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程学习辅导
2023年哲学引论知识要点新版
《哲学引论》第二章知识要点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第一节中国哲学史略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体系,均有源远流长旳历史。
中国哲学大概结胎于夏商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今已经有3000数年旳历史。
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实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旳四个阶段。
一、先秦哲学1.《周易》及其思想。
《周易》本称《易》,是中国文化典籍中旳一部奇书。
它既是儒家旳基本经典,位列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首,又为各家各派所看重,渗透到了中国老式文化旳各个方面。
《易经》包括《经》与《传》两个部分:《易经》由六十四卦构成,其主体是卦名、卦象、卦辞、爻象、爻辞等;《易传》是对《易经》本文旳解释和对其思想旳发挥,共有十篇,故称《十翼》。
《周易》旳思想非常丰富,它波及自然和社会旳各个方面,极大地深化了中华民族旳理论思维。
2.孔子与儒家。
儒家旳创始人是孔子,其代表人物尚有孟子和荀子等。
儒家旳经典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等。
儒家哲学可以归结为以“仁学”为关键旳伦理哲学体系。
有关仁学旳内涵,我们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①以“孝”释“仁”:即孔子试图通过血缘纽带建立一套普适于整个社会旳普遍必然旳伦理秩序,这是仁学旳出发点;②以“礼”释“仁”:即仁旳首要涵义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旳纲常礼仪,这就是孔子念念不忘旳周礼;③ “仁者爱人”:即将“孝悌”推而广之,乃至于所有旳人,这是仁学旳关键;④ “推己及人”:这是仁学旳实行措施,即著名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⑤“君子人格”:这是仁学旳追求目旳,以颜回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旳生活为最高典范。
与此有关,儒家特有旳天人观(如孔子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和人性观(如孟子所谓人之“四善端”),对于后世也产生了很大旳影响。
3.老庄与道家。
道家旳创始人是老子,继承人是庄子,史称“老庄学派”。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指导(精)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指导一、这门课程的考核,应注意四个方面1.本课程考核说明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化了主观性评价,而淡化了客观性评价。
这是由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的。
2.平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
占20分,是“开放教育试点”的特色。
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实践学习和记分作业三种形式。
也是主观性成分大大加大。
3.期末终结性考试的题型。
四种:选择题(10道小题);辨析题(3道题目);简答题(4道小题);分析题(1道题目)。
4.期末考试采取开卷形式。
二、开卷考试应该注意的问题哲学是一种”智慧之学”,所有哲学问题都是开放的,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
这也是哲学引论之所以采取开卷考试的初衷。
至于开卷考试要注意的问题,我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既不能照搬教材,也不能脱离教材;二是既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又要避免过度发挥。
这是两个必须遵守的原则。
三、学习建议1.从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两者之间关系的演变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哲学的概念。
2.从哲学的问题意识的角度出发,加深学生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领域及其重要问题的认识。
3.根据中国的历史分期和中国哲学以儒、道、释三家为核心的特点,进行中国哲学史略部分的教学。
4.根据西方的历史分期和西方哲学以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为核心的特点,进行西方哲学史略的教学。
5.从中西哲学的差异角度,理解古希腊宇宙论和中国古代宇宙论的区别。
6.从西方语言(拼音文字)和汉语(象形文字)的差异角度,理解“是论”、“在论”和“道论”的区别,以及这三种本体论对于科学、宗教和艺术的不同作用。
7.抓住“观念”这个核心概念理解观念论的内涵,抓住“实在”这个核心概念理解实在论的内涵。
8.从“语言的转向”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哲学的意义;以认识与价值的关系为核心,引导学生认识实用主义的意义。
9.从“是”与“应当”的角度,来理解道德的内涵和地位。
10.结合自己或身边的事例,组织学生讨论:你赞同哪种道德哲学?理由是什么?11.可以写一篇小论文,谈谈其他的应用伦理学问题,如科技伦理、环境伦理、医学伦理甚至动物伦理等,并说明自己支持或反对这种伦理观点的理由。
哲学引论程学习辅导
《哲学引论》课程学习辅导大连广播电视大学付振汉“哲学引论——中西哲学举要”是一门集中外哲学思想于一体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中外哲学的发展路程、基本理路、哲学思潮等内容。
因此,我们应当学习一些中外哲学史的知识,为学习这门课程打下基础。
还应当学会思考,学会反思。
要注意理论结合实践,对时代涌现的热点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
一、关于哲学的学习方法1、准确、系统地学习哲学知识众所周知,哲学是一门理论性、思辨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它的话语方式主要是西方的。
本课程立足于国际视野和当代视野,对中西哲学的那些最基础和最基本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应该说起点是比较高的。
无论是本课程所讨论的这些问题本身,还是这种讨论问题的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肯定会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但是,哲学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实际上是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的。
只要大家习惯了这种思辨方式,相信它肯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智性乐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方便。
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希望各位学生仔细阅读文字教材、经常上网查阅辅导材料。
我们应当读一些中外哲学原著,以了解中外哲学大师的哲学思想——如果有难度,建议读一下我们教材后介绍的《哲学的故事》、《西方的智慧》等书。
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好具体和抽象的关系问题哲学虽然是一门理论性、思辨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但它又不是虚无缥缈的“屠龙术”,它所研究的问题都在“人伦日用”之中,一点也不神秘。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注意从身边的日常事件入手,善于利用文字教材中的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体会哲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哲学思维。
其最终目的是,把握本课程的精神,逐步培养学习习惯,学会以哲学思维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
3、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注意各种媒体所承担的特定任务和职能,相互配合使用,在形象、有趣、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化解这门难课程的抽象难度,我们在文字教材、录像教材、CAI课件和IP课件中都运用了大量的哲学家的图片、故事、名言警句以及有说明作用的诗歌等资料,并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解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手段完成教学任务。
蕉岭电大哲学引论导学资料
蕉岭电大《哲学引论》导学资料第一章哲学总论教案重点:一是哲学的问题;二是哲学的价值。
教案的难点:哲学的概念,哲学与语词。
理解本章的枢纽: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学习要点:第一节哲学的概念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从逻辑上看,它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和沉思。
2、从人类学、考古学和神学的材料看,哲学的产生是宗教和艺术直接作用的结果。
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
3、哲学是比宗教和艺术更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思想形式和文化形式。
二、哲学与科学1、在早期自然主义哲学家,哲学与科学是一个东西。
2、苏格拉底之后,哲学与科学开始分离。
亚里斯多德的划分:哲学是以与存在本身有关的理论为研究对象,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他称为第一原理、最高原理、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
科学则是以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为研究对象,是对现存事物的个别领域进行研究和认识的学问,他称为物理学或自然科学。
3、哲学与科学相互作用而推动自身发展。
哲学把对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权力让渡给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就在为争夺这研究权力的过程中把哲学和科学推向前进。
三、哲学的演变1、早期希腊哲学:是自然哲学,主要是研究探索自然和宇宙的本质,哲学被赋予了纯理论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2、希腊后期和中世纪早期哲学:具有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主要研究道德的、实践的、生活,人生的目的问题。
3、中世纪哲学:是经院哲学,以知识的方式来论证神学教义的宗教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4、近代哲学:通过唯理论与经验的对立开始哲学向认识论的转向。
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只有感觉经验是可靠的。
唯理论则认为有一种“天赋观念”,一切知识来源于理智直观,只有理性直观是可靠的。
5、现代哲学:主要是科学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对立和冲突。
科学主义哲学以语言哲学为代表;人本主义哲学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为代表。
四、哲学的性质。
电大 哲学引论 全面问题详解整理
一.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P33-42)答:哲学对科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二是阐明科学的基本形式,三是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也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日常意识的反思,二是对学科前提的批判,三是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57-58)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三.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P30-32)答: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宗教活动、艺术活动、道德活动都是抽象。
哲学与哲学抽象活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维性探索活动。
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首先表现在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
哲学原则或假定,既有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又有科学意义上的。
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但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常识、科学与哲学。
相对于这三个不同的领域,存在着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即常识性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哲学性问题。
由于思想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因而哲学性问题也不可能有所谓一劳永逸的证明或结局。
四.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74-77)答: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对康德哲学关于“科学与价值”二元分析的继承和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主要思潮或理论倾向: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
在科学主义思潮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
不仅如此,现代科学理论更是人类知识得以真正确立的典范或摹本。
因此,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应当相应地发生根本变化。
电大哲学引论复习教学辅导
哲学可以称为“密纳发的猫头鹰”?哲学(philosophy)一词是由希腊文的philem和sophin演化而来的,意思是“爱”和“智慧”,结合起来意思是“爱智慧”。
在我们中国古代汉语中“哲”字本意是曲折而非直线,并且还有“贤明”“智慧”的意思。
我国古代的一本辞书《尔雅》中有“哲,智也”的解释。
日本学者西周首次使用了“哲学”一词表述西方哲学学说。
1896年前后,清代学者黄遵宪将这一表述引入中国。
哲学从产生起就是要给人们以智慧,教导人们妥善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哲学应当深刻反思人生、自然和当前的社会现实。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就要考察活生生的生活世界,通过不断地追问人们实践活动的动力和欲望,探索现存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前景。
哲学在本质上是反思的,反思的哲学就是批判的哲学。
哲学的反思性批判,不是对分散孤立现象的吹毛求疵,也不是对个别事物进程的修修补补,更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批评。
哲学的反思性批判,是内在的扬弃与超越。
哲学反思现实,就在于批判现实,推动现实走向更加合理的状态。
因此,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曾经对哲学有过这样一个比喻,说“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就是说哲学像密纳发的猫头鹰一样,到了黄昏时开始睁大明亮的双眼。
飞翔在人类认识的天空,去发现一个个目标。
黑格尔认为反思就是“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哲学就是现象世界的最高总结。
他的说法反映了哲学是一门反思性特点很强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讲,哲学可以称为“密纳发的猫头鹰”。
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的理解是,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首先要认识世界,以便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去行动;改造世界,也要求我们对世界应当有合理的判断,以便使世界成为更合乎人的需要的世界。
实际上,哲学在对现实进行反思性批判分析的时候,就可能发现其中尚未展开的发展趋势,从而帮助人们作出最佳的选择。
例如,在“世界是什么”的认识中,就包含了事物向什么方向发展的意义;在“世界应当是什么样”的思考里,更要求我们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指导.doc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指导(直播课堂讲稿)这次直播课堂的丨|的,是对《和学引论》课程进行总复习,具体来说有三项任务:一是把本课程的考核说明简单介绍一下;二是逐章进行总复习;三是谈一下期末考试的题型,并结合实例就答题方法等问题进行一些貝体指导。
曾志:是的。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衿学引论这门课程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
就像孙老师刚才说的, 这次直播课堂我们将主要从期末复习的角度给大家学习本门课程、准备期末考试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孙老师,关于哲学引论课程的考核要求,我觉得您作为这门课程的主持教师相对更熟悉一些,是否请您对总的悄况先行说明一下?孙福万:好的。
关于这门课程的考核说明,我不想全而介绍,主要是想说明四个方而的情况。
1.木课程考核说明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化了主观性评价,而淡化了客观性评价。
这是山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的。
2.平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
占20分,是“开放教育试点”的特色。
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实践学习和记分作业三种形式。
也是主观性成分大大加大。
3.期耒终结性考试的题型。
四种:选择题(10道小题);辨析题(3道题目);简答题(4道小题);分析题(1 道题目)。
4.期末考试采取开卷形式。
学生1 :请问孙老师,开卷考试应该注懑什么?孙福万:我们知道,杵学是--种”科慧Z学”,所有哲学问题都是开放的,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
这也是杵学引论之所以采取开卷考试的初衷。
至丁开卷考试要注虑的问题,我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既不能照搬教材,也不能脱离教材;二是既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又要避免过度发挥。
这是两个必须遵守的原则。
至于具体的注总爭项,我们在后边将结合具体的题型再详细讨论。
好,为了更好地准备期末考试,下面请曾老师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总复习。
曾老师,您看是不是先请您讲一讲《哲学引论》这木教材的内容框架,或者说,这木书为什么按照现在的章节这样安排,当初是怎样考虑的?曾志:好!(1)本书内容的安排,采纳的是康徳关于理论押学与实践押学划分的框架。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指导意见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指导意见2004年12月一、关于考核说明关于这门课程的考核说明,主要说明四个方面的情况:1.本课程考核说明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化了主观性评价,而淡化了客观性评价。
这是由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的。
2.平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
占20分,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实践学习和平时作业等内容。
3.期末终结性考试的题型:论述题4.期末考试采取开卷形式。
二、各章复习重点、难点提示第一章哲学总论重点:哲学的问题;哲学的价值。
难点:哲学的概念;哲学与语词。
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重点: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形态。
难点:中西哲学的碰撞与交流。
第三章形而上学重点:一个是本体论的三种不同形态,另一个是自我论的不同表现。
其中,自我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决定论与自由的关系问题。
难点:本体论的三种形态及其区分。
第四章认识论重点:传统认识论中的三种基本的哲学理论,即经验论、唯理论和批判论的基本原理。
难点:现代认识论的基本流派及其区别,即观念论、实在论、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第五章伦理学重点:结果论和非结果论的区分以及各自最基本的理论流派的特点。
难点:道德与行为、道德与价值的关系,以及道德的客观性与相对性。
第六章美学重点:艺术哲学和艺术理论。
难点:美学总论。
这个部分中又以审美主观论与客观论的关系的分析最为难懂,但又最为重要。
因为,这涉及到为什么当代美学是我们现在所见的面貌。
第七章当代哲学重点: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
难点:解释学。
三、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科学是以( ),特殊的事物为研究对象,是对现存事物的个别领域进行( )的学问.2.就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而言,它们发展了康德哲学关于任何经验科学均须有其( )的或者( )的基础的思想,努力把每一个具体科学和经验科学的先验性固定在先验的主体之中.3.认识论探讨人类认识的( )与( )的关系等与人类认识有关的最一般的理论问题.4.形而上学一词主要被用于表示关于存在者的最一般规定的学问,即讨论关于宇宙和事物存在的( )和( )的学问.5.形而上学就狭义的用法而言,则只有与( ),( )对象有关的那些陈述才属于形而上学.6.伦理学作为一问对道德问题加以研究的学问,主要探讨与人的行为方式有关的那些价值问题,即一定道德活动,道德行为中的( )和( )问题.7.词与物的关系实质上表达的是( )与( )的关系.8.在西方传统的逻辑学和哲学中,历来存在着有关定义的( )和( )的不同理解.9.哲学的价值主要不是表现为直接的,经验的和功利的价值,而是表现为( )、( )、( )和( )价值.10.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 )、( ),但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11.老庄学派侧重于探讨宇宙观,人生观问题,倡”( )”和冀”( )”是它的显著特征.12.在社会政治观上,墨子有十大主张: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兼爱,非攻,天值,明鬼.其中核心的是”( )”和”( )”.13.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和()的哲学体系。
哲学引论课程重点难点辅导
哲学引论课程重点、难点辅导伦理学“伦理学”一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给它下定义。
它的最为经常使用的一个定义,就是被表达为人的生活所依据的一种符号或一套原则。
但是,哲学家并不只是从这样的意义来使用伦理学一词的。
在另外一些场合,他们是把伦理学当作一种关于道德问题的研究来看待的。
在这个意义上看待的伦理学,又叫做道德哲学。
第一节道德总论一、道德与行为1.是与应当。
(1)两者的概念。
所谓“是”,是指实际做什么;所谓“应当”,是指应当做什么。
“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涉及的各种问题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问题。
(2)两者的关系。
由于人们实际做什么和他们应当做什么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一种直接的或必然的联系,所以,在有关人的行为的道德与否的问题的判定上,重要的就不是看人们实际做了些什么,而是看人们究竟应当做些什么。
否则,我们就可能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的理解上出现矛盾。
而为了判定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我们又必须设立某种道德标准。
这就是“是”与“应当”的关系。
2.应当与生存。
道德只存在于人的行为和行动中,但并不是有行为和行动能力的东西就一定有道德。
只有既是有行为和行动能力的,又是有生命的,还是有自觉的、主动的生命意识的人类,才有所谓道德的问题。
而这,也将人与机器人以及动物和植物的最显著的区别。
人类是在明确的生存目的支配下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概念,发展出自己的道德行为的。
很显然,人之作为人,他的基本的特征在于他是一种理性的存在,而理性讲到底不过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3.应当与实现。
实现是人类的行为追求的最高的东西,它代表了人与一切非人的存在,即从机器人到植物再到动物这样一个完整的存在系列的本质性的区别。
由于道德是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的可能最好的存在方式,是我们的生存意志必须服从的最高目标,所以,善讲到底就是一种实现。
二、道德与价值“道德”作为一个概念, 是与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好与坏、是与非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善与恶、好与坏、是与非, 是一些有关价值评价的概念。
《哲学引论》课程第四章辅导导学教师黄玉桂.
第四章二节 现代认识论
二、实在论
定义 167页
基本观点 167页
实在论的理论形态:经验实在论
理性实在论 思考:实在的基本含义:167页
第四章二节 现代认识论 三、分析哲学 什么是分析哲学? 173页 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语言的转向 何谓语言的转向? 173页
思考:语言转向发生的主要理由是什 么? 174页
第四章二节 现代认识论
四、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的特征、贡献和代表人物
思考:实用主义的认识原则 :P180——187 第 实用主义翻译原则(皮尔士) 实用主义意义理论的皮尔士原则(皮尔士)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詹姆士) 实验主义和工具主义原则(杜威) 概念论实用主义原则(刘易斯)
第四章二节 现代认识论
第四章三节 中国认识论
一、儒家认识论 认识的对象:性命之理 认识的方法与途径(187页): 自诚明:诚(道德)——明(知识) 自明诚:明(知识)——诚(道德)
思考:自诚明与自明诚的区别在哪里?P187
第四章三节 中国认识论
二、道家认识论 两种不同的认知途径: “为道”与“为 学” 思考:“为道”与“为学”的区别:189— 190页
第四章二节 现代认识论
一、观念论 定义 162页 基本观点 163页 代表人物
第四章二节 现代认识论
思考:观念和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62页 观念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概念,被心灵所知觉 和思想的一切感觉、印象、概念乃至情感等都可以被 看作是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 般的本质的特征。在认识的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 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成为概念。 观念的外延大于概念,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章一节 传统认识论
哲学引论辅导1、2、3
第一章哲学总论重点:一个是哲学的问题,另一个是哲学的价值。
难点:哲学的概念、哲学与语词。
枢纽: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第一节哲学的概念哲学一词,源自英文“Philosophy”;而“Philosophy” 一词,则又源自希腊文“Philosophia”。
在希腊文中,Philosophia 乃一组合词,其前缀Philia 原意为爱,后缀Sophia则为智。
由是观之,哲学一词之原意,应为爱智,或曰智慧之学。
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的双重特性。
从一个方面看,哲学起始于人类好奇的本性;从另一个方面看,哲学又表现为人类爱智的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在谈到哲学的这一特性时,曾以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的不同动机为例,生动揭示了哲学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之间所具有的这一本质区别。
2.哲学的历史起源。
哲学的产生乃是宗教和艺术直接作用的结果。
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
正是在原始的宗教和艺术中,人类通过音乐、绘画、雕塑以及各式各样的庆典和祭祀活动等,集中表达了他们力图解决生命、生存和死亡中的各种问题的强烈意愿,并尝试通过这些方式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并进而揭示隐藏在这些表面环境后面的那些不易觉察的、制约着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东西。
3.哲学的最终形成。
由于哲学是一种较之宗教和艺术更为理性化和系统化的追寻和探讨存在问题的思想形式和文化形式,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哲学在它的母体中孕育成熟,它之作为一种独立的人类精神文化形式的诞生,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
哲学与科学1.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从哲学分割权利;哲学与科学分享权利。
这是指,一方面,哲学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得不把对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权利让渡给科学;另一方面,哲学虽然必须与科学分享权利,但它对这种权利的让渡远不是自觉志愿的。
2.哲学的两难处境:既有人坚持哲学高于科学,也有人坚持哲学从属于科学。
这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科学问题几乎是引起哲学兴趣的唯一对象。
哲学引论是怎样一门课程
哲学引论(哲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程一、哲学引论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就课程性质而言,哲学引论属于“通识课程”,是本科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一般哲学的涵义、论域和功用,中西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理解哲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哲学的思维方法,从而锻炼、发展自身的理论思维能力,丰富、提高自身的道德精神境界,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思维基础和人文基础。
哲学引论作为一门基础性、通识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和专科层次的公共选修课——哲学原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相比,既有某些共通之处,又有相当的差异。
准确说来,“哲学引论”实为“中西哲学引论”,它是站在哲学史的角度,对中西哲学基础理论、基本观点的一种介绍或综述;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则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此,可以说前者必须接受后者的指导,后者则是对前者的更高概括和提升。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当然不能代替哲学史的学习;在本科阶段,为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人生道德境界,在专科已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习一些哲学史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更进一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所必需的。
二、哲学引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根据教案大纲和文字教材的规定,本课程的教案内容包括以下七个大的部分:1.第一章《哲学总论》:作为全书的开篇,本章着重要解决的,就是帮助读者弄懂“哲学是什么?”这一最基本的问题。
第一节主要讨论与理解哲学这一概念有关的几个基础性问题,如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以及哲学概念的历史演进等。
哲学引论教研活动讨论(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哲学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哲学引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我校特举办哲学引论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讨论、交流、分享,提高教师对哲学引论课程的理解和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哲学引论课程的认识,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2. 探讨哲学引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哲学引论课程概述(1)哲学引论课程的意义:哲学引论课程是中学阶段哲学教育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思维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
(2)哲学引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哲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
2. 哲学引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哲学思维。
(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哲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跨学科教学:将哲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哲学引论课程教学案例分析(1)案例一:《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
教学过程:教师简要介绍《道德经》的作者、成书背景,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道德经》中的经典段落,讨论其中的哲学思想。
(2)案例二:柏拉图的《理想国》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
教学过程:教师简要介绍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然后引导学生阅读《理想国》中的经典段落,讨论其中的哲学思想。
4. 教师经验分享与交流(1)教师分享自己在哲学引论课程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2)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哲学引论复习指导第四节Word版
《哲学引论》第四章第四章认识论第一节传统认识论所谓传统认识论是相对于现代认识论而言的,以近代哲学为代表的哲学认识论,它所关注的核心总是就是认识路线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地关系到其他认识问题的回答。
归纳起来,主要是以经验还是以理性作为认识的根据?所以什么是理性和经验?二者在认识活动中各有怎样的性质、作用与特点构成了传统认识论的基本内涵。
一、概念基础1、理性所谓理性,在直观的意义上,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它是传统认识论的最重要哲学范畴,所谓理性主义都是对人的理智抱有绝对信心的人。
理性对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依靠理性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但要达到真理,还必须依赖逻辑,逻辑推理是保证理性思维正确的前提。
逻辑推理主要有两种,一是演绎推理,二是归纳推理;任何推理正确的前提,一是前提真实可靠,二是遵守推理规则。
因为演绎推理自身无法保证前提的直实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经验,借助归纳和概括来判断前提的真假。
归纳和演绎的关系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因此,从狭义说,理性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从广义说,与非理性相对,凡是运用思维原则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都是理性。
(P147-149)2、经验所谓经验,在直观的意义上,就是指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与知觉。
它主要有感知、内省、直观等几种形式。
(P149)(1)感知是指人通过感官而获得的关于外部对象有经验。
它是人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窗口,虽然我们的感知与实际事物往往不相符合,但离开了感知,认识就会变得不可能。
(P149)(2)所谓内省是指人们自己在某一时刻、某一场合或某一情境中的所思、所想、所感的等内在的经验体验。
(P150)感知与内省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感知是对外部对象的体验,而内省则是人的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
(P150)(3)而所谓的直觉是指以感知和内省为基础,但又突破这两者的限制而形成的关于认识对象的即时的、敏捷的、直接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引论》课程学习辅导大连广播电视大学付振汉“哲学引论——中西哲学举要”是一门集中外哲学思想于一体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中外哲学的发展路程、基本理路、哲学思潮等内容。
因此,我们应当学习一些中外哲学史的知识,为学习这门课程打下基础。
还应当学会思考,学会反思。
要注意理论结合实践,对时代涌现的热点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
一、关于哲学的学习方法1、准确、系统地学习哲学知识众所周知,哲学是一门理论性、思辨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它的话语方式主要是西方的。
本课程立足于国际视野和当代视野,对中西哲学的那些最基础和最基本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应该说起点是比较高的。
无论是本课程所讨论的这些问题本身,还是这种讨论问题的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肯定会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但是,哲学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实际上是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的。
只要大家习惯了这种思辨方式,相信它肯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智性乐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方便。
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希望各位学生仔细阅读文字教材、经常上网查阅辅导材料。
我们应当读一些中外哲学原著,以了解中外哲学大师的哲学思想——如果有难度,建议读一下我们教材后介绍的《哲学的故事》、《西方的智慧》等书。
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好具体和抽象的关系问题哲学虽然是一门理论性、思辨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但它又不是虚无缥缈的“屠龙术”,它所研究的问题都在“人伦日用”之中,一点也不神秘。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注意从身边的日常事件入手,善于利用文字教材中的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体会哲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哲学思维。
其最终目的是,把握本课程的精神,逐步培养学习习惯,学会以哲学思维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
3、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注意各种媒体所承担的特定任务和职能,相互配合使用,在形象、有趣、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化解这门难课程的抽象难度,我们在文字教材、录像教材、CAI课件和IP课件中都运用了大量的哲学家的图片、故事、名言警句以及有说明作用的诗歌等资料,并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解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手段完成教学任务。
4、强调自学为主,但也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小组来进行,时间是自由的,可以任意约定。
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可以在辅导课上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或答疑解惑,也可以通过双向视频、网上讨论室、信件等形式和远方的教师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
总之,我们鼓励大家善于利用各种方式主动提出问题,在和他人的交流中深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内容。
二、关于本书的体例、结构和学习的重难点等问题(一)关于本书的内容和体例《哲学引论》这本教材的内容框架1、本书内容的安排,采纳的是康德关于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划分的框架。
康德把哲学的内容区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
理论哲学包括形而上学和认识论,而实践哲学是伦理学和美学。
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的对哲学内容的划分,也最符合哲学学科历史演进的实际情况。
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
2 、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我们在学习主要是一门西方性的学问的哲学时,要把中国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结合进对它的讨论中去。
于是,就有了本书中关于中国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的讨论。
而且,这些内容和观点的讨论,是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相应的内容和原理来进行的,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为了帮助读者从一般原理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哲学的学科特性,除了对它的具体内容详尽加以区分和讨论以外,还开辟专门的章节(第一章)讨论哲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的特性。
这主要是为了解决许多人即使在学习了哲学之后,还不能真正理解哲学是什么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的矛盾现象。
另外,“结语”部分试图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作一总结。
所以,第一章和结语是互相呼应的。
4、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与第七章“当代哲学”互相呼应,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背景性的知识。
但是,第二章与第七章又有一些不同。
第二章是对已经过去的哲学史的讨论,其观点及流派区分相对稳定。
第七章则有所不同。
当代哲学是指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或最新流派,它至今仍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理论形态并未完全定型。
所以,这一部分的讨论,我们只选取最新、最有代表性,并且具有承继关系的理论流派加以讨论。
(二)各章内容的重点、难点第一章“哲学总论”。
重点:哲学的问题;哲学的价值。
难点:哲学的概念;哲学与语词。
理解的枢纽: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学习建议:1.从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两者之间关系的演变入手,理解和把握哲学的概念。
2.从哲学的问题意识的角度出发,加深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领域及其重要问题的认识。
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
重点: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形态。
难点:中西哲学的碰撞与交流。
理解的枢纽:“phenomena”与“noumena”的关系,即西方哲学围绕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展开自己的历程,而中国哲学则围绕建立道德形而上的真理范畴而展开自己的历程。
学习建议:1.根据中国的历史分期和中国哲学以儒、道、释三家为核心的特点,进行中国哲学史略部分的学习。
2.根据西方的历史分期和西方哲学以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为核心的特点,进行西方哲学史略的学习。
第三章“形而上学”。
重点:一个是本体论的三种不同形态,另一个是自我论的不同表现。
其中,自我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决定论与自由的关系问题。
难点:本体论的三种形态及其区分。
理解的枢纽:“Being”的内涵;身心关系以及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学习建议:1.从中西哲学的差异角度,理解古希腊宇宙论和中国古代宇宙论的区别。
2.从西方语言(拼音文字)和汉语(象形文字)的差异角度,理解“是论”、“在论”和“道论”的区别,以及这三种本体论对于科学、宗教和艺术的不同作用。
“道论”和“在论”的区别是难点,大家注意把握。
这两种本体论形态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
按照我的理解,西方文化比较追求固定的、普遍必然的东西,“是论”作为一种概念论哲学的基础,就体现了这种情况;中国文化则是强调万物皆变的,“道论”作为一种境界论哲学的基础,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从一个强调“绝对”,一个强调“变易”的角度来理解“道论”和“在论”的区别,也许就容易些了。
第四章“认识论”。
重点:传统认识论中的三种基本的哲学理论,即经验论、唯理论和批判论的基本原理。
难点:现代认识论的基本流派及其区别,即观念论、实在论、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理解的枢纽:认识的起源、本质、对象在传统认识论和现代认识论中是如何被确定并加以讨论的。
学习建议:1.分组进行讨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和经验究竟哪个更重要些?以此加深同学们对经验论、唯理论和批判论的理解。
2.抓住“观念”这个核心概念理解观念论的内涵,抓住“实在”这个核心概念理解实在论的内涵。
3.从“语言的转向”的角度出发,认识分析哲学的意义;以认识与价值的关系为核心,认识实用主义的意义。
第五章“伦理学”。
重点:结果论和非结果论的区分以及各自最基本的理论流派的特点。
难点:道德与行为、道德与价值的关系,以及道德的客观性与相对性。
理解的枢纽:“是”与“应当”的关系及其引出的问题。
学习建议:1.从“是”与“应当”的角度,来理解道德的内涵和地位。
2.结合自己或身边的事例,进行分组讨论:你赞同哪种道德哲学?理由是什么?3.同学们可以试着写一篇小论文,谈谈其他的应用伦理学问题,如科技伦理、环境伦理、医学伦理甚至动物伦理等,并说明自己支持或反对这种伦理观点的理由。
第六章“美学”。
重点:艺术哲学和艺术理论。
难点:美学总论。
这个部分中又以审美主观论与客观论的关系的分析最为难懂,但又最为重要。
因为,这涉及到为什么当代美学是我们现在所见的面貌。
理解的枢纽:审美主观论与客观论的对立,以及艺术本体与艺术诠释学习建议:1.本章的学习,每一个环节均应注意结合艺术作品的鉴赏进行,最终目的是提高同学们的艺术作品鉴赏力和艺术批评水准。
2.通过鉴赏一件艺术作品(如绘画、小说或诗歌等),来理解何谓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何谓美的本质的主观论和客观论。
3.运用具体实例比较艺术诠释理论中“动机论”和“非动机论”、“一元论”与“多元论”的区别,以及艺术表现与艺术表达的不同。
第七章当代哲学重点: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
难点:解释学。
理解的枢纽:新儒学各家的区别与共性,以及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性哲学的颠覆。
学习建议:1.从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人文科学的方法的角度,来理解解释学方法论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而了解狄尔泰、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解释学观点的异同。
2.进行分组讨论:新儒学作为中国的新保守主义思潮,到底有哪些可以肯定的地方?它的发展空间有多大?3.进行分组讨论: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利奥塔、福柯和德里达的理论贡献。
结束语中西哲学的会通与发展重点:中西哲学的会通的可能性难点:中西哲学的会通的困难从历史上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下独立发展起来,这就造成了两种哲学在话语形式和逻辑特征方面的重大差别。
自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以来,中西哲学的会通就一直是中国学者热烈谈论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中西哲学会越来越相互吸收、会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学习建议:1、结合自己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2、进行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会通的必要性。
3、进行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会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