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专业知识精华版

合集下载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1.农业推广学的定义和任务: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科技推广的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将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传授给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2.农业推广的原则和方法:农业推广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农业推广的方法包括现场示范、培训会议、农技推广小组和农村示范点等。

3.农业推广的对象:农业推广的对象主要是农民,既包括大规模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也包括农户和农村居民。

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

4.农业推广的内容:农业推广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农业产业化等。

其中,农业生产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农机使用和农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农业推广的组织和管理:农业推广的组织和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体制和机制。

政府应当在农业推广中发挥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应当加强组织和协调,专业人员应当提高技能和素质。

6.农业推广的评价和监测:农业推广的评价和监测是推动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价和监测,可以了解推广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农业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农业推广的国际经验和合作:农业推广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和交流。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共同研究和解决农业推广中的共同难题。

8.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农业推广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9.农业推广的挑战与对策:农业推广面临着技术更新、资源约束、农民素质和市场需求等多重挑战。

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农业推广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和农村。

10.农业推广学的前景和发展方向: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培养农业推广人才和加强农业推广的社会参与等。

农技推广知识点

农技推广知识点

农技推广知识点1.农业推广:狭义: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研究结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狭义农业推广以“技术指导”为主要手段,广义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现代农业推广以“信息和咨询服务”为主要手段。

1929年10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业推广法律《农业推广教程》,同年12月成立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

2.农业推广的根本目标:发展生产力和培养农民的个人能力与素质。

3.农业推广的最终目的:提高农业推广工作的效率。

4.农业推广4个时期:试验示范期(从创新引进到试验示范);发展期(试验示范结束到推广面积数量逐渐增加到最大时);成熟期(稳定到衰退);衰退期。

5.有形磨损:虽未被取代,但某项创新的优良特性因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丧失,从而失去使用价值,例如优良品种混杂退化,种性退化或某种优良特性如抗病性的丧失等均属有形磨损。

防止有形磨损:注意保护产品品质,保持产品优良特性,对新品种要健全繁育体系,提纯复壮。

6.农业推广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即农业创新的引进、推广项目的选择、推广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推广活动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试验示范原则:植物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必须现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智力开发原则:农业推广工作应着眼于开发农民的智力,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

合作推广原则:这种合作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合作;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的合作、农业推广部门和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合作。

服务配套原则:服务配套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客观要求,因为技术和信息只有与一定的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综合效益原: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使三者协调发展,达到整体效益最佳。

7.推广实验基本原则:1.重复原则 2.随机原则 3.局部控制原则8.方法示范:指在推广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演示某种技能的一种方法。

农业推广学知识点

农业推广学知识点

农业推广学知识点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现代科技、管理经验和市场先进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学科。

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之下,农业推广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掌握农业推广学知识点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便来介绍一些农业推广学的知识点。

一、农业推广的创新理念创新理念是农业推广学的核心。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依靠农业技术部门将新技术推广给农民,往往导致技术缺乏实际效果。

现代的农业推广模式则强调将农民作为推广对象的重要定位,通过创新理念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和实践。

创新理念不只包括技术创新,更涉及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社会创新等方面。

二、德育知识德育是传递道德意识、承继优良传统和塑造民族心态的教育。

对于农业推广而言,德育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农村地区存在着“人心散失”、“知识匮乏”的问题,因此在农业推广中注重德育教育,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德育教育需要贴近农民实际生活,从家庭、家族、乡村中挖掘出历史文化价值,让农民通过教育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

三、社会创新知识社会创新是一种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以社会改革为手段的创新。

在农业推广中,社会创新需要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通过社会创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升级。

例如,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民”的三级联动模式,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品牌的营销目标。

四、推广策略知识推广策略是农业推广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包括技术推广策略、市场推广策略以及管理推广策略。

技术推广策略需要研究农民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依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推广方式。

市场推广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农产品特点,设计适合的营销渠道和运作方式。

管理推广策略需要注重农民主体意识的培养,激发农民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五、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是农业推广中的一大要素,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实现增收和致富的途径。

与其依赖于政府补贴和土地收入,不如鼓励农民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切入市场,增加农业附加值。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doc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doc

《农JE推r学》权权所有14栋512希令-、名训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上应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

广义的农业推广:在改进耕作方式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方而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和体系。

现代的农业推广:就是将冇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并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的鬥的。

2、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以及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3、沟通:是社会的人或群体应川沟通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其核心®础是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4、创新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5、成果示范:将新品种、新技术加以应用,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成果展示出来,引起他人兴趣并鼓励其仿效的过程。

6、方法示范:指推广人员把某项新方法通过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进行展示,将其传授给农民。

7、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

8、农业推广计划:农业推广组织为实现发展目标,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它既是拟定计划的过程,又是执行计划的过程。

9、农业推广组织:是农业推广体系的机构,是由冇共同劳动n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稳定的系统。

是由一定耍素,有特定的结构,隶属尖系明确,为达到农业推广的某种FI的Ifd形成的机构。

10、推广度: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

它是指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11、推广率: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

它是指已经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占成果总项数的百分比。

12、推广指数:反映技术推广状况的综合指标。

农业推广学重点

农业推广学重点

1、农业推广的含义:(1)狭义:狭义的农业推广起源于英国剑桥的“推广教育”和早期美国大学的“农业推广” 。

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活动。

狭义农业推广的理念是“以物为本”的技术推广(2)广义:在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方面,主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或体系。

广义的农业推广以教育为特征(3)现代农业推广: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农民(传播过程),然后帮助其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过程。

现代农业推广是以“咨询”为主要特征2、论述:如何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推广所发挥的作用?【补充】3、农业推广的作用?1.农业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质的再完善。

2.农业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桥梁。

3.农业推广是联系科技、教育及农业生产的纽带。

4、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按科技成果的性质分类:1、基础性研究成果2、应用性研究成果3、开发性研究成果按成果的表现形式分类:1.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2.方法技术类无形技术成果5、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1、生态区域性2、效果的不稳定性3、综合性和相关性4、不可逆转的时序性5、应用的持续性和分散性6、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素:1.转化主体2、转化客体3、转化受体8、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运行机制1、科、教、推三结合的运行机制2、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3、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的运行机制4、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9、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的特点:(1)通过定单的形式,实现了分散经营与大规模生产的有机结合,解决了产供销分离的问题。

实现了农业生产专业化,提高了效益和商品率。

农学专业农业推广资料

农学专业农业推广资料

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一农民为对象,一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涵义:推广涉及有意识地利用信息交流手段,以帮助农民形成正确的观念,制定良好的决策。

机构的组织结构(权责结构):是指成员为实现机构本身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在植物范围、责任、权力方面形成的结构体质。

职能结构:即完成团体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和关系。

层次结构:即各管理层次的构成,又称专门组织的纵向结构。

部门结构:即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又称专门组织的横向结构。

职权结构:即各层次、个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

创新扩撒:是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个人、家庭、集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农业技术管理系统(ATMS):是指试验、研究和管理系统。

包括农作制度研究试验(FSRT)和农作物管理研究试验(CMRT)。

农业推广综合效益原则:是指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生活效益、生态效益,并使它们协调发展,做到整体效益最佳。

经济上限:指在允许农民技能、经营方式和自然资源(如土地等)存在固有差别的情况下,取得的每年每亩增值的总值。

专家评价方式:这是一种聘请推广理论专家、农业技术专家和推广管理专家组成评价小组进行评价的方法。

一般5—9人,其中高级职称应占一半以上。

职前培训:是指对专门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教育。

在职培训:是指推广组织为了保持和提高推广人员从事本职工作能力所组织的学习活动。

鼓励教学法:是通过农业竞赛、评比奖励、农业展览等方式,鼓励农民学习和应用科研新成果、新技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传播。

农技科普宣传知识

农技科普宣传知识

农技科普宣传知识
1. 种植技术:介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法、播种时间、栽培管理要点等。

例如,讲解如何合理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2. 养殖技术:分享家禽、家畜的饲养管理技巧,包括饲料选择、疫病防控、养殖环境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特种养殖的技术和经验。

3.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讲解农业机械的正确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4. 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介绍无污染种植、绿色防控等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的方法,确保消费者吃到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5. 土壤改良与保护:普及土壤肥力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耕地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推广科学的土壤管理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6. 农业气象知识:介绍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如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及如何根据气象条件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7. 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宣传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品种,如转基因技术、杂交水稻等,帮助农民了解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引导他们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

8. 农业政策法规:解读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农业政策法规,让农民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支持来发展农业产业。

通过这些农技科普宣传知识的传播,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技推广知识点

农技推广知识点

农技推广知识点农业技术的推广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农技推广的知识点,帮助农民朋友们了解农业技术的最新发展。

一、优质种子的选用在农作物播种过程中,选择优质种子是保证高产的重要一环。

优质种子具有良好的耐逆性和病虫抗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能够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农民在选购种子时应选择合格的品种,并根据自身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特点选择适宜的品种。

二、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在施肥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农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施肥。

常见的施肥方法有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和绿肥种植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肥料的施用方法和时间,避免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合理的间作和轮作间作和轮作是农田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不同作物的交替种植以达到保护土壤和合理利用土壤肥力的目的。

合理的间作和轮作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的退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壤的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制约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式,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五、农业设施的应用现代农业设施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且使农业生产更为智能化、环保化。

例如,温室大棚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护农作物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而滴灌、喷灌等灌溉设施则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和土壤的侵蚀。

六、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精准农业技术成为了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利用遥感、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农机自动化控制、精确施肥、精确灌溉和病虫害的精确防治等。

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通过以上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专业农技知识点总结

专业农技知识点总结

专业农技知识点总结农技是农业技术的简称,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技术。

农业技术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关于农技知识点的总结。

一、农业生产技术1.土地利用技术农业土地的利用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合理的土地利用技术包括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加快土地资源的恢复和利用速度等。

2.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指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死亡各个阶段的具体管理技术和方法。

3.养殖技术养殖技术是指家畜、家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

4.设施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是指通过设置温室、大棚等设施来改善气候条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

5.植保技术植保技术包括农作物病虫害病原检测、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等。

6.施肥技术施肥技术包括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实施科学施肥措施等。

7.水利技术水利技术包括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节约使用等。

8.农药使用技术农药使用技术是指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9.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的应用。

10.粮食储藏技术粮食储藏技术是指农作物的储藏、加工、包装等技术。

二、农业保护技术1.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包括化肥农药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

2.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是指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技术。

3.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指农作物品种、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技术。

4.农业污染防治技术农业污染防治技术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技术。

5.农业资源保护技术农业资源保护技术是指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技术。

三、现代农业技术1.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农作物等生物体进行改良、培育和保护。

2.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农作物种植、养殖等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测。

农技推广

农技推广

蔬菜病虫害关键期要把握蔬菜病害预防基本上都是抓住以下这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并且遵循“无病防病、有病治病”的原则,其效果较为理想。

苗期。

这是蔬菜病害最易发生的时期,主要有真菌引起的立枯病、猝倒病和灰霉病,还有低温和土壤湿度过大引起的沤根病。

具体操作如下:①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保证种子不带病菌。

②苗床要用无病新土,并用药剂处理,防止苗床带菌。

③控制苗床浇水,防止苗床因湿度过大引发病害。

④夏季育苗应注意苗床遮阴和降温。

⑤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

⑥发现病苗及时拔除,立即用药防治。

开花结果期。

此时病害极易大流行,对产量影响很大,是蔬菜病害防治最关键的时期。

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蔬菜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造成叶子养分及抗性物质下降,抗病性降低,给各种病菌的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防治方法如下:①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性。

②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及叶面施肥,提高植株营养,及时摘除病老叶,加强田间通风透光。

无病防病、有病治病。

在没有发病时,可喷代森锰锌等保护剂进行预防,如发现病害应立即喷施治疗剂进行控制。

一般来说,对于疫病、霜霉病等常发性病害,在开花结果期应7~10天喷一次药,连喷3~4次即可控制。

果树秋刮皮技术果树的老皮是病菌虫卵的主要越冬场所之一。

常有大量的病菌及虫体在此越冬繁殖,成为第二年害虫的主要来源,对果树的产量和质量形成很大的威胁,使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受到制约。

同时在果树的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外表粗皮在不断地增厚,由于粗皮缺乏延展性而束缚树体的加粗生长,所以在生产中有"要吃梨,刮树皮"、"要使枣高产,树皮铲一铲"、"要想柿大甜,老皮早刮完"的说法。

果树刮皮操作的要领:一、对象:果树刮皮的措施适用于产生粗皮的梨、枣、杏、柿、核桃、李及苹果中的青香蕉等品种,就树龄而言,适用于中老龄粗皮明显的果树,幼龄期由于粗皮较少,对树体生长的影响较小,应用少。

农业技术推广基础知识(精选)

农业技术推广基础知识(精选)

农业技术推广基础知识(精选)第一篇:农业技术推广基础知识(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__B_财政部公布《家电下乡细则》,对补贴审核兑付程序进行重大调整,在 16 省市取消乡镇财政所审核、县财政局兑付环节,改为销售网点代审、乡镇财政所兑付。

A.2009 年 5 月 22 日B.2009 年 4 月 22 日C.2009 年 3 月 22 日D.2009 年 2月 22 日2.B__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

A.2000B.2001C.2002D.20033.我们通常说的第一产业是指(B)。

A、工业B、农业C、旅游业D、建筑业4.哪年提出新农村建设的(B)A.2004B.2005C.2006D.20075.有时农业取得丰收,但农民却没有增收,你觉得从根本上解决应当(B)A.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粮食种植的资金投入B.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C.从事非农业方面的生产,以取得额外的收入,弥补不足D.加大农产品补贴的力度,确保丰产的连续性6.“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从事多种经营”当然要有科学的态度,以下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C)A.我国西部山地、高原的畜牧业大多数属于密集型的商品性农业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了农民的收入C.南方的“桑基鱼塘”型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型农业D.东北建设兵团应继续垦荒,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7.由于目前种粮效益比较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有一种认识就把种粮和增收对立起来。

您认为下列正确的措施是(C)A.在南方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B.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大中城市C.搞好粮食的转化和深度加工D.精简乡镇机构、减少农业投入8.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制定《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A)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C.国务院的有关条例D.《全国人口普查条例》9.尾数逢的年份为农业普查年度。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知识点整理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知识点整理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知识点整理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相关知识点的详细整理。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与意义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其重要意义在于: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优化种植、养殖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2、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

3、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4、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1、现场示范在田间地头、养殖场等实际生产场所,展示新技术的操作和效果,让农民直观地了解和学习。

2、培训讲座组织农民参加集中培训,由专业技术人员讲解新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宣传资料印发宣传手册、海报、明白纸等,向农民传递技术信息。

4、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农业技术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发布技术视频、文章等资料。

5、科技下乡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服务。

三、农业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1、品种改良选育和推广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和畜禽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土壤改良通过合理施肥、轮作休耕、土壤改良剂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3、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4、农业机械化推广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

5、灌溉与节水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四、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中面临的问题1、农民接受度低部分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弱,存在保守心理。

2、技术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有些推广的技术不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难以应用。

农技推广专业知识精华版

农技推广专业知识精华版

农技推广专业知识精华版第一部分:认识农业推广学差不多概念农业推广是一门进入农业社会就显现的一种社会活动,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称为教稼、劝农、课桑。

我国“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改用“农业技术推广”。

由于我国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的含义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及农村经济的进展,自1985年以来逐步用广义的“农业推广”一词代替。

狭义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升产量。

狭义农业推广,工作业务范畴大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针对各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咨询题,着重推广农业改良的技术和进行技术的扩散。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了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导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广义的农业推广工作内容要紧包括以下10个方面: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农产品运输、加工、储藏指导;市场信息和价格指导;资源利用和自然资源爱护指导;农家经营和治理打算指导;农家家庭生活指导;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乡村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乡村团体工作改善指导;公共关系指导。

现代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关心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念,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的一种过程。

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体会、推广研究成果及有关学科的有关理论,通过较长的进展、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简答论述1、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的内涵受时刻、地点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历史进展而演进。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农业推广的差不多性质都属于教育范畴,是多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教育。

2、农业推广的要紧社会功能进展农村农民教育的功能、进展农村科技的功能、进展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功能。

3、农业推广的作用A.农业推广是农业进展机构与目标团体链接的纽带。

13农技推广1

13农技推广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扩散与推 广活动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经济活动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技术 扩散与推广来加强农业经济和科技发展, 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强大 潮流。
1.1 农业技术扩散内涵与机制
农业技术扩散的含义
技术扩散(diffusion)是指技术创新通过市场或非市场渠道的传播,
用 户 增 加Leabharlann 数0ABC
农业技术扩散的速度
技术扩散速度是用来衡量技术传播快慢的指标,反映技术成果在群体上被人们接受利 用的时间长短,为了更准确地给出技术扩散的速度概念,先引入“扩散度”的概念。
扩散度是反映技术扩散的程度,即某项技术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式中“应扩散规模” 是指在“适宜扩散规模”中剔除同类成果所占的规模,所以前者一般小于后者。由扩 散度概念,可以将技术扩散速度分解为以下两种:
技术扩散——3个子过程
图的下半部分为技术扩散总过程的三个子过程: 1.供给子过程:技术扩散的供给者不仅是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也
可能是其他地区、其他行业的。不过推广人员是农业开发过程中重要 的技术传授者,因此,为明确起见,可以把推广人员当作模型中的发 讯者。供给子过程又可分为若干步骤,技术成果产生后,首先从因地 制宜的原则出发进行项目筛选,然后进行试验,包括小试和大试,再 进行示范,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引起采用欲望,拉动了新技术的需求。 2.采用子过程:技术采用一般需要经过五个阶段,即直感、产生兴 趣、估计、第一次试验、采用或放弃。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某些步骤 可以没有或与其他步骤合并在一起。 3.交流子过程:是在扩散过程中,交流子过程和采用子过程双方发 生交流活动的过程,交流的主要内容是新技术信息,技术供给方或采 用方主动的技术信息扩散和吸收努力是技术扩散赖以实现的基本要素。

农业技术基础知识讲稿(农机推广)

农业技术基础知识讲稿(农机推广)

农业技术基础知识讲稿第一章植物生理第二章土壤肥料第三章作物育种第四章植物保护第五章耕作制度第六章作物栽培第一章植物生理1.植物细胞:植物是真核细胞;真菌是真核细胞;细菌是真核细胞;病毒是非细胞生物。

2.植物生长分为分生期;伸长期;分化期。

3.植物组织分分生组织;成熟组织。

分生组织又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分为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

4.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5.幼苗有两种类型:子叶出土型幼苗和子叶留土型幼苗。

6.双子叶植物的真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也叫完全叶。

单子叶植物的真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也叫不完全叶,7.变态根有:肥大的直根;块根;支持根;寄生根。

8.变态茎有:根状茎;块茎;鳞茎。

9.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指叶绿素吸收光能,产生高能电子,获得水中电子,是谁分解成氧气和氢质子。

一部分高能电子使二磷酸腺苷ADP三磷酸腺苷ATP。

使辅酶Ⅱ(NADP)还原为NADPH。

暗反应是指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的过程。

10.植物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1%,实际上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只有0.03%,因此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增加光合作用是有用的。

11.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30℃。

12.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合理密植;选育光能利用率高的品种;间作套种。

13.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16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氯。

铁、硼、锰、铜、锌、钼。

其中前十种是大量元素,后六中微量元素。

碳、氢、氧来自于空气;所以氮、磷、钾必须通过施肥加以补充,所以叫这三种元素为“肥料三要素”。

14.作物需水量:作物生长期水分消耗在叶面蒸腾和株间蒸发量的综合。

15.需水临界期是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16.种子萌芽:种子萌发过程分为吸胀、种子萌芽、发芽。

需要的环境条件是水分、温度、氧气。

17.春化现象:指作物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方能开花结实的想象。

昼夜长短对开花的效应叫光周期现象。

掌握这100条农技知识,你就是农技专家

掌握这100条农技知识,你就是农技专家

掌握这100条农技知识,你就是农技专家1.水稻的一生分为:秧田期、大田前期、分孽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

2. 水稻上常发生的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3. 水稻上常发生的病害有:稻瘟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

4.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俗称:钻心虫。

5. 水稻稻纵卷叶螟俗称:卷叶虫。

6. 水稻稻曲病俗称:灰苞。

7.二化螟和三化螟为害都是以:幼虫钻蛀水稻茎秆,在苗期和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在孕穗初期侵入,造成枯孕穗,在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侵入,咬断穗颈,造成白穗或虫伤株。

8.二化螟初孵幼虫还会在叶鞘取食造成枯鞘。

9.水稻最容易受二、三化螟为害的是:分蘖期和孕穗期。

10.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

原是局部发生,间歇为害,现已成为常发性害虫。

11. 稻纵卷叶螟幼虫危害水稻,缀叶呈纵苞,在苞中啃食叶肉,留下叶片下表皮呈白色条状,影响稻株光合作用。

稻纵卷叶螟的幼虫共有6龄。

在1龄时不结苞而是藏在水稻心叶取食;2龄在叶尖结1-2厘米的小苞;3龄以后结长苞,甚至缀几张叶片结苞。

防治稻纵卷叶螟时大田一般防治3 次左右:分孽期1次,穗期2次。

水稻上发生的稻飞虱分为: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

15. 稻飞虱主要群集在稻株的下部取食,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液。

虫量大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瘫痪倒伏,俗称“冒顶,透天”导致严重减产或失收。

防治稻飞虱的药剂可同时防治稻叶蝉、稻蓟马。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以发生,为害秧苗,称苗瘟,为害叶片称叶瘟,为害穗称穗瘟,为害节称节瘟。

1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新上升的重大病害,灰飞虱传播病毒,农民看不到病害症状,不会主动防治,容易错失防治时机,将导致前期侵染,后期成块成片死亡。

防治策略是“切断毒源、治虫控病”,关键是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

为害小麦主要的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和金针虫。

21. 我国麦田主要发生的麦蚜有三种: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10000名考试农学专业《农业推广学》复习参考资料第一部分:认识农业推广学一、基本概念1、农业推广是一门进入农业社会就出现的一种社会活动,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称为教稼、劝农、课桑。

我国“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改用“农业技术推广”。

由于我国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的含义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自1985年以来逐渐用广义的“农业推广”一词代替。

2、狭义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

狭义农业推广,工作业务范围大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针对各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着重推广农业改良的技术和进行技术的扩散。

3、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了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广义的农业推广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农产品运输、加工、储藏指导;市场信息和价格指导;资源利用和自然资源保护指导;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指导;农家家庭生活指导;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乡村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乡村团体工作改善指导;公共关系指导。

4、现代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念,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的一种过程。

5、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经过较长的发展、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简答论述1、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的内涵受时间、地点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历史发展而演进。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农业推广的基本性质都属于教育范畴,是多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教育。

2、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发展农村农民教育的功能、发展农村科技的功能、发展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功能。

3、农业推广的作用A.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机构与目标团体链接的纽带。

B.农业推广是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C.农业推广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力。

D.农业推广是开发农民智力、改变生产者行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E.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

4、农业推广的目的A.在国家农业政策和农业推广技术的指导下,应用:“丰收计划”、“星火计划”、“菜篮子工程”、“计划变迁”、“社区发展”,经有系统地组织和安排,在农业推广工作者的帮助下,施教于农民,增进农民的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以期获得好的农业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B.在农民自愿改变行为而获得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获得丰硕的精神文明成果。

也就是通过农业推广教育性的工作,培训、传播知识、沟通等,转变农民传统的价值观为现代价值观,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的需要。

5、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A.研究农民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包括农业科学技术的需要,由需要产生心理、心态、动机,从而驱动行为变化的规律。

B.研究外界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自然的环境诸因素的变化及其规律如何影响农民行为的变化。

C.研究诱导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

6、农业推广学的内容农业推广史、农业推广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基础、农业推广与组织管理、农业推广计划与目标、农业推广教育、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

7、与农业推广学关联的学科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政组织学、传播学、行为科学,其他学科。

第二部分: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与沟通一、基本概念1、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

前者由推广人员、推广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所组成,后者由农民、农民家庭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组成。

2、沟通: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用媒体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即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

3、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4、单向沟通:是指发信者与接受者地位不变,如技术讲座、演讲等,主要是为了传播思想、意见,并不重视反馈。

5、双向沟通:是指发信者与接受者地位不断变化,信息与反馈往返多次,如小组讨论、咨询等。

6、沟通主体:是指承担信息交流的个人、团体及组织。

7、沟通客体:是指沟通的信息内容。

8、沟通渠道:是指传送和接受农业信息的通道和路径。

9、沟通媒介:是指沟通的信息载体和信息传播的工具。

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声像宣传媒介、语言传播媒介。

二、简答论述1、在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中农业推广服务系统与目标团体系统各有什么特征?农业推广服务系统的特征:农业推广服务系统是指农业推广人员、推广机构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农业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的影响,即农业推广人员本人的特征、素质和他所处的农业推广组织、工作环境的优与虐。

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P=f (I,Es)式中P(工作绩效),I(个人特征),Es(环境变量),f(函数符号)目标团体系统的特征:目标团体系统是指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的影响,即农民个人特征、素质和农村居民(农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B=f(P,Es)式中B(农民行为变革),P(农民个人特征、素质),Es(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f(函数符号)2、影响农业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的社会内容和环境条件有哪些?社会内容:人际关系的复合体的影响、某种社会结构的影响、某种文化环境的影响。

环境条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农村区域位置环境。

3、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哪几个因素?A.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

B.目标团体系统的采纳效率。

C.推广服务系统的目标团体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

D.农业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条件。

4、农业推广沟通如何分类?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沟通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B.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C.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D.个人沟通与大众沟通。

E.信息沟通与心理沟通。

5、农业推广沟通组成的要素有哪些?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渠道、沟通媒介。

6、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程序。

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程序是:首先由推广人员进行农业信息准备,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变成农民能够理解的信息传递出去,经一定的途径让农民接受;农民在收到信息以后,进行译解,变成自己的意见和采取一定的行为,并将行为结果反馈给推广人员。

7、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有哪些?A.在沟通中,推广人员和农民都是沟通的参与者,两者是平等的关系。

B.在沟通中,是推广人员主动适应农民,而不是农民去适应推广人员。

C.双方肯定是互相影响的,但这种影响作用和性质不同。

8、在农业推广沟通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技巧有哪些?基本要领:a摆正“教”与“学”的相互关系;b正确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c采用适当的语言与措辞;d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e善于利用他人的力量;f注意沟通方法的结合使用和必要的重复。

沟通技巧:a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影响;b要做农民的知心朋友;c与农民沟通之前先“认同”;d要让农民对你感兴趣;e善于利用人们迷信成功者的心理;f了解、利用风俗为农业推广服务;g善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第三部分 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一、基本概念1、行为:是指人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心态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

2、动机:是由需要及外来刺激引起的;是指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头或想法。

3、需要层次论:是指人类的需要以阶梯形式形成不同的层次,满足了一个层次的需要后,就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4、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

二、简答论述1、简述行为产生的过程。

人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动机。

而促使动机产生的原因是由内在的需要和外来的刺激引起的。

一般来说,人的行为是在某种动机的促使下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

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机会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中,此时,若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就会引起寻求满足需要的动机,产生指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实现目标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

这时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等,以此循环。

2、试述行为产生的需要理论和动机理论。

需要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实现人所计划的特定目标的。

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

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

当目标实现后,新的目标又会诱发新的需要。

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四者的关系为: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需要理论具有层次性,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是激励人们去行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

动机是行为的动因,它规定着行为的方向。

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具有内隐的特点,不易从外部被察觉,但人们可以根据行为追究真正的动机。

动机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在条件。

3、试述行为改变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期望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只要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就可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化论,即通过不断改变环境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目的。

期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是靠对需要满足的激励。

当人们有需要,又要满足这些需要,实现预期心理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高。

4、试述行为改变的模式。

人的行为是人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按照心理学中的力场理论,个体能感知到的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可以描述成为一个心理力场。

行为是个体同其感知到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如下:B=f P Es,B行为 、P人、Es个体能感知到的环境、f函数符号。

5、简述农民行为改变的层次过程。

推广对象行为改变层次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具体的学习的改变,是推广对象行为的一种最基本的改变,即知识、态度、技能、期望四方面的改变,目的在于增进知识、改变态度、增加技能、增强期望。

二是行动的改变,此改变是可以观察到的,在农业推广中最常见的就是“采用”行动。

行动改变是行为改变的最高层次,是环境改变的导源,欲想进行行动改变,通常要经具体学习改变来促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