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天气与气候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天气与气候9篇天气与气候 1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我们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二.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5篇)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气、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
3.理解天气的变化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1.能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粗略地判断天气的基本状况。
3.能收看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等天气预报符号及课后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认识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规范自身的行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天气符号的识别。
3.通过卫星云图或天气预报图分析天气状况。
【教学难点】
1.利用教材中的气候知识分析和判断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2.认识和理解灾害性天气符号及灾害性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求趋利避害,服务
于生产和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报天气预报,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了解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课前热身
让学生谈谈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举例说明天气对日常生活或生产造成的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征,循序渐进。
通过一些录像短片和卡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生对于天气和气候及其一系列相关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因其教学结构与方式都是以初中生的思维特征为主要依据,所以在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果利用课件再设计一组天气和气候的小组竞赛题,效果会更好一些。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课前准备】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天气初中地理教案
天气初中地理教案年级:初中学科: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天气。
2. 掌握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因素的测量和表示方法。
3. 了解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天气的定义和特点。
2. 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因素的测量和表示方法。
3. 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天气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2. 天气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教室内的温度计和湿度计。
3. 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温度计和湿度计,询问他们是否能够解释温度和湿度的含义。
2. 提问学生对天气的定义和特点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天气的定义:天气是指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具体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因素。
2. 解释天气的特点:天气是多变的、不稳定的,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介绍不同类型的天气: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三、课堂探究(1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因素的测量和表示方法。
2. 分享成果: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播放天气预报视频或展示天气预报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信息。
2. 提问学生对天气预报的理解和认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强调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当地的天气情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因素。
2.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写一篇关于当地天气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天气现象,让他们了解天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因素的测量和表示方法。
在课堂探究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气象与天气》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气象与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气象和天气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3. 学会使用天气图和气象仪器进行天气预报。
二、教学内容1. 气象和天气的定义和区别。
2. 天气的形成原因: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等。
3. 天气的变化规律:高压和低压带、季风、气候带等。
4. 天气预报的方法和工具:天气图、气象仪器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天气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的原因。
步骤二:知识讲解1. 介绍气象和天气的定义和区别。
2. 讲解天气的形成原因: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等。
3. 讲解天气的变化规律:高压和低压带、季风、气候带等。
步骤三:示范和实践1. 给学生展示天气图和气象仪器,解释其使用方法。
2. 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地方,利用天气图和气象仪器进行天气预报。
步骤四:总结和评价1. 回顾研究内容,让学生总结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其原因。
2. 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
2. 天气图和气象仪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不同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解释能力。
2. 学生使用天气图和气象仪器进行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程序获取实时天气信息。
2. 提供更多不同地理区域的天气资料,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
以上为《气象与天气》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教学准备。
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导向,培养思维能力
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讨、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汇报、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气象图表等工具,进行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与气候知识。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思考、解决地理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天气变化,掌握基本的气象观测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天气现象。
4.讲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区,分析其气候类型、特点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3.通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地理环境,感受天气变化,增强对天气与气候知识的直观认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教案
极端恶劣天气 环境污染
污染严重
2021/12/9
爱护大气环境
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天气。2.会运用相关资料和生活体 验,说出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会判读“常用的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No 会判读“风向与风级”图,了解风向和风级的表示方法.。5.能借助“我国部分城市天气预
2021/12/9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山东天气预报(tiānqìyùbào):我是小小预报员
2021/12/9
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讨论:
你身边(shēnbiān)空气污染现象有哪些? 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2021/12/9
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环境 小卫士 (huánjìng)
我是环境小卫士 请大家以保护大气环境为题,课后设
2021/12/9
第一页,共十九页。
第四章 天气(tiānqì)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 (tiānqì)
2021/12/9
第二页,共十九页。
学习 目标: (xuéxí)
1.能说出什么是天气,并明确其特点。
2.会运用相关资料和生活体验,说出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学会观察“卫星云图”,知道图中不同颜色的含义。
•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气
• 2 昆明(kūn mínɡ)四季如气春候。
• 3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气候
• 4 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黑,云
彩向东一阵风,云彩向西批蓑衣。天气(tiānqì)
2021/12/9
第六页,共十九页。
台风 海燕 (táifēng)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天气》教学设计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天气。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本节课通过介绍天气的定义、特点以及天气符号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读懂天气预报。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天气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建立系统的天气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的定义、特点,能够读懂天气预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天气的定义、特点,天气预报的阅读。
难点:天气符号的识别,天气预报的解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天气相关的课件,包括天气定义、特点、符号等内容。
2.案例: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天气现象,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小组合作材料:分发给每个小组,用于小组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天气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哪些天气现象?”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例如:“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说一说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天气现象?”3.操练(10分钟)介绍天气符号,并引导学生读懂天气预报。
例如:“请大家看这份天气预报,说一说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解读天气预报。
例如:“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一下你们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解读一下这份天气预报。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关爱环境的意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天气》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一个重要章节,它关乎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以及日常生活中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能力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天气变化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此外,本案例还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增强环保意识,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性化的语言表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天气知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实践性教学活动:本案例将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性活动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培养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天气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升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4.气候与天气:区分气候与天气的概念,讲解气候的形成原因,使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特点及分布。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所熟悉的天气现象及其成因;(2)如何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3)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2.问题驱动式教学:本案例注重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与交流:案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观点,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和气候讲解
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和气候讲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让学生理解气候的概念、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天气的概念及特点天气,简单来说,就是大气层在某一时刻的状况。
它主要包括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等因素。
天气具有以下特点:变化性:天气状况时刻在发生变化,短短的时间内,可能出现晴天、阴天、雨天等多种变化。
区域性: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受地理位置、海拔、地形等因素影响。
季节性:随着季节的推移,天气状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等。
不可预测性:天气的变化往往难以精确预测,尤其是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气候的概念及特点气候是指某个地区在长时间内(如几十年或几百年)的平均气象状况。
它反映了该地区大气层的长期稳定特征。
气候具有以下特点:稳定性:与天气相比,气候在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剧烈变化。
区域性:气候受地理位置、地形、海洋和大陆性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各异。
季节性:气候随着季节的推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如气温、降水等。
可预测性:相较于天气,气候的变化较为缓慢,预测其变化趋势相对较为准确。
3. 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天气和气候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它们的概念和特点有所不同。
天气是气候的一个缩影,是气候在某一时刻的表现。
换句话说,气候是天气的长期平均状态,而天气则是气候在瞬间的展现。
从时间尺度上看,天气变化迅速,气候则相对稳定。
从空间尺度上看,天气具有较强的地方性,而气候则具有较大的地域性。
天气和气候的共同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4. 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农业:天气和气候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而不利的气候条件,如干旱、洪涝、低温等,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引发农业灾害。
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教案
第1节天气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激趣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视频、天气预报拼图学生课前准备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导入新课1、预设话题:最近天气怎样?2、播放《播放校园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
3、点题:天气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每天都关心的话题。
观看视频,了解天气情况。
激趣导学校园天气预报,形式活泼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天气的定义及特点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气?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时标出主要概念。
阅读教材P56内容,找出天气定义,并在课文中标出。
明确天气的概念一、天气与生活承转日常生活中你经历过的的天气有那些呢?自主学习展示图片,提醒学生用描述天气的词语回答。
说一说:看到下列图片你想到的有关天气的词语。
变抽象为形象,增加课堂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天气。
思路归纳阴晴、风雨、冷热等都是我们形容天气的词语。
知道一些常用描述天气的词语合作与交流链接生活:总结天气特点1、举例“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这些我们经常听到形容天气的俗语,都说出了天气的什么特点呢?补充:“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东风急,备斗笠”“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2、联系当天上课前后短时间内天气的变化的具体情况分析。
1、思考:我们经常听到形容天气的俗语,说出了天气具有什么特点?2、总结填表(学案一、第1题)名称特点变化情况(快、慢)时间(长、短)天气快短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感知天气要素,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天气。
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有意思的,能体现天气特点的俗语,作为下一教学环节的铺垫。
以表格总结,便于第4课学习完气候概念时以表格形式对比,前后知识呼应。
七年级地理第一课教案五篇
七年级地理第一课教案五篇七年级地理第一课教案1【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课前准备】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主要介绍了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多样性以及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天气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天气有直观的感受,但缺乏系统的理解和科学的描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天气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多样性以及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描述和解释简单的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定义及多样性2.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天气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和视频资料。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户外观察的场地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一张美丽的日出图片,让学生描述当时的天气状况。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多样性以及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如:通过PPT呈现不同的天气现象,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讨论天气现象的特点和成因。
初中七年级地理天气教案
初中七年级地理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天气的概念,知道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图,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
3. 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学会运用天气预报图,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爱生活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天气的概念,天气预报图的阅读,常用的天气符号。
2. 难点:天气预报图的阅读,天气符号的识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板书课题:天气。
提问:“什么是天气?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说。
”3.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天气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天气的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2) 教师讲解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 教师讲解天气预报图的基本内容,如气温、降水、风力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图。
4) 教师讲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及其意义,如晴天、阴天、雨天等,引导学生熟悉天气符号。
4. 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预报图中的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气的概念、天气预报图的阅读和天气符号的识别。
6. 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收集一周内的天气资料,分析天气变化,关注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现象,讲解天气的概念和天气预报图的阅读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常用的天气符号。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爱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全球的天气》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全球的天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全球的天气现象和分布规律。
2. 掌握全球气候带的特征和分布。
教学重点1. 掌握全球气候带的特征。
2. 了解全球各气候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1. 掌握全球气候带的分布规律。
2. 理解全球气候带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幻灯片、投影仪、地图、图片、气象资料。
2. 学生:教材、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全球各地的天气现象,引起学生对全球天气的兴趣。
2.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全球天气的基本认识。
导学活动1. 利用地图和幻灯片讲解全球气候带的概念和分布。
2.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了解不同气候带的特点。
分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气候带进行深入研究。
2. 要求学生查找并整理关于所选气候带的资料,包括气温、降水、季节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小组展示1.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气候带的特征和分布。
2.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对全球气候带的理解。
总结归纳1. 教师总结全球气候带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全球气候带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课堂作业1. 汇总每个小组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份整理好的全球气候带表格。
2. 在笔记本上完成课堂练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全球天气的现象和分布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分组合作和小组展示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建立对全球气候带的准确理解。
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全球天气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一节天气》是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天气的定义、分类、变化规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的概念,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并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天气的概念和变化规律的理解还较为模糊。
学生对天气的兴趣较高,通过观察和体验天气变化,能够增强对天气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关注天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
3.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分类和变化规律。
2.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天气的定义、分类和变化规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培养观察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实例。
2.准备课堂练习题。
3.准备拓展阅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上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天气的定义、分类和变化规律。
使用图片、图表和实例进行辅助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进行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4.巩固(10分钟)课堂练习题: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天气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阅读拓展材料,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特点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关注天气,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气的定义、分类、变化规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题,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观察天气变化,思考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教学设计2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主要介绍天气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的概念,认识天气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丰富,对于天气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他们对天气的理解多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抽象的天气概念具体化,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例中发现天气的规律,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天气的定义、特点,掌握天气的表示方法,认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的定义、特点,天气的表示方法,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难点:天气的变化规律,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实例等生动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天气概念。
2.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案例教学法:分析生活中的天气现象,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天气的变化,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图片、地图、实例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教学材料:学生分组讨论的表格、作业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天气有什么认识和感受?”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的定义、特点,讲解天气的表示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初中 天气教案
初中天气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2. 使学生掌握天气的测量指标,如气温、降水、风向等。
3. 帮助学生了解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
4. 引导学生认识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
3. 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天气与气候的图片、图表。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所表现的天气与气候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天气与气候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天气与气候》。
二、自主学习1. 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师通过图表和实例讲解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教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练习题,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复习成果,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内容。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本地区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教材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作业,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辅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区别及其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天气》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天气》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学会读取天气预报图,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
-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天气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和兴趣,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常见天气符号的识别。
-天气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分析天气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天气的概念、特点和天气符号的含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天气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3.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图。
4.实践法:让学生模拟天气预报员,进行天气预报的播报。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天气变化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天气图片,引起学生对天气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讲解天气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天气的定义,强调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总结天气的特点,如多变性、区域性等。
3.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展示常见的天气符号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其含义。
-详细讲解每个天气符号的意义,如晴天、多云、阴天、雨天等。
-进行天气符号的识别练习,巩固学生对天气符号的掌握。
4.了解天气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天气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如出行、穿着、农业生产等。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5.学习天气预报的读取-展示天气预报图,介绍天气预报图的基本要素,如城市名称、天气状况、气温等。
-指导学生如何读取天气预报图,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区分•“天气一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咼的影响。
教学目标1・能够区分描述天气的语言,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5能结合日常生活,说出天气对生产、 生活的彫响. 2•初步识读卫星云图,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汽图。
3•结合自身体会,说出获取天气信息的常用途径,培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会阅读城市空气质壘日报,能够结合生活体验并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壘 的影响,培养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激趣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视频、天气预报拼图 学生课前准备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3、点题:天气和我们生活息 息相关,是我们每天都关心的 话题。
1、天气的泄义及特点第1节天气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 导入新课1、预设话题:最近天气怎 样?观看视频,了解天气情 况。
激趣导 学 校园天 气预报,形式 活泼生动, 能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自主学 习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 气?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时标出主 要概念。
阅读教材P56内容,找岀 天气左义,并在课文中标 出。
明确天气的 概念说一说:看到下列图片你想到的有关天气衔接过 正是因为天气具有上述特点,所以我们每天都关注天气预报。
天气和我承转日常生活中你经历过的的天气有那些呢? 天气 与 生活自主学 习展示图片. 提醒学生用 描述天气的 词语回答。
变抽象为形象,增加 课堂学习兴 趣。
引导学生 准确描述天 气。
思路归知道一些常 用描述天气 的词语合作与 交流探究思 考链接生活:总结天气特点 1、 举例“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 变就变”,“天有不测风 云,人有旦夕祸福”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这些我 们经常听到形容天气的俗语.都说岀了天气的什么特 点呢? 补充: “淸早起海云,风雨霎时 临” “东风急,备斗笠”“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 停。
”2、 联「系当天上课前后短时 间内天气的变化的具体情况 分析。
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 说明了什么现象?(同一时 间不同地方的天气也可能不 同)1、思考:我们经常听到形容天气的 俗语,说岀了天气具有什 么特点?2、总结填表「名称 特点变化 情况(快慢〉时间 (长 % 短)天气短思考:“东边日出西边 雨”说出了天气还具有有 什么特点?联系生活,激发学 生兴趣感知 天气要素“ 帮助学生正 确理解什么 是天气。
教师还 可以补充一 些有意思 的,能体现 天气特点的 俗语,作为 下一教学环 节的铺垫。
以表格 总结,便于 第4课学习 完气候概念 时以表格形 式对比,前 后知识呼 应。
明确天气的 另一特点。
阴睛、风雨、冷热等都是我们形容天气的词语。
(学案一、第1题)2、天气影响生活观看视频:思考1. 天气对我们生活的 影响是什么?2、 结合课本P57活动(2)说一说天气还影 响了我们生活的哪些方 而?1、判读卫星云图汇报 交流1、 总结:天气预报中可以了解某 地区未来天气的:气温、天气现 象.有无风.空气质量、穿衣指 数.运动指数、交通条件、旅•游 情况等等。
2、 提示:天气预报首先播放:卫 星云图。
结合课前收看的天气预 报,介绍: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可以 了解到未来天气的哪些 内容?预设话 题,引入•学 习内容。
主习读指自学与图导1、 巡视指导学生读图,纠正错误 读法。
2、 联系: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 和蓝色的含义。
3、 强调:云越白,云层越厚,云 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读教材P58图4-1-1和 文字内容了解:卫星云图怎样获得。
卫星云图中的各种颜色 的含义。
学会判 读卫星云 图,培养学 生读图能力学以 致用1、展示卫读图回答:1、 A 、B 两地的天气可能是什么情况?2、 云层顺箭头方向移动,B 地未来的可能是查缺补 漏1、明确要求:和动物行为有 关;举例: 联系生活中 学生感兴趣看谁说的多。
举例说出天气是怎样影 的现象,增2、点播:例如响动物行为的? 加学习兴 S燕子低飞要落雨。
趣。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学生讨论得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出结论,即 到。
承上一话4、总结:观察动物的行为可题,又启下 以预知天气。
一学习内 容。
承转过渡天气还影响到动物的活动。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过去人们通常观察动物行为来预知天气, 而现在科技发展了我们了解天气主要依靠天气预报。
们生活息息相关!利用视 频引导学生 说出天气对 生产、生活 的影响。
(学案一.第2题)承转过渡事实再现 害” (提示:疑问处,同位间可互 相交流) 2、总结:天气影响我们生活 的方方而而。
1、播放视频“纽约飓风灾看图 识 天气 承转 过渡星云图,出 示问题让学 生思考并回 答。
2、总结: 根拯卫星云 图我们就可 以预知一个 地方未来的 天气情况。
什么天气情况?一样,不同的天气情况,我们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自主学习 与探究1、 展示部分 天气符号 提示:天气符 号都非常形 象。
2、 据回答及 时点评,尤其 是易错.易混 符号的特点。
3、 提示:课 本中P59图4- 1-2常用的天 气符号2、辨认常用的天气符号 (1)考考你:下列符号代表什么天气情况?观察并说出判断理由!比一比,谁说的(2)记住课本中P59图4-1-2常用的 天气符号。
1、强调说明下列极端天气符号的含义进一步 加强对卫星云图的判读 能力。
赛激学,化 竞:生趣默方 式学兴移习C形发习潜学法拨升点与提LAILHJ 0冰覆«««固[H 匡浮尘 杨沙 沙尘蘇记住这 些符号 含义及 符号特2、总结:近年来,眾雪、大雪、沙尘 暴等灾害性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 出现频率增加,说明当今世界的极端 天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进一步巩固天 气符号的含义及特 点,使学生能准确 判读天气预报图。
介绍极端天•气 符号出现频率增 加,使生产生环境 危机感,培养爱护 环境的意识。
承转过渡天气预报中还岀现表示风向和风力的符号,叫做风向标。
自主学习:认真观察如何用风向标表示风向和风级自主学习.1>讲解:风向即指风的来向,如北风就是从北方吹来,吹到南方去。
风级:风力的大小2、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岀现的疑问,及时释疑。
3、总结:图B中风向标:风力为:____________ 6级_:风向为:___________ 生风。
西北西南冈-东凤"东戲风北风(8-12级)r东北风(6级)南风(8-12级)风尾:衰示风力一根风屋代表2级风I风杆:表7F风向方便判断可以如图加上箭头判断图B中风向标的风力为: ; 风向为:__________ O(学案二.第4题)学自习和中知能养的学力图得的培生主能从获识力疋姑叶沛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常见天气符号,请大家拿出拼图我们共同收制作一幅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图.1、拼图游戏:识别天气符号。
课前发放拼图, 天气符号图片背后用双而胶黏贴,学生用时直接撕下即可粘贴。
1、拼图游戏a.制作一幅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图。
b、前后拓展提升位组比个成快一一完最学第式让松游形,轻知,泼生握。
戏活学掌识承转过渡主习 自学2、仿真模拟:我是天气预报员展示制作完整的拼图并标注气温及风向标3、很昭字生摘报俏况赶仃总络泮1介。
」、,迢zjgf2.天气预报我来 播a 模仿天气预报 员,选岀任意两个 城市,进 行天气播 报。
b 、比一比,看谁播报的更 快捷,更 准确。
题)I.H活象 ••生现进活注的 走生关中设角,学巩的增的 创♦演所,识,生兴 境扮用识知时学习0情色运知固同加学趣 感受 地理知识 对生活有 用。
在我省的天气预报中,还可以听到:“空气质量状况:优或良等” 的播报。
“优或良”代表一个地方的空气质量的高低。
这是什么意思呢?又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的呢?人们越来越关 注空气质疑自主学习: 读教材P61内容,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空 气质量级别与人体健康 关系。
1、举例:图片:焦化焦化附'辰农田被污染产量低, 质量差附近村民有时身上会布满红色 的疙瘩,奇痒无比。
图片:汽车尾气距离近呼吸受困,咳嗽不止。
培养自主学习能 力,增强对空气污染指 数和空气质量状况的认 识。
讨论:1、 你身边空气污 染现象有哪些?2、 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联生学生丽形剂醐悅 系活习中理成生习养发分•解题 培生问,问,问能 学现题析题决的爱护大气环境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A.稳定 B.多变C.气温恒定D.多年一致2. 下列词语,描述天气的是() A.艳阳高照B.常年湿润C.四季如春D.长夏无冬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B.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是云雨区,颜色越浓云层越薄C.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云雨区,颜色越浓云层越厚D.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的程度越浓,表明云层越厚4. 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表明()A.空气污染越严重B.空气质量状况越好2、总结人类活动污染环境,环境污染影 响人类生活。
力。
Ils污染的空气首先会危害我们的健康,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保护大气环 境!课外拓展请大家都来做环境小卫士, 通过我们的宣传,号召人们都来 保护大气环境! 我是环境小卫士以保护大气环境为 题,课后设计标语.漫画 宣传报。
从身边人和事做起, 号召大家爱护大气环境。
(学案三、第7题)参与环 保活 动,树 立环保 意识。
厂定义: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知识梳理: 展示知识体系 「1:变化快,发生时间短。
.2: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不同。
卫星云图 常用天气符号 迪质量影响生活一天气预报明确本课主 要知识.加深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极端恶劣天气环境污染污染严重帮助学生梳 理.构建知识体 系OC.空气质量级别越低D.空气污染越轻微5.下列事项中,哪一项与天气无关()A.上学路上突然下起大雨B.今天天气晴朗,风力较小C.星期天我们去郊游,向气象台咨询是否会下雨D.春节期间,我国南方的居民喜欢到黑龙江观赏冰雕、雾淞6.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A.听天气预报B.査看卫星云图C.阅读空气质量日报D.济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二、综合题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报下列城市的天气:广州长沙—海口__________________ 福州厦门2.A海区风力为___________ 级,风向为____________ oB海区风力为 ___________ 级,风向为____________ o【游碇】本谍知识相对梭简单,敦材从天气与生活出发,最后又落脚到天气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突出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等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