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角下的中日甲午战争
东亚近代史中的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学者论坛・檜山幸夫中京大学法学部东亚近代史中的中日甲午战争【摘要】甲午战争虽然已逾百年,但我们从东亚近代史的历史研究视野看,甲午战争的意义不仅仅限于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
甲午战争不仅改变了东亚世界的国际秩序,也改变了日本人对国家、天皇的认识,影响了日本整个近代社会。
同时,甲午战争不仅是中日五十年战争的开始,也是“大日本帝国体制”从开始到发展、到崩溃的起点。
【关键词】甲午战争东亚世界日本社会一百多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无论是对于日本还是对于中国来说都是其近代史上极具影响的重要历史事件。
对于这一观点,日中两国的历史学家恐怕不会有任何疑义。
事实上,迄今为止,日本的历史学家同中国的历史学家一样,均试图通过各自的角度和史料来研究和解读中日甲午战争。
在日本,比较通常的研究是研究甲午战争的军事史和社会史;有关军事史的研究比较集中在战前,有关社会史的研究比较集中于战后的70年代以来。
日本甲午战争的研究受时代的左右痕迹比较明显;在港澳台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甲午战争的研究总体上比较趋向于甲午战争前后的清政府的腐败体制和甲午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其实,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的甲午战争研究都比较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应该忽视的问题,这就是甲午战后给东亚外交和地区国际关系上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日本社会变化上问题。
现在想来,如此重要的学术论题之所以没有被提及或论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对于一向以实证主义为研究手段,注重微细的史料论据和论点的日本史学界来说,不会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俯瞰甲午战争所带来的东亚国际关系以及日本社会整体上的变化,即使注意到这一议题的日本学者也只是略有触及而不深刻;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中国学者内心深处的苦楚。
甲午战争永远是一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伤痛和挥之不去的历史屈辱,这种伤痛没有政党的政治界限,没有人为划定的地域区分。
在这种悲情中,中国的学者宁愿去研究战败的原因和战后的留学热,也不愿正视甲午战争给东亚和日本所带来的变化。
甲午中日战争分析
甲午中日战争分析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正是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趁中国战败之际非法窃取了我国的钓鱼岛。
如果我们仔细查看甲午前后的历史数据,发现就当时的综合国力而言,清政府已经远远超越了日本,但是这场战争为什么会以战败而结束,导致中华民族逐渐走向深渊?下面让我们就此进行探究。
先分析下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吧。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自身实力资源都不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来达到目标的实现。
反观中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
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中日甲午战争的认识
中日甲午战争的认识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军事实力差距其实,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
尤其是在守朝鲜平壤时,别说是守上几个月,就算是守上个一两天,就可以扭转整个局势。
当时,中国守军子弹、粮食堆积如山,而日军粮食少,子弹少。
日军在攻平壤城,一天下来,日军伤亡比清军多。
日军开始在议论要不要在攻平壤,经过日军商量,在攻一天平壤,如果攻不下,就撤军。
这时,守城的清军因心慌,而放弃平壤,向外突围,结果全军覆没。
平壤就这样落入日军的手里。
总结一下,洋务运动虽然改变了清军的装备,但是却没有改变清军的软弱。
二、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
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
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
三、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
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用心可以理解。
但他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
历史证明,一些小国依附大国尚可在夹缝中谋求生存,但大国此路不通。
庞大而虚弱的中国,如果不能自强自立,把反侵略战争的立足点放到自身力量上,就会成为被宰割的对象。
要想求得和平,只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靠别人也是靠不住的,必须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doc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篇1《甲午中日战争》十分确切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和日本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国家实力,异常是对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性格和思想诠释得相当深刻和到位。
当时慈禧太后一心忙着万寿庆典,清政府腐败无能,整个政府和皇族穷奢极欲,国内民不聊生,军队同政府一样腐败,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军队毫无战斗力。
而此时,日本明治天皇却励精图治、卧薪尝胆,苦心经营联合舰队,日本国民不分男女老幼,无不忠勇奋发,以战胜清国为己任,军国主义的理念深入日本社会的骨髓,在生活中完全正常的一个日本人,在应对中国时都变成了残忍狠毒的凶手。
中日甲午战争的胜负,虽有偶然,却又是必然的,落后的军备加上部队纪律的松散,清兵根本不是训练有素、设备精良的日兵的对手。
马关条约,丧权辱国,中日两国最终走向了反面,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反复深思。
无可否认,战争中清兵中那些士卒们是勇敢的、爱国的,这是战争中最温馨动人的爱国心,也是最残酷的现实,以自我的身躯扑向日本人杀人不眨眼的洋枪火炮,不惜牺牲生命,这种爱国精神也值得后人学习。
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史为镜,能够知兴衰;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愿历史不再重演,愿国家繁荣富强。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篇2刚刚看完甲午大海战,每次看这种题材的片子,心都被狠狠的一次次戳痛,当时世界排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竟如此轻易地就被我们不屑的弹丸小国日本摧毁,这个结果我们不想理解可是就是事实,也早已注定。
日本的掌权者为了自强为了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由天皇带头一次又一次的捐款,而中国的掌权者们又在做着什么呢当我们从德国买回的两艘当时最大的军舰回国时,所有人以为中国这个巨人要醒了,可是结果依旧是沉默,也许此时的“沉默”就在预告着未来的“沉没”了吧。
军舰回国时,曾去日本访问,当时我们有机会将日本的海军扼杀在萌芽之中,可是我们没有去做,那个洋人指挥官说的对,我们总是固执己见,所以失去了一次最好的震慑日本震慑列强的机会,也失去了成功的先机。
新的视角新的成果-读《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
批西书时,就摘录了瑞士国际法学家滑达尔 《 万国
法》中的一些内容,随后美国惠顿的国际法著作 《 万国公法》也译成中文。日 本接触国际法在中国 之后 ,是从中国介绍过去的。但两者对国际法的理
解 和重视程度很不一样 。中国认 为国际法不过是
是 “ 偶发”。说什么战争是朝鲜东学党起义 引起 的,或者说是 由于 日本政治、经济危机不得不把内 部之争转向对外出兵。还有一种说法 ,就是认为战 争是 由于阴差阳错的偶然事件促成的。但不论哪一 种 “ 偶发”说 ,立论的前提都是对大量历史事实进 行歪曲,或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对历史的表象进
名 ,对朝进行 “ 经略” ,如果达不到 目的,即发动 “ 征韩”战争。
臻 辫
何取胜的问题 。”
是发动侵华的外交。但正如该书作者指出的,在陆 奥提出出兵朝鲜当天 ,就和外务次官林董等三人,
辫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木户孝允等又把 “ 征韩” 提 到议事 日程 上来 ,主 张用武 力 “ 开辟韩 地釜
“ 万国所共守” ,要尽可能摆脱万国公法所可能造
成的约束。为了使 国际法为其发动战争服务 ,日本 在甲午战争后 以及 “ 二战”后都掀起对国际法的讨
刨根溯源 ,从 日本倡导海外扩张的鼻祖丰臣秀吉 ,
学术研究 以及江户时代的一些学者散布海外扩张论说起 ,比
论,其落脚点都是为了借国际法之名行歪曲历史之
山” ,认 为要 为 日本 “ 辉” , “ 从此地 开 生 应
共 同讨论落实出兵朝鲜的计划 ,这个会议 “ 不是议
论怎么和平解决问题 ,而是讨论怎样进行作战和如 “ 陆奥外交”为侵华战争作准备的另外一个事
始”。并把 “ 征韩”计划和伐清计划放在一起考 虑 ,主张 日本加兵朝鲜之后 ,则遣 使通知清国 , “ 若清必出援兵 ,则可并清而伐之”。 “ 征韩论”
(二十六)从攻防不对称律审视甲午战争
(二十六)从攻防不对称律审视甲午战争核心提示:甲午战败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被动防御策略。
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中日甲午战争不仅改变了东亚的战略格局,而且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恩格斯看来,中国甲午战败的直接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政府和军方所奉行的被动防御策略。
今天,重温恩格斯当年的论断,从攻防技术发展的不对称性审视这场战争,既可为甲午战争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可启迪对于中国国防战略的深度思考。
甲午战争前三次中日攻防对弈史书记载的第一次中日战争是公元633年白江口海战,日本为当时的唐朝所败。
第二次战争是13世纪中后期,蒙古帝国的统治者忽必烈两次发动对日战争,日本借台风即所谓“神风”击败了忽必烈的舰队。
第三次战争是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倾举国之力攻打朝鲜,被明军与朝鲜军合力击败。
甲午战争之前的中日三次战争,从攻防对弈的角度进行考量,可发现一个共性的特征,即三次战争最终的胜利者都是防守方,而非进攻方。
那么,究竟是何种因素造就了防御方的胜利,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的三次战争,防守方的胜利是与军事技术发展的攻防不对称性密切关联的。
在军事技术史上,攻防技术发展不对称的情况经常发生。
在冷兵器主导战争的时代,城池和要塞成为攻防作战的主要对象,攻城技术长期落后于守城技术,从而使得攻城战在很大程度上演化成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甲午战前的三次中日战争处于冷兵器时代和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火器虽已发明,但尚未成为主导兵器,蒸汽动力和钢制装甲则尚未出现。
因此,进攻的一方只能依靠木质战船远涉重洋,在克服飓风、海啸等自然因素影响之后,又需面对攻难防易的不对称律制约,陷入攻坚作战的不利境地,一旦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胜利的天平往往会向防守方倾斜。
正是在19世纪70年代,火炮后坐力消减技术的重大突破,给战争攻防格局的转变带来了新的契机。
1879年,法国人莫阿经过多次试验,发明了名为“制退复进机”的火炮反后座装置,成功实现将炮身后退的动能转化为复进力,将炮管退回至发射前的位置,使之重新处于待发状态,从而极大地缩短了火炮的发射时间,将火炮的射速提高至每分钟20发以上。
进度课12现代化视角下的甲午中日战争
教师给学生简要介绍一下东学党起义。
放出材料:
材料一: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贡职,为中外所共知。近十数年来,该国时有内乱,朝廷字小为怀,迭次派兵前往勘定,并派员驻扎该国都城,随时保护。
师问:从这三则材料中看到了什么?
生答,教师点评。
师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就没有向西方学习吗?也不尽然。光阴荏苒,到了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又都遭遇到了一次相似历史的选择:1861年之后,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
放出以下材料:
材料一:洋务运动开始之后,他们马上发展的就是军事工业。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用国家资本发展军事工业速度是非常快的,从1861年开始到1867年,江南造船厂就可以制造出和在德国生产的质量差不多的枪炮船,这一点使当时清朝官员感到很自信。
本节与专题二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联系紧密,同时又对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起到铺垫和支撑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的基本史实;
(2)理解《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3)通过对甲午战争发起以及原因、过程、影响、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剖析等问题的探究,将甲午战争放置于更加广阔的历史时空当中加以考查,并在史料基础上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把问题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出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贴切的解释、能够用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多元史观来思考和探究历史问题。
学情分析
1.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县级中学。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通过初中的学习已对甲午战争历史有初步了解,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了解甚少,尤其是对甲午战争的历史认知相对匮乏,还不具备历史学科素养以及开阔的视野。
浅淡甲午中日战争
浅淡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屈辱的一次战役,在对日战斗中中方可以说是输的一败涂地,纵然这次战役已是过去,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一次深刻的教训,就算是现如今我们也应对此进行深刻反思,总结其中经验教训。
一、战败原因。
近日我国军事名家刘亚洲上将回顾历史,对甲午中日战争做了一次深刻的剖析,他从制度、战略、信仰、国运等方面反观了这段历史,其中就深度分析了中方在这次战役中战败的原因。
刘亚洲谈到,中方之所以失败就败在了制度、战略、信仰等多个方面。
西方列强的入侵迫使亚洲的这两个国家都走上了改革之路,但同样是学,中国的“中体西用”和日本的“西学东渐”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同,面对改革中国政府首先想到的是强化自身的外在装备,也就是发展器物,而日本学习的是内在的思想制度,是一个由内到外的革新。
回顾中国近代改革自强历程,我们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走的就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路,事实证明,这条路正如福泽谕吉所说的一样是走不通的,中国也正是没有从内在开始变革,光是做足了表面功夫,最终敌不过从内在开始就改头换面的日本。
但我认为从甲午中日这场战役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一直以来存在的一种性格问题,那就是比起过程中国人更加看重结果,这一点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也可以很好的体现,无论过程经过是怎样,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才是最重要,我想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改革是从最后一环的器物开始的原因。
甲午战败刘亚洲认为中国古代文明太灿烂,反而成了中国人的包袱,但我认为,近代中国,古代的文明思想确实成为了一种国人的包袱,但并不仅是因为其太灿烂,更多的是一个民族血液里的根性,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安土重迁,对于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不可随意摒弃的,甚至中国先前的一些灿烂文明的文化创举到了后世都已变了质,如僵化的科举制,日渐腐朽的君主专制,连中国古代正统思想所倡导的儒学最终也变成了禁锢人民思想的祸根。
中国人一直世世代代延续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无论到最后是否还是文明如初,你叫其摒弃还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好比让习惯海底生活的鱼突然脱离水生活,相比之下,正如刘上将所说,日本缺乏文明原创力,明治维新前的文明都是模仿我国唐朝的,也许也是因为日本人这种好新的性格使得他们能更好的投入到西化改革中去。
重读甲午中日战争
重读甲午中日战争涂生学当前中日关系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重温百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史学界也称日清战争。
关于这场战争对于中日两国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这场战争的失败者——中国而言,我们更多的思考是满清为什么被中国的千年学生日本打败?就此问题,我们可以从诸多史学家的著作及相关的史料中去追寻历史实相。
首先,从两国最高统治者个人品质及才能对比看,关于满清最高统治者慈禧的有关记载“怎奈人算不如天算。
就在甲午年举国上下竞相迎接慈禧花甲大庆之际,东邻日本正磨刀霍霍,首先利用朝鲜内乱出兵,要代替满清的宗主地位。
清廷顿分主战与主和两派,目光共同投向慈禧,看她的脸色,决定对日本要不要兵戎相见。
慈禧早已养成暴发户心态。
她出身卑贱,靠偶然机遇,遽然跃居国母,又成唯一国母。
她对中外态势无知,更对日本崛起过程无知。
她对“法夷”搅乱自己五十寿辰庆典已很恼火,及至听倭人乘她六旬“万寿”捣乱,第一反应就是应战,否则“中国的面子何在”,就是说她等于中国,她的“面子”如何被“倭寇”打掉,岂非奇耻大辱?”①,从这段表述看,战前最高决策者因怒而动,决策本身就失去理性思考,再加上一个专断。
其决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可想而知。
败因之一:失策。
“清日的海军近代化,几乎同时起步,连舰船来源和军官训练都同样依赖西欧诸国。
但双方竞争二十年,面对清廷不断督战,李鸿章却力避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较量。
他的理由是北洋舰队陈旧,不是日舰对手。
这是怯敌,又是实情。
因为海军经费成为慈禧个人享乐而营造颐和园的财源;主管财政的帝师翁同龢,又以抑阻海军添购军火为能事,得到慈禧支持。
所以甲午战前,北洋两艘主力舰请求增购德国克虏伯快炮十二尊以制敌,“部议以孝钦六十万寿,急需巨款,力不逮而未果。
”(见《花随人圣庵忆》引《甲午战纪》)可知户部尚书翁同龢,为慈禧庆辰狡诈、愚昧、淫佚、无耻等等独裁者品格于一身。
她自甲申以后更以无敌女皇自居。
然而她的全部本事,只在精通宫廷阴谋权术。
浅析甲午中日战争
浅析甲午中日战争作者:鲁恒红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2年第07期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所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形成自已独特的民族精神,如: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刚健有力,百折不弯等,正是凭着些个性鲜明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抵御外放的历次入侵,使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得以维护,并创造了辉煌的灿烂的古化文明。
然而,到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却黯然失色。
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华民族放在外国列强的频繁打击下,斗志衰减,反抗无力,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对有向千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更是一场创巨痛深,蒙耻惨重的一场灾难。
1894年,刚刚通过明治维新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说侵略矛头指向一直不把它放在眼里的邻国---中国,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因岁是甲午,史称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一败涂地,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在这个条约中,清政府政令被迫承认日本对在朝鲜的控制。
割让辽东半岛和澎湖列岛;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时,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本暂停威海卫。
该条约丧失主权之重,被割领土之多,赔款数额之巨,都开创了《中英南京条约》以来的最高纪录。
《马关条约》给中国人民套上了新的枷锁。
加剧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常言道:物及必反。
一些重大的灾难往往成为时局转换的契机。
甲午中日战争又是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的新起。
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岌岌可危,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厄势,引起了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化,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了清政府的积弱和国力的衰微,进而认识到救亡先自强,经自强必须改革,旧制度的道理,于是,全国上下出现了言变法乃纷纷的局面,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不平等条约,请求变法,并通过创办报刊、杂志、组织学会等方式宣传鼓动变法,联络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为促使变法成功,康有为等多次上书光绪皇帝,痛陈变法的重要,指出不及时变法,外国的侵略将变本加厉,人民的反抗也付更加猛烈,形势已到了“瓜分豆割”“揭竿斩木”的地步。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几点看法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几点思考曹强徐海学院计算机专业达内13-1 22130489[摘要]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1895年,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结束,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
而就当时的综合国力而言,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清政府都要在日本之上,而由于当时的腐败的政治体系与统治者的无能,终究以战败而结束,让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了深渊…本文运用历史史料对比了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经济,军事,制度等方面的对比,比较客观地分析探讨了战争失败的原因,说明了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经济、军事、国内情况、失败原因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不乏以极少胜极多、以极弱胜极强的战例,但更多的是战争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的较量。
如双方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中日两国国情的对比,国际关系的影响等等,总之是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
我们研究甲午战争也应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国内情况对比清政府:清政府是满族乘中原混乱而入关建立的政权,所以国内民族矛盾一直存在。
清末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内部不稳的担忧是使清政府缺乏长期作战意志。
同时清政府是腐朽的封建体制,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并且清政府的封建体制处于封建体制的衰落期,腐败不堪。
清政府不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他们顽固地认为祖先们创建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亵渎祖先。
日本: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强国之路,已经基本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较现代化的政治体系,各项管理制度都相对与清政府优秀。
它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国内政局虽有动荡,但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从未动摇。
这使日本政府可以集中全力进行对外战争,而且国内少许之矛盾,恰好在统治者的引导下成为向外扩张的动力。
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
“甲午战争也是一场对中日两国未来走向的预演。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可以 看到两个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不同选择和不同命运。”
“在甲午战争中,中日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但最终的结果却是 截然不同的。清朝的失败并非单纯的技术落后所能解释,而更多地是由于体制、 文化、管理等深层次的原因所致。”
“尽管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但这场战争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仅仅在于技术和经济实力,而更在于其综合实 力和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水平。”
精彩摘录
《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是一本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著 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两国在战争中的军事、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较量,以及胜负得失背后的原因。本书的摘录十分精彩,以 下是其中的一些:
“清朝的海军建设并非没有成果,但成果却更多地体现在纸面上,而非实战 之中。北洋水师的装备、训练、战略均远远落后于日本联合舰队。”
这一局讲述了中方陆军在威海卫的抗战情况,包括对日军的阻击、防守和反 攻。通过对这一局的分析,展现了陆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和抗战精神的传承。
第五章:第四局——辽东半岛争夺战——战略与战术的较量
这一局描述了辽东半岛争夺战的过程,分析了双方的战术和战略。通过对这 一局的分析,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双方在战略和战术上的优劣以及战争的残酷性。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洋务运动的失败。 这是一场以技术和现代化为手段的较量,但最终却因管理和战略的落后而失败。”
“清朝的军事体制已经沦为腐败的温床,军队的战斗力被严重削弱。相反, 日本却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甲午战争并非一场单纯的军事较量,而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清朝在政 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落后,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整理]从海陆协同作战反思甲午战争中日战力差距悬殊
从海陆协同作战反思甲午战争中日战力差距悬殊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这一性质决定了日本与中国的攻防战略选择。
由于进攻一方的日本是海外征战,故其作战形式必然是海陆协同的联合作战,而防御一方的中国也必须以海陆协同作战来应对。
从军事角度看,甲午战争谁胜谁负,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双方对海陆协同作战的认识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作战条件、作战准备及作战指挥。
一、中国海陆实力远逊日本日本为发动侵华战争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准备。
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陆军已有7个野战师团,共计12万余人;海军拥有军舰31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6万余吨。
日本不仅在兵力建设上具备了海陆协同作战的基本实力,其军事体制的现代化也为海陆协同作战提供了组织保障。
1894年6月5日,日本又成立战时最高指挥机构大本营,以确保在其即将挑起的侵华战争中对海陆联合作战的统一指挥。
中国方面早已预料到日本将是中国永远之患,后来兴建海军就是以日本为假想敌。
但由于制度落后,尽管搞了近30年洋务运动,但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还很低,军事自强效果并不理想。
清朝陆军正规部队由八旗、绿营组成,虽有数十万之众,但均属旧式军队。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节制的具有一定现代化因素的淮军,也只是配备了新式枪炮而已,在编制上与旧式军队并无本质区别,且数量不过2万人左右。
新式海军则是由地方大员分区组建的。
北洋海军于1888年成军,在当时堪称亚洲一流;但没有成军的南洋海军仅有6艘尚可出海作战的军舰,战时又很难实现统一使用;后来只有广东水师的3艘军舰归入北洋海军参加了对日作战。
由此可见,当时中国海陆军协同作战的基本实力远逊于日本。
二、朝鲜战场两次协同惨败甲午战争是因朝鲜问题而起,中日之战第一阶段的战场也就不可避免地集中在朝鲜及其附近海域。
因此,在军事部署上,中日两国都涉及海外兵力投送问题,于是便有了海军护航的客观要求。
中国方面有两次海军参与的经海路向朝鲜投送兵力,但由于事先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临时又未对敌情作出准确研判,最终都导致了极为不利的严重后果。
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思考
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思考甲午中日战争的硝烟散尽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年,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也一去不返了。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也不能让历史重演。
身在有一个甲子轮回的今天,我们应该回顾甲午战争的历史,反思百年前的悲剧与耻辱,从历史这本珍贵的教科书中汲取能量,寻找方向,以激励我们拼搏,指引我们前行。
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对中国这个强盛的邻国俯首称臣。
日本自唐朝以来不断向中国派送遣唐使,千百年来日本一直以华夏为师,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天朝上国的中国从来都没有把日本这个东夷小国放在眼里,以致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中国几乎没有人想到小小的日本竟然敢跟中国开展,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让整个中华民族感受到无法容忍的奇耻大辱。
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的国情如何?泱泱中华上国为什么会惨败于小小日本呢?1894年的中国,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30多年。
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其中“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被誉为“亚洲第一舰”,中国的海军实力已在日本之上。
不甘落后的日本之后奋起直追,聚举国之力建设海军。
而此时的中国,慈溪太后挪用军费兴建园林,官员之间勾心斗角,北洋舰队多年不购一舰一炮,到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之前,日本海军的舰船总吨位已远超中国,装备的火炮更是领先中国很多。
李鸿章自知北洋舰队不是日本的对手,消极防御以求自保,当战争来临时只能仓促应对。
决定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国战舰除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外其他都是木质舰,航速低,抵御炮火攻击的能力弱,日本战舰以铁舰为主,航速快;火炮方面,中国使用的是老式火炮,每分钟发弹量1——2发,主要使用实心弹,而日本使用的火炮是新式快射炮,每分钟发弹量6——10发,炮弹攻击力强,双方火力相差十倍以上。
大东沟海战中,由于航速低,北洋舰队的预想战术难以实现,在日本战舰猛烈的攻击下,北洋舰队陷入被动,损失数舰。
虽然,中方战舰也曾多次集中日方战船,但是由于实心弹攻击力弱,未能击沉日舰。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思考与反思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思考与反思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从战争背景来看,在战争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益强盛,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其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上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基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而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的晚期,封建社会正在走向没落,在19世纪溜七十年代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向西方看齐,并于1888年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
但是清政府并未向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而在西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
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论甲午中日之战
论甲午中日之战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
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3亿两白银而告终。
这笔巨大的赔款,相当于清朝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4.5倍!民之痛,国之殇。
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的一场战争。
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
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为其后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甲午战争,可谓一个庞大帝国崩溃的临界点。
正如一贯谴责列强侵华的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指出的:“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
”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进程。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从而引起外国殖民者新一轮瓜分中国的高潮。
甲午战争中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战争的失败,无情地证明了此前“洋务运动”的图强求富,不过是暂时延缓了大清帝国的寿命。
好比一艘破烂不堪在海上飘摇的舰船,中华民族的命运开始跌入历史的谷底。
甲午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遭此奇耻大辱,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甲午战争彻底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进一步唤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哭泣、悲歌、呐喊和抗争中,孙中山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振兴中华!”从此,“振兴中华”成了一代代爱国者梦寐以求的宏伟理想。
公元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大海战,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打败海上霸主的“无敌舰队”,一跃成为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而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
高三历史二轮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1894~1919年)---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第8讲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1894~1919年) 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影响(1)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四、辛亥革命1.条件(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2)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
(4)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
2.过程(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3)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4)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3.意义(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
的契机,因此也具有世界史的意义。”
——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史》
●战争有何影响
中国“一朝遇三岛之小国而弱焉,丧权失地,腐败毕露, 于是列强抵掌而笑曰:是病国耳,不取恐后于人”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战争有何影响
甲午战争胜利后,日本国民陷入了“崇军尚武” 的癫狂中。小说家国木田独步在小说《酒中日记》里 写道:“日清战争,连战连捷,军人万岁。如果没有 了军人,简直天都不会亮啦。家里有女儿的父母,不 论是华族、富豪或商人,都有一种共同的热望,要找一 个军人做女婿。” 文坛宗师尾崎红叶在小说《金色夜叉》里也透露 了自己的想法,“要保卫国家的权益,国际公法之类 的东西抵个屁用,重要的还是兵力!世界万国又没有 一个立法的君主在统治,国与国间的争端,应该由谁 来公平解决呢?这儿是唯一的审判机关:打!”
●中国何以战败?
日本海军
1870年,兵部省向天皇提交《发展海军建议书》, 制定了一份在20年内拥有大小军舰200艘和常备军 25000人的海军发展计划。 1885年,日本修订海军发展计划,开始实施海军 十年扩军方案。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海军扩军计划,到了甲午 战争前夕,已建立起一支拥有6.3万常备和23万预备 队的陆军,和排水量7.2万吨的海军——超过了清朝 的北洋海军。
●西方人眼中的甲午战争
●中日因何而战?
让我们看看东亚地图。日本不过是一个稍 离欧亚大陆,浮于海面上的一个岛国而已。朝 鲜半岛像是一肢胳膊,从欧亚大陆伸向日本。 当时中国认为,只要把朝鲜半岛揽在自己的翅 膀之下,朝鲜半岛随时可以成为攻击日本的绝 好基地。同时,可以使没有腹地的岛国——日 本的防卫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扶桑社《新编历史教科书》
●甲午之思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回忆说。在甲午战争前, 跑遍了整个北京的书铺,却买不到一张世界地图。 尽管此时已经离鸦片战争整整半个多世纪。为什么大 多数中国人对来自西方列强的挑战到这时仍然如此麻 木、如此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当时的科举考试不需要 考生懂得世界地理的知识。因为中国知识精英完全被 吸引到科举考试中去了,他们在价值观念上具有高度 同质性,士绅阶层内部缺乏最起码的多元分化,难以 产生知识分子士大夫个体的思想变异,以适应已经出 现了的新环境的挑战。
●甲午之思
你们试跑到日本书坊店里去看,日本所做关于 中国的书籍有多少?……各种方面,分门别类的, 有几千种。每一个月杂志上所登载讲“中国问题” 的文章有几百篇……派来中国长住调查或是旅行视 察的人员,每年有几千个。……“中国”这个题目, 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 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 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 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 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 和团”了。 ——戴季陶《日本论》
●中日因何而战?
日清战争的真正动机,是新旧两种 精神的冲突。为了迈入新文明,日本即 使在流血,也要扬眉吐气地向天地神明 告白我们的国策。这次战争是大日本帝 国自我意识到进取的天职,并将这一天 职向全世界披露的机会。
——【日】植村正久(1896年)
●中日因何而战?
日本虽然自称渴望和平,但她却一直谋划战 争,她有野心,而中国则是她的世代仇敌。不久 前,日本被国内的纷争所困扰,她希望国外的战 争能带来国内的安宁。……如果朝鲜落入日本人 的手中,鬼都不知道谁能救她!让我们为朝鲜祈 祷。但愿她能走出战争的创伤之后,即便不能受 到保护,在列强的共识下,能够崛起、独立。
新,具有其历史意义与实质”,成为日本“作为世界
国家”的出发点。 ——【日】深谷博治
●韩国人眼中的甲午战争
从十九世纪后期东亚的国际秩序 来看,甲午战争是一场事先可以预见 的武力侵略战争,但与其称为传统上 一国对另一国的侵略战争,似乎更应 该称其为成功实现国民国家的一国对 尚以天下观定义自身的国家发动的侵 略战争。 ——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史》
●中国何以战败?
——两支军队
北洋海军
北洋兵舰合计二十余艘。海军一支,规模略具, 将领频年训练,远涉重洋,并能衽席风涛,熟精技 艺……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新月异,目前限于饷力, 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李鸿章 日本蕞尔小邦,亦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 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 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 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战争有何影响
19世纪的帝国主义扩张几乎完全是 欧洲人的事。但是到这一世纪末,两个 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他们是美国和日本。„„当欧洲列强的 旗帜在全世界飘扬时,美、日两国的领 导人决定,他们也要参与建立全球的帝 国主义秩序。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战争有何影响
“甲午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
——《北美评论》1894年9月发表
美国驻朝鲜前公使文章
●中国何以战败
黄海大战:
海军第一炮;撞击吉野。
平壤战役:
辽东之战: 威海之战:
可耻的逃窜,平壤失守。
中国大溃散;旅顺屠杀。 苦守威海卫,集体投降。
●中国何以战败? 考日本之为国,不过三岛,浮沉东海,犹一粟土 地,军力俱不及中国十分之一……加之人手无多,水 陆不相护,战事未及十次,国中人财俱竭……理既悖 逆,势又孱弱,我中国于此不日本之胜,而谁胜乎? ——《中倭战守始末记》 日本撮尔小国,外强中干,久为寰海所共识…… 区区一日本……惟有决议主张,大加驱剿,兵威既振 ,以后办理交涉事务,自能就我范围。 ——褚成博(清朝给事中)
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 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 一击,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革 命和维新成为甲午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主 要力量。中国社会从轻视日本转变为师法 日本。1896年清廷派出13名留学生赴日揭 开留日序幕,1905年日本战胜俄国后,中 国留日学生迅速增至10000人之多。 ——《中国近代通史》
●战争有何影响
虽说日本和中国战争结束后韩国取得了独 立,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好像成了日本的属国。 朝鲜的内政和外交正由在汉城的日本公使馆在 处理,一方面是独立国家,另一方面却是他国 的使臣来决定这一国家的政府,我们还从没有
听说有这样的独立国。
——1896年5月16日朝鲜《独立新闻》
●战争有何影响
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 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 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 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 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 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回忆录》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2017年4月26日下水
永 不 沉 没 的 颐 和 园 石 舫
日本海军主力舰-吉野舰
多重视角下的中日甲午战争
稷王中学 刘胜军
•众说甲午
你知道怎样的甲午?
●日本人眼中的甲午战争
日清战争是我国以全部国运相赌的最初的对外战 争,同时是把国家将来发展的全部命运寄托其上的大 战,可谓生死攸关。倘若日本失败,日本将面临相反 的命运:支付被中国强加的巨额战争赔款、割让琉球 与九州等领土等等。日本因战胜而摆脱了这种噩运。 “日清战争是国内维新事业的完成;同时作为第二维
甲午战争胜败的细节之一 福泽谕吉的一万日元
●甲午之思
细节之二——“大”清兵与“小”日本 “日人矮小,地土 浇薄,人物一体, 不能耐久,以我所 长,攻日所短,胜 算可操。” ——李鸿章致电驻 平壤的清军各统领
清兵 年龄 身高 体重 胸围 呼吸差 肺活量 握力 29岁10个月 166.65厘米 54.75公斤 89.69厘米 6.7厘米 3029毫升 31公斤 日兵 21岁5个月 164.83厘米 60.90公斤 85.14厘米 7.03厘米 3631毫升 41公斤
辽东失守,战场转移到威海。身为直隶 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无权指挥山东防 务。山东巡抚李秉衡与淮系有隙,坐观北洋 覆灭。北洋鏖战日人,而南洋水师不救。广 东水师驰援是因为时任两广总督李翰章乃李 鸿章之兄。 梁启超评论李鸿章是“以一人敌一国” ;李鸿章自己也抱怨“以北洋一隅之力,搏 倭人全国之师”。 ——摘自姜明《龙旗飘扬的舰队》
●中国何以战败?
——两种准备 中国准备
1894年6月9日,日军登陆仁川,进占汉城。到这 所有国家都对中国表示同情, 个时候,清政府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仍然未有准确 的判断,还寄希望于中日双方同时撤军。李鸿章给在 但没有一个国家会采取任何实际行 朝陆军的指令是:“彼断不能无故开战,切勿自我先 动帮助中国,列强十分清楚,日本 开衅。”给北洋海军的指令是:“日虽添军,并未与 我开衅,何必请战,应令静守。” 如果战胜中国,他们都可以分一杯 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英 羹,战后的情况正是这样。 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 ——摘编自《盛世之毁》 ——大清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
——1894年12月日军军医总监石黑忠 悳《日清兵体格比较》
●甲午之思
细节之三——正面与背面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主人公瓦斯科夫准尉 向新兵们训话时有这样一句台词:“小伙子们,记住, 勇敢的士兵,倒下去的时候,子弹应该是从前面打进 去的,背后中弹不是个好兵。” 日军军医对近千名被俘受伤清军进行研究后,在 提交的报告中写道:“从清兵患者的创口来看,射入 口大抵在背后,自前面中弹者极少。”显然,这是逃 走时中弹的表现。报告中又写道:“彼等负伤兵中弹 丸留于体内者甚多,此一事不得不惊。以村田枪之锐 利,弹着距离在五百米乃至六百米时,虽坚骨亦无不 贯通,若至一千米以上,中骨滞留者较多。”