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模式

合集下载

公立医院改革的三明模式

公立医院改革的三明模式
完善医保制度
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医保支付制度,平衡患者、医疗机构和医保基金 的利益关系。
鼓励社会办医
降低社会资本办医门槛,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 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VS
院长职业化
推行院长职业化改革,选拔具有管理才能 和专业背景的人才担任院长,提升医院管 理水平。
03 三明模式的成效与影响
医疗费用控制
医疗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三明市通过实施药品零加成、耗材零加成等措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 长,实现了医疗费用年均增长低于GDP增速的目标。
医保基金压力减轻
通过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三明市医保基金支出压力得到缓解,为医保制度 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体系,将考核结果与院长晋升、职工薪酬 等挂钩。
三明模式的不足与反思
改革推进力度不足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改革在某些方面推 进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医保基金风险加大
医保预付制度可能导致医疗机构过度降低成本, 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加大医保基金风险。
ABCD
医务人员激励机制不足
三明市医疗体系的
困境
三明市原有的医疗体系存在诸如 资源不足、管理不善、服务效率 低下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政府支持与推动
三明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公立医 院改革的号召,大力推动三明模 式的实施。
三明模式的核心理念
坚持公益性原则
三明模式的核心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以患者 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参考。
04 三明模式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面临的挑战
资金压力

新医改政策与医院内部管理模式改革

新医改政策与医院内部管理模式改革

新医改政策与医院内部管理模式改革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医疗行业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在新医改政策的推动下,医院内部管理模式也在不断革新,以迎合市场需求,提高就医体验,促进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一、新医改政策简介新医改政策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的一项政策,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使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公正、合理、高效的医疗服务。

新医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1. 建立基本医保制度新医改政策提出,将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保制度,保障人民基本医疗需求。

同时,将逐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按病种付费”和“按人头付费”,以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保障用户就诊权益。

2.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模式新医改政策提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其中,将以提高医生收入、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转变医院经营机制,促进医院内部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3. 发展和规范私人医疗机构新医改政策提出,支持和规范私人医疗机构的发展,促进医疗服务多元化。

同时,将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对各类机构进行分类处置,维护医疗市场稳定和医疗安全。

二、医院内部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为了响应新医改政策,各医院也开始进行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患者需求。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展开讨论。

1. 引入服务质量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引入服务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旨在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贯彻以“病患为中心”的理念,从医院的管理、文化、流程、团队、人员、安全质量、沟通等环节,全面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比如,某医院通过引入医疗服务云中心,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环节纳入其中,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关系。

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引入,为医院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高效的医疗服务。

2. 推行医疗服务品牌战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推行医疗服务品牌战略,这种模式旨在建立医院品牌意识,提高医院专业形象,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诊。

安徽:5+1医改模式推进中医药改革

安徽:5+1医改模式推进中医药改革
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劫
咯医 卫前沿
口 啦 t
安徽 :5+ 1医改模 式推进 中医药改革
王 慧 慧
【 编者按 】以敢 为人 先的 魄力 ,安徽省拉 开 了医改大幕 。随着 3 2个试 点县( 市、
区) 基层 医药卫 生体制综合改革逐渐深入 , 立 医院改革的重任也将提 上 日程 。中医药 公 事业如何借 力医改取得 突破 ? 中医医院在公 立 医院改革 中又要怎 么做 ?记者为此采访 了安徽 省 卫 生厅 厅 长 高 开 焰 。 记 者 :安 徽 省 医改 方案 中,“ 发展 中 医药”这 一 点 如何 得 到 体 现 ? 厅长 :省委 、省政府从 我省是 中医药大省 以及满足人 民群 众 医疗 卫生服务 的需 求 出发 ,把 中 医药事业发展 列入我省深化 改革的重点任务 ,与贯彻 落实 国务 院五项 重点 改革任务 一并推进 ,确立 了2 0  ̄ 0 09 2 1 1年我省重 点推进六项 医改任务 的 “ 5+ 1 ”模 式 ,力求借 力 医改 ,重 点解决 制 约我 省 中医药发展 的瓶颈 问题 。此举 受 到 了国务 院 医 改领 导小组 、卫 生部 和 国家 中医药管理 局充 分肯定 。 记者 :具体 来说 ,“ 5+ 1 医改模 式 重 点解 决的制 约我 省 中医药发 展 的瓶 颈 ” 问题有哪 些? 厅长 :主要有 4个方面 :一是解决基层 中医药人才 匮乏 问题 ,提 出到 2 1 0 , 1年 实现每个 乡镇卫生院和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有 1 个标准化 中医科和 1 以上 中医执 业医 名
4 0 《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 1 0 0年第 0 期 6
师或 中医专 业本科毕 业生。二是解决 中医药创 新能力不足 问题 ,提 出加强 中医临床 研 究基地 和重点 中医院建设 , 大力推进 以糖尿病病种研 究为重点的 国家 中医临床研 究 基地建 设和 以针灸学术研 究为重点 的国家 中医药国际交流 与合作基地建设。 三是解 决 与 中医发展 密切相关 的 中药产业 、 中药制剂和 中药饮 片 问题 ,提 出积极 扶持 中药材 基地建设 ,3 内扶持 1 0 年 个特 色 中药制剂 的研 发和 应用 ,在 基层 医疗 卫生机构 同 0 步实行 中药零 差率销 售 以及提 高报销 比例 等 , 索基本 药物制度框架 下有效 的 中药饮 探 片保 障供 应途 径。 四是解决 如何扩 大 中医药服 务领 域 问题 ,提 出发挥 中医药 “ 治未 病 ”优 势 ,构 建 中医 药预 防保 健 服 务 体 系 。 记者 :推 进公 立 中医医院改革在深化 医药卫 生体制 改革 中有何 意 义? 厅 长 :作 为 中医药服务 的主要提供 者 、 中医药学术 的主要创 新者和 中医药文化 的主要传 承者 ,公 立 中医医院在 中医医疗服 务 中起 主导地位 和作用 ,是 实现政府公 益性 责任 的重要 载体 ,也是深化 医药卫 生体 制 改革不 可缺少 的重要力量 。 医改 的五 项重 点改革 ,哪 一项 也离不开公 立 中医医院 的参 与。 因此 ,公立 中医医院必须勇于 承担起历 史 的使命 ,以主人翁精 神积极投身 深化 医改 的伟 大实践 ,敢为人先 ,有所 作 为 ,为 发展 中医 药事 业 、 实现 医 改 目标 创 新 业 绩 。 记 者 :加 快推 进基 本 医疗保 障 制度 建设 、初 步建 立 国家基本 药物 制度 、健全 基层 医疗卫 生服务体 系、 促进基本公 共卫生服 务逐 步均 等化 、 推进公 立 医院改革试点 , 是 医改的五 项工作 重点。 立 中医医院应 如何参 与其 中? 公 厅 长 :在建 立 基本 医疗保 障制度 方面 。现 阶段 ,我省 医疗保 障制度 的 “ 广覆 盖”仍 是 “ 水 平” 的 ,必须 出 台鼓 励使 用 中医药 的优 惠政 策 ,发挥 中 医药 “ 低 简 便 验廉 ”优 势 。公立 中 医医院 要严格 落实政 策要 求 ,杜 绝违 规现 象 ,并 要用 好优 惠政 策 ,注重调 动 临床 医务人 员使 用 中医诊疗 方法和技 术 的积极 性 。 在 执行 国家 基本 药物制度 方 面。在 国家 基本 药物 品种 目录 中, 中药 占很 大 比 例 , 现 了中西药并 重 的原则 。公立 中医医院一方 面要确保使用基本 药物 的比例 , 体 坚 持 合理 用 药,确保用 药安全 。另一方面 ,鉴于 中药饮片 目前 尚未纳入招标采 购范畴 , 各 中医医院必须严把 质量关 ,加强 中药从业人 员业务培训 ,强化 中药进货渠道 管理 。 在 加强基层 医疗服 务体 系建设 方面。 立 中医 医院担 负着指 导和 支持 基层 中医药 公 工作 的重 要职 责 ,要发挥 人 才 、技 术和 管理 等优 势 ,帮助培 养人 才 ,密切 技 术 协 作 ,指 导科 学管理 ,在 专科 专病 建设 方 面尤 其 要建 立广 泛 协作 关 系。 同时 ,强化 自身 特 色优 势 ,发 挥 辐 射 和 带动 作 用 ,实现 双 赢 效果 。 在促进 基本公 共卫 生服 务均等化 方面。积极参 与重大疾病 防治 、突发公 共卫 生 事 件处 置 ,消 除 “ 中医只 能 治慢 性病 ” 的误解 ,提 高 中医 药社 会 贡献 率 ;重视 发 挥 中 医药 “ 治未 病 ”优 势 ,满足 人 民群 众 对 中 医药预 防、养 生 、保健 、康 复 的 不 同需求 ;三是 要加 强 中医药文化建 设 ,建立健 全 中医药科 学知识普 及教 育机 制。 在 公 立 医院 改革试 点方 面。公 立 中医 医院相对 于 其他 公 立 医院 ,存 在 基础 薄 弱 、人才 匮乏 、设备 简 陋 、 管理 滞 后 等矛 盾 , 因此 ,改革 难 度 也 更 大 。要 按 照 “ 中西 医并重 ” 的方针合 理 配置 资源 ,巩 固完善 公立 中 医医院服 务体 系 ;落实 中医 药扶持 政策 ,形 成充 分体 现 中医 医院特 点 、有利 于 中医药特 色 优势 发挥 的管理体

医改三明模式具体内容

医改三明模式具体内容

医改三明模式具体内容医改三明模式是指福建省三明市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其核心是建立了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这一模式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等突出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被广泛认可为一种成功的医改探索,为其他地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医改三明模式的具体内容。

首先,医改三明模式突出了公立医院的主体地位。

在医改过程中,三明市大力发展公立医院,加强了公立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同时,还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等措施,加强了对公立医院的支持,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其次,医改三明模式注重社会力量的参与。

在医改过程中,三明市充分发挥了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医疗资源的多元化发展。

这不仅丰富了医疗服务的供给,还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多样性和竞争性,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再次,医改三明模式强调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

在医改过程中,三明市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建立了健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

最后,医改三明模式注重了医疗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

在医改过程中,三明市建立了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绩效进行评价和考核,激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的持续改善和提高。

总的来看,医改三明模式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全面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强调绩效考核等特点,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在今后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可以借鉴和吸收医改三明模式的成功经验,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医改三明模式

医改三明模式

医改三明模式2021年三明市拉开了医改的序幕。

此后三明市三医联动改革,在医药、医疗、医保领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3月31日,国发〔2021〕21号文提出:“在部分综合医改试点省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做法和经验”,正式从国家层面对三明医改给与了肯定,三明医改模式有望推开。

三明市医改究竟改了什么?改革的效果如何?利好或利空那些领域?本文将系统的呈现给大家。

要点总结:三明市医改在医药、医疗、医保三方面进行了改革,其改革要点为:1)一把手挂帅、三医联动。

三明市医改由分管常务副市长詹积富亲自挂帅,成立医改领导小组,同时将24个医保相关部门整合成为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医保经费直接由医保中心支付给代理商,不经过医院环节。

2)工业、流通、医院三管齐下控药价。

药品招标限价采购,唯低价录取,压低工业企业药价﹔流通环节“两票制”,暨从药厂到医院仅经过1层代理,压低流通环节加价﹔医院“零差率”,消除终端加价。

3)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医生阳光薪酬。

改革后,15年医务收入较11年增126.75%,挂号费、手术费、护理费有不同程度上涨,大检查费用下降。

15年医务人员人均年工资8.90万元较11年增110.90%。

但对于主任医生来说,医改后薪酬封顶仅为25万,真实到手很可能是下降的,导致部分医生流失。

结果:1)药品耗材占比大幅下降。

三明市22家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占比从2021年的60.08%降至2021年的35.22%。

2)患者人均门诊、1、住院费用得到良好控制415年三明市次均门诊费用比福建全省低34.17%,出院患者平均费用比福建全省低440.3)医保从亏空专为结余。

金01年三明市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997万元,而医改前的201年超支755万元,有效缓解了了三明市的财政压力。

必须看到一些潜在的问题:难低价票取,可能导致会币暖良币的情况发生,而低价药品1)药品质量下降。

由于招标[由于纯度不足生艺不到位等原因可能导导致副作用增强、疗效下降。

医改“三明模式”探路商业保险,能否再造全国标杆?

医改“三明模式”探路商业保险,能否再造全国标杆?

医改“三明模式”探路商业保险,能否再造全国标杆?惠民保运营模式区别于普通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的特征是“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个人自愿参加”,各地政府对,,政府指导”理解不同导致差异化的支持模式。

近日,全国首个与“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简称C-DRG)衔接、首创5000元免赔额100%赔付比例、首创特药分类管理机制、面向福建省三明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定制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产品——2023年度“三明普惠医联保”正式上线。

记者注意到,10月以来,城市定制型补充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再掀热潮,短短半个月时间,全国已新推或升级十余款产品,年初至今推出的惠民保产品已接近200款。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已有27个省份推出200余款惠民保产品,参保总人次达L4亿,保费总收入突破140亿元。

根据某保险科技公司高管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的数据,预计今年惠民保参保总人次或将突破2亿人,并将在2025年达到5亿人,保费规模增至约500亿元。

因与中国医改排头兵"三明医改”衔接而备受关注的“三明普惠医联保",为何能在商业保险领域获得全国多个“第一”?又能否对全国惠民保项目有借鉴意义?《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该项目的多个相关参与方,试图找寻答案。

助力“三明医改再出发”三明,位于福建省中西部山区,这座248万人口的城市,不仅是风靡世界的沙县小吃发源地,也是过去10年中国医改的“排头兵”。

作为医保补充层的商业医疗险,“三明普惠医联保”如何更好地发挥价值,与全国标杆的“三明医改”做深度有效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据介绍,2023年度“三明普惠医联保”由泰康在线财险、人保财险等十一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是全国首个与C-DRG衔接,可带病投保,并首创5000元免赔额100%报销,一年保费150元/人,最高可享331万元医疗保障,能有效保障“三医联动”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

一方面,该产品区分兼顾统筹区内外医保政策的差异,向统筹区内倾斜,巩固三明医改成果,并基于三明医改的成果,大幅降低统筹区内就医负担,有望在国内首次实现大部分人群统筹区内就医负担上限控制。

镇江同时推进两种医改模式 积极走在全国前列

镇江同时推进两种医改模式 积极走在全国前列
医疗 集 团联 办 的 医院 。
镇 江所 面临的公 立 医院改革 ,是要对 医疗行 业进 行一 次全新 的洗牌 ,抚平 旧 医 疗体制给人们 带来的创 伤。 在 19 9 4年 与江 西九江 开全 国 医改先 河 1 5年后 ,镇 江 ,再 次走 到 了全 国医改的
风 口浪 尖 。
社 区 医 院 如 何 变化
近 日,象 山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大 f 1停 满 了车 ,除 了医院职工和病人 家属 ,还 -3 3 有镇江 市第一人 民医院 ( 以下简称 市一院 ) 医疗器械 的大货车。数 字 X 送 光机 、监护 仪 、彩超等设备 ,正在 院 内各 科室安装调试。 办公 区 内一 片忙碌 , 医生、护 士都 在打 扫 卫 生 、整 理 物件 ,为第 二 天 的挂 牌 做准备 。影像 室 的一个 医生正在 熟悉 刚送来 的数 字 X 光机 。他说 ,以后 病患 资料 可 以联 网传 送 到 市 一 院。 为社 区 1 0 0多号糖 尿 病人修 建 的 “ 0 糖尿 病之 家” 诊疗 活 动室也被 布 置一新 , 输 液 室 和 1腔 科 也 进 行 了 改 造 。 3 日常诊疗服 务 丝 毫没有 因此耽 误 。 输液 室里 ,有 3 0多号人 在输 液 。取 药处 ,排 队拿 药的有 六七个 人 ,儿科 、外 科 、 1腔科 等各科 室都有病人在接 受治疗 。 3 “ 在 就 诊 的人 明显增 多 了,每 天 有 2 号人 。 一位 医生 告诉 记 者 。 现 0多 0 ” 去年 年底 ,镇 江将 国家规定 的 2 0多种基本 医疗用 药品种 扩大到 5 0多种 , 占 0 0 到大 医院 常用 药 的 四分 之 一 ,并 实行 零 差价 。 象 山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 主任袁 安 宝算 了一笔账 :与在 大 医院就 诊相 比,在 社 区 就 诊 能省 下至少 1 5%的 药费。还有 社 区就 诊 免除诊 疗 费、挂号 费 、 医保 多报销 等 诸 多优 惠 ,病患 到社 区看 常规病 ,总体 费用 要 比大 医院少 花 5 0%至 6 0%。 实行双 向转诊 ,在 社 区就诊 的病人 ,转入 市一 院可免挂 号费 ,优先 安排就诊 住 院。 病 患 回社 区后 ,社 区负 责跟 踪 回访 ,定 期 通 知 复查 和 接 受康 复教 育 。 “ 了病 人 上 去 ,专 家还 会 下 来 。周 一至周 五 每个 半 天都 会 有 专 家在 社 区坐 除 诊 ,每 季 度 给 我们 医生做 一次 集 中业务 培 训 。 口腔 科 主 治 医生 显得 很 高 兴 。 ” “ 尿 病之 家” 活动诊疗 室墙 上贴着 活 动安排 :每季度 市 一院 专家对 象 山社 区 糖 糖尿 病人 进 行 一次康 复教 育和培 训 。

医改“厦门模式”: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医改“厦门模式”: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增 投 入 促 进 公 立 医 院跨 越 发 展
1 9 9 2 年, 我大 学毕业后进入 湖里 医院药械科 工作 , 院里规模不大 , 但 当时的 医疗 条件 还行 , 福利待: 遇也好 , 从 来不愁 没病人。不过 , 随着厦 门经济特 区的发展 以及 快 速增 加 的常住 人 口 , 让 当时只有五层楼 的湖里 医院不堪 负荷 , 简的 就 医感 受。 2 0 0 0 年 以来 , 厦 门 医卫界 也 紧紧把 握 时机 , 大举 扩建 、 新建各 类 医疗机构 , 包 括 第 一 医院 、 中山医 完 、 第 二 医院、 中医院等几家 公立 医院 , 都 相继 扩建 了住院大楼 或 迁 址新建 。湖里 医 院经 历 了几次波折 , 2 0 0 8年 与 中山医院合 并后成 为分院 , 二期工 地 也获得 市发改委 批 复 , 同意进 行异地迁 建。湖 里分 院新院 区是 旧址 的 1 2 倍大, 设
解 民忧 小病慢病在社 区就能看 门诊
2 0 0 8年 , 我还 兼任 了中山医院社 区部 常务 副主任 , 牵头对 中山医院下辖 的 5 个 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进行 改扩建 工作。在厦 门岛 内, 三级 医院 的服务不仅覆盖 了东 西 部, 还 深入 到各 个社 区。通过 医疗资源 整合 , 三级 医院的优质服 务 已惠及 岛内外群 众, 岛内 1 5 家社 区实行 三级 医院管理 , 第 一医院、 中山医院、 中医院的大牌专家到社 区坐诊 , 居 民到社 区看病 , 也更放 心、 方便 了。 2 0 1 1 年, 厦 门市财政安排 1 亿 多元支持全 市基层 医疗机 构提升 改造 , 社 区卫 生 服务 中心用房面积均在 2 0 0 0平方米 以上 , 并高标 准配备设施装备 , 累计 完成近 百所 标 准化村 卫生室建设 , 目前 , 厦 门基 层 医疗卫生机构街 、 镇、 村覆 盖率达 1 0 0 % 。 在破 解群众 看病难 、 看病烦 的问题 上 , 厦 门市卫 生局 2 0 1 2 年 又有新举措 , 推广 慢性病一体 化管理 , 提 升全 市 医疗机构 的综合服 务能力 , 让病人 能就近看病 , 慢性病 人可免费与社 区全 科 医生签约 , 享 受体检 、 咨询 、 预约看诊等 7 项服务 。为鼓励居 民 利用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 , 厦 门近期 出台 了一系列政 策。如调整基层 医疗机构 临时用 药 目录 , 增加 了 4 8种慢性病 常用 药 , 使社 区慢性病用 药与三级 医院基本 一致 , 解决 了很 多慢性病人 无法就近取 药的 问题 。

神木医改模式的突破和局限值得

神木医改模式的突破和局限值得
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神木医改模式在制度实施中,医疗资源分配存在不合理现 象,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建设不足,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必要 的医疗设备和服务。
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神木医改模式在制度实施中,部分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不 高,患者满意度较低,需要加强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质量 提升。
神木医改模式在医疗服务提供中的不足
医疗服务覆盖面窄
神木医改模式在医疗服务提供中 ,覆盖面相对较窄,部分患者可 能无法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需
要扩大医疗服务的覆盖面。
医疗服务水平不高
神木医改模式在医疗服务提供中, 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不高 ,缺乏高级别医生和技术人员,需 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医疗服务费用较高
神木医改模式在医疗服务提供中, 部分患者的医疗服务费用较高,给 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需要降 低医疗费用。
神木医改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神木医改模式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
实现全民医保,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01
神木医改模式实现了全民医保,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对其他
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02
神木医改模式对公立医院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整合医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02
神木医改模式的突破和创新
神木医改模式在制度设计上的突破
医保制度改革
神木医改模式实现了全民医保,通过建立医保基金制度,保障了 居民的医疗费用需求。
公立医院改革
神木医改模式对公立医院进行了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医疗服 务效率和质量。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
神木医改模式通过建立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制度,保障了药品供应 和价格稳定。

医改背景下的医联体管理模式

医改背景下的医联体管理模式
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分级诊疗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各级 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范
围,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双向转诊
构建双向转诊通道,实现患者 在医联体内的顺畅转诊,确保
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培训与教育
医联体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培训 和教育活动,提升基层医疗机
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04
医联体管理模式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医联体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特点
成员多样性
资源共享
分工协作
医联体(Medical Alliance)是由多个医 疗机构通过合作协议组 建的统一体,以实现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协 同发展为目标的医疗组 织形式。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 方面
医联体可由综合医院、 社区医疗中心、诊所等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组 成。
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共 享设备、技术、人才等 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
人力资源整合
统筹调配医联体内的医务人员,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
源共享。
医疗设备共享
建立医疗设备共享机制,提高设备 使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信息资源整合
构建统一的医疗信息平台,实现电 子病历、检查结果等信息的互联互 通。
医联体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
01
02
03
04
技术帮扶
医联体通过派驻专家、远程会 诊等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提
医联体与传统医疗模式的对比
传统模式 医疗机构间缺乏紧密合作,各自为政。
资源重复投入,利用效率低下。
医联体与传统医疗模式的对比
患者就医不便,医疗服务缺乏连续性。 医联体模式
医疗机构间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
医联体与传统医疗模式的对比

县级医改四种模式

县级医改四种模式
题的思路 , 对于县级公立 医院改革走 向
显然 神木公 立医 院改 革的特 征并
为此 , 神木县在 2 0 0 9年安排了 1 . 5 非所谓“ 全 民免费医疗” , 而是由i大制
“ 深水 区” 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 补需方” 的 神 木
其一 , 建立 了一种保 障 亿元 的财政预算 , 占其 当年财政支 出的 度安排所组成 :
5 . 2 %, 用于“ 全民免费医疗 ” 。其给付范 水平较高 的全民医疗保 险制度 ;其二 ,
2 0 0 9年 3月 ,被称 为 “ 新医改方 围包括三部 分 : 其 一是普通 门诊 , 每一 医保 机构代表所 有参保者 向各种 医疗 案” 的《 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 深化 医药 个参保居 民获得一个个人账户 , 每人每 机构购买 医药服 务 ; 其 , 形成 了民营
行机制 。
水平大幅度提高 , 最终所有参保者看病
同时 , 在制定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之 定 空间 , 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医疗
经过一年 多的可行性调研和论证 , 治病 时的 自付 比重较低 。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入“ 深水 区” , 在2 0 0 9年 2月 9日, 神木县颁布了《 神 正 如一位卫生厅 厅长所言 , “ 中国这么 规定 , 凡拥有神木户 口的干部 职工 和城
2 0 1 0年 , 神木全县仅有 7 . 8 4 %的患 县” 。
在 目前行政化体制下 , 一个医院的 行 政部 门则 主要承担 制定 医疗 卫生发

山 之 石
F A z H A ・ T A s H A N z H l s H I

“ 中 国这 么大 , 用 一种 模 式 、 走 一 种 路 是 不 可 能 解 决 全 国 县 级

医改“安徽模式”:彻底破除以药补医药价大降五成

医改“安徽模式”:彻底破除以药补医药价大降五成
进 入 攻 坚之 年 。
今年 的 医改 目标是 啃下 两块 “ 骨头” 硬 :基本 药物 制度 和公 立 医院 改革 。 此前 两 年 ,医改艰 难推行 ,阻力主要 来 自 上述 领域 。 全 国人 大代表 、 生部部 长 陈竺 日前接 受采访 时坦承 , 立 医院改革还 没有 完全 卫 公 破题。去年 医改, 他个人不满意的也是公立医院改革。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此前也表 示,目前,基本 药物制度在实施过程 中,的确遇到一些问题。 去年 ,安徽 和天 津在 基本 药物制度和 公立 医院改革方 面 , 别做 出突破 ,受到 中 分 央高层的肯定。尤其是安徽推行基本药物制度 的一些做法, 已上升为国家政策。 我们 剖析 两个省 市 的模 式 ,或 能提供 一些借 鉴 。 近期种种迹象释放一个信号: 在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做 出突破 的安徽医改模式或在 全 国推广 。 去年 以来 ,当时兼任 国务 院 医改办主任 的 国家发 改委 副主任 朱之 鑫 , 卫生部部 长 陈竺等领导都 曾在 不 同场合 表 示 ,安徽 经验值 得各地 借鉴 。 去年 年底 , 主抓 安徽 医改的原安徽 省委 常委 、 常务 副省长孙 志 网调任 国家发 改委 4 副主任 , 后兼任 国务 院 医改办主任 。 的履新被 普遍认 为 , 孙 安徽 医改经验 要推 向全 国。
医改安排 还指 出,出台强化 区域 卫生规 划工作 的指 导意见 , 增或调整 医疗卫 生 新 资源在 符合 准入标 准 的条 件 下优 先考 虑社会 资本 。 究制定公 立 医院 改制 的范 围和 办 研 法, 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制定和完善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 资本举 办 医疗机 构 的政策 ,促 进 非公 立 医疗机构 发展 。
制不健全 。
其 中,补偿 机制和招标 采购被视 为制 约 国家基本 药物制度推进 的两大难题 : 基本 药物制度 的核 心 内容之 一是 实现基本 药物零差 率销 售 , 就是 说药 品将 以进 价 卖 出。 药品加 成一直 以来都是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 收入 的主要来源 , 而 一旦取消 意味着 将 出现 巨大 的经费缺 口 — 这 一缺 口需要 由政府 补偿来填 补。 — 此外,由于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不规范, 在地方操作 中还存在着两种矛盾的现 象并存:一方 面招标 唯低价 是取 , 以保 证 药品质量 , 一方面还有相 当部分基本 药 难 另 物 中标价格 ,明显高于 当地各 卫 生院的实 际采购价 格。

医改模式:“管办一体”与“管办分离”(二)

医改模式:“管办一体”与“管办分离”(二)

医改模式:“管办一体”与“管办分离”(二)二、两种模式殊途同归1、改革目的一致“管办一体”与“管办分离”模式的核心都是转变政府职能,即重点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公共卫生职能、开放市场职能和行业监管职能:(1)从根本上打破过去“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格局。

摆脱以往政府既办又管,办又办不好,管又管不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局面。

(2)加强卫生全行业管理。

改革后的卫生局从“总院长”的位置上换下来,只作为一个卫生主管部门,对卫生事业进行全行业管理,即从大卫生、全局的角度来管理。

(3)把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主要抓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和传染病防治,更多地考虑其他公益性机构如血站、急救、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等机构的建设以及它们与医院的协调等。

(4)强化了卫生行政部门的准入和监管职能。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医院进行监督执法。

卫生局对医院的监管手段主要有4个,即执法监督、行政管理、准入制度和公共卫生考核。

(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经过职能转变,由于剪断了与所属医院的“利益链条”,使得卫生行政管理的公平性大大提高。

对于公立医院不规范行为的惩治不再患得患失、“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对于民营医院、外资医院和基层医院也不再是“一娘两待”、“冷热有别”。

2、改革路径趋同两种模式的改革,都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前提,在职能的转变上,4地都是一种“分”的结构。

上海、无锡、北京海淀3地,共同点就是在机构上的“一分为二”。

上海市在卫生局外,专门成立了上海卫生事业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上海申康技资有限公司,之后又新成立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无锡则是借鉴香港的做法,成立了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则是把医院的人、财、物整建制地划转到了公共委员会;相对于3地,潍坊市卫生局在职能上也相当于“一分为二”,即局内设机构在职能上进行大调整,在设置上进行重新编队。

3、改革对象相同两种模式均对带有行政职能的单位基本不变,而对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或准公益性质的单位则进行改革改制(潍坊)或交由新成立的机构管理经营(3地),在改革上重点着力于公立医院。

医疗改革模式探析

医疗改革模式探析

医疗改革模式探析《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颁布与实施已有时日,其整体目标是在两年内医保覆盖90%人口,到2020年实现全民医保,让公立医院回归非赢利性。

从运行情况来看,新医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一些主要困难依然存在。

一、我国医改目标与运行情况1、看病难问题依然突显。

我国的人口占全世界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卫生资源特别是优质卫生资源不足。

由于我国人口多,尚处于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应体现低水平、广覆盖,优先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在此基础上,再发展高水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

而目前的状况正相反,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虽然目前已广泛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病人仍集中到大医院就诊,造成群众看病难,而基层医疗资源闲置。

2、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

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的基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收费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目前公立医疗机构占有的资源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运行机制却较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

政府投入不足,致使医院为求生存,出现了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维持运行和发展的状况。

有些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收入,甚至为了追求收入而损害群众利益。

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医改中的一大难点,公立医院改革主要体现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突出公益性,公立医院改革要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二是要发挥医疗系统,特别是医疗机构队伍的积极性。

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体现与政府投入与监管息息相关,政府投入的不足与监管不力,是造成公立医院改革难以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3、卫生部门监管不力。

长期以来,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存在重扶持、轻监管的倾向,对全行业的监管不够,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质量、合理用药、收费标准以及医疗广告等方面。

目前各级卫生部门都没有专门监管医院的机构,也缺乏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人才。

由于政府监管力量薄弱,往往导致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部分医生医德沦丧,开单提成,收受红包回扣,致使医患紧张,医务人员形象受损。

浅谈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

浅谈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

浅谈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医疗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变革。

随之而来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优化与升级,其中体检中心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体检中心是医疗机构的一种,主要提供体检服务、健康评估、疾病筛查以及健康管理等服务。

在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越发多样化和个性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本文将就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进行浅谈。

一、体检中心服务模式的创新1.专业化体检服务在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更加注重对体检项目的专业化和个性化。

根据不同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健康状况等因素,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体检项目。

针对老年人的体检项目会更加注重对心血管、代谢、骨骼健康等方面的检查,而对于青少年则会更加注重对生长发育、营养摄入等方面的关注。

这种个性化的体检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也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各种潜在的健康问题。

2.智能化健康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体检中心在医改体制下也开始更加注重健康管理的智能化。

通过引入健康管理APP、智能穿戴设备等,可以实现对个体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追踪,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

也可以通过智能化平台对体检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诊断依据,同时也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3.定制化体检套餐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体检中心在医改体制下也开始推出更加个性化的体检套餐。

不再是一刀切的体检项目设置,而是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定制化的体检套餐。

有的体检中心推出了针对企业员工的企业健康体检套餐,包括了常规体检项目、职业病筛查项目以及心理健康评估等,以满足企业对员工健康管理的全面需求。

二、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的机遇与挑战1.机遇医改体制的深入推进为体检中心服务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

首先是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加大了对体检中心的扶持和鼓励力度,鼓励体检中心不断完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三明医改模式

三明医改模式

深挖“三明医改”到地心,“三明模式”从未如此清晰三明网2016-05-18 16:29:22阅读(334) 评论(0)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2015 年5 月份关于医改的38 号文件中“三医联动、腾笼换鸟”的各项配套措施,无一不是来自三明模式的做法;2015 年 6 月份发布的关于招标的70 号文件中最核心的是“先限价、再带量议价”的做法;今年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而三医联动正是三明模式的核心框架;今年3 月份以来在医改试点地区推行的“两票制”;2016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总结完善福建三明改革经验,并在安徽、福建等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推广。

自此,三明模式正式以被写入官方文件的形式开始向全国推广。

近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正式发文,医改试点城市增加到11个省。

三明模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三明模式再也不能回避。

一、三明医改的核心三医联动、腾笼换鸟1、我国医改的痛点是什么?本轮医改最初就是本着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出发,然而虽然之前围绕“药品招标”、“取消药品加成”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然后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原因有二:医院的逐利性与医生的逐利性。

导致患者治疗过程中医疗行为扭曲,出现多开药、开贵药、开大处方、多做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发生。

医院的逐利性来自于医院职能定位不清晰,之前财政采取的是定额补助或者定向补助的方式,之后由医院自负盈亏,这种半企业运营的方式必然会导致医院有逐利的冲动,我医院要维持运营、盖大楼、买设备、发工资,钱从哪来?另外,医院的工资总额和医药的总收入是挂钩的,创收的总额越高,院长和医生的工资越高,甚至于部分医院会给科室下达创收指标,导致医院从上到下就有了创收的冲动!还有之前大家一直在说的“以药养医”,医院允许买药加成15%,这创收的渠道不仅稳定,而且有保障,导致医院倾向于多卖药、卖贵药。

医改汇报材料范文

医改汇报材料范文

医改汇报材料范文自从我国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改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工程,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

本文将结合我国医改的总体方向和具体实践,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医改工作,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成果。

一、坚定医改方向,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我国医改的方向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途径。

保基本,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民,提高保障水平。

强基层,就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在基层就能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

建机制,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医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落实医改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医改过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首先,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实现全民医保,提高报销比例,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其次,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药品供应,降低药品价格,防止过度用药。

再次,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此外,还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最后,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创新医改模式,破解看病难题在医改过程中,各地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医改模式,破解看病难题。

例如,一些地方实施医联体模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一些地方推行远程医疗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破地域限制,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一些地方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合理就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四、加强医改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改革获得感医改是一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浅谈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

浅谈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

浅谈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摘要】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的优化和提升已成为重要课题。

本文从体检服务的优化、智能化设备的运用、医生团队的建设、健康管理服务的开展和患者体验的提升等方面对医改体制下体检中心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体检中心应积极引入智能化设备,提升体检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医生团队建设,提供更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服务;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帮助患者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提高预防意识。

通过不断提升患者体验,体检中心能够更好地适应医改体制下的新形势,实现更好的发展。

未来,随着医改不断深化,体检中心服务模式将呈现出更多新的发展趋势,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为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提供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医改体制、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智能化设备、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服务、患者体验、发展趋势、影响、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体检中心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民众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检查和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使命。

在过去,传统的体检中心多以传统的医疗检查和报告为主,服务模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服务体验也不尽人意。

随着医改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体检中心的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

如何更好地适应医改的要求,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体检服务,已成为体检中心亟待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为体检中心在医改体制下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促进体检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

1.2 医改体制的重要性医改体制是指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效率性,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医改体制显得尤为重要。

医改体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医改体制可以促进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使全民享有更加公平、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医改草案出来后,媒体一片惊呼,认为这份征求意见稿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详细]关于医改方案,这许多年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怎么会什么都没说呢?这期专题,试图梳理一下已知各种医疗体制的异同,其实问题背后的要素群可能很简单,像化学元素一样,有规律地排列着.看清楚它们,有助于我们说出点什么……[详细]第733期就医改形成的讨论可谓千头万绪,为便于分析,我们将众多医改方案中频频涉及的5个要素列出:A.政府职责;B.公立医院;C.私立医院;D.医疗保险;E.公共选择.考量这5种要素的具备程度,便可以得出9种不同的组合,这也是我们为医改献言的9条计策: 医改方向代表上上策政府职责+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疗保险+公共选择未来社会上中策政府职责+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疗保险美国、印度上下策政府职责+公立医院+医疗保险德国、日本、加拿大中上策政府职责+公立医院英国、巴西中中策政府职责+私立医院+医疗保险中国江苏宿迁中下策私立医院+医疗保险改革空想下上策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改现状下中策公立医院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下下策无古代社会医保领域内的政府职责1.充当保险者,建立普遍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2.充当购买者,约束医疗服务的费用上涨;3.充当资源配置者,建立健全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4.充当监管者,抑制医疗服务中的市场失灵.医疗体制市场化改革以前不计成本不计盈亏,现在得算账了.像是你有病了,以前国家买单,现在是自己负担,国家不管.所以应反对医疗体制市场化,因为政府卸责通常是以医疗体制市场化名义进行的.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医疗服务市场应该放开,允许私人医院和公立医院一样自由竞争.经济学家多是努力为之辩护的.上上策:政府、市场、法治并行政府职责+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疗保险+公共选择=未来拿中国为例.除去上上策以外,其余计策,好坏不论,都没有深入的探究未来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公共选择过程.中国社会保障立法至今没有进入快车道,甚至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法.现行的大多数医疗保障政策均是以行政法规和文件的形式实施的,如新医改草案.有评论称其"随便哪一条都是相当地正确",空话太多.虽然描摹的方向都是对的,政府职责、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疗保险这些要素都谈到了,但全都是在画饼,而没有一点诚意是在说做饼,这就让公众无从选择.[详细][评论]上中策:政府、市场并行政府职责+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疗保险=美国、印度拿美国为例.一方面,政府投入占医疗总开支的60%,军费开支比起其来都是小巫见大巫;另一方面,美国医疗也是以高度市场化为特征,病人在选择医疗服务方面拥有极大自由.美国还有几百家私人医疗保险公司.这样一种体制带来了矛盾,多数美国人一面挑剔地骂本国医疗制度"高投入、低产出",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医生和医院赞不绝口.[详细][评论]上下策:政府、保险并行政府职责+公立医院+医疗保险=德国、日本、加拿大拿日本为例.在日本除流浪者之外,很少有无钱治病、有病硬挺的现象,每一个日本国民和在日本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都要加入国民健康保险,交一定数额的保险费,领取国民健康保险证.有病到医院就医,交30%医疗费即可,剩下的70%由医院和居民所在的地方政府结算.[详细][评论]拿巴西为例.拥有约1.8亿人口的南美大国巴西,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巴西实行以全民免费医疗为主的制度.1988年,巴西颁布的新宪法决定,不论种族、宗教信仰和社会经济状况如何,每一个巴西公民都有权利得到政府各级医疗机构的免费治疗.[详细][评论]中中策:政府变小,市场变大政府职责+私立医院+医疗保险=中国江苏宿迁拿江苏宿迁为例."医院领导不再接受行政任命","对公立医院进行拍卖","医院之间互相竞争","政府主导医疗保险事业"等……谓政府变小,只是相对于"管全民免费医疗"的职责变小,但相对于当地医改之前,覆盖医保人口反倒增多.尤为醒目的是,公立医院被全部私营化.[详细][评论]拿国内有些年轻的经济学爱好者的文章为例.他们的市场化,除了反对公立医院的垄断外,就是主张目前这国家基本不买单的状况.他们也许是对国外福利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弊端担忧过甚,而对中国的真实世界缺少必要的认识和体察吧.可能他们不知道,现代医学发展背后的高昂成本,使得无论多富裕的国家,中低收入的国民都无法独自承受.市场天下的结果就是只有富人看得起病.[详细][评论]看病最不贵,局长说真话药价降不下来,谁之错?本期责编:东来Email:622002076@版权声明: 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对一切侵犯版权的行为,腾讯网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下上策:政府垄断市场公立医院+少量私立医院=医改现状拿近些年为例.全国仍有65 %的人群缺乏任何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小病扛着,大病求告无门.自愿性的医疗保险市场也极不发达,医疗领域一直在维持医院的行政垄断地位,无论是开办医院,还是医生执业资格,都由政府控制和管理.大多数医院都在行政上隶属于政府的管理部门.[详细][评论]拿计划经济时代为例.乡村合作医疗也就是"文革"后期有过几年运动式发展,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严重.城里老百姓看病不要钱,单位都能报销,所以就拼了命的去看病,就算没病也尽可能往医院跑,就是为了配些免费药,自己不吃都卖给药贩子.药贩子拿了药就卖到农村.[详细][评论]拿中国古代社会为例.那时候社会上没医院,除了宫里有太医院之外,其他人得了病都得到街坊那里请老中医,或者听祖传偏方,看运气治,治死治活很难讲.因为总有病人,但没有看病的地方,所以各种游医、江湖大夫应运而生.这样的情形,是国家不负责任,加上一个野蛮的市场.[详细][评论]经过比对九种计策,很容易发现:一、医疗领域,政府不可能不履其责.将给人看病完全推与市场,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化,而是政府怠慢了保障国民身体健康的职责——健全社会总要有大量的医院是以非赢利为目的的;二、将九条计策从下往上看,又可以看到,医疗体制到底是应该市场来主导还是政府主导,是场伪争论.市场是否兴旺,与政府是否积极作为,是正相关的.政府独大,或者全靠市场,都不属于上策.我们期待着,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能征求到真知灼见,将医改向"有管理的市场化"推进,成为有法可依的公共选择.4月8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等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方案》明确,三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改进医疗保障服务,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允许...s 中国医改历程1994年国务院启动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由此揭开医改序幕.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SARS的袭击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当年进行了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所得数据令人震惊.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研究报告被披露,其中明确指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2006年9月国务院成立十余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任双组长.2007年1月由卫生部主导制订的医改新方案披露,强调政府主导.该方案引发激烈争议,随后,医改协调小组决定委托6家海内外研究机构独立制定方案.2007年5月底8个独立医改方案接受医改协调小组及国内外专家评议.大部分方案倾向于市场化.2007年7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今年在79个城市试点,2010年覆盖全国.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最新医改方案已形成,并上报国务院.2008年10月国务院新医改方案在网上公示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s 聚焦各国医改模式英国模式政府主导型,资金来源于税收,由国家提供各类医疗保障.这种模式的结果:看病便宜,普及面广,政府投入也较少.美国模式市场主导型,由企业向私人保险公司购买医疗保险.公立和私立医院都在市场上平等竞争,政府除严格监管外,只负责穷人、老人医疗埋单.德国模式雇主和雇员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费,保险机构与医生组织签订合同提供服务.参与讨论主讲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坛主小传李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美国Towson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终身职位).曾在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系、香港工业大学管理系任教,1997年曾担任世界银行政策研究部医疗改革顾问.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卫生经济学、卫生服务管理、老年经济学、社会保障、经济增长理论等.核心提示大国医改,艰难闯关.中国这次新医改,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亮点?在西方各国购买服务实践纷纷失败的情况下,新医改中提出的购买服务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公益性、低成本、高效率,民众对新医改积累了太多的期待,如何防止出现政府买单的市场化? 怎样用最低的成本保障民众健康?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的新医改.我主要谈三个问题:一个是这次新医改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其重大意义.第二个是新医改方案的主要亮点.第三个是在医改落实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尤其是各地已经或即将进行的试点探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发达国家也没能完全解决好医疗问题我们都知道,这次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恰逢世界格局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之际,这是百年难遇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场金融危机深刻地揭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缺陷.而中国已经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模式是在我们丰富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我觉得医改应该说是给探索中国模式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为什么?因为美国模式遇到了困境,仅仅以GDP发展论英雄,不可以再持续了.长期占据全球GDP排行榜首位的美国,依然需要面对高自杀率和高犯罪率、城市环境恶化和国内种族冲突等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如此,以美国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实也没有能完全保障老百姓的健康.美国是医疗费用最昂贵的国家,每年的医疗费用约占GDP的17%,人均医疗费用7500美元左右,但是它没有全民医保,还有近20%的人口没有医疗保障.美国的健康绩效,如人均预期寿命等指标,在发达国家也是排在后面的.美国昂贵的医疗费用不仅没有给所有老百姓带来福利,也成为企业一个沉重的负担.因为美国是主要由企业承担医疗保险的典型,由于医保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不堪重负,波音、通用等公司在此次金融危机前就因此濒于破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在GDP的基础上加入了对健康和教育的度量,共同衡量人类的生活质量.2006年,一些经济学家发起的"新经济基金会",进一步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地球幸福度指数",该指数主要包括主观幸福度、健康水平和人均生态资源依赖量三个组成要素.透过这些更为多元化的发展度量方式不难发现,全民健康是引入度量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最贴近大众民生、最具有社会全面影响的一个发展维度.我觉得,我们中国如果能依靠自己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探索出一条低成本、可持续的医疗保障或者说健康保障模式,就是我们未来能够对人类新的发展模式所做的贡献.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一定是我们未来引领人类发展模式的核心,这也是此次医改的指导思想.所以,新医改可以说不仅仅是解决我们老百姓目前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探索未来发展模式的一个战略举措.中国新医改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亮点大国医改,艰难闯关.中国这次新医改,究竟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亮点?这次医改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简单地说,这次医改实施以后,能让老百姓没病的时候防病,有了病以后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这次医改的第一大亮点,这也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明确从基本制度这个高度来规划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而作为公共产品的制度,必定是覆盖全民的,是公平享有的,而且制度一旦建立就是长期稳定的.就像香港《基本法》,是一个基本制度.那么,基本怎么理解呢?我们一提到基本,好像就是便宜的、不好的、廉价的东西,其实我们应该把这个基本理解成经济适用,也就是根据我们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用最低的成本保证老百姓的健康.而且这个基本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保障人民健康的制度.此次医改明确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最大的亮点.所谓公益性,就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把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作为这次医改要遵循的原则.为什么强调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这是由其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第一,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一般行业相比更为突出,医生在患者面前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患者没有能力"货比三家";第二,医疗需求具有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一旦健康出现问题,总是希望就近尽快得到诊治,因此,医疗卫生领域的产业结构具有自然的地域垄断性,无法实现充分竞争;第三,由于健康和生命的特殊重要意义,患者往往也没有动机做出理性选择;第四,健康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健康是人生存的基本权利,健康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一个社会不能用个人贫富来决定生命的价值.市场竞争可以促进效率的提高,但市场不能自动实现公平.竞争的结果必然是高收入人群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而低收入人群则不能,他们甚至无法得到必要的基本医疗服务.而保障和促进全民健康,既是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使每个人,不论贫富,都能够获得必要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因此,医疗卫生事业必须强调公益性.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这次医改强化了政府的责任,加大了政府投入.医疗领域的许多问题,应该说跟政府责任的缺失很有关系.比如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问题,是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理论上公立医疗机构应该以公益为目的,但是在不合理的机制下,大部分实际上已经成了名不副实的营利性机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扭曲是主要因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供需矛盾日益凸现.但在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制度下,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却相对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只能给政策让医疗机构自己在市场上生存:与企业改革类似的放权让利、允许"创收"的激励措施,使得公立医院主要依靠营利创收生存;"以药养医"机制,导致供给诱导需求和药品价格虚高成为普遍现象;医生的人力资本付出得不到合理回报,导致了医生行为的不规范;医疗机构的营利动机还导致政府对医疗资源的规划失去指导作用,医疗资源向购买力强的地区集中,向获利多的高端技术和设备集中,加剧了医疗服务的不公平性.因此,这次医改强化了政府责任、加大了政府投入,比如未来三年,政府要新增8500亿投入医改,应该说这是一个方向.如何把政府投入真正有效地转化为百姓福利接下来我想跟大家探讨的就是:我们在医改中有哪些关键问题需要注意.我想,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新医改以后"我能不能得到实惠",这可能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把政府的投入真正有效地转化为老百姓的福利.关键词:保方供方二合一.我们现在的医改方案是一个供、需双补的方案,应该说这是针对中国国情的一个务实选择.为什么这样讲?所谓补供方,就是补医院;补需方,就是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理论上讲,保险方一手托两边,既能控制患者,又能控制供方.但实际上,它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却是:第一,对患者来说,有了保险就会有"不花白不花"的想法,也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中国患者这种不愿意吃亏的心理非常明显.第二,对医疗机构来说,如果按服务量进行偿付,那么服务越多偿付越多,比如现在的医保基本是这种方式,医院有信息优势也有积极性多提供服务.患者和医院可以合起来骗保险.当然,保险方也不是傻子,可以用很多方法控制患者和医院.但是,回顾各国走过的路,这些方法效果都不佳.例如,美国设计了治疗指南、处方清单、转诊制度、按病种付费等一整套控制费用的办法,费用还是快速上升.保险加入后的三方博弈过程,就是把保费推高的过程.因为保险方的控制手段都是"堵",而不是"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有效的方式是把保方和供方合二为一.在此模式下,不是按服务量收费,而是按人头进行总额预算.大量经验证明,由于医生具备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及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如果把医生作为一个对立面,想方设法处处提防来监督医生的行为,要么是徒劳的,要么成本太高.所以,把筹资保障和服务提供合二为一,可以作为我国医改的目标模式.关键词:购买服务如何成功.这次我们医改方案提出购买服务,这是个有待慎重探索的问题.购买服务这个理论,其实是英国人艾伦迈娜发明的,她当年是撒切尔夫人医改委员会的主席,是这个理论的发明者,也是实践者.英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内部市场,就是购买服务.应该说英国的实践是失败的,所以她2007年应邀参加国务院召开的医改研讨会的时候,大声疾呼说,你们一定要从当年英国的教训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因为医疗太复杂,购买服务太难了.如果按病种分,现在医疗服务可能得上万种,而且它的边界很模糊.譬如治疗一个感冒,医生可以让你回去喝水,不用做什么检查,但也可以让你做全套的检查,甚至照个CT、核磁共振.所以,就是这个艾伦在当时的那个会议上讲,购买服务成本巨大.艾伦举例说,英国在开始实施购买服务的时候,只有一页纸的合约,一个月以后就无数页了,一年以后一个屋子都堆不下了,购买服务的成本太高.哈佛大学卫生经济学家萧庆伦教授,跟踪了各国购买服务的实践发现,不光英国购买服务没有成功,世界各国的实践都没有成功的案例.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在提出购买服务的时候,可能得好好想一想:我们有什么招能比别人做得好?否则,我们就会重蹈现在发达国家的覆辙:医疗费用不断地上涨而难以控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现在国际上控制成本比较好的国家,通常使用的是直接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因为医疗服务太复杂,你很难控制,太多了,你买不完,而且医生可以"造"出来,这个病明明是普通肺炎,你按病种付费,我就给你升一级,变成病毒性肺炎,我总能有招来对付你.为什么直接提供服务会更有效呢?因为直接提供服务你是换了一个市场,也就是投入品市场,而这个市场是可控的.对医院而言,最大的投入品是医生,这就是为什么各个国家现在都在走向办医院,直接提供服务,这其实是找了一个更可控的方法.你把投入品的市场控制住了,实际上你就把成本给控制住了.所以,我觉得,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得警惕政府买单的市场化,因为政府在大量投入,如果大家都是来想分一杯羹,而不是把这个钱变成老百姓的福利,可能老百姓就得不到多少好处.关键词:体现公益性.这次医改我们很强调公益性.公益性其实就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我觉得,这是我们认识的一个深化.因为对一般领域,我们不需要特别强调公益性,因为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是相一致的.比如做衣服,每个厂商都会想办法用最低的成本做衣服,然后老百姓根据自己的需求用最低的成本买到合适的衣服,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是一致的.医疗则不然.如果我们让医疗机构追求效率最大化,它就会多开药、多检查、多治疗.但是对社会来说,宏观效率就很低了.因为多吃药,不光是老百姓所花的费用高了,而且损害他的健康,所谓是药三分毒.所以,我们这次强调公益性,其实更加强调的是宏观效率,医疗机构的微观效率应该让位于宏观效率.同时,我们也要保障微观效率,这个微观效率应该激发医疗机构如何控制成本,改善服务质量,而不是靠过度提供服务来赢得效率.关键词:信息化控制医疗成本.作为新医改方案八个配套支撑体系之一,信息化建设是此次医改的一个重点工作,医改方案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所谓信息化,就是将病人的信息、医生的信息、财务的信息及医院所有物流的信息进行整合,管理人员可以时时监控医生、医院的行为及病人的健康状态,从而很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模式.美国也将信息化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柱.美国总统奥巴马当选后就承诺实施健康信息化计划,即在5年内通过标准化和电子化全民的健康信息系统,彻底改革美国医疗卫生体系,实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目标.美国政府的这一计划,对我国医改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短期来看,一方面,它是刺激经济的重要策略,可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哈佛大学、兰德公司等研究机构认为美国这一计划在5年间至少需要投入750到1000亿美元,用于健康信息系统开发、硬件设施建设以及人员培训,创造21.2万个工作机会.另一方面,它也是医疗改革的关键环节.通过信息化实现对医院和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将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直接让老百姓受益.由于生命无价、信息不对称等医疗领域的特殊性质,过度医疗、重1949年~1978年,我国建立起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组成的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我国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4年,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