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辅导9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与模式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一、引言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是教师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它们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不同的教学模式,并重点介绍几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设计方法。

二、教学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

它包括了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提供清晰的教学目标,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融入更多实践活动。

此外,教学设计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分类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总称。

它们在教育教学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1.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则主要进行听讲和记笔记。

这种模式适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2. 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合作,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和讨论。

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问题导向模式问题导向模式是指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教育学第13章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

教育学第13章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致和连贯
整理ppt
6
四、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学 生进行教育,要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 主,同时辅之纪律约束,使二者结合起来。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2.树立榜样表彰先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3.正面教育和纪律的约束相结合
德育的原则首先反映了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的要求 。
德育的原则是德育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
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
整理ppt
2
❖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即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 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又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 育,培养他们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把认识与实践,思想和 行动统一起来。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 ❖ 2.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
方法 ❖ 3.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实际,因材施

整理ppt
11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应是正确的、合理的、明确的,做到宽严 适度,即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得有理。
❖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 教师要培养和教育好学生集体,并通过集体力量 来教育学生,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影响集 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组织和培养坚强的学生集体
❖ 2.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
❖ 3.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 来
整理ppt
4
❖ 三、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学校、家庭和社

教师资格证 教育学(第九到第十一章)

教师资格证 教育学(第九到第十一章)

第一节 德育与现代德育观
三、德育与公民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一)德育与公民教育 二)德育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第一节 德育与现代德育观
四、德育价值的重现与几种现代德育观 一)德育价值的重现 二)现代社会应当确立的几种德育观念 1 德育实体观 2 德育双重价值观 3 德育主体观 4 全方位德育观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与特点 二、德育目标的基本表述 三、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四、德育课程的编制 一)德育课程的含义与分类 二)德育课程的总体编制
第三节 德育课程及其组织
一、德育过程概述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与矛盾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和社会 思想道德个体化统一的过程
二、班主任的职责 一)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四)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三、班主任的角色转变
第二节 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
一、班级群体的发展 二、班集体的培养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规范 三)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二)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 1 课外教学 2 现场教学 三)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1 备课的内容 2 备课的种类 3 课的类型与结构 4 教案编写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二)上课 1 目标明确 2 内容正确 3 方法恰当 4 教学组织严密 5 教学效果优异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一)形态分类 1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2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4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5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甘利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9-13章.ppt

甘利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9-13章.ppt

第九章教育目的本章也是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内容之一。

学习目标是要(1)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2)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3)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第九章教育目的本章题型也可以表现为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

对本章的相关内容要进行记忆,而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则要加强理解运用。

本章从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相关理论、我国的教育目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以及我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五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结构1、概念: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或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

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第一节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而确定。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主要依据。

各级各类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的要求。

因此,教育目的对所有学校都具有指导作用、调控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2、结构教育目的有层次结构与内容结构之分。

一般情况下,教育目的分为三个层次,从宏观到微观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各育)教师的教学目标(各育教学结果的总设想/在各门学科的具体化/分课时)----------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是指教育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分为两部分:教育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的要求;教育对人的社会价值的规定。

教育学 第十三章 教学方法

教育学 第十三章 教学方法
教师又说“” “♫的值到底是多大?经过精密计算,发现它是个无限不 循环小数3.1415926535879……在小学数学计算中,一般只取两位小数 3.14。”
随着板书♫的无限循环的数值和取的近似数。 ♫≈3。14
接着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早在1400年前,在计算圆周率方面的贡 献。
讲演法的一教学案例:
做好归纳、小结
产婆术
苏格拉底运用的问答法称为产婆术。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讽刺。他经常与各种人谈话,讨论人们感兴趣 的人生问题。在与别人谈话时,装作自己什么也不懂,向 别人请教,请别人发表意见。他这样做是为了引导人们发 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怀疑自己 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索,引求问题的答案。 第二步是产婆术。这一步的作用是,在对方发现自己认识 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走上正确认识的 道路,从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概念。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概念
有哪些教学方法 怎样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类型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我们所理解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工作方法,他凭藉 着这些方法,使学生精通知识、技能和熟练的技巧,并发展他 们的智力和才能” 。(凯洛夫《教育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在 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措施” 。(关甦霞《教学论 教程)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讲授要有系统性和启发性 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简练、正确、生动
➢问答法(谈话法) 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 谈话法可分为授新谈话、复习谈话、指导、总结谈话等方 式:

教育学课件第九章教学下

教育学课件第九章教学下
4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二)教学内容正确,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教师上课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正确无误地传授学科 知识,要抓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并使学生明确知识之间 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既要紧扣教材,又 要补充必要的新内容;保证教学的思想性,深入挖掘教材 内容的思想性,开展思想、情感教育。
的独立研究来发现、 教学环境,引导学
获取知识。
生在轻松愉悦的教
学氛围中获取知识、
陶冶情感。
是指通过教师的讲 解与示范,学生进 行参与性练习而获 得基本知识与技能 的教学模式。
15
第二节 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
(三)教学模式的实践创新
1.原创
原创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思 想或教学理论,首先设计一个理想的教学模式,然后 付诸教学实践,进行反复尝试,对教学模式的基本构 件,如所指向的教学目标、教学基本环节、师生组合 形式等进行不断修正,最后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为 广大教师所借鉴的教学模式。
一、备课
研读课标
一要读“前言”, 把握基本方向;二 要读“目标”,确 立目标意识;三要 读“实施建议”, 提高操作能力。
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 核心工作。教师的 主要任务是理解教 材和分析教材。
了解学生
教师主要通过日常接 触、心理学知识、作 业考试、预习反馈和 课堂表现等途径来了 解学生。
设计教案
25
第二节 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
6.设计教学评价
设计教学评价是为了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调节教学过程的运行状态,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提供依据。教师应根据课 程教学的需要科学选择具体的教学评价方式。
26
第二节 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教学设计》一、设置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①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只是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②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化,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述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③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运用的能力以识记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都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

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

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⑤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⑥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

它根据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

课件-教育学-第十三章教学设计与模式

课件-教育学-第十三章教学设计与模式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所谓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 ID),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 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地说,教学设计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 要指教师)以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 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理 念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对各种课程 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 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教 学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的层次: 宏观层次的教学设计: 某个学校课程或学习系统开发、
培训方案的制定(“学校” 层次课程规划) 微观层次的教学设计 :一门具体的课程、一个单元、
一堂课以及一个媒体材料的设计 (班级或“课堂”层 次的课程规划——课程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课 堂教学设计) 本章内容涉及的主要是微观层次的教学设计,尤其是 课堂教学设计
内容)? ③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体)? ④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评价)? 即确立目标、分析任务、设计活动、评价结果,这
四个要素从根本上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无 论在何种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都应当 综合考虑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所形成的教学设 计方案将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
教学目标体系图
2.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教学目标进行 了分类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类理论,形成 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理论体系。
代表性的理论: (1)[美]布卢(Bloom,B.S.)等人对教育目
标的分类系统 (2) [美]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系统
(1)布卢姆等人的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学辅导9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与模式

教育学辅导9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与模式
能。
分析学生特点
了解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 学习风格、兴趣等,以便制定 适合他们的教学策略。
分析教学内容
对所教授的课程或单元进行深 入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
确定教学资源和环境
评估所需的教材、教具、教学 设施等,并确保其可用性。
设计阶段
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最合 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 等。
详细描述
在教学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实践,如行为主义学 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 学设计和在线教育也成为了教学设计的重要领域和发展趋势。
02
常见的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
总结词
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
详细描述
讲授式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讲解、板书、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学生则通过听讲、记笔记等方式接 受知识。这种模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适用于大量知识的传授。
成人培训课程的教学设计
总结词
满足职业发展需求
详细描述
成人培训课程的教学设计应满足学员的职业发展需求, 针对不同行业和岗位的特点,设计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的课程内容。
总结词
注重实际操作与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
成人培训课程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 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问题情境,提高学员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辅导9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与模式
• 教学设计概述 • 常见的教学模式 • 教学设计的过程 •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01
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的定义
总结词
教学设计的定义是指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结合特定的 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出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案的 过程。

第十三章 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评价

第十三章 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评价
健康教育学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
(三)常用的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8. 戏剧法
戏剧法(dramatizations):与角色扮演法相似,不同的是展现一个完 整的故事或小品。由志愿者按剧本要求,表演反映真实生活情境的短剧。
特点:能生动、直观的说明问题;体现参与性原则,引发学习者的学习 兴趣;缺点与角色扮演法类似,且耗时更多。
健康教育学
第一节 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概述
(四)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选择和实施的原则
2. 选择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
(1)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2)教学方法有助于整体性学习 (3)多种方法并用 (4)循序渐进 (5)尽可能运用视听设备原则
健康教育学
第一节 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概述
(四)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选择和实施的原则
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就是同伴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技
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一般由经过培训的同伴教育者向 同伴讲述自身经历和体会,或充当积极的榜样角色,通过易于理解和接 受的方式和被教育者进行交流,以唤起共鸣,激发情感,共同采纳有益 健康的行动。
健康教育学
第三节 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愿者为大家表演(再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面。扮演者及观众可 从中受到感悟、启发和教育。 适用范围:特别适用于改变态度、观念的培训(尤其是同时扮演正、反 两方面的角色时)。也适用于人际传播技巧的训练,能够培养学员间的 交流沟通及合作精神。
健康教育学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
(三)常用的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二)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1. 按信息传播类型分
可分为基于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教学法

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教材

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教材

• (一)掌握学习的五个变量 • 1.敏悟 • 2.教学质量 • 3.对教学的理解力 • 4.坚持性 • 5.机遇
• 敏悟是指学生达到掌握学习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布卢姆认为,除了在能力倾向分布的最高与最 低两端的5%左右的学习者以外,90%以上的学生 ,其能力倾向只是预测了他的学习速度,即达到 掌握,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还是较少的时间,并 不预测他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只要为每个学生 提供足够的时间,他们都能达到掌握学习的目标 。运用学习的策略,就在于设法减少较迟钝学生 所需要的学习时间的量。
(二)掌握学习的基本程序
• 1.定向 • 首先,确定成绩准则。
• 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分类法制定课程目标,并要准备一个 在课程结束时实施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能覆盖课程的所 有目标。此外,还应规定好终结性考试的评分标准。只要 学生的成绩高于这一预定标准,就可认为是“掌握”而得 到“A”等,若低于这一标准,则作为未掌握者,得到 “B”、“C”、“D”、“E”的等级。教师与学生都要 对这一标准有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成绩是以对目标的掌握 程度分等级的,但在同一等级中不排名次。这样,可使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合作而不是彼此竞争。确定这 种成绩标准有利于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水平。境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总结运用
设置问题情 境,提供有 助于形成概 括结论的实 例。
分析、比较 ,对各种信 息进行转换 和组合,让 学生提出假 说。
以事实为依 据对假说进 行检验和修 正,得到正 确的结论。
对发现过程 反思和概括 ,将新知识 纳入到认知 结构中。运 用新知识解 决有关的问 题。
坚持性
• 布卢姆认为,坚持性是指学生愿意花在学习上的 时间。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有关。学 生的学习动机常因学习的成功或受到奖励而增强 ,一门功课的成功,也可能提高学生在另一门学 科学习上的坚持性。

教育学辅导9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与模式

教育学辅导9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与模式

(二)教学内容设计 广义的知识分为三类,即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三)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从宏观上来说,首先是设 计者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育价值观和各 种教育、教学流派所提出的理论、原理、 方法、模式的选择。
教学设计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二)教学设计的特点 1.指导性 2.统整性 3.操作性 4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性 5.灵活性 6.创造性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1.现代教育观念
2.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3.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4.教学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设计的程序 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评价的设计
从微观角度,包括选择某些教学策略,解 决某种局部教学活动提出的问题。
教学策略根据它的功能可以划分为三个 方面: (1)教学传递策略 (2)教学组织策略 (3)教学管理策略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 教学结果,是教育者所期望的学生在认 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2.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美国布卢姆:
认知领域
知识、领会、运用 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
课程改革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3.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1)总体目标全面化 (2)学科目标系统化 (3)课时目标具体化 (4)具体目标行为化 (5)双向目标细目化
4.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1)研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进行目标分 解; (2)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确定起点; (4)确定教学目标分类; (5)列出综合性目标; (6)陈述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第一篇: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第三节化学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概述“策略”一词源于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一直与“方法”“步骤”同义。

在教学领域,“策略”主要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安排。

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提出以来,人们对它的界定既有共性,亦有分歧。

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间在概念上有相近或易混淆之处,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教学策略特定内涵的深刻理解。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其表达形式是教学活动方案。

而教学策略则要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设计、谋划,形成一定的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

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各有自身的内涵,在具体内容和环节上有交叉、重叠的部分。

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时又必须通盘考虑教学的整个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转化,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

可见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

教学模式包含着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是能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具有简约化、概括化、理论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教学模式规定着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

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到教学模式的制约。

从教学研究的发展来看,先有教学模式研究,然后才有教学策略研究。

3.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

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策略。

教学展开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受教学策略支配。

教育学课件第十三章

教育学课件第十三章
从工作角度划分的途径: 各科教学工作 班级管理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 党团队工作
从课程角度划分: 有认识性课程 活动性课程 潜隐性课程;
从作用学生思想品德的方式上划分: 直接性德育途径 间接性德育途径。
一、认识性德育课程
(一)认识性德育课程概述
认识性德育课程,是学校于正式课程之中规定的思 想品德教育课程,是系统传授和学习有关道德、法规、思 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 认识、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 与发展的课程。这类课程应是培育德性的课程,其内容规 定在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里。
首先,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指每 一个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也是最 富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影响因素
其次,要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学校的物质文化 是学校精神文化必要的物质载体。
第三,建立和健全育人的制度文化。 第四,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吸 引力和凝聚力。
生活指导法应注意的要求是:
1.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要加强与学生的多方位沟通 3.要注意知行统一
六、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法即运用语言、文字等媒介,通过询问、会谈、 商讨、劝告等方式,在心理方面给学生以辅导、帮助和教育, 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诸方面的心理问题,保持 其身心健康,从而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获得全 面发展。心理咨询的方式有个别咨询、团体咨询、门诊咨询、 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宣传咨询、网上咨询等。
三、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是指学校要协调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形成德育合力以提高德育的整体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 统一各方面的教育要求 2.学校 教育要具有统一性和系统性 3.学校要协调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

2021年10月00429教育学(一)真题答案

2021年10月00429教育学(一)真题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一)试题(答案)课程代码:00429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作为一类学科门类总称的教育学也称为A.教育原理B.教育学C.教育概论D.教育理论答案:B【解析】【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有三层含义:①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属于一级学科;②一种课程的名称;③一种教材的名称。

2.主张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的教育学派别属于A.文化教育学B.制度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答案:D【解析】【绪论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主张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称为A.教育价值B.教育目的C.教育功能D.教育方针答案:C【解析】【第一章第一节·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与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可分为:(1)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4.依据教育主管机关制定的一套学校绩效指标体系,来评价学校工作的最后结果。

这种学校绩效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模式B.需求满足模式C.投入-产出模式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答案:A【解析】【第二章第三节·学校组织的管理】目标模式:由教育主管机关制定一套学校绩效的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工作的最后结果来检验学校的绩效,达到标准就是绩效高,反之就是绩效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辅导
• 广州大学 • 杨运鑫 博士、教授 • yyunxin@
a
1
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与模式 第一节 教学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教学设计概述 P210 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以
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依 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理念和 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对各种课程 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 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为优化教学效果 而制定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可分为宏观和a 微观两个层次
2
(二)教学设计的特点 1.指导性 2.统整性 3.操作性 4.问题性 5.灵活性 6.创造性
a
3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1.现代教育观念
2.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3.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4.教学的实际情况
a
4
二、教学设计的程序 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评价的设计
a
13
(三)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从宏观上来说,首先是设 计者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育价值观和各 种教育、教学流派所提出的理论、原理、 方法、模式的选择。
从微观角度,包括选择某些教学策略,解 决某种局部教学活动提出的问题。
a
14
教学策略根据它的功能可以划分为三个 方面: (1)教学传递策略 (2)教学组织策略 (3)教学管理策略
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 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来陈 述。
第三,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 层次性(学习水平)。
第四,在设计认知目标时,应注意应用、
分析、综合和评价等高级认知目标,这样
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a
12
(二)教学内容设计 广义的知识分为三类,即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a
10
5.教学目标的陈述 (1)行为目标的ABCD陈述法 (2)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教 学目标陈述方法 (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法 (4)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陈述
a
11
陈述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包括认知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等领域),而不是陈述教师做 什么。
a
15
(四)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 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 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生学业评价是学校教学评价最重要的 组成部分。 学生学业评价应当检查学生在认知、情 感和动作等三个方面的表现
a
16
a
5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 教学结果,是教育者所期望的学生在认 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a
6
2.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美国布卢姆:
认知领域
知识、领会、运用 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
a
7
课程改革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a
8
3.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1)总体目标全面化 (2)学科目标系统化 (3)课时目标具体化 (4)具体目标行为化 (5)双向目标细目化
a
9
4.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1)研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进行目标分 解; (2)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确定起点; (4)确定教学目标分类; (5)列出综合性目标; (6)陈述具体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