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第14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详解演示文稿
9
当前9页,共53页,星期日。
(2)模式识别受体的分类
模式识别受体 (PRR)
膜型PRR
甘露糖受体,MR 清道夫受体,SR Toll样受体,TLR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分泌型PRR
形成吞噬溶酶体 多种水解酶消化降解
大部分胞吐排出
小部分MHC提呈
21
当前21页,共53页,星期日。
入侵的病原体被吞噬
细胞识别: PAMP-PRR
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入
吞噬细胞被激活后以 ROI,RNI,及预先合成的抗菌
肽杀伤、消化
吞噬细胞清除、杀伤病原体示意图
22
当前22页,共53页,星期日。
2) 杀伤胞内寄生菌和肿瘤等靶细胞 (激活状态)
(Acquired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
种系发育、进化中形成
生来具备,应答迅速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3 当前3页,共53页,星期日。
本章内容
➢组织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固 有 免 主要作用 疫 应 答
24 当前24页,共53页,星期日。
2.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Giemsa染色 ,呈淡藕荷色,多叶核,胞浆中 含有大量的细胞颗粒。
透射电镜下其胞浆颗粒清晰 可辨。
25 当前25页,共53页,星期日。
1) 一般特点
• 多叶核
• 占血液白细胞总数的60-70% • 产生速率高,存活期短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应答
PRR的配体, 广泛分布于病原微生物, 是病原体或宿主凋亡细胞共有的保守的分子 结构,如LPS、甘露糖残基、双链RNA、磷 脂酰丝氨酸等, 不存在于正常宿主细胞 表面,固有免疫细胞籍此区别自身与异己
(二)应答特点 1. 通过PRR识别PAMP 2. 无克隆性扩增 3. 效应迅速 4. 无免疫耐受和免疫记忆
3. 溶菌酶
裂解G+菌的细胞壁
在抗体、补体的帮助下裂解G+菌
4. 乙型溶素 非酶性破坏裂解G+菌的细胞膜
二、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0~4h
屏障、补体、吞噬细胞、细胞因子,菌少则愈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4 ~96h
炎症加强(血管、细胞、血凝)、发热、 急性期反应、B1、 T、NKT
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96以后
M、DC激活(提呈抗原、表达协同刺激 分子)、迁入外周免疫器官
三、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一)识别方式
通过PRR识别PAMP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ion molecular pattern,PAMP)
固有免疫应答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参与成分
皮肤黏膜屏障 物理、化学、微生物
屏障
血脑屏障 血胎屏障
细胞 吞噬细胞、NK、T、NKT、B1细胞 补体
细胞因子
分子
防御素 溶菌酶
乙型溶素
1. 细胞因子的作用
抗病毒 炎症
抗肿瘤
IFN 血管扩张、细胞生成、细胞浸润、 急性期蛋白、发热
2. 防御素
一组 小分子多肽 可杀伤细菌、真菌、包膜病毒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2、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清除、杀伤病原体 (2)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3)杀伤靶细胞 (4)加工、提呈抗原 (5)免疫调节
(1)清除、杀伤病原体
• 氧依赖性途径 1、反应性氧中间物作用系统 (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ROI) 2、反应性氮中间物作用系统 (reac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RNI) • 氧非依赖途径 酸性环境、溶菌酶、防御素等。 • 消化和清除
溶菌酶:是一种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广
泛存在于各种体液、外分泌液和吞噬细胞溶
酶体中。作用于G+胞壁中肽聚糖,使之裂解
后溶菌。
乙型溶素:血清中一种对热较稳定的碱
性多肽,作用于G+菌的细胞膜,产生非酶性 破坏效应。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
一、固有免疫应答作用时相
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于感染0-4小时之内(屏障作用、巨噬细胞 的作用、补体激活、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于感染后4-96小时(巨噬细胞募集、活化, 扩大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B-1细胞、 NK细胞、NKT细胞和γδT细胞活化); 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发生于感染96小时后,诱导T细胞活化(活化的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 补体系统 • 细胞因子 • 抗菌肽及酶类物质:防御 素、溶菌酶、乙型溶素
补体系统
1、细胞溶破作用; 2、补体活化产物的作用:趋化和致 炎作用、调理和免疫黏附作用。
细胞因子
引起炎症反应,产生抗病毒、抗肿瘤 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防御素
概念:是一组耐受蛋白酶、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 多肽,对细菌、真菌和某些有囊膜病毒具有直接 杀伤作用。 作用机制: ①静电作用使病原体膜屏障破坏; ②诱导自溶酶产生,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 ③致炎和趋化作用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L)
内
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
屏 障
血胎屏障:阻挡母体内的病原体和有害
物质进入胎儿体内
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作用
吞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树突状细胞(DC)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固有样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T细胞、B1细胞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四)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
分布:主要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肝脏、脾脏、肺脏和 淋巴结
表面标记:TCR-、mIg-、CD56+、CD16+(小鼠NK1.1, Ly49) 功能:抗感染、抗肿瘤 、免疫调节作用 作用特点:无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杀伤无需抗原预先
致敏,直接识别和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 细胞,亦可通过ADCC发挥杀伤作用 杀伤机制: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Fas/FasL途径 TNF-/TNFR途径
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NK细胞在肿瘤细胞上打孔
两旁为肿瘤细胞,中间为NK细胞
NK细胞
肿瘤细胞
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肿瘤细胞死亡后成为纤维, 而自然杀伤细胞则恢复原状
分泌型
PRR
PRR的分类及其识别的配体
甘露糖受体 (MR)
清道夫受体 (SR)
甘露糖 岩藻糖
LPS, 磷壁酸, 乙酰 化低密度脂蛋白, 磷脂酰丝氨酸
Toll样受体 (TLR)
肽聚糖, 磷壁酸, LPS, 热休克蛋白
甘露糖结合 凝集素(MBL)
甘露糖 岩藻糖
C反应蛋白 (CRP)
磷酰胆碱
病原相关 分子模式
(一)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医学免疫学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免疫应答
定义:
为一家族分子,因其胞外段与一种果蝇蛋白Toll同源而得名,在免疫应答的诱导和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发现十余种
TLR的生物学功能
识别微生物PAMP向机体发出危险信号,启动天然免疫 激活巨噬细胞分泌炎性介质介导炎性反应
激活APC表达MHC、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参与T细胞等的激活和增殖。
Toll样受体 (Toll-like receptor, TLR)
TLR识别的配体均属于保守的PAMP,并向机体提供微生物感染的信号 几乎所有TLR均可单独或共同识别多种结构不同的配体,某些TLR(TLR4)则须依赖于辅助蛋白才能识别相应配体 TLR与相应配体结合启动胞内信号转导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
Th1
Th2
Th0
IFN-
NK细胞活化 产生IFN-γ 激活Mφ并分泌IL-12 IFN-γ和IL-12 抑制IL-4产生 Th0分化为Th1细胞
某些寄生虫(如蠕虫)感染 模式识别机制 激活多种天然免疫效应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分泌IL-4 嗜酸粒细胞分泌IL-5 Mφ分泌IL-10) 诱导Th0细胞分化为Th2细胞
03
维持自身耐受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04
参与特异性免疫: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启动 影响特异性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TLR启动胞内信号转导诱导细胞因子(如IL-12、趋化因子等)表达
诱导细胞因子表达:
概述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天然免疫的识别 天然免疫的生物学功能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屏障结构 皮肤粘膜屏障 内部屏障 参与天然免疫的分子 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
体表屏障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免疫应答 PPT课件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 屏障结构 * 参与天然免疫的分子 * 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NK细胞、gdT细胞、B-1细胞 肥大细胞
医学资料 16
中性粒细胞
吞噬细胞
募集:黏附、渗出、趋化 吞噬和杀伤: -无氧杀伤:乳酸、溶菌酶、乳铁蛋白
-有氧杀伤:H2O2、氧自由基、NO
医学资料 23
NKT细胞
表面标志:NK1.1,TCR/CD3 定居肝脏、骨髓 抗原识别谱较窄,主要针对CD1分子所 递呈的脂类和糖脂类抗原 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与CTL类似
医学资料
24
主要内容
概述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天然免疫的识别
天然免疫的生物学功能
医学资料 25
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
28
医学资料
(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
定义:一类主要表达于天然免疫细胞表面、非 克隆性分布、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识别 分子 PRR的生物学特征: * 较少多样性 * 非克隆性表达:同一类型细胞(如巨噬细胞) 表达的PRR具有相同的特异性 * 介导快速的生物学反应,无需细胞增殖 几类重要的PRR:MBL、甘露糖受体、清道夫 受体、Toll样受体
Not antigen specific
No Immunologic memory
医学资料
A lag period
Antigen specific
Development of memory
4
Components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Innate Immunity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4固有免疫应答
(二)中性粒细胞 1.一般特性 1)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和明显的吞噬能力。 2)产生的过氧化氢又可与卤化物、髓过氧化 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组成MPO
杀菌系统。
3)在局部引发感染时,可迅速发挥吞噬杀伤
和清除作用。
2. 中性粒细胞主要膜分子 补体受体:CR1、CR3 和 CR4 Fc受体:lgG Fc受体(FcγRⅠ/Ⅱ/Ⅲ) 其他膜分子: LFA-1、IL-8R等
、B1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比较
三、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1.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2. 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 3. 协助效应T细胞进入感染或肿瘤发生部位
4. 协同效应T细胞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1.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2. 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
细胞因子的作用
3. 作用: (1)屏障作用 (2)巨噬细胞作用 (3)补体激活
(4)中性粒细胞作用
(二)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1. 发生时间:发生于感染后4~96小时之间。 2. 参与成分:包括吞噬细胞、B1细胞、
γδT细胞、NKT细胞、补体以及一些细
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等。
3.作用
(1)巨噬细胞的募集 (2)巨噬细胞的活化 a. 白三烯、前列腺素D2 b. TNF等活化血小板
法国免疫学家 朱尔斯.霍夫曼
美国科学家 布鲁斯.博伊特勒
加拿大科学家 拉尔夫.斯坦曼
Jules A. Hoffmann Bruce A. Beutler Ralph M. Steinman
史蒂夫.保罗.乔布斯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Luciano Pavarotti
Steve Jobs
1955-2011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应答
(D)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抗原 提呈作用
吞噬并杀伤 病原微生物
伤口修复
细胞因子 IL-1 IL-6 IL-12 TNF-a IL-8
GM-CSF
分泌
杀伤 肿瘤细胞
酶
溶菌酶 酸性水解酶 赖氨酸酶 酯酶 胶原蛋白酶 弹性纤维蛋白酶
其它因子
前列腺素 白三烯 补体成分 纤维蛋白 结合蛋白 凝血因子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
固有免疫的识别受体 ,MR、SR、TLR等, 胚系基因编码,较少多样性,识别病原体或宿
主凋亡细胞表面的共有特定分子结构 (PAMP);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
组成:屏障结构;固有免疫细胞;体液 中的抑菌/杀菌成分
(1)屏障结构
皮肤黏膜屏障 机械性阻挡病原体的入侵(体表物理屏障) 分泌抑菌物质(体表化学屏障) 正常菌群(体表微生物屏障)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
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 血胎屏障(Blood Placental Barrier)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
养层细胞共同构成。
(2)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 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
胞) 树突状细胞 NK细胞、NK T细胞、γδ T细胞、B1细
胞
1)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phagocytes) 中性粒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A) 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作用
巨噬细胞可通过表面模式识别受体 (PRR)直接识别结合某些病原体共同 表达的和宿主衰老、损伤和凋亡细胞表 面呈现的特定分子结构 -病原相关分子 模式(PAMP)。
医学免疫学笔记汇总(1~15章)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 ):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 ):能力过弱可发生免疫缺陷;过强可导致超敏反应 ②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监视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③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 ):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实现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适应性免疫具有三大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免疫学发展时期可分为: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2.1 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bone marrow ){ 血窦造血组织{ 造血细胞 基质细胞:提供造血诱导微环境(HIM )造血诱导微环境(HIM ):由基质细胞产生的造血生长因子(GM-CSF, SCF, IL-3、4、6、7)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称为造血诱导微环境。
HSC {髓样SC →RBC 、PLT 、粒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样SC →B 细胞、T 细胞、NK 细胞人HSC 表面标志:CD34、CD117【骨髓的功能:】①产生各类免疫细胞和血细胞②B 细胞、NK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和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二、胸腺(thymus ){ 胸腺细胞: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T 细胞胸腺基质细胞(TSC ):TEC 、DC 、M∅皮质内多为胸腺细胞(85~90%);髓质内多为上皮细胞,常见胸腺小体。
胸腺微环境——决定T 细胞增殖、分化和选择性发育的重要条件【胸腺的功能:】①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②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③免疫调节作用(胸腺基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可调节外周免疫器官)2.2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一、淋巴结(lymph node ){ 浅皮质区(B 细胞区)副皮质区(T 细胞区)髓质:髓索+髓窦:有DC 、HEV淋巴结的功能:①T 、B 细胞的定居场所(T :75% B :25%)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接受抗原刺激、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主要部位之一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④过滤作用(滤淋巴液)二、脾(spleen ){ 白髓:中央动脉+(PALS 、脾小结、边缘区)红髓:脾索+脾血窦脾的功能:①T 、B 细胞的定居场所(T :40% B :60%)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主要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应答③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成分和细胞因子等)④过滤作用(滤血)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主要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的主要部位。
医学免疫学14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IFN-α/β抗感染
胞外酶
3.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受GM-CSF,IFN-r激活后杀瘤作用;
分泌TNF-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释放胞内杀菌物质:活性氧、氮,酶类等;
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
4.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IR:
Mφ摄取、加工、处理抗原,Ag肽-MHC分子,表达于
b. 调理性受体
IgG FcR:识别被抗体结合的病原体(调理作用)
CR1:识别被补体(C3b/C4b)结合的病原体。
细菌 细
巨噬细胞
c. CKR:
IL-1R、IFN-R,M-CSFR,MCP-1R等
巨噬细胞主要生物学功能 1、识别、清除抗原性异物
(病原体、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等)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LLER IMMUNOGLOBULIN RECEPTOR, KIR)
抑制性受体,KIR2DL、KIR3DL ITIM
活化性受体,KIR2DS、KIR3DS ITAM
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 ( killer lectin-like receptor, KLR)
抑制性受体,KLR CD94/NKG2A ITIM
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酸性pH、溶菌酶、防御素 消化和清除
2. 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产生炎症介质,monocyte/macrophage
chemokine protein-1,GM-CSF,M-CSF,IFN-γ, IL-8促进Mφ的游走、浸润、活化;
IL-1,IL-6,
TNF-α参与、促进炎症;
巨噬细胞
单 核 巨 噬 细 胞
起源、分化与发育:
C14 固有免疫(医学免疫学)
在病理情况下,如某些病毒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 HLA I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如,此时活化受体发挥作 用,导致NK细胞活化对病毒感染靶细胞或肿瘤细胞产 生杀伤作用。
为何正常情况下NK不杀伤自身细胞而杀伤肿瘤/病毒感染细胞 ?
病原体抗原的特点
病原体抗原的特点
病毒、支原体、细菌、真菌、原虫……
❖ 抗原结构相对简单 ❖ 应答快而强烈 ❖ 固有免疫所需应对的非己成分相对单一
三、固有免疫细胞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识别 结合的相关配体
2.病原体相关模式受体(PAMP) 是指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且对 病原体生存和致病性不可或缺的特定分子结构。
固有免疫应答的分期
❖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感染后4~96小时 • 巨噬细胞募集 • 巨噬细胞活化 • B-1细胞活化 • NK 、γδT细胞及NK T细胞活化
❖ 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感染96小时后
抗感染免疫概述
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思考题
固有免疫的识别特点? 比较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三)其他抗菌物质
1.抗菌肽
❖ 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 • 白蚁、果蝇、家蚕、人类、植物…… ❖ 已发现400多种 ❖ 对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癌细胞有 杀伤作用
抗菌肽——防御素
❖ 杀伤金葡菌、肺炎球菌、大肠杆 菌等多种细菌。
❖ 杀伤作用发挥迅速,几分钟内。
❖ 插入细菌细胞壁,形成孔洞,从 而杀伤细菌。
1.模式识别受体(PRR)指存在于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等多种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 或宿主凋亡细胞和衰老损伤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 构的受体。
最新免疫课件固有免疫系统及免疫应答
表面有许多树突样突起,高表达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 粘附分子,抗原提呈能力显著增强;低表达模式识别受体, 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较弱。外周免疫器官T 细胞区的并指状DC。
26
存在于淋巴滤泡 不属于DC
并指状树突细胞 (interdigitating DC)
滤泡树突细胞
(folicular DC, FDC)
– Monocyte (blood) – Kupffer cells (liver) – Microglia (brain) – Alveolar macrophages (lung)
11
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体积较大,蹄状 高尔基体发达、线粒体丰富 腹腔巨噬细胞粘附于玻璃
核(普通光镜)
、胞浆颗粒明显(透射电镜) 表面(扫描电镜)
30
DC的抗原提呈作用
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31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识别衰老、损伤 细胞表面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凋亡细胞表面的磷脂酰 丝氨酸、G-菌脂多糖和G+菌磷壁酸等阴离子聚合体。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 识别多种病原体 独有的、保守的分子结构,目前已发现11种。
LPS/LBP
CD14
IL-1, 8, MCP-1, TNF
CD16a(FcgR III A) CD32 (FcgR II) CD64 (FcgR I)
补体
调理吞噬
CD35
(CR1)
CD11b/CD18 (CR3)
CD11c/CD18 (CR4)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体系,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是指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衰老损伤、畸变细胞等抗原性异物后,迅速活化有效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自稳等保护作用的过程,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应答(no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第一节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一)皮肤黏膜屏障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所组成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屏障是机体阻挡和抗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1.物理屏障由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机械屏障作用,可有效阻挡病原体侵入体内。
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定向摆动及黏膜表面分泌液的冲洗作用,均有助于清除黏膜表面的病原体。
2.化学屏障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含多种杀菌、抑菌物质(如皮脂腺分泌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汗液中的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多种分泌物中的溶菌酶、抗菌肽和乳铁蛋白等),可形成抗御病原体感染的化学屏障。
3.微生物屏障寄居在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可通过竞争结合上皮细胞、竞争吸收营养物质和分泌杀菌、抑菌物质等方式抗御病原体的感染。
例如:唾液链球菌产生的H2O2可杀伤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大肠埃希菌产生的细菌素对某些厌氧菌和G+菌具有抑杀作用。
临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可抑制和杀伤消化道正常菌群,导致耐药性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大量生长,可引发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性肠炎。
(二)体内屏障病原体突破局部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防御体系进入血液循环时,体内血脑屏障或血胎屏障可阻止病原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或胎儿体内,从而使机体重要器官或胎儿得到保护。
1.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从毛细血管壁和毛细血管壁外覆盖的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系统和其免疫应答课件
Adaptive Immunity
Antigen dependent A lag period Antigen specific Development
of memory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omponents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phagocytes, NK cell eosinophils,
T and B lymphocyte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体表屏障:物理、化学、生物屏障
屏障结构
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天然免疫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免
NK、gdT、B-1、NKT、肥大细胞、
防御素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一组耐受蛋白酶的多肽,哺乳动物a和b防御素 * 对细菌、真菌、有包膜的病毒有直接杀伤活性
溶菌酶
* 来源于巨噬细胞,存在于各种体液、外分泌液 和巨噬细胞溶酶体中
* 水解细菌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菌溶解;可激活 补体,促吞噬
效应机制:抗病 毒、抗肿瘤
(1)胞毒效应: ADCC, 穿孔素 和颗粒酶
(2)分泌细胞 因子:IFN-g增 强其胞毒作用, 诱导MΦ活化
NK细胞 靶细胞
ADCC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疫
体液中的抗菌物质:补体、防御素、炎性介质
防
御
黏膜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抗毒素、抗菌抗体、抗病毒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皮肤(2M2):毛囊相对薄 弱,易招致细菌感染,烧伤 患者易感染。
• 黏膜(400M2):上皮组织 多为单层结构,缺乏角化, 机械屏障作用比皮肤弱。一 定程度的腹泻、尿频或咳嗽 具有自我保护意义。
9
• 菌群失调:正常菌群可对局部细菌的生长产生拮抗作用,临床 不适当地大量和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因消化道正常菌群被 杀伤或抑制,致使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 生长,引发葡萄球菌性肠炎和白色念珠菌性肠炎。
• 体内屏障 – 血脑屏障 – 血胎屏障
7
• 物理屏障 – 机械屏障 – 皮肤黏膜、肠蠕动、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尿液冲洗等
• 化学屏障 – 乳酸(汗腺)、不饱和脂肪酸(皮脂腺)、胃酸(胃液) – 呼吸道和消化道中的溶菌酶、抗菌肽、乳铁蛋白、补体等。
• 微生物屏障 – 皮肤黏膜寄生的正常菌群,如大肠杆菌可分泌细菌素抑制 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定居和繁殖。 – 应用抗生素不当可致菌群失调。
• 功能: – 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 –陈旧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清除。
20
21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
• Toll样受体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一类分子,是单个的跨膜 蛋白,可以识别来源于微生物的具有保守结构的分子。当微 生物突破机体的物理屏障如皮肤粘膜时,TLR可以识别它们 并产生免疫应答。
3
机体免疫应答的类型
外源蛋白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真菌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 与生俱来,普遍性 - 早期迅速应答,非特异性 - 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获得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 后天获得,个体差异性 - 后期,特异性,记忆性 - 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4
• 固有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是生物体在 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系统,主要由组 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潍坊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目的要求 • 掌握:固有免疫应答概念;模式识别受体与病原相关分
子模式的概念。 • 熟悉:固有免疫细胞的组成;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及特点。
Host Response to Infection
• PAMP种类有限,在病原微生物中广泛分布,不表达于正 常组织细胞表面。 – G-菌的脂多糖 – G+菌的肽聚糖和磷壁酸 – 分枝杆菌和螺旋体的脂蛋白 – 病毒双链RNA – 宿主凋亡细胞的磷脂酰丝氨酸等。
17
甘露糖受体(MR) 清道夫受体(SR) Toll 样受体(TLR)
甘露糖、岩藻糖 LPS、磷壁酸、磷脂酰丝氨酸 LPS、肽聚糖、脂蛋白。
Normal fruit fly
Fruit fly lacking Toll
10
(二)体内屏障
1. 血脑屏障 • 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
成的胶质膜,其组织结构紧密,能阻挡血液中的病原体和其它 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和脑室。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20世纪初发现,给动物静脉注射台盼蓝后,全身组织都着色, 而脑和脊髓则不着色,启示有保护脑组织的“屏障”存在。
PRR
PAMP
固有免疫细胞可区分“自身”与“非己”成分
18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 MR)
• 结构:胞外区有8个C型凝集素结构域。 • 配体:细菌、真菌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分子末端的甘露糖、
岩藻糖残基。
19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
• 配体: – G-菌的脂多糖(LPS)和 G+菌的磷壁酸 ; – 凋亡细胞表面的磷酯酰丝氨酸; – 衰老损伤细胞表面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
• 固有免疫细胞: – 单核/巨噬细胞; – 中性粒细胞; – 树突状细胞; – NK细胞; – NKT细胞; – γδT细胞; – B-1B细胞; – 肥大细胞等。
14
(一)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指 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胞内器室膜上 和血清中,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宿主凋亡细胞和 衰老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 甘露糖受体 – 清道夫受体 – Toll样受体。
5
•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 ):是指机体固 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者体内衰老损伤、 畸变细胞等抗原性异物后,迅速活化,有效吞噬杀伤、清除 病原体或体内“非己”抗原性异物的过程,又称为非特异性 免疫应答。
6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 皮肤黏膜屏障 – 物理屏障 – 化学屏障 – 微生物屏障
• 包括11个成员。 – 细胞膜上:TLR 1、2、4、5、6; – 细胞内器室:TLR 3、7、8、9。
22
• 20世纪80年代早期,德国人Nusslein-Volhard和Wieschaus在研究 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基因决定着果蝇的背腹侧分化, 将其命名为Toll基因。
• 哺乳动物体内固有免疫细胞可表达胞外段与Toll同源的蛋白,称 Toll样受体,是跨膜蛋白,识别不同病原体组分(LPS),传递 危险信号。
15
•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病原体及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序列, 可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和结合的特定分子。
16
• PAMP为许多微生物所共享,结构恒定且进化保守,是病 原体赖以生存的主要部分,病原体很难通过突变而逃脱固 有免疫的识别。
11
2. 血胎屏障 •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
不妨碍母子间物质交换,可防止母体内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 胎儿体内。 • 妊娠早期发育(3个月)不成熟,若母体患风疹或巨细胞等病 毒性感染,病原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儿畸形或 流产。
13
二、 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