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合集下载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了解自然环境、把握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温和降水这两个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单位;(2)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3)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2)运用实例,探讨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3)学会运用气温和降水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服务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气温和降水;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例,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互动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2.课件:气温和降水的图片、图表、实例;3.视频资料:有关气温和降水的现象;4.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中的气温和降水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1)介绍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单位;(2)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3)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例题与讲解(含详解)-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例题与讲解(含详解)-湘教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答案:(1)摄氏度(℃)(2)7月(3)1月(4)雨(5)冰雹(6)水汽和凝结核(7)下降(8)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1.气温(1)气温的概念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谈重点气温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差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2)气温的测定①测量工具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有很多种,如下图所示,不同的温度计测量范围和用途不同。

②测量方法气象站观察和记录的气温,是利用放在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得的。

如果没有百叶箱,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③测量时间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观测。

④气温的计算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如下图所示:月平均气温:将一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本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将一年中各月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12即可。

(3)气温的变化①气温的日变化随着一天内太阳的东升西落,气温也相应地有变化。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如下图所示:某地气温日较差=31 ℃-24.5 ℃=6.5 ℃。

某地的气温日变化谈重点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的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释疑点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比陆地要滞后一个月。

一年内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

如下图所示:某地气温年较差=27 ℃-(-2 ℃)=29 ℃。

某地的气温年变化③气温的年际变化气温的年际变化是指某一个地方各年之间气温的变化。

有的年份平均气温低,有的年份平均气温高。

【例1-1】下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正确反映14时气温状况的是()。

解析: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

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 4.2.2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降水)

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 4.2.2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降水)
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 升”,冷凝形成降水。
发生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 区
一.降水的形成
3.根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将降水分为3种类型
对流雨
受热膨胀上升
赤道附近、 夏季午后
地形雨
遇地形阻挡“爬升”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被冷空气顶上去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二.降水的测量
雨量器
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 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 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 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5~10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11月~次年4月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大约740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三.降水的分布
北极地区
赤道地区
南极地区 ①赤道附近降水 多 ,两极地区降水 少 。——纬度因素
导致两地景观差异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气候的要素:降水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一.降水的形成
1.从大气中降落的 雨、雪、冰雹 等,统称为降水(降水≠降雨)
冰天雪地
椰风海韵
一.降水的形成
2.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水汽 凝结核
物质条件
(空气上升)
气温 下降
热量条件
一.降水的形成
3.根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将降水分为3种类型
连续无雨记载:91年
①对流雨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水汽冷凝形成降水。
发生地区:赤道附近、 夏季午后
一.降水的形成
3.根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将降水分为3种类型
②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怎么看?看什么?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月 份
1 月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11112111 5

00550550 0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量 ( m
5 0
1 00000000 1 00 00
m

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量的测量
|降水量
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 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 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 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 毫米为单位。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等降水量线 含义: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特点:
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的各点,降水量相等。 等降水量线稠密,表示各地的降水量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表示各地的降水量差别小。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形成降 水。
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如:我国夏季午后的雷阵雨。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的类型
迎风坡
|地形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背风时坡,遇到山地,沿 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 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往往在湿润气 流的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少。
2021年3月23-29日,苏伊士运河“大堵船”,至少造成 400余艘通行此处的货轮滞留。此次 “堵船” 事故也引发 国际货运对于苏伊士运河的替代方案思考,更为稳定、 可靠的我国“钢铁驼队” ———中欧班列的业务量一周 内增加三成。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4月8日,装满衣服鞋帽、 防疫物资等的列车从武汉出发, 驶往德国杜伊斯堡。回程列车装载德国香肠、 哈萨克斯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地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主要介绍了气温和降水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包括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形式和分布等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了解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包括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降水的形式和分布,包括降水的类型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温和降水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形式和分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温和降水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了解基础。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但对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引入气温和降水的概念,与学生共同回顾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老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知道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气温和降水这两个与气候密切相关的因素。

2. 提问:你们知道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吗?请举例说明。

-老师:请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地方气温很高,会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老师:非常好!那么,如果一个地方降水很多,会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第二环节:知识讲解与讨论1. 讲解气温的分布规律:-老师: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气温的分布规律。

首先,纬度对气温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老师:没错!赤道附近的地方气温较高,随着纬度升高,温度逐渐降低。

那么,海陆分布对气温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老师:非常好!海洋温度变化较缓慢,而陆地温度变化较快。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3.2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气温的变化温度带(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3.2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气温的变化温度带(中图版)

(4()4图)43甲气15温的年较差约
℃;图乙气温的年较差约 ℃。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8.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

,②
,③
,

,⑤
,⑥

(2)图中③温度带和④温度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线,与我国1月份
℃等温线比较接近。
(3)图中温度带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填代号),这主要是

影响形成的;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这主要
是因为该温度带纬度
,并且受
风的影响显著。
答案:(1)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高寒区
(2)秦岭—淮河 0 (3)⑥ 地形 ① 高 冬季
亚热带
热带
青藏高原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关闭
四个城市比较,哈尔滨纬度最高,因此1月平均气温最低。
关闭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C )
A.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
C.南北气温差别大 D.南北普遍高温
1
2
3
4
5
6
7
8
4.下列地形区中既位于暖温带,又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一课时 气温的变化 温度带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笔记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笔记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笔记
气温和降水是地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气象要素,对于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气温和降水的简要笔记。

一、气温
气温是指空气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气温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1.纬度: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
温越低。

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多,而高纬度地区受到的辐射能量较少。

2.海陆分布:海洋对气温的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沿海地
区的气温较为稳定,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大。

3.地形:地形也会影响气温。

例如,山谷地区的气温通常
比周围地区低,因为冷空气容易积聚在低洼地带。

二、降水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

1.纬度:低纬度地区的降水量通常较多,高纬度地区的降
水量较少。

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多,水汽容易蒸发到大气中。

2.海陆分布:海洋对降水的影响也较大。

一般来说,沿海
地区的降水量较多,内陆地区的降水量较少。

这是因为海洋可以提供大量的水汽。

3.地形:地形也会影响降水。

例如,山地的迎风坡通常比
背风坡降水多,因为迎风坡受到的空气流动更强烈。

总之,气温和降水是两个重要的气象要素,对于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两个要素也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球和地图基础知识、世界地理概况之后,进一步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形成地理观念、理解地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和地图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图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难点: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图示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分布规律。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2.教学素材:收集有关气温和降水的实例、案例,以便进行教学分析。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上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在世界范围内的差异。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利用实例、图示等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某一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分享自己的发现。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说课稿新人教版
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分析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例如亚马逊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例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降水均匀,例如欧洲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例如中国的东北地区。
-寒带气候:全年寒冷,降水稀少,例如南极洲。
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靠近海洋的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地形:山脉可以阻挡湿气,造成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洋流:洋流可以携带水分和热量,影响沿岸地区的气候。
-大气环流: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影响气候分布,如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
内容逻辑关系①气温和降Fra bibliotek的基本概念及其测量
-气温是地球表面空气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C)表示。
答案:纬度位置影响气温分布,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海陆位置影响降水分布,近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形可以阻挡湿气,造成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洋流可以携带水分和热量,影响沿岸地区的气候;大气环流模式影响气候分布,如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
5.计算并分析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
-海陆位置也会影响气温,近海地区气温较稳定,内陆地区温差较大。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归纳地球上的气候因素众多,其中气温和降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之一。

在七年级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的知识点归纳。

一、气温的基本概念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运动的热力学温度,是一个物体表面或空气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

一般来说,气温是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的。

在地球上,气温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纬度、海拔、地形、季节等等。

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1. 纬度因素:随着纬度的增大,赤道地区的气温较高,而极地地区的气温较低。

2. 海洋影响:海洋气候相对稳定,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

海洋气流通常比陆地气流更温和,因此沿海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

3. 地形因素:地形的高低差异会造成气温的不同。

山地气候通常比平原气候更寒冷。

4. 季节因素:不同季节气候差异较大,气温变化也较明显。

5. 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比如城市化、工业化等,会对气温产生影响。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等,会对气温产生影响。

三、气温变化的影响气温变化不仅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还对自然环境、生物等方面造成影响。

比如:1. 气温变化会直接影响生物物种的生存和分布。

气候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繁殖、粮食的产量等。

2. 气温变化会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

高温会引发干旱、火灾等问题,而低温则会导致雪灾、冰冻等。

3. 气温变化对人类健康也有影响。

比如高温易引发热波、中暑等问题,低温则容易引发感冒、冻伤等问题。

四、降水的基本概念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后形成的雨、雪、雾、霜、露等。

降水量用毫米(mm)来表示。

地球上的降水随地理位置、季节、气候和地形等因素而变化。

五、降水的影响因素1. 气候因素:不同气候区的降水量差异较大。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降水量较大,而在沙漠、温带地区则较少。

2. 季节因素:不同季节降水量也不同。

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

3. 地形因素:山区和平原地区的降水量差异也很大。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解析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解析 湘教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解析1.地球的形状与气候(1)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最大值为90°,即太阳直射。

(2)太阳辐射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谈重点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原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气温也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释疑点气温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一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气温就会越高。

析规律纬度、太阳高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与气温的关系【例1】)A.地球形状B.地球运动C.地表起伏D.海陆分布解析:由于地球的球状特征,纬度不同,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答案:A2.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强度。

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释疑点昼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向太阳的一半是黑夜,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上有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①地球公转特征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

谈重点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特征,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在南、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②四季更替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湘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湘教版七年级上)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ONE
KEEP VIEW
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 温和降水课件(湘教版
七年级上)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CATALOGUE
目 录
• 气温与降水基本概念 • 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分布特点 • 中国主要地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规律 • 气温和降水对自然环境影响 • 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利用资源
退耕还林还草
将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功能。
加强生态保护
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参与国际气候治理
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气候变化挑战。
促进技术交流和转让
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交流和转让,共同提高 应对能力。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通过农业、工业、交通等活动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些活动往往会对气温和降水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 个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例如,通过人工降雨、植树造林等措施来改善局部气候环 境。然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降水规律
年降水量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且 多暴雨和台风带来的降水。
华北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 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
降水规律
年降水量适中,主要集中在夏季, 春秋季节降水较少。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5.2.1 气温和降水(课件)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5.2.1 气温和降水(课件)

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判季节
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夏季 海洋气温>陆地气温 冬季
3.判海陆
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冬季:海洋气温>陆地气温
18℃ 20℃ A
22℃
(1)此地为 北 半球。,
B
判断依据 气温向北越来越低 。
( 2 )若为夏季, 则A为陆地 ,B 为 海洋 。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气温比两边高
等温线向低纬突出 气温比两边低
气温 递减
低纬
气温 递减
高纬 规律一: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根据等温线变化判断南北半球。 规律一: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南半球
北半球
气温向北降低的是北半球,向南降低的是南半球。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青藏高原
A. .B
某山3260米 10℃
28℃
重庆 260米
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
规律二: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ab
ab
世界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世界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规律三: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大于20℃ 小于20℃
小于0℃ 大于20℃
南北回归线之间
2.最炎热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 除南极洲外,寒冷面积最大大洲?
非洲;南极洲;亚洲
3.亚洲中部0℃等温线穿过地形区 ? 比周围其他地区气温?原因?
青藏高原;低;海拔高,气温低
4.南北半球相比,等温线更平直的是?原因?
南半球;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广阔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降水的空
间分布规律大
致是_____ _____ 东部多西 部少从_____ 东南 _____ 沿海 西北 内 _____向_____ 陆递减。
10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1)
1. 影响我国的夏季降水,
太平 洋的_____ 东南 既有来自_____
低气压 低气压
季风,也有来自______ 印度 洋
西南 季风。 的_____ 2.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 东部 地区,西南季风主 的____ 西南地区、 要影响我国____ 华南 ____地区。
11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2)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 大兴安 岭 、 ___ 阴 致以 ________
山、贺兰 ____ 山、 ________ 巴颜喀拉
冈底斯 山、_ _____山为界。
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 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 原因远离海洋和山脉阻隔 _______________ 所 以 西 北 干 旱 。
12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 1月份的哪条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 找出年降水量超过 1600毫米及低于200毫米的地区。 能否大致确认学校所在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等温线大体上一致? 400毫米
6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2.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2)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夏秋多,冬春少且雨热同期
7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1)
(1)年降水量超过 1600毫米的地区大 多在东南沿海地区 __________。 (2)800毫米等降 秦 岭、 水量线通过___ 淮 青藏 高 __河附近至_____ 原东南边 缘。它与 我国一月份的0 ___ ℃等 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22
练习:
1、绘制中国地图,标出800mm、400mm等降水 量线,四个干湿区。 2、归纳总结,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的重要 地理现象。 3、试讨论:降水对家乡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23
20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降水的变化:
1.时间分布上季节分布不均,夏 季多冬春少,雨热同期
2.空间分布上东部多西部少,由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干湿区:Βιβλιοθήκη 湿润区、半湿润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
21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 1、“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是指降水的什么变化? 年际变化 • 2、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 东部多西部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影响我国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夏季风和地形 • 4、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与哪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吻合? 秦岭-淮河一线 • 5、我国分为哪几个干湿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 6、我国最干旱和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分别在哪? 最干旱在新疆的吐鲁番,降水最多在台湾的火烧寮
二 、 干 湿 区
降水量 < 蒸发量 ----→气候干燥
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中 国 干 湿 区 的 划 分
湿润区
15
湿润区
16
半湿润区
17
半干旱区
18
干旱区
19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阅读课本P76页图Q思考:
• 1、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降水 量线?那条等温线?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大致通过什么 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河流?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1月0℃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 , 秦岭、淮河 • 2、哪条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部各为什 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部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是我 国主要农业区;西部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是我国主要草原 放牧业地区 • 3、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干湿地区?生长的植被有何特点? 半湿润区,大多为落叶植物
第 3 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气温的时间变化分为两种:1、日变化——一般来说, 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 出现在日出前后。2、年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 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气温的空间变化为:冬季自南向北逐渐递减,南北温差 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 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阅 读 课 本 P75 页 图 P
¤吐鲁番
800毫米 ¤舞钢
¤火烧寮
13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拓展延伸:
人工增雨:又叫人工降雨,它是指在适当的云雨条件下, 针对不同的云,采用相应的人工催化技术,以达到增加局部地 区降雨的科学技术,是缓解干旱缺水的有效途径。
1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降水量与蒸发量 ---→ 干湿地区的划分 降水量 > 蒸发量 ----→气候湿润
8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2)
(3)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大致通过____ 大兴
安 岭、张家口市、 ___
兰州 拉萨 市至 ____ 市、_____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年降水量200毫 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西北内陆地区 ___________。
9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1.5
2
第二课时 降水的变化和干湿区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链接
3
一、 降水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4
一、降水的变化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1.降水量的测定
5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2.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1)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5、6、7、8、9 月,武汉为 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4 _________________ 3、4、5、 6、7、8 月,北京为______ 7、8 月。 __________________ 7、8 月,哈尔滨为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