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习孟二冬教授心得体会
学习孟二冬事迹有感
精选范文:学习孟二冬事迹有感-平凡中的伟大[两篇](共2篇) 今年的4月22日,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在这一天,一位很普通的教师离开了我们,而就是这一位淡泊名利的学者,朴实无华的师者,意志顽强的病者,却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念和思考。
人们怀念他,赞美他。
胡锦涛总书记在6月9日满怀感激地给孟教授的女儿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充满感情地感谢这位教师,高度地赞扬这位教师,他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做出什么了不起的壮举,但他却是所有教师的楷模,是一位“既有风骨又充满灵性”的“平凡英雄”,是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他就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老师。
孟二冬教授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高校教师的职责。
他看似平凡的事迹中折射出的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淡泊名利、以学问为乐的境界,一个教育工作者矢志育人、乐观豁达的品质,一名党员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
治学,孟教授信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少人问津的学术领域甘于寂寞,潜心治学,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就。
正如他的导师袁行霈教授所说,从《中国诗学通论》到《千古传世美文》,从《陶渊明集译注》到《中国文学史》,洋洋4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都像他的为人一样厚实可信。
为师,孟教授以三尺讲台为舞台,教授学生全身心投入,备课一丝不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风范令人感动。
他对授业的严谨,对学生的关爱与牵挂,无不显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师道魅力。
当他在图书馆怡然自得时,当他在学生的作业中夹上密密麻麻的纸条时,当他在病榻上还牵挂着远方的学生时,那种火热的生活激情和深重的责任感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人。
孟教授心甘情愿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在艰苦的贫困地区依然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强忍病痛给学生上课。
他在一年之内经历了三次重大手术的折磨,但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积极向上,即使在他与死神最近的日子里,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孟二冬:真正的学者—孟二冬事迹学习心得
孟二冬:真正的学者—孟二冬事迹学习心得孟二冬:真正的学者—孟二冬事迹学习心得教师心得体会孟二冬:真正的学者—孟二冬事迹学习心得心得学习学者真正孟二冬事迹今天学校授予孟二冬老师优秀党员和优秀教师称号,我们作为孟老师的同事,感到鼓舞和骄傲。
孟二冬老师是我们身边的英雄,非常平凡,以至于报上登出他的事迹,集中做大量宣传,我们多少感到有些惊异,有点突然。
因为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或重大影响的成就,从不抛头露面,连学术会议都极少参加,甚至可能系里有些老师还不认识他。
但你仔细品味孟老师的为人为师,能体会到他在平常生活中呈现的人格的魅力。
象孟二冬这样的老师,中文系有不少,在北大许多院系也不少。
可以说,孟二冬同志是北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的品格。
孟二冬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他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他在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孟二冬的事迹唤起我们重新观察思考北大校园里学者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
我想,这是孟二冬的意义。
当前媒体大量报导孟二冬,对北大是好事,但我认为报导宣传应当有度,有北大的特点,有学者的特点,实事求是,不必放大。
希望通过对孟二冬事迹的表彰,让外界了解北大,了解当代学者特别是人文学科学学者的状况,同时彰扬北大的正气。
三天前我们在这里开会庆祝北大中文系建系95周年,是比较低调的务实的庆祝,没有邀请来宾,也没有花篮标语,但我们谈到了孟二冬,谈到了北大中文系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我们把学习孟二冬作为发扬北大中文系系格和学风的一件大事,一种新的动力。
下面我谈谈自己对孟二冬的理解,也是我的学习心得吧。
第一,孟二冬是学问中人。
学问对于孟老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恰切地说是“职志”,是他的追求,他的习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精神境界。
有些人对做学问的人往往不理解,特别对人文学科,认为那不赚钱,没有直接的效益,有什么用?值得把那么多精力投进去吗?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问特别是人文学科已经被边缘化了,现在报考文史哲的学生就很少,很多人都敬而远之。
学习孟二冬事迹有感
学习孟二冬事迹有感学习孟二冬事迹有感今年的4月22日,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在这一天,一位很普通的教师离开了我们,而就是这一位淡泊名利的学者,朴实无华的师者,意志顽强的病者,却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念和思考。
人们怀念他,赞美他。
胡锦涛总书记在6月9日满怀感激地给孟教授的女儿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充满感情地感谢这位教师,高度地赞扬这位教师,他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做出什么了不起的壮举,但他却是所有教师的楷模,是一位“既有风骨又充满灵性”的“平凡英雄”,是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他就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老师。
孟二冬教授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高校教师的职责。
他看似平凡的事迹中折射出的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淡泊名利、以学问为乐的境界,一个教育工作者矢志育人、乐观豁达的品质,一名党员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
治学,孟教授信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少人问津的学术领域甘于寂寞,潜心治学,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就。
正如他的导师袁行霈教授所说,从《中国诗学通论》到《千古传世美文》,从《陶渊明集译注》到《中国文学史》,洋洋4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都像他的为人一样厚实可信。
为师,孟教授以三尺讲台为舞台,教授学生全身心投入,备课一丝不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风范令人感动。
他对授业的严谨,对学生的关爱与牵挂,无不显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师道魅力。
当他在图书馆怡然自得时,当他在学生的作业中夹上密密麻麻的纸条时,当他在病榻上还牵挂着远方的学生时,那种火热的生活激情和深重的责任感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人。
孟教授心甘情愿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在艰苦的贫困地区依然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强忍病痛给学生上课。
他在一年之内经历了三次重大手术的折磨,但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积极向上,即使在他与死神最近的日子里,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学习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孟二冬教授,一个为人师表、道德高尚的人。
斯文有传,学者有师。
作为一名教师,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着师者的博大、尊严与热情。
孟二冬教授,一位沉得下来、钻得进去的学者。
他又是一位甘为人梯的教学者。
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
在他痴情的讲坛上,孟二冬教授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
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斗志昂扬的勇士。
在他的生命遭遇到残酷的病魔时,人性的可贵与辉煌愈加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他的生命之河,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急流险滩,永远保持着一份让人心仪的恢宏而又恬静之气。
他在认识他的、不认识他的所有人心中注入了一股震撼与力量。
我要以孟二冬教授为榜样,自觉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开拓进取,努力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具体如下:一、热爱学生爱学生就要努力教好学生,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为了获取学生的心,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我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和学生打成一片,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心声。
思想上关心他们的进步,学习上细心地指导,生活上热心地照顾,遇到困难时耐心地帮助。
记得有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刚转学到我班那阵子,动不动就喜欢和同学吵架。
我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内心其实非常孤独,打架无非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为了帮助这个孩子,我将他委任为小干部,暗中出主意教他带领同学们开展活动,让他慢慢融入班集体的怀抱里。
在父亲生活上照顾不到的地方,我也细心地承担了下来。
父亲由于生活的漂泊,经常不能按时来接孩子回家,于是,我这儿自然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经过一年多地努力,孩子封闭的心扉终于打开了,他的思想、行为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从孩子身上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不仅要把爱带给孩子们,我们更要教会孩子们如何奉献爱。
二、忘我学习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成为一个会学习、会创造的人。
陶行之先生曾讲过: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偶一停留,就要落伍。
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文档2篇
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文档2篇Learning the deeds of Professor Meng Erdong of Peking University编订:JinTai College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文档2、篇章2: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的心得体会文档篇章1: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文档开学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孟二冬同志的事迹,全体教师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礼,他高尚的师德,乐于奉献的精神震撼了我们每一位教职工。
我们作为孟老师的同行,感到鼓舞和骄傲。
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平凡与崇高。
他是广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的品格。
世界上有一种力量,看不见,听不着,却可以打动人心,感化世界。
这是一种师道的力量,是我们这个社会传承已久的精神血脉。
孟二冬教授是一个为人师表、道德高尚的人。
“斯文有传,学者有师。
”作为一名教师,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着师者的博大、尊严与热情。
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沉得下来”“钻得进去”的学者。
他又是一位甘为人梯的教学者。
“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
”在他痴情的讲坛上,孟二冬教授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
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斗志昂扬的勇士。
在他的生命遭遇到残酷的病魔时,人性的可贵与辉煌愈加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他的生命之河,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急流险滩,永远保持着一份让人心仪的恢宏而又恬静之气。
优秀范文: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4篇
优秀范文: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优秀范文: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精选4篇(一)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孟二冬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定地为人民服务。
学习他的先进事迹,让我深受鼓舞和启发。
首先,孟二冬同志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奋发向前、不怕困难的精神。
无论是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还是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工作之中。
他的事迹告诉我,只有永不停歇地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其次,孟二冬同志一直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深入基层,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和群众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成为了他们的亲人和朋友。
这一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勇于为他们甘愿奉献。
最后,孟二冬同志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他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不断努力。
他的学习态度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学习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民对我们共产党员的期望和信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人民的期望,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向孟二冬同志学习,保持奋发向前、勇于担当的精神,坚持为人民群众奋斗,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以孟二冬同志为榜样,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一定能够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优秀范文: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精选4篇(二)在我参加孟二冬教授的学习课程后,我不禁感叹他的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和非凡魅力。
孟二冬教授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亲切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我。
关于孟二冬教授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
关于孟二冬教授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 关于孟二冬教授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精选2篇(一)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他在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
在我与孟二冬教授的交流学习中,我从中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他的学习心得体会:首先,孟二冬教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讲授的课程中,既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又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索。
他强调说,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他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用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学习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孟二冬教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他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他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并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结合运用。
通过他的教诲,我明白了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学科知识,还要有很好的思维和行动能力,以应对日后的挑战和发展。
再次,孟二冬教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并鼓励他们积极发展和运用这些优势。
他强调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潜能,只有发现和善于运用,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他总是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度,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在班级中展示和交流。
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更加意识到个性的重要性,鼓励我积极发展和运用自己的优势,以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总的来说,孟二冬教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对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都影响我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通过与他的交流学习,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念,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关于孟二冬教授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精选2篇(二)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关于孟二冬教授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
关于孟二冬教授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On Professor Meng Erdong's learning experience 编订:JinTai College关于孟二冬教授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关于孟二冬教授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章2: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文档篇章1:关于孟二冬教授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这些年来,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和突出的现象了。
为此,教育部三令五申,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
前不久,教育部又强调指出,教授两年未给本科生授课,其“教授”称号将被取消。
教授不上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不能上课、不必上课和不愿上课。
所谓“不能上课”,就是指教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或因担任科技攻关重任、或因跑课题和申请科研经费,或因带研究生较多,或因社会兼职不少、社会活动频繁,而分身乏术,无暇他顾。
如xxx大学校长纪宝成就认为,我国目前的研究经费申请,评审太复杂,过程太琐碎,因此耗费了教授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再如教授带研究生的问题,某些学校每名博导平均要带上七、八名研究生。
连给研究生上课的时间都难以保证,更不可能给本科生上课了。
至于教授,特别是名教授因社会兼职过多,而在精力上应付不过来,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以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季羡林为例,其实“职”虚“衔”,加起来多达200多个。
他面对“开会专业户”的困境,不得不找“窍门”。
开会期间,除跟着别人鼓掌之外,以“四分之三”的时间来思考学术问题(季羡林逾90高龄,已经不属必须上课之列)。
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
精选范文: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共2篇)从xx年秋季一直到现在,学习孟二冬老师先进事迹之风长盛不衰。
为什么孟二冬老师能带给我们如此大的震撼呢?为什么他的事迹能有如此大的激励力量?他的精神里面到底蕴藏着多少宝贵的财富,告知了我们什么呢?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优秀教师。
孟二冬老师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孟二冬老师是边做研究边教学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怠慢了任何一个方面。
他在研究成果方面硕果累累,他不记名利,不顾个人得失,遵循着“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座右铭。
孟二冬老师花费7年时间写就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令人深有感触。
虽然他研究的是几乎无人问津的学术角落,但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在别人感觉枯燥无味的领域,他却能潜心研究,而且还乐在其中,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在学术界少数人弄虚作假、互相攻击的污浊空气中,孟二冬老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加难能可贵。
即使他不去支教石河子,即使他没有病倒在讲台上,他也是一个用人格感动社会的高尚的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孟二冬老师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
他尽职尽责,把三尺讲台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当作自己的理想;他就象一只辛勤的蜜蜂,把自己毕生的精华都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祖国的未来!当他在石河子大学支教时,当乒乓球大的肿瘤卡在孟老师嗓子里面的时候,他还在讲台上带着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可是,此时,孟老师却忍受着多大的痛苦啊!孟老师是在珍惜着讲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支教机会,他深爱着同学们,深爱着边疆的教育事业。
在回北京治病的时候,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巨大磨难的时候,他还在挂念着新疆的学生。
在北京的病床上,孟老师仍在工作,他仍然在辅导自己的研究生,不愿意因为他的病而耽误学生。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
学习孟二冬教授心得体会
学习孟二冬教授心得体会学习孟二冬教授心得体会1这些年来,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和突出的现象了。
为此,教育部三令五申,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
前不久,教育部又强调指出,教授两年未给本科生授课,其“教授”称号将被取消。
教授不上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不能上课、不必上课和不愿上课。
所谓“不能上课”,就是指教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或因担任科技攻关重任、或因跑课题和申请科研经费,或因带研究生较多,或因社会兼职不少、社会活动频繁,而分身乏术,无暇他顾。
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认为,我国目前的研究经费申请,评审太复杂,过程太琐碎,因此耗费了教授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再如教授带研究生的问题,某些学校每名博导平均要带上七、八名研究生。
连给研究生上课的时间都难以保证,更不可能给本科生上课了。
至于教授,特别是名教授因社会兼职过多,而在精力上应付不过来,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以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季羡林为例,其实“职”虚“衔”,加起来多达200多个。
他面对“开会专业户”的困境,不得不找“窍门”。
开会期间,除跟着别人鼓掌之外,以“四分之三”的时间来思考学术问题(季羡林逾90高龄,已经不属必须上课之列)。
另外,说到大学校长,无一例外都在“双肩挑”:一肩挑学校管理,一肩挑科研教学。
事实上,繁重的管理工作大大挤压了他们科研和教学的时间。
所谓“不必上课”,就是“教授”的职称一旦到手的人,就可以不受“课时任务”的约束了。
退一步说,即使有些学校对教授仍有课时要求,但是科研时间可以折算成课时的规定,又让这一要求落空。
所谓“不愿上课”,有观念影响和利益驱动两重因素。
观念方面,某些高等院校重科研、轻教学。
在一些学校流传着这样的看法:“一流”教授搞科研,“二、三流”教授搞教学。
于是,有的教授担心被人视为“二、三流”教授而不愿上课。
利益驱动方面,如做课题与上课的收入就存在明显差距。
上海交大校长谢绳武在有关会议上说过,一般从事教学的教授的年薪为七万元左右,而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年收入可达50万到60万元。
读孟二冬事迹有感心得体会三篇
读孟二冬事迹有感[心得体会]三篇工作了十几年,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读了不少,报告也听了很多,可读了孟老师的故事后,感觉和以往的模范人物有所不同。
我们当然也能从孟老师身上找到他们的影子,比如认真敬业,有爱心和责任心,讲奉献,甚至疾病缠身最终为事业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也很相似。
但从孟老师的故事里我也有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喟。
相信我的感受应该能和21世纪崇尚以人为本的学生和教师以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产生共鸣,是期待我们的偶像身上应该具有的品质。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正如孟老师所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应以自己每节课的认真准备教会学生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以自己对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尊重教会学生尊敬生命,以自己在业务上的不断钻研和学习教会学生尊重知识,通过发现学生身上不显眼的优点增强其信心,通过不断的鼓励培养其拥有乐观的精神面貌。
其次也要扮演好家长的角色,通过和自己子女的交流和教育,由此及彼,更好地理解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需要,有的放矢的同时也能争取相应的帮助,以期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教师是个需要良心的职业。
每天的一节课就是一次良心的考验。
学生是最公平的法官,在他们那有付出就有收获,不劳则无获,一切都无所遁形。
孟老师以生命为代价向我们展示身教胜于言教的意义,树立了一个新时代的有血有肉的丰满的阳光的教师形象。
此地无声胜有声。
我们应该继承孟老师的遗志让孟老师的精神在我们身上继续延续,惟有此才是对孟老师最好的纪念。
作一名像孟二冬教授那样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作者:xiaoli范文来源:原创点击数:0更新时间:20__-11-15 近段时间,孟二冬教授的事迹报道我多次看到、聆听,每次都很感动。
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的教师,我要学习他对事业的执著,对学术的严谨,向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目标奋进。
首先,“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一生淡泊名利,一心教书育人。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优秀范文: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
优秀范文: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孟二冬先进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不仅在学业上表现出色,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帮助了很多人。
他的事迹使我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成绩,更是为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一名学生,我也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游刃有余地应对。
孟二冬同学在学习上常常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不仅努力学习课本内容,还勤于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和竞赛活动。
他的努力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还激发了周围同学的学习热情。
通过观察他,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不断前行。
除了学业之外,孟二冬同学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挤出时间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为他们筹款购买学习用品。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和敬佩。
看到他为别人着想、舍己为人的行为,我决心要向他学习。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让我意识到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肩负起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社会活动中,我们都应该秉持着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总之,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我会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也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3年学习孟二冬心得体会
2023年学习孟二冬心得体会学习孟二冬心得体会(2000字)作为一名学生,在我人生中的学习道路上,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教育家。
其中,孟二冬先生是我非常佩服和喜欢的一位学者。
通过研究他的学术成果和听他的演讲,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于学习和教育的独特见解和深刻认识。
在2023年的学习中,我结合孟二冬先生的理念,感悟到了一些学习的真谛和身心的成长。
首先,我学习到了坚持不懈的力量。
孟二冬先生在多个演讲中强调了学习的持续和坚持。
他认为,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深入学习,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收获和成就。
在2023年,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各种困难,我曾一度感到力不从心。
然而,正是孟二冬先生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着我,让我重新找回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我决定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在各个学科上的成绩稳步提高,并且对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其次,我学习到了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
孟二冬先生在他的研究中强调了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2023年,我开始主动参与各种实践项目,积极寻找机会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例如,我参加了学校的科研项目,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验中。
通过这种体验式学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还更好地理解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我的学习效果,也为我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此外,我还学习到了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孟二冬先生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在2023年的学习中,我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我会针对学习中的问题或疑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不满足于表面的答案。
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创新项目,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我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进行思考和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孟二冬生前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师。
XX年3月,孟二冬从日本教书回来不久,就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
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
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
XX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
孟二冬的一生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的,都不过是一些平凡的事情。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孟二冬每天从事着高校教师的平凡工作,读书、写作、教书、育人。
“做平凡的人是有意义的”是他秉持的一个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是他的追求。
诚如北大一名教师所言,品读孟二冬教授的事迹,其“亮点”不过是一些平凡的“坚守”精神: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追求,坚守自己的师德,坚守自己的生活。
然而,正是在这普通、平凡的坚守中,他为我们展现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为我们诠释了如何为师、怎样为师。
他的这种平凡与坚守,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省思与学习。
学习孟二冬教授,就要学习他甘于淡泊、严谨治学、为追求学识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的职业精神。
孟老师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
他埋头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撰写了多部学术著作,其中,用7年时间写出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是一部难能可贵的资料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孟二冬教授的可贵在于,他不为外面喧闹的世界所干扰,甘坐“冷板凳”:“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为了治学,他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起上下班,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
孟二冬的这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甘于寂寞、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023年学习孟二冬心得体会
2023年学习孟二冬心得体会学习孟二冬心得体会____年,我在学习过程中深受孟二冬的影响和启发。
孟二冬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他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造诣。
通过学习孟二冬的理论和实践,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一、全面发展孟二冬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他认为人的身体、智力、情感、道德等各个方面都应得到发展。
在学习中,我也深感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单纯追求成绩和知识的堆积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身体,培养情商等等。
在实践中,我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既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又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
同时,我也注重锻炼身体,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全面的发展让我感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二、多元思维孟二冬鼓励多元思维,他认为思维的多样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学习中,我逐渐学会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
不仅要有逻辑思维,还要有创造性思维,要学会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常常运用思考导图、头脑风暴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更加科学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多元思维的运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方法。
三、批判性思维孟二冬非常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他认为要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思考的能力,要让他们学会分析、评价和判断。
在学习中,我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以客观的态度分析问题,从中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方案。
在写作和表达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辩证思考,不仅看问题的片面性,还要看问题的整体性。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自主学习孟二冬倡导自主学习,他认为学生应该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掌握学习的节奏和方向。
在学习中,我逐渐学会了自主学习。
我不仅注重课堂学习,还注重自主扩充知识面。
教师学习孟二冬,方永刚教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word文档
教师学习孟二冬,方永刚教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习孟二冬,方永刚教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平南镇三中黎航孟二冬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骨干教师。
1991年考取袁行霈先生博士生,1994年毕业后留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
XX年4月至XX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两年。
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陆续出版了《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登科纪考>补正》、《陶渊明集译注》、《韩孟派诗传》、《中国诗学通论》等多部重要论著,发表《中国文学的乌托邦理想》等多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400多万字,获国家图书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XX年3月,孟二冬同志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
他非常珍惜支教的时光,努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奉献给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
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坚持上课。
随着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不得不在课堂上用起麦克风。
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
”在师生们的再三要求下,他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病情作出了“禁声”的医嘱,但他第二天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
XX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在同学们的掌声和感动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在先后经历三次大手术后,仍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
在大学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高校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
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学习孟二冬教授心得体会
这些年来,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和突出的现象了。
为此,教育部二令五申,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
前不久,教育部又强调指出,教授两年未给本科生授课,其“教授”称号将被取消。
教授不上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不能上课、不必上课和不愿上课。
所谓“不能上课”,就是指教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或因担任科技攻关重任、或因跑课题和申请科研经费,或因带研究生较多,或因社会兼职不少、社会活动频繁,而分身乏术,无暇他顾。
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认为,我国目前的研究经费申请,评审太复杂,过程太琐碎,因此耗费了教授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再如教授带研究生的问题,某些学校每名博导平均要带上七、八名研究生。
连给研究生上课的时间都难以保证,更不可能给本科生上课了。
至于教授,特别是名教授因社会兼职过多,而在精力上应付不过来,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以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季羡林为例,其实“职”虚“衔”,加起来多达XX年薪为七万元左右,而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年收入可达50万到60万元。
两相比较,
有些人就会争着上科研项目,而不愿搞教学。
再如校内上课与校外上课的收入差距就更大了。
教授在本校给本科生上课,是其本职工作,大都只有一点课时补贴。
而到外面“走穴”,却可凭十分丰厚
的“开口费”而致富。
如应邀去某大企业高
级管理人才培训班讲课,或者去考研培训班面授应考“机宜”,出马一次的收入,相当于本人月工资的几倍或十几倍。
因此,不少学校到校外“走穴”者多,在校内上课者少。
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都想拿起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遏制住教授不上课的势头。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其“对策”表现在“逃课”、“代课”、“混课”几个方面。
课表上已有安排,到时无人上课,这称为“逃课”;课表上安
排的是某教授上课,进课堂的却是某教授的研究生,这称为
“代课”;不备课就进课堂,东拉西扯,这称为“混课”。
有
的人因“走穴”在外,在天上飞来飞去。
常常是从机场出来,就直奔课堂。
“有些任课‘名师’一上课就说‘我刚下飞机’,然后就开始谈他这次出去的所见所闻,或者随便翻翻他电脑中的材料,一节课很快过去了” 。
教授不愿意和不认真给本科生上课,其负面效应不小。
作为教授,“教书育人”是其首要职责,不愿或不认真上课,是严重失职。
作为学校,教授是珍贵的教学人才资源。
教授不上课,造成高级人才的大浪费。
作为学生,一度对名师的向往就会落空,在大学所学知识也必然受损。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这句话有一个前提,就是“名师”必须面对面地给学生传授知识。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名师云集。
如闻一多、朱自清等名教授、大学者都亲自给学生上课。
西南
联大日后涌现出一大批栋梁之材,多因名师当初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步青、谷超豪等享誉全国的教授都坚持为大学本科生上课,近年来,有一个人的名字通过媒体报道,被人们广泛传颂。
他就是北大教授孟二冬。
孟二冬的学术专著《登科纪考补正》,被业内专家
认为是近些年来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他的教学态度和业绩更是有口皆碑。
北大要经常派人去“对口支援”单位一一新疆石河子大学。
孟二冬受派于XX年3
月1日起,到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支教。
除了给2002级138
名本科生讲授《唐代文学》必修课外,还为该校中文系教师开了《唐代科考》选修课。
到任不久,因声音嘶哑而就诊,竟被确诊为喉癌,医嘱必须“禁声”。
可他全然不顾自己的
病情,硬撑着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这次支教任务。
他以渊博的学识滋润了学生,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学生,从而受到学生的崇敬和爱戴。
孟二冬是一面镜子,我们应对着这面镜子找出自己的差距;孟二冬是一个榜样,我们应像他那样教书育人。
至于前面提到的,在课堂上喜欢以“我刚下飞机”为开场白的某教授,应当明白乘飞机“走穴”,无准备上课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请再不要拿“我刚下飞机”说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