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历史总复习习题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doc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主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
②水稻
会制造陶器; 会制作简单的 玉器和原始乐
干栏式房 屋
器
普遍使用磨制
半坡原始 距今约五陕西西安 居民 六千年 (黄河流域)
粟
石器;能制造 ③半地穴 彩陶;会纺线、 式房屋
织布、制衣
考点3 华夏之祖 6年2考
炎黄战蚩 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和炎帝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
尤
败蚩尤部落,后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考点5 西周的分封制
西 周 分 封 制
目的
为了①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 屏周)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③亲属和功臣
内容
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
子作战
作用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对全 国的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毛泽东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
材料二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 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 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 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2012.34 二十万年 的山洞
用②天然_火,会保存火
种;过③群居 生活
提示►我国境内三大远古居民的特点:元谋人——已知最早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血缘氏 族。
考点2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 农作物 生产生活状况 住房
使用磨制石器;
河姆渡原 始居民
距千今年约七浙姚流江域(①长) 余江
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速查 模块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练习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主题标准要求内容中华文明的起源Ⅰ级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炎帝黄帝尧、舜、禹Ⅱ级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文化遗址中国原始农耕文化遗址中国古史传说Ⅲ级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中国远古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Ⅰ级夏朝的建立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商朝的建立西周的建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司母戊鼎都江堰Ⅱ级早期国家的制度早期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孔子百家争鸣Ⅲ级早期国家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时代特征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
中华文明遍布各地,呈现了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炎、黄作为传说人物成了炎黄子孙的人文始祖,反映这一时代的巨大进步。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
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时空坐标重难点突破1.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是经过整理、加工而成的,与史实有出入,掺杂了艺术手段,需要考古证实。
史实是真实可靠的客观事实。
传说不等于史实,传说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表现(1)经济上:铁犁牛耕逐渐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封建经济发展。
(2)政治上:诸侯争霸兼并,各诸侯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3)思想上:学术下移,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3.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之策(1)儒家:实行仁政、以德治国、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主要治国方法。
中考历史(山西)总复习练习:主题01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主题01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 (17·百校联考三)在研究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时,小丽和同学们针对下面几幅图片展开对北京人生活的讨论,你认为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①会制造粗略的石器②北京人已经可以直立行走③他们的面部保留有猿的特征④北京人已经掌握了原始农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 (17赤峰)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A. 自然条件B. 生活习惯C. 生产工具D. 劳动技术3. (17·恩施)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图所示的遗迹、文物等适合研究中国原始农耕居民生产状况的是(B)4. (17·百校联考一)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
对下列图片中历史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B)A. 图一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实物证据B. 图二证明了中国历史上确有黄帝这一人物C. 图三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D. 图四说明春秋时期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5. (17·太原中考毕业综合测试三)“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为小康。
”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于(A)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6. (17·考前适应性训练)对血缘、制度、价值取向和家国的认同,便是对文化的认同。
“西周”所处的时代,体现出这些文化认同的主要特征是(A)A. 封邦建国、制礼作乐B. 社会变革、百家争鸣C. 国家分裂、民族交融D. 皇权强化、闭关锁国7.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A. 巩固周王统治B. 保证国家兵源C. 分割诸侯权力D. 保证国家收入8. (17·黄石)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
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D)A. 禅让制B. 世袭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9.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中考历史基础梳理(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课件(有答案)
考点梳理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6-
◆考点4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变革体现在:奴隶制变成封建制) 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的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 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要废除奴隶主 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统治,所以进行改革。 变法效果最为显著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 商鞅变法的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根本目的:巩固地主阶级统治。
考点梳理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2-
中考真题 【例2】 (2016· 广东)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 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 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 始居民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思路分析】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信息“距今约6 000年”“生活在我 国黄河流域”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点评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特点。
真题演练
-26-
11.(2011· 广东肇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 A )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 田宅 ④建立县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D.①④ 解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战; 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 12.(2011· 广东河源)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效果最显著、影响最大 的变法。商鞅变法的重大意义是 ( B ) A.为齐桓公称霸打下基础 B.使秦国富强起来,为统一打下基础 C.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D.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解析:商鞅变法的重大意义是使秦国富强起来,为统一打下基础。 为齐桓公称霸打下基础的是管仲改革。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使成 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 合。
中考历史 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精
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精练精析一、选择题1.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
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2.下面是对北京人小毛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早上,小毛独自一人在原始森林中射死了一头野兽B.中午回家后,小毛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C.下午,小毛用陶罐蒸出香喷喷的小米饭D.晚上,小毛与大家共同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3.(2012·连云港模拟)小明在网上搜索“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
由此你能判断小明搜索的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C.北京人遗址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5.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B.涿鹿C.长平D.城濮6.(2011·烟台学业考)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
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
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大禹7.每年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两会”代表都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
以下制度中,体现朴素的民主观的是 ( )A.禅让制度B.世袭制度C.分封制度D.册封制度8.“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这种状况始于 ( )A.尧B.舜C.禹D.启9.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
其中“?”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B.武王伐纣C.平王迁都D.西周灭亡10.(2012·昆山模拟)《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篇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练习
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本单元知识脉络【阶段特征】上古时期,我国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类,他们在自身生存和与自然斗争中慢慢聚合并制造工具、发展生产,这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国家的形成和阶级的出现使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时期。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铁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地主阶级出现,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
青海中考考点突破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识记)【易错易混】(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发现的最早人类,而不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已经会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1)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知识拓展】正确理解“传说”和“史实”(1)古史传说没有遗址、文物等加以印证,只是人们口头相传,在传说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错误。
而史实则可以用遗址、史书等加以说明,更具说服力。
(2)炎帝和黄帝(反映中华民族雏形的形成)→尧舜的“禅让”(国家萌芽的出现)→大禹治水,都是传说时代。
商,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起兵推翻夏建立商朝,定都于亳盘庚迁殷,商前期多次迁都,直到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商朝又称殷商)商的统治区域,东到海滨,西至陕西西部,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西周,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讨伐商纣,双方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天子作战作用,(1)积极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消极作用:随着周王室的衰落,他们乘机称雄割据,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灭亡,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终于发生了国人暴动。
数十年后,公元前711年,西周灭亡【易错易混】(1)禅让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 会变革
•考纲要求: 址等原始农耕 文化的特征
•2、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3、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 会变革
•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 会变革
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 会变革
•4、商鞅变法
•①奖励生产 •②承认土地私有 •③奖励军功
•商 鞅
•富国
•强兵
•④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⑤推行县制 •⑥统一度量衡
•加强 中央集 权
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 会变革
• “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 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 行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 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2010·南京)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 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右图。该变 法发生在何处 •A.①B.② C.③ D.④
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 会变革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 会变革
• 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 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 富无所芬华”。
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 会变革
战国七雄实力比较
•战国初期,秦国偏处西边, •国小力弱,不受各国重视。
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 会变革
•◆(2010·衡阳)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 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2016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3.商鞅变法
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其性质是地主阶级性
质的改革。通过这些变革逐步确立了封建主义制度,逐步确立了地 主阶级的统治,逐步形成了封建主义社会。
商鞅变法对今天改革的启示:(1)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是推动社会
进 步的 强大 动 力; (2) 改革不是一帆 风顺 的 ,改革 过程中会有不少 困 难和危 险; (3) 商鞅在 变 法中 ,能 够 取信于民 , 所以得到人民的
信任是改革成功的前提;(4)青少年要学习商鞅勇于变法创新、不畏
艰难的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 . (2015 ,东营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下列遗址中
,可为这一结论提供证据的是( D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2014,广东)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
,提倡法治;他的思想后来成 为秦朝的治国指导思想。墨家:代表人物
墨子,代表作《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兵 家:代表人物孙武,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处于基本相同
的发展阶段——母系氏族;(2)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3)以农 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4)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陶器,种植
国家。
3.山顶洞人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距今约3万年,仍用打制石器, 但已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已进入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
社时期。
考点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始农耕生活
1.半坡聚落
距今约6000多年,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住在半地
穴式的房屋,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彩陶 ,会纺线、织布、制衣,种 植粟。它是黄河流域氏族聚落原始农耕的代表,属于母系氏族。 2.河姆渡聚落 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种植水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知识导航+专题通关)课件 新人教版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gàikuò)指出 其主要措施。 提示:事件:商鞅变法。 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 基础的。 提示:改革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或经济得到发 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2.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从生产工具、生产技术、阶级关系 到社会制度的革新等方面,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转型。
第三页,共24页。
【复习策略】 分析总结近三年的中考真题,复习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内容: 1.一次重要改革:商鞅变法,从时间、内容和作用方面把握。 2.两个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从生活地点(dìdiǎn)、生产
第十四页,共24页。
(4)材料(cáiliào)三中“天下为家”局面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 现与哪一制度有关? 提示:启。世袭制。 (5)材料(cáiliào)四反映的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十五页,共24页。
【备选史料】西周的分封制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 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wúfēi)事者…… ——《孟子·梁惠王下》 材料二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 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 中肩。
第二十四页,共24页。
第九页,共24页。
【培优训练】 主题探究 生产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 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chuàngzào)了灿 烂的中华文明。今天,请你跟随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一起探 索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足迹。
中考历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真题体验·把脉中考知识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2016·郴州学业考)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早期人类遗址。
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北京周口店……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可知B符合题意,A、C、D与此无关。
故选B。
2.(2016·衡阳学业考)“稻花香里说丰年”。
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
故选B。
3.(2016·聊城学业考)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故选D。
【拓展延伸】古人类能够过定居生活的条件(1)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
(2)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
(3)会建造房屋,会挖掘水井等。
4.(2015·烟台学业考)2015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
自上映以来全国各地观众反响强烈,剧中提到黄帝被尊称为( )A.治水英雄B.人文初祖C.兵家鼻祖D.一代天骄【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训练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右面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
D.浙江境内
2.[2015·娄底]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3.2014年4月5日举行的轩辕黄帝公祭典礼,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下列人物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炎帝B.尧
C.舜D.禹
4.[2015·苏州]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
C.周朝D.秦朝
5.《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
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B.禅让制
C.世袭制D.郡县制
6.[2015·株洲]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齐桓公B.晋文公
C.楚庄王D.越王勾践
7.[2015·大庆] 2015年是我国农历乙未年(羊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羊”字()
A B C D
8.[2015·玉林] 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
C.西周D.东汉
9.[2015·眉山]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10.[2015·桂林]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孟子B.墨子
C.庄子D.韩非子
11.[2015·重庆]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
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2.[2015·聊城]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13.下图所示的六个字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
它主要来自于()
某地二王庙书法石刻“深淘滩,低作堰”
A.河姆渡聚落建造房屋的思路
B.尧舜时期筑堤堵水的方法
C.商朝青铜铸造的巧妙构思
D.李冰修筑都江堰的治水思想
14.[2015·菏泽]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
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15.[2015·益阳] 读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填写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16.[2015·山东]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
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1.B[解析] 本题通过化石复原图,考查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抓住“猿人”及其体质特征,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判定为北京人。
2.D[解析] 抓住关键词语“米饭”“江南”。
联系浙江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判定正确选项为D。
3.A[解析]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年代尺运用和理解能力。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5.A[解析] 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主要有鲁、燕、齐、晋等。
6.D[解析] 吴越争霸期间,越王勾践被吴王阖闾臣服,他卧薪尝胆,十年后最终打败吴国,实现复国强大的梦想。
7.B
8.B[解析] 从关键词语“殷”判定为商朝。
9.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能力。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教育公平”。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A是教学方法;B是学习方法;C是教育对象,最能体现教育公平;D不是教育思想。
10.B[解析] 在诸子百家中,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11.D[解析] 图片显示如下信息: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纺轮。
联系所学知识,D项符合题意。
12.A[解析] 商朝文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甲骨文;二是青铜铸造业。
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时期,推广于战国时期。
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
13.D[解析] 本题考查识图能力。
根据题中“二王庙”“深作滩,低作堰”等信息,可以判定为李冰修筑都江堰的思想。
14.B[解析] 解题关键是“学术思想”“秦以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以前的战国时代,我国在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15.(1)东:齐国;南:楚国。
(2)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
(任答两点
即可)
(3)由分裂走向统一等。
(符合题意即可)
16.(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得到推广。
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事件:商鞅变法。
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战;重视农业。
(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秦孝公死后失去政治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