每天0.65mg/kg时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2~4mg/L。
血消除半衰期(t1/2 )约为24小时。
蛋白结合率为91%~95%。
本品在胸水、腹水和滑膜腔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低于同期血药浓度的一半,支气管分泌物中药物浓度亦低。
本品在肾组织中浓度最高,依次为肝、脾、肾上腺、肺、甲状腺、心、骨骼肌、胰腺等。
本品在体内经肾脏缓慢排泄,每日约有给药量的2%~5%以原型排出,7日内自尿排出给药量的40%。
停药后自尿中排泄至少持续7周,在碱性尿液中药物排泄增多。
本品不易为透析清除。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敏感真菌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者,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隐球菌及其它真菌)、腹腔感染(包括与透析相关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眼内炎等。
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8 36
山 医
学院 学报 J OURNAL OF T AI S HAN MEDI CAL COLL EGE Vo 1 . 3 5 No . 8 2 01 4
玻璃体切 除玻璃体腔 注药治疗感染性眼 内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徐 勤芝 杜 霞
2 7 1 0 0 0)
(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 山东 泰 安
感染 性眼 内炎是 眼球 穿 通伤 和 内眼手 术后 最严 重 的并发症 , 若 治疗 不及 时 , 炎症 可 以 向巩 膜 、 眼外
取 得病 人 的配合 。
1 . 3 . 2 术前准备 开 台前 3 0 a r i n调试好各种 仪 包括 心 电监护 仪 、 眼科 后节 显微镜 、 玻切 机 、 眼科 筋膜 和 眶组织发 展 , 成为 全 眼球炎 , 因此是 眼科需 要 器 , 急诊救治的主要病种之一…. 。临床诊断化脓性 眼 冷凝仪 、 眼内激光机等 , 保证性能 良好 ; 准备好手术 内炎后均先采用保守治疗 , 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尽早 器械及 各种 耗材 , 高 压 蒸 汽 或 环 氧 乙烷 灭 菌各 种 器 手 术 。我 院于 2 0 0 5年 1 O月 至 2 0 1 3年 7月 采用 玻 械物 品打开 备 于器械 台上 。眼 内灌 注液 除常规乳 酸 0 0 m l +付肾素 0 . 5 m g + 5 0 %G S 5 m l 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 腔注药术治疗感 染性 眼内炎 钠林格 氏液 5 3 O例 3 0眼 , 取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现将 此 类 手术 的 外 , 另 加庆 大霉 素 4万 u加 地 塞米 松 2 . 5 m g 。接 病 手 术护 理配合 报告 如下 。 人进手 术 室 , 取 舒适 仰 卧位 , 给予 吸氧 、 心电监 护 , 协 助医师做球后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 指导病人配合 。 1 资 料与方 法 1 . 3 . 3 术中配合 协助术 者消毒铺 巾, 连接灌 注液 调试好仪器参数 。配合术者开睑、 开结 1 . 1 一般资料 自2 0 0 5年 1 0月至 2 0 1 3年 7月采 及各种管道 , 止血、 常规三切 口、 留取眼内液备细菌培养 、 置眼 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感染性眼内 膜、 切除玻璃体, 晶体混浊影响手术时做晶体切 炎3 0 例3 O 眼, 其 中男 1 8眼 , 女l 2眼, 患者术前视 内灌注 、 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者取出人工晶体 , 有眼 力最低为光感 , 最高为 0 . 3 。年龄 6 — 7 2岁 , 眼外伤 除术 , 内异物者取出异物并妥善保存避免丢失 , 递眼内器 2 4眼 , 其 中金属致伤 1 1 眼, 木质致伤 8眼, 玻璃致 伤 4眼, 爆炸伤 1 眼, 合并 眼球内异物 9眼,白内障 械清除视网膜前 渗出和附着在视网膜血管的渗 出, 充分灌洗玻璃体腔 , 直到其清亮 , 液体 中基本无浮 摘 除加人 工晶体 植人 术后 6眼 。 有视网膜脱离时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 , 1 . 2手术方 法 球 后 阻 滞 麻 醉 ( l f , J L 全麻 ) , 常 规 三 游细胞 , 3 F 8或硅油 。有必要时配合巩 切 口, 术中眼内灌注前抽取出 0 . 1 ~ 0 . 2 1 T I l 玻璃体 根据病情眼内充填 C 膜外加压及冷凝术。缝合巩膜及结膜切 口, 玻璃体 腔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 手术 方式包括玻璃体 通 过 观看 手 术 视 频 切割术 , 术 中尽可能切除干净周边部玻璃体 , 合并 腔 及结 膜下用 药 。 眼 内操 作 时 , 密切配合医生手术 , 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 发现异常立 视网膜脱离或视 网膜裂孔者联 合视网膜复位手术。 包括气液交换 、 眼 内激光 和/ 或眼外冷凝 , 必要 时联 即配合医生处理。 . 3 . 4 术后整理 手术结束后 , 包扎术眼 , 送病人 合巩膜外环扎和/ 或外加 压 、 惰性 气体或硅油填充 1 注人惰性气体或硅 油者协助取俯 卧位或低 术。合并 白内障者行晶体切 除术 , 合并球 内异物者 回病房 , 手术 时一 并取 出 , 白内障 术后 感染 者 , 将人 工 晶体一 头 位 。整理 手术 仪器 。手 术器 械按澳 抗 阳性 标准 处 用湿纱布擦净 污渍 、 血渍后 , 先高压蒸汽消毒一 并 取 出。术毕 玻璃体 腔 内注 人万 古霉 素 1 m g加 地 理: 再进 人酶 洗 和润 滑 程 序 , 取 出擦 干 或 晾 干 , 塞 米松 0 . 5 m g, 结 膜下 注射 庆大 霉 素 2万 U 和地塞 个 循环 , 打包灭菌备用。手术用的各种管道先用 2 0 0 0 m g / L 米松 2 . 5 m g 。 含氯消毒剂浸泡 3 0 m i n 后, 再酶剂冲洗 , 然后用清 1 . 3 手术 护理配 合 吹干, 灭 菌备 用 。 1 . 3 . 1 心理护理 患者 发生眼 内炎后视 力障碍 , 水冲净 、 眼部症状严重 , 表现出 了极 大的焦 虑和恐惧 ,白内 2 结 果 障术后者甚至对医护人员有敌对情绪 , 护士除关心 患者外 , 应向患者介绍专家们反复研究 , 、 确定 的手 2 9眼眼内炎症得到控制 , 保存了眼球, 2 l 眼视 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取得了较好 的治疗效果。视 术方案 , 并解释密切配合治疗护理 的重要性 , 务必
局部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滴眼治疗兔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
局部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滴眼治疗兔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王亮,张林,吴洁,刘先宁【摘要】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脂质体(AmBL)对兔实验性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作用。
方法:用40只新西兰白兔,采用角膜”#”形划痕法制作实验性曲霉菌性角膜溃疡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眼。
A组应用5g/L AmBL滴眼液点眼,B组应用2.5g/L AmBL滴眼液点眼,C组应用5g/L两性霉素B滴眼液(AmBS)点眼,D组应用生理盐水点眼作对照。
造模后第3d每15min点眼1次,共点眼4次,后改为每天点眼6次,并于造模后3,5,7,10,15d,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角膜浸润的范围,角膜新生血管,房水闪辉,前方积脓的水平作为得分,并进行角膜刮片,角膜共焦纤维镜,角膜组织病理切片及培养观察真菌的生长程度。
结果:A,B组造模后3,5d 角膜水肿,角膜浸润范围,前房积脓,结膜充血均与其它组无明显差别,造模后7,10d,较其它组显著减轻,造模后15d,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A组,B组,与C组,D组在造模后7d角膜新生血管存在明显差异,造模后10d,15d无明显差异。
4组间在造模后7,10d角膜刮片及角膜病理学检查存在明显差异,造模后15d无明显差异。
结论:AmBL 眼液能有效抑制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进展, 5g/L AmBL及2.5g/L AmBL 均有良好的耐受性,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曲霉菌;角膜溃疡;两性霉素B;脂质体Abstract AIM: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opical amphotericin B limposome(AmBL) injec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keratomycosis in a rabbit model.METHODS: Forty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model of aspergillus keratitis were randomiz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s A, B, C and D), with 10 ey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5g/L AmBL, group B 2.5g/L AmBL, group C were treated with 5g/L amphotericin B eye drop (AmBS), group D were treated with normal saline as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days, treatments were performed every 15 minutes, totally for 4 times, then it changed to six times per day. Eye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after 3, 5, 7, 10, 15 days. Quantitation of fungi in the cornea was achieved by culturing homogenates and counting colony forming units.RESULTS: Corneal edema, corneal infiltration range, hypopyon, and conjunctival hyperemia revealed that after 7, 10 days treatment, group A, B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to the other groups (P0.01), but not at day 3,5. Corneal new vessels in groups A, B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to groups C,D after 7 days treatment but not different after 10, 15 days. Quantitative cultures in groups A, B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to groups C, D after 7, 10 days treatment.CONCLUSION: Intracameral AmBL injection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progress of keratomycosis. 2.5g/L AmBL and 5g/L AmBL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rapeutic effect.KEYWORDS: aspergillus; corneal ulcer; amphotericin B; liposome0 引言真菌性角膜溃疡和真菌性眼内炎作为高致盲性眼病由于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近年来越来越被受到重视。
两性霉素B角膜基质和前房内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脓肿
两性霉素B角膜基质和前房内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脓肿曾庆延;蒋华;吴尚操;金晓丽【摘要】目的分析两性霉素B角膜基质联合前房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真菌性角膜脓肿12例12眼,患者均有植物性外伤史,病灶均位于角膜深基质层或内皮面,共焦显微镜检查均见角膜基质内真菌菌丝.常规治疗无效后给予基质联合前房注射0.10 g·L-1两性霉素B,其中,基质注射时为在角膜脓肿病灶边缘相对健康角膜处选取4~6个注射点,每点注射约0.02 mL,前房注射时为一次性前房注入0.10 mL.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视力、眼压、角膜情况、前房反应以及晶状体状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角膜内皮检查.结果 6眼1次注射后病灶缩小,未需重复注射病情痊愈;4眼行2~3次注射后病情控制;2眼1次注射后病情仍发展,改行球结膜瓣遮盖术痊愈.术后视力较术前平均提高1.3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治疗前为(2164±156) mm-2,治疗后3个月为(2218±262) mm-2,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1眼2次注射后晶状体混浊加重;1眼有一过性眼压升高;5眼治疗后24 h前房反应明显,48 h后消退.结论两性霉素B角膜基质联合前房注射可以有效治疗真菌性角膜脓肿.【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2(032)004【总页数】4页(P365-368)【关键词】真菌;角膜脓肿;角膜基质注射;前房注射;两性霉素B【作者】曾庆延;蒋华;吴尚操;金晓丽【作者单位】武汉爱尔眼科医院;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军医大学济南临床医学院(济南军区总医院)眼科;430060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爱尔眼科医院;430060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角膜脓肿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类感染,表现为深部角膜基质或角膜内皮面局限性化脓性病灶,相应角膜前表面无明显基质缺损或溃疡。
角膜脓肿如为真菌性,治疗起来尤为困难,主要由于抗真菌药物角膜穿透性不佳,很难到达基质深层尤其是内皮面,造成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加重,最终视力丧失甚至眼球摘除。
玻璃体腔内注药规范
○17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2014)在“玻璃体腔注药规范及流程”专场,卫生部北京医院戴虹教授介绍了“Moorfields 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
经过长期试验和发展后,玻璃体腔注射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眼科疾病治疗工具。
玻璃体腔注射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可能具有显著优越性,即药物作用目标针对性强,可以增加治疗效果,起效快,易达到治疗所需浓度,易操作,能够降低全身毒性反应。
目前,玻璃体腔注药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如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疾病、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感染性眼内炎等。
可采取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雷珠单抗、贝伐单抗)、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抗生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等。
玻璃体腔注射的历史玻璃体腔注药从很早就开始了,1911年发表的研究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治疗视网膜脱落;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研究采用玻璃体腔注入磺胺和青霉素治疗眼内炎;1987年发表的报告玻璃体腔注入更昔洛韦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并发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998年福米韦生钠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成为第一个用于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2006年,雷珠单抗获批上市,玻璃体腔注射广泛应用于临床。
新的药物发明使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发生了改变,玻璃体腔注药也从单次、少用的方式演变为现在的多次、常规治疗方式(以抗VEGF治疗黄斑部CNV、黄斑部水肿为代表),这样,玻璃体腔注药引发的相关并发症也受到重视,包括注射操作相关并发症、药物作用相关并发症、眼局部并发症和全身性并发症。
所以,规范和遵守玻璃体腔注药操作流程是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其他著名专业机构的相关指南可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戴虹教授介绍了世界顶级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以2009版英国皇家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指南为蓝本,即2004版美国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指南是基础,包括注射前准备、注射操作流程、注射后监测和流程图解。
两性霉素B脂质体有什么副作用吗?
两性霉素B脂质体有什么副作用吗?
两性霉素B脂质体用于敏感真菌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病情呈进行性发展者,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隐球菌及其他真菌)、腹腔感染(包括与透析相关者)、肺部感染、尿路染和眼内炎等。
两性霉素B脂质体有什么副作用吗?
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相结合,改变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K+、较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
副作用表现为:1.一般反应:静脉滴注过程中或静脉滴注后发生寒战、高热、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眩晕等。
2.肾功能损害:几乎所有患者在疗程中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肌酐清除率降低,也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
3.低钾血症:由于尿中排出大量K+所致。
4.血液系统毒性反应:有正常红细胞性贫血,偶尔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5.肝毒性:较少见,可致肝细胞坏死,急性肝衰竭亦有发生。
6.心血管系统反应:如静脉滴注过快时可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
此外本品所致的电解质紊乱亦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本品静脉滴注时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7.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本品可引起严重头痛i 发热、呕吐、颈项强直、下肢疼痛及尿潴留等,严重者可发生―肢截瘫等。
8.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偶发生。
玻璃体腔注药术护理及注意事项
玻璃体腔注药术护理及注意事项玻璃体腔注药术护理注意事项
一.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就是往眼睛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是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二.玻璃体腔注药术前准备
1、术前1-3天频繁抗生素滴眼液滴眼预防感染,同时完善血常规、血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2、注射前1天需行泪道冲洗,若有脓性分泌物、眼表炎症应暂缓注药,避免感染。
3、注射当天散瞳,标记注射眼别,术中严格消毒、无菌操作。
三.术后护理
1、术后休息2小时,勿剧烈活动。
2、术后1-3天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
3、使用抗生素滴眼液1周,避免污水入眼。
四.术后常见情况
1、注药术后眼前立即出现的絮状漂浮物,可能是药物在玻璃体腔内飘动引起,通常1周内消失。
2、术后可能眼白发红,是球结膜下出血,一般1-2周左右吸收。
3、术后如有眼部疼痛或不适、眼红加重、畏光、视力下降、眼前漂浮物增加等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 r n al of N u rs ing Science Feb . 2010 V ol 25 N o 4( Surgery E dit ion )
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 B 脂质体联合玻璃体切除 治疗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的护理
薛朝华 , 罗汉萍, 罗婧
N ursing care for funga l endophtha l m itis pat ients treated w ith vitrectom y com bined w ith liposom al amphoter icin B in traocular injection X ue Chaohua, Luo H anp ing, Luo J ing 摘要 : 对 44 例 ( 44 眼 ) 真菌性眼内炎患者采取两性霉素 B 脂质体玻璃体腔注药联 合玻璃体 切除治疗 , 术后随 访 4~ 6 个月 , 40 例 ( 40 眼 ) 治愈 , 炎症控制 , 角膜透明 , 前房清 , 视力均较术前提高 ; 3 例 ( 3 眼 ) 术后 5 d 内前房再次出现积脓 , 给予两性霉素 B 脂质体 5 g 行前房注射 , 感染控制 , 视力不增 ; 1 例 ( 1 眼 ) 术后感 染复发因经济 原因放弃治 疗行眼内容 物剜除 术 。 提出术 前做好 入院评 估 , 加强心理护理 、 隔离和药物 治疗护理 ;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 , 指导患者坚持治疗 体位 , 积极预防 并发症 , 给予科学 的出院指 导 , 对 确保手术效果至关重 要 。 关键词 : 真菌性眼内炎 ; 玻璃 体切除 ; 中图分类号 : R 473. 77 玻璃体腔注射 ; 两性霉素 B 脂质体 ; 护理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1- 4152( 2010) 04- 0032- 03 DO I . 2010. 04. 032 : 10. 3870 /h lxzz
真菌性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内感染疾病, 若得 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常以视力丧失、 眼球萎缩或破 溃而告终。两性霉素 B 脂质体是一种以脂质体为载 体的抗真菌药物新剂型, 它不仅可增加感染部位的药 物浓度 , 而且能降低其毒性 , 是临床上近年来治疗眼 [ 1] 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我科 2006年 1 月至 2008 年 12月对收治的 44例真菌性眼内炎患者 , 采用玻璃 体腔注射两性霉素 B 脂质体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 , 并 配合细致周到的护理 , 效果良好 ,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44 例 ( 44 眼 ) 患者中, 男 34 例、 女 10 例 , 年龄 12~ 59( 35 . 3 3 . 4) 岁。右眼 25 例, 左眼 19 例 , 病程 2~ 13( 4 . 3 1 . 2) d。其中外伤性眼内炎 35 眼 , 均为植物性或土壤异物损伤 ; 内眼手术后并发 眼内炎 5 眼 , 均为白内障术后感染 ( 由外院转入 ) ; 内 源性眼内炎 4 眼 ( 4 例 , 3 例为糖尿病患者 , 1 例为肝 脓肿患者 )。病例入选标准 : 有明确的外伤、 手术或 全身病史。 视力迅速下降并伴有眼痛、 结膜充血、 前房积脓、 玻璃体混浊等表现。 B 超检查发现玻璃 体进行性混浊。 术前抽取玻璃体液 0 . 2 m l做微生 物检查涂片或培养证实有真菌感染。术前视力: 光感 10 眼 , 眼前手动 22眼 , 眼前指数 9 眼 , 0 . 04~ 0 . 10 者 3 眼。球结膜充血水肿, 角膜水肿; 30 眼前房可见白 色致密团块样混浊, 虹膜后粘连; 28 眼晶状体不同程 度混浊 , 玻璃体呈灰白色混浊, 眼底不能窥入。 1 . 2 治疗方法 确诊后立即给予玻璃体腔注射两性 霉素 B 脂质体 0 . 1m l(含 10 g) 1次, 注射后 2~ 5 d行玻
作者单位 : 华中科 技大 学同 济医学 院附 属协 和医 院眼科 ( 湖 北 武汉 , 430022 ) 薛朝华 ( 1977 -) , 女 , 本科 , 主管护师 收稿 : 2009 - 09- 09 ; 修回 : 2009- 10- 26
璃体切除术。 44例常规经睫状体平坦部采用三通道闭合 式玻璃体切除, 再次于玻璃体脓腔或混浊严重处采集标 本, 便于术后根据病理涂片、 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 调整抗生素种类。术中使用眼用平衡液灌注, 15眼伴有异 物者一次取出球内异物; 12眼发现视网膜脱离, 进行硅油 填充; 9眼晶状体严重混浊影响手术者, 于术中先行白内障 切除。术毕全部给予两性霉素 B 脂质体 0 . 1m l(含 10 g) 行玻璃体腔注射。同时进行前房冲洗术, 给予稀释的两性 霉素 B 脂质体 0 . 1 m l(含 5 g)于前房注射。术后给予全 身静脉滴注两性霉素 B 脂质体 5 mg /d , 7~ 10 d 。 1 . 3 结果 住院 12~ 21 d , 平均 14 . 0d 。 40 例治愈, 炎症控制 , 角膜透明 , 前房清, 视力均较术前提高, 光 感 1 眼, 眼前手动 12 眼, 眼前指数 18 眼, 0 . 1~ 0 . 3者 9 眼。 3例术后 5 d 内前房再次出现积脓 , 给予稀释 的两性霉素 B 脂质体 0. 1 m l( 含 5 g) 前房注射 3 次, 感染控 制, 视力不增。 1 例术后 1 d 出现 感染复 发, 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 , 最后行眼内容物剜除。 术后随访 4~ 6 个月, 无 1 例复发感染 , 复发性视网膜 脱离 4 眼 , 经第 2 次巩膜外环扎、 硅油填充手术治疗, 视网膜平伏。 2 护理 2 . 1 术前护理 2 . 1 . 1 入院评估 详细了解患者有无外伤、 手术或 全身病史 , 为疾病的早期诊断、 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如眼内炎性反应向眼球壁外及眼眶外扩散, 可出现头 痛、 恶心、 呕吐、 高热等症状, 故应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变化及全身情况, 给予对症处理。本组无 1 例出现上 述全身症状。向患者说明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消 除其对检查的疑虑 , 使其积极配合。同时按医嘱做好 玻璃体穿刺、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标本的采集, 并 及时送检 , 以便尽快确诊和进行有效治疗。 2 . 1 . 2 心理护理 眼外伤合并眼内炎大部分是意外
事故所致, 患者毫无思想准备, 伤后视力下降明显 , 常 表现出情绪低落、 精神紧张等心理反应。白内障手术 以提高视力为目的 , 患者期望值较高 , 一旦出现眼内 炎这种严重并发症时 , 患者心理落差会很大 , 易产生 失望、 消极、 懊恼等不稳定情绪。内源性眼内炎患者 全身免疫力低下 , 可能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引 起 , 也担心眼内炎发展影响到全身 , 患者往往丧失治 疗信心 , 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 术前多鼓励、 支 持患者表达内心感受 , 了解产生压力的原因 , 讲解手 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不但可有效去除大部分真菌和 毒素, 恢复眼屈光介质的透明性 , 同时使真菌失去了 [ 2] 继续繁殖的温床 , 避免视网膜进一步损害 。 2 . 1 . 3 隔离护理 真菌性眼内炎传染性很强 , 认真 做好床边隔离护理。安排患者住单间或同种疾病患 者同住一室 , 不能与其他眼病患者同住。治疗期间限 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 嘱其不串门 , 不与其他患者交换 物品, 一切用物、 食具、 眼部用药固定专用, 检查、 治疗 和护理工作均安排在最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接触 患者后及时洗手并用 0 . 05 % 健之素浸泡消毒。滴眼 药时注意健眼与患眼 药物的隔离 , 患者与 患者的隔 离 , 预防医院交叉感染。 2 . 1 . 4 药物治疗及护理 两性霉素 B 抗菌谱广 , 是 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但其不溶于水 , 眼内 通透性差, 有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 , 使临床应用受到 极大的限制。脂质体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生物技 术 , 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 [ 3] 泡囊, 是一种定时定向释放药物的载体 , 可发挥两 性霉素 B 的最大杀菌能力。由于血 - 眼屏障的存在 , 药物经结膜下和全身注射后到达玻璃体内的剂量低 , 达不到有效抑菌浓度 , 因此玻璃体内注药直接作用于 病原体是最好的给药途径。玻璃体注射前患眼用活 力碘消毒 铺巾, 结 膜囊用 0 . 5 % 地 卡因行眼 表面麻 醉 , 开睑器分开眼睑, 用 1 m l注射器抽取两性霉素 B 脂质体 0. 1 m l( 含 10 g) , 在距角巩膜缘 4 mm 处, 用 27 号针头垂直刺入玻璃体腔内 3~ 4 mm, 确定针头进 入玻璃体腔后缓慢注入药物。两性霉素 B 脂质体滴 眼或静脉用药时必须按照药物的半衰期, 按时按量使 用。滴眼 4 次 / d , 每次 1 滴; 静脉滴注 5 m g / d , 7~ 10 d 。用药期间每 3 天复查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凝血酶 原反应时间及血电解 质, 并注 意观察药物 的不良反 应 , 如腹痛、 腹胀、 胸痛、 背痛、 体位性低血压、 水肿、 血 尿等, 本组无 1例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2 . 1 . 5 术前准备 训练患者眼球向上、 下、 左、 右 4 个方向转动及固视, 以便术中配合。术前 1 d 剪眼睫 毛、 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 , 协助患者做好全身清洁工 作 , 术前晚保证充足睡眠。术晨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 囊 , 并用无菌敷料覆盖。指导全麻患者术前禁食 6~ 8h , 局麻患者术前进 200 g 清淡食物 , 防止术后呕吐。 术前 30 m in 遵医嘱肌内注射止血敏 0 . 5 g, 地西泮 5~
护理学杂志 2010年 2月第 25 卷第 4期 ( 外科版 )
33 10 m g 或口服三唑氯安定 1~ 2 m g ,滴 0 . 5 % 复方托吡 卡胺 3 次 , 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准备好培养基 行真菌培养及菌株鉴定 , 将检验单与培养基一起送至 手术室备用。 2 . 2 术后护理 2 . 2 . 1 一般护理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 , 避免打喷嚏、 咳嗽等增加头部震动的不利因素 , 以防引起术后眼内 出血及伤口裂开。进食营养丰富、 易消化食物, 特别 注意增加蛋白 质、 维生 素的摄免增加机体的应激性, 加重 炎症反应。 2 . 2 . 2 病情观察 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渗液, 注意患 眼有无分泌物及其颜色与黏稠度。多询问患者有无 创口疼痛、 眼部胀痛、 头痛等自觉症状 , 如创口疼痛常 发生于术后 2 d 内, 可遵医嘱应用镇痛剂曲马多 50~ 100 m g 肌内注射。炎症所致的疼痛多出现在夜间 , 应 安慰患者 , 分散其注意力 , 必要时口服三唑氯安定 2 mg 。通过裂隙灯检查角膜是否混浊和眼前段有无缺 血、 水肿, 应用非接触眼压计或指测眼压 1~ 2 次 / d , 对高眼压 ( 眼压 > 21 mmH g) 所致疼痛加以鉴别。本 组 8 例患者术后 1~ 5 d 出现高眼压 , 眼压波动在 26~ 45 mmH g, 患者均出现术眼胀痛、 头痛症状 , 立即报告 医生使用降眼压的药物, 如口服醋氮酰胺, 用 0 . 5 %噻 吗心胺、 1 % 匹罗卡品眼药水滴眼, 必要时静滴 20 %甘 露醇等。经上述处理, 患者眼压降至正常。 2 . 2 . 3 体位护理 术后由专人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 体位 , 治疗性体位每天维持 16 ~ 20 h 为宜。告知患 者及家属正确卧位的目的、 意义, 使患者认识到体位 配合的重 要性。 32 例 玻璃体 切除术 者由 于术中 牵 拉、 损伤视网膜血管 , 易发生出血 , 术后取半卧位, 摇 高床头至 30 ~ 60 , 使血液沉积于下方视网膜表面, 防止眼球过度活动, 以利血液吸收, 减少对视力的影 响。 12 例玻璃 体切除 联合硅 油填充 术者 均取俯 卧 位, 一方面可有效发挥硅油的顶压作用, 促进视网膜 复位 ; 另一方面可避免填充物与角膜、 晶状体接触, 减 少并发症。对老年、 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给予示教、 训 练, 对年老体弱、 耐受力差者 , 指导其在坚持俯卧位的 同时也可采取床上、 床下低头坐位、 低头行走几种体 位交替进行,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提高患者的遵医行 [ 4] 为 。 2 . 2 . 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视网膜脱离。是眼 内炎玻璃体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常发生于术后 2 个月内。术后视网膜脱离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 眼内 炎的严重程度、 致病菌的毒力、 视网膜裂孔以及玻璃 体视网膜增生均可引起。玻璃体切除后 , 视网膜失去 了支持, 一旦发生脱离就会迅速进展。术后向患者说 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及原因, 指导其多卧床休 息, 避免头部的剧烈运动及碰撞术眼 , 勿揉眼。本组 术后追踪随访 4~ 6 个月 , 4 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经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