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章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总结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物态变化 综合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物态变化综合复习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2.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冰箱保鲜室内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B.洗澡时的水温约为7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100 ℃D.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为0 ℃3.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4. 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 ℃C.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6. 小明的玩具灯笼里的灯泡不亮了,爸爸检查后发现是电路板的线断了,于是爸爸用电烙铁把断开的电路重新焊接好,则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先熔化后凝固C.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7. 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8.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冰是晶体B. 冰的熔点是0 ℃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9. 图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C.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10. 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上面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玻璃板变干的快慢。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小明在地铁施工现场发现:为防止扬尘对空气污染,有专门高压造雾除尘设备。
高压水流经除尘设备,形成数十米半径的均匀云雾覆盖到工地表面,达到非常理想的除尘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场看见的云雾是大量水蒸气聚集的效果B.除尘设备中水发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C.云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D.夏天人造雾容易消散是因为水蒸气重新液化成小水珠2.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比盆小点的篮子,篮子里装上熟食,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针对这个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B.将该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C.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D.简易冰箱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一样,在工作时都有汽化和液化现象3.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体温计可以测量开水的温度B.使用停表测同学百米跑成绩前,先按复位钮清零C.裁切窗玻璃前,用分度值为厘米的卷尺测量窗户的宽度D.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5.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4℃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9℃”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6.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C.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7.从冰箱冷冻室拿出一块冻肉,表面还没有结霜,过一会看到其表面有一层霜,这层霜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C.冰箱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D.冻肉上的水凝固而成8.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季,农民伯伯用地膜覆盖农田育苗——降低液体温度减慢蒸发B.夏季,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东北街道的树枝上挂着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9.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非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此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物质熔化时间为10分钟10.“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味,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朝露待日晞”一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11.如图所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干冰消失,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在这个现象中()A.干冰发生了汽化现象B.罐外壁所结的霜属于凝固现象C.干冰消失的过程要放热D.罐外壁的霜在形成时会放热12.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究事理开始的。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2.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 (3)B.(2) (4)C.(4) (3)D.(1) (4)4.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如图所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相同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5.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
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
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A.0℃B.2℃C.4℃D.6℃6.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水中(试管未碰底),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的沸点的表格,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几种物质的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物质沸点/℃物质沸点/℃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A.酒精B.水C.煤油D.酒精或水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雪山上的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山间的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树上的露珠﹣﹣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草木上的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C.云的形成涉及的主要物态变化为液化和凝华D.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B.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C.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液化D.开药瓶能闻到药味——熔化10.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我们家庭必备用品,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不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制成的B.体温计的分度值为1℃C.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D.使用前应先在沸水中消毒1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非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此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物质熔化时间为10分钟12.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和“有加快蒸发的方法,想到可以减慢蒸发的方法”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将机械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B.速度定义、定义式、图象相互变换C.将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很细D.由升华吸热想到凝华放热13.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C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2.谚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结冰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热量B.“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雪水化成河是液化现象3.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5.利用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却没有燃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烛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B.水沸腾后,水不再吸热C.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D.在加热过程中,只有水吸热,纸锅不吸热6.从冰箱冷冻室拿出一块冻肉,表面还没有结霜,过一会看到其表面有一层霜,这层霜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C.冰箱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D.冻肉上的水凝固而成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D.纸锅里的水烧干后,继续加热会使纸锅燃烧8.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9.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温度不变,内能在减少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10.把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冰的质量逐渐增加,由此可以判断是A.冰原来的温度低于0℃B.冰原来的温度等于0℃C.冰原来的温度高于0℃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11.舞台上演员跳舞时,会喷洒干冰产生一种美丽的效果——“白雾”。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解析:A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把湿手伸到干手器的下方吹,能加快空气的流速,能加快蒸发;给盛有酒精瓶子加盖、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用地膜覆盖农田,会减小液体的表面积,蒸发会减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解析:BA.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B.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水分汽化成了水蒸气,故C不符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冰熔化成了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分)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解析:C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华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4.(0分)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解析:D【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冰是液体水形成的固态物质;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冰棍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汇总笔记(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答案:B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错误;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正确;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C错误;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2、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答案:A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3、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B.用酒精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可以测量我国全国各地的气温C.﹣39℃的水银吸热,温度一定升高D.铅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答案:BA.酒精的沸点78℃,80℃的酒精是气态,故A错误;B.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我国全国各地的气温在这个范围内,故B正确;C.水银的熔点是﹣39℃,﹣39℃的水银吸热熔化,但温度不升高,故C错误;D.铁的熔点1535℃,铁水的温度至少是1535℃,铅的熔点是328℃,铜球放在铁水中会熔化,故D错误。
故选B。
4、电冰箱除霜时,通过电热丝把霜加热成水,这种物态变化称为()A.熔化B.液化C.升华D.凝华答案:A霜是固态,吸收电热丝放出的热量变成液态的水,这个过程叫熔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及典型例题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一、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3、温度计的使用六步骤:(估计、选择、测量、读数、记录、整理)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③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分度值”:是指最小一小格所代表的温度值。
)④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⑤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⑥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温度计,整理器材【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5、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6、体温计:①量程:35℃~42℃;分度值:0.1℃②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缩口)( ③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④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⑤“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7、温度计的“玻璃管的内径粗细”决定了温度计的精确度。
内径越细液柱变化越长,精确度越高;内径越粗液柱变化越短精确度越低。
【例题】有甲、乙两支完好的温度计,下端玻璃泡的容积相同,而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一样甲粗、乙细,把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测量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示数清楚,容易看精确B.温度变化时,乙中的水银长度变化大,示数精确度高C.甲、乙读数都一样精确D.温度变化时,乙中的水银长度变化大,因而乙的示数大【例题】图A 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工作。
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
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用一根很细的毛细玻璃管☆注意:液柱‘上升’,表明气温‘高’;液柱‘下降’,表明气温‘低’§二、熔化(吸热):固态→液态;凝固(放热)液态→固态◇1、海波、石蜡熔化实验(图1):⑴海波、石蜡要弄碎实验效果好⑵水浴法(将试管浸入有水的烧杯中):使试管里的水受热均匀⑶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和物体状态变化◇2、固体分类:晶体、非晶体⑴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有固定的凝固点如:冰、食盐、海波、萘(樟脑球)、各种金属 ⑵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没有固定凝固点 如:松香、玻璃、沥青、蜂蜡等◇3、☆Ⅰ、晶体‘熔化’图像(“加热”过程)(图2)⑴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⑵①AB 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答案:CA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故AB错误;C.某同学体温为36.6℃,低于37℃,体温正常,故C正确;D.如果液体的温度高于42℃或低于35℃,不能测量液体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2、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
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B.阳光普照,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D.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答案:AA.自然界中的水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并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但并不按照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固定方向变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B.阳光普照,温度升高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都要吸热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C.处于0℃的该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该物质在B、C两点时状态相同答案:AA.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温度不断升高,都要吸热,故A正确;B.该物质在第1min开始熔化,第4min熔化过程结束,故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故B错误;C.该物质处于0℃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D.该物质在B点时是固态,在C点时是液态,中间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故D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答案:D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降低温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A不符合题意;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减小蔬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B不符合题意;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减小农田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C不符合题意;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提高温度可以使蒸发变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坐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
坐垫内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就会慢慢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
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温度不变时不需要吸热B.坐垫内物质是非晶体C.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D.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答案:CA.由题意可知,人坐上该坐垫后,坐垫内的物质温度不变,但能让人感觉凉爽,说明吸收了热量,故A错误;B.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再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属于晶体,故B错误;C.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从人体吸收热量熔化,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故C正确;D.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发生了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
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答案:B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A.B.C.D.答案:B解析:铁是晶体,在铁水凝固成铁轨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有下降的过程,且有一段时间内(即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答案:B解析:A.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防止冷藏车内温度上升,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做成,故A错误;B.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故B正确;C.白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3、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答案:C解析:A.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金属盘的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发生液化现象,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错误,故C符合题意;D.烧瓶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较高,遇冷的金属盘液化,也可能是高温的水蒸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盘的温度升高,则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雾的形成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 ①③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D解析:①雾的形成,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②蜡烛滴“泪”, 是熔化现象;③冻衣服晾干, 是升华现象;④露珠的形成, 是液化现象。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④。
故选D。
2.日光灯用久后, 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 这些黑斑是灯丝中的钨()A. 汽化而成B. 升华而成C. 先汽化后液化而成D. 先升华后凝华而成答案:D解析:日光灯用久后, 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 这是开灯时灯丝中的钨由于高温升华形成钨蒸气, 当灯关闭时温度降低, 在灯管两端凝华形成的。
故选D。
3.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为固态, 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 乙为液态, 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 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丙为液态, 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答案:C解析:由图像可知, 丙放热变为甲, 甲放热为乙, 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 所以甲到乙是凝固, 乙到丙是升华, 丙到甲是液化。
故ABD错误, C正确。
故选C。
4.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 是发生了液化现象B.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干冰能够降温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D.正在熔化的蜡,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答案:C解析:A. 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 是从液态变为了气态, 发生了汽化现象, 故A错误;B.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故B错误;C.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 从周围吸收热量, 从而降低温度, 故C正确;D.蜡是非晶体, 正在熔化的蜡,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B. 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C. 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 是空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这是凝华现象/答案:C解析:A. 物质同由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故A正确, 不符合题意;B. 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凝固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 故B正确, 不符合题意;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 是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 故C错误, 符合题意;D.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
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答案:DA.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碘物质可能处于液体碘的最低温度为114 ℃,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固态或者气态,故B错误;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不会出现液态,而是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即升华,故C错误;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时,点碘不会出现液体,而是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即凝华,凝华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B.在t时=6min后停止加热,水温仍会保持100℃C.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D.实验时,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答案:DA.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在第3min时开始吸热温度不再变化,所以第3min 开始水沸腾,故A错误;B.在第3min和第6min之间,水保持沸腾状态,水不断吸收热量,由图像可知,温度没有达到100℃,在t 时=6min后停止加热,水的温度将降低,水温不会保持100℃不变。
故B错误;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温度没有达到100℃,所以水的沸点不是100℃,故C错误;D.由图像中的数据知,水的沸点低于100℃,根据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可知,实验时的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
【单元练】《常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体温计可以测量开水的温度B.使用停表测同学百米跑成绩前,先按复位钮清零C.裁切窗玻璃前,用分度值为厘米的卷尺测量窗户的宽度D.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B解析:BA.体温计的测温范围为35℃~42℃,开水的温度高于体温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用体温计直接测量开水的温度,会损坏体温计;故A错误;B.使用停表测同学百米跑成绩前,先按复位纽清零,再开始计时;故B正确;C.窗户玻璃的宽度达几十厘米,甚至一米,且要求准确到毫米,应该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故C错误;D.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选用其它的整数刻度作为临时的“零刻线”,在读数时再减去这一刻度值,即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也能测量物体的长度,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D解析:D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二者都是由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故选D。
3.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A解析:A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把湿手伸到干手器的下方吹,能加快空气的流速,能加快蒸发;给盛有酒精瓶子加盖、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用地膜覆盖农田,会减小液体的表面积,蒸发会减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B解析:BA.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B.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水分汽化成了水蒸气,故C不符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冰熔化成了水,故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和习题训练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一、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练习1.下列给出的数据中最合理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B.成年人的步幅约为1?dmC.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5?cmD.人洗澡时水温接近100?℃二、温度计1.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2.工作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基本构造:温度计内的液体、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符号。
4.使用方法①估: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②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③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④读:稍等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⑤记:温度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1.如图,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是()A.B.C.D.练习2.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如图正确是()A.①和④B.②和⑤C.③和⑥D.都正确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汁有特殊的设计,即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缩口。
每次使用前都要将体温计甩几下。
其他温度计不能甩。
练习1.医用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放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擦洗D.用清水冲洗显示解析试题篮练习2.抗击“非典”时期,我们更多地使用了体温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体温计的一个侧面做成了凸起的形状,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1.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顺昌学校教室的室温约为50℃B.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80℃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答案:DA.顺昌学校教室的室温约为25℃,故A不符合题意;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C不符合题意;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以下温度估测中,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市冬季寒冷的室外温度可达到-65℃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36.5℃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约38℃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答案:BA.北京市冬季最低气温在-20℃左右,故A错误;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正确;C.人体正常体温在36.5℃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C错误;D.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现象中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汽化现象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凝固现象C.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D.碘颗粒加热后变成紫色的碘蒸汽是凝华现象答案:CA.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灯丝受热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钨蒸汽,是升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D.碘颗粒加热后变成紫色的碘蒸汽,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小明发现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此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升华C.汽化D.液化答案:B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是因为樟脑丸逐渐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这属于升华现象。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固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固态水银铁海波B.食盐冰糖玻璃C.冰松香雪花D.萘铜沥青2.小明在地铁施工现场发现:为防止扬尘对空气污染,有专门高压造雾除尘设备。
高压水流经除尘设备,形成数十米半径的均匀云雾覆盖到工地表面,达到非常理想的除尘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场看见的云雾是大量水蒸气聚集的效果B.除尘设备中水发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C.云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D.夏天人造雾容易消散是因为水蒸气重新液化成小水珠3.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体温计可以测量开水的温度B.使用停表测同学百米跑成绩前,先按复位钮清零C.裁切窗玻璃前,用分度值为厘米的卷尺测量窗户的宽度D.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5.下列验证性小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将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看到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包上浸过水的棉花,放在恒温的环境中,观察到其示数会下降,说明液体蒸发要吸热C.对着冰冷的镜面哈气,发现镜面变模糊,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液体汽化D.在玻璃板上滴等量两滴酒精,让它们表面积相同,放在温度条件相同而通风条件不同的环境中,发现通风条件好的地方的酒精先消失,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6.利用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却没有燃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烛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B.水沸腾后,水不再吸热C.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D.在加热过程中,只有水吸热,纸锅不吸热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D.纸锅里的水烧干后,继续加热会使纸锅燃烧8.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9.下列各图中,属于晶体液体凝固的图象是()A.B. C.D.10.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温度不变,内能在减少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11.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烧杯盛等量的水,采用相同的装置同时开始加热,但所用的导热介质分别为水、油、细沙,加热一段时间后,三种导热介质的温度先后达到一个稳定值(水温100°C、油温180°C、沙温250°C),又经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乙小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小烧杯中水均在沸腾B.甲、丙小烧杯中水均不在沸腾C.三个小烧杯中水温t甲=t乙=t丙D.三个小烧杯中水温t甲<t乙<t丙1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味,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朝露待日晞”一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13.下列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A.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证明液体可以传声B.在玻璃片上滴上两滴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发现摊开的那滴酒精先不见了,证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C.在手背上擦酒精感到凉,说明蒸发吸热D.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14.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大约为4℃C.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90dB-100dB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15.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C,水沸点是100︒C,煤油沸点是150︒C,如图所示,烧杯和试管内盛有以上某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二、填空题16.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2.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图
象反映的可能是()
A. 海波的凝固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D.蜡的熔化过程
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
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B.39℃,40℃C.38℃,40℃D.39℃,39℃
6.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
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7.有以下六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1)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8.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①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
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
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
小晶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把饺子放在油中炸,就会变黄、变焦。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
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___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三.实验和探究题:(第12题7分,第13题6分,第14题12分,共39分)
12.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
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 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2) 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13.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A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
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
”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
场景二:B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同组的同学告诉
他:“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
”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
场景三:C 组同学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有的仰视来读,有的俯视来读,还有的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
他们感到奇怪:同一杯水,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请你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体验,分析总结一下,应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14.(1)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
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 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
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中A 、B 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
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
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4)在图6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图
3
图4 图5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
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四.问答题:(5分)
16.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
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
如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跳闸”吗?为
什么?
五.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每题5分,共10分)
17.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6℃。
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9℃,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 ℃。
(答案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18. 如图7,已知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在实验中,杯中和密封瓶中的液体都是酒精。
请你帮忙判断一下哪支温度计有毛病?为什么? 答: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C 2.A 3.B 4.D 5.B 6.D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7.示例答案一:铁、水晶、饼干 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牛奶、白酒、水银 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图6 图7
示例答案二:铁、水银、水晶晶体
牛奶、白酒、饼干非晶体
示例答案三:水晶、白酒透明
牛奶、铁、水银、饼干不透明
其他分类只要合理也可以
8.(1)热胀冷缩(2)甲38.5 -5
(3)①酒精酒精的凝固点低于南极的最低气温
②水银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
9.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10.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11.汽化吸
三.实验和探究题:(第12题7分,第13题6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4分,共39分)
12.(1)69℃(2分)
(2)晶体(2分)在冷却过程中,放出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3分)13.(1)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2分)
(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分)
(3)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要使温度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分)
14.(1)液化(2分)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2分)
(2)水滴(2分)升高(2分)
(3)气体液化时要放热,(2分)物体吸热温度会升高(2分)
15.(1)B (1分)A(1分)(2)17(2分)
(3)98(2分)不变(2分)(4)略(4分)
(5)倒掉一些水;换用温水来做实验(2分)
四.问答题:(5分)
16.不会。
(1分)因为水在沸腾时,其温度会低于103℃,而且会保持不变。
(4分)五.附加题:
17.27.2
18.丙温度计是不准确的。
乙温度计放在密封的酒精瓶中,酒精不能蒸发,汽温度应等于气温,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相同,故都是正确的。
丙温度计测的是敞口容器中的酒精的温度,由于酒精的蒸发,酒精的温度应略低于气温,故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