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间文化(1)
寻访泉州民间传统文化研究
《寻访泉州民间传统文化研究》活动方案指导教师:刘伟鹏一、主体活动提出的背景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文化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征,而且相互交融和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从而也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
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
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寻访泉州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设计思路当今社会,学习内容极其丰富,而且泉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城文化,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社区风俗民情是绝好的课程资源。
就地取材,把握特色,让学生走进火热的社区,感悟精彩的生活。
能力培养:现代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信息渠道比较广,在本次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广开思路,运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主动获取资料。
例如:除上网浏览、下载民间文化的资料,更多的是让学生走进街头巷尾与民间艺人们交流,并把采集到的鲜活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反馈,充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地综合运用。
文化熏陶:民间文化是一部充满学识和情趣的瑰丽宝典,让学生领略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保护民间文化的意识,继承广大的、优秀的民间文化,并进一步把泉州民间文化发扬、光大,弘扬民族精神。
情感教育:让现代的学生体会“劳动最光荣”,学习民间艺人们开拓、创业的伟大精神,以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一衣、一食来得不易,懂得爱惜、珍惜。
社会体验:通过活动,让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触,体验社会生活,锻炼学生的社交活动能力,更加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表达方式:实践活动也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创意的活动,能让学生说创意的话,写创意的文章。
传统民族文化幼儿园教案7篇
传统民族文化幼儿园教案7篇传统民族文化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结的编结工具与制作材料,尝试学编最简单的十字结。
(2)体验编结活动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小铜钱、红丝线等材料,活动过程一、认识制作材料和工具1、小朋友都说中国结非常漂亮,那我们今天也来动手做一款中国结,好吗?2、那你们想想制作中国结需要些什么材料呢?师生共同讨论3、幼儿先看看、摸摸、讲讲制作中国结的材料和工具二、幼儿尝试操作1、知道为什么叫中国结吗?结是什么呢?2、观察并讨论老师制作的中国结(十字结)是什么样的?3、老师示范讲解。
4、幼儿尝试编十字结,教师观察,进行个别指导5、幼儿说说自己尝试编结的感受。
二、引导评价1、彼此欣赏各自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2、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送给同伴或小班的弟弟妹妹并说说其中含的祝愿。
延伸活动:陈列各色中国结及其他民间工艺品实物或资料。
传统民族文化幼儿园教案篇2设计意图新年快到了,老师在教室里挂上了中国结。
古朴而又漂亮的中国结给教室增添了节日喜气的色彩。
小朋友们不认识中国结,他们好奇而又热烈地讨论着“老师,这是什么呀?真漂亮啊。
”“老师,我家里的墙壁上也有这个东西的。
”“老师,为什么要挂这个东西呢?”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
别小看这小小的中国结,它身上所反映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
我想,既然孩子们对中国结有这么浓的兴趣,何不组织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以让幼儿从小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国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从而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喜爱中国结。
2、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准备“年年有余”等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结活动过程一、交流讨论:1、这几天,小朋友们都拿来了中国结,那请你把自己带来的中国结是什么样的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好吗?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3、说说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4、小朋友拿来的中国结有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为什么中国结是红色的呢?――引导幼儿讨论二、欣赏感受1、老师也带来了中国结,看看和你们带来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2、着重欣赏中国结中的鱼(年年有余)、如意结(吉祥如意)等作品,说说这些中国结的图案代表什么意思。
甘肃陇东皮影民俗文化探究(1)
道情皮影的好手。境内较著名的戏班还有解家、魏家、韩 家、杜家、谢家、马家等,均各有不外传之绝活,显示出家 族传承的特点。 皮影之乡”。2005年12月,环县道情皮影进入中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2008两年间,环县组织 民间戏班赴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等五国进行 文化交流演出,在国内外取得很大反响。
参考文献
1 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 2 曹振峰,周林生:《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
302
300
子”。“神柱子”皮影被群众认为是神的替身,在演出前或 逢年过节时要举行隆重的敬奉仪式,存放时要尽身洗手,影 箱不准坐,不准在影箱上乱弹和乱放东西。另外,各种巫术 性质的还愿戏,按“社”里人家许下的“神愿”多少,依 “神位”依次唱下去,每位神唱三折,唱毕,会长献“花 红”礼,献礼后接唱正戏,正戏种类很多,有大戏本子,如 《杨家将》、《五典坡》等。神怪戏是陇东皮影戏特有的节 目,既有像《白蛇传》、《西游记》之类,也有一种专门描 写“地狱”审判酷刑的戏,叫做“拷查录”。劝世剧相似 “宣讲拾遗”、“劝世文”之类。如《烟鬼游魂》反映了大 烟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目的是训诫后人,具有极强的现实 意义。 2.陇东环县道情皮影文化 陇东环县有道情皮影,陇东道情的精髓正是别具地方艺 术特色的环县“道情”。它与牛皮灯影相互结合,美妙绝 伦,相得益彰。成为戏坛曲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代表剧目 有《韩湘子出家》、《孙膑坐洞》等百余本。据史料记载, 明末清初环县就有道情皮影戏班活动,清末民初则大盛,形 成气候,覆州盖县至今。环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北部,属丘 陵沟壑区,人们多分散居住在避风近水的沟圈湾坡的窑洞 内。为了适应演出地的特殊情况,道情皮影班子多轻便精 干。戏班由清一色的男性组成,一般为五至六人,前台一人 叫挑线手,或称撑签手,他是总导演,用十指,间或以双脚 辅助挑动竹签,操纵出场的影像,表演复杂的动作。同时他 又是配音演员,一声数用,唱白兼顾,无论男女老幼、宾主 仆役还是各种动物的声音无不惟妙惟肖。挑线手关系着一个 影戏班的声誉和影响力,他是戏班里的台柱子,也是戏班的 师傅,鼓手、弦手、吹手多是他的徒弟,演出伴奏统归挑线 手指挥。由于戏班子人数少,行动住宿生活演出方便,费用 低廉,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演出地点多数就在群众居住 的冬暖夏凉的黄土窑洞中,在窑洞演出,开门见山,宽敞豁 亮,收音聚光,别具风采。群众形象的称之为“吼塌窖”。 陇东道情颇具地方特色,有帮腔,音乐节奏鲜明。唱腔基本 是弹板和飞板两种,另外有一些民间小调作为助唱腔。在环 县道情发展过程中,环县民间艺人还创造了具有环县地域特 色的曲牌“嘛簧”,创制了“土渔鼓”“土四弦”等极富地 方特色的民间乐器。环县道情皮影以家族的形式代代传衍, 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如环县挑武线子(武打) 最出名的敬家班子,四代十数人皆承传着挑武线子的绝活。 另如以挑文线而闻名的史家班子,祖孙几代同样是演唱环县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22篇)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22篇)中国传统文化篇1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
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
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
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
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爱!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
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
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精美图案噢!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剪纸团花、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纸十二生肖印成的邮票,爸爸小心地珍藏着。
看着剪纸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有胆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小白兔,威武的龙,长长的小蛇,雄伟的白马,洁白的羊……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幼儿园传统文化民间故事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民间故事教案教案名称:探索传统文化,民间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了解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魅力;2.掌握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2.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1.课件或图片;2.一些简短的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或简单的故事引入话题,让幼儿们了解“传统文化”这个词汇;2.利用互动问答的方式,询问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二、呈现(15分钟)1.展示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孔融让梨》等,可以通过图片、动画或者讲故事的方式呈现;2.向幼儿讲解每个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寓意,引导幼儿思考并进行简单的讨论;3.呈现故事的同时,教师应注意语速、语调的控制,以便幼儿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内容。
三、理解(20分钟)1.利用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寓意,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等;2.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道德准则;3.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巩固(20分钟)1.通过游戏、手工或绘画等形式,让幼儿参与到故事情节的再创作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分角色朗读故事,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阅读表达能力;3.给出一些问题,要求幼儿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细节来回答,检查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五、拓展(15分钟)1.呈现更多的民间故事,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2.利用歌曲、舞蹈等形式,使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民间文化的魅力;3.鼓励幼儿向家长、朋友介绍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六、结束(5分钟)1.小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表扬幼儿的参与和表现,鼓励他们继续探索传统文化。
走进传统文化感受民间艺术
走进传统文化感受民间艺术记桃浦中学参观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5月9日上午,桃浦中学组织六年级和七年级的师生们来到位于顾村公园东南角的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展了一次小眼睛大视角“民间艺术文化之旅”。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是集收藏展示、交流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它结合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它成为宝山对外交流的窗口、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大型活动中心。
活动前,每个班级根据场馆制定了活动任务单,同学带着小问题去探究场馆的秘密。
一走进博物馆,同学们就被这所“文化大观园”里丰富多彩的展品所吸引。
在“序厅”中,孩子们观赏到了宝山罗店龙舟和宝山区的传统民间文化元素。
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龙舟竞渡”之景,一条制作精美的罗店龙船就静静地泊在展厅左侧。
龙头用香樟雕刻,栩栩如生,龙嘴朝天张开,龙尾高翘,船的前部有标志性古建筑“北极阁”式样的牌楼,后有艄亭,船上“旗帐鲜明,锦彩夺目”,生动地再现了龙舟文化历史与上海宝山龙舟节的热闹竞赛现场。
“十里红妆”的中国传统婚庆文化;“戏曲解读”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乡音难改”的中国地方语言与各民族的特色等都让同学们大开眼界,通过看看、讲讲、说说、做做,了解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中还设有“亚太、非洲、中东、拉美和欧美”等5个展厅,淋漓尽致展现了五洲文化、四海风情。
“我发现了,皮影、剪纸、绣花都是中国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中国人民都了不起。
”“原来外国也有民间艺术,套娃就是俄罗斯的民间艺术。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在为自己祖国有这么多文化瑰宝自豪的同时,也感叹着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本次参观活动,让同学们充分体验艺术美带来的精神愉悦,还锻炼了同学们的认识、欣赏、思考、创作能力。
知晓了民间工艺品的表现形式的同时,探索、发现并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种类、风格及独具的特点,提升了同学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民间文化习俗(民间的风俗)
民间文化习俗(民间的风俗)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间文化习俗,以及民间的风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中国的民间习俗有哪些?2、有哪些民间的习俗?3、中国的民俗活动有哪些?中国的民间习俗有哪些?一、春节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三、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四、清明节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非遗保护专题调研提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提纲【调研目的】:通过调研本省具有特色的民间文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模式及具体措施,如何使其避免失传、灭绝,使能够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利用,保持文化多样性,发扬光大优秀的民间文化。
通过研究民间文化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相关立法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调研内容】:一、民间文化、传统知识的表现形式(种类)、生存状况、传承及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民间文化分两大类:一类是可以开发利用,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并能够可持续利用的;另一类是濒临灭失、后继乏人、无人传承的、不可再生的,为了能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二、特色民间文化(一般是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特殊保护措施(当地采取的)有哪些?濒临灭绝的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措施有那些?(需要访问本地文化部门、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等)三、如何处理“利用”与“保存”的关系?商业开发与保持原生态的矛盾(保持民间文化的原汁原味)如何解决?四、传统知识(主要是中医药)、民间文化所产生的利益如何分享?原生地及其以外的人利用传统知识、民间文化谋取经济利益如何分享?区域以外的人使用的付费问题。
五、传统知识、民间文化的主体归属?六、保护的主体应当是谁?某种民间文化目前的管理机构?七、民间文化传承、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生存状况、活动经费来源等。
八、当地保护民间文化及传统知识的立法及政策等措施。
九、其他你认为应当调研的内容。
十、知识产权保护的局限性与理论上的障碍(垄断性保护是否适用、具体的保护方式等)。
【有关事项的说明】:1、调研的机构应当是当地文化部门(文化厅、局、文化馆、民族事务委员会等)。
2、调研、访谈的对象应当是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等团体。
3、问卷调查的对象应当包含各层面,包括各年龄结构、各行业,尽可能覆盖面要宽,资料的代表性要强。
当然也可以与上述调研、访谈对象交叉。
4、相关知识的储备大家可以查看有关资料,通过上网搜索。
5、调研内容及问卷设计不局限与所列内容,个人也可以补充相关内容,问卷调查需要根据所在的省分再详细补充、设计,让答题者易于理解并且容易选择。
探究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
《探究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摘要:民间文学的收集工作,主要就是把这些神话故事,传说,收集整理出来,一方面有的作为一种文学读物,有的广为流传甚至被出版流传到世界各国,但是,当在文学工作中使用政治性思想,去判断,衡量,改造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就是属于“一刀切”,杨胜刚.对建国初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回顾[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128-131.【摘要】民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各个民族的民间传统的文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基础。
对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力发展,实现文化繁荣,对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我国民间文化的传承,文章就民间传统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浅谈笔者的工作经验,或者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民间文学收集整理工作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在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中,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尤其是在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流传着各种散文体和韵文体的,有关洪水神话的故事。
主要讲述的是由于洪水泛滥,动物和人基本上都被淹死了,世界上,只剩下被神仙派来的,一对勇敢的兄妹。
后来人类得以繁衍生息就是来自这对兄妹,有的说他们成亲以后生下了很多孩子,也有的说生下的是肉团、怪胎,然后怪胎,肉团变成的孩子,逐渐成为了人类某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还有说是他们种了一种神奇的瓜,这个瓜接出来的子变成了一个个孩子。
然后这些孩子开始繁衍,成为了人类的祖先。
民间文学的收集工作,主要就是把这些神话故事,传说,收集整理出来,一方面有的作为一种文学读物,有的广为流传甚至被出版流传到世界各国。
有的成为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资料。
另一方面,这些神话故事对人类学的族群认同研究,也提供了很多的研究素材,在人类学的研究中,族群认同体现为群体与群体的归属,个人与群体的归属。
小学语文教案:古代童谣——探索民间童谣中的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教案:古代童谣——探索民间童谣中的文化内涵一、古代童谣的介绍古代童谣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和文化内涵。
童谣是指用简单、朗朗上口的语言来歌唱儿童游戏、生活和教育的民间歌谣。
它通过其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唤起了人们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并通过歌颂亲情、友情、劳动等主题,传达了世代相传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以古代童谣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童谣中的季节文化1.春季童谣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古代童谣中的春季歌谣,常常描绘了自然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比如《春天来了》这首童谣,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春天的特点和景色,让孩子们能够亲身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这些春季童谣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也传递了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和祝福。
2.夏季童谣夏天是炎热的季节,而夏季童谣中的内容常常与清凉、水果以及游泳等活动相关。
例如《草地旁的蟋蟀》这首童谣,描绘了夏天黄昏时分蟋蟀的鸣叫声,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清凉。
这些夏季童谣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夏天的感知和欣赏,也启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3.秋季童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古代童谣中的秋季歌谣,常常歌颂丰收的喜悦和农民劳动的辛勤。
例如《梨花林外》这首童谣,以简练的语句描绘了秋季丰收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秋天的丰富之美。
这些秋季童谣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孩子们在欣赏中体验到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4.冬季童谣冬天是寒冷的季节,而古代童谣中的冬季歌谣,往往描绘了冰雪、寒风以及团圆的场景。
例如《冬天到了》这首童谣,通过简单、动听的语言,表达了对冬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冬季童谣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冬天的感悟和生活态度,也引导孩子们在寒冷季节中感受到亲情与温暖。
三、童谣中的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1.亲情教育古代童谣中常常表达了对父母爱的向往和孩子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例如《睡着了》这首童谣,通过描绘父母照料孩子的场景,强调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不止于做一位守望者_探索民间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_柳佳丽
民间传统手工艺承载着最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之一。
它有效体现了我们华夏民族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
然而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物质经济的发展,政治环境的转变,民间传统手工艺也经历了一个由兴到衰的过程。
近百年来,我们在追赶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对祖先留下来的民间传统工艺逐渐忽略和淡漠。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提出,这一状况才开始有了改变。
各种已经消失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又重新进入人们的事业,与现代化的工业品相抗争。
我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从开展以来,取得了重要成就,从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唤起了人们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情感记忆和民族文化认同。
但是在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对于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主要有政府立法保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体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加大保护经费的投入以及宣传力度等几种方式。
总体看来还仅仅处于保护的一个初级和被动状态。
至于如何将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智慧和精华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怎样能够将民间传统手工艺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使得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切实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呢?或许我们可以从现代装饰设计中民间传统手工艺元素的应用里找到一点思路。
库淑兰剪纸中的装饰元素在儿童画插画中的应用王伯敏教授曾经说过:“剪纸是我国民间具有泥土香味的艺术花朵。
我们,尤其是剪纸艺术家和爱好者,以及从事剪纸工作的同仁们,更应该去保护、研究,并促使其迅速发展……”然而,在目前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过程中,实际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去完整学习并专门从事此工艺。
比如陕西剪纸艺人库淑兰的作品形式及其独特风格,几乎无人能及。
那么如何将其剪纸艺术中的精华吸收运用呢?在现在的一些儿童插画中(见图一)我们可以看到库淑兰剪纸艺术(见图二)的某些影子。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内涵,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第二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 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如书法、绘画、剪纸、音乐、舞蹈等。
4.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学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典故,如《四大名著》、《诗经》、《楚辞》等。
5. 第五章:中国传统哲学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和代表人物,如儒家、道家、佛家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和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实践活动中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合期末考试,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的传统文化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4. 实践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剪纸、书法、绘画等。
5. 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中班民间文化教案30篇
中班民间文化教案30篇《中班民间文化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民间文化教案30篇!(1)中班民间体育游戏优秀教案《好玩的竹竿》含反思下课时发现小朋友们总喜欢去玩门口花坛里的竹子,把竹子弄倒下来做游戏,要不就是找一些长树枝玩,一些玩断的呼啦圈被小朋友们分成了一根根短棍子,这些成了他们最喜欢的玩具,最爱玩的游戏。
但是他们最喜欢的玩法就是把棍子作为攻击别人的武器。
根据幼儿对竹竿、棍棒的喜爱,为了引导他们玩出更多安全有趣的玩法,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让幼儿在玩中探索出更多好的竹竿玩法,初步接触、了解跳竹竿这一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跳竹竿的兴趣,掌握几种简单的节奏型。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集体合作的快乐,促进幼儿同伴间的交往,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1、能探索发现出竹竿的多种玩法。
2、了解跳竹竿这一民间体育游戏的来历,尝试用X X和XX X两种节奏型跳竹竿。
【活动准备】:1、幼儿人数三分之二的长竹竿,短竹竿、短棍子若干。
2、律动音乐磁带,音乐磁带《阿佤人民唱新歌》。
3、有关竹竿舞的图片、录像。
【活动过程】:一、导入:幼儿人手一根竹竿或棒子(长短不一)随乐骑大马入场。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 “坐马车” )(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竹竿、棍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竹竿、棍棒的多种玩法:1、利用竹竿、棍棒进行“一棒多玩”导语:竹竿、棒子可以和我们玩骑大马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
(幼儿四散游戏)2、交流、总结竹竿、棍棒的新玩法。
探索历史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探索历史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导言: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拓宽视野、增加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探索历史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1. 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可以选择参观国家级大型博物馆,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也可以选择当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在博物馆中,可以欣赏到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通过展览和解说,了解古代文化、历史事件,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2. 参观古迹古迹是历史文化的见证,通过亲身走进古迹,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我们可以选择参观世界遗产,如中国的故宫、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
同时,还可以选择当地的古迹,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在参观古迹时,可以聆听讲解员的解说,或自行了解历史背景,深入了解这些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3. 参与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一种传承历史文化的方式。
无论是中国的春节、端午节,还是其他国家的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我们可以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了解习俗、品尝传统美食、欣赏民间表演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加亲近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是一种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可以选择参加音乐会、戏剧表演、舞蹈演出等,感受艺术的魅力。
这些活动中,往往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元素,通过观看演出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5. 参与民间文化活动民间文化活动是了解历史文化的另一种方式。
可以选择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民间技艺表演等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通过亲身参与制作或欣赏,可以了解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工艺技术等。
结语:通过参与探索历史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加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审美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价值。
广西壮族民间文化探索
广西壮族民间文化探索摘要在以文化旅游为主导模式的二十一世纪,旅游者对民间文化、异质文化的渴求与体验是他们出游的重要目的。
民间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旅游经营者必须开发、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的目的,推进旅游发展。
关键词广西壮族民间文化探索㈠调查背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最富生机和活力的部分。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 ,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 ,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 ,其文化特征反映了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也深深地打上了他们的生活环境。
如何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继续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这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此外,民间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经济与文化是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保障,繁荣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这种互动关系,越来越凸现出来。
探讨民间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此,我对广西壮族的民间文化进行了探索和学习。
㈡探索目的本次探索的目的在于通过网上资料查找和阅读大量相关书籍的方式了解并熟知广西壮族民间文化,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广西壮族民间文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呼声高涨的背景下,有必要为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打开一扇窗口,让更多的人懂得民间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㈢广西壮族民间文化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的民间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现拥有专业的文化人才、国办图书馆和文化馆、文化创作小组、专业剧团、民间业余剧团、皮影剧团、电影放映队、国办电影院、铜管乐队、文化经营户。
在这支队伍的努力下,弘扬了民间文学、故事、歌谣、谚语、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曲艺等。
民间文化的明珠_伍家沟民间故事(1)
民间文化的明珠:伍家沟民间故事我国素有“文化之邦”之称,中华文化五千年来未曾衰落,文化形式更是数不胜数,在文化发展中,民间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如今,我国有两个著名的民间故事村,一个是河北的耿村和另一个就是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伍家沟村了。
伍家沟位于武当山区,这里风景怡人,民风淳朴,当地居民十分和蔼可亲。
“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居住分散,闭塞,人口不足千人有种“世外桃花源”的感觉,不仅传承和保存着十分丰富的民间故事,而且还有歌谣、民俗等其他文化,其中又以民间故事最能体现伍家沟的民风民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伍家沟民间故事。
伍家沟民间故事在价值取向上提倡孝道,主张勤俭持家;扬善弃恶,宣扬有恩必报,重视朋友兄弟之间的义气;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尊重读书人,推崇智慧,重视技艺,总体上是积极向善的,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比国家也是十分重视,至今已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民间故事集三册,近一百二十万字。
这些故事涵盖了民间文化的主要方面,并且有涉及到了某些重要原始文化的古老沉积。
例如,附近有一座山,因形似而被称为屄山;与之相对的另一座山也因形似而被称为毬山。
相传,二者常在深夜会合。
当地群众不仅津津乐道有关的传说,而且常进入那形象的屄中取乐,从而可见生殖崇拜的遗韵。
这些故事不仅就像涉及了真人真事,又富于想象和夸张,好像古树的年轮,使我们重赌了一些遥远历史的风貌和神韵。
民间故事是全民创作的作品,它们从萌芽到成熟要进过漫长多变的历史过程,就像从高山之颠滚下的雪球,有的会中途粉碎,消失,有的会越滚越大,到达山下。
不管何种情况,其原生态的面貌都已模糊不清,很难了解伍家沟。
伍家沟的文化生态环境特别优越,因而便不同一般的保留下来较多的原生态作品。
伍家沟的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各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对于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却反而显示出了特殊的优势,正如英国学者查索.博尔尼所说:“他们本质是社会集团中无文化和落后人们的产物。
幼儿园民间活动教研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传承民间文化,我园开展了民间活动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将民间活动融入幼儿园教育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民间活动的内涵和价值,明确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2. 探索将民间活动融入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 提高教师开展民间活动的教学水平,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
4.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活动内容1. 民间活动概述首先,我们共同学习了民间活动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民间活动是指在民间传统中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
民间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民间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接着,我们探讨了如何将民间活动融入幼儿园教育。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将民间活动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活动课程。
(2)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民间活动元素,如民间故事、民间歌曲、民间游戏等。
(3)区域活动:设置民间活动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4)家园共育:引导家长参与民间活动,共同传承民间文化。
3. 民间活动教学案例分享为了更好地开展民间活动教学,我们分享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
如:(1)大班民间舞蹈《花灯舞》:通过学习舞蹈动作,让幼儿感受民间舞蹈的韵律美。
(2)中班民间故事《牛郎织女》: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民间传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小班民间游戏《丢手绢》: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合作、遵守规则。
4. 民间活动教学策略为了提高民间活动教学效果,我们总结了以下教学策略:(1)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激发幼儿参与民间活动的积极性。
(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民间活动内容。
(3)结合幼儿园环境,创设具有民间特色的氛围。
(4)注重家园共育,引导家长关注民间活动。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民间艺术,传承文化瑰宝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活动内容:1. 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形式3.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4. 动手实践:制作民间艺术作品5. 分享与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心得四、活动准备:1. 收集有关民间艺术的资料,制作课件。
2. 准备制作民间艺术作品的材料。
3. 安排展示活动场地。
五、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课前调查到的民间艺术知识。
二、讲解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讲解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学生分组讨论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形式,并举手分享。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传承与保护民间艺术。
第二课时:一、动手实践(20分钟)1. 教师发放制作民间艺术作品的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分享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
2.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三课时:一、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感受。
二、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民间艺术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2. 完成一幅民间艺术作品,下节课展示。
六、活动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2. 邀请民间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或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3. 开展校园民间艺术比赛,鼓励学生创新和传承民间艺术。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的表现,如创意、技巧等。
传统民间工艺文化:异彩纷呈的其他工艺
异彩纷呈的其他工艺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冀派内画的艺术特点是风格多样、布局巧妙、立意深远、造型准确、精皴细染、 色彩典雅,不仅有以国画色为主的国画类型画种,而且还有国画色和油画色结合的表现手法,摹拟多类 型多画种的各种画面效果。体现在画种方面有:国画、书法、油画、版画、装饰画等,题材方面有:人 物、山水、动物、花鸟鱼虫、肖像、静物、风景等。衡水内画在继承京派厚朴古雅的基础上,糅进鲁派 细腻流畅的传统画法,又把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1981年,该画派试用油彩 作肖像内画,经过摸索掌握了油彩内画技法,打破了传统水彩画的局限,完成“中西合璧”的创举。衡 水内画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
异彩纷呈的其他工艺
(四)易水砚制作技艺 易水砚是河北省保定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取材于太行山区的西峪山,石料是色 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有的还点缀着天然碧绿或淡黄色斑纹,甚至暗紫、碧 绿等不同色彩呈页状叠积,俗称“紫翠石”、“玉黛石”,石面光泽,细润如 玉,质刚而柔,是制砚的最佳石料。 制作水砚的过程主要有选料、制坯、设计、雕刻、打磨、上蜡、亮光等七道工 序。首先将选中的石料制作成坯,根据石料的外形特征进行创意设计,然后进 行雕刻、打磨和上蜡。最后用薄麻布缠于手指上,对砚台进行摩擦,直到光亮 度擦到最佳为止。制砚师们用传统的平雕、浮雕技法,根据石料形体及纹饰, 雕出人物、花草、龙凤、鸟虫等。其中有“二龙戏珠”、“九龙戏凤”、“龙 凤呈祥”、“龙凤朝阳”、“神龟献宝”、“水漫金山”、“福寿双全”、“ 苍龙教子”、“金龟献寿”、“八马俊图”、“五龙戏珠”和“十二生肖”等 具有民族色彩和风格的画面。易水砚随料定型,顺理成章,刀法精细,形态逼 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剪纸艺术的兴趣从娃娃培养起来!
探访商丘“画虎村”
• 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的河南省民权 县北关镇王公庄村地处黄河故道。 • 王公庄村农民绘画始于1956年。改革开放 后,该村代表人物肖彦卿一批人在努力探 索绘画艺术的同时,不断创新,使所画之 虎既有王者之气,又赋予虎以人性化的品 格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形成了“民权虎” 独特的风格。
摆个造型!
希望大家喜欢!
洛阳人用手剪出非物质遗产
• 阳 间传统 饰艺术 种。 时 , 间妇 银 鸟贴鬓角为饰 风尚。 来 发 , 节 纸 各种 动 故 贴 户 (叫 )、门 (叫门签) 为 饰, 为礼 饰 绣 样 。 阳 纸 为简刻 刻 两类, 犷 迈、 简 , 结构 、 巧 。 3画出新农村!
“栩栩如生的老虎!吓着我了!”
肖彦卿 一位农民画家,被
称为中国“画虎第一人”, 耗时3个月绘制完成了一幅 长200米的“千虎画卷”。
探访民间艺术 领略乡土文化
• 通过探访民间艺术,领略乡土文化,将河 南本土的优秀文化推向全国,让全国人民 也能亲身感受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内涵。 • 作为旅游班的同学,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 将文化旅游推广,增加其吸引力进而增加 经济效益,更好地把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向全国人民展示河南文化风采!
谢 谢
观 看
探访民间艺术 领略乡土文话
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0901班
主要内容
• 探访嵩县“背装”艺术表演。 • 探访洛阳剪纸艺术家。 • 探访商丘市民权县王公庄村, 采访当地画虎艺术家。
成果展示
探 访 民 间 艺 术 —— 背 装
, 间故 称垴 , 从 辈 遗产众 项 经 继 、改进,并结 现 杂 艺术发 间绝 。
县 来
” 老 爷 爷 , 小 心 ! “ : 白 旁 计
设
走!需要大人抱着! ”
! “ !
• 每次背装演出的垛数和参演阵容可大小调整,表 每次背装演出的垛数和参演阵容可大小调整, 演的故事一般都在十几垛以上,阵容庞大, 演的故事一般都在十几垛以上,阵容庞大,气势 壮观,场面热闹。表演时,配备有铜器和鼓乐队, 壮观,场面热闹。表演时,配备有铜器和鼓乐队, 鼓嚓喧天,气氛热烈。 鼓嚓喧天,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